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摘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的质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问题展开分析,探析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的具体的方法和流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要点,以期可以为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水质检测

一、前言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检测非常重要,检测的结果关乎我国居民用水的安全问题,所以,针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测一定要有效和科学,提高水源水质检测的有效性。

二、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水和人们平时的生活关系非常的紧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水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在经过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之后,虽然我国的供水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平时的日常饮用水需求都已经得到基本的满足,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受到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水源的水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的水质在不断地下降,对于供水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中小企业在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工艺和设备都比较的落后,已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而很多的供水企业的设施也需要扩建和改进,有的管网已经比较陈旧,漏损的情况很严重,供水的水质也在不断的降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水质检测的方面,虽然在对全国的大城市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合格率都比较高,但是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的水质标准当中几项标准,而且有些数据基本上都是供水企业的自检报告,可信度不是很高;在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检测的供水企业的出水水质,并没有对官网末端水质进行检测。

水源水质是影响出厂水水质的源头。在水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视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水源的水质特征,方便后续处理的及时调整与平稳运行。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取至地面,稍经消毒处理即可使用;然而,大多数地下水需经适当的处理,甚至需经特殊处理后才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在形成过程中溶解了地层中矿物质,使一些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超过了允许浓度;二是人类活动造成地下水污染,水质中铁、锰超标的危害。铁和锰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水质中含有适量的铁和锰,对人体有益无害;但是,若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铁和锰,可致使慢性中毒,可诱发某些地方病。

三、饮用水水源水质常规的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1、饮用水水源水质常规的检测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摘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的质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问题展开分析,探析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的具体的方法和流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要点,以期可以为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水质检测 一、前言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检测非常重要,检测的结果关乎我国居民用水的安全问题,所以,针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测一定要有效和科学,提高水源水质检测的有效性。 二、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水和人们平时的生活关系非常的紧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水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在经过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之后,虽然我国的供水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平时的日常饮用水需求都已经得到基本的满足,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受到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水源的水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的水质在不断地下降,对于供水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中小企业在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工艺和设备都比较的落后,已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而很多的供水企业的设施也需要扩建和改进,有的管网已经比较陈旧,漏损的情况很严重,供水的水质也在不断的降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水质检测的方面,虽然在对全国的大城市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合格率都比较高,但是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的水质标准当中几项标准,而且有些数据基本上都是供水企业的自检报告,可信度不是很高;在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检测的供水企业的出水水质,并没有对官网末端水质进行检测。 水源水质是影响出厂水水质的源头。在水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视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水源的水质特征,方便后续处理的及时调整与平稳运行。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取至地面,稍经消毒处理即可使用;然而,大多数地下水需经适当的处理,甚至需经特殊处理后才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在形成过程中溶解了地层中矿物质,使一些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超过了允许浓度;二是人类活动造成地下水污染,水质中铁、锰超标的危害。铁和锰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水质中含有适量的铁和锰,对人体有益无害;但是,若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铁和锰,可致使慢性中毒,可诱发某些地方病。 三、饮用水水源水质常规的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1、饮用水水源水质常规的检测项目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在这我介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九项检测,让大家对水质有着进一步的了解: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其中一类,?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 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 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 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 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

饮用水水源地如何保护

饮用水水源地如何保护 水源地如何界定和分类 概念:饮用水水源地一般是指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 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广义的水源地还包括河流源头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指为保证饮用水质量对水源区采取的法律与技术措施。 分类:根据供水的水体类型,可分为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以供水人口数为分界线,分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在1000人以下)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 我国实行怎样的保护制度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等级划分: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 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警示要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特殊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 政策措施: 有哪些保护规定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 除了《水污染防治法》第56~63条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来源:国联质检实验室 饮用水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它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常有关于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的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不重视,喝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水中含有众多微量物质,其中不乏有害物质,水质检测通过多个项目分别检测,达标后才能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 常见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4、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5、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地下水水质分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48-9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色(度)≤5 ≤5 ≤15 ≤25 >25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浑浊度(度)≤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PH 06.5~8.5 5.5~6.5 8.5~9 <5.5,>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mg/l)≤300 ≤500 ≤1000 ≤2000 >2000 硫酸盐(mg/l)≤50 ≤150 ≤250 ≤350 >350 氯化物(mg/l)≤50 ≤150 ≤250 ≤350 >350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锰(Mn)(mg/l)≤0.05 ≤0.05 ≤0.1 ≤1.0 >1.0 铜(Cu)(mg/l)≤0.01 ≤0.05 ≤1.0 ≤1.5 >1.5 锌(Zn)(mg/l)≤0.05 ≤0.5 ≤1.0 ≤5.0 >5.0 钼(Mo)(mg/l)≤0.001 ≤0.01 ≤0.1 ≤0.5 >0.5 钴(Co)(mg/l)≤0.005 ≤0.05 ≤0.05 ≤1.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 ≤0.001 ≤0.002 ≤0.01 >0.01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不得检出≤0.1 ≤0.3 ≤0.3 >0.3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 前言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 1.4.4 裂隙水 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 1.4.5 岩溶水 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 1.4.6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1.4.7 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1.4.8 浅层水 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 1.5 基本要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 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按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其上游地区必须保证达到出境水质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其上游地区排污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 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承压含水层单指补给区)。 关于水质标准的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以及对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水质监测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引用标准 GB 5750-85《标准检验法》。 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993。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 3.1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用和生活的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 3.5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加压、贮存、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 4.1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4.1.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水 4.2.1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表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 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1度(NTU)①,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NTU)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mg/L) 铝 0.2 (mg/L) 铁 0.3 (mg/L) 锰 0.1 (mg/L) 铜 1.0 (mg/L) 锌 1.0 (mg/L) 挥发酚类(以笨酚计)0.002 (mg/L)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0.3 (mg/L) 硫酸盐 250 (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耗氧量(以O2计) 3 (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② 毒理学指标 砷 0.05(mg/L) 镉 0.005 (mg/L) 铬(六价) 0.05(mg/L) 氰化物 0.05(mg/L) 氟化物 1.0 (mg/L) 铅 0.01(mg/L) 汞 0.001 (mg/L) 硝酸盐(以N计)20(mg/L) 硒 0.01(mg/L) 四氯化碳 0.002 (mg/L) 氯仿 0.06(mg/L)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科标能源实验室科提供一些水质检测项目,如下: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CaCO3计)铁铝铜锰锌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以O2计)砷镉铬(六价)氰化物铅氟化物汞硝酸盐(以N计)硒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硫化物锑钠钡铍硼镍钼铊银二氯甲烷一氯二溴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人们不断地对地下水进行深入开采,不仅造成地下水位持续降低,更甚者引发水源枯竭,再加上地表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变得越发严峻起来,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巨大威胁,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意义重大。 一、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及分析工作 1.1 污染途径 (1)农业污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当中,时常应用一些化肥,而且用量不科学,大量使用化肥以后,有的化肥无法被土壤全面吸收,磷、氮等元素渗入地下,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破坏地下水水质,加速了重金属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如调查发现温州市瓯海区农业面源造成的水质污染达到5.3%。 (2)工业污染。由于工业生产造成大量的废水排放,这些废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之后,渗入地下之后对地下水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还会引发地下水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危害性非常大。如温州市存在很多企业,这些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很多都是家庭作坊进行生产,造成废水废液排放十分严重。 (3)生活污染。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在人们日常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与废水,很多垃圾和废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进行填埋或焚烧,伴随降雨就会造成大量的重金属物质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出现恶化,降低水之质量。如温州一些农村地区,利用简易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处理之后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 (4)自然污染。由于人为因素破坏大量重金属元素渗入地下,尤其是砷元素进入地下对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利用污水浇灌或水生生物从水环境中摄取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以水生生物为食的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最后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正常生活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1.2 水质分析 由于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种类较多。在进行水质分析过程当中常进行少量计提,或者选择一些参数进行分析,如氯化物、PH值、硝酸根、硫酸根等。这些水质分析方法比较普遍,而且检测较为简单,能够有效明确地下水的污染情况,通过详细的地下水质分析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地下水加强保护,改善地下水环境。 二、科学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2.1 全过程修复技术的应用 (1)处理农业污染。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应当进一步强化管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应用和农药应用,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合理使应农药、化肥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结合农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应用化肥、选择农药,确保化肥、农药用量的合理性。而且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加强无毒无害化肥品种和农药品种的研究工作,减少和控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处理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是工业生产实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污染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面对这种现状,应当对工业生产区域的供水水源区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并无害化处理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渣以及废气等,制定完善的污染物处理措施,控制和减少随意排放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达不到污水治理要求的企业,应当责令停业,重点打击。

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清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清查表 2011年 表号:Q 8 0 3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普查员:联系电话:日期:2011年月日;普查指导员:日期:2011年月日

Q803表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清查表填表说明 一、普查对象及范围 地下水水源地是指向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如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地、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地、单位自备水源地等。 凡未废弃的规模以上(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0.5万m3)地下水水源地,均需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逐个填表。本表可续页。 二、填表要求 1、清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中性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填写代码时,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填写数据时,应按规定保留位数;选择时,应在备选项前的“□”内打“√”。 2、清查表由水源地管理单位配合并协助普查员填报,没有管理单位的水源地,其清查表一般由所在地的县级普查机构组织普查员填报;普查指导员负责清查表的审核。无需盖章。 三、指标解释 【1.行政区名称】填写清查所在的行政区(至县级)的名称;如为跨县级行政区的水源地,则填写井数所占比重较大的县级行政区名称。 【2.水源地名称】按照管理单位对该水源地的命名填写,如××县水源一厂水源地。 【3.水源地编码】由普查机构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规定的编码要求填写。 【4.水源地所在乡级行政区名称】填写该水源地所在的乡级行政区名称,如大埠乡;如为跨乡级行政区的水源地,则填写井数所占比重较大的乡级行政区名称。 【5.水源地日取水量】一般可根据取水许可证、批复文件、储量(或勘探)报告等确定;如无上述资料,可填写近5年(2006~2010年)的实际最大日取水量。 【6.水源地管理单位】填写水源地管理单位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及隶属关系。 【6.1名称】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按照取水许可证上登记的取水权人名称填写;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填写该水源地的实际取水单位名称。 【6.2联系人】填写管理单位指定的联系人姓名。 【6.3联系电话】填写联系人常用的电话。 【6.4隶属关系】单项选择水源地管理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12404-1997)分为:省、地、县、街道、镇、乡和其他,县级以下街道、镇、乡和其他均选择乡。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2T16:59:07.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邝自娇1 苏淦全2 袁俭静3 [导读] 摘要:生活饮用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源泉,如果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势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东莞市樟村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摘要:生活饮用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源泉,如果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势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加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安全检测,加强解决饮用水水质问题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对实际的饮用水水质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有着保障作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引言 水质检测是保证安全供水的前提,从取水、净水、配水到供水管网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水质是否达标,关系到能否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生活饮用水服务。合格的水厂出水水质是安全供水的重要保证。水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生活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自身供水设施较为薄弱,在供水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水质问题,这给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对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系统的检测分析,了解其实际状况,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与手段,进而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 1水质检测意义 (1)饮用水能够对人们提供更直接、更实效的生活供给,更加印证着水是生命之源的真理。水资源的安全也因此提到关乎人们幸福安康的重要性程度上。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中出现污染物、细菌甚至有毒的金属物质,没有得到有效的水质净化,并失之于对水质的监测和防控,长期饮用将会使饮用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影响人体肝脏功能、降低人体免疫能力、患上中毒症状、癌症等恶性疾病,乃至突发性死亡。所以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水质检测可以说能够利国利民。 (2)水资源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水资源的达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水质严重偏离人们正常的饮用标准,不仅影响人们对饮用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会影响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共同的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所以,对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的检测尤为重要。对人民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监测水体污染物、污染程度的变化情况,及时、有效采取预防和综合治理的措施;为我们对环境的管理及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际监测数据,以更好的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问题的成因 2.1农村地区饮用水消毒缺乏规范性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供水设备进行分析,发现多数设备与既定的标准要求不符,供水现场的消毒技术也不满足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加之,未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消毒剂,存在消毒剂残余量超标;农村地区的供水设备出现故障,却无法及时对其进行系统检修,降低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同时,农村地区的供水管道铺设技术与城市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生活饮用水在供水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二次污染。 2.2供水管网质量不达标 农村地区部分供水单位仍采用间歇制水的方式开展工作,导致管网内部的水压发生改变,沉积了大量的生物性水垢及泥沙等杂质,使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部分农村地区的供水管网由于修建年代久远、管网老旧,加之没有及时清理,管网中残留了大量的泥垢及有害物质,从而造成水质不达标。 2.3农村地区环境的影响 农村地区受施肥、灌溉等因素影响,一些农药及化肥会渗透到土壤及地下水中,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农村生活饮用水。此外,部分农村地区会通过多井合并的方式进行供水,虽然该方法可以提升供水效率与质量,但合并后的水质缺乏检测和管理,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2.4供水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 一些农村乡(镇)中通过集中式的供水站进行供水,这给供水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加之,多数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就参与工作,乡(镇)地区对水资源质量监督与水质检测工作不重视,整个供水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影响了供水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完善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 3.1注重生活饮用水资源的监管力度 保障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就要从监管层面做好相应的工作,监管部门的职能要明确,卫生局以及环保局和水利局等,都和环境水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在对饮用水的水质技术监管方面进行加强,注重职能的发挥,加强水质的监测,为安全供水提供保障。政府部门在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化治理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由于饮用水和大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要认真的对待,加强水质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监管的力度。 3.2强化饮用水水源的安全保护工作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障,就要从水源的保护工作方面进行加强,要注重饮用水水源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建设工作,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生活饮用水的安全。要积极的向先进地区的饮用水管理一体化的方式学习,进行对饮用水的统一化管理,在饮用水水源区域的保护工作要加强,避免人为造成的破坏以及污染。对于水土流失的问题,要通过综合的方式来控制水土流失,避免生态区域受到影响。 3.3加强污水治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 保障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就要在污水的治理工作环节加强,从污染水质的源头进行控制,就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要结合饮用水保护区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定加以操作实施,通过技术的勘探以及科学的考察论证等工作的实施,加强污水治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建立污水回收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将农村的污水治理纳入到政府的重点工作当中。 3.4分区域优化配置水质检测中心 在配置水质检测中心时,采用的是水源类型相同情况下就近的原则,还要根据水源的特性合理设置检测中心级别,工作人员应考虑水质污染程度以及用户的数量。省级水质检测中心的级别一般在A级,市级水质检测中心的级别为B级,村镇水质检测中心,由于交通并不便利,一般采用的是设置多个独立检测区域的形式,这些单独水质检测中心的级别为C级。采用这种分区域配置的方式,可以保证检测的标准达到要求,还能提高管理的水平。

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规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 潮汐河段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 承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 孔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 裂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2007 3.7 岩溶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 总则 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12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 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

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且20米深生活饮用水的项目合格率高

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

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 仪器设备参考价格和布置图(供参考)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 根据《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3]2259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导则》,以及《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的通知》(水农[2015]16号)等文件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区域水质检测中心应尽可能具备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中的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非常规指标的能力。 一、仪器设备购置及参考价格 根据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水质化验室(具备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中的42项常规指标以及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石油类、溴化物、硫化物、电导率等共计50项指标的能力)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我们认为国产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可以满足农村饮水安全区域水质检测中心的建设需要。国产设备价格较低、维修服务方便,便于集中采购与及时供货,中央财政对每处检测中心补助72万元建设经费,可基本满足42项化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不含采样车、装修、空调和试验台柜等费用)。

1.大型检测仪器,56万元人民币左右

2.主要小型仪器设备、器皿及试剂,16万元左右 二、实验室布置及参考图 实验室布置应根据当地的房屋条件进行设计,提供6个具备42项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布置案例供参考。 实验室总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190m2,实验区和办公区应分开,

其中,实验区包括微生物检测区、理化检测区、大型检测仪器区、配套实验区(样品受理室、天平室、药剂室和洗涮间)等,不少于150m2;办公区包括办公室和资料室等,不少于40m2。 实验区的房间布设应便于检测和管理、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和检测干扰。 (1)微生物检测区包括培养基制作室、缓冲间、样品培养室、样品接种室等(条件限制时培养基制作室和缓冲间可合并),宜设在人流少的区域,应满足无菌操作要求,不少于25m2。 (2)理化检测区有条件时宜配备2间,一间用于滴定分析、分光光度计分析及感官指标等项目分析,35m2以上;另一间用于开展蒸馏及萃取等指标的检测,20m2以上。 (3)大型仪器的布置宜单独设置房间(条件所限时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可布置在同一房间,气相色谱、离子色谱和低本底总αβ测量仪可布置在同一个房间),总面积不少于45m2,尽量远离洗刷室以防腐蚀,需要气体和排气的仪器宜布置在朝北的房间。 (4)天平室应设置在无震动、相对密闭并靠近理化室的区域,面积不小于4m2。 (5)药剂室要避开阳光直射,并配备通风设施,面积不小于6m2。 (6)洗刷室应远离大型仪器和分析天平室,应设防酸台、下水口和通风设施等,面积不小于6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