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

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3)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4)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5)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6)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二﹑标准工时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本内容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那么现场观测的时间是如何成为标准时间的呢?总体需要两个步骤﹕

●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 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以上供参考

标准时间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标准准备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

图(1) 标准时间的构成

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生产计划﹔

(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

同的作业方法的

优劣﹔

(4) 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 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

艺的改进﹐标准

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4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WI014.034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4.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2.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正常的作业速度下完成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单位作业量所需的作业时间。 4.2.2 标准工时申请条件:有受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图支持且可增值的工序。 4.2.3 标准工时的基本构成:标准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4.2.4 宽放率的构成、定义、计算方法详见LS/GWI012.005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 4.2.5 时间测定方法 4.2. 5.1 选定被测时间的作业工序,将每一单位作业分割成具体的作业要素、必要时再对作业要素分割成具体的动作要素。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 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3)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4)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5)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6)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推动生产体系效率的改进,实现公司效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为制定生产计划和标准成本提供基本数据;为生产能力、作业效率、薪资支付、人 员配置等方面管理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机型的生产加工。 3. 权责: 3.1工程部IE专项小组负责标准工时和标准产能的制定和发布;负责推动生产体系效率 的改进、提高和监督。 3.2生产工程课工艺组负责制定作业标准书、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等相关文件,参与效 率体系的改进、提高。 3.3 PMC负责依据标准工时、人均产能等相关信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3.4制造部组织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3.5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并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4. 规定: 4.1标准工时定义: 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作业者,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 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4.2标准工时的应用: 标准工时可以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其工作结 果,是DXC的作业管理基准,其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制定生产计划。 4.2.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4.2.3可以在“4M1E”的其中某个因素不同或发生改变时进行评价。如:不同作业方

法的优劣。 4.2.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基准。 4.2.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4.2.6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划。 4.2.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4.3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 采用秒表法或MOD法。 4.4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制定: 在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以后,每3个月由工程部IE工程师进行工时测量 和调整,作成“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和“各机种产能表” (DXC-EDFM-10)。 4.5标准工时的管理: 4.5.1随着作业方法及工艺改进而不断更新与提高,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4.5.2新产品及新作业量产前的作业时间由生产工程课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来测量 和评估,为设备、工装、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依据。 4.5.3标准工时制订出来后,相关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合理制定产能、人员需求、工装 配置等方面计划。 4.5.4工程部要不断分析和改进影响标准工时的因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4.5.5制造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时间,每 月进行一次汇总,以对损失工时的责任进行明确区分。 5、记录表格: 5.1 “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 5.2“各机种产能表”(DXC-EDFM-10)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 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定义 (3) 4 角色与职责 (3) 5 规范要求 (3) 6 标准工时的计算和发布 (5) 7 相关文件 (5) 8 附件 (5) 1 目的 建立标准工时管控体系,规范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和优化制度,为核算生产效率、人机产能、计划排产及制造成本等提供数据支撑。 2 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正式生产的产品。 3 定义 3.1标准工时: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 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3.2作业工时:一个经过足够训练的合格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正常的速度完 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作业工时是在现场实测工时的基础上经过速度评比计算 而得的; 3.3 宽放工时:不符合规则或不直接作用于作业,但又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的延迟时间, 在一定基础上维持作业时间的所必须需要的时间。以相对于作业时间的比率来设 定,即宽放系数。 4 角色与职责

4.1 工程部: 4.1.1 负责标准工时的维护与管理; 4.1.2 负责对新产品标准工时进行验证。 4.2 生产部: 4.2.1 负责标准工时执行与问题反馈。 4.3 计划部: 4.3.1 负责根据产品标准工时排产。 5 规范要求 5.1 标准工时的制定: 5.1.1 新产品工时:工程部负责对新产品工时进行测试核算并发布归档。 5.1.2 老产品工时:工程部每三个月需要更新一次产品工时。 5.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我司采用秒表测时法,现场作业实测,再经速度评比与时间宽放后计算而得的。 标准时间= 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 实际时间×(1+宽放率) 5.3 标准工时的制定过程: 5.3.1 前期准备 (1)工具准备:秒表、记录板与工时记录表、铅笔; (2)资料准备:熟悉SOP作业流程以及作业工序; (3)掌握评比因素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正常速度的概念。 速度评价法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 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work sampling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标准工时制定

1. 标准工时制定 2. 生产流程制定 3. 生产绩效评核及追踪 4. 规划生产线,制作生产线配置图 5. 教导领班、作业员以能确实执行组装或测试动作 6. 制作MPI(作业指导书) 7. 制作人力需求表、工具表、辅料表等,以供工具室、物管备料及厂部领用之依据 8. 依据需求向ME提出要求与构想,要求设计治、夹具,并跟催治、夹具上线 9. 依据工程变更命令(ECO)发出MN,通知并指导生产线采取应有之行动以符合工程变更要求 10. 发出MN以通知相关单位对某些特殊要求之遵循或对不正确动作之修改 11. 对生产现场之工具、仪器、设备及人员之动作进行检查,遇有不符合规定之处,马上提出,要求改正 12. 规划并提供生产线应有之生产设备,并改善之

13. 随时掌握生产设备之状况,并要求FE /FM /PE尽一切可能维持生产设备于堪用状况 14. 进行方法改善,降低工时使生产更顺利 15. 推动成本降低行动(COST DOWN) 16. 仲裁生产与品管间之争执 17. 工厂布置设计与执行 18. 生产线与品管人员训练 19. 负责提供申请进口批文所需之数据 20. 参与协力厂商之评鉴工作 21. 主导样品机,提供作业 22. 协助寻找第二货源 23. 担任业务与工厂间之沟通桥梁 24. 主导厂内未来生产技术之走向 25. 消耗性材料需求用量之估算及消耗性材料厂商之评鉴 26. 不良材料报告书之会签及决策 27. 对于向外承包之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对于外包工程进行报价审核

28. 参与制定BOM架构并跟催BOM之建立 29. BOM核对及提出对BOM之修改且跟催R&D RELEASE ECR 30. 成本估算 31. 新产品导入之主导,各单位之协调、联系及排程之跟催 32. 主导旧产品结束生产之动作 33. 协助物管、采购跟催材料 34. 主导量产前试产行动 35. 召开试产会议及检讨会议 36. 跟催α、B或C TEST所发生之问题反应与解决 37. 担任OEM产品之PROJECT LEADER,掌握通盘事项并主导整个项目之进行 38. 控制主机板的版本、采购量及下单时间 39. 主导工程变更要求之签核与执行 40. 协助安规及EMI证书之申请 41. 在量产前对于前置期较长之零件跟催采购申请单 42. 协助新产品之技术转移事宜 财务部工作职掌表

标准工时基础考题(带答案)

标准工时基础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两分,总分40分) 1.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2.无标准的作业方法时,无法制定ST。 3.ST与作业者的具体熟练程度无关,只默认标准作业速度为ST要求作业者的作业。 4.标准工时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例举5项) 答案:生产效率计算,异常工时核算,成本核算,效益评估,报价,指导生产计划,指导现场人员排布,人力需求评估,设备需求评估,指导薪资发放…合理就给分。 5.平准化评价法:以熟练度、努力程度、工作环境、一致性四个项目作为作业速度变动的评价因素,每个评价因素分成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于一定的修正值。评价时,将各因素的修正值相加再加上1,即为评价系数。 6.开会、工作安排等因管理需要而引起的非作业时间,应由管理宽放来吸收。 7.作业宽放一般指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小事。诸如:工作台清扫、工作讨论、不良品发现等。

二、选择题(每题5分,总分30分) A.以下哪项不是时间研究中接近作业员的要点?(D)A.采取友谊的态度 B.对其操作表示具有兴趣 C.鼓励其提供建议 D.与其先进行半小时的谈话 2.常用的PTS法不包含______.(A) A.ECRS B.模特法(MOD) C.工作因素法 C.标准资料法 3.标准工时的建立方式不包含______(C) A.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B.马表测量法 C.动改法 D.工作抽查法 4.以下有关标准工时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 A.标准工时是以保障品质为前提的; B.标准工时就是最快的人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C.标准工时是领导要求达成一定产量所需要的时间; D.标准工时是IE人员操作所必须能达到的时间。 5.以下有关标准工时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D) A.标准工时可以用于人力需求评估; B.标准工时=观测时间+修正时间+宽放时间; C.标准工时=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D.标准工时=正常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6.以下对标准工时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C) A.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作业;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发布日期:20130619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修订状态:Rev3 共14 页第14 页 1 2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3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4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职务任职条件工作内容 工时测定员到职两年以上的I级或H级人员,从事或从事过班长或线长工作,对本区域工艺及操作内容 熟练掌握,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工作认 真,接受计划管理部关于标准工时测定的相关培 训,并通过考试。 根据测定计划或部门要求就本部门本区域的标准工时进行测定,制作标准工时定额表;发现现场的变动(包括人员配置、临时任务、操作变化、工艺变更等)并及时测定申请变更,报送本区域工时测定工程师复核。 工时测定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到职一年以上,熟悉工时测定方 法,熟悉现场生产情况了解并熟悉部门内电池生 产工艺,对标准工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受 计划管理部关于标准工时测定的相关培训,并通 过考试。 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 时进行复核,报送部门工时管理 工程师,及将标准工时定额表加 入作业指导书中;工艺变更时及 时测定申请变更。 工时管理员工艺工程师,到职一年以上,熟悉工时测定方法,了解并熟悉部门内电池生产工艺,对标准工 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受计划管理部关于标 除包括工时测定工程师的职责外,还包括接受测定计划,汇总、每月整理本月变更UST变更。

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 4.5公斤。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 ,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生产计划; (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 优劣; (4) 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 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

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文件类型:体系文件 作者:刘刚 审阅者:徐xx 批准者:xx 部门:TD运营部 保密申明 版本历史 版本号时间作者备注 0.1 Dec.26th 2006 刘刚第一版 批准信息 签名日期 审阅者 批准者 目录

1. 目的---------------------------------------------------------------------------------------------------------------------3 2. 范围---------------------------------------------------------------------------------------------------------------------3 3. 职责---------------------------------------------------------------------------------------------------------------------3 4. 程序---------------------------------------------------------------------------------------------------------------------3 4.1 名词定义----------------------------------------------------------------------------------------------------------3 4.2 规范重点----------------------------------------------------------------------------------------------------------3 5.缩略词-------------------------------------------------------------------------------------------------------------------5 6.附录----------------------------------------------------------------------------------------------------------------------5 7.质量记录----------------------------------------------------------------------------------------------------------------5 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范围 xxxxxxxx有限公司 职责 质量经理对于本文件的实施与监督执行负责。 程序 4.1.名词定义: a)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 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b)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 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 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 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C) 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 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2.规范重点: 4.2.1标准工时的建立 4.2.1.1构成: a)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b) 宽放时间: 人为宽放:私事宽放、疲劳宽放; 非人为宽放:作业宽放、集体宽放; 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格式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 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 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标准工时作业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作业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作业流程,为人力设备需求评估、产能估算、生产计划、费用率及成本析等相关工作提供可靠之工时数据。 2.范围 适用标准工时管理作业 3.名词解释 3.1.标准工时(S/T):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工时=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3.1.1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经培训认可合格,在某工种有5个月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者,可视为该工种之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 3.1.2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即工作区域之设备、工装夹具、物料、微气候等处于安全合适的条件下。 3.1.3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在不至于引起过度的精神或身体的疲劳的速度下,以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进行作业。

3.1.4实测作业时间:即观测者测得的作业人员在标准条件实际作业所需时间。 3.1.5正常作业时间: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规范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 3.1.6工作评比:即把操作者的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亦随之将实测作业时间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之方法。 3.1.6.1.评比系数:由于操作者的作业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实测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 3.1.6.2.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首创﹐是时间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比方法。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3.1.7宽放率(%):指操作者因为生理因素、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时间延误比率,在正常时间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宽放时间主要由四项组成﹐包括作业宽放﹑疲劳宽放﹑生理宽放和管理宽放等。 3.1.7.1.宽放率(%)=宽放时间/净工作时间 3.1.7.2.净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 3.1.8.平衡率=各工站节拍时间之和÷(瓶颈工站节拍时间×工站总数)×100% 3.1.9.瓶颈工站(BottleNeck):是指在流水生产线中,节拍时间最长的工站。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发布日期:20130619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修订状态:Rev3 共17 页第2 页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职务任职条件工作内容 工时测定员到职两年以上的I级或H级人员,从事或从事过 班长或线长工作,对本区域工艺及操作内容熟练 掌握,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工作认真, 接受计划管理部关于标准工时测定的相关培训, 并通过考试。根据测定计划或部门要求就本部门本区域的标准工时进行测定,制作标准工时定额表;发现现场的变动(包括人员配置、临时任务、操作变化、工艺变更等)并及时测定申请变更,报送本区域工时测定工程师复核。 工时测定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到职一年以上,熟悉工时测定方法, 熟悉现场生产情况了解并熟悉部门内电池生产 工艺,对标准工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受计 划管理部关于标准工时测定的相关培训,并通过 考试。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报送部门工时管理工程师,及将标准工时定额表加入作业指导书中;工艺变更时及时测定申请变更。 工时管理员工艺工程师,到职一年以上,熟悉工时测定方法, 了解并熟悉部门内电池生产工艺,对标准工时有 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受计划管理部关于标准工除包括工时测定工程师的职责外,还包括接受测定计划,汇总、每月整理本月变更UST变更。提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以及相关算法,使标准工时更具完整性,使相关系统和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合理。 2、范围 安公司 3、职责 质量部对于本文件的受控实施和监督执行。 4、程序 4.1.定义: 4.1.1标准工时: 4.1.1.1标准工时: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普通熟练工作者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4.1.1.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的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增加宽放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作业宽放由来:通常如果工作能以最快的速度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这样的产出将是最高效的。但即便是机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 b).作业宽放目的:劳动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下作业,都必须适当予以宽放时间用来补偿个人需要,才能与实际作业所需时间相吻合,更趋人性化。

4.1.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1.2员工定义: 4.1.2.1直接人员:指生产产线上从事生产操作人员。包括装配、调整、检查检测和不良品维修人员。他们是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 4.1.2.2间接人员:指不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此处包括车间班长,物料配送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工具保养人员。间接员工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但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1.3时间定义: 4.1.3.1正常作业时间:指以每天8小时为基准的作业时间,其单位为分钟。正常作业时间包括“前准备时间”和“净作业时间”。 4.1.3.1.1前准备时间(95分钟): a).早会(早会,交接班)10分钟 b).清洁(工治具、设备、车间、更衣)30分钟 c).中餐时间15分钟 d).间隙时间(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30分钟 e).首检时间10分钟 4.1.3.1.2净作业时间:指对作业对象作业的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1.3.2标准时间:指普通技能熟练的工人,以正常速度,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以规定的操作方法,生产出符合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4.1.4一般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一;工作日时间构成: 二.标准时间的定义: 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 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 2 熟练程度:

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 作业方法: 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 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 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三.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 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状态 四.时间分析(秒表时间研究):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预定时间标准法(PTS)等,在此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 1时间评比(速率): 1)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设备的操作性

2)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准化法(Leveling)来进行评比系数的测定 计算公式如下: 评比系数=(1+熟练程度+努力程度+环境+一致性)x100%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环境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 A.熟练 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努力 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环境 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D.一致性(稳定性) 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标准工时

1.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佳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其他相关概念: 2.生管排程可以大致分为“主排程”MPS与“细排程”DPS 细排程工时=准备工时+排程量×单件标准工时 3.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工时×本周排程量 产能工时=工作天数×日工作时间×机器台数×机台操作率 某公司主排程原则:产能工时*95%≤负荷工时≤产能工时 4.有效工时=制令完工良品数*标准工时+准备工时 毛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100% 净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100% 所谓责任外损失工时,包括机台故障、停电、缺料、未排程等待工,以及开会等未能真正进行作业的时间。 (责任部门或责任者)损失工时率=责任项目总损失工时/作业组总投入工时*100% 5.关于“直接人工成本”,建议必须以标准工时为展开基础,加上制程调整系数,施予必要的宽裕处理以更符合车间现实,再乘以该制程的人工费率标准,就形成了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修订制程系数与人工费率标准。 6.生管人员在做细排程进度计划时,必须把制程调整系数考虑进去,因为标准工时只考虑有效作业时间,并未考虑到物料搬运,以及工件在前后工序间的暂存及搬运时间。 注意:标准工时是不变的,但应该因作业员绩效水平的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 执行绩效分析时,资浅作业员的效率基准可能只有标准基准的60%~70%。7.在下列状况下,标准工时必须重新修订: 1)工作方法变化; 2)生产设备变化; 3)产品线变化。 作者强调:标准工时是科学化的标准数据,但应用在生产计划或绩效管理时,一定要先调整为管理基准,而且在不同的必要状况下,它的基准可以随实况而变,而标准时间不能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