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简介小册子

“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简介小册子
“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简介小册子

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正在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是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由该部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的研究机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持开设的研究院课程。该课程紧贴国家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大背景,培养学生在跨学科方法论的体系上,掌握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相关技术,并训练如何在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环境具体规划问题和操作程序中应用高端技术的方法。与其它传统城市规划课程相比,本课程的内容集中于规划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实践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环境模拟等信息获取和量化分析科技支持。

该门课程设于敝校地球系统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生学部,为一年制全日制课程(或以兼读制修读两年),毕业将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面向规划师、景观园林设计师、建筑师、环境工程师、市政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或负责城市规划、资源环境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工作的公务员、以及未来将从事相应工作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进一步进修开设。学生可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与科学的低碳生态规划理念,同时可以掌握发现、评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并能够通过规划和管理的手段和操作加以回应和解决。

课程详细信息,可于课程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gis/mscaept或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mscaept)查询。如对课程有任何查询,可随时联络课程办公室(电话:+852-2994 0495;传真:+852-2603 6515;电子邮件:innovations@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

主任的话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进一步将区域与城市发展中低碳生态取向的指导策略加以强化。近年来中国在绿色建筑单体的设计、营造、技术和理念方面进步显著,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生态城市和大尺度的区域低碳生态环境发展才刚刚起步。这一世界性的研究难题对于在规划设计和管理实践中应用层面的挑战相当严峻,尤其是在中国这一极具特殊性的地区,快速城市化的压力和专业人员在相关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都严重制约着城市和环境建设中执行低碳生态策略的效率。

“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的建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积淀和学术网络得以建立,针对上述的问题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在跨学科方法论的体系上,掌握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相关技术,并训练在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环境具体规划问题和操作程序中应用高端技术的方法。在科目设置上也兼顾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方法、全面与专精等诸多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在掌握系统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同时,能有

效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即刻投入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也可以在所学到的全面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读和学习。

欢迎大家加入“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的学习,也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共同营造学术网络,为国家的低碳生态城市和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邹经宇 教授

课程主任

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任

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建筑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

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冲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关注,尤其是诸多中国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严峻的环境挑战。中国的规划师、管理者以及参与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国专业人员已经认识到面临的巨大问题,正在顺应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潮流,努力调整传统的规划范式以应对这一挑战。同时,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强调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推出日益严格的规划建设领域的规范和规章,并将低碳生态的城乡发展作为今后的国家战略,也对规划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环境模拟等技术近年来已经被引入规划实践,提供其它手段难以获取的信息或建构综合决策平台以支持环境和城市规划。然而,如何于规划和管理的具体操作中有效整合这些先进技术及通过其获取的众多信息,仍是目前不时困扰业内人员的常见问题。本课程将借助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论学习,向规划师、管理者以及其它学员教授高级环境规划技术,并探索规划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本课程向学员传授跨学科和多领域系统知识和方法论,以期学员将来就业于规划或管理等领域后,可以应用所学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规划和管理成效,于中国城乡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维护和提升环境质量,对未来的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低碳生态城市和环境规划实践方面的相关系统知识架构、先进科技和跨学科方法论。与其它传统城市规划课程相比,本课程的内容集中于规划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实践方法及其科技支持。学生可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与科学的低碳生态规划理念,同时可以掌握发现、评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并能够通过规划和管理的手段和操作加以回应和解决。

招生对象

‐ 规划师、景观园林设计师、建筑师、环境工程师、市政工程师等专业人士

‐ 负责城市规划、资源环境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工作的政府官员

‐ 致力于深入学习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应用科技,并具理学、工学、社会科学或相关专业

教育背景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学生

课程架构

‐ 全日制“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为一年制课程,包括三个学期的学习及之后完成的“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兼读制“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为两年制课程,包括每学年一学期的学习、其中一学年的暑期学期的课程和第二年内完成的“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课程中各科目以英文或中文(普通话)授课,以每周固定时间授课为主,部分科目采取阶段密集式教学授课。

各个科目在整体课程概念下之架构如下图所示:

修读科目

必修科目:

‐ ESGS 5021 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 (3学分)

本课程全面介绍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手段,内容涉及景观生态、节能、碳平衡、污染输送、水资源管理、循环减费、城市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本课程用以界定可持续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知识及方法论框架,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基于此范式和知识架构,从事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

‐ ESGS 5002 地球信息科学专题 (3学分)

本课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包括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并介绍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最新发展。

‐ ESGS 4002 遥感原理 (3学分)

本课程介绍遥感技术的一般原理,讲解电磁辐射理论、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的原理、以及地—空—天基观测、卫星数据地球物理参数解译算法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并介绍实践中遥感如何应用于缓解自然或人为灾害。

‐ ESGS 5101 可持续环境规划专题讲座 (4学分)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城市规划、空间和地球信息科学、以及其它规划支持技术及其综合应用的最新发展。课程主要以讲座形式进行,讲者包括本校教师以及其他科学家、规划师、政府官员及专业人士等客座讲者。学生籍此课程可以充分学习不同方面的观点和知识,以促进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确定和发展。

‐ ESGS 5102 海外实地考察研习 (4学分)

本课程是一门为期三周的集中海外游学科目,将组织学生前往知名的规划专业大学、学院和学系学习,并考察著名城市规划实例。课程内容主要是邀请海外合作学校和规划机构的学者讲学,并亲身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讲解。

‐ ESGS 6100 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6学分)

每名学生需于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独立的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选修科目:

‐ ESGS 5201 科学化模拟与规划支持 (3学分)

本课程介绍信息科技支持下的环境模拟理论和技术、及其在规划设计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大气、通风、自然采光、热辐射、噪声、生态系统表现等方面。本课程通过授课和软件操作学习,让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科学模拟和评估手段支持规划设计决策。

‐ ESGS 5202 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应用 (3学分)

本课程集中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其在自然地景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学到地质、水文、土壤、以及其它生态学基本知识,同时也特别着重于这些知识在地景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实际操作以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以实现“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

‐ ESGS 5203 可持续城市人居环境的社会人文方法 (3学分)

本课程讲解和讨论协助达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教育等各种社会学要素和手段,主要的视角集中于国际和地区内的经济学以及政治和管制经验。此课程对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订者未来的工作有借鉴意义。

毕业要求

修读科目要求:

1. 全日制学生修课要求

全日制学生需修满不少于29学分的科目方可达到毕业要求,其中需在一年中修满包括五门必修科目(共计17学分),以及不少于6学分的选修科目,其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必修

科目中之“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6学分的独立研究。

必修科目安排:

第一学期:ESGS5021、ESGS5002、ESGS5101 (8学分)

第二学期:ESGS4002*、ESGS5101 (5学分)

暑期学期:ESGS5102 (4学分)

选修科目安排:

可修读以下三门中任意两门:

第一学期:ESGS5201*

第二学期:ESGS5202、ESGS5203^

共计:6学分

注:

* 于其它教育课程中修读过此科目考试合格或持有相关专业培训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此科目。获免修全部此二门科目的学生可提前至多一学期开始ESGS6100科目的学习, 并可申请至多提前四个月毕业。

^ 2011‐12学年暂不开设

“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ESGS6100 (6学分)

2. 兼读制学生修课要求

兼读制学生需于两年之内修满29学分的科目方可达到毕业要求,其中需包括五门必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以及“独立规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学习。

其他要求

1. 资讯科技能力测试(IT Proficiency Test )

所有硕士学生均需于毕业前通过资讯科技能力测试,修读过香港中文大学其它课程中已通过该测试的学生将自动豁免此项要求。已获取“国际电脑使用执照(International Computer Driving License (ICDL))"的学生,亦可提出豁免申请。

2. 累计平均成绩积点(Cumulative GPA )需达2.0以上

任课教师

本课程各科目主要由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教师和高级研究人员主持教授,部分科目及讲座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其他科系院所和其他大学或研究机构学者、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员、以及高级政府官员作为客席教师。

各科目专任教师(以姓氏拼音为序)

‐ 陈斌博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暨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陈劲松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 何捷博士:“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暨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林珲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地球系统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生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

‐ 潘家祎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研究副教授 ‐ 彭奕彰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专业顾问 ‐ Daniele Perissin教授:米兰理工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 邹经宇教授:“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主任,密歇根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暨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吴仁广教授:夏威夷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教授

‐ 张渊智教授: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学术指导与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及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诸多长期合作伙伴将以提供课程指导、委派专家学者短期授课、指导学生专题研究、提供实地参观或教学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对本课程提供支持。主要的课程支持机构、学者及兼任或客座教师包括(以机构英文名称为序):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成功大学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 林峰田 教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 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荣休教授 李灿辉 教授

‐ 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城市建筑学院城市学系教授,国际城市论坛主席 Jürgen Rosemann

教授

‐ 墨尔本大学建筑、营建和规划学院院长 关道文 教授

‐ 国际城市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ism)

‐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 王才强 教授

‐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课程学术委员会

本课程设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指导课程建设,评估课程发展,并籍委员会联系国际国内学术和专业机构,支持课程建设。

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

汪光焘 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长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席:

许溶烈 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香港中文人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学术总顾问

现任学术委员:

‐ 王静霞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原院长

‐ 叶青女士,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 徐祥德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

申请入学

申请资格:

申请人须于认可大学毕业并持有学士学位。预期于本年度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亦可提出申请。

所有学生须于入学前取得如下之符合英语能力规定的学历或资格: ‐ 在下列任何一项考试中取得英语科及格成绩:

1.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2. 香港高等程度会考

3.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或

‐ 持有由香港或其他英语国家之大学颁发之学位,或

‐ 持有由香港或其他英语国家认可机构颁发之专业资格,或

‐ 提交下列任何一项公开试之成绩单

1. TOEFL

2. GMAT (Verba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大学英语考试(CET)

4. IELTS

2011‐2012年度学费:

一年制全日制学生需缴交港币98,000元以完成全部学业 * ^

两年制兼读制学生每年需缴交港币52,500元,完成全部学业学费为港币105,000元 * ^

注:

* 学费分两次缴交。

^ 所有完成科目ESGS5102所需之旅费及生活费开支均不包含于此学费中,学生需自行负担。

申请入学方法:

1. 进入研究院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gss),于“跨学院(Inter‐Faculty)"课程列表下

在线申请。

2. 经由以下途径索取纸质申请表格:

a. 电邮阁下之邮寄地址予 innovations@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 索取申请表格,或

b. 亲身前往研究院办公室索取。

3. 2011‐12年度申请截止日期为2011年5月15日。

申请费:港币180元

联络及查询

课程副主任:何捷 博士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

香港中文大学霍英东遥感科学馆

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

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

电话:+852‐2609 7349 / 2994 0495

传真:+852‐2603 6515

电子邮件:innovations@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

课程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638093.html,.hk/gis/mscaept

中图版地理选修6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基础测试

第五章环境管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同步测试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 ~2题: 1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D.尽量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④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10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迟缓,其根本原因是()A.发达国家没有承担起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B.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承担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衡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人口素质差异造成的 4.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孟买建一化工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5.近年来国际上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④走在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的前沿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北京此次申奥成功的基础工作,就是塑造了北京的新形象,特别是北京奥申委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更是打响了北京申奥品牌。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据此回答6~7题: 6.“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XML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XML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吕腾黄琼湘闫萍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830046 关键词: XML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数据集成 1 XML的发展历史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是一种简单灵活的文本格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起源于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SGML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SGML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于在Web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 1969年,IBM公司开发了一种文档描述语言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用来解决不同系统中文档格式不同的问题,并在1986年成为了一个国际标准〔ISO8879〕,这就是SGML。SGML是很多大型组织的文档标准,它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结构化的、可扩展的语言,这些特点使它在很多公司受到欢迎,被用来创建、处理和发布大量的文本信息。 1989年,在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SGML的超文本版本,称为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继承了SGML的许多重要的特点,比如结构化、实现独立和可描述性,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它只能使用固定的有限的标记,而且它只侧重于对内容的显示方面。 随着Web上数据的增多,HTML存在的这些缺点越来越突出。W3C的成员认识到,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够把数据本身和数据的显示分离开来,这样W3C在1996年提出了XML的概念。XML不仅保留了SGML的很多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作以及在World Wide Web环境下实现。1998年,XML成了W3C的推荐标准。 2 XML的特点 (1)自描述。XML是一种标记语言,其内容由相应的标记来标识,具有自描述的特点。 (2)可扩展性。XML是一种可扩展的标记语言,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标记来表达自己的数据,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 (3)内容和显示分离。XML文档只描述数据本身,而与数据相关的显示则由另外的处理程序来完成,具有内容和显示相分离的特点。 (4)本地计算。XML解析器读取数据,并将它递交给本地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进一步查看或处理,也可以由使用XML对象模型的脚本或其他编程语言来处理。 (5)个性化数据视图。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配置等因素,以特定的形式在视图中动态表现给用户。 (6)数据集成。使用XML,可以描述和集成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不同格式的数据,使其能够传递给其它应用程序,做进一步的处理。 3 XML的技术规范 XML并不仅仅包括XML标记语言,它同时还包括了很多相关的规范,比如文档模式技术、文档样式技术、文档查询技术、文档解析技术、文档链接技术以及*新疆大学博士基金资助。

水环境污染管理技术分析

水环境污染管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05T15:29:10.33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作者:王丹蕊 [导读] 水环境指水体分散、形成与转换所占据空间的环境。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当前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仅供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城镇水污染环境控制治理 一、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意义 水环境指水体分散、形成与转换所占据空间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镇当中,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它具有总量大、覆盖范围广、相对分散的特点。经过研究发现,一旦水资源出现了污染的情况,要想将其彻底解决就必须要经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另外,治理水环境污染还必须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并且难度非常大。所以说,水环境质量事关以后的长久发展。因此,城镇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当今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进行城镇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点看出: 1.能够推动城镇工作的进步。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的资源,一个城镇要想取得长久的进步和发展是离不开水资源的,因此,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且没法进行有效地解决,那么受到污染的水就无法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就会对城镇的进步带来一定的限制。此外,由于部分城镇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农业要想有一个好的收成,就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灌溉操作,如果在干旱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灌溉,就会对城镇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 2.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流域的保护是有很大的益处的。一些城镇的水环境污染具有很轻的流动性,容易对四周的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流向下一级的支流,因此,污染源会对所流经的区域造成污染。 二、城镇水环境现状 对于我国总体而言,尽管资源相当富裕,然而由于人口十分之多,平均给每个人的少之又少。现阶段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所以,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特别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水资源已逐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对于城镇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城镇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会对城镇当中的水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有关环境保护单位针对这样的情况,也进行了一定的治理,尽管水环境污染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因为导致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将其完完全全地处理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 三、城镇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措施 1.加强水环境质量检测。在进行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水环境的质量检测工作,只有了解了水环境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治理控制。水环境的监测对于增强其检测水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水环境进行治理控制,可以很好地将水环境的现状反映出来,给保护水环境和其有关资源的研发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另外,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探讨,从而使水环境的检测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水环境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提升水环境控制的效果,对增强水资源的质量有着很好的推动意义,从根本上对水环境进行有效地治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体系。针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我国必须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约束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强其对于工作的责任感,确保水环境的质量。也就是说,根据水环境质量检测结果,通过各种形式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完善目前现有的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水环境质量。 3.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提高对城镇环境的治理成效,首先要组建环境治理班子,将每一步的工作分配下去,责任到人。增加资金投入,多渠道筹资,将国家投资和社会上的资助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建造垃圾存放场地,将垃圾集中堆放,然后进行处理,并给每个村配备保洁员,进行街道的清扫以及垃圾的定期运送,保持每个村子没有死角。为了避免化学污染,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尽量降低对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使用毒性较低,效率较低无残留的药物。并且,要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兴修水利工程,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另外,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例如:沼气、太阳能清洁能源等。促进城镇的生态化建设,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4.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以遵守自然规律为原则,务必要满足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治理,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尤其是对于一些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一定要根据相关开发条件以及布局规定,对相关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对于部分环境污染情况较为突出的单位,按照环境容量的相关规定以及不同之处,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解决。对工农业进行水环境布局的过程中,对于水文地理现象一定要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的地理情况,按照水质的具体变化以及使用现象进行布局;另外,还要按照当地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排放程度,对水质现象不同的地方进行有效地治理,对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方法进行有效地改变,以此作为改善水环境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钱嫦萍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黄良辉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区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表制定时间2011年9月21日任课教师签名: 专业/课程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师教师专职辅所属学姓名职称职务导员院(部)授课教材名称出版社影视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否班级是否为出版年月主编2001年1月彭吉象第1版否学期总学时33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影视欣赏是高等院校文理科各专业都适应的美育选修课。 为了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选择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美育教育中的影视艺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改善当代大学生知识专 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大是否为获奖教材或规划教材授课班级(时间)是否为自编教材上课周学时3实际上课总周数11人数重复课合班课起止周100否是4-14教学时数周四晚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审美基础和审美鉴赏的基本知识、理论; 2.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简史 3.结合影片进行佳作点评 4.能初步运用影视欣赏的知识进行作品鉴赏;(二)能力目标

1、了解影视艺术鉴赏内涵; 2、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艺术的特征、影视名作的欣赏,影视艺术的评论等。 重点讲授、难点和新知识点。 教学重点: 影视的艺术特性;影视艺术的欣赏评价。 教学难点: 蒙太奇和长镜头;影视的画面、声音、表演欣赏。 本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教学部分: (1)课堂教学: (2)佳作欣赏及点评;(3)课堂讨论;(4)作业。 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1、观摩法。 通过观看相关影片案例,学习知识; 2、案例教学。 通过经典的案例,将相关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示; 3、讨论法。 小组讨论,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考核方式:

基于XML技术标准的主题图构建及应用

基于XML技术标准的主题图构建及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xml技术在信息组织领域的某一个方面应用,即xml用于主题图的实现,或称为xtm技术。它是使用xml语法来处理主题图中数据的一种方法。围绕该主题,文章介绍了xtm标准、使用xtm代码或使用集成开发工具这两种方法构建基于xml技术主题图,并列举了国内外使用基于xml技术实现主题图的应用案例。 【关键词】xml;主题图;xtm;信息组织 【abstract 】xml being applied to topic maps, a way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is generally called xtm. in the content, we introduce xtm standard, two ways of using xtm to construct topic maps and some examples of using topic maps based on xml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keywords 】xml; topic maps; xtm;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1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信息的量大质杂,与人们有限的时间精力、特定的信息需求存在极大的矛盾冲突。因此,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以方便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对信息的组织实质上是对数据的组织。主题图结构清晰并能够有效地反映数据间关联,因此主题图常被认为是信息组织的理想方法。如今有多种实现主题图的技术方法,如hytm等。但是,上述实现主题图的方法有一个难题:利用主题图组织的数据如何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交换?xml是现在流行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河南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课 院系:环境与规划学院 专业:环境地理学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郭庭忠 考试成绩: 评卷教师签字: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优点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区域性,政策性强和信息密集等。 随着环境规划领域的不断发展和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但同时环境规划研究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生着变化,相应对规划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环境规划分为生态,大气,水,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噪声规划几类,其中水环境规划领域使用的技术方法最多,共计50种。我国约有74%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是国外先运用的,国内先运用的仅占20%左右。可见我国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国外先运用的这些技术方法从出现到引入我国的历时有长有短,有的所需时间不足1年 有的间隔20-30年。由于水环境规划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环境规划领域的关注重点,相关的研究者较多,他们对国际上的先进相关方法也关注的较多,所以水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引入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间隔在2年左右。 水环境规划是指在把水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境做出统筹度的安排和决策。水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规划是水资源危机纷呈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经济猛涨,从而对水量水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日益枯竭,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水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水环境规划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故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系统分析法 水资源、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对工农业发展规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规划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与充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这关系到丰水期防涝、灌溉调配多余水量及枯水期缺水量计算。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控制污染排放,以尽量小的代价取得合格的水质也是重要的规划管理问题。近年来出现的负轮特性频率分析法,为水质规划研究提供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及更多信息的工具。此法不仅物理概念清楚,而且方便灵活,应该得到各方面广泛的应用,以积累更多的使用经验。 1.2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规划环评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写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多目标决策方法。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y提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要评价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

《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出现了以“影视欣赏”的新的教学课程形式。2009年,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通识课规划教材收编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影视欣赏》,对全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语文教研室为了与时俱进的推进我院建议我院开设《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作为我院选修课新的增长点。 《励志影视欣赏》精选世界各国励志经典电影,主要介绍电影的语言,电影的流派,以及推介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励志经典影片,以期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欣赏电影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我们寄望于通过影视文学的的欣赏,对学生人文艺术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多点渗透对学生文学艺术细胞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是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影视欣赏》选修课,只是把文字作品化为影视作品来表达文学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换言之,影视欣赏是从影视艺术角度来探讨语言文学,其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是异曲同工的。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我院大学生对影视经典的欣赏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视觉观察和心灵感悟能力,;提高我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的人文感情、浓郁的爱国精神、卓越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励志影视欣赏》这门选修课程包括: 第一讲: 电影的发展史,(3学时) 第二讲: 中国电影的发展,赏析《阳光灿烂的日子》(3学时)第三讲: 影视语言与创作(3学时)

XML技术特点

XML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吕腾黄琼湘闫萍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830046 关键词:XML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数据集成 1 XML的发展历史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是一种简单灵活的文本格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起源于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SGML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SGML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于在Web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1969年,IBM公司开发了一种文档描述语言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用来解决不同系统中文档格式不同的问题,并在1986年成为了一个国际标准〔ISO8879〕,这就是SGML。SGML是很多大型组织的文档标准,它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结构化的、可扩展的语言,这些特点使它在很多公司受到欢迎,被用来创建、处理和发布大量的文本信息。1989年,在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SGML的超文本版本,称为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继承了SGML的许多重要的特点,比如结构化、实现独立和可描述性,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它只能使用固定的有限的标记,而且它只侧重于对内容的显示方面。随着Web上数据的增多,HTML存在的这些缺点越来越突出。W3C的成员认识到,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够把数据本身和数据的显示分离开来,这样W3C在1996年提出了XML的概念。XML不仅保留了SGML的很多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作以及在World Wide Web环境下实现。1998年,XML成了W3C的推荐标准。 2 XML的特点(1)自描述。XML是一种标记语言,其内容由相应的标记来标识,具有自描述的特点。(2)可扩展性。XML是一种可扩展的标记语言,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标记来表达自己的数据,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3)内容和显示分离。XML文档只描述数据本身,而与数据相关的显示则由另外的处理程序来完成,具有内容和显示相分离的特点。(4)本地计算。XML 解析器读取数据,并将它递交给本地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进一步查看或处理,也可以由使用XML对象模型的脚本或其他编程语言来处理。(5)个性化数据视图。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配置等因素,以特定的形式在视图中动态表现给用户。(6)数据集成。使用XML,可以描述和集成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不同格式的数据,使其能够传递给其它应用程序,做进一步的处理。3 XML的技术规范XML并不仅仅包括XML标记语言,它同时还包括了很多相关的规范,比如文档模式技术、文档样式技术、文档查询技术、文档解析技术、文档链接技术以及* 新疆大学博士基金资助。XML技术及其应用概述·2·文档定位技术等。基于XML 的这些规范,还有很多高层的应用协议,比如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和BizTalk 等。(1)文档模式技术: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2]和XML Schema[3]是XML文档的模式,用来对XML文档的逻辑结构进行定义。XML文档的模式规定了XML文档中的元素、属性、元素和元素以及元素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其中,DTD来自SGML,XML Schema 是专门为定义XML文档的模式而设计的,采用的是XML的语法。(2)文档样式技术:XML是内容(数据)和显示格式分离的语言,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4]和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5]就是定义XML文档的显示样式的。其中,CSS是随着HTML的出现而产生的,控制XML文档的显示,但不会改变源文档的结构。而XSL是专门为XML设计的,不仅用来显示XML文档,而且可以把一个XML文档转化为另一个XML文档。(3)文档查询技术:W3C推荐的XML文档的查询语言是XQuery1.0[6]。XQuery起源于一种叫Quilt的XML查询语言,借鉴了XPath 1.0、XQL、XML-QL、SQL和OQL等语言的优点。(4)文档解析技术:文档解析是指对XML文档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访问和分析。文档解析技术包括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 Object Model)[7]和SAX(Simple API for XML)[8]。DOM是一种对平台和语言中立的接口,它是基于XML文档在内存中的树状结构,它的一个主要不足在于将整个XML文档装入内存所引起的巨大开销。而SAX使用事件驱动的XML解析,并不要求将整个XML文档一起装入内存。(5)文档链接技术:XML的链接功能比HTML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XML应用与前景

XML基础 题目:XML应用及前景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XML基础 目录 1.XML简介 (1) 2.XML一般应用 (1) 2.1 XML把数据从HTML 分离 (1) 2.2 XML简化数据共享 (1) 2.3 XML 简化数据传输 (2) 2.4 XML 简化平台的变更 (2) 2.5 XML 使您的数据更有用 (2) 2.6 XML 用于创建新的 Internet 语言 (2) 2.7 XML在分布式技术的映射作用 (3) 3.XML应用前景 (3) 3.1电子商务领域 (3) 3.2网络服务领域 (4) 3.3 移动通信领域 (4) 3.4数据库领域 (5) 4.XML前景展望 (6)

XML应用及前景 1.XML简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XML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现如今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它的应用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它在未来软件开发中,应用空间会随着它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扩大,下面就其应用和发展前景作简要介绍。 作为互联网的新技术,XML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XML已经渗透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虽然人们对XML的某些技术标准尚有争议,但是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XML的作用和巨大潜力,并将XML应用到互联网的各个方面。考察现在的XML应用,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设计置标语言、数据交换、替代传统的EDI 、智能代理和精确搜索、Web应用、集成不同数据源、本地计算、数据的多种显示和网络出版、支持Web应用的互操作和集成、文件保值等。 2.XML一般应用 2.1 XML把数据从HTML 分离 如果你需要在HTML 文档中显示动态数据,那么每当数据改变时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编辑HTML。通过XML,数据能够存储在独立的XML 文件中。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使用HTML 进行布局和显示,并确保修改底层数据不再需要对HTML 进行任何的改变。通过使用几行 JavaScript,你就可以读取一个外部 XML 文件,然后更新HTML 中的数据内容。 2.2 XML简化数据共享 在真实的世界中,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使用不兼容的格式来存储数据。XML 数据以纯文本格式进行存储,因此提供了一种独立于软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XML技术概述

XML技术概述 Internet技术发展至今,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电子图书、远程教育等全新领域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Internet中不可缺少且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Web文件的智能化、多样化、复杂化,于是高信息量、高容量和高效率便成为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要求。而XML技术以具有高复杂性与灵活性,能应付复杂多变的具体应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XML可以方便的让同样的数据根据不同用户、不同需求而以不同的效果、形式表达再显示出来。 1.XML的定义 XML是互联网联盟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创建的一组规范,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在网页上组织信息,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要,同时还希望借此确保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与HTML一样,XML也源于SGML,它保留了SGML的大部分特性。尽管如此,XML却有着HTML语言所欠缺的丰富的可伸缩性与灵活性。XML不再像HTML 一样有着一成不变的固定标记。XML实际上是一种定义语言,即我们可以定义无限的标记来描述文件中的任何数据元素,从而突破了HTML固定标记集合的结束,使文件的内容更丰富、更复杂并组成一个信息结构。 XML语言可以让使用者根据需要自定义标记及属性名,也可以包含描述法,从而使XML文件结构可以复杂到任意程度。 XML主要有3个要素:Schema(模式)、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可扩展样式语言)和XLL(eXtensible Link Language,可扩展链接语言)。Schema 定义了XML文件的逻辑结构,定义了XML文件中的元素、元素的属性以及元素和元素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XML分析程序检验XML文件标记的合法性;XSL是用于规定XML文档样式的语言,它能在客户端使浏览器改变文档的显示方式,从而不需要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通信;XLL则进一步扩展了目前Web上已有的简单链接。 2.与HTML的区别 XML是一种元素描述语言,并不像HTML一样使用一种固定的标记集合来描述固定的元素内容。在HTML语言中,如果用户所要的标记不在目前所使用标记语言的标记集合内,则只能期待在下一个版本中包含它。这通常使得文件的发展受限于标记语言提供能力。XML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组已定义好的标记供我们使用,而是一种用来制定标记的规则。也就是说,使用XML可以创建自己所需的标记,而创建标记所要遵循的规范就是XML。由自己创建的标记也可以保存为一种文件,称为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DTD记录的就是所定义文件的方法。

xx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简本

xx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简本 请结合你们的数学模型,对技术本方案进行可达性分析。 1 工程概况 1.2 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范围为xxxx河流域。 xx河是xx市第一大河,发源于xx境内的羊台山北麓,属珠江三角洲水系。流域面积344.23km2,干流长31.29km。 xx河xx境内流域面积153.49km2,干流河长11.58km,一级支流13条,其中9条河道、4条排洪渠。水库17宗,其中大型水库(在建)1宗,中型水库1宗,小(1) 型水库6宗,小(2) 型水库9宗。 1.3 工程标准和目标 1.3.1 工程标准 1.3.1.1 防洪 干流:防洪标准100年一遇。 支流:防洪标准20~50年一遇。 1.3.1.2 防涝 2020年: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2020年为50年一遇,发生50年一遇暴雨,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一条车道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1.3.1.3 排水 一般地区采用3 年,重要地区采用5年,地下通道和下沉广场及特别重要地区采用10年或以上重现期。 1.3.2 目标 (1) 2017年目标 防洪:干流达到100年一遇,整治过的支流河道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排涝:基本达到排涝标准。 水质: 1) xx河干流xx段基本消除黑臭; 2) 建成区污水截污率达到70%; 3) 河岸无违法排污口; (2) 2020年目标 防洪:干流达到100年一遇,支流河道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排涝: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 水质: 1) xx河xx段基本达到地表水Ⅴ类; 2) 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3) 建成区污水完全截污率达到90%; 4) 城市建成区3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1.4 主要技术路线 1.4.1 总体思路 按照“系统衔接、功能衔接、治管衔接、软硬衔接”的原则,通过已建系统与新建系统结合实现水环境优良,水安全保障,通过洪涝、污染、景观多功能并重实现设施效益的最大化发挥,通过建设智慧水务系统实现流域智慧管理,通过软课题研究提升水经济、水文化、水景观,将xx河流域建设成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标杆区、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型现代滨水城区,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4.2 技术路线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 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化规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促 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一种以环境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 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5.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整体性观点;相关性观点;有序性观点;动态性观点) 6.环境管理的一般程序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明确问题;鉴别分析可能采取的对策;制定 规划(计划);执行规划(计划);调查评价及调整对策。 7.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管理的行政手 段;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手段。(P9—图1-2) 8.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4点:A.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实施总量控制与 浓度控制相结合;B.由末端控制过渡到全过程控制;C.以集中控制为主,实施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D.以区域治理为基础,区域治理与行业治理相结合。 9.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10.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1.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4.环境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 15.环境保护法的特点:中国环境保护法,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其 他法律共同的特点——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规范。此外,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中国环境保护法还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广泛性;综合性; 科学性;世界共同性;社会公益性;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16.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符合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生态 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原则,三是环境责任原则(损 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四是公众参与原则。这四条原则中,第一条原则是从战略的高度确定了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准则;第二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三条是环境保护责任的负担原则;第四条原则解决的是环境保护力量源泉的问题。 18.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适用的对象上具有特定性;环境保护法 律制度在规范的组成上具有系统性和相对的完整性;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实施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9.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A.明确一国环境保护的对象或环境法的保护对象; B.宣布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C.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规定环境管理体制、组织管理措施 及其职责权限; D.规定公民及其社会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