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考试题库

生物农药考试题库
生物农药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农药

2、重寄生

3、植物源农药

4、半数致死浓度(LC50)

5、可持续农业

6、农用抗生素

7、农药剂型

8、半数致死剂量(LD50)

9、可持续农业10、激活蛋白11、植物过敏蛋白12、隐地蛋白13、病毒卫星RNA

二、填空

1.生物农药的种类按来源分,包括、和。

2.真正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和等科,尤其是最具发展和应用潜力。

3.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细菌杀菌剂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4. 农用抗生素按照作用机理大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5. 井冈霉素是由产生的多组分的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井冈霉素A分子中包含了结构和一个。

6. 毒素类植物杀虫剂有、等(至少写出2个),拒食类植物杀虫剂有、等(至少写出2个)。

7. 昆虫病原线虫已知种类数在3000种以上,分属31科,比较集中于

和。

8. 我国农药登记分为、和三类。9.双丙氨膦为一种经发酵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有效杀

草成分为具有结构的抗生素物质。

10.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种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

11.由于大量不科学地施用合成化学农药,造成的国外称之为“3R”的现象分别为:、、(写出英文或中文)。

12. 常见的微生态制剂按照微生物菌种的类别包括、、和。

13. 捕食性真菌杀线虫剂通常具有各种简单或复杂而精巧的捕食器官,包括、、、、

和。

14. 木霉是非常优良的植病生防剂,其中和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厂商开发应用,其主要防病作用方式包括、和。

15.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一般分为、、

、和5个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在农业上应用的优点?

2、简述生物农药创制的一般过程?

3、简述鱼藤酮的杀虫作用机制?

4、简述井冈霉素的杀菌作用机制?

5、简述21世纪新农药的特点?

6、为什么开发生物农药也要进行安全性试验?

7、简述印楝素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

8、简述利用真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方式?

9、简述激活蛋白抗病作用机制

四、论述题

1、试论述生物农药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论述生物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试论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有哪些,他们的杀虫作用机制是什么?

4、分别描述一种有代表性的杀虫真菌和抗病真菌活体农药的作用机制,并论述真菌农药的优缺点?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控制病虫害,增加作物的产量,但在土壤、空气和粮食中的残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微生物农药是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微生物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种类、特点、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1.传统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的比较 1.1传统化学农药产生的危害 1.1.1对土壤的影响 传统化学农药施用以后,一部分残留在农作物表面,一部分直接进入土壤,被土壤颗粒吸附。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和农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与土壤接触,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土壤的腐熟和透气性,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1.1.2破坏生态平衡 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种群急剧上升。有些次要的害虫,由于天敌数量急剧减少,很快发展为主要害虫。 1.1.3产生抗药性 针对一种害虫长期使用同种农药,往往会使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农药浓度及用药频率增加,使农药残留更高。 1.1.4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化学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残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农药通过饮食或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危害人体健康。 1.2微生物农药的优点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1)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良好。病原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艾凯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2493226.html,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电话:400-700-0142010-88790960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5-2020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500元【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512493226.html,/baogao/201412/L52716P31V.html 报告目录: 第一章微生物农药发展概况12 第一节微生物农药概述12 第二节微生物源农药特点12 第三节微生物农药主要种类及应用进展13 一、微生物杀虫剂13 二、微生物杀菌剂17 三、微生物除草剂18 四、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9 第四节中国微生物农药应用状况20 一、微生物农药在棉花应用上成效突出20 二、微生物农药在蔬菜防虫害上的运用分析21 三、果树利用活体微生物农药防害23 四、微生物农药产品在果树上的应用25 第五节中国微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26 电话:400-700-0142010-88790960

生物农药的介绍及使用技术(培训)

生物农药的介绍及使用技术 目录 1、生物农药的内容简介 2、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 3、生物农药的4大优点 4、生物农药的5大优势 5、生物农药四大类型 6、转基因生物农药 7、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 8、使用生物农药要注意四大气候因素 1、生物农药的内容简介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关于生物农药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准确统一的界定。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后者包括农用抗生素、性信息素、摄食抑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但是,在我国农业

生产实际应用中,生物农药一般主要泛指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源农药。 2、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 我国是最早应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国家之一,早在1800年前就已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等。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是防治病害虫的有利武器。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我们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是和生物防治研究的发展及化学农药的使用分不开的,经历了曲折的过程。agostino bassi于1853年首次报道由白僵菌引起的家蚕传染性病害”白僵病”,证实了该寄生菌在家蚕幼虫体内能生长发育,采用接种及接触或污染饲料的方法可传播发病;俄国的梅契尼可夫于1879年应用绿僵菌防治小麦金龟子幼虫;1901年日本人石渡从家蚕中分离出一种致病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1926年g.b.fanford使用拮抗体防治马铃薯疮痂病。这些都是生物农药早期的研究基础,当时并未形成产品。化学农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农药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在国际上引起了震动,使农药发展发生了转折,引出了生物农药。1972年,我国规定了新农药的发展方向:发展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逐步发展生物农药。70~80年代,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是,由于化学农药高效快速,人们仍寄希望于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曾一度漠视忽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因此,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个品种、几百个生产厂家的队伍。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生物农药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1)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中,对于生物活体农药来说,进一步分为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农药等等。 (2)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对比 农业生产不能离开农药的使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诸多的弊病,比如对环境污染极大、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部分农药为高毒农药,甚至为剧毒农药。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417种。因此,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目前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②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生物农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③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⑤有些生物农药表象慢、实效快。如Bt制剂,虫害摄食后,虽不立即死亡,但几分钟后失去了侵蚀危害能力,达到防治目的,数天内渐渐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谓“静态型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农药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传统化学农药生产经济性下降: 传统化学农药如果以大的化工行业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7月份化学工业总产值5527.2亿元,去年同期396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化学农药制造7月份产值是171.4亿元,去年同期137.0亿元,同比增长25.1%,处于化工行业增长率最低。化学农药的发展已经远低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将农药归属为化工行业已经不再经济。 (2)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 目前国内生物农药的年产量为12万吨,防治面积达2670万公顷,约占农药市场份额的5%。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超过90种,登记产品约3000个,其中抗生素产品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70%。生物农药产品约占我国登记农药总数的11%~13%。 一、生物农药的种类 1.微生物农药品种

3.植物源农药品种

4.抗生素类农药品种

5.天敌生物类农药品种 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产品在我国已登记并商品化,登记产品4种,主要是杀虫卵卡、杀虫卵袋。主要天敌产品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 二、生物农药如何使用? 1.微生物农药 掌握温度微生物农药的活性与温度直接相关,使用环境的适宜温度应当在15℃以上,30℃以下。低于适宜温度,所喷施的生物农药,在害虫体内的繁殖速度缓慢,而且也难以发挥作用,导致产品药效不好。通常,微生物农药在20~30℃条件下防治效果比在10~15℃间高出1~2倍。

把握湿度微生物农药的活性与湿度密切相关。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粉状微生物农药更是如此。最好在早晚露水未干时施药,使微生物快速繁殖,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避免强光紫外线对微生物农药有致命的杀伤作用,在阳光直射30和60min,微生物死亡率可达到50%和80%以上。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施药。 避免雨水冲刷喷施后遇到小雨,有利于微生物农药中活性组织的繁殖,不会影响药效。但暴雨会将农作物上喷施的药液冲刷掉,影响防治效果。要根据当地天气预报,适时施药,避开大雨和暴雨,以确保杀虫效果。 另外,病毒类微生物农药专一性强,一般只对一种害虫起作用,对其他害虫完全没有作用,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只能用于防治小菜蛾。使用前要先调查田间虫害发生情况,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合理安排防治时期,适时用药。 2.植物源农药 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不要等病虫害大发生时才防治。植物源农药药效一般比化学农药慢,用药后病虫害不会立即见效,施药时间应较化学农药提前2~3天,而且一般用后2~3天才能观察到其防效。 与其他手段配合使用病虫害危害严重时,应当首先使用化学农药尽快降低病虫害的数量、控制蔓延趋势,再配合使用植物源农药,实行综合治理。 避免雨天施药植物源农药不耐雨水冲刷,施药后,遇雨应当补施。 3.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是通过调节或干扰植物(或害虫)的行为,达到施药目的。

多种生物农药使用技术明白纸(详细)

哈茨木霉菌使用技术明白纸 一、产品特点:哈茨木霉菌是微生物类杀菌剂,其本身是一种真菌,作用机制是以菌治菌,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对蔬菜作物安全,无药害,无残留。不仅能增强作物抗病性,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品品质,增产增收。 二、防治对象:对多种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如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霜霉病、灰霉病、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白绢病、疫病,大白菜霜霉病,葡萄灰霉病等。 三、使用要点 ●该产品可以喷雾、灌根、拌种。应在阴天或下午喷雾,避免施药后阳光直晒导致药效减弱。根 据病情和药效,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施药后8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灌根可用于防治根腐病、白绢病等根部病害。施药时,为防止阳光直射造成菌体活力降低,使 药液与根部接触、吸附土壤,可先在病株周围挖穴,药液渗入后及时覆土。 ●拌种可用于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白绢病、根腐病、疫病等。常用药量一般是种子重量的5%-10%。 为了增加药剂在种子上的附着,可先向种子喷少量水再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湿润,然后倒入药粉,再均匀搅拌,使种子表面都附着上药粉,然后播种。如果是催了芽的种子,因本身湿度大,附着药粉性能更好。 ●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配药时要充分搅拌均匀。存放 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和光线照射。 四、登记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具体使用剂量以实际产品为准)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技术明白纸 一、产品特点: 枯草芽孢杆菌是微生物制剂,其本身是一种细菌,主要用于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等病害的防治。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喷洒在作物叶片上后,其活芽孢利用叶片上的营养和水分在叶片上繁殖,迅速占领整个叶片表面,同时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达到有效排斥、抑制和杀灭病菌的作用。 二、使用要点: ?在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施药,使用前要充分摇匀,施药时注意使药液均匀喷施至作物各部位。 ?请勿在强阳光下喷雾,晴天傍晚或阴天全天用药效果好。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不施药。?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乙蒜素和链霉素等杀菌剂混用,保质期1年。 ?应密封避光,低温15℃储藏; 三、登记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具体使用剂量以实际产品为准)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生物农药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1)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中,对于生物活体农药来说,进一步分为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农药等等。 (2)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对比 农业生产不能离开农药的使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诸多的弊病,比如对环境污染极大、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部分农药为高毒农药,甚至为剧毒农药。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417种。因此,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目前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

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 ②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生物农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③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⑤有些生物农药表象慢、实效快。如Bt制剂,虫害摄食后,虽不立即死亡,但几分钟后失去了侵蚀危害能力,达到防治目的,数天内渐渐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谓“静态型农药”。 二.生物农药是农药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传统化学农药生产经济性下降: 传统化学农药如果以大的化工行业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7月份化学工业总产值5527.2亿元,去年同期396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化学农药制造7月份产值是171.4亿元,去年同期137.0亿元,同比增长25.1%,处于化工行业增长率最低。化学农药的发展已经远低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将农药归属为化工行业已经不再经济。 (2)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常用生物农药种类及施用技术

常用生物农药种类及施用技术1、常用生物农药种类 (1) B.t乳剂。乳化性能好,杀虫谱广。主要防治对象有松毛虫、槐尺蠖、黄杨绢野螟、槐叶柄小卷蛾、茶毛虫等。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害虫食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可以分解昆虫肠道中的1种蛋白质,使害虫肠道穿孔,肠道里的东西流入体腔,最后得败血症死亡。使用时应掌握气温15℃以上,一般以20℃为适宜,施用时间应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 (2)青虫菌和杀螟杆菌。青虫菌可防治槐尺蠖。杀螟杆菌用于防治黄杨绢野螟,还能防治苍蝇、蚊子、黏虫、松毛虫、白蚁等害虫。 (3)白僵菌。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害虫黑尾叶蝉有特效。白僵菌液接触害虫后,通过体壁进入害虫体内,很快萌发菌丝,吸收害虫体液,使害虫变僵发硬而死。 (4)井冈霉素。可防治某些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花卉苗期立枯病。有效期长达15~20天,耐雨水冲刷,对人畜安全无毒。 (5)农用抗菌素。生产上应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庆丰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酮链霉素等。如农抗120是一种新型的农用抗生素,对植物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高效施用技术 (1)看天生物农药从喷洒于植物上到昆虫取食或接触菌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从害虫取食到死亡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时期易受外界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风。在施用时应尽量避开强光,如下午4:00以后使用效果较好;在微风下施用粉剂,作用效果最佳。 (2)看地生物杀虫剂在所需的最佳条件时,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在干旱地区要加大喷药用水量,造成一种高湿环境,易于微生物孢子的存活和繁殖;另一方面可在制剂中加入一些特定的高分子物质和增加溶液粘度的物质,如淀粉渤物骨胶、草木灰浸出液等,避免快速干燥,从而提高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 (3)看虫害虫各个发育阶段对生物杀虫剂的抵抗力不同,如菜青虫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蛾4个发育阶段,卵期有卵壳保护,蛹期有蛹体保护,老龄幼虫又有较厚蜡质层保护,而成虫有翅可飞行。因此,只有选择低龄幼虫期施药,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效果。另外还要根据害虫取食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杀虫剂,如B.t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很好,喷洒后分布于植物表面,使害虫取食或触药死亡,但对刺吸汁液的害虫(如螨类)无效:阿维菌素对螨作用效果非常好。 (4)看机械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应优化用药技术。使用高性能喷洒机械势在必行,如采用弥雾法喷施,与扇形空气喷口配套的液压

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姓名:班级:11生工2班学号: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农药的概念,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史,重点阐述了生物农药的分类,分析了生物农药的优势,并对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环境安全、原料来源广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1],已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等逐步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之后,各国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更加重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生物农药的特点 所谓的生物农药,传统意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如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及拮抗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草的制剂。现在生物农药一般定义为,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有几大优势:首先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其次选择性强,生物农药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另外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高效的优点,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它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IPMP(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更安全有效地保护环境[5,6]。 2.1.传统农药 传统化学农药一般毒性较高,活性较低,使用量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一般采用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具有采用大量芳烃溶剂、粉尘大等不足,对环境及施用人员影响大;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农药残留问题还会造成其毒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各级生物造成危害。 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还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残留,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1、生物农药得定义 1982 年 9 月 1 日发布得《农药登记规定实施细则》称生物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害或调节植物生长得微生物及植物来源得农药。《农药管理条例》与《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尚未给对于通常意义上得生物农药,我们从产品来源、利用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可以清晰地瞧出各类生物农药之间得相互关系。 2、生物农药得分类 2、1按产品来源分类 2、11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例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用来开发生物农药得微生物类群很多,涉及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大类群。 2、12植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植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即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得农药,例如印楝素、苦参碱。 2、13动物源生物农药 指利用动物资源开发得生物农药,例如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斑蝥素与低聚糖素等。 2、2按利用形式分类、 2、21活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生物活体制成得生物农药,包括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六类活体型生物农药。 2、22抗体型生物农药 指利用对生物内含物或生物代谢产物制成得生物农药 2、23载体型生物农药 即转基因生物

3.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3、1微生物农药得类型与品种 3、11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 农药——杀菌剂 目前用来开发成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得微生物有真菌、放线菌、细菌等三大类群。已经获准登记得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杀菌剂逾 18 种,其中真菌杀菌剂逾 6种、细菌杀菌剂逾 12 种。 3、111真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已经获准登记得逾 6 种,它们就是寡雄腐霉菌、哈茨木霉菌、木霉菌、噬菌核霉、盾壳霉 ZS-1SB、小盾壳霉 GMCC8325。 3、112放线菌?微生物源 / 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菌剂 放线菌在农药领域中应用最多得就是链霉菌及其变种,但主要就是利用其代谢产物(多种农用抗生素均由放线菌产生)而不就是其活体。也可利用放线菌对病原微生物得颉颃作用制成活体抗生菌制剂应用,例如我国开发得“5406”抗生菌为

微生物降解农药

微生物降解农药 现今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最普遍,种类最多的农药是有机磷农药,虽然原有的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化学、物理方法亦收到良好效果,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卓越发展,微生物对降解农药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针对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问题提出看法,希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当前,我们主要是从被污染的环境介质(例如:被污染的泥土、土壤)中来获取高效降解菌。现在人们已经分离出的对有机磷农药降解有良好效果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及一些藻类。 真菌基于其较高的降解能力,人们十分关注,主要有:木霉属、曲霉属、酵母菌及青霉属等。颜世雷等有关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摇床驯化培养从被污染的土壤里筛选得到2株曲霉菌株,其能够在高浓度氧化乐果环境下生长。当温度高达28℃时,其降解氧化乐果的比率高达70.38%及61.28%。 因为细菌具有容易引发突变菌株和生化多适应性的优点,故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它具有极高的地位。目前已经分离出的细菌有:芽

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节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例如:以解秀平为代表的有关人员从污水曝气池里分离出一株可以以甲基对硫磷以及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对硝基苯酚是仅有 的碳源的节杆菌属,其在5h内降解50mg/L的甲基对硫磷以及对硝基苯酚的比率达到85%与98%。而以金彬明为代表的有关人员主要是从受有机磷污浊后的海水样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菌株,其在温度高达28摄氏度的情况下降解甲胺磷的比率高达48.9%。 微生物本身的降解能力是限制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代谢活动各具特色,适应性也千差万别,而且同类型的不同菌株对相同的有机底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加之,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容易驯化,经过一阶段的适应新生化合物可以促使微生物产生与之对应的酶系降解它,且还可以借助于基因突变来构建新酶系降解它。传统主要是采用单一的微生物菌株的纯培养来降解农药的微生物,但是这一方式不如混合培养合理,前者一般情况下没有生物降解需要的整个酶的遗传合成信息,其在降解难度较高的化合物中没有充足的训话时间,继而无法进化出整个代谢途径,相反,后者则更能抵御微生物降解时产生的毒物质。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生物农药概述 (2) 1.1生物农药的定义 (2) 1.2生物农药的优势 (2) 1.2.1环境相容性 (2) 1.2.2不易产生抗药性 (2) 1.2.3资源丰富,开发成本较低 (3) 2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3生物农药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生物农药药效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货架期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农民对生物农药田间高效应用技术认识不够,使用技能差 (4) 3.3生物农药产品单一,研发进程较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经济利益为先导,生物农药推广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4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制定生物农药行业标准,建立科学的药效评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改革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加强农药研发创新和应用集成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微生物降解农药

摘要:综述了在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及农药微生物 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认为,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分离构建应由天然的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利用微生物复合系进行堆肥或把堆肥应用于被污 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降解农药降解农药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作为主要技术之一的农药为粮食的增产起 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为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省时省力等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农药的过分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仅1985年,世界的农药产量为200多万t[1];在我国,仅1990年的农药产量就为22.66万t[2],其中甲胺磷一种农药的用量就达6万t[3]。化学

农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生物外源性物质,很多农药本身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是有毒的,而且很多类型是不易生物降解的顽固性化合物。农药残留很难降解,人们在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害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瓜果等农药残留超标,污染严重,同时给非靶生物带来伤害,每年造成的农药中毒事件及职业性中毒病例不断增加[3~6]。同时,农药厂排出的污水和施入农田的农药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后果,农药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解决农药对环境及食物的污染问题,是人类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这些农药残留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大气及农产品中,难以利用大规模的工程措施消除污染。实际上,在自然界主要依靠微生物缓慢地进行降解,这是依靠自然力量、

生物农药教案-谭显胜2014汇总教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案本 课程名称:生物农药(理论) 授课班级: 2012级生物技术、农学 教师姓名:谭显胜 编号时间:2014.3

课程名称生物农药 使用教材生物农药 主编洪华珠,喻子牛,李增智主编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时间2010年3月 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技术、农学 授课时数总 36 课时;理论: 24 课时;实践: 12 课时;其它:0课时授课教师谭显胜 授课时间 2013 至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生物农药》沈寅初,张一宾编著,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11 ,7-5025-3156-4 2、《生物农药及其应用》曹挥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09,7-5087-1180-7 3、《生物农药及其应用》吴文君, 高希武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7-5025-5804-7 4、《生物农药及其应用技术问答》魏艳敏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3, 978-7-81117-185-3

课题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生物农药的含义、分类和主要特点。了解生物农药发展的历史, 理解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以及发展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生物农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状况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教学难点无 教学课时2个学时 教学方法PowerPoint 、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生物农药概述 一、定义和范围 1.定义 农药:即杀虫剂,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上的有害生物(如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与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农药按其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以及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指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制剂。 2.研究范围 当前,生物农药应用相当成功的例子是微生物农药,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由于微生物农药可以用发酵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并研制成不同的剂型,因此成为生物农药应用量最大的一类,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二、生物农药的特点 1. 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的优点 1.1 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 1.2 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 1.3 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于天然产物,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1.4 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产生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 1.5 由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 2. 不同生物农药具有的一般特点 2.1 环境相容性 环境相容性是指农药对非标把生物(non-target organism)的毒性低,影响小,在大气、土壤、水体、作物中易于分解,无残留影响。 2.2 不易产生抗药性 大多数生物农药作用成分和作用机理复杂,病虫草鼠害对他们的抗药性发展很慢。特别是活体生物农药,其活性生物在与植物病原体、害虫长期共存生活的过

生物农药行业需求分析

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最为严格,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占中据主导地位。国内农业市场按环保和食品安全等要素分为“普通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四个等级不同的市场,其中,“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需国家认监委指定专门机构认定,对农药使用及残留的标准非常严格。生物农药市场情况具体如下图: 1、农业市场 (1)农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开始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位一体的分层级的食品安全体系,该体系下,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检测标准较高,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以其环保、无残留的特点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 200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后几年,我国无公害农业获得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184个,获证单位10923个,产品总量2.06亿吨。在无公害产品农药使用方面,农业部颁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残留限制非常严格,明令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高毒化学农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中,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市场份额约为8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20%,生物农药增长空间较大。

近年来,我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获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6489家,产品总数17899个,生产总量达9000万吨,产品销售总额超过2772亿元,年均增长31.3%。我国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限制较高,AA级绿色食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及各种制剂,A级绿色食品限量使用低毒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在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份额约为3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70%。 有机食品具有无人工合成物质、无转基因、无化学农药、无化肥、无重金属、无生长调节激素等特性,是食品安全体系中最高标准。根据IFOAM的统计,近年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一直保持年均20%-30%增速,2008年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为500亿美元。我国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以来,有机食品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末,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已达2800多家,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已达81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机食品对农药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生物农药才能用于有机农药生产,化学农药无法进入该市场。 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50%-100%左右,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随着我国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生物农药特别是真菌源生物农药的市场需求规模将相应快速增长。 (3)普通农业需求 我国普通农业作物经济附加值较低,单次经济成本及速效性是农民用药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农业作物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份额为5%左右。 (4)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对真菌源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 2008年,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对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约为36亿元,其中真菌源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使用生物农药的比重越来越高,预计真菌源生物农药在农业市场的需求规模在未来五年内将获得年均超过30%的增长。 2、林业市场 (1)森林的生态地位及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状况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地球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吸收温室气体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业病虫害给我国生态、物种、淡水、能源、粮食、木材和气候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

生物农药的使用禁忌

生物农药使用的五大禁忌 据调查,在我国生物农药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区和有机绿色种植项目,大田粮食作物很少有农户选择。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近些年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扩大,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而生物农药则为10%到15%。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同化学农药一样,按照防治对象生物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

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在使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几点,温度、湿度、光照、雨水以及一些化学药剂。 温度。生物农药使用温度建议在20℃以上。有实验证明在20到30℃的条件下,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比在10到15℃的时候高出1到2倍 湿度。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粉状生物农药更是如此。因此,生物农药在雨后阴天或早晚露水未干的时候使用效果好,在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上使用时,务必使药剂能很好地粘附在茎叶上,使芽孢快速繁殖,害虫只要一食到叶子,立即产生药效,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光照。尤其是微生物农药为芽孢杆菌类物质,活性物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因此,为了确保用药效果一定要避免强的太阳光,增强芽孢活力,发挥芽孢治虫效果。这点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禁忌相同。 雨水。生物农药要避免雨天施药。尤其植物源生物农药不耐雨水冲刷,施药后遇雨应当补施。 避免与一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化学杀菌杀虫剂农药对生物农药真菌、细菌孢子、菌丝、芽孢生长有抑制损害作用。特别是有机磷类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发育达90%。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化学杀虫杀菌剂混用,主导作用物质被致死,自然就失去作用。 所以在使用生物农药时一定要格外注意。(河北农粮网)

生物农药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生物农药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先对生物农药概念分类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与生物农药的市场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同时也对生物农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生物农药与有机农药结合方面和生物农药的普遍应用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了对与生物农药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生物农药概念分类优缺点市场现状有机农业普遍推广总结 一.生物农药概念、分类、优缺点 生物农药是可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商品。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农药要求:必须是活体生物或源于生物的农药,必须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其结构必须与天然化合物相同。 根据来源把生物农药分为5类:①天然产物,来自微生物、植物和动物②信息素,来自昆虫、植物等③活体系统,包含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④捕食昆虫和寄生昆虫⑤基因,来自微生物、动物。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螨剂、生物杀病毒剂、生物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杀草剂等。按照用于创制生物农药的生物类群可以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病毒农药、农用抗生素等和动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存在着诸多优点,例如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生产设备通用性较好;产品改良的技术潜力大;开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等。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治效果一般较为缓慢;有效活性成分比较复杂;控制有害生物的范围较窄;杀虫防病的作用机理特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较差;安全性有待评价等。 二.市场现状 尽管目前生物农药相对于合成农药占有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但预计它会持续增长。在2000年,生物农药只占总农药市场份额的0.2%,到2005年增长到1.7%,到2008年该比例已经达到了2.5%,在2010年达到4.2%,而市场对合成农药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1.5%的比例下降。其中生物农药的市场在欧洲增长的最快,以平均每15%的速度增长,亚洲的生物农药市场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这和全球的增长速度差不多。拉丁美洲的增长速度最慢,每年仅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价值为6.7亿美元,据BCC Research 2010年发布的生物农药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产值已经增长到了16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