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设计思路及水工制图步骤

堤防工程设计思路及水工制图步骤
堤防工程设计思路及水工制图步骤

堤防工程设计思路

(一)水文规划及水工专业

1、了解工程位置及工程河段基本情况,计算各段各频率设计洪水及分期洪水(山区河道可能还需考虑泥石流的影响)。

2、复核地形图与现场地形是否一致,疏理工程河段及上、下游涉河建筑物分布,确定各段水面线计算的起算断面及河道糙率。条件允许的话,可根据调查历史洪水及水位情况反推河道糙率)。

3、计算各起算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计算各频率天然河道水面线,并与现状调查实际洪水情况进行对比复核。

5、根据水工专业初步拟定的堤线及堤防形式(初步拟定的建后断面)计算建后河道水面线。对于建前、建后水力要素变化较大的断面分析其原因及合理性。

6、根据水工专业确定的堤线及堤防形式(最终的建后断面)复核建后河道水面线。

7、根据水工布置计算排涝洪水、坡面洪水等。

8、完成水文章节及第四章“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及“行洪影响综合评价及结论”报告编制。

(二)水工专业

1、复核地形图与现场地形是否一致,注明及统计工程河段及上、下游涉河建筑物(包括桥、堰、闸等);地质根据外业进度尽快提供

地质参数(包括各类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及中值料斗径)和料场分布情况。

2、复核测量提供的横断面与地形图及现场地形是否一致。

3、水文核算工程河段各频率洪水及起算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收到测量成果即可开展);根据水工复核过的地形图及横断面图计算工程河段洪水水面线(含设计洪水水面线,并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常年洪水位水面线、常水位水面线)。

4、根据常年洪水(一般取2年一遇洪水)及河段纵坡分段计算稳定河宽,结合规划及业主要求初步确定左、右岸堤防轴线;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初稿),图中注明整治范围及整治内容,成果发设计群供其他专业使用。地质、施工、移民、环保、水保等专业可根据总平图初稿开展各自的设计工作。

5、根据地质提供的河床中值粒径d50计算河道冲刷深度,并根据水面线计算成果及地质参数进行稳定计算,初步确定分段整治方案,即完成分段典型横断面图,交设计部长、总工办确认后开展下一步设计工作。

6、完成沿河道中心线的纵断面图,并从图中提取各横断面所需左、右岸设计水位(含设计洪水位,并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常年洪水位、常水位)、设计堤防基础高程、设计堤顶高程(不小于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完成纵断面图。

7、完成堤防横断面图,转弯段及地形变化较大部位应加密断面;结合横断面图优化堤防轴线,并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及平面布置分图(在确保堤线顺直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工程及工程投资);根据两岸地形确定设计堤顶高程,并完成平面布置图及左、右岸堤线纵断面图;(对于平面布置有较大调整的一定要告知其他相关专业。)

8、完成堤防工程附属建筑物设计,包括机耕桥、人行桥、穿堤涵管、节制闸等。

9、提供水工工程量。

10、完成报告编制。(方案比选等需要其他专业配合)

(三)施工专业

收到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初稿)后,施工进行导流布置,确定料源选择、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并提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工程量、土石平衡、临时占地面积等。

(四)移民、环保、水保专业

根据收到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初稿)后,初步拟定各专业设计思路。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报告提供专业工程投资给项目负责人及造价人员,章节报告跟进完成。(五)造价专业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料场选择与开采,施工工艺,移民、环保、水保投资,核算工程总投资。项目负责人向业主汇报工程情况及工程总投资,无异议后确定工程投资。

(六)成果校审

1、各专业对各自成果进行自检,修改后成果交项目负责人汇总。

2、项目负责人校核,各专业修改完成后交项目负责人汇总,项目负责人复核是否完成修改,无误后成果交总工办校审;各专业修改完成后交项目负责人汇总。

3、总工办校审,修改完成后,总工办复核是否完成修改,无误后由项目负责人汇总完成最终稿成果。

堤防工程水工制图步骤

1、根据现场地形、地形图,并结合水文计算天然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复核测量纵、横断面,重点复核卡口断面是否正确。

2、计算稳定河宽及冲刷计算,拟定典型横断面,成果提前与业主沟通。

3、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初稿),图中工程河段涉水建筑物(如桥、堰、闸等)及左、右岸分段形式等。

4、根据天然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及拟定的分段整治形式优化左、右岸堤线,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及平面布置分图,总平面布置图成果发其他专业使用。

5、根据优化后左、右岸堤线及断面计算整治后的水面线成果,复核冲刷计算。(为确保安全,一般河道可直接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线作为建后水面线。)

6、①汇总各水文计算断面纵断面参数表;②将河道中心线换算为左(右)岸堤线桩号;③按左(右)岸堤线桩号生成纵断面;④提取左(右)岸堤线控制点(包括分段整治起、止点,圆弧起、止点,50m或100m整数倍桩号处、涵管等)的纵断面参数(一般包括现状河底高程、左右岸河坎高程,设计水位,设计堤顶高程、马道高程、基础高程等);⑤生成左、右岸堤线纵断面图(后面可结合横断面图局部调整),图中还应反映各段整治形式,河道比降,桥梁、堰、闸等建筑物的位置。

7、根据左、右岸纵断面数据及堤线布置完成横断面图。一般可研阶段要求100~200m一个断面,初设及施工图要求50m一个断面,局部堤段可根据布置进行加密。(注意堤防基础及面板不置于松散层上,否则应采用工程措施处理。)

8、完成渐变段及附属建筑物绘制。

(PS:以上仅为个人经验,谨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