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资本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为此,其采取了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种手段。实质上,体现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这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和组成部分,但同时造成中国社会进行衍变的艰苦过渡。
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当时的世界形势。
十九世纪初,英法美等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海外殖民地,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因此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其向东方侵略的重要目标。恩格斯在1844年指出“本世纪六十年至八十年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经济不发达,人口稀疏且多为农业人口,但是现在却成为与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国家了:首都居民达250万,有众多巨大的工业城市,有供给全世界产品而且几乎是用极其复杂的机器生产一切商品的工业,有勤劳而明智的稠密人口,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在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并在1837--1838年间再次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于是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中国便成为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当时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农业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着的封建自然经济。农民既生产所需的农产品,也生产所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因此这种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经济有着顽强的抵抗力,同时也具备了潜在的市场诱惑力。
马克思曾认为英国在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主要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文明的福祉呢?
马克思的确讲过,不列颠人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因而不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征服者。尽管他们的行为是受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这种行为是既残忍又愚蠢,但是他们的蒸气机和科学还是在印度摧毁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摧毁了农村公社的经济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揭示这个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第一,英国殖民者给印度人民所带来的,并不是文明和福扯,

而是极其深重的灾难。
第二,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第三,殖民地人民不应当充当西方殖民者的驯服的奴隶,而应当为反对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奴役、摆脱西方殖民者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而斗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与东方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所作的分析是科学的。他不仅没有为殖民主义辩护,而且强调进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摆脱外国的枷锁正是被摧毁的东方社会获得重建与新生的前提。这些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关系,也具有指导意义。
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是不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而不进行反帝斗争,中国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经验,已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毛泽东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己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这种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这就是说,与英国在印度一样,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是怎样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呢?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并且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而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中国的部分区还变成了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事实证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扮演的并不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的角色;如同马克思当年揭露的英国在印度的行为一样,他们在中国也赤裸裸地暴露了“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
第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不但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而且在经济上也逐步地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

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海上的、陆上的、内河的和空中的)。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推销它们的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国商品倾销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由此,它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就是说,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重要的轻工业。它们“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而帝国主义投资的增加,乃是对中国生产资金强盗式的占有,这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严重的束缚。
第三,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中国农村受到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陷于停顿状态,无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及资金,从而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
第四,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通过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即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的。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执政的军阀互相勾结,前者支持后者,一是可以造成它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二是可以延长中国的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成为消费国家,永远成为他们的市场。外国帝国主义对他们的支持,就成了对中国独裁统治的支持,成了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严重的直接的障碍。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中国的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战争,支持中国各派军阀进行争夺中央政权或地方势力范围的斗争,这也使得中国战乱频仍,广大人民无法安居乐业,从而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它们规模小,设备落后,多数为工场手工业。中国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加工工业门以外国的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和装配工业门以外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而已。自从1840年外国

资本主义入侵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只是成了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第二、开始了中国沿海地区第一次较大规模反抗侵略的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表现了三元里地区各阶层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第三,出现了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出现了第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改革军事装备,主张以武力对抗外来侵略。其思想为中国近代化思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第四,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以投资办厂为其入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而中国人在此类工厂中做工,其除了劳动力和自由一无所有,靠雇佣关系维持生存,但正是这些工人构成了早期无产阶级的主要成分。中国无产阶级也正是在这点基础上发展并不断壮大。
第五,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了其精神武器,即教会势力,而基督教新教教义就是革命的思想原动力。在中国,教会势力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洪秀全正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将基督教与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及中国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而创立了拜上帝教,从而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第六,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加速破坏和瓦解。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到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在1894--1919年期间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思想领域。其表现为:其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其二、维新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成为挽救中国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潮的产生是受西方的启蒙思想的影响,而启蒙思想是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而传进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社会革命。其三、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其核心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
总体上来说呢,帝国主义的入侵是弊大于利。
经济与贸易分院 电子商务092 3090113073 洪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