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分级管理

糖皮质激素分级管理
糖皮质激素分级管理

糖皮质激素分级管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糖皮质激素分级及监督管理

1.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2.短、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具备执业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3.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4.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5.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仅限于3天内用量。

6、需大剂量冲击治疗或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的病人,需填写《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后方能使用。

7、医院将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8、医务科、药剂科定期对临床科室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

消化科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 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本《指导原则》中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 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2. 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 15.0 ; (2)小剂量:<0.5 ? 1? 1; (3)中等剂量:0.5 1.0 ? 1? 1; (4)大剂量:大于1.0 ? 1? 1; (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 30.0 ? 1? 1o 3. 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 5 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 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 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 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

糖皮质激素考试试题资料讲解

糖皮质激素考试试题

药剂科业务学习考试 糖皮质激素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地塞米松与下列哪个药合用可引起低血钾症() A、利福平 B、对乙酰氨基酚 C、氢氯噻嗪 D、苯妥英 2、泼尼松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加强其()作用 A、治溃疡 B、心律紊乱 C、眼压升高 D、代谢 3、应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A、退热和止痛 B、免疫抑制 C、抗风湿 D、抗过敏 4、糖皮质激素一般给药时间为() A、上午7:00-8:00 B、下午2:00 C、晚上7:00-8:00 D、睡前 5、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 A、寻常型银屑病 B、荨麻疹 C、支气管哮喘 D、创伤后骨关节炎 6、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疗程一般小于()天 A、3 B、4 C、5 D、6 7、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可表现为() A、呕吐、低血压 B、食欲减退、关节疼痛 C、发热、肾上腺皮质危象 D、精神萎靡、恶心 8、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

但仅限于()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A、1 B、2 C、3 D、4 9、何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A、严重感染 B、血液系统疾病 C、休克 D、癫痫 10、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 B、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B、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D、与生长激素合用 11、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可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参考剂量为() A、20~40mg/d B、30~40mg/d C、10~50mg/d D、20~60mg/d 12、支气管哮喘,常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A、中午 B、夜间或清晨 C、下午 D、白天 13、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长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氢化可的松 B、甲泼尼龙 C、泼尼松 D、地塞米松 14、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泼尼松龙 B、可的松 C、地塞米松 D、倍他米松 15、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短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氢化可的松 B、甲泼尼龙 C、泼尼松 D、地塞米松 16、以下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的是() A、骨质疏松 B、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药事管理制度-29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类别药事管理编号D-29 生效日期2020.3题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修改日期 页数1/2 目的:为更好地加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质量管理办公室、医务科、药学部及相关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办法(试用)。 1、激素类药物治疗分级与医生权限 1.1冲击疗法(甲强龙单次用量 500mg 及以上或其他品种等效剂量)需具有 Attending 资质的医师开具医嘱。 1.2短程(1 个月内)、中程(3 个月内)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具备 Fellow (含)以上资质的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并开具首次医嘱,且严格掌握适应症,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Resident 开具医嘱。 1.3长程(3 个月以上)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治疗方案需相应学科 Attending 医师制定,首次医嘱由 Attending 开具,随访和剂量调整必须由 Fellow (含)以上医师决定,随访续药可由Resident 开具医嘱。 1.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需由内分泌科Attending 医师制 定,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Fellow(含)以上医师决定。 1.5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但仅限于 3 天的用量,并应在病程记录上详细记载相关情况,2 4 小时内由上级医生 审核。 2、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 2.1总体原则: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 2.2知情同意:单次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甲强龙 250mg,或糖皮质激素 使用时间超过 5 天,必须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3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必须在病程录中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激素的原 因(适应症),激素的种类,剂型剂量,预期使用时间,并发症的监测,以及激素治疗的疗效评估等。 2.4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激素类药品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2.5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医务人员,不得使用激素类药物。 3、临床应用评价与监管 3.1药学部:负责定期对激素类处方检查,重点检查内分泌科、皮肤科、肾内 科、危重医学科、呼吸科、血液科等六个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大的科室,并将检查结果汇总交质量管理办公室。 3.2质量管理办公室:分析处方检查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临床科室, 同时汇报至医务科,定期提交医院DTC 讨论。 3.3医务科:督促临床科室对存在问题或DTC 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持续改进, 协调IT 中心等部门予以技术支持。 3.4将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于滥用激素类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完整)

医院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 浏览:982 作者:时间:2015-9-17 11:52:48 激素类药物广义上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狭义上讲通常是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其他类激素类药物,则常用其分类名称,如“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根据我院现有的激素类药物种类和使用情况,特制定以下用药原则及管理制度。 一、我院糖皮质激素类品种: 药品通用 名称类 型 规格注意事项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短 效 0.1g*20ml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 指肠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较 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糖尿病,严 重的高血压,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 的病毒、细菌、霉菌感染。 醋酸泼尼松片中 效 5.0mg*100片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 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 抗感染治疗。2.长期服药后,停 药时应逐渐减量。3.糖尿病、骨 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4.运 动员慎用。 氢化泼尼松注射液中 效 10mg*2.0ml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长期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 重,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 用短效或中效制剂。老年患者用 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老年 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 时易发生骨质疏松 甲泼尼龙片中 效 4.0mg*30片糖尿病患者:引发潜在的糖尿病 或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

服降糖药的需求高血压病患者使动脉高血压病情恶化有精神病史者:已有的情绪不稳和精神病倾向可能会因服用皮质类固醇而加重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并发症与用药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对每个病例均需就剂量疗程及每天给药还是隔日给药作出风险/利益评价应尽可能缩短用药期限慢性病的治疗应进行医疗观察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中 效 40mg同上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中 效 500mg同上 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中 效 0.125g*5.0ml1.诱发感染:在激素作用下,原 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 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在某 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 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 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 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 短期用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 药。2.对诊断的干扰:⑴糖皮 质激素可使血糖、血胆固醇和血 脂肪酸、血钠水平升高,使血钙、 血钾下降。⑵对外周血象的影响 为淋巴细胞、真核细胞及嗜酸、 嗜碱细胞数下降,多核白细胞和

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管理”规定,规范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11〕23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管理 ①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 1)负责制定全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 2)负责制定全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检查和考核标准; 3)定期组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培训与教育; 4)定期对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内容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知识调查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采购与遴选 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由采购办统一采购供应,任何其他科室或部门不得从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剂科采购供应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 3)确因疾病治疗需求,对未列入医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须严格执行医院相关规定。 2.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原则 ①糖皮质激素使用要求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应严格执行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

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UIYANG 激 素 类 药 物 使 用 管 理 制 度 内一科

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加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费用,特制定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 由质控办、医务科、药剂科对临床相关科室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与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二、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科室质控组及职责 由科室主任为组长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住院医师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及安全检查。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激素类药物在非必要时,应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不能将激素类药物当作“万能药”而随意使用。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用药途径。 (四)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药物费用支出。 四、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1、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对病毒感染性疾病者,原则上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有明确的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原则上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使用剂量不超过药典规定。 4、对已经明确诊断,确需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努力寻找最小维持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当病情稳定后应有计划地逐步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5、在明确诊断,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因细菌感染而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配合使用敏感而足量的抗菌素以防感染扩散及加重。 (2)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嘱咐患者进食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目录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分级管理原则 四、医院对临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五、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事项 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不合理应用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医药费用,按照卫生部制定《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自治区人民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各临床科室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本《指导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症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症尤其是相对适应症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症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医院制定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与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致,既: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

糖皮质激素考试试题

药剂科业务学习考试 糖皮质激素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地塞米松与下列哪个药合用可引起低血钾症() A、利福平 B、对乙酰氨基酚 C、氢氯噻嗪 D、苯妥英 2、泼尼松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加强其()作用 A、治溃疡 B、心律紊乱 C、眼压升高 D、代谢 3、应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A、退热和止痛 B、免疫抑制 C、抗风湿 D、抗过敏 4、糖皮质激素一般给药时间为() A、上午7:00-8:00 B、下午2:00 C、晚上7:00-8:00 D、睡前 5、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 A、寻常型银屑病 B、荨麻疹 C、支气管哮喘 D、创伤后骨关节炎 6、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疗程一般小于()天 A、3 B、4 C、5 D、6

7、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可表现为() A、呕吐、低血压 B、食欲减退、关节疼痛 C、发热、肾上腺皮质危象 D、精神萎靡、恶心 8、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 但仅限于()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A、1 B、2 C、3 D、4 9、何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A、严重感染 B、血液系统疾病 C、休克 D、癫痫 10、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 B、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B、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D、与生长激素合用 11、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可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参考剂量为() A、20~40mg/d B、30~40mg/d C、10~50mg/d D、20~60mg/d 12、支气管哮喘,常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

最新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指南

山东省立医院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及指南 第1版(2012.11)

目录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1)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指南 (4) 附录:山东省立医院糖皮质激素目录 (1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制定日期:2011年6月修订日期:2012年11月 一、组织领导 (一)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医务部定期组织专家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二、使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在治疗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三、分级管理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药物应用范围、安全性、疗效、不良反应等因素,对糖皮质激素的冲击疗法及长程治疗方案施行特殊管理,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糖皮质激素的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决定。 (二)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制定。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决

最新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不合理应用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本《指导原则》,说明如下: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仅涉及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重点介绍各类糖皮质激素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3.本《指导原则》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疾病。 4.除本《指导原则》所列常用药物品种外,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当地药物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第一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本《指导原则》中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加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质管办、医务科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 由质管办、医务科、药剂科对临床相关科室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与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二、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专家组及职责 由各相关科室主任、副主任及一名主任医师组成,负责本科室住院医师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及安全检查。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激素类药物在非必要时,应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不能将激素类药物当作“万能药”而随意使用。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用药途径。 (四)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药物费用支出。 四、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1、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对病毒感染性疾病者,原则上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有明确的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原则上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使用剂量不超过药典规定。 4、对已经明确诊断,确需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努力寻找最小维持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当病情稳定后应有计划地逐步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5、在明确诊断,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因细菌感染而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配合使用敏感而足量的抗菌素。 (2)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3)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经常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4)对长期用药者,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应定在早晨8时和下午4时,以尽可能符合皮质激素的生理分泌规律。在撤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以使自身的皮质功能得以逐渐恢复。 (5)防止各种感染的发生,特别是防止多重感染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 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 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 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考试试题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2分,共 40 分) 1、地塞米松与下列哪个药合用可引起低血钾症( 应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 )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4、糖皮质激素一般给药时间为( 5、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 A 、寻常型银屑病 B 、荨麻疹 C 支气管哮喘 D 、创伤后骨关节炎 7、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可表现为( 8、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 科业 务学习考试 糖皮质激素 姓名 A 、利福平 B 、对乙酰氨基酚 C 氢氯噻嗪 D 、苯妥英 2、 泼尼松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加强其( )作用 A 、 治溃疡 B 、心律紊乱 C 眼压升高 D 、 代谢 3、 A 、退热和止痛 B 、免疫抑制 C 抗风湿 D 抗过敏 A 、上午 7:00-8:00 B 、下午 2:00 C 晚上 7:00-8:00 D 、睡前 6、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疗程一般小于( )天 A 、 3 B 、 4 C 、 5 D 、 6 A 、 呕吐、低血压 B 、食欲减退、关节疼痛 C 发热、肾上腺皮质危象 D 、精神萎靡、恶心

但仅限于()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A、1 B、2 C、3 D、4 9、何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A、严重感染 B、血液系统疾病 C、休克 D、癫痫 10、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 B、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B、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D、与生长激素合用 11、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可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参考剂量为 A、20—40mg/d B、30 —40mg/d C、10~ 50mg/d D、20 —60mg/d 12、支气管哮喘,常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A、中午 B、夜间或清晨 C 下午D、白天 13、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长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氢化可的松 B、甲泼尼龙C泼尼松D、地塞米松 14、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泼尼松龙 B、可的松C地塞米松D、倍他米松 15、下列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为短效糖皮质激素的是( A、氢化可的松 B、甲泼尼龙C泼尼松D、地塞米松 16、以下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的是( A、骨质疏松 B、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试题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试题 一、填空题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按给药途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血脂、血糖升高发生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1、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包括哪些。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抗休克作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其他药理作用。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禁忌症。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避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原则。 8、糖皮质激素撤停综合征。

答案 一、填空题 1、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 2、促进肝糖异生,蛋白质与脂肪分解 3、抗炎,免疫抑制,影响代谢,抗休克 二、问答题 1、(1)与血浆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结合较少,游离部分多; (2)在血浆和组织中的半衰期较长,作用较持久; (3)生物活性较天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强,增强了抗炎或免疫抑制作用,减轻了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 2、(1)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性反应 (2)对抗物理、化学、生理、免疫所致炎性反应 (3)减轻或防止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渗出、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4)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粘连及瘢痕形成 3、(1)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2)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3)稳定溶酶体膜,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4、(1)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2)改变血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改变粒细胞在骨髓与外周血的相对比例,使外周血粒细胞数增多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溶解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4)大剂量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 (5)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儿童服用大剂量时可发生惊厥 (6)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食欲增加、消化能力提高,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5、(1)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 (2)既往或现在患有严重精神病、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者应禁用。 (3)如必须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病人生命时,虽然合并上述情况,但也可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6、(1)剂量从足量开始 (2)长期使用后撤、停时逐渐减量 (3)长期用药应寻找最适合的最小维持量 (4)出现反跳现象应及时处理 (5)密切监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7、(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 (2)患者已存在与GCs副作用相关的疾病时,慎重衡量应用GCs的利弊(3)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GCs的用量与使用时间 (4)采用预防GCs副作用的措施 ①注意补钾、补钙或使用双膦酸盐 ②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 ③合理膳食 ④避免与肝素、NSAID类药同时应用 ⑤戒烟、酒 (5)一旦发生严重副作用,及时减、停GCs 8、在长期服用GCs后,减量或停用时出现乏力、困倦、纳差、周身不适等症状,为“激素撤停综合征”。

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

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为更好地加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费用,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11)23)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 由质管办、医务部、药剂科对临床相关科室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二、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科室质控组及职责 由各相关科室药事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师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及安全检查。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激素类药物在非必要时,应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不能将激素类药物当作“万能药”而随意使用。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品种、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用药途径等。

根据不同疾病糖皮质激素的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 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四)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药物费用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