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

学习指南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涵义

了解信息产业的特征

掌握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的涵义

掌握信息时代政府的治理模式

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化的概念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

一、信息

(一)信息的涵义

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受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信息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二)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和无限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只要事物存在、有变化、有差异就有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宇宙中没有绝对的真空,也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就是说信息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宇宙中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信息,客观世界不仅存在我们已经认识、掌握的信息,还大量存在着我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的信息。

2、可传递性和共享性

信息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传递性。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存储。信息的传递与物资和能源的运输不同。物资和能源在运输时,发出点发出物资或能源,其本身的数量就要减少。它们遵守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传递则不同,信源发出信息后,其自身信息并不减少,而且同一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信息接收者)。这是信息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也被称为信息的共享性。

3、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一方面,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又必须寄载于某种物体上;另一方面,同一信息的载体是可以变换

的。例如,某一信息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述,这个语言符号既可以是汉语,也可以是英语或其他语言;而这些语言既可以载荷于声波、电磁波,也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文字载荷于纸张上。脱离开这些具体的符号及其物质载体,信息及其传递是不可想象的,而信息载体以及信息本身形式的变换,构成了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

4、信息的永恒性

客观世界某种物种会消失,某种能源会用尽,但信息不会消失和穷尽。

二、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涵义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分以下3种:

1、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的技术,因而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

2、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

C&C(ComputerandCommunication)。

3、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加通信技术加控制技术。这就是所谓的“3C”技术(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技术。从“技术辅人律”的角度,可以说,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

1、人的信息器官及其功能

(1)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和触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器官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

(2)传导神经系统。包括导入神经网络、导出神经网络和中间神经网络等。传导神经的功能是传递信息。通过导入神经网络把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传送给思维器官;通过导出神经网络把思维器官加工后的信息传送给其他器官。

(3)思维器官。大脑是人的思维器官。思维器官担负着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的复杂任务。通过存储、检索、加工信息得到对于外部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认识,通过再生信息(决策)形成变革外部事物的策略信息。

(4)效应器官。包括操作器官(手)、行走器官(脚)和语言器官(口)等。效应器官的功能是施用信息。通过操作器官和行走器官执行大脑发出的命令,或者通过语言器官表达大脑产生的意志,使这些信息产生实际的效用。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与人的四种信息器官相对应,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

(1)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如遥感、遥测技术等。它们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使人们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

(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它是传导神经系统功能的延长。

(3)智能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等。它们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能帮助人更好地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

(4)控制技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指令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和延长,作用是根据输入指令(决策信息)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以上四种信息技术中,智能技术,也就是计算机的硬软件技术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它起着统帅的作用,而且还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其他三种技术中。

信息器官及其功能系统

信息器官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人体信息器官功能信息技术

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感测技术

传导神经传送信息通信技术

思维器官存储、再生信息智能技术

效应器官使用/反馈信息控制技术

第二节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相互关联的用来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信息技术以支持统计、管理、决策、对外联系等的各个要素的集合。

二、信息系统的组成

组成说明

包括最终用户和系统技术人员两大类。最终用户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

人员、事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助理人员

三、支持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

1、支持作业层的系统——作业级信息系统

记录组织的事务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2、支持管理层的系统——管理级信息系统

支持管理人员观察、控制、决策活动

3、支持战略层的系统——战略级信息系统

支持高层做长期规划的系统

四、典型信息系统的功能

1、事务处理系统:(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事务处理系统用来记录和处理事务活动的信息系统,为作业层提供支持

对象:基本活动或操作

输入:事务活动

处理方法:分类、排列、合并、更新等

输出:详细报告、列表、总结等

使用者:基层执行人员、用户

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如电子邮件系统、字处理系统、电子日程安排系统等能帮助数据处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系统

对象:组织中的日常办公文档

输入:日常文件、工作日程等

处理方法:文档管理、时间安排、信息沟通等

输出:文件、日程安排、邮件等

使用者:秘书、办事员

3、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管理层,利用模型和综合数据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

对象:管理中的一般决策问题

输入:少量综合数据、分析模型、优化模型等

处理方法:相互关系分析、决策模拟等

输出:专项报告、决策分析报告等

使用者:决策分析专家、中高层管理者

第三节信息产业

一、信息产业的内容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

根据我国的现状,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

信息产业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7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扩大最迅速、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经济发展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程度、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管理水平;从社会进步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乃至社会结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在发达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之间为此已展开了激烈竞争。对重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已出现超大型的跨国公司组成资金、技术联盟共同开发的趋势。国际大公司相互并购、相互合作的高潮此起彼伏,跨国公司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二、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

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振兴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一、信息化的涵义

信息化是指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质和量,比其他资源(指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作用相对增大,表现为经济生活的形态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被解释为信息的开发、生产、传播、利用和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

信息化的广义定义:信息化就是将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通过同态映射将其变换为数字世界;同时,又利用逆变换将数字世界映射至物理世界,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的工具。

在正向同态映射过程中,我们利用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计算机、通讯与软件业)和信息内容产业(指制造和生产供网上传输、检索和使用的信息产业)。在由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逆变换中,我们依赖的是信息服务产业(主要指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业(ISP)和信息咨询服务业)。

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二、政府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不断演化,政府信息化所包括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1、20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办公自动化(OA, Office Automation)的概念,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办公室的内部业务,主要是文件资料的制作、传送和贮存。

2、8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为满足管理者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持决策和满足管理者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

3、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在美国又提出了电子政务(EG,Electronic Government)的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和公共电脑站等),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众服务。

知识点二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

第五节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

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一)新公共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

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

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

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

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

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政府应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

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

5、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

三、信息时代政府的职能

1、国家安全

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经济的进步同样意味着国家安全正经受新的威胁,特别是信息战——袭击一国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需要重视。恶意的黑客,经常是一些仅拥有一台价值2000美元的个人电脑和调制解调器的年轻人,却可以找到商业和政府计算机以及交流系统的弱点。很显然,一个外国政府通过努力可以破坏某国的部分电信交流系统,也许还能影响空运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网络等。因此,在1996年7月,美国政府下达了关于保护重要设施的总统令,并在1997年10月,提交了一份关于如何保护美国信息设施的报告。

报告中考虑了多种保护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即成立一个新的政府部门来监控国家网络和重要信息设施的安全,并对任何袭击和破坏做出反应;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即鼓励各行业监控自己的系统,从而提高整个信息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后一种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预警反应小组(CERA),该小组监视着对互联网的破坏行为,并通过向经理们提供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计算机,以免遭黑客、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威胁。

2、个人安全

从第一个国家形成开始,人们就依靠政府来保护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财产免受侵害。在信息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司法部门在信息装备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无线通讯系统——所以警察能够追踪和了解可能的犯罪行为。同时,警察部门也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来更好地与公众交流信息,以得到公众更好的协助,以及使公众采取措施防止受犯罪行为侵害。举例来说,有关寻找失散儿童的国家中心网站是帮助寻找失散儿童的重要资源,更重要的是,该网站能帮助父母防止儿童被拐骗。还有关于私人秘密的保护、防止盗版等问题,人们都期望政府在这方面能有新的满意的举措。

3、信息基础结构

政府的传统事务是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和管道系统、港口和机场,以发展现代经济。这些都是共享性的设施,需要提供给全体公民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私人公司很难承担这些工作。然而在大多数国家,数字经济所需的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却不是由政府来建设的。政府需要支持信息基础结构的发展,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公民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过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会采用两种做法:一是自己建立和运行

信息网络;二是允许电信公司实现垄断,然后通过监管使它们以合理的价格为公众服务。而在今天,上述两种方法都不再适用,因为有许多公司在运用各种技术(电话、有线电视、无线通信、卫星)进行争夺客户的竞争。于是政府采用自下而上的做法来支持个人而不是垄断的电信公司,即给予消费者选择竞争的电信公司服务的权利,以达到投资额巨幅增长、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的目的,从而获取最大的收益。

4、商业法则

现代经济需要政府提供合法约束性契约的框架,没有这些契约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数字经济中,电子商务将是全球性的。对特定交易来说,究竟哪国法律适用是不清楚的。如果一个人在德国通过加拿大的互联网服务商购买了一个美国软件,谁的法律适用于该交易?如果购买者碰到问题又应该找谁呢?

在线商业的全球性使得商业管理法则需要考虑各国法律的约束。需要让公司同意遵守如何对待顾客和供应商的法则,同时第三方将会确定公司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做到以致出现了抱怨时,第三方将展开调查。该法则还将保证受损害的一方能得到法则中某一条文的帮助。

消费者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来公布不同商品和服务的等级,从互联网服务、调制解调器到洗衣店的清洁剂和汽车。新一代人忙着在互联网上公布劣质的、过高价格的产品以及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互联网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关于他们所买的产品和供应公司的信息,使得那些欺骗公众的公司的运作变得更困难,他们的利润必将下降。这一切将逐步取代政府条文的作用,但政府依然需要去找到和惩罚那些欺骗顾客的公司,特别是需要通过对在线商业的监控来发现、公布并处置那些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化欺骗的人。

5、公众健康和安全

数字经济并没有对公众健康和安全造成新的威胁,也不会改变公众健康和安全部门的职能以及公众对他们的期望。

相反,新的信息技术为公众健康和安全部门提供了传递保健建议和消费者信息的新工具。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以及其他部门已建立了有效的网络站点,来保证公众能得到主题广泛的信息。

6、教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府运作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着该国大部分儿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提高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将对公立学校体系提出挑战。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广泛的教学材料。在未来,我们可以预测政府将不仅举办公共教育体系,而且会通过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高质量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育软件来鼓励其他的办学方式。

7、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给那些原本在主流之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国内网络中心帮助小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那些做不起全国性广告的公司现在也已经将业务扩大到全世界。其他相似的自下而上的努力也在进行,而这些努力离不开政府为公众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工具的帮助。

8、灾难防治政府在自然灾难如洪水、地震、飓风面前经常会采取紧急行动。虽然保险费在修复费用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但政府会继续帮助公众在没有预见到或无法预料的灾难发生后恢复过来。

数字经济没有对政府部门在灾难防治方面的责任提出新的挑战,而是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网络中心可以发布灾情预测,也可为那些房屋或者生意受到人为或者自然毁坏的人提供在线支持,使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成为一个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

9、环境保护

现在环保部门越来越依赖经营单位的申报。近年来,EPA(美国环保署)耗资最大的项目之一就是建立有毒废气排放数据库。每年经营单位都提供各工厂的有毒废气排放数据,EPA 核实这些数据并将结果在互联网上公布,这样公众就知道了当地是谁在污染环境并和其他地方的同类设施进行比较。同时环保部门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要求经营单位采取措施以减少排放量,甚至在经营单位符合EPA标准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做。再如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当地公众提供信息,政府加强了地方的反应能力,因而可以减少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需求。

本章小结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革命,使信息化所涵盖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具备了充分必要条件,信息化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并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在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作为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府信息化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政府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之中,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政府在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转换。同时,要适应全球信息化的潮流,加快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政府必须先行一步,通过高效的政府信息化带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通过政务信息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来改变政府传统的工作模式,形成以高效、公平、公开、勤政廉洁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理和工作模式。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 电子政务作业1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

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 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 (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又称作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2) G to E 模式 (Government to Employee )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 2、项目单位: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项目内容:根据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发展规划,项目内容主要为整合与完善全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完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区、乡镇村、生产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它信息服务站,规范统一接口,畅通信息屏障,带动终端用户、计算机信息化的设备配置、信息机等。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总投资329万元 其中,申请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49万元。 (2)完善县级信息基础平台、疏通建立130个信息服务站 (3)完善现有网络,统一规范的对接。 (4)完善基础数据库4个,信息采集渠道和采集点128个。 二、市场分析 (一)市场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说明中央对信息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来,电子政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从政府到公众、媒体到企业,大家都在谈论电子政务,期盼电子政务,推动电子政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

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 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公众认知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我国打造透明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愈来愈清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被提到了关乎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成功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度,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抓手——电子政务建设,已被党和政府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某县耕地面积200万亩,辖11个乡镇,140余个行政村,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规模生产企业800余家,全县人口110万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740余家,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2700余家,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5000余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4000余家。 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发区和乡镇村各级政府部门、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各类批发市场、专业户、社会稳定信息、特色农产品基地、农村干部以及其他。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其实质是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了政府行政活动的领域,使得政府活动从原先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 学习指南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涵义 了解信息产业的特征 掌握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的涵义 掌握信息时代政府的治理模式 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化的概念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 一、信息 (一)信息的涵义 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受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信息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二)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和无限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只要事物存在、有变化、有差异就有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宇宙中没有绝对的真空,也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就是说信息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宇宙中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信息,客观世界不仅存在我们已经认识、掌握的信息,还大量存在着我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的信息。 2、可传递性和共享性 信息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传递性。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存储。信息的传递与物资和能源的运输不同。物资和能源在运输时,发出点发出物资或能源,其本身的数量就要减少。它们遵守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传递则不同,信源发出信息后,其自身信息并不减少,而且同一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信息接收者)。这是信息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也被称为信息的共享性。 3、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一方面,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又必须寄载于某种物体上;另一方面,同一信息的载体是可以变换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xx年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20xx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心和支持下。州信息化办公室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17大精神,以“服务党政机关、服务社会公众”为宗旨,充分发挥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作为创新管理方式、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努力为实现“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的目标服务。现将20xx年我州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办好两个窗口,推进政务公开,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0xx年,州信息化办公室将“办好州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电子大屏幕两个窗口,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完善州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 一是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一年来,州政府门户网站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充实政务公开内容,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及时

将州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人事任免、公开招考、重大项目完成情况等信息第一时间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对自治州八次党代会、十五届乌洽会参展、自治区电子政务会议等重大事件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全年共制作48个专题栏目。 二是网站栏目设置贴近群众,界面设计更具亲和力。20xx年我们对州政府网站进行了较大改版,注重开辟领导关心、公众关注、内容权威的栏目,从网站构架、栏目内容、信息发布、界面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力求实现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等功能。今年网站新开设了“热点导读”、“人事任免”、“为民服务”、“交通旅游”等栏目,对“巴州视频”、“领导之窗”等栏目进行了改进,做到静态内容权威准确,动态内容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群众。 三是继续坚持抓好“州长信箱”名牌栏目建设。“州长信箱”作为政府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便捷渠道,备受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本着政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州长信箱”办理通报制度,抽调专人负责信件办理工作,承办部门信件答复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一年来答复群众来信977封(其中公开答复914封),办复率达95,事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构建和谐巴州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化及电子政务考试总复习题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总复习题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XX息化的关键是哪一项(B) A家庭信息化B政府信息化C社区信息化D企业信息化 2、、网上政府采购属于"三网一库"中哪方面的内容:(C) A:业务网B:资源网C:公众信息网D:电子信息资源库 3、“OA”代表的中文意思是(A) A办公自动化B信息技术C电子政务D电子商务 4、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C) A社会B企业C政府D个人 5、下述有关电子政务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D) A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B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C超越时空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X、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D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社会改革 6、我国是何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B) A 2000 B 1999 C 1998 D 1997 7、在信息化领域中,“CIO”的中文词汇是指(A) A信息主管B系统分析员C负责人D软件公司 8、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B) A金字塔结构B扁平化辐射结构C饼状结构D集中化结构 9、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属于什么问题?(A) A必然B短期C高技术D复杂而困难 10、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B) A购买硬件设备B提出需求,进行管理C项目监理D外包开发 11、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A) A政府门户BC报纸D广播 12、在信息化领域中,政府对公民的英文缩写是(C) A B to C B B to B C G to C D B to C 13、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D) A政务网B工业网络化 C办公信息化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14、通常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不包括(D) A电子政务B远程教育C电子商务D网络电视 15、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的成立时间是哪年(A) A 1986 B 1988 C 1990 D 2000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有哪些(ABCD) A公众B企业C机关内部D其他政府部门 2、哪些是电子政务定义的内涵(ABD) A对政府管理事务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习题与答案

1、G to C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以下属于G to C电子政务的有()。 A.电子外经贸管理 B.社会保障服务系统 C.电子人事管理系统 D.电子税务系统 正确答案:B 2、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的系统有()。 A.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B.行政执行系统 C.社会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D.经济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正确答案:B 3、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的系统有()。 A.宏观调控系统 B.公共管理和服务应用系统 C.行政管理业务系统 D.监督检查系统 正确答案:B 4、电子政务建设方法通常采用信息系统建设的()。 A.以上三种方法的结合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

正确答案:A 5、电子政务主要借助了()。 A.现代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卫星技术 B.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C.现代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和网络技术 D.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内部效率模式模式的实现方式()。 A.内部综合信息支持 B.自动化流程 C.业务系统集成 D.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将政府内部的办公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A、B、C、D 2、电子政务的作用有以下哪些()。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降低办公费用 D.更好地为民服务 正确答案:A、B、C、D 3、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室手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资源安全性好 正确答案:A、B 4、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正确答案:B、C、D 5、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正确的是()。 A.两网之间逻辑隔离 B.两网之间物理隔离 C.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D.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物理隔离 正确答案:B、C 三、判断题 1、政府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3、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4、政府内网与政府外网要逻辑隔离。(×) 5、政府内网是以政府各部门的局域网为基础。(√) 四、填空题

什么是电子政务

关于电子政务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

统。 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粗略地讲,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进行的是以办公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信息化。(2)以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浪潮,主要是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这些信息系统主要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为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1999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这个名词就是那时候开始使用的。(4)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

第一章 电子政务

第一章电子政务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已成为各级政府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重组行政程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运用是关键。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因此“政府上网工程”与“电子政务”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政府上网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实现。 电子政务本身是一场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将有效的推动政府改革的进程,电子政务就是要通过政府工作流程的再造,政府机构组织的重组,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互式网上协同办公。 一、电子政务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首先,电子政务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同时也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其次,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公共事务,或者为了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而快速处理公共部门内部的事务,这决定电子政务有着广泛的内容;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和运行简单地搬上互联网,而是要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更有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政府在整个信息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并要率先实现信息化,那么,电子政务则是实行政府信息化的具体途径。政府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具体政务工作电子化的过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一种手段。 三、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是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的一种管理手段。它强调的是政府内部在各类政务工作的处理方面要运用先进的设备,向无纸化、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电子政务考试习题答案复习进程

¥¥¥¥¥¥¥¥¥¥¥¥¥¥¥¥¥¥¥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总复习题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信息化的关键是哪一项(B) A家庭信息化B政府信息化C社区信息化D企业信息化 2、、网上政府采购属于"三网一库"中哪方面的内容:( C) A:业务网 B:资源网 C:公众信息网 D:电子信息资源库 3、“OA”代表的中文意思是(A) A办公自动化B信息技术C电子政务D电子商务 4、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C) A社会B企业C政府D个人 5、下述有关电子政务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D) A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B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C超越时空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D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社会改革 6、我国是何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B) A 2000 B 1999 C 1998 D 1997 7、在信息化领域中,“CIO”的中文词汇是指(A) A信息主管B系统分析员C负责人D软件公司 8、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B) A金字塔结构B扁平化辐射结构C饼状结构D集中化结构 9、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属于什么问题?(A) A必然B短期C高技术D复杂而困难 10、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B) A 购买硬件设备B提出需求,进行管理C项目监理D外包开发 11、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A) A政府门户网站B电话C报纸D广播 12、在信息化领域中,政府对公民的英文缩写是(C) A B to C B B to B C G to C D B to C 13、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D) A政务电话网B工业网络化 C办公信息化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14、通常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不包括(D) A电子政务B远程教育C电子商务D网络电视 15、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的成立时间是哪年(A) A 1986 B 1988 C 1990 D 2000

2020电子政务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doc

2020电子政务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 2020电子政务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先的工作秩序。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全国人民踊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场当中,我们单位的每个人更是义不容辞的参与进来。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了,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所负责的日常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前行,现将我这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前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分外事”。从正月初七开始,我便跟随单位在高苑社区地毯厂小区劝返点值守,期间严格按照高青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执行防控任务,与同事24小时无缝衔接轮流值班,一直坚守到劝返点统一撤离。 二、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防疫。在医院商场、超市、政务中心等人员密集区推广应用数字防疫与无感测温设备,提高防控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积极推广出行健康二维码,助力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积极沟通京东集团将京东集团研发的“疫情助手智能机器人咨询平台”部署在智慧高青公众平台,免费为市民提供疫情咨询等服务。通过全面的人技共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可靠保障。

三、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落实“一号改革工程”攻坚任务,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加强政务大数据汇聚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健全“一数一源”的更新维护机制。继续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覆盖范围,确保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全部接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开展电子证照数据归集相关工作,梳理23个部门共102个证照信息。促进政府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规范管理,实现所有政府部门全覆盖;依托省市公共数据开放网,深化地理信息、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政务数据开放程度。 四、按照市大数据局统一要求建成可以对接市级的视频会议系统。目前我县的14个视频会议点位均正常稳定运行。已成功组织了9次县镇二级和市县镇三级视频会议演练,14个点位均稳定正常。为视频会议的高效稳定常态化运行奠定了基础。 五、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务云平台规范管理,明确政务云平台建设管理要求和各方全责,积极推进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信息化系统迁移上云。统筹推进网络建设,大幅提高骨干网和城域网出口带宽。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向乡村延伸。 六、开始部署进行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工作。对各单位电子政务外网及网络设备评估,统一分配ipv6地址并着手进行部署和设置。组织各单位建立健全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网络安全责任人。

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讲座上的讲话.docx

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政务评审组主任委员、国家软件评测中心主任王克照同志和省信息中心研究员王存祥同志来我市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刚才,王主任作了一场深刻而又通俗的讲座,使我们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今世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电子政务的最新进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听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王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呈现良好态势。特别是去年在省信息产业厅、财政厅和保密局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成为全省惟一县级信息化建设试点市。5月17日,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防治“非典”的非常时期,我市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采用电视会议系统,召开了全市三夏生产暨防汛抗旱工作电视会议;7月份,我市全面建成了连接全市21个镇街、共110余个单位的大型城域网,实现了党政机关办公网互联互通;9月份,我市对《党政办公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同时开通了《视频服务系统》和《可视网络电话系统》,实现了面向全球400人同时在线的视频直播和可视通话;10月18日,我市成立了信息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走上了一条以政府注册资本为基础,以企业化经营和资本运作发展信息化,支持信息化的新路子。12月,“数字滕州”电子政务工程顺利通过了省信息产业厅组织进行的评审。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我市信息化建设已处于全国县级市领先水平,并建议向全国县级推广。全市部分镇街和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短短一年间,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一个运转灵活而有效的运行体制和一支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得益于市级班子领导和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并带头应用。更是得益于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资金,创造了良好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技

电子政务第一章学习要点

电子政务第一章学习要点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 1.1电子政务内涵 电子政务多元化认识: 1)侧重从技术角度认识电子政务。它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特征并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2)侧重从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务。它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侧重从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务。它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集成,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和区别: 涉及到外来语中国化以及基于不同国情的定位问题。电子政府、数字政府包括政府在线,通常被理解为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政府机构的网上“虚拟政府”,通过网络搭桥,政府得以为民众提供打破时空界限、部门界限的高效服务。国外的E-gov的基础较好,已完成了内部事务电子化甚至网络化的进程,所以提及E-gov时,更侧重于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服务。对于我国而言,完整的电子政务概念则包括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互性沟通,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 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办公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和区别: 办公自动化OA.和办公信息系统OIS更加注重的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服务以及辅助决策的功能。 1.2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并不是对OA、OIS的否定和替代,而是与其紧密相关,其实质必须依托于高效的OA平台,区别在于电子政务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办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目前这一点已成共识;进一步应该认识到,电子政务是办公自动化的延续;即电子政务是网络时代更广义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并拓展为“面向社会的政府全方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不能等同于政府上网。政府上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通政府网站,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政务还包括政府机关内部以及各机关之间、机关与社会之间更广阔的运作范畴,意味着政府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型的工作模式,实行互动,高效地行使职能、履行职责。 从根本上认识电子政务: 首先,政务的两层含义:一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二是“国家的管理工作”。电子政务更加侧重于后者的含义。 其此,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06)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信〔2006〕2号 推行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支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履行职能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 2002 〕 17 号)印发以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重点业务系统的应用进展顺利,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不断推进,基础信息库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应用系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效率低;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滞后,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运行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指导“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更好地推行电子政务,促进全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注重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深化应用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统筹兼顾中央与地方需求,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更好地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信息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 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 50% 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总体框架的构成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三、服务与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导论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客观存在的知觉、看法、情感与评价。 2、政务是指公共事务管理工作。 3、门户网站是集中了一些相关网络的窗口或目录,提供搜索引擎,通过它可以快速进入其 他网站的网站。 4、政务专网是政府为某些专门业务开通的网络。 5、电子政务大厅的主要功能有信息发布、网上协同办公和多功能查询。 6、电子政务的应用群体为社会公众。 7、就业服务是在G2C模式下运行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 8、电子采购与招标是在G2B模式下运行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 9、G2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下面不属于G2G 的是电子税务。 10、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起,按照我国国情和政府工作特点提出的“三网一库”是 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和共享信息资源数据库。 11、“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中的“四库”是指人口、政府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 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二、判断题 1、改善政府形象的关键是建设具有现代形象的政府大门和主建筑。(×) 2、政府就是处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机构。(√) 3、扁平结构可以实现政府从信息中心向权力中心转移。(×) 4、政务的科层结构、分工细化和工作的职业化,有利于遏制官主义、增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防止发生腐败现象。(×) 5、“准电子政务”就是在完成完善的电子政务建设之前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虽然没有实现完整的电子政务流程,但一部分工作都可以通政务网络来进行,而将一些难以实现的复杂功能仍然传统方式来进行。(√) 6、G2B的电子政务中的“G”表示政府,“2B”表示两个以上企业。(×) 7、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0A)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8、“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工程的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9、“三网一库”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起,按照我国国际和政府工作特点,提出的我国电子政务系驻框架。“三网”是指: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一库”:系政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10、“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中的“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 三、简答题 1、电子政务大厅一般有哪些功能? 答:电子政务大厅一般具有三大功能。 1、信息发布:将行政审批和公共事务的办事程序进行全方位、系统地展示,实现政务公开。 2、网上协同办公:采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现代技术,对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分布 性和协作性特点的事务,使用群件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程序化处理过程,提高办事效率。 3、多功能查询:在透明的环境下,对办事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查询,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 事过程施行行政监督。

电子政务同步测练与答案

电子政务同步测练与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的是:(A)。 A金网B金关C金桥D金卡 2.“政府上网”是我国四十余家国家部委的信息中心于(D )年发起的推动政府信息化的 一次有益尝试。 A1997 B1995 C1998 D1999 3.电子政务的资金筹措模式中,电子政务系统的投资来自政府。但是,政府自身并不组织 技术力量去搞系统的设计,甚至也不参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而是将此类任务交由电子政务的相关企业去做,政府不仅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控制权,而且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所有权的模式是:(B )。 A伙伴关系B外协外包C政企整合D发行债券 4.政府部门在选择咨询公司时,要从资信情况、业务能力、建议方案、(D)等四个方面 考虑。 A建设目标B业务需求C质量标准D报价情况 5.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进过程中,青岛市始终贯彻厉行统一和适度集中的原则,坚持 “四统一分”体制,其中“分”是指:(A )。 A分级管理B分工合作C分层管理D分部门管理 6.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OA被引入我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我国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A )阶段。 A办公自动化B“金”字工程C政府上网D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试点 7.以下哪项不属于“三网一库”的内容:(D )。 A办公业务网B办公业务资源网C公众信息网D金企网 8.随着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等战略的提出,信息成为经济 发展的巨大引擎。这句话表明实施电子政务:( A )。 A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IT业的发展 B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C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D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政府税收,减少外汇流失 9.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是电子政务的“大本营”,是电子政务的先行主体,这句话是 说实行电子政务,应该:( A )。 A政府先行,带动社会B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C适用为上,注重效益D全盘规划,统一标准 10.以下不是目前我国政府上网内容的是:(D )。 A政府职能上网B信息上网C日常活动上网D网上选举

电子政务第一章 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内容 一.考核要求 1、了解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基本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涵、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3、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价值分析。 二.主要内容 1.发展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P1 相关练习: 简答题——发展电子政务,将会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答:1)改进和优化政府组织;2)重组公共管理;3)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4)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 2.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ICT P2 相关练习: ICT是下列( C )的英文简称。P2 A .信息技术 B . 移动通讯技术 C . 信息通讯技术 D . 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的定义 P8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以改变政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政府。 4.电子政务的含义(内涵) P8 1、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基础 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 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 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 5.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 流媒体课件中列示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相关练习: (1)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B )为中心。P9 A . 政府机构和职能 B . 公众的需求 C . 公务员的需求 D . 政府的需求 (2)简答题——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 答案要点:(1)政府机构存在形式;(2)政务处理方式;(3)办理时间(4)政府组织结构(5)政府管理方式;(6)政务生效标志;(7)政务处理程序;(8)政府工作重心;(9)政府主要议事方式;(10)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5.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P9-11 (1)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变传统政府流程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 (2)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实现政府服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功能的自动化、政府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政府服务提供的持续化;做到一站式服务,全天候(24×7) 服务,不间断服务。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政府服务成本。 3、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通过电子化信息交流和互动,改变传统的政府内外之间的各种 关系,使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其他社会 组织之间关系从比较肤浅的层次向深层次发展,使这种关系更紧密、更富有价值, 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相关练习: (1)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有(ABC)P10 A . 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B . 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 C . 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D. 政府的营利性 (2)电子政务基本特征有( ABC )。 A .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B .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 C .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 D .政府虚拟化 6.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概念 P11 相关练习: (1)OA .的含义是(B) A . 政府上网 B .办公自动化 C .政府信息化 D .电子商务 (2)电子政务的主体(B )P16 A .企业 B .政府 C .个人 D .家庭 7.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P16-17 (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衡量的重要指标是互联网用户数、计算机普及率和互联网带宽等。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是发展电子政务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也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 (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既要有一批懂技术又熟悉政府业务的开发型技术人才,还要让现有的政府公务人员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政务业务的技能。 (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法律建设已成为十分重要又极为紧迫的问题。 (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电子政务从本质上看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要从组织保障、人员配备、制度制定、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 相关练习: (1)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ABCDE )P16-17 A .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B .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