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EDA设计(Ⅰ)

实验报告

作者: 蔡雨彤学号:912104220107 学院(系): 电光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黄琳

实验日期:2014.9.9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

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

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

大。在此状态下测试: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

三、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以及不失真情况波形

2.1.1在滑动变阻器调在84%时不失真且信号幅度最大

2.1.2不失真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

2.2.1滑动变阻器在0%时是饱和失真

2.2.2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2.3.1 当滑动变阻器达到86%之后出现截止失真

2.3.2 截止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四、测试三极管的特性

4.1 由最大不失真时静态工作点可知

Ic=2.06563mA,Ib=17.21502uA.利用Ic=β*Ib,可以得到β=120。

4.2 求rbe的实验设计

单独取出三极管连成如下电路:

然后利用DC sweep,可以的输入特性曲线:

同时,根据不失真时的ube的电压,通过拉杆显示,找到相应的dx,dy.则dx/dy 的值就是rbe的阻值,经过计算,阻值大约是2.34kΩ。

4.3 求rce的设计

接着取出三极管连成如图所示电路:

同样利用DC sweep 可以得到该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rce=△uce/△Ic=dx/dy=7.345kΩ。

五、对于该单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1 电路的输出电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1.1 输出电阻的测量电路

5.1.2 输出电阻的测量结果

5.1.3 输出电阻的误差分析

通过测量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计算出输出电阻Ro=5.099kΩ。然而计算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得到输出电阻的理论值为 5.1kΩ。所以相对误差E=0.0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正确的。

5.2 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2.1 输入电阻测量的电路图

5.2.2 输入电阻的测量值

5.2.3 输入电阻的误差分析

通过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经计算可以得到输入电阻的测量者Ri=2.823kΩ。计算输入电阻的理论值可以得到应为 1.976kΩ,所以相对误差E=42%,误差稍大,说明电路中有部分地方有待改进。

5.3 电压增益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3.1 电压增益的测量电路

5.3.2 电压增益测量

5.3.3 电压增益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通过对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测量可以得到,Au=109.5,再通过对电路的计算,可以得到Au的理论值为130.76,所以可以得出相对误差E=16.2%。

六、对于电路的幅频、相频分析

利用波特器可以得到该放大电路的频响特性曲线,从中可以找到对应的上下限频率如下:

下限频率:

上限频率:

由此可得,该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为

5.731MHz-2.424Hz,约等于5.731MHz。

七、对于实验的总结与分析

通过该实验,我对与单级放大电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次实验对于该放大电路从静态到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ultisim使实验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我面前。尤其是对于输出电阻的测量,需要采用外加激励法,才可以得到更为精确地答案。但是,我的输入电阻测量的误差稍大还有待改进。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二、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现象: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三、实验课题:滑轮组 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 实验现象: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实验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四、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步骤: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例 1、菊珍、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菊珍、华山 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师大学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 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 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 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 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 (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统计结果

清华大学操作系统课程lab2实验报告

物理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练习0:合并lab1和lab2 书上提示使用“diff/merge”工具来合并lab1和lab2的代码,可是没有找到这款工具,但是被推荐使用meld工具,也能很方便地将不同目录的文件异同比较出来,可以一一手动合并,删除,增加代码,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 这部分主要合并的文件有kdebug.c、trap.c。 练习1:实现firstfit连续物理内存分配算法。 完成合并代码的工作之后,make qemu执行lab2,结果出现错误提示:

提示default_pmm.c的第283行出现错误,打开文件看,发现这句话出现在函数static void default_check(void) 中,这是一个检查函数,并且提示不要修改。 当然,为了调试工作,在检查函数中加一些代码还是可以的。例如通过cprintf输出一些调试信息,除此之外,还发现check函数中使用大量assert函数,大概作用是当参数条件不为1的时候就弹出debug minitor。也可以用来调试作用。 起初,我仔细看了basic_check函数,它的作用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分配释放的操作,并且也没出错,后面看了default_check函数之后也没找到问题所在。再然后是重点分析default_alloc_pages和default_free_pages函数,结合list_add函数看了许久才发现它的空闲块插入顺序有问题:每次插入都是从free_list的头部插入,事实上,应该保持free_list 的顺序,地址小的空闲块应该放在前面,地址大的空闲块应该放在后面,以便firstfit算法的从头快速查找。 找到问题后大致明白了这个exercise的目标:这个练习主要就是完善 default_alloc_pages和default_free_pages。 关键变量: #define free_list (free_area.free_list)//空闲块的链表,但是不指向具体页 #define nr_free (free_area.nr_free)//空闲块的个数 关键函数: list_init(&free_list);//初始化空闲块链表 SetPageProperty(base); ClearPageProperty(base); 关键宏: le2page(le, page_link);//由链表指针得到对应页的地址 (一)Alloc pages:用firstfit算法寻找空闲块 list_entry_t *le = &free_list; while ((le = list_next(le)) != &free_list) { struct Page *p = le2page(le, page_link);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Mat 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 lab 仿真实验 1.1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 给直流电机一个阶跃,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如下: ) 1101)(11.0(50 )(4 +?+=-s s s G 画出阶跃响应如下: Step Response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零极点分布: P ole-Zero Map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分析: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如下: 所以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1 /1)() (2++= s T s T T C s U s n m a m E a 式中,R L T C C JR T a E M m ==,分别为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与电磁时间常数。一般相差不大。 而试验中的传递函数中,二者相差太大,以至于低频时: 低频时) (1 1.050 ) 1101)(11.0(50 )(4+≈ +?+= -s s s s G 所以对阶跃的响应近似为: )1(50)(1.00t e t x --=

1.2 直流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 如图1-2,用测速发电机检测直流电机转速,用控制器Gc(s)控制加到电机电枢上的电压。 1.2.1 假设G c(s)=100,用matlab 画出控制系统开环Bode 图,计算增益剪切频率、相位裕量、相位剪切频率、增益裕量。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幅值裕量Gm =11.1214 相位裕量Pm = 48.1370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剪刀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步骤1、准备好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后,留下10厘米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分别用遮光纸罩住每一盆植株,并编上序号,在1号的左侧、2号的右侧、3号的前边、4号的顶部剪一个透光孔; 4、每天定时给4盆植株均匀地浇同样多的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现象:两个星期后: 1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左测的透光孔; 2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右测的透光孔; 3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前测的透光孔; 4号盆的植株直立向上生长。 实验结果: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结论植物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水壶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有关 实验步骤 1、准备好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给每盆植株编上序号,命名为1号、2号、3号和4号,把四盆植株摆放到自 然光下; 4、每天定时在1号盆的左侧、2号盆的右侧、3号盆距离10厘米左右、4号盆距 离20厘米左右浇水。 观察到的现象 或实验结果 现象:两个星期后:四个盆内的植株无偏头情况 清除土质后发现: 1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左侧发展; 2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右侧发展; 3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号和2号盆的偏少和偏短; 4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至3号盆的最少,且最短; 实验结果: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 实验结论 植物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但根系生长的方向与水分供应的方向、长短和多少与水分供应的距离有关,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向水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是否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器材烧瓶、植物油、水、菊花 猜测植物通过根来“喝水”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HUNAN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目录 一、内容 (3) 二、目的 (3) 三、实验设计思想和练习题 (3) 练习0:填写已有实验 (3) 练习1:实现 first-fit 连续物理内存分配算法(需要编程) (3) 练习2:实现寻找虚拟地址对应的页表项(需要编程) (8) 练习3:释放某虚地址所在的页并取消对应二级页表项的映射(需要编程) (11) 运行结果 (13) 四、实验体会 (13)

一、内容 本次实验包含三个部分。首先了解如何发现系统中的物理内存;然后了解如何建立对物理内存的初步管理,即了解连续物理内存管理;最后了解页表相关的操作,即如何建立页表来实现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对段页式内存管理机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目的 1.理解基于段页式内存地址的转换机制; 2.理解页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3.理解物理内存的管理方法。 三、实验设计思想和练习题 练习0:填写已有实验 使用eclipse中的diff/merge工具将实验1的代码填入本实验中代码中有“LAB1”的注释相应部分。 练习1:实现 first-fit 连续物理内存分配算法(需要编程) 在实现first fit 内存分配算法的回收函数时,要考虑地址连续的空闲块之间的合并操作。提示:在建立空闲页块链表时,需要按照空闲页块起始地址来排序,形成一个有序的链表。可能会修改default_pmm.c 中的default_init,default_init_memmap,default_alloc_pages, default_free_pages等相关函数。请仔细查看和理解default_pmm.c中的注释。 请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实现过程。请回答如下问题: 你的first fit算法是否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解答: 分析思路: (1)数据结构: A.每个物理页利用一个Page结构体表示,查看kern/mm/memlayout.h包括: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滕州市辰龙希望小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 选做 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 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 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 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选做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点燃蜡烛,将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看是否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材料: 每组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1、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 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 究与实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 研究 陈菊珍、刘华山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

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 (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

lab1汇编语言与DOS系统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与DOS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86体系段式内存组织方式,了解如何用程序指令访问不同的内存空 间 2、了解DOS系统的基本操作 3、掌握汇编语言的编译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条件 1、DOS操作系统平台 三、实验原理 1、x86实模式下内存采用分段的组织方式,将20位的地址空间分为16位的 段地址和16位的偏移地址,表示为“段地址:偏移地址”的形式,实际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2、DOS系统基本操作命令: (1)cd命令进入磁盘或文件夹 (2)dir命令列出目录下的文件 (3)makedir创建目录 (4)del删除文件 (5)copy复制文件 (6)rename文件重命名 3、汇编语言编译命令: (1)edit命令编辑程序

(2)masm生成目标文件 (3)link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4)输入文件名运行程序 4、程序调试方法 使用debug命令调试程序,常用的调试参数有: (1)-u反汇编生成程序的汇编代码 (2)-d查看内存地址的内容 (3)-p/t单步调试 (4)-g设置断点 (5)-e修改指定地址内容 四、实验内容 1、写出A+B problem的汇编代码,使用编译命令生成可执行文件并使用 debug加载可执行程序。实验代码如下: DATA SEGMENT ADDER1 DB 35H ADDER2 DB 48H SUM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L,ADDER1 ADD AL,ADDER2 MOV SUM,AL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首先将源文件使用masm命令和link命令生成可执行文件,使用debug命令调试程序,使用-u参数显示汇编代码,g命令设置断点到MOV SUM,AL指令处,此时使用d ds:0000即可在内存中显示两个加数以及两个数的和的数值,可以使用-e命令修改参数。 2、增加变量N,实现N个数字的加法运算,实验中N设置为4,实验代码 如下: DATA SEGMENT ADDER1 DB 35H ADDER2 DB 48H ADDER3 DB 20H ADDER4 DB 30H SUM DB ? DATA ENDS

Lab1_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2012年3月1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ALU and master methods of ALU design 2.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ALU controller and master methods of ALU controller design 3.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register file and master methods of register file design so the task is first, design a ALU with ALU controller then, design a register file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2.1 ALU with ALU controller We input the operand r, s; both are 32 bit integer, and aluc is the control code that defines the operation. So we just make the code block, totally as ALU block, ALUC block, display block.

Figure 1 the input and output diagram Figure 2 ALU operations Figure 3 the truth table of operation cod e

Figure 4 principle of ALU 2.2 register file The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e 2.1, when we get the principle of register file , it can be easily coding. Figure 5 the input and output

(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7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结冰了??????????????????????????????8 实验二:冰融化了??????????????????????????????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12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14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18 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23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24 实验二:光与热???????????????????????????????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28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30 实验三:浮力????????????????????????????????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34 实验七:摆的研究??????????????????????????????35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39 实验五:抵抗弯曲??????????????????????????????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2 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44

Lab4实验报告

2012 简单的类MIPS 单 周期处理器实现– 寄存器与内存 LAB4实验报告 王红宾5090519061 SJTU | F0905103

1实验概述 1.1实验名称 简单的类MIPS 单周期处理器实现–寄存器与内存 1.2 实验目的 1.理解CPU 的寄存器与内存 1.3实验范围 本次实验将覆盖以下范围 1.ISE的使用 2.Spartan-3E实验板的使用 3.使用Verilog HDL进行逻辑设计 4.Register 的实现 5.Data Memory 的实现 6.有符号扩展的实现 1.4注意事项 1. 本实验的逻辑设计工具为Xilinx ISE11.1。 2实验内容 2.1实验步骤 1.启动ISE 11.1。 2.选择File > New Project… 出现New Project Wizard。 3.Project Name填写lab5,选择工程Project Location,Top-level Source Type选择HDL。点击Next。

4. Device Properties 中各属性填写如下: Product Category: ALL Family: Spartan3E Device: XC3S500E Package: FG320 Speed: -4 Synthesis Tool: XST(VHDL/Verilog) Simulator: ISim(VHDL/Verilog) ,也可用Modelsim仿真。Preferred Language: Verilog 确认Enable Enhanced Design Summary 已勾选

Bomblab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系统原理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BombLab 专业班级: 计科1501 姓名: 马子垚 学号: 2 完成时间: 2017 年 4 月 19 日 实验目的 理解汇编语言,学会使用调试器 实验原理 二进制炸弹就是作为一个目标代码文件提供给学生们的程序,运行时,它提示用户输入6个不同的字符串。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不正确,炸弹就会“爆炸”:打印出一条错误信息。学生通过反汇编与逆向工程来确定就是哪六个字符串,从而解除她们各自炸弹的雷管。

实验步骤及体会 一、实验准备 1、首先,由于虚拟机操作系统与windows系统相互独立,所以 首先将Bomb、c及其相关文件存至百度云盘,然后在 ubantu操作系统内下载至文件系统目录下的下载文件夹 里面: 2、输入、/bomb试运行bomb、c文件时会提示权限不够: 所以需要输入chmod+x+文件名的命令于改变文件或目录 的访问权限。用它控制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在经过操 作之后,获得了权限,程序可以正常运行了: 3、由于bomb、c文件并没有蕴含许多能破解的信息,所以需要 将其进行反汇编,详细操作如下: 输入objdump –d bomb >bomb、txt将汇编代码输出到自 动生成一个bomb、txt的文件里面,方便我们查瞧与分析 代码:

二、具体实验步骤及其分析 试查瞧导出的bomb、txt,我发现总的文本里面分为很多段,其中就有Phase_1~Phase_6、Phase_defuse、Phase_secret以及其她相关函数的代码,所以我猜测每一段Phase代码就就是我们需要破解的关卡,所以我将它们分别导出新建text文件,逐段分析。 Phase_1及其破解过程: 知识点:string,函数调用,栈 反汇编代码及其分析: 08048f61 : 8048f61: 55 push %ebp //压栈 ebp为栈指针 esp为栈指针。 push指令可以理解为两个步骤: 1、 subl $4 , %esp –栈底向下移一位 2、 movl %ebp ,(%esp) 将ebp的值存入esp中 8048f62: 89 e5 mov %esp,%ebp //把esp赋值给ebp 8048f64: 83 ec 18 sub $0x18,%esp //esp指针下移0x18个字节 8048f67: c7 44 24 04 5c a1 04 movl $0x804a15c,0x4(%esp) //取0x804a15c处的内容存入*(%esp+4) //前一段总的分析:初始化栈,push就是压栈指令,ebp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栈底指针。esp寄存器里面存的就是栈顶地址。通过sub指令,将栈顶固定在第十八个存储单元里面。字符串的内存地址为0804a15c,四个字节。一个存储单元存放8个bit 两个十六进制数字,栈顶及后三个单元存栈顶地址。故用mov指令将字符串地址存在栈顶后的第四个字节处。 8048f6e: 08 8048f6f: 8b 45 08 mov 0x8(%ebp),%eax //取用户输入的内容存入%ebp 8048f72: 89 04 24 mov %eax,(%esp) //eax的值赋值给*esp

Bomb Lab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Bomb Lab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2017.4.19

一、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程序,学习gdb调试工具,熟悉并掌握函数调用过程中的栈帧结构的变化。 二、实验环境 个人PC,Linux发行版本,终端,gdb调试工具。 三、实验要求 1.本次实验为熟悉汇编程序及其调试方法的实验。 2.实验内容包含2个文件bomb(可执行文件)和bomb.c(c源文件)。 3.使用gdb工具反汇编出汇编代码,结合c语言文件找到每个关卡的入口函数。 4.分析汇编代码,找到在每个phase程序段中,引导程序跳转到 “explode_bomb”程序段的地方,并分析其成功跳转的条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应该在命令行输入何种字符通关。 5.本实验一共有7个关卡,包括6个普通关卡和1个隐藏关卡。要求至少通过6个普通关卡。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准备过程 1.解压文件夹得到“bomb”,“bomb.c”,“README-bomblab.txt”以及“实验基本内容与要求.txt”等文档。查看“实验基本内容与要求.txt”了解实验内容与要求后打开bomb.c文件,编译发现不能通过,代码不完整,所以bomb.c 文件只能用来作为参考。查看bomb.c文件发现控制密码正确的6个函数分别为phase_1,phase_2,phase_3,phase_4,phase_5,phase_6,因此可以对bomb文件反汇编得到汇编文本,结合汇编文本与bomb.c文本进一步分析。 2.进入Ubuntu,将bom和bomb.c文档复制到主文件目录下,ctrl+alt+t打开终端,通过“objdump -d bomb > bomb.s”命令将可执行文件反汇编成bomb.s文件,并且可以通过“gdb -q bomb”进行调试。

Bomb-Lab实验报告

Bomb-Lab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 Bomb Lab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7.4.19 一、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程序,学习gdb调试工具,熟悉并掌握函数调用过程中的栈帧结构的变化。 二、实验环境 个人PC,Linux发行版本,终端,gdb调试工具。 三、实验要求 1.本次实验为熟悉汇编程序及其调试方法的实验。 2.实验内容包含2个文件bomb(可执行文件)和bomb.c(c源文件)。 3.使用gdb工具反汇编出汇编代码,结合c语言文件找到每个关卡的入口函数。 4.分析汇编代码,找到在每个phase程序段中,引导程序跳转到 “explode_bomb”程序段的地方,并分析其成功跳转的条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应该在命令行输入何种字符通关。 5.本实验一共有7个关卡,包括6个普通关卡和1个隐藏关卡。要求至少通过6个普通关卡。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准备过程 1.解压文件夹得到“bomb”,“bomb.c”,“README-bomblab.txt”以及“实验基本内容与要求.txt”等文档。查看“实验基本内容与要求.txt”了解实验内容与要求后打开bomb.c文件,编译发现不能通过,代码不完整,所以bomb.c 文件只能用来作为参考。查看bomb.c文件发现控制密码正确的6个函数分别为phase_1,phase_2,phase_3,phase_4,phase_5,phase_6,因此可以对bomb文件反汇编得到汇编文本,结合汇编文本与bomb.c文本进一步分析。 2.进入Ubuntu,将bom和bomb.c文档复制到主文件目录下,ctrl+alt+t打开终端,通过“objdump -d bomb > bomb.s”命令将可执行文件反汇编成bomb.s 文件,并且可以通过“gdb -q bomb”进行调试。 3.将bomb.c复制成文本后打开bomb.c查看汇编代码并进一步分析。 (二)关卡分析 1.phase_1 phase_1汇编代码及注释如下: 08048f61 : 8048f61: 55 push %ebp 8048f62: 89 e5 mov %esp,%ebp 8048f64: 83 ec 18 sub $0x18,%esp #开辟一个24 位的栈空间 8048f67: c7 44 24 04 5c a1 04 movl $0x804a15c,0x4(%esp) # 将0x804a15c存到%eap+4的位置,x/s 0x804a15c 得到 "We have to stand with our North Korean allies." 8048f6e: 08 8048f6f: 8b 45 08 mov 0x8(%ebp),%eax 8048f72: 89 04 24 mov %eax,(%esp) #将%ebp+8处的值存到%esp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黄柏中心小学许林峰 一、实验教学总目标: 1、打开学生新的视野,拓宽学生观察、研究认识世界的窗口,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引导学生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适当加大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对小学生阶段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对科学探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 3、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素养理念。 二、本学期目标: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

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具体要求: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清华大学操作系统lab1_实验报告

实验1:系统软件启动过程 练习1: (1)操作系统镜像文件ucore.img 是如何一步一步生成的? 在命令行中输入“make V=” 1、首先把C的源代码进行编译成为.o文件,也就是目标文件(红色方框内) 2、ld命令将这些目标文件转变成可执行文件,比如此处的bootblock.out(绿色方框内) 3、dd命令把bootloder放到ucore.img count的虚拟硬盘之中 4、还生成了两个软件,一个是Bootloader,另一个是kernel。 (2)一个被系统认为是符合规范的硬盘主引导扇区的特征: 在/lab1/tools/sign.c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规范的硬盘引导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硬盘结束标志位55AA

练习2: (1)从CPU 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开始,单步跟踪BIOS 的执行 改写Makefile文件 lab1-mon: $(UCOREIMG) $(V)$(TERMINAL) -e "$(QEMU) -S -s -d in_asm -D $(BINDIR)/q.log -monitor stdio -hda $< -serial null" $(V)sleep 2 $(V)$(TERMINAL) -e "gdb -q -x tools/lab1init" 在调用qemu时增加-d in_asm -D q.log参数,便可以将运行的汇编指令保存在q.log 中。 (2)在初始化位置0x7c00 设置实地址断点,测试断点正常。 在tools/gdbinit结尾加上 set architecture i8086 b *0x7c00 //在0x7c00处设置断点。 continue x /2i $pc //显示当前eip处的汇编指令 (3)将执行的汇编代码与bootasm.S 和bootblock.asm 进行比较,看看二者是否一致。 Notice:在q.log中进入BIOS之后的跳转地址与实际应跳转地址不相符,汇编代码也 与bootasm.S 和bootblock.asm不相同。 这是由于在gdb之中调试的原因,可以直接输入make debug,在生成的qemu虚拟机之中进行调试可以看到在虚拟机中运行的汇编代码,之后再与bootasm.S 和bootblock.asm 进行比较。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认识放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看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 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盐、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

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 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 套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美丽的晶体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制作晶体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 2 只、食盐 20 克、白糖 20 克、碱面 20 克、味精 20 克、滴管 4 支、玻璃片 4 片、 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 50ml 的清水, 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 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 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观察到的现象: 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 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