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1)当水温小于50℃时,H1、H2两个加热器同时打开,将容器内的水加热;

(2)当水温大于50℃,但小于60℃时,H1加热器打开,H2加热器关闭;

(3)当水温大于60℃时,H1、H2两个加热器同时关闭;

(4)当水温小于40℃,或者大于70℃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报警信号;

(5)当水温在40℃~70℃之间时,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水温正常;

(6)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

二、设计作用、目的

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监控系统,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容器内水的温度,以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将水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设计思路:系统主要要求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再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从而对外部加热电路进行控制,从而自动的调节水温。

设计方案:采用热敏电阻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引起电压的变化,再利用比较运算放大器与设置的温度值所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其可分为三大部分:测温电路,比较显示电路,控制电路。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图1 温度控制系统组成图

由上面的拓扑图可知,本温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测温部分,根据所测量

的温度与给定值进行比较部分,比较后的得出的信号返至加热部分,得以让加热部分调控水温,达到对水温控制的目的,同时也反应到显示部分,让其正确的表达温度的状态。 系统工作原理:想要让系统正常稳定地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关于温度的准确信号值,为了使信号输出误差很小,可以选用桥式测压电路,这样可以得出稳定的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值。关于运放的选用可以使用LM324或者TL082。关于比较部分可以用电位器来调节上下限电压,通过电压的不同来开关三极管,以达到使绿色和红色二极管根据不同温度亮灭的目的。同时也可根据第一部分输出的电压通过运算放大器的放大来控制继电器以达到控制外电路的目的。通过对电路的通盘考虑,使用LM324比较容易实现第一部分的功能,同时根据采购的局限,正热敏电阻可以使用50Ω的滑动变阻器代替,至于继电器和外部电路,可以用二级管将其代替,用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其是否正常工作,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电路板的使用空间,而且可以有效且方便地调试工作。

比较部分

给定值

加热部分

水温

测温部分

显示部分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2.1温度检测单元电路

2.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U1A

LM324AD

3

2

11

4

1

U2B

LM324AD

5

6

11

4

7

U3C

LM324AD

10

9

11

4

8

R12kΩ

R22kΩR3100Ω

R4

100Ω1%

R55.6kΩ

R65.6kΩ

R7300kΩ

R8300kΩ

R950Ω

Key=A

54%

VEE -12V

VCC

12V

VDD

5V

图2 温度检测单元电路图

如上图所示桥式温度测量电路,检测元件可采用铂电阻,运放要选择输入电阻较大的运算放大器, 其共模抑制比必须高一点以保证运放的精度,为了使运放两输入端平衡,两个5.6K 的电阻要尽量相等

7

6.5R K

K =

???

?

??=21U U K UO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工作原理是当铂电阻(PT100)电压改变的时候会给运放部分一个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再经过以上的规律放大后可以输出一个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是随温度变化而正比变化的,这也为后面的比较电路提供了信号源。

2.1.2电路仿真

图3 温度检测单元电路仿真图

上图则为在设计软件下仿真的截图,在末端可以加装电压表,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使输出电压改变,于是可以得出其已经具备的将温度信息转变为电压信号的能力,阻值的选取也符合现实采购的的要求。

2.1.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为了获得比较高的测量精度,电阻可以选用1%的五环金属膜电阻,或者采用电位器调节得到两只匹配的300K电阻,尽可能实现匹配,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U1A和U2B要选择输入电阻较大的运算放大器,如TL082,U3C要选择精度较高的,输入电阻较大,共模抑制比较高的运算放大器,如OP07,LF412等。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2比较显示电路

2.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U1A

LM339J

VS-

X Y UCOMP

VS+X>Y

5412

32

U2B

LM339J

VS-X Y UCOMP VS+X>Y

7612

31

R1

10kΩ

Key=A

60%

R23.3kΩ

R33.3kΩ

D1

1N4148

D21N4148

VDD

5V

R45.1kΩ

VCC

12V

VEE -12V

VDD

5V

R5

10kΩ

Key=A

30%

Q1

2SC1815

R6

4.7kΩ

Q2

2SC1815

R7300Ω

R8300Ω

VEE

-12V

VCC

12V

VDD

5V

LED1

LED2

图4 比较显示单元电路图

上图为比较显示电路,其中U1A,U2B 构成窗口比较器,假设Ur1和Ur5分别对应40℃

和70℃水温,Ur1和Ur5可通过调节电位器R1和R5设定,另一方面,Ur1和Ur5实际大小可通过调节电位器测得。对水加热,测出40℃和70℃时的电压,将其分别置于U1A 和U2B 的电压。当Ur1

红色发光二极管点亮,处于报警状态。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2.2电路仿真

图5 比较显示单元电路仿真图

电路仿真如上图所示,当UO在Ur1和Ur5之间时亮绿灯,当UO在U1和U2的范围外时亮红灯,上图为Ur1

2.2.3元件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此部分为了比较电压大小运放可以选取LM339J,两个电位器可以选10K大小,运放的电压为正负12V,滑动变阻器的上边电压接5V,两个三极管可以使用2SC1815,更重要的一点还需要两个3.3K的上拉电阻以保证三极管的正常运行。

发光二极管LED的压降一般为1.5V~2.0 V,其工作电流一般取10mA~20 mA为宜。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V,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限流电阻R的计算公式为: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F

F

I U E R -=

其中E 为电源电压,U F 为LED 管压降,I F 为其工作电流。2SC1815的VCE 值为0.25V 。通过计算,137.5Ω

2.3温度控制单元电路

2.3.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U1A

LM339J

VS-X Y UCOMP

VS+X>Y

5412

32

U2B

LM339J

VS-X Y UCOMP

VS+X>Y

7612

31

R1

10kΩ

Key=A

50%

R2

10kΩ

Key=A

40%

VDD

5V

VDD

5V

R35.1kΩ

Q1

2SC1815

Q2

2SC1815

R45.1kΩ

LED1

D1

1N4001

D2

1N4001

R5

300Ω

VDD

5V

VDD

5V

R6

300Ω

LED2

VEE -12V

VEE -12V

VSS

12V

VSS

12V

R73.3kΩ

R83.3kΩ

图6 温度控制单元电路图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电路由两个运放,晶体三极管,电位器,继电器,加热器及电阻组成,运放选用LM339,通过改变电位器来改变电压,从而控制加热器,设U 1和U 2分别对应50℃和60℃的水温,则Ur1和Ur2分别可通过调节电位器来设定,当UOUr2时,两个继电器都断开,两个加热器都停止工作。

2.3.2 温度控制单元仿真电路

U1A

LM339J

VS-X Y UCOMP

VS+X>Y

5412

32

U2B

LM339J

VS-X Y UCOMP

VS+X>Y

7612

31

R1

10kΩ

Key=A

50%

R2

10kΩ

Key=A

40%

VDD

5V

VDD

5V

R35.1kΩ

Q1

2SC1815

Q2

2SC1815

R45.1kΩ

LED1

D1

1N4001

D2

1N4001

R5

300Ω

VDD

5V

VDD

5V

R6300Ω

LED2

V12.8 V

VEE -12V

VEE -12V

VSS

12V

VSS 12V

R73.3kΩ

R83.3kΩ

图7 温度控制单元仿真电路图

由仿真电路可得当UO 的电压小于3V 且大于2.5V 时只有一个加热电路工作,当UO 小于2.5V 时,两个加热电路都会工作,当电压UO 大于3V 时两个加热电路将会停止工作。上图为UO 大于2.5V 小于3V 时的情况。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3.3元件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这部分元器件的选取和参数的确定和比较显示单元电路相类似,R 选取300Ω,上

拉电阻取3.3K ,具体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2.4电源单元电路

V1

220 Vrms

50 Hz 0°

T1

TS_AUDIO_100_TO_1

C1

0.1μF C2

0.1μF

C3

4700μF

C4

4700μF C5

0.1μF

C6220μF

C7220μF

C8

220μF C9

0.1μF

C10

0.1μF

12V

-12V

5V

D1

1N4001D2

1N4001

D3

1N4001

D4

1N4001U1MC7805BT

U3MC7812CT

U2

LM7912CT

图8 电源单元电路图

图8为电源电路,这个单元电路可以将220V 的交流电变为5V,12V,-12V 的直流电,为了给后面的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并联的电容可以滤波,防止杂波对电路的干扰。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5系统仿真

仿真截图一

图9 系统仿真图一

由上图的电压表读数2.747V可知,电压在2V和3.5V之间时,检测电路绿灯亮,此时2.747V也在2V和3V之间,故只有一个加热电路工作。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仿真截图二

图10 系统仿真图二

上图是模拟水温低于40℃的情况,第一部分的输出电压UO为591.536mV,小于2V,此时检测电路红灯亮,同时591.536mV小于2.5V,故两个加热电路都工作。

由以上两例可以证明此仿真电路方案可行。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3.PCB制版

平面图

制版过程:在Multisim11.0里完成系统仿真后,对元器件进行封装,然后单击工具

栏里的,单击下拉菜单中的,选择其中的

即可将Multisim文件导入Ultiboard里进行制版。制版既可

自动布局也可手动布局,自动布局过程如下:单击工具栏中的,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开始自动布局。鉴于个人习惯,我采用手动布局法。布局工

作完成后开始布线,单击(start autorouter trace optimization)完成布线工作,此时制版工作就完成了。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3D图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这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初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我个人感觉有点抽象,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全面,也不能将其和现实用途联系起来,所以拿到课程题目我后无从下手,没有一点头绪,什么是温度监控,怎么才能把温度和电子电路知识联系起来呢?商老师提供的信息给我指明了方向:“以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监测容器内水的温度”,我以此为线索开始在书籍和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份课程设计报告。

我认为对电子电路知识的学习应该认真和谨慎,并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要不怕苦不怕累。我们知道,理论知识学起来有时很枯燥,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而应该问老师、同学或者查资料把不懂的知识融会贯通,让自己的电子电路知识丰富起来。

接触了这门课程后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我们学生注意:首先,要懂得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同时,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准确与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理论课中的元器件大多数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工作的,而我们生活中的诸多环境因素对元器件或多或少都是有影响的,所以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通过学习后我们会了解到,电子电路里的很多参数都是取近似值的,这也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一个挑战,到底什么情况下该取近似值呢?我认为,只有掌握了足够多足够全面的知识后,我们才能懂得里面的奥秘,才能灵活地运用它。其次,善于运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比如PROTEL,MULTISM,ORCAD,PSPICE,EWB,VISIO,WINBOARD,WINDRAFT 和IVEX-SPICE等等。运用EDA软件设计电路图是电子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电路的仿真结果正确,那么我们再做出制版图,然后加工成品,设计工作就完成了。EDA软件是国外软件,这就要求我们学生有扎实的英语水平去认识并运用它们,汉化软件虽说容易操作,可是汉化结果会使软件本身缺少部分功能,所以我们学生尽量使用英文版较好。

课程设计历时近一个月,我要特别感谢商丹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如果没有商老师的指点,这次课设可能无法进展下去,老师的宝贵意见我会铭记在心。

我建议我们的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能穿插于平时的模数电子课程中,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会让我们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最后,希望我国的电子技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世界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五、附录

100Ω电阻2个

300Ω电阻4个

2KΩ电阻2个

3.3KΩ电阻4个

4.7KΩ电阻1个

5.1KΩ电阻3个

5.6KΩ电阻2个

300KΩ电阻2个

正热敏电阻(50Ω滑动变阻器)1个

10KΩ电位器4个

整流二极管1N4001 2个

快速开关二极管1N4148 2个

红、绿发光二极管各2个

晶体三极管2SC1815 4个

运算放大器LM324AD 3片

比较器LM339J 2片

继电器2个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六、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成立.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赵曙光.可编程器件原理、开发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8]潘松、黄继业. EDA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9]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0]张玉璞、李庆常.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1]孙梅生、李美莺、徐振英.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2]薛鹏骞、梁秀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The 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学院(系):机电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摘要]:论文首先简单介绍虚拟温度测量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给出了虚拟温度测量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然后对数据采集模块和LABVIEW的软件模块进行了设计。基于LabVIEW为软件平台,通过热电偶冷端补偿的方法进行温度测量。有效地运用了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将诸多重要步骤都在配备硬件的普通PC电脑上完成,与传统的温度测量仪表相比,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构建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温度测量领域的一个典型范例。 [关键词]:温度测量;LabVIEW虚拟仪器;热电偶;冷端补偿

The 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chinery and automation Major MA Wen- kui Abstract: The virtu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can achieve the measurement, the collection, data processing, recording and display of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It uses LabVIEW as software platform,by the way of Thermocouple cold joint compensating, to comple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LabVIEW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is efficiently used to complete many important processes in common PC computer which is integrated of hardwar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strument,th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low cost,easy operation and high stability. Key words:Temperature Measurement;LabVIEW Virtual instrument;Thermocouple;Cold Joint Compensating - 2 - 目录 目录 (3) 1 绪论 (4) 1.1 虚拟温度测量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4) 1.1.1 研究背景 (4)

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温度监控电路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1)当水温小于50℃时,H1、H2两个加热器同时打开,将容器内的水加热; (2)当水温大于50℃,但小于60℃时,H1加热器打开,H2加热器关闭; (3)当水温大于60℃时,H1、H2两个加热器同时关闭; (4)当水温小于40℃,或者大于70℃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报警信号; (5)当水温在40℃~70℃之间时,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水温正常; (6)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 二、设计作用、目的 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监控系统,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容器内水的温度,以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将水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设计思路:系统主要要求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再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从而对外部加热电路进行控制,从而自动的调节水温。 设计方案:采用热敏电阻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引起电压的变化,再利用比较运算放大器与设置的温度值所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其可分为三大部分:测温电路,比较显示电路,控制电路。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图1 温度控制系统组成图 由上面的拓扑图可知,本温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测温部分,根据所测量 的温度与给定值进行比较部分,比较后的得出的信号返至加热部分,得以让加热部分调控水温,达到对水温控制的目的,同时也反应到显示部分,让其正确的表达温度的状态。 系统工作原理:想要让系统正常稳定地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关于温度的准确信号值,为了使信号输出误差很小,可以选用桥式测压电路,这样可以得出稳定的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值。关于运放的选用可以使用LM324或者TL082。关于比较部分可以用电位器来调节上下限电压,通过电压的不同来开关三极管,以达到使绿色和红色二极管根据不同温度亮灭的目的。同时也可根据第一部分输出的电压通过运算放大器的放大来控制继电器以达到控制外电路的目的。通过对电路的通盘考虑,使用LM324比较容易实现第一部分的功能,同时根据采购的局限,正热敏电阻可以使用50Ω的滑动变阻器代替,至于继电器和外部电路,可以用二级管将其代替,用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其是否正常工作,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电路板的使用空间,而且可以有效且方便地调试工作。 比较部分 给定值 加热部分 水温 测温部分 显示部分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实用温度监测系统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1303 学生姓名:张艺 学号:13211075 任课教师:刘颖 2015年06 月10 日

目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2)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 2.1 实验目的 (2) 2.2 知识点 (2) 3 实验过程 (4)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6)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与体会 (20)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 有那些创新点。 (20)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21)

目录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3) 1.1设计任务 (4) 1.2技术指标 (4) 1.3电路原理图 (5) 1.4基本原理 (5) 2.电路模拟与仿真 (6) 2.1仿真软件 (6) 2.2创建电路模拟图 (9) 2.3元件列表 (9) 2.4仿真记录与结果分析 (10) 3.实际电路的安装调试 (15) 3.1 元件参数确定 (15) 3.2 电路板布线设计 (15) 3.3 焊接 (15) 3.4调试与测量 (15) 3.5分析结果及改进 (16) 4.总结 (176) 5.心得体会 (177) 6.参考文献 (198)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1.1设计任务 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精密双限温度报警仪设计,在老师点拨我们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了运放的作用,用了比较器,震荡电路等知识,根据找到的电路图进行仿真,调试电路,明白了温度报警的意义。 通过比较器产生“数字模拟信号”,使得在信号产生的时候,震荡电路工作产生震荡信号驱动扬声器报警。 1.2技术指标 a.当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报警电路不工作; b.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或高于上限值时,声光报警; c.上下限低于报警led用不同颜色; d.上下限可调; e.控温精度度 1℃ f.监测范围0.5℃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报告.(DOC)

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综合实践 设计报告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与制作

一.系统概述 1. 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从硬件和软件部分介绍了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简单说明如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并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框图作了简洁的描述。还介绍了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关键环节,该系统主要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 同时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采用4位LED 显示管实施信息显示。 AT89S52单片机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系统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与检测。本设计介绍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概述、元器件选择、系统理论分析、硬件设计、部分软件设计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2. 元器件选择 单片机AT89S52:1个 22uF电容:2个 电阻:1个 万能板:1个 杜邦线:若干 单排排针:若干

DS18B20温度传感器:2个 4位LED显示管:1个 二.软件功能设计及程序代码 1.总体系统设计思想框图如下: 单片机应用 软件调试 软件编程 系统测试和调试 系统集成 硬件调试 选择单片机芯片 定义系统性能指标 硬件设计 2.主程序流程图 3.DS18B20数据采集流程图

4.程序代码 ①、温度记录仪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bit rec_flag=0;.",1); display(l2," ",1); eeprom_format(); display(l1,"Format Successed",1); longdelay(3); break; } if(ser_rec=='N') break; if(autobac_tim>10) break; } autobac_tim=0; break; case 'D':",1); display(l2," ",1); RDTP=512;",1); display(l2," ",1);

多路温度检测.显示与报警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多路温度检测、显示与报警系统设计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前言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二、方案论证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2.1测温元件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2.1.1热电偶和热电阻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2.1.2热电偶的分类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采集模块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2.1多功能采集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2.2 USB采集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2.2.3采集模块ADAM-4000系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2.2.4采集模块ADAM-5000系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三、硬件电路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3.1系统结构方框图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3.2采集模块与主机电路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3.3采集模块与设备电路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8 四、软件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4.1组态界面的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4.2报警系统的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4.3实时温度数据曲线的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

功放电路设计说明书

功率放大器(OTL ) 一、基本原理及原理图 下图为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Q1和Q2为两个特 性配对的互补功率管(NPN 型和PNP 型);若忽略功率管发射结导通电压,则当V1正半周时,NPN 型Q1管导通、PNP 型Q2管截止,i 1C (≈i 1E )为处于正半周的半个正弦波;当V1负半周时,Q1管截止、Q2管导通,i 1C (≈i 1E )为处于负半周的半个正弦波,通过R L 的电流i L = i 1E -i 2E ,合成完整的正弦波。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有导通电压,零偏置会使输出电压波形产生交越失真,图中选用二极管偏置电路为互补功率管加合适的偏置电压,使之工作在乙类状态,减小失真且具有高热稳定性;采用单电源供电(加大容量的C3)使两互补管电压均是2 1V CC ;互补管间加两个电阻帮助两管散热;输入信号为互补功率管提供振幅接近电源电压的推动电压,产生自举效应;设计合适的参数使此电路高效地使功率放大相应的倍数驱动负载。 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二、设计步骤 1.设计要求: (分立元件)设计并仿真功率放大器(OTL ),要求: ① 电压增益:5倍以上

②负载:0.5W以上(8Ω扬声器) ③频率范围:20Hz~20kHz 2.设计过程: ①电源的选取: 由P=I2R L =U2/R L (R L =8Ω)得U=2V ∴U P P-=2×2√2≈5.7V ∴V CC =15V ②电阻的选取: P=I2R L =U2/R L ,令U=3v,I L R = 2 1U P P- /R L ≈350mA (β=100) ∴i 1 B =I L R /β=3.5mA 取i 3 R =20mA ∴R 5+R 6 =3/(20mA)≈150 ∴R 5 =10Ω,R 6 =90Ω ∵R2/(R 1+R 2 +R 9 )=3+0.7=3.7 即R 1 /(R 2 +R 9 )≈4 取调试好的R 1=10kΩ,R 2 =41kΩ(R 2 为1kΩ,起保护作用;R 9 可 调) 令R 3=600Ω,R 4 可调,不要取太大,起到作用即可 取R 7=R 8 =1Ω(一般取小点) ③电容的选取: C1=10uF,C2=47uF,C3=470 uF (电容大,交流压降趋于零) 三、仿真调试 1. 仿真电路图:

labview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虚拟仪器 期末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温度监控系统 起讫日期:2012年6月19日- 2012年6月20日学生学号:XXXXXX 学生:____ ____XXXX________ ____ 报告成绩: 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12年 6 月20 日

目录 一、labVIEW介绍 (3) 二、labview温度监控设计的介绍 (3) 三、labview温度监控程序框图的设计 (3) 四、labview温度监控前面板的设计 (6) 五、DAQ信号采集的概述和配置 (7) 六、labview温度监控系统的检验和调试 (8) 七、个人心得和体会 (9) 八、参考资料 (10)

labVIEW介绍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是一个基于G(Graphic)语言的图形编程开发环境,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中广泛用作开发数据采集系统、仪器控制软件和分析软件的标准语言,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来说是很理想的语言。它含有种类丰富的函数库,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利用它可以方便灵活地搭建功能强大的测试系统。LabVIEW编程语言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图形化编程和数据流驱动。 labview温度监控设计的介绍 这个系统是在硬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基础上完成对温度信号的采集以得知某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还可以把测得的摄氏度转换为华氏供一些特殊的需要,在测量之前同时还可以人为的设定温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温度超过用户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或者下限值时,红色警示灯会被点亮并且会有喇叭警告,但温度在上下界限时亮的时绿色的灯会亮着表示温度在用户设定的正常围。 labview温度监控程序框图的设计 首先是要了解怎么用热敏电阻上采集来的电压值Ut来转化为我们所需要温度值。在电路上我们要运用一个固定电阻和热敏电阻进行串联接在5伏的电源上,然后再用伏安法求得热敏电阻的阻值。如图1所示: 图1 其中R0为固定电阻,Rt为热敏电阻。通过简单的计算可得Rt=(Ut*R0)/(5-Ut); 在程序框图的实现如图2所示:

温度监测报警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 (1) 二、设计原理 (1) 2.1 主要硬件介绍 (1) 2.1.1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1) 2.1.2 AT89C51单片机芯片 (3) 2.2 系统原理结构 (3) 三、设计方案 (4) 3.1 硬件部分 (4) 3.1.1 温度测量模块 (4) 3.1.2 LED数码管显示模块 (4) 3.1.3 按键模块 (5) 3.1.4 系统整体结构仿真图 (5) 3.2 软件部分 (5) 3.2.1DS18B20传感器程序 (5) 3.2.2键盘读取及确认程序 (7) 3.2.3DS18B20操作流程图 (8) 四、调试与性能分析 (9) 4.1 proteus仿真结果 (9) 4.2实物测试 (9) 4.2.1正常情况 (9) 4.2.2报警状态 (10) 五、心得体会 (10) 六、成品展示 (11) 七、附录部分 (12) 附件一、电路设计原理图 (12) 附件二、系统设计原始代码程序 (13)

一、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 本设计主要利用单片机AT89C51 芯片和以美国MAXIM/DALLAS半导体公司的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相结合来实现装置周围温度的采集,其中以单片机AT89C51 芯片为核心,辅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LED数码管及必要的外围电路,构成一个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温度监视警报装系统。 功能要求: 添加温度报警功能,通过4个按键来设置温度的上下限值,当用DS18B20 测得的温度不在所设置的温度范围内,蜂鸣器开始鸣报。 二、设计原理 2.1 主要硬件介绍 2.1.1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9~12 位摄氏温度的测量,拥有非易失性用户可编程最高与最低触发点告警功能。DS18B20 通过单总线实现通信,单总线通常是DS18B20连接到中央微控制器的一条数据线(和地)。它能够感应温度的范围为-55℃~+125℃,在-10℃~+85℃的测量的精度是±0.5℃,而且DS18B20 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上获取供电(寄生电源)而不需要一个额外的外部电源。 DS18B20 使用DALLAS 独有的单总线(1—wire)协议使得总线通信只需要一根控制线,控制线需要一个较小的上拉电阻,因为所有的期间都是通过三态或开路端口连接在总线上的(DS18B20 是这种情况)。在这种总线系统中,微控制器(主器件)识别和寻址挂接在总线上具有独特64 位序列号的器件。因为每个器件拥有独特的序列号,因此挂接到总线上的器件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单总线(1-wire)协议包括指令的详细解释和“时隙”。这个数据表包含在单总线系统(1-WIRE BUS SYSTEM)部分。DS18B20 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能够在没有外部供电的情况下工作。当总线为高的时候,电源有上拉电阻通过DQ 引脚提供,高总线信号给内部电容(Cpp)充电,这就使得总线为的时候给器件提供电源,这种从单总线上移除电源的方法跟寄生电源有关,作为一种选择,DS8B20 也可以采用引脚VDD 通过外部电源给器件供电。 DS18B20 引脚定义: (1) GND为电源地; (2)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3)VDD 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图2.1.1 DS18B20 引脚排列图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潘磊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天津300400) 摘要:介绍了以C8051F120单片机和PC 机为核心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论述了系统的组成,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系统上位机、下位机的软件设计。系统下位机实时收集多路SHT71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显示上传,上位机利用VB 中MSComm 控件完成数据接收和处理,实现了对环境温湿度的现场显示和远距离控制。 关键词:温湿度检测;C8051F120;SHT71;VB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3)01-0065-02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工农业生产过程以 及民用场合都需要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并控制,比 如:粮仓、温室蔬菜大棚、通信基站、电力变电房、药厂、图书馆、 博物馆等。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系统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的 检测控制。 1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单片机系统、键盘及LCD 显示 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模块、时钟芯片模块、语音报警模 块、通信模块以及上位机系统组成。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四处 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把采集数据显示在LCD 屏上,通 过键盘预先设置温湿度上下限数值,当所检测的温度或湿度 超过所设定的数值语音报警模块报警。同时,下位机上传温 度湿度数据,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以及数据分析。系 统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系统框图 2系统硬件设计 2.1单片机系统 本系统选用Cygnal 公司的C8051F120单片机作为核心 处理器,此款单片机有64位I/O 口,满足本系统外设较多的需 求,减少系统I/O 扩展,也为增加检测通路和系统扩展预留接 口。单片机峰值处理速度达到100Mips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 时性,内部带有128KB FLASHROM 能够满足多路实时数据 的大容量存储,集成2个UART ,1个I 2C ,1个SPI 接口便于与 外围设备及上位机传输数据。 2.2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模块 传统模拟式温湿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很低,只有 1%左右,同时要获得高精度还需要更高精度的基准电压。另 外,所测得的模拟量还要进过A/D 转换才能送入微处理器 进行处理。为避免上述问题本系统采用全校准数字输出相 对湿度和温度传感器SHT71,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图如图2所 示。图2 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模块图3LCD 显示模块为了实现多点同时测量减少采集等待时间,同时尽量少的占用I/O 口资源,本系统将SHT71的时钟线SCK 都连接到P1.0口,数据线DATA 分别连接到P1口其他4个I/O 口上,并在数据线DATA 端加入上拉电阻。通过软件程序写入命令 即可完成温湿度数据采集,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量并不是实 际值,还需进行数据转换。2013年第1期 (总第123期)2013(Sum.No123) 信息通信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引言: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 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不同、时效不同,则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因而,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较广泛。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温度监控系统。文中传感器理论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详细地讲述了利用热敏电阻作为热敏传感器探测环境温度的过程,以及实现热电转换的原理过程。 本设计应用性比较强,设计系统可以作为生物培养液温度监控系统,如果稍微改装可以做热水器温度调节系统、实验室温度监控系统,以及构成智能电饭煲等等。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环境温度检测,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调节并通过计算机实施温度监控。设计后的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本设计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和指示模块六个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进行温度监控,完成了课题所有要求。 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方案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来设计数字温度计,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控制电路及指示电路。主控制器由单片机AT89C52实现,测温电路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现,显示电路由4位LED数码管直读显示,,报警系统由蜂鸣器和发光二级管构成,控制电路由按键构成,指示电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并且加有报警装置,超过温度可发出警示,还可以调整报警温度。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2,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4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I/O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DS18B20温度传感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编程方法。 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深入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了解典型运算放大器的功能,并仿真实现它的功能; 错误!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主要运用节点电压法分析); ○3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 二、实验原理说明 (1)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元件,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它的类型包括:反向比例放大器、加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电 压跟随器、电源变换器等. (2) (3)理想运放的特点:根据理想运放的特点,可以得到两条原则: (a)“虚断”:由于理想运放,故输入端口的电流约为零,可近似视为断路,称为“虚断”。 (b)“虚短”:由于理想运放A,,即两输入端间电压约为零,可近似视为短路,称为“虚短”. 已知下图,求输出电压。

理论分析: 由题意可得:(列节点方程) 011(1)822A U U +-= 0111 ()0422 B U U +-= A B U U = 解得: 三、 电路设计内容与步骤 如上图所示设计仿真电路. 仿真电路图:

V18m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0.016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0.011 V + - 根据电压表的读数,, 与理论结果相同. 但在试验中,要注意把电压调成毫伏级别,否则结果误差会很大, 致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如图所示,电压单位为伏时的仿真结 果:V18 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6.458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4.305 V + - ,与理论结果相差甚远。 四、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仿真中的运算放大器一般是上正下负,而我们常见的运放是上负下正,在仿真过程中要注意。

基于labview温度监测系统

课题基于labview的温度监测系统班级 12电信 学号 201210350120 姓名邹临昌 时间 2015.12 .12-2016.1.12 景德镇陶瓷学院

摘要:本课题介绍了虚拟仪器概况及其发展背景;通过对虚拟仪器的学习和研究,运用软件工具,实现温度显示系统的模拟。实现系统软件设计思路是:利用LabVIEW中的各种控件,实现温度数据采集显示。利用虚拟仪器的优越性实现了基于操作系统下的交通终端服务系统的展示部分。 关键字:labVIEW,温度,数据采集 引言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的LabVIEW不仅是一个图形化编程语言,而且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虚拟测控系统的虚拟仪器平台,它与数据采集卡一起构成虚拟测试仪器,其测试系统的构建可以通过图形化的语言描述,组态容易,设计简单,广泛应用于测量与控制。 LabVIEW是虚拟仪器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化编程开发平台[1] ,是目前国际上首推并应用最广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开发环境之一,主要应用于仪器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等领域,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与传统程序语言不同,LabVIEW采用强大的图形化语言(G 语言)编程,面向测试工程师而非专业程序员,编程非常方便,人机交互界面直观友好,具有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和仪器控制能力等特点。使用LabVIEW 开发环境,用户可以创建32位的编译程序,从而为常规的数据采集、测试、测量等任务提供了更快的运行速度。LabVIEW是真正的编译器,用户可以创建独立的可执行文件,且该文件能够脱离开发环境而单独运行。

1.1虚拟仪器的优势 1.经济实惠 2.方便适用 3.提高测试效果 4.开放且灵活 远程虚拟仪器的优势在于不受地域限制,功能可由用户自己定义,且构建容易,所以使用面极为广泛,是科研、开发、测量、检测、计量、测控等领域不可多得的好工具,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应用在高危险的区域进行在线的数据采集和检测[5]。使测量人员的工作不但摆脱了地理位置和条件的限制,还可以通过Intcrnet把所采集到的数据自动地转送到另一台计算机进行评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智能仪器仪表综合实训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仪器仪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一、系统设计---------------------------------------------------------第 1 页 (一)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1 页(二)温度信号采集电路选择和数据处理--------------------------------第3 页(三)软件设计------------------------------------------------------第3 页二、单元电路设计-----------------------------------------------------第 5 页 (一)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第5 页(二)步进电机电路------------------------------------------------- 第5 页(三)液晶显示模块---------------------------------------------------------- 第6 页(四)晶振复位电路--------------------------------------------------第7 页三、总结体会--------------------------------------------------------------------------------------第7 页 四、参考文献-------------------------------------------第8 页附录:程序清单------------------------------------------第8 页

基于-单片机多路实用温度监测系统设计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实用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多路温度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环境温度。方法多路温度监测系统由主控制器、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控制电路及键盘输入控制电路组成。系统利用单片机AT89S52做控制及数据处理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温度检测器、LED数码显示管做温度显示输出设备。结果系统经过测试,测温围大(-50~+110℃),测量精度高(误差在1℃以)。结论硬件电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读数显示直观,使用方便。 [关键词] 温度监测系统;温度传感器;单片机 0 前言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及医疗环境中,对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度测量的关键装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为此,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T89S52 单片机的多路温度监控系统。 1 多路温度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系统由5 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控制电路及键盘输入控制电路。数字式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总体电路结构框图,见图1。

图1 多路温度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由图可知,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1-2] 采集环境温度并进行简单的模数转换;单片机(AT89S52)[3-5]执行程序对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转换成与环境对应的温度值,通过I/O 口输出到数码显示管(LED)显示;由按键输入控制选择某采集电路检测温度及显示;报警电路对设定的最高和最低报警温度进行监控报警。 1.1 温度采集电路 一般的温度采样处理电路由温度传感器、放大电路、A/D 转换电路等组成。采用分块结构的温度采样处理电路,其硬件电路结构复杂,也不便于数据的处理。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采样处理电路,能够方便地进行温度的采集及简单的数据处理。并且可以达到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本系统选择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 作为温度采集电路的核心器件,由DS18B20 及辅助电路构成温度采集电路,见图2。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设计名称:扩音机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09年12月28日至2010年1月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一、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形成和用途。 2,掌握音频放大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 (二)、意义:对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锻炼个人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对课外相关本专业知识的了解。 二、 设计原理 扩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相似,具有放大音频先好并将其还原纯真声音信号的电子装置。扩音机电路时一个典型的多级放大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前置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要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要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级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路作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 因为P0max=8W 。所以此时的输出电压:V0=RL P m ax *0 =8V 。要使输入为5mv 的信号放大到8v 的输出,所需要的总放大倍数为1600倍,扩音机中各级增益的分配为:前置级电压放大倍数为80;音调控制级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1;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倍数为20。 三、 详细设计及实验步骤 1、 前置放大级 由于信号源提供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级前置放大级。该前置放大级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调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前置放大器的

基于LabVIEW的温度监测仪的设计

摘要 近年来,美国NI公司的LabVIEW已经面向成熟和商业化,使用者在配有专用或通用插卡式硬件和软件开发平台的个人计算机上,可按自己的需求,设计和组建各种测试分析仪器和测控系统。由于LabVIEW提供的是一种适应工程技术人员思维习惯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图形界面丰富,内含大量分析处理子程序,使用十分方便,个人仪器发展到了使用者也能设计、开发的新阶段。 针对传统测温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利用LabVIEW 软件设计开发了温度测量系统。将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到计算机,再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进行编程,向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和显示界面,实现了温度的数据采集、传送、分析和显示,并向用户提供历史查询功能。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界面良好、易于操作,测量准确、稳定可靠、温度控制精度优于±0.3℃,可以满足各个行业测试的需要。 关键词: LABVIEW,DAQ助手,温度监测,数据采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NI LabVIEW companies have mature and commercially oriented,the user with a dedicated or general-purpose plug-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personal computers,according to their needs,design and build of various test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LabVIEW provides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s a habit of thinking to adapt the graph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a rich graphical interface,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processing routines,easy to use,users of personal equipment can be developed to design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xistence certain questions,using of LabVIEW software,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ique is designed. It can realize the data acquisition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data transmission,analysis and display,with the development software of virtual instruments LabVIEW,sensors,data acquisitions and so on,in addition to provide users with historic data inquir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simple,good interface,easy operation,measurement accuracy,stable,temperature control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 0.3 ℃ to meet the needs of various industries test. Keywords: LABVIEW, DAQ Assistant,Temperature Monitoring, Data Acquisition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汇本(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 班级: 学号:

目录: 一.系统要求 二.设计方案 三.程序流程图 四.软件设计 五.课程总结与个人体会

一、系统要求 使用STM32F103作为主控CPU设计一个温度综合测控系统,具体要求: 1、使用热敏电阻或者部集成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每0.1秒检测一次温度,对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数字滤波(可以使用平均法)。记录当前的温度值和时间。 2、使用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获取STM32F103检测到的温度和所对应的时间。 3、使用计算机进行时间的设定。 4、使用计算机进行温度上限值和下限值的设定。 5、若超过上限值或者低于下限值,则STM32进行报警提示。

二、设计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使用STM32F103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系统,这款单片机集成了很多的片上资源,功能十分强大,我使用了以下部分来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 1、STM32F103置了3个12位A/D转换模块,最快转换时间为1us。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进行温度测定,于是使用了其中一个ADC对片上温度传感器的部信号源进行转换。当有多个通道需要采集信号时,可以把ADC配置为按一定的顺序来对各个通道进行扫描转换,本设计只采集一个通道的信号,所以不使用扫描转换模式。本设计需要循环采集电压值,所以使用连续转换模式。 2、本次课程设计还使用到了DMA。DMA是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储存器之间利用系统总线直接读写数据,不需要微处理器干预。使能ADC的DMA接口后,DMA控制器把转换值从ADC 数据寄存器(ADC_DR)中转移到变量ADC_ConvertedValue中,当DMA 传输完成后,在main函数中使用的ADC_ConvertedValue的容就是ADC转换值了。 3、STM32部的温度传感器和ADCx_IN16输入通道相连接,此通道把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转换成数字值。STM部的温度传感器支持的温度围:-40到125摄氏度。利用下列公式得出温度 温度(°C) = {(V25 - VSENSE) / Avg_Slope} + 25 式中V25是 VSENSE在25摄氏度时的数值(典型值为1.42V) Avg_Slope是温度与VSENSE曲线的平均斜率(典型值为4.3mV/C) 利用均值法对转换后的温度进行滤波,将得到的温度通过串口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