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

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

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

(三)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面积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面积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习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用具: 教材附页2中的长方形、正方形,附页3中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及本页长方形、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乌龟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兔子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想比较出谁赢了,就要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4.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现在我们来复习上节的知识。请看大屏幕,你会做吗?(课件出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4)、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上节课的知识,大家掌握的不错,希望这节课学得更出色,要加油哟。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长方形1需要几个小正方形?大家摆好了吗?你找到答案了吗?) 生:一共摆了6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师:你的动手能力真强。大家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参考教案一)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参考教案一)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参考教案一)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思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应用.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教学用具:电脑、每个学生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2)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3)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2.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电脑演示)画面一: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20平方厘米?生:一排有5个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先移动成为长方形再数) 设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办法吗?导语:有些长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办法数不出来,有些面积比较大的,如长方形操场,教室地面,用摆的方法也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计算]二、探讨新知.1.理解长宽.(抢答)问: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问:为什么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生: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沿长边依次摆6个小正方形,长是6厘米.沿宽边依次摆3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知道长、宽与什么有联系吗?生回答后师总结: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表内板书:[长(cm)宽(cm)]2.实践感知.师:请你用6个1平方厘米摆一个长方形.(师巡视)汇报你是怎样摆的?(生说师板书)3.观察讨论.讨论:仔细观察表格内长、宽、面积的数据,2人一组讨论: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初步得出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4.深入探讨.师: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吗?我们再来研究一个 例子.2人一组用12个1平方厘米摆成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1个同学做记录.师巡视,汇报结果如下:(电脑演示,可让学生操作)问: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 表示宽.字母公式是:[板书:S=a×b]5.释疑师:复习中画面七那个长方形你能准确地求出它的面积了吗?生:先测量长和宽再计算.三、巩固练习.1.直接列式计算.(口答)2.判断对错.(1)5×2=10(dm) ( )(2)(5+2)×2=14(dm)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教学文案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 算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做小老虎,这位小老虎可喜欢照相了,他昨天照了一张大头贴,看!这张好片老师用手这么一拉,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面积变大了, 师:是吗?还有吗 生2:周长变大了变大了 生3: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 师: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面积也变大了,那么长方形的长、宽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主动探索 在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当中,有一张小老虎的照片,还有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还有一把尺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这些材料,想方法求出小老虎照片面积是多少。好,现在开始活动。 1,学生小组合作,师指导 下面我请一个组的同学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把照片的面积求出来的。 摆正方形 用尺子量 4×3 长×宽

如果我想求课本表面的面积,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算呢? 我看有的同学说是,也有的同学怀疑对不对?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2 接下来的任务我们就来解决大部分同学的疑问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这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观察一下长方形的长、宽,还有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且完成表格1,开始! 表扬33组,表扬22组。。。××组行了吗?好,那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代表他的小组来说说他们组是怎么摆的。 生1:长摆4个,宽摆3个小正方形 师:那你告诉同学们长是?宽是?面积是?这是你们小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吗?你先回去,我再请一个小组 生2:我摆的长方形长是6个小方形,宽是两个小正方形 师:是不是这种?(多媒体出示)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是?生:。。。 师:非常棒!感谢你们组,还有哪个小组想说的? 生3:把12个小正方形全部摆成一行。。。。 3总结公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_1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电脑、每个学生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2)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3)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2.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电脑演示) 画面一: 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20平方厘米? 生:一排有5个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 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先移动成为长方形再数) 设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办法吗?导语:有些长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办法数不出来,有些面积比较大的,如长方形操场,教室地面,用摆的方法也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找到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计算] 二、探讨新知. 1.理解长宽.(抢答) 问: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问:为什么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 生: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沿长边依次摆6个小正方形,长是6厘米. 沿宽边依次摆3个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 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知道长、宽与什么有联系吗? 生回答后师总结: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表内板书:[长(cm)宽(cm)] 2.实践感知. 师:请你用6个1平方厘米摆一个长方形.(师巡视) 汇报你是怎样摆的?(生说师板书) 3.观察讨论. 讨论:仔细观察表格内长、宽、面积的数据,2人一组讨论: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初步得出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4.深入探讨. 师: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以宽吗?我们再来研究一个例子.2人一组用12个1平方厘米摆成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1个同学做记录. 师巡视,汇报结果如下:(电脑演示,可让学生操作)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实践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猜想、分析、推理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体验探究分析的乐趣。 学情分析:我班内的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测量,合作探究推导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度不大,相信在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结论比较容易得出。练习题的选择以基础达标为主,分层设置先测量再计算题、选择题、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延伸题中拔高题度,满足让每个学生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学重点: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分析、验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1立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蔡县化庄乡三里桥小学屈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及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横泉寄宿制小学张丽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 计算。 2、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学习卡,课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直尺,实物投影。 教学流程: 一、通过回忆旧知,引发思考,如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通过我们课前的谈话交流,我发现咱们班的学生特别特别的聪明,有没有信心完成接下来老师交给你们的任务呢? 生:努力吧!加油! 教师指导要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那么常用的吗年级单位有哪些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呢? 生:测量面积。 3、课件出示长方形①,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合适呢? 生:用平方厘米比较合适。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卡,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 长方形①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要求:(1)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摆一摆,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2) 小组学习交流,组内互说,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余成员注意倾听,判断、质疑和补充。 (3)组长带领组员整理组内的说法。 (4)、汇报展示。 预设:

生1、一共摆了6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生2、每排摆三个,正好摆2排,所以面积是3×2=6平方厘米。 生3总结:没有必要铺满,摆出一排一列,就可以知道面积是多少了。 4、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或者是更大的呢,我们该怎么办? 生1、永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生2、都用面积单位测量,要是面积小的还行,操场那么大量起来可麻烦了。 5、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经历实际操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与交流,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指导要点: 1、我们想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应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于什么有关系?请同学们大胆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学生回答:长和宽,周长等。 2、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为大家准备的学习卡踏上探究之旅吧!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 下面两个长方形②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呢?摆一摆。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录及评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录及评析 指导:山东省教研室徐云鸿 济南市市教研室马刚 济南市市中区区教研室董惠萍姚慧明张绪昌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王新梅孙红费常岭 执教: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孙娜 学习内容:青岛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求房间面积的过程,带领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模型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最终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旧的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引入。 1、播放录像,谈话交流: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多美丽的住宅小区呀!有宽阔的草坪,有高高的楼房,我就在这买了一套新房子,看就是这一套!这是房子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些房间的地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我想给卧室铺上地板,得知道什么啊? 生:地面的面积。 师:对啊,得知道地面的面积我才能购买材料啊。 2、展示方法: 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地面的面积呢? 生1:我用面积单位去量。 师:怎么量?能具体说说吗? 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全铺满,数数有多少个1平方米,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这个方法行吗?看来只要知道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就知道地面的面积了。那有没有

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北师大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什么是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大约有多大? 2.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 表示什么? 3 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

三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7.2.1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一发现一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 3.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中主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 难点: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若干,表格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呈现1cm2、1dm2、1m2的面积规定。 (2)(多媒体显示)下图是由边长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指名回答)

(1)多媒体出示学校长方形操场图。 师:要知道操场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 生:用面积单位去量。 (2)(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游泳池图)想知道水池的占地面积,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量吗? 师: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表面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好办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明确要求。 出示教材第71页例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要求。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告诉大家你拼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并填表。 (2)小组合作,共同探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思考和讨论,并填写上表。

(3)全班交流。 ①汇报。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拼法。 第2种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写下表。 师: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拼法不同,拼成长方形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但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而且“12”正好是长边与宽边厘米数的乘积。(如: 12=12×1,12=6×2,12= 4×3) 2.总结公式。 (1)猜测。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你能猜一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重点都放在应用公式计算上。现在的教学应该把精力放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上。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想象推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建立从形到数的表象,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理解、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体验探究分析的乐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分析推理能力。 【设计理念】 1.关注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2.关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的概括化得形象。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借助不同方法反馈沟通的过程,从具体形象到半抽象到抽象,从形到数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八庙小学贾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学习 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1)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大约有多大(用手势来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你知道2 平方厘米有多大吗你怎么想的 要求学生: (1)用手比划大约有多大。 (2)说出想法。(包含有2个1平方厘米)那么,6 平 方厘米有多大 2 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探索发现,获取新知 1、引导探究。 用白板出示一个长方形:(1)请同学们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在白板上画一个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使 用克隆方法,克隆多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一排、数一 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包含有几个1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果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的每一个都用面积单位来排一排,数一数,看它包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方法可以 吗假如要计算较大操场的面积,我们应该怎么办能不能用数学知

识来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ppt 出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3、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在白板上使用工具栏中的 尺子测出长5 厘米,宽3 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用什么方法 生: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 生:用画方格的方法。 先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操作。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 厘米,如果沿着长摆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沿着宽能摆几个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小结:沿着长摆,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相同;沿着宽摆,摆的排数与宽的厘米数相同。(用白板的克隆方法加拖拽来摆进行演示。) 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师:出示教材第53 页表格,引导学生将测量的这三个 长方形的长、宽及面积填入表格中,并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长方形面积教学过程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

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蔡县化庄乡三里桥小学屈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及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学生:测量面积 演示长方形纸板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 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 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 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 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 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 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 记录表 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 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 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长方形面积公式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授新课 1、长3厘米宽2厘米的面积探索师:这是一个红色长方形(放在投影仪上),你能想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同桌讨论)生:我可以小正方形去摆。师:你觉得该用多大面积单位去摆呢?生:1平方厘米。师:对,咱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测量。师:你们的信封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红色的长方形,还有一些1平方厘米的小天方形,找到了吗?动手摆摆看,这个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同学们摆得真快,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对)师:你们的摆法和他一样吗?(一样,贴)生:摆六个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师:这个长方形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你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吗?生:不是,每排摆了3个,摆了2排,一共是6个小正方形。师:这倒是个好方法,不用一个一个数,只要知道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