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重点,案例分析及试卷(含答案)资料

医学伦理学重点,案例分析及试卷(含答案)资料
医学伦理学重点,案例分析及试卷(含答案)资料

医学伦理学重点,案例分析及试卷(含答案)

医学伦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伦理学的含义

即道德哲学,是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道德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其代表著作有《尼可马克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大伦理学》。(伦理是书面语言,道德是口头语言)

2.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分类和学科性质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研究医学道德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它以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运用伦理学的一般原理来调整处理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学科性质: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理论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3现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权利义务论,公益公正论;②医学职业道德: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及医药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医学临床中的其他道德关系;③现代医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现实经济水平与医药经费之间的矛盾;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患者与医务人员关系日渐淡漠和疏远;冲击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不利于人人享有保健;带来许多新的伦理问题;④卫生政策中的伦理问题:传统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临床职业道德,现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卫生政策及其伦理问题;⑤医学法律中的伦理学问题:医事法律法规只有建立在医学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方法:调查研究;案例法;纵向研究法;横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一般伦理学与医学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现代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概况

1. 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①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代医学典籍的序言或独立的篇章之中;《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但确定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形,而且也标注着我国传统医德的初步形成;②中国近代医学伦理思想:1、我国第一部医学伦理学著作——《医业伦理学》,宋国宾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先驱者;孙思邈《论大医精诚》,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两方面2、伦理思想:阐述了医生人格、医患关系、同业关系和医生与社会关系的伦理主张等。③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思想:第一阶段,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伦理思想和医学伦理原则;第二阶段,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和医学道德受到了严重玷污;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医学伦理学在中国处于复兴时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实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国外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1.古希腊医学伦理思想: (1)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2)代表性著作——《誓言》;(3)主要医德思想:尊师如父;接济患者急需犹于兄弟;行医的目的是为病患谋幸福;平等对待病患;敬重医学同道;作风正派;保守职业秘密;举止高雅,给患者以信心;破除迷信与骄傲。

2.古罗马医学伦理思想:(1)代表人物——盖仑;(2)代表性著作——《最好的医生也是哲学家》;(3)主要医德思想:医学是一门艺术;合理的知识结构: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重视医患关系。

3.古印度医学伦理思想:“印度外科鼻祖”——苏斯拉他著的《苏斯拉他集》;“印度内科鼻祖”——科拉加著的《科拉加集》,其中包含的医学伦理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们对医学本质,医师执业和医学伦理都做了精辟的论述。苏斯拉他“为医四德”:正确的知识,广博的经验,聪敏的知觉和对患者的同情心。

4.古阿拉伯医学伦理思想:代表人物:迈蒙尼提斯,犹太人。

代表著作:《迈蒙尼提斯祷文》(P276-277)、《摩西箴言》、《养生法》、《论毒物》。《祷文》的中心思想是作为一个医生一切要为病人着想,不能有贪欲、吝念、虚荣,不为名利侵扰。

5.近代西方的医学伦理思想:①英国医学家、医学伦理学家帕茨瓦尔(Thomas Percival)为英国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在此基础上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规范的《医学伦理学》著作。②1847年,新成立的美国医学会(AMA)制定的伦理准则,其主要内容也是直接引自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的出版,标志着医学伦理学学科的诞生。

3. 国外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阶段的划分

1.传统医学伦理学:[1]时间:欧洲文艺复兴之前;[2]主要研究对象:医患关系;[3]特点:强调医生的义务、责任与美德(医德学);受宗教神学思想影响较大;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伦理思想影响了整个时期;[4]基本理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神圣论。

2、生物医学伦理学:[1]时间:文艺复兴---20世纪70年代;[2]研究对象:临床医学、保健、康复、预防、科研;[3]特点:受生物医学影响巨大;研究领域扩大;基本原则为医学人道主义;[4]基本理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公益公正论、权利义务论;[5]标志:《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比彻姆、查尔德伦斯)。

3、生命伦理学:[1]时间:1970年代至今;[2]研究对象:医学、科研、环境、社会伦理问题等;[3]特点:研究领域继续扩大;[4]基本理论:环境论、境遇论、动植物权利论;

[5]标志:《生命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1971年,波特。

第三章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医学人道主义原则

①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含义:医学人道主义,就是医务人员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被防治者的医德精神。医学人道主义原则,要求对被防治者要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尊重是同情的前提,同情是关心的基础,关心是同情的表现,救助是同情和关心的实质。以上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辩证统一。②依据:(1)最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善性。(2)最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奉献性。(3)是医德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③历史上的医学人道主义:古代的医学人道主义;近代的医学人道主义;现代的医学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2.尊重与自主原则

①含义:尊重与自主原则又可称尊重原则。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患者需要得到比常人更多的尊重。其内容包括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尊重患者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权利等。尊重原则可以延伸为被广泛使用的自主原则或患者自主原则。②依据:(1)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3)情境伦理学的要求;(4)医患知识差距的缩小。③主要要求:(1)尊重患者的人格;(2)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3)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 有利与无伤害的原则

①含义:有利与无伤害原则,也可称不伤害原则或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其动机与结果均应该避免对患者的伤害。②医疗伤害的类型:【1】技术性伤害:是指由

于医疗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患者肉体或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诊断、药物、手术的伤害;【2】行为性伤害: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语言、态度等行为对患者造成的精神性伤害。【3】经济性伤害:是指由于医务人员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导致的过度医疗消费使患者蒙受经济利益的损失。③道德要求:(1)不滥施辅助检查;(2)不滥用药物;(3)不滥施手术。

4. 知情同意原则

①含义:知情同意是指患者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对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决定取舍的自主权。②知情同意权的主体:主要是患者或患者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以及患者的亲属。③主要内容:医务告知的主要内容;医方告知实施原则;知情同意在临床上的表现。④运用的具体问题:知情同意与特殊干预权;知情同意中的代理人同意问题;违反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1.生命质量论

①生命质量论的含义:[1] 生命质量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生命存在的质量;[2]人们不应单纯追求生命的数量,而应着重关注生命的质量,增强和发挥人的潜能;[3]它认为不同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不同;[4] 因此应当有区别地对待生命,对于生命质量低下的人,没有义务加以维持和保存。②生命质量论产生的背景:[1] 社会资源缺乏;[2]现代医学的进步;[3]人口问题。③生命质量的评定标准及应用:[1] 主要质量: 即个体身体及智力状况。比如无脑儿使婴儿生命质量低到不应该维持下去的地步;[2] 根本质量: 即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在家庭、社会和道德关系上对他人的影响;[3] 操作质量: 例如智商,用来测定智能方面的质量。④生命质量论的伦理学意义: [1]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2]生命质量事关人类命运、民族兴衰、国家前途;[3]是人口、环境、生态政策决策的理论依据;[4]是医务人员临床决策的理论依据。

2.生命价值论

①含义:生命价值论是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一种伦理观,它成为当代人类对生命控制和死亡控制的主要依据。其内容有: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道德价值。②生命价值论的基本观点:(1)人的生命是生物学生命与社会学生命的统一;(2)尊重人的生物学生命与尊重人的社会学生命相统一;

(3)尊重生命的内在价值与尊重生命的外在价值的统一。③生命价值论的适用范围:(1)生命价值论是医学发展的重要判断的依据;(2)生命价值论为公正分配稀有卫生资源提供了依据;(3)生命价值论是医疗行为选择的依据;(4)生命价值论的非定性公式。生命价值=(生命质量×治愈率×预期寿命×医疗需要×社会需要) /代价。

3.权利义务论

①含义与关系: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义务在伦理学上,同责任、使命、职责具有同等意义,一般来说,义务是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绝对化、简单化,不能有权利就尽义务,无权利就放弃责任。②基本内容:权利的主要内容:患者的权利:第一,平等享有医疗的权利;第二,监督自己医疗过程的权利;第三,要求隐私保密的权利。医生的权利:医生的一般权利:诊治权、信息获得权、人格尊严权、合理报酬权、科学研究权、民主管理权等。义务的主要内容:病人的义务:尊重医务人员的职业自主权,尊重医嘱,主动配合治疗,按规定缴纳医疗费用。医生义务的主要内容:第一,承担治疗的义务;第二,解释说明的义务;第三,保密的义务;第四,对社会的义务。

4.公益公正论

①含义:公益公正论是强调人类健康利益原则,主张公正合理地解决医疗卫生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要求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道德理论。是协调当代医学伦理学难题的支撑点,也是生命伦理学的理论核心,对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提出的背景:1973年在美国召开的“保护健康和变化中的价值”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提出该理论的学者是美国的约翰逊与赫尼格斯;现实背景:a 医学已经从只发生于医生与病人个体关系上的技术应用,发展成一种庞大的社会性事业;b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医疗行为产生了长远的后果。应考虑长远的社会道德责任;c 医疗费用惊人的增长。③公益公正论的主要内容:(1)公益公正论的兼容观;(2)公益公正论的兼顾观;(3)公益公正论的社会效益观;(4)公益公正论的全局观。

第五章医患关系中的伦理

1医患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①含义:[1]医患关系,就是医生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中建立的相互关系,它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2]医患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医方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患方包括病人、病人亲属或监护人、病人所在单位。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疗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所结成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3]无论是广义的医患关系还是狭义的医患关系,都不仅包含有某些经济关系、法律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着特定的伦理关系。

②内容:⑴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是指在诊疗措施的决定和执行中,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相互关系;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1不是关于诊疗实施本身医生与病人的相互关系,而是关于医患交往中的社会、伦理、心理方面的关系,我们通常说的服务态度、医疗作风等就是这方面的内容;2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是医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3非技术方面和技术方面是相对的: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非技术的,即服务的伦理方面是基本的;技术方面的不同类型是从属的,实质上乃是以一种什么方式来更好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2.医患关系模式(P65)

①萨斯—荷伦德模式:《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内科学成就》杂志,1956);类型: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目的是主张建立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②维奇医患关系模式:类型:纯技术模式(工程模式);权威模式(教士模式);契约模式(法律模式)。目的是主张建立法律关系的医患关系。

③布朗斯坦医患关系模式:《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提出;类型:传统模式;人道模式。目的是主张建立人道模式的医患关系

④海耶斯-鲍第斯医患关系模式:提出一种医患互动的基本医患关系模式;三层含义:⑴医患互动是一个协商的过程,而不是医生简单下命令的过程;⑵医患关系是基于患者的感觉,而不是基于情况的客观事实;⑶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进行妥协的可能性。

3.医患的权利和义务

①患者的权利与义务:a病人的权利是指病人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应享受的权益或利益,是法律概念,也是伦理学概念。病人权利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病人医疗保健权;病人自主权;病人知情同意权;病人隐私保密权;病人监督申诉权。b病人的义务:病人的义务主要是道德义务,是作为社会的人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动下自

觉履行对社会和他人应负的责任。主要包括: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的义务;负担正当医药费用的义务;支持医学科研的义务。

②医生的义务和权利:a医生的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与病人权利是一致的,其包括:1对病人的义务:治疗的义务:解除痛苦的义务;解释说明的义务;保密的义务;2对社会的义务;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义务;发展医学科学的义务。b医生的权利,是指医生应有的权利和应享受的利益,可分为⑴医生的一般权利:①独立自主的诊治权;②信息的获得权;③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④医疗服务合理报酬的获得权;⑤从事医学研究的权利;⑥参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及医院管理的权利。(2)医生的特殊权利——干涉权:干涉权是医疗中相对于医生一般权利而言的特殊权利,是用来限制病人权利的。医生的干涉权是在医学伦理原则指导下,医生为了病人的利益或为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对病人自主权(包括病人意愿、行为、决定)进行干预和限制,并由医生作出决定的一种医疗伦理行为。。

第六章医学科学研究与伦理

1.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1.医学目的原则;

2.知情同意原则(1946《纽伦堡法典》;1964《赫尔辛基宣言》);

3.保护受试者原则;

4.科学原则( CRRB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盲法原则。

第七章器官移植中的伦理

1.供体采集的伦理问题

⑴活体供体:亲属活体供体;非亲属活体供体;器官市场;⑵尸体供体: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尸体器官是构成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尸体器官的获取,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自愿捐献;推定同意;有偿捐献;需要决定;⑶胎儿供体:指利用不能存活或属淘汰的活胎或死胎作为器官供体,也可为细胞移植提供胚胎组织或器官。其应遵循以下道德伦理规则:(1)作为供体的淘汰性胎儿应局限在避孕和怀孕失败后流产和引产的小于5个月胎龄的胎儿以及围产期内无脑儿等有严重先天缺陷胎儿的范围;(2)供体胎儿必须以征得其父母一致的知情同意和医院相应委员会(包括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认可为前提;(3)必须禁止供体胎儿过程中的商品化行为和方式;(4)必须禁止直接以治疗需求为理由而流产的胎儿用于供体;(5)在胎儿供体利用的程序上,必须坚持淘汰在先,然后方可考虑利用。不可因急需供体而随意淘汰胎儿。⑷异种器官供体:是以一物种的细胞、组织、器官作为移植物,移植到另一物种体内,也称为异种移植。其面临的伦理学问题有:1)违反了自然进化法则(原理);(2)物种间的感染问题的存在;(3)异种器官移植出现的“混合人”;(4)动物的权利问题。

第八章临终与死亡中的伦理

1..死亡伦理相关问题

①死亡问题日益突显:[1]死亡问题是人生根本性的问题;[2]医学科技的发展;[3]生命质量论的体现;[4]安乐死问题的研究;[5]死亡标准的提出。

②死亡伦理思想的演变:[1]古代思想整体上体现“重生轻死”的倾向;[2]近代体现思想多元化。

③死亡标准的争论:[1]死亡标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法学、伦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2]1951年美国著名的布莱克法律辞典给死亡下的定义为:“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传统死亡标准); [3]196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没有反射和肌肉活动;停止自主呼吸;动脉压骤降和脑电图平直(《悉尼宣言》);[4]1978年,美国的《统一脑死亡法》规

定死亡概念:全脑功能包括脑干功能的不可逆终止;[5]1980年中国学者李德祥提出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该观点已获我国大多数学者支持。

④死亡标准的转变:“心死亡”标准——“脑死亡”标准。

3.安乐死的含义和理论争议

①安乐死的含义:1. “安乐死”这个名词源自希腊文,由安逸和死(两个词素构成,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2.目前我国将安乐死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3.安乐死可分为被动与主动、自愿与非自愿安乐死。

安乐死的伦理争论:①反对安乐死的理由:1)家属的社会压力;(2)家属与病人的动机(是否理性);(3)生死应当是自然之事;(4)生命的价值高于死亡的价值;(5)生命神圣论;(6)法律;(7)不可逆的诊断标准;(8)滥用。②赞成安乐死的理由:(1)人道主义的体现;(2)节约卫生资源;(3)人的自由权利;(4)人的尊严—最高价值的体现;(5)生命质量论的体现;(6)社会进步的体现。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所谓解释医德,就是揭示医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和( ),把对医德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2、医德的部分内容不受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的影响,表现了医德的( )的特点。

3、阿拉伯著名医家( )所写的《祷文》是古代医德史上一篇很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

4、医德关系是在( )中形成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和卫生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自觉力量维系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5、医德特殊规范反映了各种医德关系的( ),是不同的医务人员各自遵循的行为准则。

6、1948年,浙江省立医学院余继敏教授在( )书中指出,医务人员应保守病家秘密。

7、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形成的对服务对象的道德责任感和( )。

8、在诊疗过程中,贯彻自主准则要注意病人是否具有( )。

9、(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专科所需要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内容的护理。

10、人的生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生产周期长,二是( )。

11、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结束,是人的( )的消失。

12、祖国医学很早就提出了对疾病预防的观点,( )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之说。

13、在人体实验中,对受试者的尊重应始终居于科学和( )的重要性之上。

14、卫生资源使用的医德要求是:反对浪费,限制增长,( ),提高效益。

15、“健康”的现代涵义是:“不但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有完满的心理状态和( )。”

16、医德教育的特点是社会性与实践性、多端性与同时性、( )、反复性与长期性。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是最佳的,请把最佳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医德现象是()的表现形态

①医德意识②医德规范③医德关系④医德理论

2、阐明如何对待精神病患者的医德规范的国际性医德文件是()

①《东京宣言》②《夏威夷宣言》③《日内瓦协议法》④《赫尔辛基宣言》

3、医德关系的主体是()

①医生②医务人员③患者④被防治者

4、()是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①医德基本原则②医德规范③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④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5、医德荣誉的客观评价是以()为基础和价值尺度

①医德良心②医德责任感③社会舆论④风俗习惯

6、在问诊过程中,( )的作法是错误的

①使病人理解无误②对病人的不良情绪立即批评

③不打断病人的思路④不强迫病人回答有关隐私问题

7、实行计划生育,推广节育措施,应提倡( )为主

①人工流产②避孕③男性绝育④女性绝育

8、三级预防中的第一级预防指()

①病因预防②疾病潜伏期预防③疾病前驱期预防④疾病临床期治疗

9、主动安乐死是指()

①放弃抢救濒死者生命的措施,任其死亡

②病人自己结束痛苦的生命

③对濒死病人给予适当的维持治疗,使其安然死亡

④对治愈无望的患者,利用人工干预的医学方法,加速其死亡

10、()的医德品质最能体现出医学人道主义

①仁慈②诚挚③公正④节操

11、在医德评价中,我们应坚持()

①目的决定论②手段决定论③目的手段同一论④目的手段对立统一论

12、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①医学实践②理论学习③自我反省④慎独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医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

①医德意识与医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

②医德的产生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③社会经济利益与卫生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④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⑤医德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2、医德依靠( ) 等非强制力量维系

①卫生法规②社会舆论③传统习俗④内心信念⑤行政律令

3、社会主义的医德关系应是()

①谋生协作型②赐舍恩惠型③友好合作型④排斥对立型⑤志同协调型

4、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医德规范有()

①一视同仁②关心体贴③谨言慎行④团结协作⑤勤奋治学

5、社会主义医德幸福观认为()

①医德幸福是健康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适当满足

②医德幸福建立在辛勤的工作和劳动的基础之上

③首先要关注个人幸福

④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是最大幸福

⑤必须把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统一起来

6、“选择恰当的治疗目标”的择优准则要求医务人员应结合( )因素综合考虑

①病人所患疾病的性质②病人的意愿③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自身条件

④病人的经济状况⑤可以利用的医疗卫生资源

7、对( )患者尤其应注意保守医秘

①传染病②精神病③老年④妇科⑤儿科

8、人类对生育应该也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这是因为()

①生育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②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生育现象

③生育是客观的自然现象④人们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控制生育⑤人类经常遭遇自然灾难

9、临终照顾为病人提供的安息条件包括()

①对死亡过程中的问题作出恰当处理②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

③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④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⑤伴送病人到人生终点

10、预防保健事业出现的新特点包括()

①整体性与综合性②多维化与社会化③现代化与行业化

④地区化和民族化⑤政策配套化和法制化

11、人体实验往往存在着内在矛盾,表现为()

①主动与被动的矛盾②自愿与强迫的矛盾

③经济价值与科研价值的矛盾④利与弊的矛盾⑤精神与物质的矛盾

1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是指()

①人人享有平均的医疗保健权②人人享有平均分配卫生资源的权利

③同样的病人给予同样的医疗照顾④合理差等分配医疗卫生资源⑤不同的病人给予相同的医疗服务态度

13、严谨,指医务人员严肃的科学态度()

①谨慎的工作作风②周密的思维方法

③公正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④严格地要求自己⑤刻苦的钻研精神

14、医德修养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慎独的方法②积善的方法③自我反省的方法④示范感染的方法⑤学习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医学伦理学的任务。

2、医医医德关系模式的四种类型。

3、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4、社会主义医德功利观。

5、护理医德的意义。

6、补偿生育功能的医德要求。

7、医德评价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客观标准。

五、论述题(10分)

医务人员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医患道德关系?

六、辨析题(10分)

有一位身患晚期肝癌、对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七旬老工程师,和另一位年仅10岁、患急性甲肝的小学生,同时到一家医院就诊,要求住院治疗。但是,由于该院种种医疗条件的限制,只能收留一位病人。

请问医生应该给哪一位病人开住院单?其医学伦理依据是什么?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病人孙某,女,9岁。因颈部包块来院就诊,经认真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并有颈淋巴结转移。经周密考虑,医生同孙母谈了如下内容:

①根据病人所患癌症的病理类型分析,病人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放疗、化疗只能起到短期维持作用,几乎没有根治作用。

②常规甲状腺癌根治术有较高的五年存活率,手术的成功希望较大。但术后不可避免会造成颈部塌陷变形,肩下垂,身体外观和功能都要受到一定损害。

③改进型甲状腺根治术的五年存活率无明确定论,有文献报道效果较好,术后不会出现身体外观的明显改变。但本院只有2名医生学习过该手术,本院尚未开展此手术,手术成功的把握较小。

根据以上情况,孙母提出采用改进型手术,医生接受了孙母的选择。医务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手术准备,并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指导,但孙母手术前夕突然拒绝手术。医务人员断然否决了孙母的要求,按原计划进行手术,结果手术成功。

请分析医务人员的医德行为。

1、固有规律

2、全民性(或非阶级性)

3、迈蒙尼提斯

4、医学实践

5、具体特点

6、医师伦理学纲要

7、自我评价能力

8、自主选择力

9、基础护理

10、具有惯性

11、本质特征

12、黄帝内经

13、社会方面

14、充分利用

15、社会适应能力

16、层次性和渐进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③

2、②

3、②

4、①

5、③

6、②

7、②

8、①

9、④10、①11、④12、①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②④

2、②③④

3、③⑤

4、①②③

5、①②④⑤

6、①②③④⑤

7、②④

8、①②④

9、①②③④⑤ 10、①②③⑤11、①②④ 12、③④⑤13、①② 14、①②③⑤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8分)

1、医学伦理学的宗旨是扬善抑恶,更好地发挥医学效益,为人民的健康服务(1分);具体任务是:描述医德、解释医德、树立医德(3分)。

2、医德关系模式的四种类型是:

排斥对立型;(1分)父子主从型;(1分)谋生协作型;(1分)志同协调型。(1分)

3、(1)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善性;(1分)

(2)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1分)

(3)是医德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1分)

(4)是对丑恶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1分)

4、社会主义功利观认为:维护人民健康,是医务人员的根本功利;追求集体效益,是医务人员的合理功利;个人劳动报酬,是医务人员的应得功利。(3分)当三者矛盾时,个人功利服从集体和人民功利,集体功利服从人民功利。(1分)

5、护理医德是医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障(1分);对护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分);对协调医、护、患三者关系有重要影响(1分)。

6、(1)严格控制实施对象,谨慎使用该项技术;(1分)

(2)谋求不育夫妇幸福,不得从事商业活动;(1分)

(3)参予各方自愿立场,严格执行特殊保密;(1分)

(4)积极进行宣传指导,确保手术安全有效。(1分)

7、医德评价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1分)

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是:

(1)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和和长寿(1分);

(2)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1分);

(3)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1分)

五、论述题(10分)

答题要点:

1、社会主义医患道德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卫生经济关系基础上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以社会主义伦理原则为指导的友好合作型的医患道德关系。(1分)

2、要建立社会主义医患道德关系,医务人员应做到:

(1)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价值地位:他们是医务人员职业价值的唯一确定者;是社会对医务人员奖偿的资格发言人。(1分)

(2)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患者有享受防病治病、卫生保健和礼貌待遇;知情同意;保守个人秘密;监督防治;要求解释防治费用的权利。(5分)

(3)认真履行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1分)

3、医务人员自觉克服任何妨碍和破坏建立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思想和行为。(2分)

六、辨析题(10分)

答题要点:医生应该给10岁的小学生开住院单(1分)。

这是因为:

(1)从生命质量看,小学生的生命质量比老工程师的生命质量高。七旬老工程师身患绝症,没有治愈希望,预期寿命短;而10岁小学生有治愈希望,能够恢复健康,预期寿命长。(4分)

(2)从生命价值看,小学生的潜在社会价值比老工程师的潜在社会价值大。尽管老工程师曾为社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由于身患绝症,年事已高,现已失去了继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条件;如果治愈了小学生,培养其成才,将来将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3分)

(3)从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来看,给老工程师投入再多的卫生资源,也无法使其康复,只会是浪费很多资源;而收治小学生,则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是对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答题要点:

1、医务人员一开始确定手术时,主动征询孙母意见,尊重患儿家长的选择,是符合诊疗医德的。孙某9岁,属发育期自主选择力丧失,医务人员听取孙母对手术选择的意见,符合“自主”医德准则;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向患儿家属说明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为病人的自主选择提供充分条件”,是对患方“知情同意”权利的尊重。(3分)

2、医务人员采用改进型手术,符合人体实验的医德要求。改进型手术因疗效不确定,属临床实验性疗法,对其加以运用具有人体实验的性质。本例中医务人员采用该术,是为了病人的利益,“实验目的纯洁高尚”;而且医务人员术前认真准备,请专家指导,符合“保障安全讲求科学”的医德要求。(3分)

3、医务人员后来对孙母拒绝手术不加理睬,仍按原手术计划施术,是违背医德要求的。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受试者及其监护人接受或拒绝手术或实验、并随时撤销和退出手术及实验的权利,不应强迫施术。(3分)

可见,医务人员尊重病人自主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1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12分)

1.避免心理治疗庸俗化的医德要求是( )

a.具有帮助病人的诚意

b.具备心理治疗知识

c.自我涵养、耐心细心

d.维护患者,保守医密

2.现代社会医德最鲜明的特点是( )

a.医学人道主义的深入

b.医德责任的扩展

c.医德要求的国际化

d.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和发展

3.在医德规范体系中,能体现着其普遍要求和价值目标的规范是( )

a.医德一般规范

b.医德特殊规范

c.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规范

d.医德基本原则

4.“有利于防病治病……”等三条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是进行医德评价的( )

a.最高标准

b.具体标准

c.基本标准

d.根本指导原则

5.医德义务对医务人员职责的规定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

a.权利与义务

b.主观与客观

c.个体与公益

d.荣誉与幸福

6.( )不是有效准则对待安慰疗法的态度。

a.医务人员要审慎应用安慰疗法

b.采用该方法要有保护措施

c.该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常规应用

d.该疗法效果不理想时要及时终止

7.基础护理的基本医德要求是

a.主动掌握护理技能

b.自觉提供相应服务

c.遵章守纪严以律己

d.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8.某夫妇按政策可生二胎,但其提出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则放弃第二胎指标,医务人员应该

( )

a.对胎儿进行性别选择

b.孕前对精子进行性别选择

c.根据夫妇双方单位的意见决定是否应用性别选择技术

d.拒绝为其应用性别选择技术

9.卫生部颁布的卫生防疫法规是

a.《食品卫生法》

b.《传染病防治法》

c.《环境保护法》

d.《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0.卫生目标人群按照利益性质区分为( )人群。

a.服务与实施

b.宏观与微观

c.正卫生价值目标与负卫生价值目标

d.重点与非重点

11.选择器官移植受者的首位标准是( )

a.受者在家庭中的地位

b.受者过去的成就

c.受者未来可能的贡献

d.移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

12.目前,我国应用的死亡标准是( )

a.心肺死亡

b.脑死亡

c.心肺与脑死亡

d.深度昏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2分)

1.医德的不平衡性是指医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与( )水平不一致。

a.经济发展

b.医务人员的技

术 c.医务人员的医德

d.医疗卫生设备

e.医务人员的素质

2.( )说法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朴素医学人道主义思想。

a.“三世轮回”

b.“仁爱救人”

c.“普通一等”

d.“天赋**”

e.“人命至重”

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医德关系是( )

a.主仆隶属型

b.赐舍恩惠

型 c.金钱交易型

d.父子主从型

e.谋生协作型

4.所有医务人员共同遵循的医德行为准则是( )

a.医德一般规范

b.医德特殊规

范 c.医德普遍规范

d.医德具体规范

e.医德基本原则

5.护理医德的实质在于( )

a.珍惜人的生命

b.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c.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d.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e.为个人、家庭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6.世界范围内,现存的判定死亡的标准有( )

a.脑死亡

b.心肺死亡

c.濒死

d.临床死亡

e.生物死亡

7.人体实验的内在矛盾表现为( )

a.医学发展与社会责任

b.成功与失

败 c.主动与被动

d.自愿与无奈

e.利与弊

8.在手术治疗中,“认真签定协议”的医德目的是( )

a.让病人承担手术风险

b.让病人家属承担手术风险

c.让医务人员承担手术风险

d.病人及其家属与医务人员共同承担手术风险

e.让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所造成的机体不可恢复的改变给予理解与认同

9.目前,( )获取移植器官的途径为人类道德所完全否定。

a.“给”

b.“取”

c.“换”

d.“售”

e.“买”

10.医学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 )关系。

a.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e.相同的医学动机肯定由相同的医学效果引出的

/

11.“慎重的手术确定”这一医德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做到( )

a.对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之间进行权衡

b.对创伤代价与治疗效果之间进行权衡

c.介绍和解释手术的各种情况

d.介绍和解释非手术的各种情况

e.认真签定协议

12.医德品质具有的特征有( )

a.医德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

b.以医德行为作基础

c.静态的医德概括

d.动态的医德表现

e.属于医务人员的个体医德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医德客体是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受主和被动者,是服务对象和_________。

2.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对医德进行了专门论述,提出了“_________”的

朴素人道主义思想。

3.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医德手段是“_________”。

4._________是医德体系的主体结构。

5.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形成的对服务对象的_________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6.择优准则,就是要求医务人员认真仔细地选择使病人_________的诊疗措施。

7.门诊护理的特点:工作量大、情况复杂,_________事关重要,反应敏感、影响面广。

8.恢复生育功能的医德要求和_________的医德要求,属于助产的医德要求。

9.主动安乐死,是鉴于患者病愈无望,利用人工干预的医学方法,主动结束痛苦的生命或_________过程。

10.1979年,为了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我国颁布了第一部《_________》

11.医德是医学科研的价值目标,成功的重要因素和_________。

12.卫生资源的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医德要求是:坚持公正分配和_________分配。

13.医务人员在医德认识、情感等的支配下所采取的直接现实性的步骤,称为_________。

14.医德教育的特点是社会性和实践性,多端性和同步性,_________反复性和长期性。

15.关于死亡确定的国际性文件是《_________》。

16.良好的医德将有助于实现由传统的医护关系向现代_________型的医护关系的转变。

四、简答题(1、3小题各5分,其余小题各4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

2.医德一般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3.医务人员为病人自主选择提供哪些充分条件?

4.儿科患者的特点有哪些?对其护理的医德要求有哪些?

5.卫生资源微观分配和使用的医德要求怎样?

6.什么是医德修养和医德境界?

7.预防工作的一般医德要求?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医务人员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2.孙某问刘医生:“现在医务人员收‘红包’,你是怎样对待的?”刘医生十分明确又坦率地回答说:“其他行业也有‘红包’

现象,医务人员为什么不能收?‘红包’能够表明我们的社会价值,有人送‘红包’我也要。”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3.一学生钱某以高热、头痛、颈项强直主诉入急诊室。体检提示脑膜炎。脑脊液检查表明是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医生

将诊断结果告诉了该学生,并建议住院用抗生素治疗,遭钱某拒绝。试述医务人员应如何对待钱某的拒绝。

华东区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医学伦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b

2.d

3.d

4.c

5.c

6.c

7.d

8.d

9.d 10.c

11.d 12.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abd

2.bce

3.ce

4.ace

5.ac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