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读名著整理《呼兰河传》

初中必读名著整理《呼兰河传》
初中必读名著整理《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一幅多彩的风土画9上

一、作家、作品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发表《生死场》用萧红作笔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1942年,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

《呼兰河传》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二、主要内容

1.小城风貌。共九节,第一节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九节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街,东二道街有一个五六尺深的大泥坑,车马、小孩和猪常掉进去,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可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愚昧、麻木)2.风俗民情。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放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逛庙会;第五节小结。

人有病就跳大神,敲鼓、杀鸡,人们都赶来看。七月十五鬼节,呼兰河上放河灯,和尚道士在河沿上打起场子做道场。人们倾城而出到河沿上去观河灯。每当丰收或干旱不雨,就要唱台子戏来求雨或谢龙王。一到唱戏接姑娘唤女婿,热闹得很。场上打架的,吵架、调情的,看热闹的,戏不一定要看,戏场是一定要去。庙会上,人们虔诚地在爷爷庙跪神,到娘娘庙求子。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货物、玩具,各样好吃的。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

3.慈祥的祖父。我的祖父年近七十,慈祥而温和。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4.贫穷的房客。家里的房子都租给了穷人。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雨后房顶会出蘑菇,房里的人上房采蘑菇,别人很羡慕;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5. 团圆媳妇的磨难。一个健康、活泼又纯真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礼教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

①挨打。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受其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胡家打了一个多月,拧大腿、刺手指、用烙铁烙脚心、吊在梁上用皮鞋抽打(打昏后用冷水浇醒,全身都打青了,还出了血),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②吃偏方:用瓦片焙成的黄连猪肉;半疯的人给的药方。③跳大神。请二神、让道人抽贴、烧替身。听了跳大神的话,把小团圆媳妇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洗澡。左邻右舍看热闹,帮忙撕光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浇到她的头上。她被热水烫了三次,昏了三次,几天后死去了。

6. 古怪的有二伯。我有一个亲戚叫"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他会偷主人家东西变卖,偷铜酒壶、偷米、偷澡盆。有一次,父亲打了有二伯,他要“上吊”还要“跳井”。

7. 坚忍的冯歪嘴子。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三、人物形象

1.小团圆媳妇——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姑娘,因不符合社会的期待——太过大方、不害羞,不符合人们眼中的低眉顺眼的小团圆媳妇的样子,没有抗争,被折磨而死成为封建到的、封建习俗的牺牲品。

小团圆媳妇的死是一出悲剧,但有着更深悲剧意味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从他们身上反映出的呼兰城人们麻木、残忍、愚昧的生存状态与思想状态。

2. 有二伯——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他封建等级思想很重,虽然地位极低下,却还不忘记自己是主子的同宗二哥,人家叫他“二掌柜的”,他就笑逐颜开。他思想麻木,跟别人一样说“团圆媳妇也不象个团圆媳妇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他无动于衷。

3. 冯歪嘴子——生活的强者、抗争者。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表现出他的坚强和勇气。

4.祖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宽容、慈爱,尊重孩子天性的人。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四、问题设计

1、“这过路的人分成两种”,说说经过东二道街大泥坑的是两种怎样的人。

答:一类是“穿着长袍短褂”“清洁”的人,当马和马车掉到泥坑里的时候,他们只袖手旁观看热闹,绝不伸手帮忙,是一群幸灾乐祸麻木不仁的旁观者。一类是普通的老百姓,危难之中他们总能伸出双手帮人度过难关,是一群淳朴善良的劳动者。

2、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说明什么?

答:人们就是这样延续着祖辈的习惯得过且过地重复着这样毫无生气的生活。用以揭示人们精神的麻木,内心的淡漠。

3、祖父有着怎样的特点?试举一例相关情节。

答:①慈祥、风趣。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藏起小孩的帽子并很容易地让孩子们找到;疼爱我,是我童年的忠实玩伴;为我烧小猪,烤鸭子吃。②善良。看到冯歪嘴子一家没地方住,提供草棚让其居住;看到胡家打团圆媳妇,去劝说他家不要打。③耐心。耐心地教我背诗,是我的启蒙老师。

4、团圆媳妇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经常挨婆婆打?周围人为什么不认为婆婆做错了?

答:①健康、活泼,和普通孩子一样天真爱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②婆婆认为她爱笑,太大方了,长得高,吃得多,不像个小团圆媳妇,不是婆婆喜欢的那种低眉顺眼的样子而不被婆婆喜欢并遭到婆婆的虐待。

③婆婆和周围人思想愚昧落后,用封建习俗衡量小团圆媳妇,所以不觉得错。

5、团圆媳妇为什么会生病?她遭遇了怎样的命运?你认为害死她的凶手是谁?

答:①胡家打了一个多月,拧大腿、刺手指、用烙铁烙脚心、吊在梁上用皮鞋抽打(打昏后用冷水浇醒,全身都打青了,还出了血),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②除挨打外,她被用各种偏方和请云游真人治病;接下来她被婆婆及其率领的众邻居们接连用开水烫了三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③封建礼教、迷信思想、封建的传统意识以及人们麻木、愚昧的思想残害了她。

6、你认为冯歪嘴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①勇气和胆量。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②坚强和乐观。他生活贫困,妻子死后给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不绝望,仍然在人们怜悯的目光下倔强地活着,担负着他应该担负的责任。他是生活的强者,是抗争者。

初中必读名著大全

初中必读名著知识大全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耳,字子安。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7、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8、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9、精彩情节点击: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宋江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10、资料链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将 ⑵全书一百二十回 ⑶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⑷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由刘欢演唱。 ⑸国外译本: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用英文翻译《水浒》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1、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2、《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3、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4、《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5、《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6、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7、《水浒传》中吴用绰号智多星,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生辰纲。 8、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1)“母大虫”顾大嫂(2)“一丈青”扈三娘(3)“母夜叉”孙二娘。 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2)(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3)(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10、“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 11、《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宋江和卢俊义两位首领的称谓。 12、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13、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14、《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中共有108将,天罡是36人,地煞星72人。 1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

(完整word)教育部推荐初中生课外必读书目

一、教育部推荐 1.《论语》 2.《三国演义》(罗贯中) 3.《红楼梦》(曹雪芹) 4.《呐喊》(鲁迅) 5.《女神》(郭沫若) 6.《子夜》(茅盾) 7.《家》(巴金) 8.《雷雨》(曹禺) 9.《围城》(钱钟书) 10.《谈美书简》(朱光潜) 1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1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雨果) 15.《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17.《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19.《老人与海》(海明威) 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二、初中学生课外必读推荐书目(教育部) 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施耐庵 3.《朝花夕拾》鲁迅 4.《骆驼祥子》老舍 5.《繁星?春水》冰心 6.《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9.《童年》(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三、大陆语文老师推荐(选读) 名家名作: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张中行《负暄琐话》;宗白华《美学散步》;朱自清《经典常谈》;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梁实秋《雅舍小品》;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曹禺《雷雨》;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顾城《顾城的诗》;舒婷《舒婷的诗》;食指《食指的诗》;韩少功《马桥词典》;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周作人《雨天的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柏杨《丑陋的

中国人》;傅雷《傅雷家书》;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郁达夫《郁达夫散文》;汪曾祺《汪曾祺散文》;巴金《随想录》;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董桥《旧时月色》;张炜《古船》《九月寓言》;王蒙《王蒙散文选》;余华《活着》;苏童《苏童文集》;老舍《茶馆》;杨绛《我们仨》;阿来《尘埃落定》;陈忠实《白鹿原》;周涛《周涛散文选》等等。 以上所列,大多为现当代中国文坛的名家名作,文体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杂文、评论等诸多领域,值得一看。 经典名著: 《老子》《庄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西厢记》《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等等 名优报刊: 《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文学自由谈》《经典美文》《咬文嚼字》《演讲与口才》《名作欣赏》《读书文摘》《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等等。 温馨提示:以上书目仅是参考,适当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 B、挂钟 C、匾 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人教版初中必读名著

人教版初中必读名著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 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 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 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本书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罗贯中建议用《水浒传》,他觉得很好,他说,“…水浒?有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于是便将书名正式定为《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注意:《三国志》属于史书,不是小说) 8.《骆驼祥子》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时间:2010-04-01 13:39来源:未知作者:晚风点击:215次 初中生阅读书目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是,许多初中生的阅读还存在着少慢差费,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的状况,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读而不记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 初中生阅读书目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是,许多初中生的阅读还存在着少慢差费,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的状况,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埸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唯,适量记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益的文化知识。 二.读而不思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的文章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难,自然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许多疑难我们还没有发觉。不妨"于无疑处生疑",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一知半解。 三.读而不写 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有的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多么可惜!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呀。所以,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可以做札记,也可以写读后感。 四.读而不悟 许多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 五.读而不选 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现代社会信息多源,书海茫茫,读之不尽。故初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

呼兰河传 节选 阅读一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把我拦住,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一、请根据这篇节选课文内容推测,节选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文章最后写“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想象最后我会吃到鸭肉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直线划出文中描写“我”贪吃馋相的语句,找出动词并在动词下标上三角记号,想想从吃的动作中看出了什么? 三、祖父对的吃相是什么反应,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为什么会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书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必读名著阅读书目:(考试) 汤姆索亚历险记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 朝花夕拾 语文新课标名著阅读书系(初中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朝花夕拾 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繁星春水 童年 名人传 昆虫记 伊索寓言 鲁滨逊漂流记

文学常识与识记 (作品名加重,表示要背诵)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诗经》、史传散 文、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周代文学的主体。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杰出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3、《尚书》即上古之书,从前称为书经,是记言的古史。 4、《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整理编定。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编篡。 6、《国语》是第一部国别史,记事简单,而记言则详细,故名为“国语”。 7、《战国策》简称《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作者已无可考,后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8、《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 9、《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10、荀子,名况,为战国后期儒家大师,也是一个教育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我们 学过他的《劝学》。 11、墨子名翟,鲁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 12、老子即老聃(李耳)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先驱,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 论文。 13、《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的著作,我们学过其中的《庖丁解牛》。庄周是战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 14、韩非是战国后期韩国人,荀子的学生,与李斯同学。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都出于《韩非子》。 15、《孙子》又名《孙子兵法》,相传为齐国人孙武所作,他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后人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 16、《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即出自该书。 1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体诗歌的出现,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新。 18、“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 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 歌史的源头。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 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东汉班固的《汉 书》与之齐名。政论文中有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 桓宽的《盐铁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

初中生必读的十部名著

初中生必读的十部名著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 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 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本书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罗贯中建议用《水浒传》,他觉得很好,他说,“…水浒?有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于是便将书名正式定为《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注意:《三国志》属于史书,不是小说) 8.《骆驼祥子》 本书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

《呼兰河传》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呼兰河传》阅读题 (内容全,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 过马、猪。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 的。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 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 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 街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14、《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我 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15、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 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16、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他十分疼爱我。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 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7、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8、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1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啦,一会半紫 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2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 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21、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的。他们 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

初中生必读十大名著

河南省中招考试必考名著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 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 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本书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

初中生必读名著

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昨天(18日)下午,“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在北京十一学校发布,该书目精选适合初中、高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人文、科学经典图书各100种,采取“30+70”的模式,即选择30种基础阅读图书、70种推荐阅读图书,力求以此为广大中学生的阅读量“打底”。在高中生书单上,记者看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白狗秋千架》也在其列。据书目研制组介绍,征求作家莫言给中学生推荐自己作品的意见时,他推荐的是小说《学习蒲松龄》,后来研制组通过试读、几经推敲才最终确定推荐《白狗秋千架》,这部小说集是莫言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中学生书目研制主持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介绍,中学生书目从2011年9月开始研制至今发布历时3年,广泛征集知名学者、教师和中学生的意见,其中数易其稿,直至22稿才定稿。这份书目,力求为全国中学生提供一份理念先进、选目科学、结构合理、公正独立的基础书单。据李希贵介绍,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编选原则包括:一是凡是由国家批准的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简体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以及人文、科学书籍,都在这个推荐范围;二是基础阅读书目应有一定的经典性,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的作品一般不纳入书目;三是在30本基础阅读书目中,同一个国家的作品只选择一本代表作。在70本推荐阅读书目中可以适当放开,但也要兼顾作者面;四是套书或者丛书不列入基础书目,但可以列入推荐书目;五是对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综合考虑版本的装帧、插图、图书价格等多种因素,选择性价比高且口碑好的版本;六是翻译作品考虑译文质量,有多个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版本;七是关注本土原创作品,立足于让孩子具有一颗中国心,反对去中国化的倾向;八是在选择版本时,保持推荐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不受到任何商业机构的影响。该书目由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北京十一学校共同研制。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中国教育学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 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 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 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 “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与书为友!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名著阅读推荐表述:“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推荐每册安排: 七年级上册:《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七年级下册:《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 八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册:《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九年级上册:《水浒》《傅雷家书》; 九年级下册:《格列佛游记》《简·爱》《泰戈尔诗选》。 分类推荐 ◆1-30为文学作品------------------- 1 《论语译注》金良年编 2 《三国演义》罗贯中 3 《西游记》吴承恩 4 《水浒传》施耐庵 5 《红楼梦》曹雪芹

6 《家》巴金 7 《骆驼祥子》老舍 8 《围城》钱钟书 9 《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 10 《射雕英雄传》金庸 11 《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1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3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14 《唐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15 《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 16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17 《红与黑》(法)司汤达 18 《复活》(俄)托尔斯泰 19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20 《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21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译

(完整word版)《呼兰河传》导读、练习

《呼兰河传》名著导读 一、萧红与《呼兰河传》 萧红,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鲁迅为书作序,并在称赞萧红的创作,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索居香港,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呼兰河传》融进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作品不着力塑造“典型”的人物,也不刻意丰满故事的情节,而从叙述的结构章法上突破传统、另辟蹊径,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用一种率直的真实、凄婉细腻的笔触,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并通过作者年幼时代的生活和感受,反映出呼兰河畔人民的生活、思想和精神状态。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萧红创作的颠峰之作。 二、作品导读 (一)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其中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是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第三、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总共九个小节,除了第三、第九两个小节外,其余七小节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开头,中断以前的言语,继续新的言说。第三章是整部小说的浓墨重彩的聚焦点,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 第四章写“我”家,共五小节,除第一小节外,其余四小节的开头分别是: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每个小节就是一个完整的言说序列。该章节,

教育部推荐初中生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初中生必读书目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是,许多初中生的阅读还存在着少慢差费,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的状况,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记,适量背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益的文化知识。 读而不思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的文章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难,自然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许多疑难我们还没有发觉。不妨"于无疑处生疑",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一知半解。 读而不写 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有的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多么可惜!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呀。所以,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可以做札记,也可以写读后感。 读而不悟 许多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 读而不选 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现代社会信息多源,书海茫茫,读之不尽。故初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筛选。语文大纲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诗文,这些为我们明示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 读而不博 初中生的阅读还有单凭举和只讲功利的"偏读"病,偏爱武打、言情小说,偏爱作文选,怕读古代文言文,怕读现代科技文。其实读书不妨杂一点,面广一点,博约结合,这样都能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愿同学们克服以上的阅读毛病,做到博闻强记、读思结合、读悟兼容、读写同步,这样阅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阅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必买中外十大名著 作品目录: 1、《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鲁滨逊漂流记》

(完整版)呼兰河传练习题

呼兰河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2、《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第二 只是掉在井里的()。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 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 8、卖豆芽的()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是鬼节,呼兰河上会()。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 14、()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天。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 但其中以()最多。 17、小灵花就是()。胡家就是()。胡仙就是()。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A 、呼兰河B 、香港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A 、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A、一B 、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里。A、祖师庙B 、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A、本地人B 、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男人B 、女人C 、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为多。A、男子B 、女子C 、天王D 、妖魔 8、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A 、羊B 、牛C、猪D、马 9、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A、字画B 、挂钟C、匾 10、()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A、后园B 、储藏室C、正房 11、小团圆媳妇是一个()的姑娘。A 、十八岁B 、二十岁C、十二岁 12、西院的()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A 、杨老太太B、周三奶奶C 、大孙子媳妇 13、老胡家又来个()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A 、跳大神B、抽帖儿C、 胡仙 14、抽帖儿的是一位()。A、道人B 、郎中C 、和尚 15、祖母喜欢吃()的饺子。A 、青菜馅B 、韭菜馅C、芹菜馅 1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A、毛猴子B 、小兔子C、小乌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