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

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 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470 公里,南北长约450 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6. 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17.1938年“七。七”周年纪念日,重庆民众歌咏会、中华歌咏会、青年歌咏社与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14个团体联合举行火炬游行,高唱《大刀进行曲》、《祖国进行曲》,高呼救亡口号,雄壮宏亮的歌声与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魄。

18.红岩文艺是红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以文艺形式纪念、歌颂、弘扬红岩精神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红岩烈士诗篇、雕塑、小说、绘画、歌曲、舞蹈、影视、音像、故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烈士诗篇、长篇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及歌乐山烈士群雕等。

19.抗战期间,重庆成为中国电影的摄制中心。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为抗战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控长江上游,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地貌。

21.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22.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23.重庆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24.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县境东部,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

25.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

26.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千百里画廊”之称。

27.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

28.巴曼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旁。

29. 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赵智凤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上万尊,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

30.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31.为纪念杨沧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后人将原炮台街改为沧白路,并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馆”

32.1909年张培爵应杨庶堪之约就任重庆府中学堂学监,使重庆府中学堂成为四川各地同盟会的联络枢纽。

33. 1945 年 8 月28日,针对蒋介石的和谈骗局和内战阴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以及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张治中将军同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与国民党进行了为期 43 天的重庆谈判。

34.1939年1月16日,中共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局址先设在重庆机房街70号,与八路军、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合署办公,对外只称八路军办事处,对内办事处归南方局领导。1939年秋,局址迁到城外化龙桥红岩村,并决定在此新建办事处。

35.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8日,周恩来《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并赋诗一首,“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36. 1940年3月31日,宋美龄陪同大姐宋蔼龄、二姐宋庆龄从香港来到重庆,在此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宋氏三姐

妹在抗日救亡共同目标下,从事收容儿童、救济妇女工作,并经常到重庆被日机轰炸现场和伤兵医院等处视察。

37.赵世炎,1901年生于重庆酉阳龙潭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38. 刘伯承是重庆市开县人,1916年3月,为策应云南护国军在川南的战斗,率部攻占丰都县城,战斗中不幸头部受伤右眼致残。

39.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二野主力挺进大西南。

40.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法国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信仰共产主义。

41. 秦良玉是重庆忠县人,是我国明代战功卓著的女性军队统帅。

42.1935年胡子昂有感于国家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决心以“实业救国”,遂与友人共同经营重庆华西兴业公司。

43. 卢作孚是重庆合川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和实业家。

44. 1897年10月上旬,宋育仁在重庆创办《渝报》,明确提出《渝报》“广见闻,开风气”的办报宗旨,

45. 1942年,徐悲鸿在江北磐溪石家祠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并创作《群马》、《六马图》等作品。

46.1940年,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殉国,老舍为歌颂这位民族英雄,创作了四幕抗日话剧《张自忠》。

47. 1944年3月19至20日,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

48.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

49. 1939年,晏阳初在歇马场磨滩河畔征地500亩,于1940年建成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扩建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50. 重庆地区的龙狮舞尤以铜梁县最为著名。

51. 重庆火锅出现于民国时代代,原称毛肚火锅。

52. 巴渝先民沿水而居,善于驾驭江水,考古学家在巫山即发掘出了新石器晚期的石锚,在冬笋坝亦发掘出了战国时期的船棺。

53.三峡纤夫用人力之驱挑战激流险滩,抒写人与自然抗争的悲壮的图画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文化地理慕课答案2018

文化地理慕课答案 2018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单选题】()语种是诺曼底公爵率领军队占领大不列颠岛之后带来的。 A、英语 B、法语 C、意大利语 D、德语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非波斯语音译词() A、葡萄 B、菠菜 C、石榴 D、茶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五世纪左右,()部族将日耳曼语族带到大不列颠岛? A、盎格鲁人 B、撒克逊人 C、朱特人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人口迁移与语言扩散二者的关系密切。()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不属于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地。 A、浙江 B、江苏 C、安徽 D、河北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不属于汉语的北方方言区。 A、北方官话 B、上江官话 C、下江官话 D、西南官话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是中国的闽方言区形成期。 A、西周时期 B、唐宋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两广地区是粤方言区的主要分布区。()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大约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吴方言区。()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普通话的规范是由我国的哪一个政府部门进行的() A、国家新闻总局 B、国家教育部 C、国务院政府办公室 D、语言工作委员会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当下我国对于抢救方言的主要政策是()。 A、倒退式的抢救 B、保护性的抢救 C、学习性的抢救 D、都不是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3 【多选题】语言的发展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政治 B、军事 C、经济 D、历史文化 我的答案:ABCD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客家方言与其他的六大方言一样,是在某些省份大片分布的。()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 在长江以北只有南通和崇明岛等很少的一部分地区说的是吴方言,那是因为崇明岛成陆时间较晚而引起的。()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当今中国哪种民族语言消失的最快() A、藏语 B、维吾尔语 C、满语 D、蒙古语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 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5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二、判断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对) 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错) 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错) 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对) 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对) 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文化地理期末测试及标准答案

《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关于民间文化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 A、自发性 B、传承性 C、政治性 D、俗化和程式化 2 中国古代文献对雅利安人的有多种称谓方式,其中不包括(D)。 A、赛种 B、萨迦 C、伽罗 D、斯基泰 3 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佛教根本教义的是(D)。 A、四圣谛 B、八正道 C、十二因缘 D、天人合一 4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A)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5 基督教信奉者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包括(D)。 A、欧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亚洲 6 中国古人的排序方式不包括(D)。 A 三才 B、四德 C、五行 D、六道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地的是(D)。 A、浙江 B、江苏 C、安徽 D、河北 8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D)。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9 穆斯林到麦加朝拜的圣物是(C)。

A、《古兰经》 B、圣训 C、天房 D、穆罕默德 10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催生了一系列新事物,其中不包括(C)。 A、租界 B、同文馆 C、私塾 D、铁路 11 基督教的派别不包括(D)。 A、天主教 B、新教 C、东正教 D、犹太教 12 关于中国民族的族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中国国土之内土生土长的民族 B、从域外迁入中国,保持着原来民族独立性的民族 C、带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民族迁入中国后,与中国当地民族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D、以上都对 13 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早期以(D)为中心。 A、英国 B、希腊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卷)与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 1.00分 A. 谢朓 B. 谢灵运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 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唐朝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 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 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史可法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 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 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 1.00分 A. 耿介 B. 高拱 C. 何景明 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 1.00分 A. 黄庭坚 B. 蔡襄 C. 王洙 D. 苏轼 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愈 B. 萧颖士C. 元结 D. 贾至 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斯 B. 蔡邕 C. 贾谊 D. 阮籍 19.《神灭论》的作者是 1.00分 A. 袁淑 B. 谢灵运 C. 蔡邕D. 范缜 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 1.00分 A. 程颢 B. 宋庠 C. 程颐 D. 宋祁 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 1.00分 A. 登封B. 洛阳 C. 开封 D. 商丘 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 1.00分 A. 白居易B. 杜甫 C. 李贺 D. 李商隐 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迪 B. 李唐 C. 吴道子D. 荆浩 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郑韩文化 B. 河洛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陈宋文化 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 B. 锺繇 C. 吴道子D. 许慎 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郑国 C. 李诫 D. 张仲景 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蔡邕B. 刘德昇 C. 褚遂良 D. 锺繇 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 1.00分 A. 西周 B. 东汉 C. 西汉 D. 东周 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郑韩文化 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 1.00分 A. 张载 B. 程颢 C. 邵雍 D. 程颐 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锺繇 C. 蔡邕 D. 刘德昇 32.广义的中原指 1.00分 A. 河南省 B. 黄河中游地区 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 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苏轼 B. 苏辙C. 苏舜钦 D. 苏洵 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 1.00分 A. 豫东 B. 豫北 C. 豫中D. 豫南 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 1.00分 A. 审美文化遗产 B. 伦理文化遗产 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D. 无形遗产 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 1.00分 A. 马远 B. 刘松年 C. 李唐 D. 夏圭 37.“画圣”吴道子为 1.00分 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 C. 隋汝南人 D. 宋白波人 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东汉 B. 唐朝 C. 隋朝 D. 西汉 39.《书谱》的作者是 1.00分 A. 郑道昭 B. 褚遂良C. 孙过庭 D. 王洙 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宋 B. 西晋 C. 东晋 D. 唐 1.孔子还乡祠位于 2.00分 A. 今夏邑县 B. 今淮阳县 C. 今永城市 D. 今睢县 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 2.00分 A. 子贡 B. 子张 C. 曾参 D. 子夏 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 2.00分 A. 秦朝 B. 春秋时期 C. 西汉D. 战国时代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 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电大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1

电大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1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 第一次作业任务: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早在10万年前,山西这块土地上就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她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远古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文化遗存。(错误) 2、从人类的出现到国家的产生,在山西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序列。(正确) 3、山西,不但是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又因创立华夏文明的帝王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活动中心都在晋南,因而晋南又是“帝王所都”。(正确) 4、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更新世大致相当。(错误) 5、人类自身的体质演进也经历了猿人、类人猿、新人三个阶段。(错误) 6、山西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相当广泛,其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而且文化年代衔接,历史脉络清晰,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正确) 7、在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山西地区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也是我们民族的先民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错误)

8、西侯度遗址位于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以北约10公里处的西侯度村一带,距今约180万年,(正确) 9、下川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而且也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错误) 10、从动物群生态分析,旧石器时的晋南应是四季分明的疏林草原环境。(正确) 11、考古学家称之为“大石器传统”,“西侯度人便是大石器传统的开山之祖”。(正确) 12、从西侯度人石器的打制技术来看,她们已经采用了锤击、碰砧、砸击的三种方法,用这些方法从石材上获取石片,再将这些石片加工成石器,考古学家称这为“石片文化传统”。(正确) 13、下川的石片文化,为探索人类石片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石片技术的国家。(错误)14、被火烧过的兽骨、鹿角和马牙化石,是龙山发现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类文化遗物,它证明西侯度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错误)15、五、六十万年前曾经生活在西侯度的“北京人”也使用火,但在北京人用火的遗迹中发现有成堆的灰烬,不使火到处蔓延。(错误) 16、北京人不但已经使用了火,而且还懂得用篝火的方法保持火种,以控制火的使用,也就是已经初步认识和掌握了火的一般规律,可见绝不是处于用火的起步阶段,在此以前,肯定还走过了十分漫长的用火道路。(正确)

天津电大《地域文化》答案

一.判断题 第一测试 1.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军官的院校天津武警学堂创建于1885年。错误 2.12月25日是天津的诞辰之日。错误 3.明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水陆码头。错误 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正确 5.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系统始于天津的无轨电车。错误 6.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 错误 7.天津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错误 8.天津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在吕祖堂设立了总坛口。正确 9.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错误 10.引岸专商制度阻碍了天津经济的发展。错误 11.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农场。正确 12.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错误 13.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正确 14.通过《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实现了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梦想。正确 15.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唯一一次的重大胜利。错误 16.1404年的设卫筑城是天津城市史的原点。对 17.李鸿章在紫竹林、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路,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报。错误 18.天津港目前已经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正确 19.天津的路虽曲折难记,实际是有规律的。南北向为“道”,东西向为“路”。错误 20.1862年12月,被命名为“胜利后母堂”的大教堂落成。中国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或“河楼教堂”。正确 第二次测试 1.1916年10月25日天津各界八千多民众在鼓楼集会,成立了天津民众大会。错误 2.天津解放的当天,以黄克诚为市长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正确 3.天津最著名的两个天后宫为:灵慈宫、大刀宫。正确 4.北京是我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决策中心和重要发源地。错误 5.津浦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自办的铁路 正确 6.1903年天津成立了商务总会。错误 7.为了保证漕船运粮安全,金朝在武清和柳口派驻了“巡检”。正确 8.1912年1月天津暗杀团成立,团长为直隶无极人薛成华。错误 9.商业销售与建筑风格为劝业场带来了大量客源和丰厚的利润。错误 10.天津商会的爱国主义壮举突出表现在1916年的老西开事件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正确11.天津新“八大家”中孙胡两家合办的敦庆隆绸缎庄落户于估衣街。错误 12.“五四运动”是以工人阶级为先导,以学生为主力的一场反帝爱国革命运动。错误 13.1881年5月13日,中国最早的货运铁路唐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1月8日举行了通车典礼。正确 14.塘沽新港举行典礼是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转折的重要标志。正确 15.谦祥益是山东孟氏创办的“祥”字号之一。正确 16.用于转运的粮仓被称为“水次仓”。正确 17.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天妃宫,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正确 18.天津“八大家”不都是以盐、粮为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的。错误 19.宝成纱厂党支部是天津工人的第一个党支部。正确 20.1949年1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 正确 第三次测试 1.天津的典当业兴起于明代,但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正确 2.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这一天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日。正确 3.天津商业繁荣的标志是集市的增多和繁华商业区的形成。正确 4.天津是近代中国外交和对外商务活动的中心。正确 5.民国初年,政府颁布了若干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正确

2016年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标绿色为新增试题) 一、单选题 1.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C A人类的起源B文化的起源C 农业的起源D社会的起源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B A都在热带B都在东半球C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3.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B A古埃及B中国C巴比伦D印度4.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A A小米B小麦C水稻D玉米 5.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A A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B山坡C河流边D平原 6.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A A长江流域B海南C广东D西北 7.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A A黄河流域B西部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流域 8.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AA 霸B君C主D诸侯9.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B A海皇B人皇C世皇D皇帝10.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B A炎帝B舜C水帝D冥帝11.

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A A递层演进说B历史进化说C帝皇演进说D传位演进说 12.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D A夏朝B商朝C秦朝D春秋战国时期13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C A五千年B三千年C四-五千年D一万年14.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B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400年D公元前2000年第 15.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A A清朝末年B唐朝末年C秦朝末年D宋朝末年16.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DA清朝B 唐朝C宋朝D秦朝17汉语属于哪个语系?C A阿拉伯语系B印欧语系C汉藏语系D阿尔泰语系18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C A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19.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D A赣语B湘语C粤语D闽语20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D A北平B燕京C蓟D都城21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C A南方B北方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近几十年北方饮食的变化的是?C A水稻的出现B小米的减少C紫薯的引进D玉米的发展 23.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A A咸B甜C辣D酸

2014电大地域文化(本)期末复习资料

2014电大地域文化(本)期末复习资料 一、列举题范围 1.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请列举川菜的基本味型。 2.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3.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

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5.请列举10道川菜菜品。 答:麻婆豆腐、粉蒸排骨、水煮肉片、盐煎肉、辣子鸡丁、回锅肉、泡椒墨鱼仔、东坡肘子、荷叶粉蒸鸡、红油耳片、火爆双脆等。 6.请简述什么是四川川剧变脸。 答:川剧变脸的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7.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8.请列举10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9.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2015-2016尔雅网络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6年尔雅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1 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A、语言和文字 B、形象和声音 C、历史和发展 D、艺术和科学 我的答案:A 2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我的答案:D 3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我的答案:A 4 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印地语-柬埔寨 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 C、孟加拉语-孟加拉 D、比哈尔语-印度 我的答案:A 5 雅利安人仍然存在的分支不包括()。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吐火罗人 D、拉丁人 我的答案:C 6 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A、万灵节 B、复活节 C、逾越节 D、五旬节 我的答案:D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A、英语 B、德语 C、日语 D、荷兰语 我的答案:C 8 民族学界认为,古代巴人到达川东一带,最后留居在湖南地区,形成了()。

A、羌族 B、彝族 C、土家族 D、苗族 我的答案:C 9 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赫哲族 B、基诺族 C、高山族 D、独龙族 我的答案:C 10 流行文化是()衍生的文化。 A、文化传承 B、文化交流 C、大众传播 D、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C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化的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白蛇传》 C、《牛郎织女》 D、《史记》 我的答案:D 12 ()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它有一个文化核心区,但边缘界限并不清晰。 A、文化景观区 B、形式文化区 C、机能文化区 D、文化核心区 我的答案:B 13 比利时南部所持的语言是()。 A、英语 B、德语 C、荷兰语 D、法语 我的答案:D 14 犹太教的重要节日不包括()。 A、复活节 B、逾越节 C、五旬节 D、住棚节 我的答案:A 15 下列不属于徽州的地域文化景观的是()。 A、贞孝牌坊 B、徽州古道

电大标准答案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4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 第四次作业任务: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汉高祖二年,刘邦乘项羽攻打田荣之际,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晋。(错误) 2、韩信大军横扫河东,河东52城尽数攻占,韩信在这里设置了汉的河东郡,这是刘邦直接统治山西的开始。(正确) 3、井陉之战的胜利,使赵归属西汉王朝的统辖,汉又设置了太原郡和上党郡。(正确) 4、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正确) 5、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正确) 6、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大臣在诛灭诸吕势力之后,一致主张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正确) 7、刘恒得知拥立是真之后,刘恒才赴京即位,是为汉文帝。(正确) 8、汉武帝在位23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使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错误) 9、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错误)

10、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文帝出京东巡,在太原居留十余天,召见代国旧臣,给予丰厚赏赐,还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租税。(正确) 11、汉文帝四次巡视,对于显示皇恩、鼓舞民心、稳定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正确) 12、汉武帝在称帝的第二年(前178),封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把代国一分为二。(错误) 13、“白登之围”迫使刘邦放弃了进击匈奴的计划,采用娄敬建议的“和亲”政策。(正确) 14、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汉武帝决定抛弃“和亲”政策,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是从山东拉开的。(错误) 15、马邑之谋掀开了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正确)。 16、,在汉匈战争中,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就是河东人卫青、霍去病。(正确) 17、卫青是随着他父亲地位的变化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但他本人绝非无能之辈,他能征善战,大破匈奴,为西汉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错误) 18、卫青,西汉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正确) 19、霍去病,河东平阳人。父亲霍仲孺,原是平阳县小吏,母亲就是卫青的二姐卫少儿。(正确)

《地域文化》 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帮助复习、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题型模式,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灵活掌握,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完全把握课程考核内容。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 2.5%的面积为( 山地 )和(丘陵 )。1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18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北)和(南)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20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自治州)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92+24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贵州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26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治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35 7.贵州省2011年末总人口为(4238.44)万人,人口密度为(240.55)人/平方千米。66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68 9.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77

电大地域文化答案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学号 学校成绩

一、简答题 1、简述满族文化 答:满族又称满洲(满语意为"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改为“满族”。一、不循汉制,别具风流。1、八旗制度与旗民二重制。2、骑射与国语3、服饰与饮食。4、崇信萨满二、以文治汉,满汉一家。1、重视文教,尊孔崇儒。2、重视文艺,成就辉煌。满族文化对于汉家文明的汲取还体现在清以来文学、艺术创作所取得的灿烂成就。 2、“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答:"闯关东"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对黑龙江乃至东北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迁人,改变了黑龙江长期以来以牧业和渔猎为主的生产结构,带来了关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作物的品种,将北疆荒原变为世界瞩目的大粮仓,同时也促进了黑龙江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其次",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内涵。关内移民带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原礼仪传统、道德观念及风俗信仰,构筑了黑土文化的骨髓。关内民间艺人的到来催生了鲜活的东北民间艺术,典型的就要数二人转和东北大秧歌。最后",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方言是"南腔"与"北调"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系统,而这种"融合"是各地移民与原住民共同生产、生活的需要。东北方言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3、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答:在中国北方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有一块南北长10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总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的中国最大的平原一一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东北部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一块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虽然这里也曾与中原地区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却从没有被主流文化正式接纳。每每提到北大荒,在人们脑海中往往出现的是与贫困、荒芜联系在一起的景象,尤其是以松嫩平原北部和整个三江平原为甚,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都是人烟稀少,荒草满地。新中国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期末考核题型及分值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0个空 (二)解释名词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题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题 一、名词解释 (1)扬州清曲:指扬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产生于明代中叶,是继承元代散曲的一些形式特征,吸收当时江淮一带民间风行的各种俗曲,加以融合改造而成的地方曲种。 (2)六朝:公元220年至58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东晋、东吴、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史称“六朝”。 (3)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5)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它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后院有项王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6)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7)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以鼓、板等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9)狼山风景区: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10)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东汉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 3公里的孔望山西侧。造像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 8米的崖壁上,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 110个人像。最大者高1.54米,最小者高0.1米。 二、简答及论述题: (1)简述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征。 答:中山陵,陵园建筑由吕彦直设计,该方案是根据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的“唤起民众,以建民国”的警言设计的,寓“木铎警世”之意。陵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南而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面积共8万多平方米。 从空中俯视中山陵,整个建筑群恰似平卧在碧绿绒毯上的警钟:山下孙中山铜像是钟的尖顶,半圆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窿圆顶,恰似圆形的钟摆锤。 中山陵陵园建筑以民族传统风格为主,同时也巧妙自然地融合了西方近代建筑艺术的精髓,整个陵园采取传统的中轴线式排列,建筑群协调统一,浑朴自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2)简述扬州菜肴的特点。 答:扬州菜肴是淮扬菜的主体,主要特点: 一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 二是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代表性菜肴有八宝葫芦、扒烧猪头、彩蝶飞舞、琵琶对虾、菊花海螺等。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被誉为扬州菜肴的三颗明珠。 (3)简述南京莫愁湖的得名。 答:莫愁湖,相传南朝宋、齐年间,洛阳有个叫莫愁的女子,她勤劳、善良、聪明、秀丽,13岁即织绮、采桑、养蚕。她家境贫穷,15岁那年父亲病死,被迫卖身葬父,远嫁金陵。她生活于富贵人家,但不忘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P11)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P3)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P10)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P3)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P4)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P3)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P6)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P10)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P15)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P103)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P19)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P23)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P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