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行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EMS

涂料行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EMS
涂料行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EMS

涂料行业环境管理

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二O 一一年二月

1 适用范围????????????. ???. ??. ??. ??. ?2

3 目录

适用法规和标准????????????. ???. ?产?品. 介?绍?及. ?典?型.工?艺特性????????????. ???. ??主.要?环?境. ?因?素及. ?治4理技术????????????. ???. ??审.核?注?意. ?事?项.??5? . ??. ??. ??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涂料化工行业的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审核指导。

本指导书是根据ISO 14001标准,结合化工行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标准的补充和取代,应用本指导书时应识别其适用性。

随着社会进步,本指导书有可能落后于科技进步和法规出台。使用者应关注专业动态和法规的补充,掌握新的专业信息用于审核。

2、适用法规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0)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13)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14)公安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6)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7)化工企业重大污染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21)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2)GB30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4)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5) 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6)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27) 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28) 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国家对于涂料制造行业中,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专业,例如对溶剂型涂料、固化剂、稀释剂产品等正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及安全许可证制度。

3、产品介绍及典型工艺特性

3.1 涂料

涂料通常由四种成分组成。即成膜物质(包括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 ,颜料,溶剂,助剂。

可以简单概括为涂料生产均由树脂、颜料、溶剂、助剂等四种组分调制加工而成。

涂料中基础物质是成膜物质。成膜物质主要有:油脂、天然树脂、酚醛树脂、沥青、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硝基纤维素、过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橡胶等。

按成膜物质的分散形态,涂料还可分为:无溶剂型涂料,溶剂型涂料,分散性型涂料,水乳胶型涂料,粉末涂料等。

不同品种的涂料,其制备过程有所区别:

1) 天然树脂涂料

多用松香为天然树脂,先把松香制成松香衍生物,如石灰松香,再与干性油漆精练所需要的漆。其它天然涂料有生漆或改性生漆等。

2) 酚醛树脂涂料

用甲醛和对烷基或对芳基取代酚缩乳制成油溶性酚醛树脂,再配置成酚醛

树脂涂料。

3)硝化纤维素涂料用棉花纤维和混酸(硝酸和硫酸)硝化或硝化纤维

素,再加压水解降低粘度

加入增塑剂,合成树脂,颜料,有机溶剂制成硝化纤维素涂料。

4)环氧树脂涂料:有多种环氧树脂涂料,其中:用环氧树脂中酚羟基与环氧基反应,使漆膜固化为环氧酚醛树脂涂料。用环氧树脂和煤焦油沥青配制成高效防腐蚀涂料。

3.2 典型生产流程及工艺(仅以溶剂型涂料生产产品为例)

1)醇酸树脂生产工艺流程:

催化剂↓ 多元酸↓ ↓二甲苯溶剂↓ 多元醇、植物油→醇解———→酯化

————→稀释——→过滤——→醇酸树

脂CO

2 气体↑助剂↑

生产工序有:①醇解反应, ②酯化反应,③稀释,④过滤

1)醇酸清漆生产工艺流程:醇酸树脂→兑稀———→调漆————→搅拌——→过滤——→包装加干料↑加助剂

生产工序有:①树脂溶解兑,②调漆,③过滤

2)醇酸色漆生产工艺流程:

醇酸树脂、颜/填料等配料→研磨———→调漆——→过滤——→包装生

产工序有:①配料分散,②研磨,③调漆,④过滤包装

3.3 生产特点:

1)树脂合成:树脂合成反应过程,温度一般有200℃以上,而且是在压力容器内发生反应,并且涉及有机溶剂、压缩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其反应过程缓慢,需要20小时甚至30 多小时,故其生产过程比较危险,存在不少危险/危害因素;

2)涂料生产:涂料产品含有环己酮、二甲苯、醋酸丁酯等有机溶剂,属易燃液体,有的含有少量游离TD1单体,有一定毒性,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采取防火、防尘、防静电、防毒等措施;

3)稀释剂:生产环境经常存有有机挥发溶剂气味,长期处在其环境下工作,有可能引起职业中毒。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作为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处理不当

会污染环境,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主要环境因素及治理技术

4.1 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环境因素

1)化学品使用中的污染

有害气体的排放:苯系物、甲醛等有害气体

粉尘排放

化学品潜在泄露

化学品潜在火灾、爆炸危险(天那水、硝化绵等)

2)生产过程中噪声排放

3)生产过程中固体废气物排放;包括各种化学品包装物丢弃

4)生产中污水排放

5)资源能源消耗

6)产品中环境因素如涂料中苯、甲醛合量、树脂单体合量等

7)设备维修过程固废、油棉纱等排放.

4.2 主要污染物治理和控制技术

1)粉尘、废气治理技术:采用通风过滤处理粉尘,而有机气体治理可采用吸附法或吸收法治理。

2)污水治理技术:一般悬浮物和水不溶物多,采用过滤方式去除SS或, 采用凝油剂、将油漆涂料凝固成泡沫塑料状,再捞除。

3)固体废弃物:根据工厂实际不同分别采用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合理处置, 关注有毒有害化学品包装物处置。

4)特别关注化学品使用管理,收集原材料的MSDS现, 场消防管理、防泄漏设施。化学品标识,贮存,条件等。

5、审核注意事项

5.1 审核重点

1)进一步关注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程度的判定;

2)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是否正式发布且传达到各职能层次和人员并被理解和执行;3)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收集的充分性,并能及时更新;

4)现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否由于运行控制程序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得到了有效控制;工艺流程及辅助设施是否符合“改革工艺、综合回收、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原则,综合回收、辅助工艺流程与末端治理设备设施是否做到了与主工艺流程“三同时”并,持续有效运行;

5)现场可能存在的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泄露、污染源失控的隐患,是否

都有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是否进行过演练,确保措施有效,是否发生过意外

事故, 是否执行了相应的程序和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到预期的程度,事后是否对相应的程序和措施进行评审;6)是否按监测计划和程序对环境实施了定期监测,水、气、声、渣等各种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环境目标、指标是否实现,监测设备是否得到校准和妥善维护;

7)是否进行了适用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定期评价;

8)对环境监测、内审、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是否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

5.2 现场查看的重点区域

1)生产车间;

2)废水排放点及污水处理站;

3)废气、噪声排放点及治理措施;

4)废物堆放点;

5)仓库(化学品、油库、原材料);

6)维修车间;

7)锅炉房、食堂、卫生所等。

5.3 现场查看的主要内容对加工现场的环境(如现场有毒物质、粉尘、噪声等)有效控制。针对工厂的特殊性审核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

1)废弃物、化学品的标识及管理情况;注意所审核现场涉及的主要化学品及MSDS;2)散发的气味、排放的粉尘、烟尘;

3)废水废气的排放达标情况等;

4)厂界内的噪音,是否有突发噪音;

5)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6)生产设备是否有异常的跑、冒、滴、漏;

7)地面上是否有油类或其他污染物;

8)危险废弃物、危险化学品是否按规定存放和处置,是否有防火、防雨淋、防泄漏的应急及预防材料或设施。关注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及转移过程,注意危

险废物处理单位的资质。

9)其他易被遗忘的角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