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

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以上全部都是

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

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2233

Ca(OH)+Na CO=CaCO+2NaOH

106100

212g10.6%x

100106

=

x212g10.6%

?

?

x=21.2g。

2.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

(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大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大树碱,至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根据两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K2CO3═CaCO3↓+2KCl

138 100

解得x=1.38g,所以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1.38g÷10g)×100% =13.8%;(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考点:考查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3.图5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常见的气体。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常堵住导管口,打开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再打开活塞观察现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制取O2: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3)制取CO2:若Y是Na2CO3粉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收集CO2时可采用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开始收集,表示集气瓶内气体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制取H2:现取足量的粗锌加入到25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0.1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222

MnO

2H O2H O+O↑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不再进入集气瓶中,从瓶口外冒出 19.6%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A是水槽。实验前,堵住导管口,此时里面的大气压和外面的大气压是相等的,打开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再打开活塞,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该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反应型,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

2222

MnO

2H O2H O+O↑

(3)制取CO2: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通过旋转活塞减慢稀盐酸滴下的速度。收集CO2时可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二氧化碳,开始收集。当气泡不再进入集

气瓶中,从液体中逸出时,表示集气瓶内气体已收集满。

(4)设产生0.1g氢气时,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442

Zn H SO ZnSO+

+=

982

g

H

x0.1

982

=

x 1.0g

,解得x=4.9g

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9g

25g

×100%=19.6%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4.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提供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用10%的稀盐酸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取待测氢氧化钠溶液5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请回答:

①“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③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共用了稀盐酸36.5g,计算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绘制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红色刚好褪去加快反应速度 8% H+和Na+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详解】

(1)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溶液呈中性,所以实验现象是红色刚好褪去;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度;

③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10%=3.65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则:

403.6536.5

x g x=4g ,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g 50g

×100%=8%; (2)由计算机绘制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可知,在图2中b 点溶液中稀盐酸是过量的,含有的阳离子有H +和Na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 2═Na 2CO 3+H 2O 。

5.人类对金属的冶炼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1)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 的作用是________。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____。

(2)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20g 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

(3)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CO 2 + Ca(OH)2 =CaCO 3↓+H 2O 处理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3.2g 80.0%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

(1)一氧化碳易燃烧,混有杂质气体会发生爆炸,故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 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黑;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为()2322CO +Ca OH =CaCO +H O ↓;一氧化碳有毒,易燃烧,故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处理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3.2g-100.0g=13.2g 。 (3)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232Fe O +3CO

2Fe +3CO 160

132x 13.2g

高温 160132=x 13.2g

x=16g

故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6g 100%=80.0%20g

? 【点睛】 =100%?样品中该物质的质量样品中物质的质量分数样品的质量

6.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在溶解固体1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提高实验效率 B 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 节约能源

(2)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g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回收得到氯化钾的质量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AC 5 14.9g 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或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

【解析】

【详解】

(1)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如在蒸发过程中水量太多,会使蒸发时间过长,同时也能节约能源;

(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做催化剂,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 ;

(3)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

2

3

2MnO 2KClO 2KCl 245

14924.5g

x 3O +?↑

x 14924.5g 245

= x=14.9g ;

(4)称得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等。

7.化学就在我们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右图是一款新型的自行车的示意图。所标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如有多项,只需选填一项,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 。

(2)喝蜂蜜水可补充骑自行车所消耗的能量蜂蜜中富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

(3)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期,除了适当的运动外,还应多喝牛奶、骨汤等,从中摄入

_______元素(填一种金属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面料为“冰蚕丝”的运动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羊毛丝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或④或⑤糖类钙或Ca 取样品灼烧,若有烧羽毛气味的则为羊毛丝,无烧羽毛气味的则为“冰蚕丝” 。

【解析】

【详解】

(1)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和橡胶,属于合金的是钢或不锈钢;

(2)喝蜂蜜水可补充骑自行车所消耗的能量,蜂蜜中富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糖类;(3)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期,除了适当的运动外,还应多喝牛奶、骨汤等,从中摄入钙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羊毛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热有烧焦羽毛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取样品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丝,无烧羽毛气味的则为“冰蚕丝”。

8.探究小组欲从含有FeCl3、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一定量的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铁粉,一段时间后铁粉完全溶解,但未发现红色固体沉积,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查阅资料,铁粉在废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①2FeCl3+Fe=3FeCl2 ②CuCl2+Fe=FeCl2+Cu

(2)探究小组另取废液,向废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铁粉至充分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

①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测定,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1.6g,其中,反应①消耗铁粉的质量是____,反应②消耗铁粉的质量是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加入的铁先和氯化铁反应,由于铁的量不足,没有来得及和氯化铜反应铁和氯

化铁反应固体质量是减少的,而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质量是增大的,当两者变化量相同时则固体沉积物质量和加入的铁质量相等 0.2g 1.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铁参加了反应,但是却没有得到铜,说明先发生的是第一个反应,结果铁的质量很少,导致没机会和氯化铜反应,从而没有得到铜,故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加入的铁先和氯化铁反应,由于铁的量不足,没有来得及和氯化铜反应。

(2)①2FeCl3+Fe═3FeCl2这个方程式时固体减少的反应;②CuCl2+Fe═FeCl2+Cu这个反应加入56g铁就生成64g的铜,是固体增加的反应,故铁和氯化铁反应固体质量是减少的,而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质量是增大的,当两者变化量相同时则固体沉积物质量和加入的铁质量相等。

②设反应②消耗的铁的质量为y.反应②导致的固体增加量为a

由于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也就是铜的质量等于加入的全部的铁的质量,故,故反应①消耗铁粉的质量是0.2g,反应②消耗铁粉的质量是1.4g。

9.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减小 B 3.65%

【解析】

(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

(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

(3)由图像可知,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 g×4% x

20g4

400

=

36.5x

x=0.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20g

×100%=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10.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应用“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

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

用到的材料特种钢高强度涤纶纳米铁粉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被吸附后的废水经沉降、过滤可去除污染物。

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活性炭 c.纯碱

(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③t3℃时向盛有4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高强度涤纶 b 丙>乙>甲 B 33.3%

【解析】

【详解】

(1)①特种钢和纳米铁粉属于金属材料;高强度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具有净水作用;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8g,即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8g甲物质,所以B溶液是饱和溶液;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在C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42g,是不饱和溶液;

③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5g甲物质,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

25g

100%

50g+25g

?≈33.3%。

11.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

下表是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Ca(OH)2NaOH CaCO3Ca(HCO3)2Na2CO3NaHCO3

溶解度/g0.161090.006516.621.89.6

(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_______画出水的液面。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再转化为Ca(HCO3)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理论上吸收4.4g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__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

【答案】10.0 氢氧化钠 10% 先产生白色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 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4632 80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先生成3CaCO 沉淀和水,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转化()32Ca HCO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23Na CO 和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再转化为3NaHCO 。

【详解】

(1)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g 10%=10.0g ?。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 3,用100mL 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质量为

33100g-10g =90cm 90mL 1g/cm

=,故图为。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氢氧化钠 10%。

(2)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 直至过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先生成3CaCO 沉淀和水,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转化为()32Ca HCO ,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

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 2直至过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23Na CO 和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再转化为3NaHCO ,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③设吸收4.4gCO 2,需氢氧化钙的质量至少为x

2232Ca(OH)CO CaCO H O

7444x 4.4g

↓+=+

7444=x 4.4g

x=7.4g

吸收4.4gCO 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7.4g 100=4632g 0.16g

? 设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y

22322NaOH +CO =Na CO H O

8044

y 10% 4.4g

+? 8044=y 10% 4.4g

? y=80g

故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80g 。

【点睛】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碳酸氢钙易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12.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 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 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 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 2的质量是_______g 。

②将称取的CuCl 2固体和20mL 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 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

A .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 .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 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 .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 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 搅拌 A C

【解析】

(1) 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 ,用20mL 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需称取CuCl 2的质量是17.1g ;②将称取的CuCl 2固体和20mL 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2) A .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B .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 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致污

染;C .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 ,100g 母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

x ,76.4g/176.4g=x/100g x=100g ×76.4g ÷176.4g ;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设100g 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y ,

CuCl 2 + Fe = FeCl 2 + Cu

135 56

10076.4176.4g g g ? y 135/10076.4176.4g g g

?=56/y 5610076.4g y 135176.4g g

??=?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填标号)。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NaOH 溶液和Na 2SO 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g 。

(3)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 ,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 分子由__个原子构成;

②C 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N:O =__;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__;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填标号)。

a .元素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分子种类

【答案】a ; 温度未达到金属镁的着火点; 2Mg +O 22MgO ; 1.6; 2; 7:16;

化合反应;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a 中大理石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验证,b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刚开始温度较低,还没有达到镁条的着火点;发生的反应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O2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即固体增加的质量,为1.6g;(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A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C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N:O=14:32=7:16;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

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_不正确猜想______正确

(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

A.CuO B.AgNO3 C.Cu D.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l2 Ca(OH)2+2HCl=CaCl2+2H2O Ⅳ溶液不变色ⅠⅡ

CaCO3+2HCl=CaCl2+H2O+CO2↑ A CuO+2HCl=CuCl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结果有三种,恰好完全反应、盐酸有剩余、氢氧化钙有剩余,根据已有猜想,还有一种情况是恰好完全反应,猜想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Ⅳ是不正确的表述,因为氢氧化钙与盐酸不可能同时存在;

(3)进行实验:

因为猜想Ⅲ中含有氢氧化钙,故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氢氧化钙,证明猜想Ⅲ不正确;因为试液中加入碳酸钙有气泡产生,故溶液中含有酸,故猜想Ⅰ不正确,猜想Ⅱ是正确的猜想;

(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物质氧化铜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因为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能证明盐酸的存在;而AgNO3只能证明氯离子的存在,不能证明是否含有酸;Cu不能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NaOH虽然能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只有氧化铜能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反应的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15.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 与Fe 3O 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 2O 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供水蒸气 H 2 Fe 3O 4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二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一正确 23423Fe+4H O

Fe O +4H 高温 Fe 2O 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解析】

【分析】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详解】

(1)根据图和“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可知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

(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密度小于空气,再根据反应物为“铁与水蒸气”,则是 H 2。

[猜想与假设]

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 与Fe 3O 4,则猜想一Fe 与Fe 3O 4;又不可能只有Fe 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Fe 3O 4;

[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是否含有Fe 。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进行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 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二正

确。 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一正

确。

[实验结论]

根据“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和猜想,则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423Fe+4H O

Fe O +4H 高温。

[反思与交流]

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 2O 3,理由是 Fe 2O 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点睛】

16.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15①℃、101KPa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水 酒精 溶解度 1.0 0.5

15②℃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5℃、101KPa 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 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_____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5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 (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 .

()6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_____ mL.

()7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写一条)

【答案】2N aOH+CO2=Na2CO3+H2O密封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B 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 43 酒精具有挥发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检验装置气密性可以利用装置内外产生的压强差来验证,所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

(3)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的变化幅度大,所以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装置内的压强减少速度快,但是碳酸钠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故选B,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

(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实验乙中,120mL酒精不能换成水;

(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所以100mL的酒精中会溶解50mL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7mL会溶解7mL二氧化碳,瓶内剩余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114mL+7mL-100mL-

7mL=14m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114mL-50mL-7mL-14mL=43mL;

(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A密封保存B不需密封保存

【答案】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是检验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那么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碳酸钠则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证明已经变质了,故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稀盐酸,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故若现象b为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故要密封保存,故选A。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2.如图,半径为1的小圆与半径为2的大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原点重合,两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小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π个单位,大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 (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若大圆不动,小圆沿数轴来回滚动,规定小圆向右滚动时间记为正数,向左滚动时间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记录如下(单位:秒):﹣1,+2,﹣4,﹣2,+3,﹣8 ①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π) (3)若两圆同时在数轴上各自沿着某一方向连续滚动,滚动一段时间后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求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 【答案】(1)-4π (2)解:①第1次滚动后,|﹣1|=1,

第2次滚动后,|﹣1+2|=1, 第3次滚动后,|﹣1+2﹣4|=3, 第4次滚动后,|﹣1+2﹣4﹣2|=5, 第5次滚动后,|﹣1+2﹣4﹣2+3|=2, 第6次滚动后,|﹣1+2﹣4﹣2+3﹣8|=10, 则第6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1+2+4+3+2+8=20, 20×π=20π, ﹣1+2﹣4﹣2+3﹣8=﹣10, ∴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20π,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π (3)解:设时间为t秒, 分四种情况讨论: i)当两圆同向右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πt, 2πt﹣πt=6π, 2t﹣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当两圆同向左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πt, ﹣πt+2πt=6π, ﹣t+2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i)当大圆向右滚动,小圆向左滚动时, 同理得:2πt﹣(﹣πt)=6π, 3t=6, t=2, 2πt=4π,﹣πt=﹣2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 iiii)当大圆向左滚动,小圆向右滚动时, 同理得:πt﹣(﹣2πt)=6π, t=2, πt=2π,﹣2πt=﹣4π,

高三语文级培优班训练

高2009级语文培优班训练(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纪.元(jí)讹.诈(è)兴.奋剂(xìng)荷.枪实弹(hè) B.冲.劲(chòng)答.理(dá)奔.小康(bēn)泥.古不化(nì) C.翘.首(qiáo)哂.笑(shěn)撒.手锏(sā)佛.口蛇心(fó) D.抹.脸(mā)晕.车(yùn)露.头角(lòu)冠.冕堂皇(g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流勇退唇枪舌剑直抒胸意摩拳擦掌 B.推崇备至清风明月死心塌地韬光养晦 C.寻章择句革故鼎新卓尔不群闻风丧胆 D.登峰造极开源节流刎颈之交敬忠报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要重整山河,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北川!此时此刻,北川的恢复重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对这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文化的保护也已悄然展开。 D.本次中国古巴女排对抗赛上,因为赛前发烧,赵蕊蕊、冯坤昨天整场比赛作壁上观,代替她们首发的是马蕴雯和魏秋月 C.这儿的路很陡峭,空气很挑剔,耸人云霄的大山标志人生的一种高度,风雪垭口不容许生命中的弱者通过。 D.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 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三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今年10月飞向太空,任务实施期间,将由一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牛肉为何不是那个味?近来,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热销的“张飞牛肉”原是将牛肉打碎、重新粘合、压制,“注射”植物蛋白并加人了添加剂的“打针”重组牛肉。 B.于是,人与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也可以用精神的记述——书籍,拓展延续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 C.黄鹤楼前迎“祥云”,三峡坝上传火炬,荆州古城展“楚韵”……5月29日,北京奥运圣火“祥云”抵达湖北,在荆楚大地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传递。 D.火星上有水,终于有了直接的“目击证据”。科学家近日证实,美国宇航局“凤凰” 号探测器在火星极地发现了水冰(探测器发回的两张照片清晰地留下了火星存在水 冰的直接证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物理竞赛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

物理竞赛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 1、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2、哪本竞赛书好? 3、我应该看哪本竞赛书? 4、做过的书要不要再做一遍?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前面说的东西大家可能觉得太教条了一点,说你说好的技术活呢?下面我们开始来做一点有技术性的东西。第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时间”,这个的关键字的都是一个问题:“平衡”。就是我们花多少时间干多少事情是要算的。对于竞赛来说的话,并不是说今天要刷题就刷题,明天不刷就不刷,想刷多少刷多少,不是这个样子的。 1、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 科目的平衡:不冒险,保证语文英语不落后 首先第一件事情是要确保语文和英语在不落后的情况下开始来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是数学和化学落后呢?因为理科是相通的,你把物理竞赛这一科搞定,数学和化学也就很容易学好了。数理化三科是相通的,但是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所以你只有在保证其他科目不落后的情况下面再空出时间来干竞赛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绝大部分竞赛同学是不会被直接保送的,更多同学是参加自主招生的,竞赛可以为你赢得60分甚至是一本线的降分,但是最后还是要通过高考的。所以这两科不要落下就行。比如说,你在学竞赛,那么物理课内的题目你可以适当性的少做一些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科目之间的平行。 度的平衡:学到哪,做到哪,不欠账 第二件事情我们要讲的是进度的平衡。不是说你做了好多好多题目,然后休息两三个月再继续做,不是这么玩的。你的刷题和学知识是匹配着完成的。我们建议大家课程讲到哪,刷题就刷到哪,前后不要超过一两周。不用规定的特别严格,比如说每周一是我们刷题的时间,相信大家除了打游戏以外都没有办法坚持每周都来干这件事情。更多的同学可能是今天时间空一些,作业少一点就做一做。但是你应该做一个总量的控制,前后进度不要差太远,当你的进度差到一个章节或者两个章节的时候,你的前面题目没有刷完,后面进一步学知识本身就有可能出现漏洞,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干这种事情。 精力的平衡:锻炼身体,张弛有度 第三件事情我们要讲的是精力的平衡。什么意思呢?不是说你想刷多少题就能刷多少题的,个人的精力数是有限的,不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人呢总会有一个刷题的上限,或者叫做你精力的上限。这跟打游戏时候你消耗的魔法量是一样的,你的回魔速度是有限的,所以呢你不能一次性全耗完了,你就瘫那挂掉了。所以你要干的事情是刷一会儿题想一些办法来恢复你的精力。恢复精力的办法当然是可以睡觉啦!这个当然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状态。 有的同学说我打会游戏行不行?注意这是办不到的事情。数学学院的同学们只对两件事情认真对待:一个叫做“做科研”,一个叫做“打游戏”。它们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对你的精力的快速消耗的方法。所以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互斥的,你没有办法通过打游戏来恢复你的刷题精力。 一个正确的恢复刷题精力的办法是做一些与它属性相反的工作。比如说锻炼身体这件事情,就是当你的四肢开始发达、大脑开始简单的时候,你就可以恢复一些精力。为什么呢?这个具体的状态我不是很清楚,好像是你做体育锻炼的时候,内分泌会有点不一样,以至于会让大脑处于非常怪异的多巴胺比较旺盛的状态。具体的东西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查这个文献了,但是实际状态告诉我们,每天跑步三公里可以让你刷题量翻倍,这个回去可以多试一下。2、哪本竞赛书好? 上面我们讲了用“正确的时间”,下面我们讲一下“在正确的时间刷正确的题目”。市面上同竞赛相关的书籍已经不下一百多种了,相信大家把每本书都做一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

20XX苏教版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专项专题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20XX苏教版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专项专题训练专项专题训练 带答案解析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 1.有一只渔船在“救援中心”东偏北30°方向的180千米处触礁遇险,预计2小时后将沉没。救援中心有2条搜救船,时速均为80千米/小时。此时甲搜救船正在“救援中心”北偏东30°方向的120千米处巡逻;乙搜救船在“救援中心”待命…… (1)在上图中按比例画出遇险船和甲搜救船的具体位置。 (2)你认为应该派哪艘船救援?它能否及时赶到遇险地点?(请你在必要的测量后,用计算来表明。) 2.某学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住12人,那么有34人没有宿舍;如果每间住14人,则空出4间宿舍。那么有多少间宿舍?有学生多少人? 3.如图所示,有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容器,圆柱高7cm,圆锥高3cm,容器内水深5cm,将这个容器倒过来时,从圆锥尖端到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4.一个近似圆锥的,高2.4m,底面周长31.4m,每立方米沙重1.7吨,如果用一辆载重8吨的车运输,多少次可以运完? 5.甲、乙两个车间工人的工作时间和耗电量如下表。 工作时间/时123456

甲车间耗电量/千瓦?时40 80 120 160 200 240 乙车间耗电量/千瓦?时4085 130170 205 260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甲车间工人的工作时间与耗电量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3)根据图像估计,甲车间工人工作2.5小时,耗电量大约是________千瓦?时。 6.一种儿童玩具﹣陀螺(如图),上面是圆柱体,下面是圆锥体,经过测试,只有当圆柱 直径4厘米,高5厘米,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时,才能旋转时又稳又快,试问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大?(保留整立方厘米) 7.鸡和免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如图,圆柱形(甲)瓶子中有2厘米深的水,长方体(乙)瓶子里水深6.28厘米,将乙瓶中的水全部倒入甲瓶,甲瓶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9.下面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四下语文培优练习10

第10讲 【积累】 一、成语对对子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井然有序()精雕细刻()固若金汤()伶牙俐齿()望梅止渴()狗仗人势()引狼入室()披星戴月()顺藤摸瓜()棋逢对手() 二、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前人栽(种)树,后人乘凉 1.他说,大丈夫,他一定会替你办到的。2.《丑小鸭》这部木偶剧的票子很难弄,大家自己想办法,谁能弄到票子谁去看,,看大家的本事如何了。 3.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大工程,它的建成将会给下一世纪的人们带来实惠,也就是说,这是的功德事。 4.。我们应该记住这次事故的教训,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5.这个问题一定要慎重处理,否则会。 6.此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7.我们千万不要学小猫,应该像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坚持不懈。 8.炒菜时,我多放了盐,妈妈责怪我。我冲妈妈笑了一下,做了一个鬼脸,说:“。我下次注意就是了。” 9.写作文嘛,就是要勤看多练。俗话说:“。”只要勤学苦练,啥事都能成功。

10.同学们,下个星期就要举行健美操比赛了。,就看大家的了。希望同学们刻苦训练,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文言文】 子曰:“三(1)人行,必(2)有我师焉(3)。择其(4)善(5)者而(6)从(7)之(8),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1) 三:虚数,极言很多。此句中泛指多个人。 (2) 必:一定。 (3) 焉:音yān,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 (4) 其:代词,他们。 (5) 善:好的,优点。 (6)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的意思。 (7)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8) 之:代词,指“善者”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阅读】 母亲的爱 [美] 苏珊妮·凯津 我生长在一个小镇。从我家走着去那里的小学只要10分钟。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中午的铃声响起,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回家。母亲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她的神态告诉我:在她心中,我是唯一重要的。对此,我终生感激。 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精选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 1、《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 35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 30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 程家夫编中科大 2、《更高更妙的物理冲刺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35元/本 晨编著大学 3、《物理竞赛教程》(高一)、(高二)、(高三)(绿皮) 总主编华东师大学 4、《物理竞赛培优教程》 舒幼生编大学 5、《奥赛经典分级精讲与测试系列》 高一物理武建谋著高二物理黄洪才著 师大学 6、《奥赛经典高中物理解题全钥匙》 黄生训编 7、《200道物理学难题》 作者:彼特·纳德吉拉·哈涅克译者:菘等 理工大学出版 8、《物理学难题集萃》 舒幼生编高等教育 9、《金牌之路》 师大 10、《高中物理竞赛题典》 舒幼生编大学 11、《新编高中物理奥赛实用题典》 小辉编师大学 1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会编大学 1.程稼夫的2本竞赛书(力学篇,电磁学篇) 简评:作为入门教材这两本书相当经典,全书结构合理,知识容非常全面,讲解活泼,例题比较经典。本书起点不高,但吃透后拿省一不成问题。它的另一特色是带有一定的普物色彩,可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金牌之路著

简评:被众多上个时代的高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人气极高,本人未细读。难度和复赛难度相当,整体编排比较经典,例题和习题直接选了很多竞赛原题。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也不太适合当今竞赛的趋势。 3.物理学难题集萃舒幼生著 简评:现在只有卖复印的,巨厚,舒幼生先生的不朽之作,极力推荐!本书难度并不向传说中那样高不可攀,但物理境界上与其他竞赛书明显不在一个档次。若能认认真真做完本书,你的物理素质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越!在做这本书之前建议先看完程稼夫2本,再学一些基本的微积分知识。 4.物理竞赛集训精编舒幼生著 简评:难题集萃的缩减本,难度和经典程度都大大不如,但质量仍是不错的。 5.华罗庚学校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集训精编的简化本,讲得较多,题较少。总体还行,但不是主流教材,且有些太简略了。 6.奥赛经典系列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分理论和实验两本。理论不是很有名,但实验教材(青一平著)是目前唯一的比较系统的竞赛实验书,写得也不错,必读! 7.官方的实验指导书 简评:不能不看,但也别花太多经历在上面。 8.200道物理学难题 简评:很偏重技巧的题集,上面有不少十分精华的好题,可以开阔视野,有时间建议做一做。但对于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如难题集萃。难度略高于复赛。性价比不高,不推荐。 9.俄罗斯500 简评:和国竞赛有很大不同,偏重技巧性,物理原理应用较多。难度比复赛低一点。主要是是绝版书南大的《俄罗斯中学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的习题解答,但加入了很多新题,有些地方由于翻译问题会显得很模糊,费解,经常错的是稀里哗啦。 10.奥赛兵法高中物理 简评:绝版书,在国图能搞到复印本。没仔细看。例题有些比较好,习题里有的非常难,而且没有解答。如果觉得自己实力足够的话可以试一试。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如图,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摆放,则第6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第n(n为正整数)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 示). 【答案】55;(n+1)2+n 【解析】【解答】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 第3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4×4+3; …; 则第n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1)2+n, 所以第6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7×7+6=55. 故答案为:55;(n+1)2+n 【分析】观察图形规律,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则第n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1)2+n,找出一般规律. 2.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售出件数763545 售价(元)+2+2+10﹣1﹣2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3.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数学四年级下册1.4 比大小培优训练卷

数学四年级下册1.4 比大小培优训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0.9与0.900比较()。 A、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B、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C、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也不相同 2 . 在6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成绩是7.6秒,小强的成绩是9.8秒.他们的成绩().A.小刚好B.小强好C.无法判断 3 . 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个。 A.9B.10C.无数 4 . 5.6除以7加上6与1.2的积,和是多少?正确的列式为()。 A.7÷5.6+6×1.2B.5.6÷7+6×1.2C.(5.6÷7+6)×1.2 5 . 用1. 2. 0. 3四个数字及小数点能组成最大的小数是(),最小的小数是()。A.0.123B.0.321 C.320.1D.321.0 二、填空题 6 . 写出一个大于2.4而小于2.5的两位小数(____)。 7 . 0.58、0.858、0.85、5.8中最大的数是(____),最小的数是(____)。 8 . 在○里填上“>”、“<或=”。 1.50 1.05 0.799 0.8

2.76×6 27.6×0.630.2×0.3 30.2+0.3 9 . 7角=元,写成小数是()元;0.9米=米,是()分米。 三、判断题 10 . 0.7和0.70大小相等,但意义不同。(______) 11 . 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一位小数。(______) 12 .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0.11。(______) 13 . 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只有0.2.() 14 . 近似数6.00和6.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 . 丁丁不小心抄丢了小数点,请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下面这个式子成立。 587 <692 <435 <342 16 . 王叔叔因出国出差需兑换外币,他某日在银行看到了如下所示的兑换信息,他用10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英镑? 100元人民币=14.53美元 100元人民币=13.62欧元 100元人民币=11.55英镑 五、排序题 17 . 用“>”连接 15分米 147厘米 1米41厘米 1.38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物理竞赛必修指导及推荐教材

物理竞赛必修指导及推荐教材蔡子星 结合这么几年带物理竞赛的经验和自身当年竞赛的心得给出竞赛初学者的必读书目。当然啦,说是必读,如果能有类似的书替换也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在浩如烟海的竞赛书籍中,缺的不是书,而是对书的挑选。 所以下面分四个难度级别向大家提供高中物理竞赛详细培养计划 第一阶段【初入殿堂篇】 难度:初赛;使用:选择新概念读本+任意一本;目标:决定是否开始往下看; 《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by 赵凯华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范晓辉“黑白书” 费曼第一册 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试题答案汇编高中物理奥赛方法 3000物理习题经解 第二阶段【强化学员篇】 难度:复赛;使用:前三个任选2个+真题;目标:搞定复赛 程稼夫系列:《力学篇》《电磁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篇》 物理竞赛教程(三册)by 张大同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高中物理竞赛培优教程》by 舒幼生 《更高更妙的物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力学部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电磁学部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1-20届热学、光学及近代物理部分》 《金牌之路》by 张大同 历年预赛复赛真题 200道物理学难题 第三阶段【难度补全篇】 难度:决赛;使用:新概念物理+难题集萃+任选两本;目标:搞定决赛 《物理学难题集萃》by 舒幼生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 《新概念物理系列》by 赵凯华-《力学》《热学》《电磁学》新概念物理难度分级表高等数学(上)(下)by 李忠上册:下册: 历届决赛题第四阶段【究极领域篇】 难度:国际集训队;使用:结合国培搞定四大力学;目标:为从事物理行业打基础 历届IPhO试题历届APhO试题 《国际物理奥赛的选拔与培训》 《简明理论力学教程》by 周乐柱 四大力学《经典力学》by 梁昆淼《电动力学》by 郭硕鸿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by 汪志诚《量子力学》卷I卷II by 曾谨言

培优训练1

培优训练1 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4 486米和3 810米。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据北完成1~3题。 1.5~8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 A.3 810~3 950米B.3 950~4 020米 C.4 020~4 120米 D.4 120~4 210米 2.5~8月该冰川降雪量的分布特点是( ) A.从3 810~4 486米递增 B.从3 950米向上、下递增 C.从3 950~4 486米递减 D.从4 210米向上、下递减 3.该冰川补给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4~6题。 2017年1月3日~4日成都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4.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没有( ) A.大风扬沙B.交通工具 C.工业生产D.家庭炉灶 54.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 ) A.0时 B.6时 C.16时D.20时 6.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B.暖锋 C.低气压D.高气压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

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图10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 (1)筒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2)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6分) (3)分析“沟谷雨林”形成的有利条件。(8分) 培优训练2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舒幼生《物理竞赛培优教程》word版下载

第二节电场和电场强度 【知识要点】 从电场的观点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两个基本问题:电荷产生电场和电场对电荷的作用. 电场强度,简称场强,是指放人电场中某一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F 跟它的电量q 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 q为检验电荷, F 为q在场中受到的力.场强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的周围就存在着电场.静止电荷在其周围的真空中产生电场,叫静电场,该电荷称为真空中静电场的场源电荷,电场对放人场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在点电荷组成的电场里、任一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各自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场强叠加原理. 几种典型电场的场强: ( 1 )点电荷电场:由场强的定义和库仑定律可得,真空中点电荷的场 强分布为 ( 2 )均匀带电球壳的电场设有带电量为Q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壳.由电场线的分布可知,只要球壳内没有电荷,壳内就没有电场线分 为0 布,即内部的场强 E 内 对于球壳外,电场线分布与点电荷Q 在球心处的电场线一样.因此 壳外的场强 E 外为 ( 3 )匀强电场 设有电荷面密度为δ的无限大带电平板,求其两侧的场强.根据场强叠加原理,空间某一点的场强,应是板上所有点电荷在该点产生场的叠加.由于平板是无穷大,根据对称性,板两侧的电场方向如图9 一 2 一 1 所示,且是匀强电场,但用叠加原理求场强的 大小要用到高等数学. 下面我们用不很严密的方法介绍一个定理,并根据它 求上述场强,先考虑点电荷,设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 则空间的场分布为

现取以Q 为球心,R 为半径作一球面,则Q 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穿过这个面.像这样穿过一个面的电场线总数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电通量,用 符号Φ表示.对于点电荷 由上式可知电通量与所取的面无关,即取任一面,只要这个面内包含Q ,通过此面的电通量为4πk Q . 推论 1 若所取的面不包含Q ,则通过此面的电通量为零. 推论 2 通过任意一个闭合曲线的电通量等于该面所包围的电荷电量的代数和的 4 π倍. 推论2通常叫高斯定理,利用高斯定理可以很方便地求出许多对称场的场强分布.如无限大平板,我们可以取关于板对称的圆柱体面,如图所示,设圆柱面的横截面半径为r ,高为l ,则 因此,电荷面密度为,的无限大带电平板两侧的场强为 E = 2πkδ 【例题分析】 例 1 如图9 一 2 论所示,电荷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 它在这半球面的中心O 处的电场强度等于E0,( l )证明 半球面底部的平面是等势面;( 2 )两个平面通过同一直径, 夹角为 a ,从半球中分出一部分球面.试求所分出的这部分球面上的电荷在O 处的电场强度 E . 分析与解 (l )证明一个平面是等势面一般有以下两条思路: a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求出各点的电势,判断是否相等; b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各点的场强,判断场强方向是否垂直平面. 设想有另一个完全相同的半球面与此半球面构成完整的球壳,则球壳及其内部各点电势都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上、下两个半球壳分别在底面上各点引起的电势是相等的,再由电势叠加原理可知,当只有半球壳存在时,半球壳在底面上各点引起的电势也是相等的,而且电势是两个球壳的一半.场强是矢量,场强叠加比电势叠加要复杂.此题直接在底面上计算场 强较困难.我们可用反证法来说明场强方向一定垂直底面.假 定半球壳在底面产生的场强不垂直底面,则当把半球壳补完 整时,两半球壳在底面产生的合场强也不垂直底面,这与球 壳是等势体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 2 )由对称可知,E0的方向如图9 一 2 一 3 所示, 同样我们可知分出两部分的电场强度E1、E2,由矢量图可 得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试卷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售出件数763545 售价(元)+2+2+10﹣1﹣2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培优班训练四答案

培优班训练四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A .f (x )=2x -1 B .f (x )=ln x +2x -6 C .f (x )=x 2-4x +4 D .f (x )=3x -1 解析: 选项A 、B 、D 中函数都是单调函数,故能用二分法求零点,选项C 中函数具有二重零根,故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故选C. 2.下列的函数中,有零点但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的是( ) ①y =3x 2-2x -5;②y =??? -x +1x +1 x ≥0,x <0;③y =2x +1; ④y =x 2-2x +3; ⑤y =12x 2+4x +8. A .①③ B .②⑤ C .③⑤ D .⑤ 解析:要用二分法求零点的近似值必须满足以下两点:(1)函数在区间(a ,b )上连续无间断点;(2)函数图象必须在零点穿过x 轴,即该零点不能是二重零点.题中④没有零点,②是分段函数,但它不间断是连续的,③有间断点,在区间(-∞,0)上不间断,⑤有二重零点,故⑤符合题意.答案: D 3.设函数f (x )=x 3-? ?? ??12x -2的零点为x 0,则x 0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解析:方法一:令f (x )=x 3-? ????12x -2,则f (0)=0-? ????12-2=-4<0,f (1)=1-? ?? ??12-2=-1<0, f (2)=23-? ????120=7>0,f (3)=27-? ????121=2612>0,f (4)=43-? ?? ??122=6334>0,∴f (1)·f (2)<0, 故x 0所在的区间是(1,2). 方法二:数形结合法,如图所示.答案: B 4.方程2x -x 2=0的解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解析:y =2x 与y =x 2的交点个数即为方程2x -x 2=0的解的个数.x =2时,22=4 x =4时,24=42 x <0时,y =2x 与y =x 2有一个交点,共3个交点.答案: C 5.某林区的森林面积每年比上一年平均增长10.4%,要增长到原来的x 倍,需经过y 年,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为( ) 解析: 由题意得(1+10.4%)y =x ,∴y =log 1.104x (y ≥0).答案: D 6.当x ∈(4,+∞)时,f (x )=x 2,g (x )=2x ,h (x )=log 2x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x )>g (x )>h (x ) B .g (x )>f (x )>h (x C .g (x )>h (x )>f (x ) D .f (x )>h (x )>g (x ) 解析: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三个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

物理竞赛高中三年安排

首先,物理竞赛成绩不取决于物理成绩,而是数学 高一 上学期 高中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两个月 更高更妙的物理,一个月(此书较简单实用) 任一本物理竞赛习题集、同时可以顺便准备一下期末考试 寒假去找物理实验培训或者讲座、顺便学微积分 下学期应该会有预赛,要去参加 大学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一个月 程稼夫的力学、电磁学(一共4本,此两本必做) 一套竞赛习题集 200道、准备期末 暑假可以选择实验培训,或者去听讲座 高二假期参照高一 上学期 报名参加物理竞赛,考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考试后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哪差补哪 准备期末 下学期 做练习册、做砖头吧 高三参加竞赛、考上了就准备决赛,省一准备保送自主,再惨就回去高考吧 高一新生如何准备高中物理竞赛 1.你先把高考物理课程的龙门专题做完。高一生首先要把基础课程学完,当时我们都是一年结束高中三年的物理课的,这里面龙门专题就要跟上你自学(或者是学校竞赛辅导讲的基础课)的进度。 一般到了你高二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学习和做竞赛书了。如果你的龙门专题完成的比较快,那么早一点学习竞赛理论知识也是可以的。微积分用不上,但是小量分析必须会做!(其实就是微积分的推导过程)为什么说不要依赖于微积分呢?因为在IPHO以前的物理竞赛题解题思路与大学物理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依靠微积分,那么高中物理竞赛书的思路你永远都学不会!所以,去学小量分析吧~当你弄明白了竞赛题的思路,可以适当的学一下微积分。

2.竞赛书首先是金牌之路,你要看的是讲解和例题,这些理论知识与高中课本非常不一样。如果你能看懂其中的80%,那就可以做后面的练习题了。当书后习题的80%你都会做的情况下,你可以同时进行下一本书。 3.然后是白皮(我忘记叫什么了,我们当年比较追捧旧版白皮,旧版好像是粉边白色的),这本书非常推荐,它的解题思路与金牌之路有很大不同,个人认为要比金牌灵活但是在理论上讲得更广一些(刚才百度了下好像是范晓辉写的?反正一般你去卖竞赛书的书店应该都知道)。 4.还有一本绿皮,我当年后做的,印象比较深刻。 5.程嫁夫的力学和电磁学,这好像是我最后阶段看的书(因为后来才弄到),印象很深,是非常好的书,讲的很清楚,但是对于初学阶段好像没什么大用。 6.难题集萃,恩,基本上你不进省队就不要看了,是一本又厚又难的书……如果你前面的书都看懂都做完了,闲暇时间可以做做难题集萃消遣下~但如果你的水平可以进入省队,那么在高三的时候就可以用很大块的时间来做难题集萃。想要进省队并且在全国决赛中取得好成绩,难题集萃是必须的——当然要不要努力进省队可以等到你高三再决定。 给你说下能进省队的一个衡量标准:你在高二时就要去报名参加物理竞赛,如果能进入复赛【决一等奖的,有实验考试】,就意味着你有机会进入省队。如果你在高二时你的分数就能获得一等奖【但正常情况下还是要给你算作二等将的,因为涉及到高三学生的保送前途】,那么你一定要向着省队努力。 还有很多书很多卷子我都不记得了,总之,理论部分做题是基础。我们当时金牌之路和白皮是必做书目,绿皮好像也是。历年竞赛题要最后做,掐时间,打分。属于模拟考试了~ 之后,你要是进入了全国复赛(只有进了复赛才有可能获得一等奖),你还需要准备实验部分……………………实验部分是由你所在地的大学出题和提供考试场所,一般来讲应该都会有培训的,要学会写实验报告,其他的没什么了。 进了参加决赛要看什么,这个我就爱莫能助了,反正真到了那个程度你自然会知道的。 -----------------------------我是竞赛过程的分割线----------------------------- 至于竞赛过程,可能不同省份不一样,但大体上是: 1.首先省内出题,选择参加预赛的学生; 2.然后全国预赛(全国竞赛委员会出题)选择三等奖的,更高成绩推荐参加复赛(看你们省每年怎么选了); 3.全国复赛笔试部分为竞赛委员会出题,实验部分为省内出题,笔试之后一定人数参加实验考试(看你们省每年定的人数),然后参加实验,两个成绩加起来排名,在参加实验考试的人当中取一等奖。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2.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 (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 【答案】(1)解:+15+(-2)+5+(-1)+(-10)+(-3)+(-2)+12+4+(-5)+6 =19(km),答:检修小组在A地东边,距A地19千米

四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应用 一、填空。(第2、7题1分,其余每题2分,共22分) 1、295×42的积是()位数,得数在()左右。 2、把4升的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可以倒()杯。 3、要使12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填(),最大填()。 4、67×99=67×100-67是运用了()律,要使25×□+75×□=8000,□里是()。 5、修一条800米的公路,每天修x米,修了3天,还剩()米没修。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7、一瓶牛奶大约190();浴缸大约可以盛水140()。 8、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它能同时是2、3、5的倍数。 93口 7口5口 9、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吗 14=()+() 30=()+()=()+() 10、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72×9=648 432÷6=72 1000-648=352 ()。 11、一个圆形的花圃,绕一圈是180米。如果沿着花圃周围每隔6米种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 种一棵杨树,可种()棵杨树。 12、四(2)竞选班委,同学们要在10个同学中选2人担任正、副班长,有()种不同的选 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 ) 2.3×4=12,所以3、4是因数,12是倍数。----------------- --------------( ) 3.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也能被9整除。---------------------------------------( )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 5.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被除数缩小4倍,除数扩大4倍,则商() ①不变②扩大16倍③缩小16倍④无法判断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最小的一个内角大于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①直角三角形②锐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④不能确定 3、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这些图形中,一定是轴 对称图形的有()个。 ① 3 ② 4 ③ 5 ④ 6 4、用0、1、3、5这四个数字组成的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共有()个。 ① 4 ② 8 ③ 10 ④ 12 5、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10厘米和5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①25 ②20 ③25或者20 四、计算(共2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