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之原则模式

解读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之原则模式
解读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之原则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4192818.html,

解读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之原则模式

作者:陈丽萍

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4期

摘要本文阅读了《认真对待权利》一书,分析了德沃金提出的法律原则模式。并从法律实

证主义的代表观点入手,分析了德沃金对哈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从而进一步展现德沃金的法律原则理论体系的内容。

关键词德沃金法律规则原则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62-02

《认真对待权利》是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在20世纪60~70年代写成的。在这个阶段中,美国国内面临种族歧视问题、越南战争问题、善良违法问题等等。围绕着

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遵守法律,在没有成文法依据,也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法官如何审判案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德沃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了美国法律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提出了政府必须平等地尊重和关心个人权利,不得为了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利益牺牲人权的观点。

二次大战后自然法复兴之际,哈特有力地为法律实证主义辩护,强调法律不必与道德相关联;法律是一组规则,其效力来自于人民的接受。德沃金直接挑战法律实证主义领导者哈特,认为法律固然是一项强制力的运用,但不应该是官员们的裁量所创造的规则组成;也不应当仅由人们的接受作为其效力基础。强制力的运用与否,应涉及道德问题,反映在法律原则之上。本文主要探讨《认真对待权利》中法律原则模式。

一、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

首先,德沃金将法律实证主义学说的基本思想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个社会的法律就是由该社会直接或间接地、为了决定某些行为将受到公共权力的惩罚或强制的目的而使用的一套特殊规则。第二、这套有效的法律规则不是面面俱到。它必须由法官来行使自己的自由裁量权。这就意味着,法官已经走出了法律之外,以某种其他标准引导他创设出一条新的法律规则,或者对一个旧的规则加以补充。第三、讲某人有“法律义务”,就是说他应服从一个有效的法律规则,要求他从事或不从事一定行为。德沃金认为法律实证主义者的以上三个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德沃金从原则的地位开始批评哈特的理论。他提出了一个事实,在法律争论场合,尤其在疑难案件中,人们使用更多的不是规则,而更多是原则而发挥作用的标准。那么,原则和规则有何不同呢?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是逻辑上的区别。“规则在适用时,是以完全有效或者完全

专题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专题八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与法规 授课章节:第五章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道德、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树立崇尚道德、法律的理念。 2、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质,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法律规范。 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演示;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思考题: 说说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进入新课:

一、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四点: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从不同的侧面对大学生上网的行为提出要求。先请各位收听一则消息。这就是发生在2010年4月20日的事情,这位江同学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散布会有地震发生与取消世博会的消息,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在我国目前4、04亿的网民当中,大学生网民所占的比例约达到了40%,队伍相当庞大。可见,大学生如何使用网络工具,势必会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①大学生应该如何使用网络? ②您就是如何使用网络贴吧的? ③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正所谓,凡事无绝对。我们来进行一般认为上的区分。像查资料、瞧新闻、瞧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BBS论坛等,我们一般认为就是正确的网络行为。然而像浏览下载色情信息、网络诈骗、黑客等行为就是很明显的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应该自觉地加以抵制。还有一些网络行为就是可褒可贬的,很难说对或错,例如人肉搜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人肉搜索的问题。先请瞧一个案例。(视频) 这就是发生在2008年10月的惨剧,在这个案例里面人肉搜索就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什么就是人肉搜索呢? 从名称上来瞧,人肉搜索就与我们经常用的百渡、谷歌等完全利用机器搜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口李一鸣 “快乐”,在个体体验中无疑是一种心理的快感,伦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幸福感。在一般美学原理看来,快感是有待于升华的粗鄙“美感”,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幸福感的“快乐”一旦脱离了利与善的束缚和价值要求,它本身也便成为一种美感。在先秦诸思想家中,孟子较早注意到伦理与审美意义上的快乐。他追问了快乐的政治伦理根源;并依据主体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分析获得快乐的现实根据;最后暗示了世俗快乐上升为审美境界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本心,以此论证人性本善;在道德上,则提出人的“仁、义、礼、智”诉求,而其中尤以“仁、义”为中心。孟子以“仁、义”作为人伦理构架的核心,他的快乐理论也必然要求把“仁、义”作为快乐的实质内容和最终根源,即如他明确表示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孟子?离娄上》)这里以“事亲”和“从 ?思想文化? 兄”的事实说明,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是符合仁义;以此作为身体力行的从容选择,并以此为乐,这也就是快乐的真正实质与根源。 在其他场合,孟子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如有人问他在游说诸国君主的时候,何以做到别人理解自己或不理解自己都能是“嚣嚣”(自得其乐)的,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这里的“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所谓“无欲”,却是以崇尚德、喜爱义为前提的,即对道德、仁义的崇尚和喜爱,乃是获得快乐的实质前提与要求。 在孟子看来,由于主体地位与觉悟认识的不同(如“求其放心”和“有放心而不知求”的差别)而导致快乐与否以及快乐多寡等问题。就《孟子》中的论述来看,他主要是对君子之乐、君王之乐和平民之乐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1.“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孟子虽然对“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孟子?离娄下》)表示赞赏,但是他所谓的“君子之乐”与孔子、颜回那里的“君子之乐”(宋人以此衍出“孑L颜乐处”之说)还是略有差别的。孔子的“君子之乐”主要是对于物欲的超越,摆脱功名的羁绊,实现身心的解放和心灵和谐所获得的最高快乐。 而孟子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孟子?尽心上》)如果一个人充斥着“广土众民”的欲望,自然无法快乐;在政治诉求上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快乐,虽然摆脱了拥有广大土地和众多百姓的外在功绩,但是仍以安定天下作为道德和政治理想,这并不符合人的“仁义礼智”的本性。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君子之乐”在根本上并不局限于“快乐”的满足,而恰是对“快乐”有所超越;而 7万方数据

化学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本栏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协办 3读者意见反馈请点击www .ne wdrug .cn 或发送至E 2mail:wangyumei@ne wdrug .cn,联系人:王宇梅,联系电话:(010)82282300-802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二) 化学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马 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文中结合化学原料药注册申报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尝试对《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进行解读。 [关键词] 指导原则;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8)18-1634-03 M anufactur i n g process of chem i ca l drug subst ances MA Lei (Cen ter for D rug Evaluation,S tate Food and D rug A dm in istration,B 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 “Guidance of manufacturing and structure elucidati on for che m ical drug substances ”was tenta 2tively inter p reted herein by discussing certain typ ical phenomena occurred in che m ical drug substances registrati on . [Key words] guidance;che m ical drug substances;manufacturing p r ocess 原料药即药品中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原料药与辅料共同组成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我国对原料药实行注册审批制度,规定原料药应当与制剂一起经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其安全有效后方可生产上市。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和药用中间体的生产大国,但是与医药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生产工艺水平还是在研究开发理念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并发布了《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希望籍此建立起原料药研究和注册申报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并推动我国原料药生产工艺水平和研发理念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目前该指导原则已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原料药的研究和评价中仍然有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澄清,比如研究者对于申报资料中应该提交哪些研究信息,以及为什么要提交的问题仍然存在疑惑。本文结合原料药注册申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根据指导原则内容划分,本文主要对概述、制备工艺研究一般过程、制备工艺研究的一般内容等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解读。 概述 概述部分就本指导原则起草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介绍。 本指导原则代表了药品注册评价机构目前对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的一些认识,但并非硬性要求;由于具体制备工艺研究的复杂性,指导原则不可能涵盖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用问题,但它提供了制备工艺研究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并为研究者和评价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所以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通过对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一般规律的阐述,使药品研发者和评价者在这一问题上尽可能地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药品研发和药品注册的效率。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一般过程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一般过程分为六个阶段:①确定目标化合物。②设计合成路线。③制备目标化合物。④结构确证。⑤工艺优化。⑥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化生产。 以上几个阶段基本反映了化学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大致过程。但是应当看到,这些阶段并不是按序进行、一贯而下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调整甚至推倒重来的过程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在研究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应当对后面几个阶段的工作难度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以尽可能避免半途而废的结局。 另外,就整个药品的研究过程而言,原料药的制 — 4361—

抗核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抗核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 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抗核抗体作为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s ,AID ) 重要的生物学标志,是临床应用中最广泛、最基础的一组自身抗体。临床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系统性(非器官特异性) AID 患者。同时,ANA 可见于器官特异性AID 患者,如自身 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除此之外,ANA 也可见于慢性 感染性疾病及健康人群中 细胞核是ANA 靶抗原所在的最重要的结构部位,因此传统意义上的

ANA 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总称。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培养细胞抗原基质(如HEp-2 细胞)的广泛应用,ANA 的定义扩展到以真核细胞各种成分(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目前,ANA 检测分成ANA 总抗体的检测和针对靶抗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其中,ANA 总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等。ANA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ELISA法、线性免 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 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 )等。 本指导原则所述抗核抗体检测试剂是指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线性免疫印迹法等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针对人血清、血浆样本中总抗核抗体或针对靶抗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体外定性和/ 或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的试剂。同时,本指导原则是针对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的通用指导原则,申请人应结合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申报。如果申报产品有具体指导原则,应参照执行。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进行注册申请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 号)(以下简称《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 2013 〕242 号),抗核抗体及针对靶抗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检 测试剂属于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管理类别为□类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注册申报资料的撰写应符合《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 年第44 号)(以下简称44 号公告)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微博,等聊天交流工具的广泛使用,互联网已然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在给人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目前,我们在网上进行社交和网上购物以及网上办公等活动,其中每一方面都充斥着或大或小的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信息传播快捷,传播渠道多样性等特点,我们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新闻资讯,了解国家大事,但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淫秽,低俗,甚至反动,暴力恐怖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网上恶意攻击和思想渗透行为,更是严重影响了生活秩序。 一。网络上突出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诈骗行为,传播不良或虚假信息,网络行为失范。 诈骗行为利用了网络的隐蔽性,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或直接植入病毒等行为盗取网民的个人身份信息,从中获利,或在购物平台上冒充商家,骗取消费者钱财,甚至通过网络社交骗取网友的信任,最终实现其骗财的目的,这些年来,因网络社交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 传播不良信息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淫秽,暴力的信息让网友们避之不及,无数青少年遭到毒害。最可恨的是有些外国敌对势力在网络上肆意诋毁国家形象,意图挑起人民内部矛盾,甚至企图煽动国家分裂。现在,在网上随便浏览新闻

就会看到各种诋毁河南人是言论,有的甚至是谩骂。还有南方与北方,内陆与沿海,海峡两岸都成了不法分子挑起争端的借口,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政治目的。 网上行为失范的现象最为普遍,很多网友借助网络上的隐蔽性,在与人交流或评论时肆意谩骂,对网民进行恶意攻击,发送匿名消息,给别人带来了很多困扰。尤其是网络造谣现象,他们编造谣言 原名秦志晖,男,30岁,湖南省衡南县香花村人,高中毕业,曾是尔玛公司员工,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员工,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2个小时就被转发1.2万次,挑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的;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捏造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并将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群众作为攻击对象,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伤。这并不是特例,而是当前我们所处的网络环境中的普遍现象。网络社会道德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三、要想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严防网络网络诈骗,恶意

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

一、关于道德的起源 孟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性皆善的理论。孟子认为,人之所以皆善,是因为人皆有“四心”。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耻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辞让之心,便会恭敬谦让;有是非之心,便晓去取正误。因此,恻隐之心,也就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也就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也就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也就是智的萌芽。“四心”分别与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成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和开端,这便是所谓的“四端”。“四端”绝不意味着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而仅仅是完善人性和道德的开端而已。孟子的性善说包含着对人的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带有浓厚的先验论色彩,强调了人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后天的“尽心”、“知性”“知天”和“养性”,使人的善性最终与天道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关于道德的目标 既然人天生就有“四心”和“四端”,那么世界上何以会有众多不善的人?这是孟子性善说所面临的强有力的挑战。为了使其性善说无懈可击,孟子强调了后天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努力程度和社会环境状况对完备人性和道德的重要作用。他在《告子上》中,以牛山的草木作喻:牛山绝非不长草木的不毛之地,其所以没有树木,是由于人为的砍伐破坏。因此,人的天赋的善性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还明确指出:丰年少年子弟依赖好收成好吃懒做,在荒年少年子弟巧取豪夺,这并非他们天赋的秉性如此,而是后天环境使然。基于上述思想,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著名命题。这里,他肯定了人人都有成为尧舜那样圣人的可能。他说:“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个问题既包含有对“四心”、“四端”这一“为尧舜”的前提条件的认可,更包含着对能否“为尧舜”在于自身的努力的强调。孟子不仅仅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成为圣人,还指出了完备人性和道德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求其放心”,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把丧失的仁爱之心不断的寻求回来,不让天赋的“四心”散失;“反求诸己”,使其不断充实。这实际上是强调了人的后天的自我道德完善。其次,要高度重视“居养气,移养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这一事实,万不可忽视后天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备人性和道德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三,是“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使人们的天赋善性日趋完美。 三、关于德育的途径 孟子高扬着性善论的旗帜,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把人从传统的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他反复论证了怎样实现人自身的价值问题,强调要通过理想人格的砥砺这一途径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要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必须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完备天赋的善性和道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通过砥砺理想人格而达到的最高的道德精神境界。然而砥砺理想人格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人生旅程。为此,孟子强调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他为后世留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不仅仅赞颂了在贫困、忧患中崛起,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不畏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壮丽人生,而且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之光。当论及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孟子特别强调人们在关键时刻的自我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和“义”不可兼得,在两者激烈冲突的关键时刻,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便彻底的显示出来,承认一方的价值,便否定了另一方的价值。对此,孟子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神圣命题。此后,“舍生而取义”便成为了儒家人生价值观中最辉煌的篇章。 孟子的德育思想哺育了华夏民族,形成了崇尚气节,坚持真理,坚忍不拔,真气凛然的民族品格,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重温先哲孟子的这些思想,将给我们积极的启示。 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 史宁菊 (陕西省澄城县王庄中学陕西澄城715203) 摘要:孟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主张性善论,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后天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努力程 度和社会环境对完备人性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人格砥砺和关键时刻舍生取义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关键词:孟子德育思想起源目标途径 【德育美育】 147 --

(完整版)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总是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便会在职业生涯中更顺畅,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已成为人才任用的重要标准 据多方考查显示:学历已不再是公司招聘最先重视的条件,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任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毋庸置疑,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录用人才时的重要标准,职业道德在个人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任何工作都干不了。缺乏职业道德别说成功,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家餐馆打工,刷盘子的时候要求刷6遍,一开始还能照做,后来发现刷5遍也一样干净,就少刷了一遍。显然,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相信任何老板都不会用这种心态的员工。虽然只是简单的刷碗工作,缺乏职业道德也是做不好的。 三、职业道德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想要把事业做成,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职业道德在人们从事的不同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显。一个人如果想在任何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如比尔.盖茨、张瑞敏、董明珠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就拿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来说吧,发现问题冰箱后他敏锐的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毅然带头把问题冰箱当众砸了,正因为这一点,具备了行事魄力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后来的海尔才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品牌,具备同国外品牌竞争的能力。 五、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品德,从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看出其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紧密联系,一方面的变化也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影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办法,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也是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过程。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个人人格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_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

[作者简介] 许真玉,女,硕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品的技术审评 工作。联系电话:(010)68585566-514,E 2mail:xuzhy@cde .org .c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十一)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 许真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文中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对已上市化学药品的与处方工艺相关的变更研究,包括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关联变更的问题,注射剂处方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殊辅料的质控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已上市化学药品;处方;工艺;变更研究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16-1496-04 Var i a ti on research on the form ul a ti on and manufactur i n g process for approved chem i ca l drugs XU Zhen 2yu (Center for D rug Evaluation,S ta te Food and D rug A dm inistration,B eijing 100038,Ch 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 r oble m 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variati on research on the for mulati on and manufacturing p r ocess f or app r oved che m ical drugs on the basis of the “Guideline for Variati on Research on the App r oved Che m ical D rugs ”released fr om SF DA.The variati on research includes the concerns on the classificati on for variati on researches,related variati ons,and the quality contr ol of the s pecial exci p ients in the f or mulati on of in 2jecti ons . [Key words] app r oved che m ical drugs;f or mulati on;manufacturing p r ocess;variati on research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 已于2008年5月1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 DA )正式颁布执行了。在这篇指导原则中,从技术的角度对已上市化学药品的影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性的变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阐释,包括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药品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变更、注册标准变更、规格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进口药品产地变更、进口原料药产地和进口药品所用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等研究。这里,笔者将结合实际审评工 作对该指导原则的第四和第五部分,即与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关联变更的问题,注射剂处方中可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殊辅料的质控要求。1 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指导原则中,按照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所产生的影响,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I 类、II 类和III 类,其中I 类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II 类变更属于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III 类变更属于较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

(产品管理)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产品管理)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 查指导原则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09年03月18日发布 本指导原则旨于指导和规范第二类X射线诊断设备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于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关联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可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关联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1: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 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于指导和规范第二类X射线诊断设备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于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关联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可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关联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壹、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X射线诊断设备(以下简称X射线机),类代号现为6830。 二、技术审查要点 (壹)产品名称的要求 X射线机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和应用范围为依据命名,例如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全景牙科X射线机等。X射线机也可称X射线系统、X射线装置。不得使用“X光机”、“X摄影机”、“X线机”等不规范的名称。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1.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壹套X射线机因其容量大小和使用目的的不同,结构和组成往往也不同,但就整体而论,主要由X射线发生装置、X射线成像装置和附属设备三大部分构成。 X射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射线源组件、高压发生器等。 X射线成像装置主要包括X射线电视系统、荧光屏、胶片暗匣、数字减影系统、电影摄影机、录像装置等。 附属设备是指各种辅助和直接为临床诊断服务的设备,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如诊断床、各种支撑、保持装置等。 图1X射线机组成 2.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种类划分 医用诊断X射线机由于结构、功能、特性不同,种类划分较为复杂,常用种类划分情况如下:(1)按结构划分 携带式、移动式、固定式。

《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孟子虽然认为孔子“得天时”而成了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并没有因此而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而否定其他几位。 (选自《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消解了孔子的圣人“不可见”的理想人格境界,所以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超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用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指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是对财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道德关系的概括与反映。《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下降问题备受关注,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会计信用建设中,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财会人员所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既是贯彻执行《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端正思想,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举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涣职,更不得搞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偶尔发生失误,必须速查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忌患得患失,做到悟尽职守。 2.熟悉法规,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_十九_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研究_许真玉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 e w D r u g s 2010,19(8 ) 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第19卷第8期 [作者简介] 许真玉,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品的技术审评工作。联系电话:(010)68585566-514,E -m a i l :x u z h y @c d e .o r g .c 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十九) 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研究 许真玉,马玉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文中根据“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释放度研究方法的建立、缓释制剂释药行为研究的内容、质量标准中释放度检查方法的建立进行了讨论。其中对释放度研究方法的建立 包括仪器装置、释放介质、转速等方面;缓释制剂释药行为研究的内容包括不同条件下释药特性的考察、释药重现性和均一性的考察、与原研产品的释放度比较研究;质量标准中释放度检查方法的建立包括取样点的设置、释放度限度确定等内容。 [关键词] 缓释制剂;释放度;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 9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10)08-0654-04 R e s e a r c h o nD i s s o l u t i o nT e s t o f E x t e n d e d R e l e a s e O r a l D o s a g e F o r m s X UZ h e n -y u ,M AY u -n a n (C e n t e r f o r D r u g E v a l u a t i o n ,S t a t e F o o d a n d 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038,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A c c o r d i n gt o“G u i d a n c ef o r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s o nE x t e n d e dR e l e a s eO r a l D o s a g e F o r m s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d i s s o l u t i o n m e t h o d ,r e l e a s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e x t e n d e d r e l e a s e d r u g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i s -s o l u t i o n l i m i t i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d i s s o l u t i o n m e t h o d i n c l u d e d a p p a r a t u s e s ,d i s s o l u t i o n m e d i u ma n d r o t a t i n g s p e e d e t c ,r e l e a s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d r u g c o m p r i s e d r e l e a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e l e a s e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 o r i g i n a l d r u g p r o d u c t a t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i s s o l u t i o n l i m i t i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c o n s i s t e d o f s e l e c t i o n o f s a m p l i n g t i m e -p o i n t s a n d r e l e a s e l i m i t e t c . [K e y w o r d s ] e x t e n d e d r e l e a s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口服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的制剂。缓释制剂中的药物按适当的速度缓慢释放,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较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以维持疗效。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制剂可延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用药次数,改善用药的依从性。缓释制剂的释放度系指缓释制剂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是处方工艺筛选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验证批内与批间产品质量是否一致、确定产品是否可以放行以及产品在效期内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的重要指标。在“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1] 中,对释放度研究的基本原 则与要求,从释放度研究的总体考虑、具体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中释放度检查方法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里就其中几点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1 释放度研究方法的建立 释放度研究方法的建立包括测定条件的选择及释放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这里主要就测定条件的选择进行讨论。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受制剂本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制剂因素系指主药的性质、处方、工艺,外界因素系指释放度测定的仪器装置、释放介质、转速等条件。释放度测定条件的选择就是要结合制剂本身的特点,包括主成分的性质、处方工

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论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激荡和演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思维成果。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之一的性善论,以其作为例子说明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当代价值。【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思想;性善论;当代价值 道德教育作为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孟子作为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道德教育教育方面所作的理论贡献,对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孟子道德教育思想——性善论一、性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后世一般把他和子思合称为儒家的思孟学派。孟子注重道德教育,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三乐之一”,并由此形成了以性善论为核心的理论。这个理论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使在当代,仍然熠熠生辉,有着其一定的价值。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广泛推广,生产水平提高,使得更多人脱离物质生产,为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产品和广阔舞台。到公元前4世纪,出现七雄争霸。各国混战,争相富国强兵,兼并战争日益严重。在这个大动荡大革命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由于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大盛。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百家争鸣,不同的思想主张得到张扬。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新兴封建制确立的时代,为解决当时社会出现的许多实质问题,人性问题突显出来,对人性问题的争论便成了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由此产生了多种关于人性的学说。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性的差别主要产生于后天的习染,这是一种重视社会实践的观点。在于诸子百家争辩之中,孟子提出了他的“性善论”,成为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一家。其性善论的前提是“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这也便是所谓的“四心”。不忍人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质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所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即为“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又分别与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成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和开端。这便是所谓的“四端”。并认为“四端”是人所本有,是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从而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的根本问题,“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所以人性本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