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行路难(其一)》考场汇编

中考古诗鉴赏《行路难(其一)》考场汇编
中考古诗鉴赏《行路难(其一)》考场汇编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是① 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② 诗,表现出诗人的③ 。

A.①唐代②乐府③壮志豪情

B.①唐代②格律③淡泊旷达

C.①宋代②格律③淡泊旷达

D.①宋代②乐府③壮志豪情

2.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

(例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4.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5.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行路难,行路难”连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两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9.下面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祐者遭遇的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写岀餐具的华美与酒食的珍贵,表明宴席的档次很高。

C.“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形象地写岀诗人内心的茫然,与前面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

D.“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表现出诗人面对挫折时的豁达乐观。

10.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相关诗句,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

11.初三年级举办了题为“诗词古韵翰墨飘香”的书法大赛,有三位同学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写成了书法作品参赛。你最喜欢哪幅作品?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作品:

理由: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用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诗人的内心情感,请具体分析。

13.试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凤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诗中“冰塞川”“雪满山”有何含义?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16.诗人以“行路难”为题有何寓意?它是通过哪两句来具体表现的?

17.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请自选角度,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提示:可以从词语、修辞手法、典故等的运用方面任选一点作答)

18.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写法及表达情感方面一致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诗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得生动传神,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赏析。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B.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

2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2.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23.对(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4.下列对(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甲)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③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④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②[栖迟]停留,居留。③[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④[吊]凭吊。贾谊曾在此作《吊屈原赋》。

25.李白空有绝世之才,百般努力却仍被“赐金放还”免除官职,所以诗人深感行路之难;刘长卿第二次被贬谪降职时,正好路过长沙贾谊故居,寒秋之景自然让他心生强烈感慨。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遭遇①_____的痛苦经历之后所写,一开始都表现出②______的情感,而(甲)诗在结尾处转向③_____的情绪,别创

一番境界。

26.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均为唐人律诗,句式整齐,韵律协调,富有格律之美。

B.(甲)诗中诗人因不能做到悠闲地在碧溪上垂钓和乘着小船做白日梦而感叹“行路难”。

C.(乙)诗最后两句,诗人用“怜君”含蓄地透露出“自怜”之意。

D.“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首诗都借写眼前古迹而发心中真情,完美地做到了情景交融。

27.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南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遙岑②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③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④?求田问含⑤,怕应羞见,刘郎⑥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⑦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⑧英雄泪?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②遥岑:远山。③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④“休说”三句:引用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还乡。

⑤求田问舍:置地买房。⑥刘郎:刘备。⑦倩(qìng):请托。⑧揾(wèn):擦拭。

对上面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其一)为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乐府诗的鲜明节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水龙吟”是词题目;“登建康赏心亭”是词牌名。全词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

B.《行路难》(其一)中诗人以眼前景“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C.两词同样用典故,《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表明理想仍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借“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故事表明自己要学张翰,放下一切重回故乡。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有理想的破灭,有梦想的起航,有永不言败的豪情,有舍我其谁的疏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倩何人唤取,红中翠袖,揾英雄泪?”表现出词人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参考答案

1.A

2.示例:李诗虽从鲍诗脱胎而来,但李诗加入了“停杯投箸”的形象刻画和“四顾心茫然”的心理描摩,更能生动地展现诗人苦闷的精神世界。

3.①惆怅②希冀

4.(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与下文苦闷、抑郁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2)运用“姜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5.世路艰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①意思: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即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②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7.运用反复的修辞,节凑短促,声调低沉,突出“难”,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茫然。

8.示例: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D

10.“闲来垂钓碧溪上”中运用“垂钓碧溪”典故,借姜尚渭水垂钓得遇文王,辅佐武王灭纣的故事,表达诗人渴望被君主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

11.丙草书书体自由奔放,与诗句所表达的以一往无前的勇气追求理想的意义相吻合。

12.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感情的激荡起伏)。

13.(1)点明主旨,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仍有沧海扬帆的坚定信念,书写了作者的精神追求。(2)运用夸张(借助想象),“长风破浪”“济沧海”等词语创设的意境,体现了全诗浪漫的笔法。

14.“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这两句诗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

15.示例一: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16.人生之路或仕途艰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1)三至六句中“停”、“投”、“拔”、“顾”等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2)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句子,运用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急切不安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在进退维谷中,仍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3)诗人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在现实逆境中,对前景仍充满希望的心理。(意思对答出两点即可)

18.B

19.“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生动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0.B

2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

22.【甲】本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展现出的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乙】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23.C

24.C

25.仕途不顺(“志向受挫”等)悲伤(“愁闷”等)乐观(“昂扬”等)

26.C

27.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