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3,2 B.3,4 C.5,2 D.5,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平均数为(a?2 + b?2 + c?2 )=(3×5-6)=3;原来的方差:

;新的方差:

,故选

B.

考点:平均数;方差.

2.甲、乙、丙三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试验,从每个品种的苹果树中随机各抽取10棵,对它们的产量进行统计,绘制统计表如下:

品种甲乙丙

平均产量/(千克/棵)9090

方差10.224.88.5

若从这三个品种中选择一个在该地区推广,则应选择的品种是()

A.甲B.乙C.丙D.甲、乙中任选一个【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甲品种更适在该地区推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掌握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8,9 B.8,8 C.8,10 D.9,8

【答案】B

【解析】

分析:中位数,因图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只要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即可,本题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对于众数可由条形统计图中出现频数最大或条形最高的数据写出.

详解:由条形统计图知8环的人数最多,

所以众数为8环,

由于共有11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6个数据,即中位数为8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4.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a-2,b-2,c-2的方差=1

3

[(a-2-3)2+(b-2-3)2+(c--2-3)2]

= 1

3

[(a-5)2+(b-5)2+(c-5)2]=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差是47 B.众数是42

C.中位数是58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可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8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2、3、4、5、7、8,共六个月.

【详解】

A、极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

B、∵58出现的次数最多,是2次,

∴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

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6.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1819202122

人数14322

则12名队员的年龄()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详解】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

【点睛】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小明参加射击比赛,10次射击的成绩如表:

若小明再射击2次,分别命中7环、9环,与前10次相比,小明12次射击的成绩

()

A.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B.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大D.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计算出前10次射击的平均数,再计算出方差,然后计算出再射击2次后的平均数和方差,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前10次平均数:(6×3+7×1+8×2+9×1+10×3)÷10=8,

方差:S2=

1

10

[(6﹣8)2×3+(7﹣8)2+(8﹣8)2×2+(9﹣8)2+3×(10﹣8)2]=2.6,

再射击2次后的平均数::(6×3+7×1+8×2+9×1+10×3+7+9)÷12=8,

方差:S2=

1

12

[(6﹣8)2×3+(7﹣8)2×2+(8﹣8)2×2+(9﹣8)2×2+3×(10﹣8)2]=

7

3

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关键是掌握方差计算公式:S2=1

n

[(x1﹣x)2+(x2﹣x)

2+…+(x n﹣x)2].

8.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6次射击训练,训练成绩(单位:环)如下表

对他们的训练成绩作如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训练成绩的平均数相同B.他们训练成绩的中位数不同C.他们训练成绩的众数不同D.他们训练成绩的方差不同【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方差的定义、以及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甲6次射击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6、7、8、8、9、10,

∴甲成绩的平均数为6788910

6

+++++

=8,中位数为

88

2

+

=8、众数为8,

方差为1

6

×[(6﹣8)2+(7﹣8)2+2×(8﹣8)2+(9﹣8)2+(10﹣8)2]=

5

3

∵乙6次射击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7、7、8、8、8、9,

∴乙成绩的平均数为778889

6

+++++

=

47

6

,中位数为

88

2

+

=8、众数为8,

方差为1

6

×[2×(7﹣

47

6

)2+3×(8﹣

47

6

)2+(9﹣

47

6

)2]=

17

36

则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相同、中位数和众数均相同,而方差不相同,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方差以及众数的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一组数据5,4,2,5,6的中位数是()

A.5 B.4 C.2 D.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题目中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2,4,5,5,6,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选A.

考点:中位数;统计与概率.

10.某车间需加工一批零件,车间20名工人每天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

每天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6,5 B.6,6 C.5,5 D.5,6【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由表知数据5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

因为共有20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66

2

=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1.某鞋店一天卖出运动鞋12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则这12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5,25 B.24.5,25 C.25,24.5 D.24.5,24.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解:由表可知25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为25;

12个数据的中位数为第6、7个数据的平均数,故中位数为2525

2

+=25, 故选:A .

12.已知一组数据2a -,42a +,6,83a -,9,其中a 为任意实数,若增加一个数据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一定()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把原来数据的平均数算出来,再把方差算出来,接着把增加数据5以后的平均数算出来,从而可以算出方差,再把两数进行比较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原来数据的平均数=

242683925

555

a a a -++++-+==,

原来数据的方差=22222

2

(25)(45)(265)(835)(95)5

a a a S --+-++-+--+-=,

增加数据5后的平均数=2426839530

565

a a a -++++-++==(平均数没变化),

增加数据5后的方差=

222222

21

(25)(45)(265)(835)(95)(55)6

a a a S --+-++-+--+-+-=

, 比较2S ,21S 发现两式子分子相同,因此2S >2

1S (两个正数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基本概念,熟记方差的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比较增加数据后的方差的变化,可分别求出原来的方差和改变数据后的方差,再进行比较.

13.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 5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 2.30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25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 0.07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2.35,错误;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正确;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30,错误;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不是0.0725,错误;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14.为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意校园?致远方”朗诵艺术大赛,八年级“屈原读书社”组织了五次选拔赛,这五次选拔赛中,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成绩比小强稳定

B.小明、小强两人成绩一样稳定

C.小强的成绩比小明稳定

D.无法确定小明、小强的成绩谁更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详解】

∵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平均成绩一样,小明的方差小,成绩稳定,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

错因分析容易题.失分原因是方差的意义掌握不牢.

15.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1.70,1.75 B.1.70,1.70 C.1.65,1.75 D.1.65,1.70

【答案】A

【解析】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详解:共15名学生,中位数落在第8名学生处,第8名学生的跳高成绩为1.70m,故中位数为1.70;

跳高成绩为1.75m的人数最多,故跳高成绩的众数为1.75;

故选A.

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6.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甲26778

乙23488

关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众数相同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进行求解后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

甲:数据7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 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7,所以中位数是7,

26778

=

=65

x ++++甲,

()()()()()222222

1S =26666767865???-+-+-+-+-?

?甲=4.4,

乙:数据8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8, 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4,所以中位数是4,

23488

=

=55

x 乙++++,

()()()()()222222

1S =25354585855乙???-+-+-+-+-?

?=6.4,

所以只有D 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在光明中学组织的全校师生迎“五四”诗词大赛中,来自不同年级的25名参赛同学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这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96分,98分

B .97分,98分

C .98分,96分

D .97分,96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98出现了9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数据的众数为98分;

共有25个数,最中间的数为第13个数,是96,所以数据的中位数为96分.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也考查了中位数.

18.有一组数据如下:3,a ,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0 B.10C.2D.2【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

∴1

5

(3+a+4+6+7)=5,

解得,a=5

S2=1

5

[(3-5)2+(5-5)2+(4-5)2+(6-5)2+(7-5)2]

=2,

故选D.

19.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 B.25和29 C.28和30 D.28和29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

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0.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乙的成绩更整齐,也相对更稳定,故选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