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乐至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录入时间:2012-10-11 浏览:2205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乐至工业发展,努力克服困难,在劣势中找优势,在困难中求突破,提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农产品加工办工业”的工业发展思路,确立了“工业强县、环境兴县、项目带动”的总体思路和 “12345”工业发展战略,做到资源向工业配置,要素向工业集中,政策向工业倾斜,实现了模工业企业从少到多,工业产值从小到大,亿元企业从无到有,工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总量快速增长,指标増速位居前列。20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3.2亿元,同比增长43.9%;增加值达51亿元,同比增长26.6%;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户,亿元企业达到45户;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2012年1—6月,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9.1%。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贡献逐步提升。2011年, 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29.83亿元,同比增长64.9%,创利润20.34亿元,同比增长50.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0,全县工业入库税金4100万元,百万元以上纳税户达到8户,工业占全县 GDP 比重达到48.2%。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承接平台不断夯实。以“打造西部纺织城,建设百亿工业园”为奋斗目标,抓住成渝沿海发达地区等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底,发展区建成区面积突破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5户,实现产值195亿元,增加值49亿元,园区工业集中度达到81%,实现了百亿工业园目标。发展区获得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四川省特色工业园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园区。2009年规划成立的童家发展区占地20平方公里,目前起步区3平方公里的文峰工业园加快建设,骏富电子产业园等首批项目成功入驻,正在成为城市扩展的新组团、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规模企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壮大纺织、机电、食品和造车“3+1”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建材、医药产业,工业产业迈上集群化发展之路。以东方乐渝、联友纺织、红旗丝绸、乾源纺织、贵均纺织、玉源鞋业、森仕时装等企业为主的纺织业实现产值5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以乐至四海、金锄头粮油、运达粮油、英英食品、中天酿造等为主的食品业实现产值6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3 %;以超迪电器、五一机械、域蓝机电、聚丰恒电子、奇特数控等为主的机电业实现

产值2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5%;以熊猫汽车、沱江汽配为主的造车业实现产值1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以顺达林木、秉胜塑胶等为主的建材业实现产值16.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1%。2012年1—6月,“3+1”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实现产值79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2%。

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投入27.8亿元,同比增长44%,技改投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0%。以打造“乐至造”品牌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超迪电器、砚山集团、贵均卫材、通世达生物等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迪电器洗衣机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超迪牌、双峡王牌等十五个型号的洗衣机成功中标家电下乡推广产品;顺达林木纤维板获得“四川省名牌”称号。截止2011年,全县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个、省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4个、市知名商标10个、省质量信誉A级企业3家、AA级企业3家、ISO9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7家、计量全国免检C标志企业2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9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