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人際溝通與衝突管理

柯懿容

中山社區大學推薦

前言

從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領域走進社會和組織心理學(soc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的領域,是因為Dr. Morton Deutsch 的一門課,加上一系列實務性質和理論性質的相關課程,原以為可以比照當時美國的情況(1996),以碩士學位的資格將衝突解決(negotiation, med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的訓練課程(而非理論研究性質的課程),引入台灣社會。帶著Morton 的推薦信回來,除了發現當時天時、地利、人和尚未成熟,更有感於中美文化的差異和自己能力的不足,於是決定回學校,加強自己獨立研究的能力,從課程的研發、設計到評估,做完整的學習,希望可以針對台灣的社會,配合語言、風俗民情、文化和傳統來設計課程;學校的教授們給我極大的鼓勵與包容,由於沒有前例可循,他們給我相當的空間,決定自己的博士班學程,但是這條學習的路,一開始就是摸索。

將近十年的時間,親身經歷也參與了這個知識領域的演變,negotiation, med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 (or dispute resolution)的理論被引入教育、商業、法律、國際關係等,各領域因本質、特性的需求,也逐漸發展出不同的訓練課程(models & practice),研究的方向和主軸也愈來愈具有其鮮明的特性。雖然商業界有太多的誘惑,我的中心一直是教育(peace education),如何依據學習者的背景(demographic background)和需要,設計適合每個學習團體的課程和教學法,是我目前最大的挑戰,學員們的反應和回饋,提供我許多適時的資訊,來評估我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法,在社區大學開設的課程,慢慢地在成形,所有運用到的理論(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仍然是課程的主要架構,但是在與學員的互動過程中,整個理論架構幾乎必須被隱藏、化為無形,而心理引導和自發性地體驗與領悟,逐漸成為此課程的教學主軸和主要目標。

一、課程設計

心理引導者的工作不是將學習者的問題承接過來,也不是分擔其重擔,原因是學習者的問題,最好由學習者自己學會分析:造成問題的因果,釐清自己的情緒和真正的需要,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其結果才能真正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如果引導者與學習者之間,形成無法分離的「互賴關係」(co-dependency ),學習者不但無法學會,如何獨立處理生活中的衝突事件,可能會因為過度依賴引導者,而成為衝突管理的無能者。這門課的目的,是和學習者一起探討和理解造成衝突的「因」與「果」,分析自己慣用的處理方式,嘗試找出自己人際溝通中的盲點,藉著對自己的瞭解,改善自己不喜歡的慣性言行,從根本學習人際溝通和衝突管理的技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設計課程之前,一些基本理念必須定義清楚

:

一、不是分析人格(personality),是理解自己慣用的思考和行為模式(patterns)

學習者首先必須學習探索自己已經習慣的思考和行為模式,理解其慣用的言行和刻板的想法,是影響其人際互動的「因」,才能明白互動的「結果」,是因何而來;我們的思想,不論是意識層面或潛意識層面,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換言之,我們的行為反映我們的想法,技巧與心機只能延後被識破的時間,卻足以破壞人際關係中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感覺—信任感。

引導者的工作是協助學習者,探索其慣用模式中,阻礙人際互動的盲點,比如習慣性的負面思考和負面行為,習慣性用刻板或有限的資訊,評斷他人的言行,習慣性重覆印證自己的負面經驗等;引導者的工作,不是直接指出學習者的習慣或盲點,而是協助學習者逐步察覺自己的盲點,自發性地體驗自己已經習慣的模式。引導的過程,除了需要引導者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外,其先決條件是學習者的自願與強烈的學習動機,任何一絲勉強都會減低學習的效果。

二、不是學習巧術(techniques),是培養技能(abilities/skills)

每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的養成,與其原生家庭和成長的社會,存在著因果循環的關係,固著(embedded)的習慣,是長年累月的學習和累積,溝通的能力和處理衝突的能力,是我們將成長經驗內化與整合的過程和結果,我們的行為則反映出,個人階段性的整合結果,因此,思考和行為模式的培養與塑型,是進行式,並且可以隨著個人的意志和堅持而改變。

人不是機器,每個人行為模式(溝通模式)中的慣性與盲點都不同,需要修習的重點也不一樣。條例式的課程內容,著重以學習技術或巧門的方式,學習人際溝通,可能會因為”教條”的不適用或誤用,產生互動結果與自己的期待,之間的差距,如果屢試屢敗,個人可能因為挫敗感的逐漸升高,而逐步放棄人際溝通,改採用較負面的互動方式,例如肢體暴力(打架、人身攻擊)、語言暴力(用譏諷、誣蔑、貶抑的言詞攻擊),或者乾脆從人群中退縮,放棄與人互動;反之,人性中的懶惰與霸道,引誘我們拿這些”教條”來要求別人,誤以為人際溝通只需要單方面的改變(其實是要求對方的妥協和低頭),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期望,溝通就可以順暢無礙,結果這些”教條”不但無法改善人際關係,反而成為溝通障礙發生時,彼此指責埋怨的工具和藉口。

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習者「有能力」,從更寬廣的角度和多元化的層面,來詮釋衝突的情緒與事件,正確認知自己與對方的行為、感受和需要,瞭解語言背後,心理層面潛藏的因素,學習以正面和建設性的方式來進行溝通,最重要是能以同理心的態度,尋求能滿足衝突雙方需要的解決方案;因為個人學習的重點和階段性目標不盡相同,加上學習的曲線和時間表也是因人而異,因此,整體課程的設計,必須是以「教授能力」(empowerment)的過程和結果為主導。

三、不是著重在理論和研究,是著重在觀念的引導與實務訓練(practicum)

雖然這門課必須以理論為基礎,來架構課程內容的經緯,但是學員的需要,不是在研究這個領域的各種理論,而是學習一些,可以實際運用於生活中的衝突管理技能,幫助他們改善人際關係。因此,理論必須隱藏於個案的引導中,課程設計必須跳脫嚴肅的理論性討論,以輕鬆、活潑的自發性領悟,來帶動課程的脈動;雖然必須挑戰個人慣性思考的疆界,藉著團體互動(group dynamics)的觀察與感覺,來降低學員的壓力感和威脅感,避免學員因為不習慣或害怕的心理,而產生防衛性反應。

由於不是教授技術或巧門,觀念的引導成為設計的重心,期望學員在體驗自發性的領悟後,能夠嘗試從自己的慣性思考和行為模式中,去做改變(如果自覺有需要),從自己生活中的個案練習,逐步探索出最適合自己,也是最能滿足自己需要的模式,然後慢慢將新形成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內化成我們能力的一部分,這門課的近程目標,就可以劃下一個獨立的句點。

四、重點在「建立關係」(relationship),不在找快速的「解決方法」(resolution / result)

許多談判的課程訓練(models),著重在「利弊分析」和預先設計「可能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如此的做法,可能反而強化我們的慣性行為,更加執著於自己想要的解決方法和結果,尤其在分析過自己的”利高點”和”不利點”後,人性中的弱點會引誘我們落入”算計”的心態(陷阱)中,如此的思考方向,容易使雙方形成”相互較勁的互動”,解決的方案對”輸了”的一方,總是不盡滿意的。

因此,這門課程嘗試將重點放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持」,希望在學習和領悟的過程中,明白溝通的目的,是構築互信的橋樑,任何會傷害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思考和言行,都會造成溝通管道的堵塞;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堅持的”解決方法”,會使雙方的不信任感增加,傷害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論我們單方面多麼希望達到那個”結果”,都最好捨棄;因為,一次的”勝利”,很可能是雙方未來溝通的障礙,反而導致雙方的關係漸行漸遠。如果我們將溝通的目的,放在建立雙方的互信基礎、互動的心思與言行,著重在加強彼此的信任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希望的結果,筆者相信,雙方的互信關係,會引導雙方共同探索,可以滿足彼此真正需要的解決方法。

二、教學方法

由於社區大學的課程型態和學員的特性、需要,不同於一般大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法,必須針對社大學員來做設計,不能比照以往在美國研究所的課程型態;在美國有許多訓練型態的課程,是將學習者集中在某個地方,密集上課兩天以上,訓練員通常只需要做一次的情緒營造,運用個案練習時,也比較能夠掌控時間,一氣呵成。因為個案引導,如同陪伴學習者逐步移去前方的屏障(盲點),如果在不適當的時機中斷,不但達不到體驗自發性領悟的效果,可能因此造成更多的困惑,即使沒有產生不希望的副作用,前後堂課之間的間隔,如果時間過長,整個引導的過程可能必須重新來過。因此,課程內容是做重點式的安排,每一堂課的進行方式,則是針對內容來架構,至於構築的過程和步調,甚至於最後所形成的內容,是經由引導者與學員們的團體互動,一起完成;不同團體、每一堂課,都是新鮮的經歷,結果也不盡相同。

來社大上課的學員,白天上班還有家事要忙,精神、體力都已經過度負荷,這門課希望給學習者,在忙碌、機械式的生活中,帶來一些刺激;一些在思想上具有新鮮感,但是沒有壓力的激發,在心理上有一點解惑的感覺,在情緒上得到正面的轉移和舒發的管道,學習知識的過程是輕鬆、活潑生動的感覺。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的方式,是根據筆者自我課程評估的基標(benchmarks)來設計,期許自己的課,能在組織化(organized process)、系統化(systematic contents)和實用性(practical)三方面平衡。這門課大方向的基標是根據「學習曲線」的理論:

一、無意識或不自覺的無能力階段(Unconsciously Incompetent Stage)

因為這門課將溝通與衝突管理定義為「能力」的學習,以社大學員的年齡、經歷和能力,台灣的文化和傳統觀念,如此的定義是種挑戰,如何將挑戰的意味化為無形,使學習者的感受不

是被挑戰,而是被新鮮感與好奇感所驅動? 如何引導學習者同意溝通與衝突管理的技能 (例如:積極的傾聽、同理心的培養、詢問的技巧、信任感的建立、感受能力的培養、負面(忿怒)情緒的控制與管理、對多元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探索自己的敏感地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將衝突具體化等),不僅止於觀念的改變,更是能力的培養,才能達到學習者所期待的結果?如何引導學習者認知和理解,自己習慣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以及慣性模式與人際溝通之間的因果關係?

第一個階段,定位在擴展「心」的視野和層面,(這裡的「心」包括心理(mind/psychology)、思考和想法(thinking & thoughts)、感覺和情緒(feelings & emotions)、精神和靈魂(spirits & souls)、心智(mentality)、看法(views)等),期望學習者接受不習慣、新的觀念和做法,必須先引導學習者,整理出一些「心的空間」,最好的方法是擴展空間,而不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衝撞,目的在引導學習者接觸自己言行背後,心理層面潛藏的因素,「看」到自己慣性言行中的盲點,以及這些盲點,如何影響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

二、有意識或有自覺的無能力階段(Consciously Incompetent Stage)

學習者在跨過知識的藩籬,同意接受新觀念的衝擊後,如果學習者願意以學習新能力的心態,來繼續學習的過程,第二個階段才算開始。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習慣的溝通模式,明白言行中阻礙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慣性」,練習將這些慣性改善(unlearned)。這個階段最困難的步驟是「面對和承認」,對已經是成人的學習者而言,尤其困難;如何避免使學習者覺得自己是個”唯一的失敗者”? 如何避免使學習者因為感覺失敗,所產生的逃避和防衛的心理? 如何使學習者產生繼續學習和改善的動機? 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

團體學習的環境可以幫助這個階段的達成,多數人的認同可以增加說服的力量,個人可以藉由是團體中的成員,來降低孤獨的失敗感,在團體中分享自己與他人的經驗,從團體中感受相互支持的力量,經由團員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練習「看」到自己行為模式中的盲點,借助團體互動所產生的氛圍和能量(力量),來強化繼續學習的動機。

三、有意識或有自覺的有能力階段(Consciously Competent Stage)

利用個案引導學習者,在意識層面,體驗自己的慣性思考與行為模式,學習者決定自己需要修習的方向和重點後,如何鼓勵學習者,嘗試改變的決心和持續力,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如何讓學習者明白慣性模式的改變,雖然不能一促即成,卻也不是遙不可及? 如何提醒學習者,避開「容易或方便陷阱」的誘惑,例如,利用”權力”來迫使對方與自己互動,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如何讓學習者認知,溝通(行為)模式的改變,需要強烈的動機和堅持的意志力? 如何鼓勵學習者,持續練習分析衝突的事件和情緒? 因為,學會分析,就不容易衝動。如何提醒學習者,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漸進式地改變,避免因為急於看到成果,反而給自己過度無法承受的壓力?

個案練習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經由練習和適時的引導,加強學習者,分析問題(衝突)的習慣和能力,以及正面與建設性的經驗,在團體互動中,練習納入他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層面,培養自我檢視的敏感度;從自己與團員的失敗經驗,「看」到可能的陷阱,學習不同的處理方法,從成功的經驗,強化持續的的動機和堅持的力量。這個階段是「教授能力」(empowerment)的過程與結果,學習者必須清楚認知,改變的責任在自己,引導者只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可用的方法和可能的方向,給予提醒和階段性的陪伴,學習者期望的改變,以及內化的步調和結果,必須靠自己的動機和堅持,才能逐步完成。

四、無意識或不自覺的有能力階段(Unconsciously Competent Stage)

這個階段是個長程的目標和期許,是將自己希望的溝通(行為)模式,完全內化的結果。在這個階段,我們不需要經過特別的思考,與人的互動是自然的反應。不同於改善溝通(行為)模式之前的,是人際互動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希望達成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班級經營

筆者時刻提醒自己,社大的學員,每一位都有其豐富和獨特的經歷,學習者與引導者,共同組成一個相互學習的團體,每一位團員的想法,必須得到舒發,與完全的尊重,沒有任何團員的看法,是絕對的「對」、或者絕對的「錯」,引導團員從「團體互動」中,練習合作與接納,避開「辯論」誰是誰非的對立立場(陷阱)。因為,面對自己慣性思考和行為模式、突破自己的盲點和界限、改變自己雖不滿意卻已經習慣的言行、捨棄「方便和容易陷阱」的誘惑,已經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學習氣氛的營造,必須盡可能輕鬆自在,沒有壓力。

由於從自己生活中的個案學習,效果最直接,也最有效,但是在陌生人面前,揭露自己的失敗、隱私和困惑,不是容易的情境,培養團體內部的互信和安全感,是這門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對個人隱私權的尊重,是必須隨時強化的觀念。

團體的共同需要與每個團員的個別需要,必須兼顧,讓學習者在這兩種需要上,都有得到被滿足的感受;隨時測試學習者與引導者之間,是否有產生距離,以供需原則做為測試的基標,適時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

四、課程成果

這門課目前在中山社大與內湖社大各有十三位學員,由於課程的類型,筆者不希望引起學員不必要的敏感(self-consciousness),並未在課堂上做背景調查,依據社大提供的資料,二十六位學員中,年齡介於20-29有2位、30-39有7位、40-49有10位、50-59有6位、60-69有1位,學歷以高中、專科和大學為主;截至目前八週的課程,出席七次以上者有18位,出席六次者有6位;缺席一次以上有11位,是在第二週或者第三週才加入。學員的參與情況,給予筆者在社區大學,推廣這個領域的課程,極大的鼓勵。

由於學員人數不多,課程內容與教學法比較創新,筆者採用focus group方法,評估學員的學習效果,從學習者在課堂中的反應,配合引導者的詢問,來調整每一堂課的節奏,目的在使學習者有足夠的時間,質疑、反應、思考與沉澱,經由學習者的反應,隨時測試學習者與引導者之間的建設性互動。

這學期的公民素養週,筆者在內湖社大有110多位簽到學員參與,但是沒有進一步的資料可供分析。在中山社大則有90多位學員參加,其中有61位參與者,填寫了中山社大提供的問卷調查,筆者選擇與這門課程有關的資料,做了簡單的分析(於附錄二)。這份分析反應出:這門課程截至目前為止,雖然以女性學員為主,也吸引了約兩成的男性出席,而且在來參與的男性中,有一半左右,是經由親友的介紹,得知公民素養週的課程;學員年齡則平均分配在30-39、40-49以及50-59之間;學歷以高中和專科為主。這個分析結果(pilot results),給予筆者信心;由於,筆者在美國的教學經驗,以大學以上的學習者為主,這次在社區大學能夠得到普遍性(年齡、學歷、職業)的反應,再次印證,只要將此課程依學習者的需要來設計,任何背景的人,都有可能接受。

在美國教授研究所的課程,筆者深感,教授成人課程,最重要是給予學習者被尊重的

感受;學習者的經驗、能力、獨立思考和自主性,應該得到引導者絕對的尊重。學員的持續出席,的確可以反應出,學習者對課程的興趣與認同,只是,如同小學生似的點名方式,還是讓筆者有些不適應。現階段,美國的教育界,對於其中學生的畢業證書,僅僅反應出學生的出席率,卻不能反應出,學生應有的學習效果,感到憂心。筆者希望成人教育,能著重在學習的成果,而不是證書的累積;畢竟,教育(證書)不應該是在反應出席率,應該是在反應學習的效果。因此,制定適合成人教育的評估方法,對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法,以及對成人學習者的需求,具有適時、適人的幫助,也是對成人的尊重。

五、總結

人際溝通與衝突管理不僅止於一門課,而是一整個學程的設計,如同語言和其他的技能,是能力培養與內化的過程,在成長的早期開始學習、訓練,可以減少慣性改善(unlearned)的步驟,加速並加強內化的過程和結果。如何在現有的教育系統中加入「人格教養學程」,以及成人教育系統中的「心理衛生防治學程」,除了學程內容的審慎設計與安排,專業師資的培訓和審核,更是不能夠輕忽,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能完成的工作,需要中、長程有系統的規劃。

如同學習英語,某一門課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學習效果,我們不會認為「英語」是不好的,我們會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課程和教學法;筆者認為,讓學習者明白,「人際溝通與衝突管理」是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知識的本身沒有好壞,重要的是,找到可以幫助自己學習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才能繼續推廣這個領域的知識,以及peace education對促進祥和的社會與生活環境的重要性。

附錄一

建議學程內容包含:

2人際溝通課程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衝突管理課程 (dispute/conflict management)

2培養獨立思考的課程 (independent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2心理學課程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educational, social & organizational, clinical, counseling psychology)

2團體互動課程 (group dynamics)

2分析(統計)、評估、研究的課程 (analysis/statistics, evaluation, research)

附錄二

中山社大公民素養週資料(九十三年第一學期)

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人際溝通與衝突管理 柯懿容 中山社區大學推薦 前言 從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領域走進社會和組織心理學(soc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的領域,是因為Dr. Morton Deutsch 的一門課,加上一系列實務性質和理論性質的相關課程,原以為可以比照當時美國的情況(1996),以碩士學位的資格將衝突解決(negotiation, med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的訓練課程(而非理論研究性質的課程),引入台灣社會。帶著Morton 的推薦信回來,除了發現當時天時、地利、人和尚未成熟,更有感於中美文化的差異和自己能力的不足,於是決定回學校,加強自己獨立研究的能力,從課程的研發、設計到評估,做完整的學習,希望可以針對台灣的社會,配合語言、風俗民情、文化和傳統來設計課程;學校的教授們給我極大的鼓勵與包容,由於沒有前例可循,他們給我相當的空間,決定自己的博士班學程,但是這條學習的路,一開始就是摸索。 將近十年的時間,親身經歷也參與了這個知識領域的演變,negotiation, med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 (or dispute resolution)的理論被引入教育、商業、法律、國際關係等,各領域因本質、特性的需求,也逐漸發展出不同的訓練課程(models & practice),研究的方向和主軸也愈來愈具有其鮮明的特性。雖然商業界有太多的誘惑,我的中心一直是教育(peace education),如何依據學習者的背景(demographic background)和需要,設計適合每個學習團體的課程和教學法,是我目前最大的挑戰,學員們的反應和回饋,提供我許多適時的資訊,來評估我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法,在社區大學開設的課程,慢慢地在成形,所有運用到的理論(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仍然是課程的主要架構,但是在與學員的互動過程中,整個理論架構幾乎必須被隱藏、化為無形,而心理引導和自發性地體驗與領悟,逐漸成為此課程的教學主軸和主要目標。 一、課程設計 心理引導者的工作不是將學習者的問題承接過來,也不是分擔其重擔,原因是學習者的問題,最好由學習者自己學會分析:造成問題的因果,釐清自己的情緒和真正的需要,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其結果才能真正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如果引導者與學習者之間,形成無法分離的「互賴關係」(co-dependency ),學習者不但無法學會,如何獨立處理生活中的衝突事件,可能會因為過度依賴引導者,而成為衝突管理的無能者。這門課的目的,是和學習者一起探討和理解造成衝突的「因」與「果」,分析自己慣用的處理方式,嘗試找出自己人際溝通中的盲點,藉著對自己的瞭解,改善自己不喜歡的慣性言行,從根本學習人際溝通和衝突管理的技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設計課程之前,一些基本理念必須定義清楚 :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节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热心”的朋友》的研读,使学生知道只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人际冲突,认识到行为方式的差异是导致人际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理性分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3)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2、教学难点: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容易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讲授新课: 人们通常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自发地进行合作和竞争。尽管人们在相互合作中获得很多益处,但某些人际矛盾和冲突仍然无法避免。有时候,人们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俗话说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出身、经历和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别,相处时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比如,朋友聚餐时,有人喜欢吃甜,有人偏爱吃辣,这种饮食习惯的差异一般不会引起人际冲突。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某些行为方式则可能引起他人的不快,甚至给他人造成伤害。 一、行为方式差异导致人际关系冲突 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两之间有无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怎样的事情造成了不愉快? 研读案例《“热心”的朋友》 问:1、昕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案例中的哪些材料可知道? 2、后来“我”为什么想疏远她?原因在哪里? 3、如果你是欣儿,你是否觉得委屈?为什么? 4、“我”还能像以前一样与欣儿保持近距离接触吗? 5、在人际交往中,怎样才算是好朋友? 6、昕儿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知识窗:豪猪定理(P25) 完成课后作业 小结:只要有交往,就可能有冲突。任何人际冲突都是有原因的,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相互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做到相互尊重和协调,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二、个性特征不同影响人际关系 故事: 四个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去看戏,但都迟到了检票员不让他们进去。第一个人立刻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吵了起来声称自己有票一定要进去。第二个人头脑灵活他想检票员是不会让他们进入剧场的他绕剧场一周发现了一个无人看管的边门就溜进去了。第三个人很有耐心他慢条斯理地与检票员磨嘴皮、阐述自己想进去看戏的种种理由在他的软磨硬缠下检票员动了恻隐之心让他进去。第四个人首先想到是自我责难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难得出来看戏就碰上这等倒霉的事情算了还是回家吧。 ------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却不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我们来看看。 篇一: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通过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对这方面了解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所谓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想从以下4个点去阐述我所理解的人际沟通: 第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第一,人际沟通是其实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行程内,我们为达到到一种目的,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但是我们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此种行为就是实行人际沟通。第二,这种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结果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的“有多重要性”。第三,双方在沟通过程中

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责任存在。在尚末沟通之前,不能先预测沟通互动后的结果。综上所述,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各类关系,如:亲子关系,互相关心,义务互助,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夫妻关系,互相疼爱,是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朋友关系,互相帮助,是为了更加巩固已有这份关系;同事以及师生间,也是为了相处融洽;这就是人际沟通中所讲的"行为目的"。 第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沟通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呢,估计这一点,我就不言面喻了,只要你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那么你每天都要和人际沟通打上一定的交道。正所谓"相识是缘,相处是份。这就是说,你在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中,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能否相处的融洽,这可是一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健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就需要学会沟通。从小处讲,就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身边讲起,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他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从大处讲,有关国家,政治,外交方 面,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国邦之间友好的相处。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相原则",使一直僵持

第9章饭店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第9章饭店人际沟通与冲突管理 [教学重点] 知识目标:定义沟通,分析沟通过程;列举克服沟通障碍的技术、饭店内部各层次的沟通;指出与积极倾听、有效反馈有关的行为;解释热炉规则;掌握内部冲突管理技巧;描述服务补救系统基本构成;明确顾客投诉的类型和处理顾客投诉的原则和程序。 技能目标:学会积极倾听,训练复述技能;了解自己的冲突处理风格,熟练运用五种冲突管理策略;遵照客人投诉的原则和程序,正确处理客人投诉。 [教学重点] 饭店内部沟通的难点、内部冲突处理方法、服务补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正确处理内部沟通和内部冲突的方法,有效实施服务补救的方法。[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情景模拟。 9.1理解沟通 能否有效地进行沟通往往决定管理者的成功与失败。 9.1.1什么是沟通 沟通包含着意义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也就是说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但是,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需要被传递,还需要被理解。 9.1.2沟通过程 沟通发生之前,必须存在一个意图,你们称之为信息。它在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传送。信息首先被转化为信号形式(编码),然后通过媒介(通道)传送到接受者,由接受者接收到的信号转译回来(解码)。既便是最简单的沟通也是相对复杂的过程。图9-1的发送者—接收者模型表示两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这一模型包括7个部分:(1)信息源;(2)信息,连接各个部分;

(3)编码;(4)通道;(5)解码;(6)接受者;(7)反馈。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 媒介 反馈 9.1.3沟通方法 组织中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有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及电子媒介。 1、口头方式 人们之间最常用的方式是口头交谈,也就是口头沟通。常见的口头沟通包括演说、正式的一对一讨论或小组讨论,非正式的讨论以及传闻或小道消息的传播。 口头沟通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 2、书面方式 书面沟通包括备忘录、信件、组织内发行的期刊、布告栏及其他任何传递书面文字或符号的手段。 书面沟通的优点是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3、非言语方式 一些极有意义的沟通既非口头方式也非书面形式,而是非语言沟通。刺耳的警笛和十字路口的红灯都不是通过文字告诉我们信息的。一个人所用的办公室和办公桌的大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都向别人传递着某种信息。不过,非语言沟通中最为人知的领域是体态语言和语调。 4、电子媒介 在当今我们依赖于各种各样复杂的电子媒介传递信息。除了电话、公共邮寄系统外,我们还有闭路电视、计算机、静电复印机、传真机等一系列电子设备。 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使个体之间可以迅速地传递书面信息,存贮在接受者终端的信息还可供接受者随时阅读。电子邮件和短信迅速而廉价,并可同时将一份信息传递多人。它的缺点与书面沟通相同。 9.1.4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1、有效沟通的障碍 ·曲解。接收信息的人必须理解这个信息和信息发送者的意图。

人际沟通名词解释

人际沟通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作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即信息交流。 ★沟通能力: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 ★直接沟通:运用人类自身固有的手段,无需沟通媒介的人际交流,如谈心活动; ★间接沟通:具有媒介的人际交流活动。如语言文字、信件、电话、邮件等。 ★正式沟通: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非正式沟通:指沟通对象、时间及内容等各方面,未经计划和难以辨别的信息交流;★地位:某人在某一层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角色:指对于居于某种位置的人(不管是谁)所被期望表现的某类行为人; ★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1、生产关系: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2、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各种心理形态的关系;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以利益为基础;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低层次,以感情心理为基础。 ★人际关系的理解:1、社会学:是人们的直接交往关系;2、社会心理学: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表示心理距离的远近;3、行为学: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体现人们社会交往和联系的状况。 ★行为:是指言语、举止、作风、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个性的外部动作,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 ★人际沟通: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 ★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人际冲突:两个及以上互相依赖的个体之间因精神与物质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斗争。★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人际沟通的过程; ★言语行为:是沟通过程中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意的活动; ★非语言沟通:指以语言刺激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具有信息价值的刺激;就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触觉、味觉、嗅觉、环境等因素产生的交流信息。 ★标记语言:手势、代号等代替文字语言的标记系统; ★行动语言:能够显示或泄漏动作信息的身体运动; ★物体语言:有意无意摆设的物体形态准确表达某种意义; ★人体语:用人体发送出的非语言信息符号。 ★时间语:用时间表达出的信息符号; ★表情:人们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 ★空间语言: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思想信息的社会语言; 1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 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牢记他人对自己的好。不要一直想他们的缺点,要无条件地给予别人想要的尊重。下面介绍,欢迎阅读和了解。 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人性有很多都是共通的,首先了解自己,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自己那些性格是受人欢迎的,那些性格是被人讨厌的。比如自己的幽默的特质很受人欢迎,自己说话刻薄不被人欢迎,那么自己就要慢慢的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往往人际关系的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是在自己的身上。 人际关系的原则: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么样去对待别人。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如果你特别讨厌一个人我向那个人一定会有所感觉的。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是偏向于跟对方做同样的事情,中国一向是礼尚往来,在没有太多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你的所作所为往往会收到同样的效果,就如你伸手去主动和别人握手,别人往往很乐意这样做。 学会付出:因为现在的社会比较现实,所以现在的人也会比较现实,如果没有什么交集大家往往是不相往来。大家的心情也是多沉重的,一般人的圈子也比较小,都是周围的环境影响的。时间长了,大家变得特别的现实,还有就是人的心理都是倾向于

索取,不愿意付出。但是大家都愿意和愿意付出的人在一起,实际上是付出的人往往会得到的更多,会更加的快乐。付出不一定就要怎样怎样,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处中不断地付出,比如学会倾听,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大大改善,生活也会更加轻松。我有一句非常喜欢的话就是:想要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付出爱。 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充满正能量。人们之所以在一起科学的观点是:相互吸引。如何才能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脉呢,那就是保持正能量,积极思考问题。大家都喜欢和积极地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正所谓: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另外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很容易很环境左右,不能自已。导致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做的跟自己表现出来的相差甚远。 懂得沟通。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据有关统计,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超过80%是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有感触,由于自己表达不准确,沟通不畅,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令自己烦恼的问题。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每天花点时间断联系及的表达沟通能力。举个例子,我们听别人说话不能只听别人表面上说了什么,更要明白别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别人希望你怎么做。 1、冷静一段时间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认知人际关系 1.增进人际互动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那么怎样才能增进人际互动呢?这要靠平时的积累。朋友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突然出现,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团队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结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 2.人际交往的流程 人与人之间从彼此生疏到彼此交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八个步骤,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 人际交往的流程图 3.人际交往的四种态度 人际关系有四种交往态度: 我不好,你好,这是大公无私的态度。 我不好,你也不能好,这是玉石俱焚的态度。 我好,不管你好不好,这是自私自利的态度。 我好,你也好,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够有和谐的博爱的精神。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影响人际交往的客观因素 时代背景 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会存在差异,会有很多因素的约束使得人际关系无法突破。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邻居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尤其在农村,一家办喜事,全村的人都出动,而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人们住在电梯公寓里,楼上楼下甚至都互不认识。但是随着现代高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活压力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面对许多压力,比如升学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个人的看法与想法,也会左右人们人际开拓的脚步。 环境的阻隔 环境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使亲密的朋友很少有机会见面、谈心,久而久之,感情就慢慢地变淡了。 角色定位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的人演主角,有的人演配角,甚至跑龙套,不管怎样,我们从戏剧的演出就可以推测出各种角色的生活面。所以我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如果今天我们扮演秘书的角色,就要把秘书的角色诠释的尽善尽美,达到最高境界。 2.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观因素 人格特质 有些人生性木讷,不苟言笑,朋友自然不多;有的人主动外向,总有许多人围绕在他身旁。个性的不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生活面。 认知的差距 对事情认知的差异性,也会造成不同的人际距离。如两个人相约去吃饭,一个人要吃洋葱面,而另一个人要吃鱼翅,两人对美食的认识不一致,以后也很难在一起吃饭。 态度习惯 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培育出不同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习惯,如果习惯一致,则容易相处,所以有“物以类聚”的说法。 沟通协调 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而失败的沟通则恰恰相反,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沟通的瓶颈会使人们无法和睦相处,结果产生彼此之间的距离。 利益冲突 人们之间最常见的冲突大概就是利益冲突了,朋友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利益的面前,需要技巧才能把获得利益和保持友谊协调起来。 当你总是把“我”字摆在第一位的时候,你的朋友一定不会很多。所以,一定要兼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善于沟通,妥善维系人际关系。 【自检】 分析如下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判断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 A人格特质B沟通协调C时代背景 D角色定位E利益冲突F环境的阻隔 G认知的差距H生活压力I态度习惯 见参考答案1-2 促进人际关系的技巧及人际交往失败的原因 1.促进人际关系的技巧 想要有效的增进人际关系,需要掌握下面的一些技巧: 守信用

如何进行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技巧心得01 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进而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町见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会引起误解或者闹笑话。 南方的孩子没见过雪,所以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老师说雪是纯白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盐;老师说雪是冷的,儿童将雪想像成了冰淇淋;老师说雪是细细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了沙子。最后,儿童在考试的时候,这样描述雪: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有一个人请了甲、乙、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 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他听到这话,不高兴了:“看来我足不该来的?”于是就告辞了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乙、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来该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 这时候,丙对他说“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丙一听,心想:“这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原来是说我啊!”也生气地走了。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影响也很大。可以说,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可归于沟通不畅。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特别强调“增加共识”,实际上就是多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有,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冤枉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因为沟通不畅或者沟通错误嘛。 善于观察的人都知道,猫和狗是仇家,见面必掐。起因就是,阿猫阿狗们在沟通上出了点问题。 摇尾摆臀是狗族示好的表示,而这种“身体语言”在猫儿们那里却是挑衅的意思;反之,猫儿们在表示友好时就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在狗听来就是想打架的意思。阿猫阿狗本来都是好意,结果却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反而当做了驴肝肺! 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猫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对立,原因是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语言含义。所以熟悉对方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十分重要。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日子过得非常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天的巨塔。由于人们沟通流畅、准确,大家就心往一处想,劲头朝一处使,高高的塔顶不久就冲入云霄。 上帝得知此事,又惊又怒,认为人们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变成好多种,各种语言里而又有很多种方言。这么一来,造塔的人言语不通,沟通经常出现误会、错误,巨塔就再也无法建造了。 由此町见,如果一个团队能够沟通顺畅。上下合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上帝都害怕的。所以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说:“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

人际沟通的意义和影响

人际沟通的意义和影响 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来说,沟通是其显示其高等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人际沟通有着三个主要的作用1、消除人际交流中的障碍。 2、协调人际交流中的各种关系。 3、实现组织或个人目标。 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进而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你必须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 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或下属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你就达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她)们并与他(她)们真诚相待)。 举个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例子。又一次刚开学,同学们又聚在了一起。其中有个同学理了个新的发型,虽然我们都觉得不是很适合她,但我们都会说“最近改风格了啊”等等之类不会得罪人的话,但某同学过来就说了一句:“XXX,你的发型也太雷人了吧,怎么这么把自己毁了啊!”顿时,我们这群周围的人都冒出了冷汗…… 当然人的弱点之一就是希望别人欣赏、尊重自己,而自己又不愿意去欣赏和尊重别人。人是非常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必须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身边的人都有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差的缺点就去否定别人,而是应该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强的优点而去欣赏和尊重别人,肯定别人。你会惊奇地发现,世上所有你接触到的人,只要你仔细观察,总可以找出比你强的优点来。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影响也很大。可以说,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可归于沟通不畅。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会引起误解或者闹笑话。比如,在会议上,如果你有想要表达的意见,而你又觉得这个意见非常有必要和老板说,这时候你却不能很合理的和你的老板沟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_New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我们来看看。 篇一: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通过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对这方面了解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所谓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想从以下4个点去阐述我所理解的人际沟通: 第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第一,人际沟通是其实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行程内,我们为达到到一种目的,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但是我们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此种行为就是实行人际沟通。第二,这种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结果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的“有多重要性”。第三,双方在沟通过程中

的会议有了伟大的转机,其宗旨就是互相了解,互进友谊,求同存异,显现出了彼此尊重对方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告诉我们说,没有笑脸莫开店,这个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综上所述,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着尝试着与人沟通。。第三,人际沟通的灵活性 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各种方式去博得别人的好感,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如中国一句俗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交往中,切忌死板,不要用同样的交往方式去交往所有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三教九流,人生百态,学会变通,随机而动。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你与家人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只有通过互相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知道对好忌什么,才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不至于碰壁。按照通俗的讲法———好的沟通能力代表着良好的人缘。良好的沟通,你也能发现到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用发现到的检验一下自己,取长补短,从说话到接人待物,都要向着别人可以接受的方面去说去做,当然务必要求尽善尽美,只要让别人能接纳你,这就代表着你成功了。第四,懂得怎么样与人沟通。 其实,学会与人沟通最简单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要用心的去关心别

人际关系冲突处理技巧

人际关系冲突处理技巧 平息怒火,让自己与对方保持冷静,每个秘书/助理都遇到过与上司或同事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冲突的情况.不断的争执或强调只会造成 冲突升级,由于消极的兴奋状态下双方压力会更大而导致恶循环, 加剧了愤恨、不满、埋怨等情绪,甚至可能会通过大喊大叫、高声 辱骂、大打出手来宣泄这种突然爆发的负面情绪,为解心头之恨都 有可能产生杀之而后快的念头。冷静、再冷静,克制、再克制。 其次,那么这时候作为秘书来讲,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在对方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暂且回避,等对方气小了或消了再作解 释或回应。也许错误的原因并不在你,但你的宽容恰恰是度量的表 现而非代表软弱。 有些时候引起冲突的原因是当事人双方心中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行事或要求别人,而且往往有些问题并没有一个规则性答案。所以争执中常常讲“你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你应该怎样怎样 做!”“我为什么要听你那样做,我本来就是这样做!”然后双方指 责对方不可理喻直至闹翻。当秘书/助理遇到这样类型模糊性冲突的 时候, 首先是听,仔细的听。你需要把一切都停下来,什么也不要说而且要全面听听对方所说的话。 其次是想,理性的思考,明确谈话的内容,弄清楚对方重点说的是什么!有必要时可以重复并阐释所说内容的关键,如“请问你所认 为是否是我今天所做之事缺乏责任心问题吗?”要做到比对方更关注 事实,而非各执已见,钻牛角尖、叫真的结果就是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细节给放大化,双方同时无意义受伤害,从中谁也得不到什么。发生冲突当气氛僵住的时候,有建设性的问题加上积极态度是解开“疙瘩”最好方式。处理冲突的一个技巧是要保持“中性”,把双 方争执中“带刺的话”剔除掉,重新组织起话的内容。例如:“别

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心理行为,也就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由于血缘、地域、情感、工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的社会联系。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解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是非常必要,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知识与专来技能,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事业和生活中有所成就,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成大事。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品质 1.按照人际关系的实用性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①理想状态。②互补状态。③互利状态。④障碍状态。⑤冲突状态。⑥封闭状态。 反映人际关系的质量,还常常用人际关系的品质来进行研究。

①人际关系的稳定度。②人际关系的密切度。③人际关系的灵活度。 (二)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满足交往双方某些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1.外表吸引。2.品质吸引。3.能力吸引。4.邻近吸引。5.熟识吸引。6.相似吸引。7.互补吸引 二、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密切相关,信息沟通的不同深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同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之上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相。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二)人际沟通的本质 人际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心理沟通,是一种受多种心理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人际沟通行为是受特定沟通动机支配,并且涉及人际间意见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对于人际沟通而言,研究

分析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分析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不同个体的差异 每个人都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习惯和经历,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 家庭环境的差异:①贫富差异。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自小就生活优越,养尊处优,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均选择与自己家庭条件相似或相同的人,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或贫困的大学生也是只与相似处境的宿舍同学交往。较为贫困的学生多数人际交往比较被动,有困难也很少与同学交流,由此引发了人际关系的交流阻碍。②城乡地域的差异。城市中成长的大学生视野相对开阔,人际交流频繁。而在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受地域环境的局限,接触新鲜事物少,教学设备低,交友、交际有限,所以有些城市学生认为农村学生见识少。而农村学生则认为前者自私、霸道、冷漠。地域差异有时也会引起人际冲突。有些北方人说南方人斤斤计较,南方人说北方人粗鲁等等。③独生子女家庭的差异。有心理专家指出,当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独生子女在众多恩宠中长大,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一切都考虑自我利益,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也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些性格特点就极易引发人际关系矛盾。 生活习惯的差异,大学生都已经在各自的生活圈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些不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随着时间

的推移也越发难以去除,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一切行为当中。当然这与其多年来所处的家庭、地域等有关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具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之间必然要发生冲突。你需要休息的时候,别人却在说话,打闹,不考虑你的感受,你想放声唱歌的时候,他人却想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你喜欢把闹表放在桌上提醒自己的时间观念,有些人却讨厌在睡觉时候听见它滴滴嗒嗒的声音。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太多了,这些琐碎的小事看似微小,往往就是引发激烈人际冲突的导火索。 个体的差异: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崇尚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们在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种人际交往的不和谐。大学生往往喜欢与自己爱好相同或相近的成员交往,而有些大学生喜欢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接触,如性格外向的人,有些就喜欢同性格活泼的人共同学习生活,觉得比较有共同的语言和内容,而有些则喜欢同性格稍内敛的伙伴接触,达到互补的良好状态,这就是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这样的结果就易形成小团体。 2.缺乏交流技巧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当今大学生无不是从深山题海中拼杀出来,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学习交往的技能技巧,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技能是来源于自身原始的、经验性的,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技巧、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面对人际冲突的应对

人际沟通方式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依据沟通的表现形式,人际沟通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 (一)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指用语言符号(口语语言、书面语言)系统进行的语言交流,包括口语和 书面语的沟通。利用语言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最少。 2.非语言沟通指用非语言符号(尖叫、呻吟、姿势、手势等)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 是语言沟通的补充形式,有时也单独使用。主要有身体运动和姿势、表情、目光、人际距离、衣着、时间、环境等。非语言沟通虽然在很多时候是对语言沟通的补充,但其沟通效果有时比单纯的语言沟通还要好。 (二)口语沟通与书面语沟通 1.口语沟通指通过说话的方式进行的沟通。它是一种迅速、灵活、随机应变、有信息 反馈、适用性强的沟通方式,常用于调查、访问、讨论、学说、咨询、电话联系等方面。但口语沟通的局限性较大,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受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信息发送者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会使信息接受者不解其意;反之如果信息接受者反应不灵敏,不善于分析信息,理解能力差,也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失误,降低沟通效果。 2.书面语沟通指用书写和阅读的方式进行的沟通,如会议记录、书面报告、信件、通 知、书籍、论文等。书面语沟通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准确性,便于保存、查对,信息接受者可以反复利用,推敲信息,加深理解,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将信息处理、储存、提取和应用。 (三)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1.直接沟通指运用人类自身固有的手段,无需媒介作中间联系的人际沟通,如面对面 的谈话、演讲、上课等,它是人际沟通的常用方式。 2.间接沟通依靠诸如信件、电话、电报、短信等媒介作中间联系的人际沟通,成为间 接沟通。这类沟通方式正日益增多,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人们的沟通方式,拓宽了人际沟通的范围。即使远隔千里,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话、短信、E-mail可以像面对面一样地交流信息。 (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 正式沟通指在组织中依据规章制度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沟通。如国家机关的文件、各种组织内部召开的会议、下级的工作情况汇报、组织之间来往的公函、教室上课、课堂讨论等。其特点是沟通渠道固定,信息传递准确、规范、速度慢。 2. 非正式沟通指通过正式渠道以外的沟通。如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传播小道消息、私人聚会等。其特点是形式灵活,速度快,但信息不可靠。 人们的一些思想、动机、态度、情绪、需要和目的在正式沟通中往往不便表达,而在非正式沟通中易于陈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沟通渠道是相辅相成,不是对立的。(五)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指信息单向流动的沟通。在沟通时,沟通双方的地位不变,信息的流动 只由一方向另一方进行,另一方接受信息而不向对方发送信息。例如作报告、演讲、发布命令等。其特点是接受面广,速度快,没有及时的反馈信息。发布命令时,多 用这种形式。 2.双向沟通指信息双向流动的沟通,在沟通时,发送信息者与接受信息者之间的地 位不断发生变换,信息沟通与信息反馈多次往复,如讨论、协商、谈判和谈话。其 特点是双方的信息及时反馈校正,准确可靠,但信息传递速度慢。人际沟通中的绝

-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冲突或摩擦是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常见的现象,有时,冲突太少,工作、生活可能会单调枯燥。而冲突太多,工作会面临太大的压力,生活会变得十分紧张。 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通常是人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 看法。另外,人们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时,往往会因触犯他人的利益而产生冲突。 最近关于管理者的一项调查表明,工作中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有:误解、个性差异、观念差异、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差异、缺乏合作精神、工作中的失败、追求目标的差异、欠佳的绩效表现、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工作职责方面的问题,以及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这项调查还表明,许多管理者将工作时问的1/4用于处理各种 矛盾与冲突。在实际的工作中,在与上司、下属的交往中,人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观念的差异。 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理性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观念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是对事物的一种高度抽象,是相对稳定的,一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由于人们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年龄等不同,因此形成的观念也各异。

导致观念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成长经历、对话语的理解、对情感的反应和固有的偏见(见图9-2)。根深蒂固的观念往往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急于下结论,变得武断,混淆观点与事实。 因此,要有效处理人际冲突,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然而,辩证地说,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冲突都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我们当然欢迎冲突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尽力避免冲突的消极作用,如果不能避免,就要考虑采取适当措施来化解冲突。充分了解工作中冲突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并且采取恰当的方法来避免或解决冲突,对于任何管理者或组织成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交往频繁,心理素质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历来是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际交往以及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且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发展.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学生常常碰到的实际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仍处于发展时期,自身成长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情绪性格不稳定,人际冲突时有发生.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个人性格、人际关系倾向、社交环境及社交技能、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马兴国 通过学习“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做一名认识自我的管理者,再做一名管理自我的管理者,最后做管理学生或下属的管理者。 做一名认识自我的管理者,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的职责和所扮演的角色,真正起到学科部门顶梁柱的作用,充分的使用自身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让各方面相互信赖与配合,同心协力,应对学校以及社会的市场竞争,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做一名管理自我的管理者,就是要懂得一个单位领导者管理自己永远比管理别人更重要,不要以为管理者就是管理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要认为下面发生问题就是别人的错,反正自己没有错;更不要认为学生或下属就应该一切听从你的指挥。实际上,一个单位组织者也就是这个单位的管理者。有关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标准、规章制度等都是管理者定的,他们把握着主动权,所以所有的责任应该落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行为是最重要的,所以说管理者只有管好自己,只有自己搞好人际关系,搞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级与下级的沟通,下级与上级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才可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做管理学生或下属的管理者,只有认识了自我的管理者和管理自我的管理者才有资格去管理学生或下属。因为要做一名管理学生或下属的管理者必须先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职责,再就是要管好自己。自古道“管人先管己,做事先做人”,只有自己做好了,下属才会跟着你去做,你就是榜样。而管理下属首先要协调

内部的人际关系,只有协调好人际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或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 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感情体验,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再次就是要搞好各方面的沟通,因为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是目标的实现,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相互的信任。沟通不仅可以化解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更可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原定的目标与计划,才可以建立和谐的团队。 所以说“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是单位发展的重点,更是单位内部各中基层管理者应该必备的素质。

人际冲突及其应对解决

人际冲突及其应对解决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的黄洋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去世,这起舍友投毒案再次将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这起事件也让人们再次联想起19年前,相似惨剧也曾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瘫痪、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让人们想起的还有2004年2月14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和2009年11月吉林农业大学发生的郭力维杀害寝室舍友案。这数起案件均发生在大学生宿舍舍友间,乃至在网上流传并转发着“感谢当年舍友的不杀之恩”的微博感慨,这句话虽有调侃之意,但充分的说明,大学生几乎都有与舍友人际关系紧张的经历。大学生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冲突的发生较为突然且信息封闭,学校管理者不易及时发现,主要依靠大学生自我调节,但是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因此问题并不能妥善解决。这为新的矛盾留下了隐患,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给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案例中的大学生们就是通过宿舍生活中的交往而产生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可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际关系中心理层面的关系,主要是情感方面的联系,其考察的重点是双防在彼此的交

往中是彼此接纳、喜欢、关心、思念还是彼此仇恨、厌恶、猜忌、冷漠,上述几个案例里面的当事人与舍友的关系是从彼此认识渐渐走向彼此仇恨、厌恶、猜忌、冷漠,导致各种悲惨事件的发生。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按照人际关系的定义,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具如下特点:(1)人际关系反映的是双方心理上、情感上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人际关系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层面的亲密与否。上述案例中,当事人与舍友之间地域文化、家庭环境、思想观念方面都有差异导致心理感情上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都不能正常发展,令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走向破裂。 (2)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共同构成。其中认知成分是指双方对对方的印象和评价,如认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何种品质和能力等。情感成分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性质是亲密性还是分离性。我们可以从案例中判断,案例里面的几个当事人与舍友之间的情感成分性质是分离性的。行为成分是指双方的交往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系的条件。(3)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人际交往和沟通,也就无法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几个案例里面的当事人与舍友之间没有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令人际关系没有更好的发展起来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