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60110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7360110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7360110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for Materi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7360110

学分: 2

学时:2周(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2周)

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教材: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各种型号的窑炉,加深对专业课《材料热工工程》的全面理解,掌握无机材料工业的重要设备-窑炉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课程的基本内容

(1)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

(2)掌握窑体的主要尺寸计算

(3)掌握窑炉的热工计算

(4)掌握窑体材料的选择

(5)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

(6)撰写设计说明书

2.课程要求:

要求通过给定设计内容及原始数据,结合专业课《热工工程》的教学内容,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掌握窑炉的设计与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和结构简图一份。

四、大纲说明

1、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2、按每天8小时计,总工作量不少于80小时。

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1、《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孙晋源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92年

2、《陶瓷工业热工设备》,刘根群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89年

3、《玻璃工业热工设备》,孙承绪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玻璃窑炉设计与计算》,孙承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制定人:陈彩凤审定人:刘军批准人:杨娟

2013 年4 月10 日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简介

课程编码:07360110

课程名称: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Exercise for Material Engineering

学分:2

学时:2周(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2周)课程内容:《材料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在学生掌握各种窑炉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窑炉尺寸和热工计算,并设计出各种型号的窑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选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教材: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231021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材料工程基础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位课,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领域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态金属成形工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金属连接成形工艺、粉末冶金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各种材料成形工艺方法的选择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为不同零件的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方法的能力,为其他相关课程如工程材料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学以及从事新材料成形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有对典型的金属材料零件分析讨论使用不同的成形方法制造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液态金属成形的工艺设计、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基本原则;掌握顺序凝固的应用,同时凝固的应用;掌握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低压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了解3D 打印等先进成形技术; 2.掌握自由锻件图设计和模锻工艺;掌握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等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超塑性成形、液态模锻等先进塑性成形工艺。 3.掌握金属连接成形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弧焊、气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电阻焊、等离子弧焊与切割、压力焊、钎焊等焊接工艺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焊接缺陷的检验方法;了解电子束焊接等现代焊接方法。 4.掌握粉末冶金成形工艺的方法、特点和应用。 5.掌握塑料、橡胶、陶瓷成形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6.掌握各种材料成形工艺选用原则和方法。对具体典型的金属材料零件如暖气片、机床床身、大口径地下输水管、黄铜水龙头、发动机缸体、汽车铝轮毂、大型发电子转子、大批量齿轮毛坯、柴油机曲轴、连杆、半轴、硬币、汽车面板、火车钢轨、铜线、钢瓶、船体、硬质合金刀具、显示器壳体等分析讨论使用不同的成形方法制造的合理性。 7.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给材料成形带来的挑战以及机遇。 8.了解各种成形方法的设备。 9.了解各种新的材料成形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材料成形方法的一般知识,主要掌握金属材料成形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2.基本理论及方法:掌握液态金属各种成形方法及工艺设计,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的设计基本原则,掌握铸造缺陷及检验方法,掌握特种铸造方法的原理;掌握塑性成形方法的原理及工艺设计,锻件图设计,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等工艺,掌握模型锻造的零件结构特点;掌握金属连接成形的方法及工艺设计,电弧焊、气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电阻焊、等离子弧焊与切割、压力焊、钎焊等工艺,掌握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掌握焊接缺陷及检验方法;掌握粉末冶金成形工艺的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塑料、橡胶、陶瓷成形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形核与晶核长大。 2.铁素体(F)是碳溶于α-Fe 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其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 3. 检测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用洛氏(HRC)硬度;而检测退火和正火钢件的硬度常用布氏(HRB)硬度。4.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其Cr的质量分数是1.5% 。5.16Mn钢是合金结构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6% 。6.QT600-03中的“03”的含义是:最低伸长率为3% 。7. 钢与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是:2.11% 。 8.贝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B上和B下两种,其中B下的综合性能好。9.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粗大,残余奥氏体的量越越多。 10.钢加热时A的形成是由A晶核的形成、A晶核向F和Fe3C 两侧长大、残余Fe3C的溶解、A的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的。11.一般表面淬火应选中碳成分钢,调质件应选用中碳成分钢。13.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而合金钢是油。 14.T10钢(Ac1≈727℃,Accm≈800℃)退火试样经700 ℃、780 ℃、860 ℃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P+Fe3C ,Fe3C+M+Ar ,M+Ar 。 15.渗碳钢在渗碳后缓慢冷却,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分布依次为:P+Fe3CⅡ (网状),P ,P+F 。得分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 错误×,答案填入表格)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2.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3.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4.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包装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1.绪论 1.1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香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涤护理用品,香皂质地细腻、去污力强,是肥皂的改良品,本设计就是基于方便、卫生、环保的设计理念进行的设计,而且防护性能好,经济效益高,此设计的市场定位应该适合大部分人群,尤其主要是面向那些较常家居的人群。因此,工艺品包装应当提出具有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方法,能够使产品在众多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首先从外观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其次通过改良的包装结构,让产品的包装充分循环利用,将具有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最后,达到提升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影响力的目的并实施具有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本设计采用了一层用塑料制成的包装,解决了以前香皂保质期不长,消费者不放心的问题,且卫生、方便。 1.2香皂的市场调查 1963年舒肤佳除菌香皂首次在美国上市(属于宝洁公司的品牌之一),此后畅销于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因其显著的抗菌功效,在国际上,舒肤佳品牌已获得多家国际医学专业团体的认可。在中国,舒肤佳的除菌功效也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的验证,实验证明,舒肤佳能有效去除和抑制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和汗臭的细菌。香皂附加成本增高和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的现状,直接导致了香皂普遍售价高昂这一结果。由于国外香皂注重包装、设计、广告投入、整体策划,使得香皂生产的附加成本增高。因此,其上市产品的价格一开始就定得很高。而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心理注重包装设计精美大方、杀菌止痒功能好、美容功能好、气味清新、泡沫丰富、清洁性好、皂体硬度适中、外观保持性好、品种多样化、广告宣传到位。 2.产品的物性及流通环境的分析 2.1产品的物性 香皂以脂肪酸钠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此外还含有1%—1.5%的香精,一般用牛油、羊油和椰子油为原料,制皂前经过精炼、脱色、脱臭等精制处理。香皂使用时会沾上水,进而水分被香皂吸收。使用后,香皂里面的水分要挥发,但由于进入香皂的水分分布不均以及香皂各部分接触空气的程度不同,会导致水分的挥发程度不同,进而致使香皂出现裂痕。如果长期存放,香皂原料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会被氧、光、微生物等氧化,有时会出现酸败现象,香皂中的水分也会散失,影响使用效果。舒肤佳香皂含有抗菌活性成份迪保肤,在清洗过程中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暂留微生物。清洗后,舒肤佳留在皮肤上的抗菌活性成分迪保肤能有效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再生。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王连琪X洁徐兴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形工艺》介绍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等方面的知识,为配合教材达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能理性认识材料成形的方法,拟定了铸造、锻压、焊接实验。 一铸造性能实验 实验1 铸造合金流动性的测定 1.1实验目的: 1)测定铸造合金成分对该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2)测定浇注温度对该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1.2 实验的基本原理 流动性是铸造合金的重要性能之一,它对铸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如补缩、冷隔、浇不足等。为了获得优质铸件就必须对流动性加以研究。 铸造合金流动性的定义为液态金属本身充满铸型的能力,它与合金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 合金的流动性与合金的充型能力是两个概念。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由于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很多,很难对各种合金在不同铸造条件下的充型能力进行比较。所以,常常用固定条件下所测得的合金流动性来表示合金的充型能力。 1.3 实验合金与试样 1)纯铝和铸铝102。 2)试样—取一箱一件螺旋形试样如图1.1 通过实验研究成分对流动性的影响。取纯Al和ZL102合金在相同温度下浇注螺旋形试样,进行比较。在实验时,要求铸型相同(透气性、紧实度等)和过热温度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研究温度对合金流动性的影响,纯Al和ZL102合金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浇注螺旋形式样,比较螺旋式样的长度。 1.4 实验设备与材料 1)熔化设备:坩埚电阻炉两台或感应电炉石墨坩埚两个 2)合金材料:工业纯Al 铸铝102 3)铸型:三副模板、三副砂箱、造型型砂及制型工具 4)热电偶(镍铬-镍硅)两支及毫伏表 5)去气剂:氯化锌

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工程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又可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两类;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有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是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强度和塑性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测定;洛氏硬度测量方法简便、不破坏试样,并且能综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产中最常用。 3.理解静拉伸试验过程和应力-应变曲线图。 二、判断题材料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σs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 晶体:指其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的物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各向异性:在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各种性能的不同形核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产生的晶核 2 填空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晶体缺陷的形式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 问答 1 简述形过冷度和难熔杂质对晶体的影响。 答:过冷度影响:金属结晶石,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决定于过冷度。在一般的液态金属的过冷范围内,过冷度愈大,形核率愈高,则长大速度相对较小,金属凝固后得到的晶粒就愈细;当缓慢冷却时,过冷度小,晶粒就粗大。 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结晶过程中非自发形核的作用王伟是主要的。所以某些高熔点的杂质,特别是当杂质的晶体结构与经书的晶体结构有某些相似时将强烈的促使非自发形核,大大提高形核率。 2 简述铸锭的组织结构特点。 答:铸锭是由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组成的,组织部均匀,不同形状的晶粒对性能由不同的影响。 3.凝固过程中晶粒度大小的控制。 答:主要有两种方法:1增大过冷度,2变质处理 第三章 1.金属塑性变形是在什么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金属的塑性形变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形变有滑移和孪生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滑移是金属键一个个断裂,而孪生是孪生面上的键同时发生断裂;2孪生之后,虽然晶体结构为改变,但孪生的晶体的晶格位向已经发生改变。 2.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哪些影响? 组织结构影响:当工件的外形被拉长或者压扁时其内部的晶粒的形状也被拉长或压扁。 性能影响:强硬度提高,塑韧性降低,电阻增加,耐腐蚀性降低 3.什么叫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 当变形金属加热至较高温度,原子具有较大扩散能力时,会在变形最激烈的区域自发的形成新的细小等轴晶粒称为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上的变化是,在形变激烈能量高的地方形核。性能上的变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基本目标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目标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备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 1.了解工程材料的发展,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新工艺; 2.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毕业要求1-3) 3.熟悉铁碳相图、钢的热处理工艺、合金化等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分析机械工程材料性能的能力;(毕业要求1-3)4.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的能力;(毕业要求1-3) 5.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制定结构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毕业要求1-3) 二、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综合作业等综合教学环节,训练以下知识技能(毕业要求1-3): 1.掌握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 2.掌握铁碳相图和钢的合金化原理相关知识,具备分析材料、成份和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3.掌握钢的热处理工艺、目的及其应用,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能需求选择热

处理工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材料性能分析的工程意识; 5.通过材料金相试样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实验,具备分析材料成份、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6.设计典型机械零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实验,具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能力。 三、相关能力培养 1.具有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毕业要求1-3) 2.具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与讨论,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4.通过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毕业要求1-3) 5.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 了解材料的发展简史及工程材料研究的对象 2. 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 第 1 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 掌握常见的纯金属晶体结构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2. 掌握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3. 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 4. 了解金属晶体中的晶面和晶向 5. 了解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1.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 掌握细晶强化的措施 3. 掌握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共析相图的分析 4. 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的概念,掌握相图中重要的点和线的含义,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 名:

实验一金相试样制备与组织观察综合实验 实验学时:6h 实验性质: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物像的质量;了解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2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了解金相试样质量对金相分析的影响。 3掌握二元铸态合金的固溶体,共晶(包括亚共晶和过共晶)和包晶组织的特征,能识别这些组织;掌握Fe—C合金平衡和非平衡组织的特征。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为综合实验,要求综合运用金相显微镜和各种金相制样设备学会各种不同试样的金相制样要点,并能分析合金尤其是铁碳合金的典型组织。 实验分三阶段进行,首先熟悉金相显微镜的结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再进行具体试样的金相试样制备,第三步观察分析常见二元合金和铁碳合金的组织。实验中各阶段每位同学独立完成。通过预习了解显微镜结构、维护要求以及金相制样方法和不同合金的组织特征,写出实验步骤,然后到实验室通过自己的操作体会各个过程。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3.1实验仪器、设备 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电吹风、金相显微镜 3.2实验材料试样:铁碳合金试样及有色金属合金试样(用于组织观察);制备试样材料选用碳 钢。制样材料:砂纸、抛光剂、抛光布、3-4%硝酸酒精、滤纸 四实验原理 4.1 金相显微镜结构与使用 4.1.1成像原理 简单地说,成像原理就是将物像两级放大。如图1—1 所示。物AB 经物镜放大成一倒立的实像 A ′ B′,再经目镜放大成虚像A ″B″。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 250 M M物?M目 f 物f目 f 物,f 目——物镜和目镜的焦距;l——显微镜的光镜筒长度放大倍数的选择决定于组织的粗细和观察的目的。放大倍数大,则组织清晰,但视域小,不能观察全貌,代表性受局限,放大倍数低,则效果完全相反,如图1-2 所示。在金相分析时,根据需要,往往高、低倍变换使用。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装。。。。。。。。。。。。。。。。。。。。。。。。。。。订。。。。。。。。。。。。。 。。。。。。。。。。。。。线。。。。。。。。。。。。。。。。。。。。。。。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卷(A)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适用于07模具班,共需印制61份。 1. 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一般是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 2. 以下那种元素是9Mn2V 里不含的 ( ) A. C 元素 B. Ni 元素 C. Si 元素 D. Mn 元素 3. Cr12是以下哪种冷作模具钢的典型钢种 ( ) A. 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 B. 空淬冷作模具钢 C. 油淬冷作模具钢 D. 基体钢 4. 以下哪种模具钢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及承载能力居冷作模具钢之首 ( ) A. 碳素工具钢 B. 火焰淬火冷作模具钢 C. 高速钢 D. DT 合金 5. 以下哪种钢号不属于热作模具钢的类型 ( ) A. 5CrNiMo B. 3Cr2W8V C. 4Cr5MoSiV D. 9SiCr 6.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 7. 以下哪个钢种属于冷热兼用的模具钢 ( ) A. GR 钢 C.HD 钢 C. 012Al D.PH 钢 8. 以下哪个选项的塑料模具钢已列入了国家标准 ( ) A. 3Cr2Mo 和CrWMn B. CrWMn 和Cr12MoV C. 3Cr2Mo 和3Cr2MnNiMo D. 3Cr2MnNiMo 和Cr12MoV 9. SM50属于以下哪种塑料模具钢 ( ) A.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B. 碳素塑料模具钢 C. 渗碳型塑料模具钢 D.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10. 以下哪种表面工程技术改变了技术表面的化学成分 ( ) A. 表面改性 B. 表面处理 C. 表面涂覆 D. 电镀技术 1.按照工作条件可将模具分为 、 、 。 2.塑料模具按其成型固化可分为 、 。 3.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 、 、 、 。 4.塑料模具用钢系列有七大类,分别是 、 、 、 、 、 、 。 5.表面工程技术有三类,分别是 、 、 。 6.热作模具钢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 7.铁碳合金相图中三种基本相是 、 、 。 1.硬度 2.模具失效 3. 延伸率 4. 二次硬化 5. 时效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5分。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执笔人:吕柏林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2.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总学时:48学时 5.总学分:3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为机械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校内金工教学实习,使学生通过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材料处理,材料选用基础的学习,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毛坯成型和零件加工知识以及其它有关课程及课程设计,制造工艺方面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 2.掌握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二元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3.掌握运用铁碳合金相图,等温转变曲线,分析铁碳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4.熟悉各种常规热处理工艺以及材料的表面热处理技术. 5.掌握常用工程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与选用原则.(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绪论(2学时)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学习要求与方法 2.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2学时) 强度,刚度,硬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 3.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6学时) 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 ;金属实际结构及晶体缺陷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4.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6学时)

包装手提袋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手提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包装元素,常用于服装、食品、皮鞋、礼品、烟酒、药品等商品。一个设计精美的手提袋在为购物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已成为商家宣传其产品或品牌的一种有效手段。即使提袋上印有醒目的商标或广告,顾客也会乐于重复使用。纸质手提袋作为手提袋中的一个分支,凭借绿色环保的特点将会逐渐取代塑料包装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尽管手提袋集使用与宣传功能为一体,是一种廉价的宣传媒介,但商家在追求手提袋印刷高品质的同时仍希望降低其制作成本。胶版印刷因其制版工艺简单、印刷成本低廉、印刷色彩鲜艳丰富、套印精度高、印刷率效快等优点,成为目前手提袋印刷的首选方式。 本设计使用了Illustrator、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并结合软件各自的特点,对手提袋进行了尺寸图、装潢图的设计与处理,努力使本手提袋具有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通过认真体会《印刷工程系02届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的重要纪念意义,设计出了该样袋。在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了解PS版的制版方法,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手提袋;胶版印刷;Illustrator、Photoshop软件

ABSTRACT Handbag is a widely used packing element and is often used for clothing, food, leather shoes, gifts, alcohol and tobacco, drugs, and other commodities. A beautiful design in the bag for shoppers provide convenient while, promote their products has become a businessman or brand of a effective means. Even if the bags with marked trademark or advertising, the customer will also be generous to use again. Paper bag as a branch of ba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 plastic bags, have good growth prospects. Although handbag set use and publicity function as one, is a cheap publicity media, but the businessman in pursuit of the bag printing high quality while still hope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fset printing because of its simple process, printing plate making low cost, bright color printing rich, high precision, printing overprint efficiency advantages of fast, becom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bag printing. This design USES Illustrator, Photoshop and other graphic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softwar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bag to the size of the map, decoration map design and processing, and strive to make this handbag with appeal and artistic appeal. Through careful experience the printing engineering 02 the graduate students gathered 10 anniversary of important commemorative meaning, designed the sample bag. In turn related books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S version of the plate making method, process flow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further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汇编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一 金相试样制备与组织观察综合实验 实验学时:6h 实验性质: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物像的质量;了解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2 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了解金相试样质量对金相分析的影响。 3 掌握二元铸态合金的固溶体,共晶(包括亚共晶和过共晶)和包晶组织的特征,能识别这些组织;掌握Fe —C 合金平衡和非平衡组织的特征。 二、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为综合实验,要求综合运用金相显微镜和各种金相制样设备学会各种不同试样的金相制样要点,并能分析合金尤其是铁碳合金的典型组织。 实验分三阶段进行,首先熟悉金相显微镜的结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再进行具体试样的金相试样制备,第三步观察分析常见二元合金和铁碳合金的组织。实验中各阶段每位同学独立完成。通过预习了解显微镜结构、维护要求以及金相制样方法和不同合金的组织特征,写出实验步骤,然后到实验室通过自己的操作体会各个过程。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3.1实验仪器、设备 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电吹风、金相显微镜 3.2 实验材料 试样:铁碳合金试样及有色金属合金试样(用于组织观察);制备试样材料选用碳钢。 制样材料:砂纸、抛光剂、抛光布、3-4%硝酸酒精、滤纸 四 实验原理 4.1 金相显微镜结构与使用 4.1.1成像原理 简单地说,成像原理就是将物像两级放大。如图1—1所示。物AB 经物镜放大成一倒立的实像A ′B ′,再经目镜放大成虚像A ″B ″。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 物目物f f M M M 2501=?= f 物,f 目——物镜和目镜的焦距;l ——显微镜的光镜筒长度 放大倍数的选择决定于组织的粗细和观察的目的。放大倍数大,则组织清晰,但视域小,不能观察全貌,代表性受局限,放大倍数低,则效果完全相反,如图1-2所示。在金相分析时,根据需要,往往高、低倍变换使用。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缓冲包装课程设计说明书

缓冲包装设计说明书

联想Y460 笔记本电脑缓冲包装设计 目录 一、设计说明说的英文摘要和英文摘要???????????2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3 三、正文????????????????????????4 1.设计内容整体概述????????????????..4 2.设计方案的确定方法???????????????..4 (1)确定流通环境?????????????????..4 (2)产品特性分析?????????????????..6 (3)缓冲包装材料的选择??????????????..7 (4)缓冲包装方法的确定??????????????..8 3.缓冲设计计算与校核???????????????..8 (1)缓冲衬垫基本尺寸计算?????????????..8 (2)缓冲衬垫校核?????????????????..8 (3)缓冲衬垫的结构设计??????????????..9 (4)笔记本其他配件的包装?????????????10 4.外包装容器设计计算???????????????11 (1)运输包装的设计????????????????11 (2)集合包装的选择????????????????17 5.引用的测试标准与方法??????????????18 四、结论???????????????????????..27 ..28 五、参考文献 摘要

通过分析联想Y460 笔记本电脑的外部流通环境和产品本身特性,选择了合适的缓冲包装材料EPE,进行了缓冲衬 垫的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各种数据的校核,完 成了缓冲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选用了0201 型瓦楞纸箱进行尺寸和结构设计,并计算了该纸箱运输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强 度要求。集合包装设计进行了托盘和集装箱的选用和排列方式 的分析。最后针对本次课程设计做出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流通环境;EPE;缓冲包装;瓦楞纸箱;集合包装;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Y460 laptop lenovo external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product itself characteristic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ushion packaging material EPE, the cushioning pad size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and carries on the corresponding to all kinds of data of checking, completed the cushion packaging design. The package design choose the type 0201 corrugated carton for size and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e the carton transportation process of need to meet the required strength. Set the tray and packaging desig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container of the analysi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design make general summary. Keywords: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EPE; Cushion packaging; Corrugated carton; Set packing;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机电产品(主机、显示器、电视机、打印机、电子仪器 等)的运输包装 二、设计任务: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王连琪郑洁徐兴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形工艺》介绍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等方面的知识,为配合教材达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能理性认识材料成形的方法,拟定了铸造、锻压、焊接实验。 一铸造性能实验 实验1 铸造合金流动性的测定 1.1 实验目的: 1)测定铸造合金成分对该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2)测定浇注温度对该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1.2 实验的基本原理 流动性是铸造合金的重要性能之一,它对铸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如补缩、冷隔、浇不足等。为了获得优质铸件就必须对流动性加以研究。 铸造合金流动性的定义为液态金属本身充满铸型的能力,它与合金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 合金的流动性与合金的充型能力是两个概念。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由于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很多,很难对各种合金在不同铸造条件下的充型能力进行比较。所以,常常用固定条件下所测得的合金流动性来表示合金的充型能力。 1.3 实验合金与试样 1)纯铝和铸铝102。 2)试样—取一箱一件螺旋形试样如图1.1 通过实验研究成分对流动性的影响。取纯Al和ZL102合金在相同温度下浇注螺旋形试样,进行比较。在实验时,要求铸型相同(透气性、紧实度等)和过热温度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研究温度对合金流动性的影响,纯Al和ZL102合金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浇注螺旋形式样,比较螺旋式样的长度。 1.4 实验设备与材料 1)熔化设备:坩埚电阻炉两台或感应电炉石墨坩埚两个 2)合金材料:工业纯Al 铸铝102 3)铸型:三副模板、三副砂箱、造型型砂及制型工具 4)热电偶(镍铬-镍硅)两支及毫伏表 5)去气剂:氯化锌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Engineering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限选 执笔人: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化工原理 编写日期:2011年3月 修订日期:2012年3月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围绕材料生产过程主要涉及到的工程理论,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与传质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掌握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程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1)了解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和流体的输送设备。 (2)理解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及流动阻力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工程应用。 第二章两相运动现象 (1)了解两相与多相流的专用术语和基本特性参数。 (2)了解粒子-流体的相互作用、连续相方程、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第三章传热学基础 (1)了解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综合传热等基本概念。 (2)掌握温度梯度、热流量的概念,平壁导热、园筒壁导热的计算,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对流换热过程的描述,发射率、角系数的概念,物体之间的辐射传热,强化和削弱传热过程的方法。 第四章质量传递基础 (1)了解传质基本概念、分子扩散传质、传质与化学反应。 (2)掌握对流传质中的浓度边界层与对流传质系数、对流传质准数方程。 第五章物料干燥 (1)了解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物料的干燥方法、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 (2)掌握对流干燥、传导干燥、辐射干燥、场干燥技术。

月饼包装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月饼包装课程设计 1 调研分析 1.1调查目的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月饼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对月饼包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 1.2调查对象及方式 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吉林市各超市及其顾客,调查的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 1.3调查结果分析 月饼包装设计应在造型上与众不同,只有优美的造型才能给消费者丰富的视觉享受。另外,月饼包装的装潢可从色彩中体现出来,色彩的运用只能从月饼的特点出发,设计需要显示出月饼的特色,同时兼顾消费者的欣赏习惯。 另外,合理的月饼包装应做到对月饼有恰倒好处的保护性,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性能保护和并不浮夸的精美装饰,方便贮存、运输和消费者使用。 经过以上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我设计的月饼包装,市场定位在中档消费品。适合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运用了系统化和人性化的设计观对包装进行了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自我审美趣味、体现了绿色月饼的风格,满足了人审美和认知的精神需要。 1.4月饼包装背景 月饼包装设计是一门以品牌,文化为本位,以美学、形式为基础,以工艺为导向的设计学科,我们应该把月饼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把月饼包装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关照。它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能一言道尽的,我们应该所做的是设计本土化。我们欣赏借鉴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日本设计的静、虚、空灵、极至。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这些无不来自于他们对本身民族文化的挖掘与继承。 月饼包装设计来源是我们应该探求的。民族文化是一种流淌广远而又包罗万

象的精神存在,具有整体性的精神特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民族文化故事和传统图案既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所受的地域性限制的特定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是具有深层文化结构的,它保留了一个民族所共同的东西。一代大师潘天寿先生提出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观点。正是基于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厚的文化宝藏,从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到民间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等,这是我们的财富,同时也是我们设计的源泉,它具有深层的文化结构,它保留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同的东西…… 2月饼包装设计创意表现 2.1语言运用 在中秋节,人们必不可少地要去消费月饼,虽然它表现为一种物质形式,但是扎根在古老的文化底蕴中,人们自然也对月饼的文化性有一定的渴望和要求。月饼商家也会很自然地去迎合这种消费心理,从文化元素中吸引受众。名称是最直接的传播信号,一些商家就自然在月饼的品名上做文化的文章。例如“吟月”等富有诗意、与中秋主题相关的词汇名。其次就是在包装上运用语言,譬如在包装上印制吉祥语句与文化理念、祝福话语等,或是追溯中秋文化及赏月诗句。 2.2书法美术运用 以中国书法、篆刻、诗词来表现或是为装饰图案、传达中秋佳节的含义,增加了包装产品的文化内涵。 2.3颜色、图案设计主题。 以红色居多,团圆、思念为主题。红色——一种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的颜色,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颜色。因此,中国月饼的外包装上很多是红色。除此之外还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ystematic Experiment on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时:64 学分:2.0 适用对象:材料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许并社,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廷楷、高家诚、冯大碧,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3] 葛春霖、盖雨聆,机械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冶金工业 出版社,2001 [4] 王祥生,铸造实验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 吕立华,金属塑性变化与轧制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刘军、佘正国,粉末冶金与陶瓷成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果世驹,粉末烧结理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8] 廖寄乔,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原理及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9] 刘新年、赵彦钊,玻璃工艺综合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赵彦钊、殷海荣,玻璃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 张文钺,焊接工艺与失效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2] 吴林,焊接手册/ 第1卷/ 焊接方法及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 左铁镛、聂祚仁,环境材料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 [14] 聂祚仁,生态环境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是面向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环境友好意识的培养为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环境责任感的人才。为此,以材料四要素(成分、制备加工、组织及性能)为主线,结合我院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特色优势学科(环境材料)的重要科研成果--自行研发的材料环境评估系统,开设了六类综合实验。本门课程属于实验教学类课程,集中安排在两周之内完成,共64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地点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中的各个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主要包括了新材料开发中心、药芯焊丝生产中心、材料分析中心、材料力性检测室、焊接实验室、轧制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及环境材料评价中心。主要内容是进行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典型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实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材料四要素中“合成与加工”与“成分结构”、“性质与使用性能”各要素间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此外通过环境评价了解材料生产的环境负荷主要环节,并提出降低其环境负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作为材料科学工作者的环境责任。 理论教学内容 主要讲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课程的宏观结构及内容大纲进行介绍。系统地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主要实验内容及与所学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绪论(4学时) 综合实验一铝合金制备、加工及改性(10学时) 1.1 铝合金的熔炼、铸锭与固溶-时效处理实验(3学时) 1.2 铝合金轧制工艺实验(3学时) 1.3 铝合金铸锭、轧制、改性的金相组织的检验及力学性能实验(4学时)综合实验二铝材料及其产品的环境协调性评价(3学时) 2.1 铝合金材料制备工艺流程(0.5学时) 2.2 功能单位的数据收集与计算(1学时) 2.3 清单分析,材料环境影响评价(1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