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

1、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

3、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2、怎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实现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教学热点:1、在确立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怎样看待和取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

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理想信念无用论”、“渺茫论”

实践方案:1、举办学生举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

2、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完成实践报告

3、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并写观后感进行评比

教学课时:3学时

实践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这种现象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呢?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存在于少数大学生中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却是突出重要的。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的问题?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章的学习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而展开。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来讲授。

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既包括对理想信念基本含义理解的模糊性,还包括对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的模糊性。

【导入】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

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

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

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

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

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青年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向往、追求理想,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的人生,这正是处在人生旅程新起点的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一、理想信念的涵义与特征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应当全面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类型、特征及其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理想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使人生具有坚强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1、理想的涵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2、理想的特征

理想具有现实性、超越性、差异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1)现实性

理想源于现实,但不时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未来现实的描绘。

理想不同于空想。二者虽然都是对未来的描绘,但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而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正确把握的结果,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2)超越性

理想产生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同时又指明了未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3)差异性

不同时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不同,人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和社会地位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同一时代,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不同。

(4)实践性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理想的实现必须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身的主观努力,离开了实践,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变成现实。

3、理想的本质

理想是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

4、理想的类型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角度来看,理想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1)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3)政治理想与道德理想

(4)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具体的追求,比如殷实的物质生活、充实的精神生活、甜蜜的爱情生活,这些都是生活理想。张闻天说过一句话:生活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的要求和想法都是不同的。在这里我们要讲的是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同看法。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生活既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又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我们要立足于物质基础,提升精神层次。道理虽然简单,做起来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极大地刺激起来,为了满足物质利益上的需要,有些人竞置良心和正义于不顾,陷入了人生的误区。因此,在当前时代倡导高尚的人生理想,引导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尤其重要。

冯骥才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描述我们所处的境况:在世事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自己的心灵。也许现代社会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障碍,也太多的机遇,太多的失落,也太多的可能,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枷锁。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地慧于我们体内的那个心灵?是的,当我们奔波在赚钱、逐利的第一线时,我们已经偏离了生活的主题。人行于世,仅靠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人

生的幸福,幸福的生活源于心灵的充实,只有时刻关照和满足精神需要,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

(二)信念的涵义与特征

信念与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精神现象。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与信念具有相同的涵义。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1、信念的涵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认知:对某一观点和主张有清楚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2)情感:对某一观点和主张的实施产生情感上的愉悦。

(3)意志:对某一观点和主张的坚持需要在实践中经受反复考验并付出艰辛的努力,最终才能形成信念。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现实性、稳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稳定性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并将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促使人们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2)多样性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信念。

(3)层次性

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具有共同之处,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同一个人的许多信念之间也往往存在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信念体系。

1)低层次的信念:一般信念,如考研究生,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

2)高层次的信念:信仰,如通过读研究生,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并造福于人民。

A 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如法轮功。

B 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末理想信念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只有确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不至于迷失前进的方向。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和水的背包都不见了。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只泛青的苹果。“哦,我还有一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他攥着那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未走出空阔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已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一点点往前挪,他心中不停默念着:“我还有一只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

3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拿在手中,久久凝视着。强烈的求生信念和希望把他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灯,就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信念让我们变的执著,执著地行走、执著地跋涉、执著地追求最终的梦想。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问题探讨】

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请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理想?谈谈理想是怎么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

【案例】沙漠中的苹果

【案例点评】

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使人的心灵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同时还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2、指导大学生选择人生道路。

理想信念有助于指导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定、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

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

3、帮助大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学习。

理想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切实的学习目标,并能够激励大学生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努力奋斗。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视频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旗帜,指引着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开创新的历史篇章。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理想,才使我们前进的步伐坚定从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教学建议】同学们可以阅读李文

阁的《人生价值论》。

【插入视频】改革开放30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十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舞台的风风雨雨并没有遏制住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反而益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明、进步和优越。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抵制了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以其不可动摇的自主精神克服了苏东剧变的震荡。当然,其间不可避免会伴有坎坷甚至严重的挫折,然而这正是新事物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曲折经历。我们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做出的正确

的历史选择,任何挫折和干扰都不能改变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确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信仰的困惑。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教学建议】音乐播【插入视频】图说30年

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信仰的含义和特征,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最高价值理念的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这就是说,信仰,是终极性的价值追问,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为人自身提供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多元价值碰撞,却给人们的生活实践带来了深重的疑虑和困惑,信仰缺失已成为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美国著名哲学家保罗.蒂利希认为:“在我们的时代,对怀疑与无意义的焦虑压倒了一切”。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诸多理论家的观点,都揭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把理想物质化、庸俗化,就会导致理想破灭,人生迷茫,实践困惑。然而,严重的是,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已不再只是理论的推理,而成了西方社会普遍的意识状态。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生应该保持清醒的时代意识,正视时代问题,坚定人生信仰,超越时代困境,在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引领时代潮流,实现生命的超越。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导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诞生以来,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和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但不排除而且最能吸取、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说到共产主义,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它很遥远,但是却并非如此。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追求着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社会丑恶现

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尽管东西方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是,在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上。两者却是惊人的相似。跨越历史的长河,凡是有志之士从没有停止过对正义社会的追求与探索,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正义的社会。

回顾以前的历史,我们发现除了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共产主义社会是对过去所有社会制度的扬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归于消亡。具体说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科学的;它是进步的;它是美好的。

共产主义是最科学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几个发展阶段后,必将扬弃这些以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为特征的社会制度,走向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最进步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他们是同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代表了人类最高利益并以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己任。因此,共产主义是最进步的社会理想,它将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社会空间、为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共产主义是最美好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存在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贫富分化,没有阶级压迫,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其乐融融地联合在一起。每个人的天赋和潜能都得到了全面施展和实现,人不再作为异化的片面的人而存在,而是作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存在,人类不仅摆脱了自然的奴役,而且能够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整个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当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实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总之,当前中国的社会理想,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二者是相互制约、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忘记了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脱离当前中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空谈理想信仰,就会阻碍社会进步,丧失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认真思考我们要树立的理想信念,克服理想信念上的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做一个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的有志青年!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

1、立志当高远。

诸葛亮:“志当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

2、立志做大事。

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才能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崇高、远大的理想,需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长远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近期理想的实现也会具有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过程本身具有人生价值,它与理想的实现结果或成就一样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过程哲学就非常强调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人生总会遇到顺境和逆境。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使人容易

接近和实现目标,但又容易使骄傲自满,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

逆水行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但逆

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

指逆境和顺境、不幸和幸运,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

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

【案例】其实和你一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

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

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

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从不

放弃,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20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

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

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

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

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

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

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仍未放弃

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

被老师责备。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

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

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

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

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

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

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

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

1%。”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

防盗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

名小卒——周杰伦。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从没人要,到要曲不要词,慢

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李咏,一个是丁磊,一个是方文山。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在成名前和你并无多大不同。不要抱怨贫富不均,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机会不等,制度僵化,条理繁复,伯乐难求。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明天,或者明年,同样会诞生像他们一样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

【案例点评】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没有谁比谁强,但是明天,可能你们当中就有第二个周星驰、周杰伦、姚明,甚至是领导人物。今天的起点是同一个位置,但未来的高度却是天壤之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答案。

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甜,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1)在理想和现实关系的认识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人因此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李某,2008年毕业后到某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在同龄人看来,李某工作轻松稳定,环境好,特别是专业对口,学有所用,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实在令人羡慕了。然而,李某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非但没有任何优越感,反而非常失落。原因是,他总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同事总是关系紧张、话不投机,总是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枯燥乏味,没有前途,以至于产生了理想破灭了,失落绝望的想法。他曾有过辞去事业部门的工作,去企业闯天下的想法,但由于担心企业竞争残酷,风险太大,一直没有把到企业界拼打的想法付诸行动。李某最终陷入了犹豫不决、无所适从的状态,他困惑地说:“我自觉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但是现实根本不容我去实现理想;我该怎么办呢?”

上述案例中,李某陷入困惑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犯了用理想否定现实的错误。当他发现工作的实际状况与理想不一【案例】【案例点评】

致时,没有及时调整理想以适应现实,或改变现实追求理想。而是把对现

实的不满,演变成了不良的工作情绪,以至于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态度消

极。可见,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没有理想,但是对待现实我们不能太理想化,

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现实社会中肯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但是我们

不能因此就心灰意冷,放弃理想,而是要在理想的引导和激励下改造现实,

使现实不断将接近理想。

在对待现实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应承认现实与

理想是存在差距的,正是因为这种差距,理想才更具有感召力,才需要我

们付出努力去追求理想。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区别,理想就不具有引导和

激励作用了。第二,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实,积极投入实践,改变现实。

既不回避矛盾,也不夸大问题,既不将错综复杂的现实完全理想化,又不

为现实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所困惑,要在复杂的矛盾中找出事物发展的趋势

和方向,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做到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并且,同社会

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2)出现这些错误倾向的原因

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

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

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

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3)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理想是现实的反映,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

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不但包含着现实中应待

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

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实现宏伟的

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

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大过程中,没有勇于实践、艰苦奋

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艰苦奋斗?

【教学讨论】:我们

现在是否还需要艰

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讲艰苦奋斗,主要是强调它所蕴涵的那种奋斗拼搏、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宝贵和急需。当前时代,机遇增多,风险也加剧,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有这样一种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正如《奋斗》这部电视剧中描述的一样,不管时代变幻成什么样子,是革命时期也好,是和平时期也好,总是有一种精神沉淀在时代的洪流中,用其不被洗刷的光辉指引着各个时代的人们,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主人公陆涛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一条是叱咤风云的生父带给他的社会上层的风卷云舒,一条是踏实诚恳的继父带给他的无欲无求的平凡生活。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一种是有钱女孩的浪漫激情,一种是贫困女孩的自强不息。通过对这样两条不同道路的抉择,对这样两个不同的女孩的选择,陆涛的精神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最可宝贵的奋斗精神。于是,他从生父那里转身离开了,因为他选择了继父那种踏实勤奋的生活;他离开了有钱女孩米莱,选择了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进取的夏琳。这是因为他知道他所要争取的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得到的成功,是经过自己艰苦努力、奋斗拼搏得到的幸福,而这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价值。电视剧以当代城市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当代人面对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具体到每一个人物,其精神层面都是充实饱满、积极向上的。人天性倾向完美,然而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一种精神来克服所面临的困惑和窘迫,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

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4、人生理想与实现人生的矛盾

(1)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2)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3)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4)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实践是通往理想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懈努力,奋力拼搏,既要看到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教学建议】

配以图片展示:张海

性,又要对理想满怀信心,充满希望,以坚韧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破浪乘风,抒写美好人生。最后祝福大家早日实现心中的理想!

思考题:

1、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如果有信仰的话,只信仰金钱和自己。果真如此吗,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2、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动力?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共青团的义务》,《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刘宏伟、廉清:《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冯天策:《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罗国杰编:《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教学后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复习资料

1.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的含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原因: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爱国主义的内涵、时代价值?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 內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理解: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5.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 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6.何谓人生观?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7.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8.什么是人生态度?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 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教案.doc

教 2009-2010 学科 案 第二学期第 2(1)周 《职业道德与法律》 日期 专业班级 第节教师: 09 级计算机课堂类型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二、礼仪修养显示个人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德育目标:树立礼仪意识,完善自身人格。 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2、个人礼仪重在养成。教学难点:良好的礼仪风范是在自身努力修养和践行中形成的。 教学方法讲述、问答、阅读、讨论、课堂练习 其它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旧课复习:充分认识自我,同学间交流对自己的认识。学生互相交流自身特点。新发中在群体识课导入:情境创设:一位中考失利的同学上了职业高中,心情一度很思考:通过该生的己认现自调整亲苦闷。在一次礼仪课上,老师给大家提出了礼仪要求:“入座身感受思考个人礼仪轻稳自自己,己莫含胸,腿脚姿势须庄重。双手摆放要自然,安详庄重蕴含着怎样的道德意坐如钟。”她导入新课 勉强照着做了,但奇迹也随之产生了。“我挺起义?遵守个人礼仪有长久以来含着的胸膛, 世界仿佛变大了;当我庄生地举手投什么作用?结合上述事例和生活实际,说足自己仿佛 变得重要了;当我端庄安详地挺身而坐,即使在父母面臆,也仿佛每句话都掷地有声。一 种从没有过的独感、明我们中职学生应如尊严感油然而生。我在坐、立、行之间,清晰地 感司到了自何遵守个人礼仪。己的存在。此后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尊严, 要靠实力。”“新学年开学,师生们写在脸上的庄严与亲切感染了我。要允许别人以‘貌 '取人,因为在初次见面开口之前,

你只能靠仪表展示自己。这也许正教育的真谛。” 新知内容:讨论并回学习依次仪礼加深对二、礼仪修养显示个人魅力1.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答,老师总结出:个人确正知识的纠提问:个人礼仪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问:个人礼仪的基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正偏认识,差本要求是什么?提问:在个人仪容仪表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些?学生分析:个人礼行为。综提高2.个人礼仪蕴含道德意义案例:微笑的魅力。案例:奥运会仪蕴含着怎样的道德分析、能和合礼仪服务人员的表现3.个人礼仪生在养成提问:如何养成良意义?遵守个人礼仪表达力思于 好的礼仪习惯?(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有怎样的作用?学养培勤善于表学会自我约束。(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生分析并回答边看达考,的能力爱。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3)(观边练错正误行纠 看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录像课堂小结:简略为 课堂效果检测方巩固新课(当堂练习) 案 课后作业1.假设你即将参加某公司的面式,你如何进行着装准备?(思考)2.行为训练:仪态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自我训练) 教案 2009-2010 第二学期第2(2)周日期第节教师: 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专业班级09 级计算机课堂类型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2018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 ①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全面理解中国梦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要点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 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 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大学生成为做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究奉献,实干进取;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5.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6.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7.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奉献祖国、奉献人们、尽心尽力、勇于承担,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有为善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人的本质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素质、修养的能力,对保障人们崇尚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卷(有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注意: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每道答案前标明试卷纸上的题号。 一、简答题(3题×6分=18分,在以下四题中选做三题) 1、《参考消息》2011年6月10日第14版撰文称,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没有理想主义的时代,但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理想主义思潮在中国重新回来了。请以此观点为基础,简要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我们经常提到“爱国主义”一词,请简要谈谈该词中的“国”有哪两种不同的解释。 3、试简述“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的理念,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什么冲突?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情形及后果。 二、辨析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或是否合理,并给予说明、解释,4题×7分=28分,在以下五题中选做四题) 1、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 2、大学生若不对社会作出贡献便不具有人生价值。 3、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4、“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5、被告人黄杰(15岁)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三、论述题(2题×12=24分,在以下三题中选做两题) 1、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 2、有人主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如何认识这种观念,请阐释。 3、运用你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情境,论述法律与人情的关系。 四、材料题( 1题,共15分) 目前在我国公共生活领域,道路交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据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近两亿辆,拥有驾驶执照者近一点五亿,公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公共问题。 请阅读以下两份表格,回答问题。 表一:《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表二:某市交管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统计数据 有专家指出,在公共道路交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私事,却折射出一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是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3.能力目标: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法律,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概念,体会法律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1.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2.懂得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哪些权益。 课时安排 2课时。 1

完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 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 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17页 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工业化B.实现共产主义

(完整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 B.信念 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 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D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 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C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 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 方法叫作( A )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C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 D )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C )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 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A )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 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一、绪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 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第一章 理想的含义: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的类型: 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 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②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Eg: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 (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1.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2.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第二章 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 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案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案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14 法律就在我们 身边 第二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知识与能力】 1、懂得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区别,又相联系。 2、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请大家讨论一下《被告山杠爷》 讲述了发生在一个非常偏远的、治安秩序很好的山村的故事,山杠爷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品质很好,非常受人尊敬,村里有个年轻媳妇经常虐待甚至多次打伤婆婆,受到全村人的谴责,,山杠爷看不过,派人把这个媳妇抓起来游村,羞愤之下,年轻媳妇自杀了,事情捅到了上级司法机关,山杠爷被依法逮捕,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 探究: (1)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说明了什么? (2)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而且还要依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探究的问题。 名言赏析 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道德欣赏:居民李某,在打扫卫生时,把一双破旅 游鞋扔了。清洁工樊某觉得这双鞋补下还能 穿,于是就捡回去。回家试鞋的时候,发现 鞋里有一只袜子,拿来一看,里面竟有6张 存折,共计人民币28700元。这位清洁工 虽然每月只有300元钱的工资,家里经济 状况很拮据,但他还是立即赶到当地派出 所,在民警同志的协助下,把存折全部送还 到失主的手中。 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和耻辱等方面作出选择。自主探究:请大家看书,四人小组交流找出 案例分析: 案例: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她操持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先后参加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了累赘,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经查证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答案(综合版)

思修资料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 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5.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知道法律的特征;了解法律对于生活的作用等。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通过法律与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学情分析: 法律是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触及的一个词,对学生而言,并不 陌生。但很多学生对于法律的理解比较片面,一则认为法律就是一种规范;二则认为法律离我们很远。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才使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因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而且也有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基本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法制动漫视频、学生参与活动图片导入。 生成问题: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如何而来的。(小组合作探究、发言)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讲授新课】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混乱的十字街头: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当时你有何感想?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交流探讨)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探究活动二: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

1.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试问:(1)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2.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且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3.被告人钱某,男,25岁,司机。2008年6月21日,被告人与李某为其舅父拉钢材,因手续不符规定,钢 试问:被告钱某对王某的死亡是何种罪过形式? 3.答: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本案中,被告人钱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但是为了将钢材强行拉走,而置王某的生死于不顾,即对被害人是死是伤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4.被告人张某,男,28岁,某矿务局警卫。2009年3月12日凌晨,张某与同伴执行任务时,发现有盗窃分 试问: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4.答: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特征。 5.被告人魏某,2009年4月15日至18日连续三天到工商银行某中心支行门口尾随着去银行交款的多名女交 试问: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请简述理由。 5.答:被告人魏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而不是抢劫罪的未遂。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是为了实施该种犯罪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在本案中,被告人魏某尾随交款员的行为,属于为抢劫犯罪准备条件的行为,尚未着手实施抢劫行为。因此被告人魏某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而不是犯罪未遂。 6.岳某夫妇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一天晚上,岳某夫妇带着儿子到事先观察好的一无人在家的住户陈 试问:此一家三口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为什么? 6.答:岳某夫妇的盗窃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而其12岁的儿子却不能认定为共犯。这是因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岳某夫妇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1)有二人以上的犯罪主体;(2)在客观方面,都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3)在主观方面,他们又都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尽管一个入室实施偷盗行为,另一个在门口望风,没有直接实施偷盗行为,但是这只是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不影响他们共同犯罪的成立。其12岁的儿子因为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岳某夫妇带着他去偷盗,事实上是把他当作犯罪的工具使用。 7.李四夫妻共有存款5万元,李四有一母,儿子刚参加工作,女儿乙读中学,李四突然死亡,以清理遗物 问:(1)遗嘱是否有效?(2)5万应如何继承? 7.答:(1)遗嘱有效。 (2)5万元作如下分割:①5万元为李四夫妻共有财产,其中2.5万元归其妻所有,2.5万元为遗产。②2.5万元遗产中,0.5万元为遗嘱继承,归其女所有;另外2万元为法定继承。③法定继承人有其妻、母、儿甲、女乙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④同一顺序继承人,分配时原则上均等。⑤应为胎儿保留1份,待胎儿出生后最后确定此份遗产的去向:出生时为活体的归胎儿继承;是死体的由法定继承人分割;是活体而后死亡的,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8.2002年3月13日,某家具商场购得一批新式沙发,价格为每组1880元,售货员在制作价格标牌时,误奖 问:(1)商场同甲、乙二人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属于什么样的民事行为?(2)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 8.答:(1)商场与甲、乙二人的买卖行为属于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商场本意是要将沙发以1880元的价格卖出,由于售货员制作标牌的错误,使得每组沙发少卖了1000元,这是商场由于疏忽大意导致结果与自己本意相悖。甲、乙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标牌上的价格买下沙发,所以,商场同甲、乙二人的买卖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商场同甲、乙的买卖行为可以变更或撤销。《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所以,只要商场或甲乙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者撤销买卖关系的请求,人民法院都应予以支持。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的损失。所以,如果这一买卖行为撤销,甲乙二人应将沙发返还给家具商场,家具商场返还甲乙二人的货款,并承担甲乙二人因此所受的损失。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予以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 9.某运输公司受农场委托长途运送生猪,途径某市遇酷热天气,运输公司派出的押运人员张某、杨某根 。问:(1)肉食公司可否拒收生猪?为什么?(2)谁应该对生猪中毒负责?为什么?(3)张某、杨某有无过错?为什么?(4)农场应向谁索赔?为什么?9.答:(1)可以,因为生猪中毒,违反合同约定的质量条款。 (2)农资公司,因农资公司出售的喷雾器存在严重的瑕疵,这是造成生猪中毒的原因。 (3)没有,因张、杨二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喷雾器内残留有农药的情况。 (4)应将运输公司作为被告起诉,因农场和运输公司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生猪在运输途中发生问题。 10。某市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某校校长决定从该商场为党校购买一台机器,同时得奖券100张,分给每 问:(1)学校出资部分中奖归谁所有?为什么?(2)个人部分中奖的奖金应归谁所有?为什么?(3)贺宣布一等奖归学校所有是否有效?为什么?(4)贺某未付丁某购物抽奖的款项,在贺某与丁某之间存在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为什么? 10.答:(1)应归丁某所有,因学校已言明在先,所得奖金归持券人,且奖券已实际交付个人,属于赠与行为。 (2)应归贺某所有,因贺某已登记奖券号码并向丁言明此3张奖券归他。 (3)无效,因奖券已交付,赠与行为不得撤销。 (4)借贷关系,因丁某系替贺某垫付款项。 11.王甲和刘乙系邻居,两家关系很好。因业务需要,王甲被单位派往设在海口的办事处工作,临走拜托 。问:(1)刘乙、李丙买卖空调的行为是否有效?(2)本案应该如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