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试题库

一、名字解释

土壤: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形状、利用和改良的一门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植物生长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垂直挖掘后露出的一个切面。

土壤发生层:土壤形成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土壤堆积层: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堆积层(幼年土)

地质学: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科学。

矿物:(狭义)岩石圈中化学元素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包括地壳矿物、宇宙矿物、人造矿物等。

岩石: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岩浆岩: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各种地质作用的沉积物,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紧、硬结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由原来存在的岩浆岩、沉积岩和部分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内力作用下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放行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指由于温度变化、风力、水流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岩石疏松等机械破坏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土壤动物: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

土壤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根际: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根际效应(R/S):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的现象。

根际微生物:植物根系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

菌根: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根瘤: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裸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包括土壤中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积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复杂的土壤有机质在一定作用下,转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量。

土壤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土壤质地: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侵蚀:在水、风等因素的作用下,土粒随地表径流沿坡面或侵蚀沟向下流失的现象。土壤孔性:指能够反映土壤孔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的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等的综合特性。

土壤孔隙度:在自然状况下,单位容积的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比。

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土粒密度(土壤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

土壤密度:自然状态下(包括土粒间的孔隙),单位容积土壤的烘干质量。

当量孔径:土壤学中所说的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它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能的综合表现。

吸湿系数:吸湿水的最大含量称为吸湿系数(最大吸湿量)。

凋萎系数:植物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降雨或灌溉后,多余的重力水已经排除,渗透水流将至很低或者基本停止时土壤所吸持的水量。

饱和持水量: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称为饱和持水量。

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可逆并且等温地将无穷小单位数量的制定高度的纯水,移至土壤中所必须做的功。

蒸腾:土壤水分通过植物机体的作用,从叶面上以汽态散入大气的过程。

土壤水文状况:土壤剖面中土壤水分在周年内的动态变化,它反映土壤的水分平衡和水分循环的特征。

蒸腾系数:植物每形成1g干物质所需要蒸腾水分的克数。

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空气浴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运动的性能。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土壤导热性:土壤能将所吸收的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的性能。

土壤导热率(λ):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过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分散体系(分散系):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不同胶粒上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溶液在一定pH值条件下,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CEC)。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交换性离子的饱和度:胶体上吸附的某种阳离子量占整个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引起的酸度

潜性酸:土壤胶体吸附的H+和Al3+引起的酸度。

交换性酸度:用过量中性盐(KCl、NaCl等)溶液,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的H+或Al3+被浸提剂的阳离子所交换,使溶液的酸性增加。测定溶液中H+浓度即得交换性酸的数量。

石灰性反应:因为土壤溶液中溶解了MgCO3等石灰性物质所引起的弱碱性反应(pH5-8.5)。土壤总碱度:土壤溶液或灌溉水中的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总量。

土壤碱化度: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土壤的碱化作用:当土壤中碱化度达到一定程度,可溶性盐含量较低时,土壤就呈极强的碱性反应,土壤理化性质上发生恶劣变化的现象。

指示植物:只能在某一特定的酸碱范围内生长,这类植物可以为土壤酸碱度起着指示作用。土壤缓冲性:土壤抵抗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土壤养分:指主要依靠土壤来供给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土壤养分有效性:是决定植物生长和土壤生产力的因素之一,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之一。林木营养诊断:应用诊断技术和标准,评价林木的营养状况,检验林木需肥和施肥的效果肥料: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能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

基肥:林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

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幼苗附近或供给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

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物质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包括(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

2.构成土壤肥力的四因子是(水)、(肥)、(气)、(热)。

3.典型的土壤剖面发生层从上而下分别是(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

4.按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可将矿物分为(岩浆矿物)、(表生矿物)、(变质矿物)。或(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5.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不同,一般将地壳运动、地震运动等归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将风化作用、沉积作用等归为(外动力地质运动)。

6.根据矿物的解理特性,云母的解理属于(极完全解理),黄铁矿属于(极不完全解理)(或断口)。

7.成岩矿物的基本晶体结构一般是(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

8.根据成因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9.岩浆岩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超基性岩浆岩)三类。

10.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岩体包括(岩盖)、(岩流)、(岩钟)。

11.岩浆形成的深成侵入岩体包括(盐基)、(岩株)。

12.岩浆形成的浅成侵入岩体包括(岩墙)、(岩床)。

13.根据沉积岩成因特点,沉积岩的主要成分包括(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化学和生物成因的新矿物)。

14.根据沉积岩生产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生物沉积岩)三类。

15.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高温)、(高压)、(活性气体和液体)。

16.变质岩根据其作用因素不同,可以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性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17.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升降运动)、(褶皱运动)、(断裂变动)。

18.常见的化学风化过程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19.在我国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包括(定积母质)、(运积母质)、(第四季沉积物)。

20.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气候)、(母质)、(生物)、(地形)、(时间)。

21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包括(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

22.根际效应受(土壤类型)和(植被)的影响。

23.根际菌根菌与植物共栖的特点,通常把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内外生菌根)。

24.固氮细菌根据其氮原理的不同分为(自生固氮细菌)、(共生固氮细菌)。

25.根据微生物对营养和能量的要求,一般将土壤微生物划分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6.根据土壤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

27.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可以简单的分为(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28.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包括(化学转化过程)、(动物转化过程)、(微生物转化过程)。

29.土壤中酶的来源一般有(植物根系分泌酶)、(微生物分泌酶)、(土壤动物区系分泌酶)。

30.土壤微生物对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分解过程一般包括(水解过程)、(氨化过程)、(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等四个过程。

31.腐殖质的主要组分包括(富里酸组)、(胡敏酸组)、(胡敏素)。

32.腐殖酸的主要成分是(胡敏酸)、(富里酸)。

33.土壤的三相分别是(气相)、(液相)、(固相)。

34.土壤的结构体一般分为(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团粒)等五种结构体。

35.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条件包括(胶结物质)、(成型动力)。

36.在酸性土壤中可通过施用(石灰)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37.在碱性土壤中可通过施用(石膏)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38.土壤孔隙根据其当量孔径的大小和作用,一般可分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空气孔隙)。

39.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主要有(质地)、(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粒排列)、(自然因素和土壤管理)。

40.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烘干法)、(电阻法)、(中子散射法)、(TDR法)

41.土壤有效水含量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层位)有关。

42.土壤水势一般由(重力势)、(基质势)、(渗透势)、(压力势)、(温度势)构成。

43.土壤水分非饱和流的推动力包括(基质势)、(重力势)。

44.土壤水分饱和流的推动力包括(重力势)、(压力势)。

45.土壤水分的运行通常分为(饱和水流)、(非饱和水流)、(水汽运动)三种形式。

46.土壤热量的来源有(太阳辐射)、(生物热)、(地球内热)。

47.土壤空气的运动方式包括(对流)、(扩散)。

48.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受(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9.相同土壤的导热率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孔隙)和(土壤含水量)的多少。

50.土壤能将所吸收的能量向附近土层传导的特性称为(导热性),其大小用(导热率)表示。

51.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分)和(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多少。

52.土壤热容量的表示方法通常有(质量热容量)和(体积热容量)两种。

53.在一个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分散它物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54.土壤胶体一般由(校核)、(双电层)、(胶团间溶液)三部分组成。

55.分散系根据颗粒直径大小不同常分为(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分子、离子分散系)三种。

56.土壤分散系的分散相是(土粒)、分散介质是(水)。

57.土壤胶体按化学成分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

58.土壤中常见的致酸离子是(H+)、(Al3+)。

59.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被吸附在胶体上的过程通常称为(保肥过程)、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

60.子解离到土壤溶液中的过程常称为(供肥过程)。

61.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包括(致酸离子)、(盐基离子)。

62.土壤中的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度)、(水解性酸)两种。

63.土壤的酸度包括(活性酸)、(潜性酸)两种。

64.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石灰)、改良碱性土壤一般用(石膏)。

65.根据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一般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66.通常讲的植物营养三要素分别是(N)、(P)、(K)。

67.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的非矿质营养元素分别是(C)、(H)、(O)。

68.根据组成的不同可将肥料分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三类。

69.液氨的含氮量为(80%)、尿素的含氮量是(46%)、碳铵的含氮量是(17%)。

70.过磷酸钙的含磷量是(12-20%)、重过磷酸钙的含磷量是(46%)、钙镁磷肥的含磷量是(12-20%)。

71.氯化钾的含钾量是(52-60%)、硫酸钾的含钾量是(50-52%)、草木灰的含钾量是(8-12%)。

三、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鉴定矿物时采用的物理方法的是。D

A.形状

B.硬度

C.解理

D.二氧化碳反应

2.以下关于矿物硬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指甲>石膏

B.黄金>石英

C.金刚石>萤石

D.刚玉>黄玉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含铁矿物都具有磁性

B.黄铁矿的条痕是黑色

C.带有颜色的水晶其实是他色

D.白云母比黑云母易氧化分解

4.关于矿物的莫氏硬度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石英的硬度是7

B.褐铁矿的硬度是1-4

C.赤铁矿的硬度是8

D.方解石的硬度是3

5.关于矿物的解理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石英的断口贝壳状,具脂肪光泽

B.石墨为一向解理

C.角闪石为二向解理

D.方解石为四向解理

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D

A.石英属于酸性岩浆矿物

B.玄武岩属于基性岩浆岩

C.花岗岩属于酸性岩浆岩

D.矿物中硅酸(SiO2)含量越多,越成基性

7.下列岩石不属于变质岩的是。A

A.石灰岩

B.板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8.地壳的升降运动产生的地形是。A

A.平原

B.向斜

C.溶洞

D.黄土

9.下列不属于地球外营力产生的地形地貌是。A

A.盆地

B.石林

C.雅丹地貌

D.丹霞地貌

10.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是。A

A.崩塌

B.碳酸钙溶解

C.石膏水化 C.钾长石水解

11.下列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是。D

A.黄土

B.红土

C.冰碛物

D.冲积平原

12.下列不属于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是。C

A.颜色

B.水分

C.动物种类

D.质地

13.我国南方红壤的形成过程属于。D

A.碎屑型风化

B.钙化型风化

C.硅铝型风化

D.富铝化风化

14.下列不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A

A.螯合作用

B.溶解作用

C.水解作用

D.水化作用

15.下列不能影响成土过程的是。D

A.灌溉

B.施肥

C.耕作

D.地下开采

16.下列不能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因素是。B

A.土壤pH值

B.炼山

C.施有机肥

D.灌溉

17.下列树种具有外生菌根的是。A

A.水青冈

B.红豆杉

C.杨树

D.核桃

18.下列树种具有内生菌根的是。A

A.红豆杉

B.栎树

C.落叶松

D.杉木

19.下列不属于土壤微生物的是。B

A.根瘤菌

B.土壤鞭毛虫

C.蓝细菌

D.地衣

20.属于化能有机营养型的土壤微生物是。A

A.土壤真菌

B.硝化细菌

C.蓝藻

D.硅藻

21.不能分解土壤有机物的是。A

A.菌根菌

B.土壤放线菌

C.土壤真菌

D.土壤细菌

22.有机质土壤其耕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B

A.30%以上

B.20%以上

C.15%以上

D.10%以上

23.关于腐殖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我国北方中性和石灰性土中主要是以钙离子键结合的腐殖质为主

B.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主要是铁、铝离子键结合的腐殖质为主

C.林业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强于腐殖化过程

D.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最积极过程

24.关于土壤腐殖化系数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黏重土壤比沙壤腐殖化系数高

B.寒冷地区的腐殖化系数高

C.水田的腐殖化系数高

D.绿肥较作物根系腐殖化系数高

25.下列关于土壤腐殖质带电性表述正确的是。C

A.土壤腐殖质带正电

B.土壤腐殖质带负电

C.即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

D.不带电

26.可以砂土上生长的树种是。A

A马尾松 B.水杉 C.油茶 D.板栗

27.适合在南方黏重红壤上生长的树种是。A

A.油茶

B.杉木

C.梨树

D.柏树

28.下列不属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动力的是。D

A.干湿交替

B.冬耕冻垡

C.种绿肥植物

D.精耕细耙

2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土壤的比表面越大,黏结性越小

B.土壤湿度越大,可塑性越大

C.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多,耕性越好

D.土壤含水量越多,耕性越好

30.下列关于土壤水势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重力势是有重力作用产生,一般为正值。

B.基质势是由土壤固相物质对水产生的作用力引起的,一般为负值。

C.渗透势是由土壤可溶性盐引起的,一般为负值。

D.压力势是由气压大小引起的,一般为负值。

31.下列关于pF曲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同一土壤其吸湿过程和脱湿过程的pF曲线完全吻合。

B.粘土的有效水含量小于壤土。

C.不同质地的土壤其pF曲线差别明显。

D.在同一水吸力条件下,土壤密度愈大,相应的含水率越高。

32.下列不属于土壤水分运动形式的是。C

A.地下水涌出地表

B.土壤水分下渗

C.地表水蒸发

D.土壤冻后聚墒

33.下列关于土壤水势的公式不正确的是。C

A.ψp=ρw ghV

B.S=aθb

C. ψt=ψm+ψs+ψp

D. T=|-Ψm - Ψs |

34.下列不属于土壤水分消耗途径的是。D

A.渗漏

B.蒸发

C.蒸腾

D.水汽凝结

35.关于土壤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大气

B.土壤空气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

C.土壤空气中水分含量高于大气

D.土壤空气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3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干燥土壤升温快

B.潮湿土壤升温快

C.粘土比砂土升温快

D.土壤温度变化一般只发生在表土层

3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

A.阳坡土壤升温速度快于平地

B.夏季表土温度低于心土温度

C.土壤冻结会引起土壤过湿

D.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易于通气

38.下列关于土壤温度变化描述表述正确的是。B

A.心土与表土同步升温和降温

B.心土升温慢、降温也慢

C.土壤温度变化与深度无关

D.土壤湿度越大,温度变化越大

39.关于土壤导热率描述正确的是。A

A.土壤水>土壤空气

B.土壤水>腐殖质

C.土壤空气>泥炭

D.干砂粒>湿砂粒

4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都是盐基不饱和土壤

B.一般土壤中的交换性Na+含量较少

C.在淹水状态下,土壤中的Fe3+离子较多

D.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H+和Al3+

4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阔叶林比针叶林土壤中盐基饱和度高

B.玄武岩比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盐基饱和度高

C.碱性土壤比酸性土壤盐基饱和度高

D.砂土比黏土的盐基饱和度高

42.关于土壤胶体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土壤胶体一般带正电荷

B.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

C.土壤胶体呈带电中性

D.以上都不对

4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阳离子价位越高,与土壤胶体结合能力越强

B.同价离子的半径越大,与土壤胶体的结合能力越大

C.离子运动速度越快,与土壤胶体的结合能力越强

D.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胶体性质无关

44.下列关于阳离子交换能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Fe3+>Ca2+

B.Ca2+>K+

C.K+>H+

D.H+>Na+

4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土壤中Na+会抑制K+的有效性

B.土壤中K+会抑制Ca2+的有效性

C.土壤中Ca2+会抑制Al3+的有效性

D.土壤中Al3+会抑制Mg2+的有效性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交换性酸度只是潜性酸的大部分

B.水解性酸是潜性酸的全部H+和Al3+

C.水解性酸的提取使用弱酸强碱盐

D.水解性酸大于交换性酸

4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先有活性酸,后有潜性酸

B.潜性酸>>活性酸含量

C.土壤中的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衡

D.活性酸代表土壤酸度的容量,潜性酸代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4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pH 6.5时多数元素的有效性高

B.P元素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

C.Fe、Mn、Cu、Zn等在酸性环境下有效性较高

D.N、P、K的有效性受pH值影响较小

49.下列属于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A

A.铁芒萁

B.铁线蕨

C.三棱草

D.红树

50.下列属于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的是。B

A.铁芒萁

B.铁线蕨

C.三棱草

D.红树

51.下列植物不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是。C

A.杜鹃

B.油茶

C.紫红苜蓿

D.紫云英

52.下列关于土壤缓冲性的表述正确的是。D

A.粘土>壤土>砂土

B.蒙脱石矿物>伊利石矿物>高岭石矿物

C.腐殖质胶体>次生粘土矿物胶体>含水氧化物胶体

D.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大,缓冲能力越弱

5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酸性土壤宜施铵态氮

B.碱性土壤宜施硝态氮

C.铵态氮肥肥效浅施优于深施

D.土壤中的NO3-不易被胶体吸附,易淋失

54.下列不属于P素功能的是。D

A.促进植物根系发育

B.提高植物抗性

C.促进植物开花结实

D.促进植物体内淀粉转化为糖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正比

B.接种菌根不有利于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

C.南方红壤速效磷含量较低

D.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

56.适合作基肥的是。B

A.硝酸铵

B.钙镁磷肥

C.尿素D液氨

57.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A

A.液氨

B.尿素

C.硝酸铵

D.氨水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土壤肥沃与否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的生态要求出发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通俗意义上讲的土壤肥力高低,如果不指明植物,一般只能说明其有机质和养分的高低及适宜的物理性质。

2.晶体矿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颜色、条痕、硬度、比重、晶体形状、晶体表面光泽、解理情况

3.非晶体矿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颜色、条痕、硬度、比重、块体形状、块体表面光泽

4.地质内力有哪些,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1)地壳升降运动:山地、平原、高原等

(2)褶皱运动:背斜、向斜

(3)断裂变动:地垒、地堑等。

5.地质外力有哪些,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1)流水:河床、谷坡等

(2)地下水:溶沟、溶蚀漏斗、溶洞等。

(3)冰川:冰川谷、冰洞、冰墙、冰蘑菇等。

(4)风:石漠、戈壁等。

(5)黄土:侵蚀地形(塬、墚、峁)、溶蚀地形(碟、陷穴、陷沟等)

6.土壤怎样形成的。

(1)有机质和矿物质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添加到土壤中;

(2)有机质和矿物质从一个发生层或一个土壤中损失;

(3)有机质和矿物质从土壤中的一个点转移到另外一个点;

(4)有机质和矿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变。

7.常见的土壤动物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土壤动物种类:原生动物、土壤线虫、蚯蚓、弹尾和螨目。

(2)土壤动物的作用:

①破碎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为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条件。

②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如何理解土壤动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生态环境与土壤动物相互影响。

(2)生态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随环境因素和时间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变化。

(3)土壤动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异能指示生态系统的变化。

9.林木苗木‘菌根化’的理论依据。

(1)扩大了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范围;

(2)防御植物根部病害;

(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运输,提高植物抗旱性;

(4)促进共生固氮。

10.简述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因素。

(1)土壤性质: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

(2)耕作管理措施:施肥、灌溉、农药施用。

11.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植物残体及分泌物;

(2)动物、微生物残体

(3)人为施用的有机肥料。

(4)生活污水废物等

12.简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

(1)植被:草本>木本,草甸>草原,阔叶>针叶,常绿>落叶

(2)气候:潮湿、寒冷有利于腐殖质积累

(3)地形:海拔高处和低洼处,有机质含量高

(4)母质:质地粘,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5)生产措施: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有机质含量高。

13.简述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1)温度:25-35°最适合分解

(2)土壤水分与通气状况

(3)植物残体的特性(新鲜多汁的易分解、C/N以25或30:1最合适)

(4)土壤特性(黏粒越多,有机质越多;pH6.5-7.5最好)

14.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②促进植物生长发育,③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④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

(2)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①减轻农药等有机污染②维持全球碳平衡。

(3)其他作用: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15.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调节措施。

(1)合理耕作制度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较高的水平。

(2)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

(3)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调节土壤的C/N比(C/N =25 : 1,分解率适宜;C/N > 25 : 1,分解率降低;C/N < 25 : 1,分解率增大),

通过耕作调节(水分过多,挖沟排水;免耕、少耕技术)

16.简述不同质地土壤的特性及对林木生长的意义。

(1)砂质土: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易干不易涝;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热性土;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

注意灌水技术; 少量多次的及时施肥,晚秋时节,对林木注意加强防寒措施

(2)粘质土: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冷性土;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耕性差。

由于土质粘重,耕性不好,,林木易成风倒树种。在生产上应该注意改良粘质土壤

(3)壤质土:土壤性质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较理想的质地类型。

(4)砾质土: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但其中石砾可以提高土温,增加大孔隙,有利于透气透水。

17.土壤质地改良方法。

(1)掺砂掺黏

(2)引洪放淤

(3)施有机肥

(4)植树种草,培肥改土

18.简述团粒结构是良好土壤结构的原因。

(1)空气方面:不同大水的孔隙共存且搭配得当,使水气协调。

(2)养分方面:是很好的养分保存和供应场所,并且能较好地协调快速而持久地供应。

(3)水分方面:既能较好地接受降水,蓄积水分、减少土壤冲刷,又能使土壤水分蒸发减慢,从而使水分得到充分利用

(4)热量方面:水气协调的土壤土温也比较稳定

19.如何改善土壤的结构体。

(1)合理耕作与灌溉

(2)种植绿肥和牧草,合理轮作

(3)改良土壤酸碱性,施用石膏或石灰

(4)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20.如何判断和调节土壤耕性

判断:(1)耕作难易:指土壤在耕作时产生的阻力大小。不同土壤的耕作阻力大小不同,如砂质土、有机质多或结构良好的土壤,耕作阻力小;相反,质地粘重、有机质少及结构不良的土壤,耕作阻力大。

(2)耕作质量好劣:指土壤在耕作后所表现的状况。凡是耕后土壤疏松、细碎、平整,孔隙状况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者为耕作质量好,反之,为耕作质量差。

(3)宜耕期长短:指土壤适于耕作的时间长短,也可以说是耕作对土壤水分状况要求的严格程度。

调节措施:(1)增施有机肥,(2)合理灌溉,适时耕作,(3)少耕、免耕。

21.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

(1)土壤质地

(2)土壤结构和紧实度(容重):在同一吸力值下,容重愈大的土壤,含水量愈高。

(3)温度:影响水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土温升高,水的基质势增大,有效性提高。

(4)水分滞后现象:土壤吸湿(水)过程中,S随θ增加而降低的速度较快。土壤脱湿(水)

过程中,S随θ减少而增大的速度较慢。同一土壤的两种水分特征曲线不重合。砂

质土的滞后现象比粘质土更明显。

22.如何正确的进行土壤水分的利用和管理。

(1)选择适宜的种植植物

·考虑不同土壤有不同的水分贮量,不同的植物利用不同深度的水分。

·同一植物的需水量受其他条件影响。

·不同栽植季节影响较大。

(2)灌溉

·智能化灌溉——灌水期(土壤临界含水量)、灌水定额(土壤蓄水能力)和灌水周期。

·节水灌溉技术——管道灌、喷灌、滴灌等。

(3)控制蒸发

·地表覆盖·免耕·排水

23.简述土壤水、气、热的关系

土壤水和空气:共存于土壤孔隙,数量相互消长。

土壤水和土壤温度:

湿土升温慢、降温慢,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梯度小;

干土升温快、降温快,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梯度大。

土温高:水蒸发快、易于通气;

24.简述土壤水、气、热的调节措施

耕作和施肥

灌溉和排水

混交和间种

25.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土壤胶体的分散和凝聚

26.胶体凝聚在生产上的意义

土壤干燥、冻结过程中,水膜消失,有利于胶粒相互凝聚。

土壤水分过多,电解质浓度小,扩散层厚,胶粒相互排斥而呈溶胶状。

施石灰、石膏增加Ca2+浓度,能促进胶粒凝聚

27.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特点:(1)可逆反应,(2)等量电荷交换,(3)交换速度受交换点位置和温度的影响影响因素:(1)阳离子的交换能力,(2)阳离子的相对浓度(3)胶体性质

28.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

(1)胶体数量(土壤质地)

土壤胶体物质越多,CEC愈大。

砂土(1-5)<砂壤土(7-8)<壤土(7-18)<粘土(25-30)

(2)胶体类型

有机>无机,2:1>1:1,粘土矿物>含水的氧化物

粘土矿物主要通过两方面影响CEC:

①粘土矿物的比表面积:蛭石、蒙脱石>水铝英石、水云母>高岭石

②粘土矿物所带的电荷数量

(3)土壤pH值

pH值影响胶体表面官能团中H+的解离。

因而影响可变电荷的多少。

(4)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有大量的-COOH、-OH等官能团,可使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所以腐殖质的CEC远大于无机胶体。

29.简述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粘土矿物的特性。

(1)高岭石类矿物:

1:1型铝硅酸盐矿物(1个硅氧片,1个水铝片)

晶格内的水铝片和硅氧片很少发生同晶替代,因此无永久性电荷。但水铝片上的-OH在一定条件下解离出氢离子,使高岭石带负电。

晶片间通过氢键结合牢固,因此吸湿性小,土壤透水性好,黏结性弱,

土壤肥力差,但高岭石吸附的盐基在胶粒晶体表面,有效度大。

(2)伊利石类矿物:

2:1型粘土矿物

结构与蒙脱石类似,蛭石同晶替代产生的负电荷主要被钾离子中和,而少量被钙镁离子中和。

永久性电荷数量少于蒙脱石。

层与层之间由钾离子中和,使得各层相互紧密结合,形成的颗粒相对比蒙脱石粗而比高岭石细,其粘结性、可塑性、胀缩性居中。

钾离子被固定在硅氧片的六角形网孔中,当晶层破裂时,可将固定的钾重新释放出来,供植物利用。

(3)蒙脱石类粘土矿物:

2:1型(2硅氧片,1水铝片)

膨胀型矿物

外表面大,内表面更大

易在两边硅氧片中以Al3+代Si4+,硅铝片中也可以Mg2+代替Al3+→带负电

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力强,但蒙脱石吸附的盐基躲在胶粒晶层之间,有效度较小。蒙脱石的胀缩性、黏结性、可塑性很强。

干燥时土壤易开裂,土块坚硬。

30.简述土壤酸性形成的原因

(1)H+产生的酸性:水解、碳酸解理、酸雨

(2)土壤胶体吸附的致酸离子(H+、Al3+)的活化。

31.简述土壤碱性产生的原因

(1)土壤溶液中碳酸盐、重碳酸盐的水解。

(2)土壤胶体吸附的Na+的水解。

32.简述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中性、碱性环境:土壤细菌、放线菌

酸性环境:真菌占优势

(2)对土壤胶体带电性的影响

pH高,土壤胶体负电荷数量最多,相应地阳离子交换量也增加,土壤保肥性增加。

(3)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33.简述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1)阳离子交换作用—产生缓冲性的主要原因。

(2)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组成的缓冲系统。

(3)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

(4)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也能对碱起缓冲作用

34.简述土壤酸性的调节措施、原理、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1)措施:施用石灰(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

(2)原理

(3)优缺点

益处:①降低酸度②提高微生物的活性③抑制Fe、Al、Mn的毒性。

负面影响:①土壤板结、结构变劣,②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P有效性下降(4)注意事项

①土壤潜性酸和pH;②有机质含量③作物的要求

35.简述判断必需元素的依据。

必要性——如果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不可替代性或专一性——该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所代替。

直接性——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36.简述N P K的主要生理功能。

N的功能

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的重要组分

多种植物激素、生物碱的成分

P的功能

细胞核的重要成分

促进器官发育和开花结实

提高种子产量

K的功能

增强植物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

促进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

37.简述化学复合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优缺点

复混肥料的优缺点:

优点:养分全面,含量高;便于施用;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缺点:养分比例相对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

微生物肥料的优缺点:

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的污染;提高造林成活率。

38.如何确定苗圃和林木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苗圃:

①养分平衡估算法施肥量=(年苗木生物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

力的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

②田间实验法

③施肥时间和次数:施肥在苗期和速生期进行,到速生期后期,要停止施氮肥,

可以施磷肥、钾肥和微肥。一年生苗的追肥在夏季,在高生长速生期把速效氮

分1-3次施入。

林木:

①施肥量:分平衡估算法施肥量=(年苗木生物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

/(肥力的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

②田间实验法

③施肥时间:幼苗期、幼林期、中龄期、近熟期施肥

39.简述复混肥料使用的原则

(1)选择适当的品种

(2)考虑林木需肥特性配置养分比例

(3)常作基肥,并深施覆土。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名词解释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肥力。 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因受环境条件以及土壤管理等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称为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肥力在当季生产上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或称土地潜力,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既反映土地质量的好坏,又表明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壤圈:地球表面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相交界并进行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圈层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原生矿物: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同晶替代:矿物结晶时,有些原子(离子)可被性质相似大小相近的其他原子(离子)替换并保持原来的结构。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土壤腐殖质:不是一种纯化合物,而是代表一类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可知,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土壤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 土壤矿质化过程: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矿质养分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是单位重量有机物质形成的腐殖质数量值。 土壤腐殖化过程:是在土壤微生物所分泌的酶作用下,将有机质分解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物合成为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周转 矿化率: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腐殖化作用 激发效应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容重 3.土壤退化 4.土壤养分 5.BS 6.同晶替代 7.富铝化作用 8.土壤圈 9.粘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11.CEC 12.土壤质量 13.土壤结构性 14.可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 16.有机质腐质化 17.田间持水量 18.土壤热容量 19.土壤污染 20.有机质矿质化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 孔径的筛子?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4.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 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 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 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四)问答题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 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 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土壤学试题库

一、名字解释 土壤: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形状、利用和改良的一门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植物生长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垂直挖掘后露出的一个切面。 土壤发生层:土壤形成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土壤堆积层: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堆积层(幼年土) 地质学: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科学。 矿物:(狭义)岩石圈中化学元素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包括地壳矿物、宇宙矿物、人造矿物等。 岩石: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岩浆岩: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各种地质作用的沉积物,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紧、硬结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由原来存在的岩浆岩、沉积岩和部分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内力作用下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放行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指由于温度变化、风力、水流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岩石疏松等机械破坏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土壤动物: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 土壤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根际: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根际效应(R/S):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的现象。 根际微生物:植物根系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 菌根: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根瘤: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裸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包括土壤中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积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复杂的土壤有机质在一定作用下,转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量。 土壤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土壤质地: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 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 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在线课程试题库 绪论 1、水、肥、气、热是土壤的(肥力)要素 2 3 4 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 (四个选项都选。)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生物支撑作用 接纳、储存和供应水分 储存和供应养分 物质,所以答案大家选有机质这个选项。 7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8、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9、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10、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 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第一章地质学基础 认识矿物 1、具有玻璃光泽的矿物是方解石解理面 2、硬度为4的矿物是萤石 3、具有两组解理的矿物是正长石

4、没有解理的矿物是石英 5、具有油脂光泽的是石英断口 6、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7、方解石属于原生矿物。× 8、晶体石英有六个光滑的晶体表面,所以它有六组解理。× 9、黑云母比白云母更容易风化。√ 10、矿物的颜色有自色、他色和假色之分。√ 认识岩石 1、下列SiO2最多的岩石是花岗岩 2、下列岩石中,具有斑状结构的是流纹岩 3、以下变质岩中,片理最不发达的是板岩 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大理岩 5、下列岩石中,具有变晶结构的是石英岩 6、花岗岩是变质岩× 7、板岩属于沉积岩× 8、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9、只有深成的岩浆岩才具有块状构造。× 10、沉积岩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构来分类的,因此同一类沉积岩可能其 组成的矿物不一定相同。√ 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判断题: 1岩石的风化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事实上这三者是联合进行与相互助长的。√ 2. 母质的物理性质对形成土壤的土层影响主要表现为:抗物理风化 弱则土层薄,抗物理风化强则土层厚。×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

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 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 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 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 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 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 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 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 ESP : 即碱化度 = Na +交换量 /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 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 2,NO 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 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 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 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 土壤能吸 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 系___、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 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 _2∶1____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 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 是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 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 水率下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 况下是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 解有机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 壤___、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 质量作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科学二》学习指导 线索理论 1,填空 -主要农艺学专业 | 2011年8月 1 9 9 2和PEDOSPHERE位于()、()、()、()、和()的中心,是它们之间交换和转换物质和能量的枢纽。 3年,土壤四个肥力因子分别为()、()、()、和()4.土壤肥力根据成因可分为()和()两种。根据有效性,它可以分为()、()2.是非问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2.()土壤不断地分布在地球表面3,()在土壤肥力的四个主要因素中,养分含量是最重要的 4,()一般来说,沙土的肥力比粘性土高,所以农民更喜欢沙土

5,()在复垦土壤中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分不出哪个是自然肥力,哪个是人工能力 3,名词解释1,土壤 2,土壤肥力 4,简答 1,土壤生产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年和18世纪以来主要的土壤学派是什么?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1,填写问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矿物的来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3.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种类型4.根据硅石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 5年,岩浆岩按其成因和产状可分为()和() 6,岩石和矿物的风化根据风化因素和特征可分为() 7,化学风化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个自然因素是()、()和时间10.一个完全发育的天然土壤剖面至少有三个层次()、()和母质层11.岩浆岩一般有()结构,沉

积岩一般有()结构,变质岩有()结构,如 3 (2)真假问题 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3.()云母的解理是非完全解理4.()花岗岩是变质岩5.()板岩是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有最大的暴露面积,但岩浆岩有最大的重量(质量) 7,()三种不同的风化类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同时存在于一个地区,只是作用强度不同。3.名词解释1。矿物: 2,原生矿物:3,次生矿物: 4,岩石:5,岩浆岩:6,沉积岩: 7,化学或化学岩石:8,变质岩: 9,风化: 10,物理风化: 11,化学风化: 2 保留过程: XXXX年龄和相对年龄: 26,土壤母质:

《土壤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矿化率、腐殖化作用、激发效应、土壤基质、土壤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粒级、当量孔径、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土壤质地剖面、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土壤孔性、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通气孔隙、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水上升高度、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 土壤水分有效性、重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水贮量、相对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土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土壤饱和流、土壤非饱和流、土壤导水率、土面蒸发、土壤水汽凝结、土壤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SPAC、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溶质运移、对流、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 水动力弥散、土壤空气状况、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土壤电荷数量、土壤电荷密度、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活性酸、潜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酸、石灰位、碱化度、土壤缓冲性能、土壤缓冲容量、土壤物理机械性、 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点、脱粘点、土壤塑性值、土壤塑性指数、土壤抗压性、土壤抗楔入性、土壤硬度、 土壤坚实度、土壤耕性、土壤压板、土壤宜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粘闭、土壤退化、土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沙漠化、土壤质量、全球土壤变化。 三、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简述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4、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5、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6、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7、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如何?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比较砂粒、粉粒和粘粒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0、肥沃土壤要求的良好土壤孔性指标如何? 11、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 12、土面蒸发需要哪些条件?又包括哪三个过程? 13、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上的差异? 14、简述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日变化规律? 15、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16、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17、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8、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有那几个方面? 19、简述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20、土壤粘结力的本性及影响粘结性因素如何? 21、我国土壤退化是如何分类的? 22、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如何? 23、土壤质量评价参数指标是如何选择的? 24、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25、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 1、试述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2、试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和生态环境上作用及其条件途径? 3、试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其改良途径? 4、试述团粒结构形成的机制? 5、试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作用及其改良途径? 6、试述华北农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状况? 7、试述酸性土成因? 8、试述碱性土成因? 9、试述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关系? 10、试述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ESP:即碱化度= Na+交换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2,NO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土壤能吸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系___、 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_2∶1____ 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是 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水率下 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况下是 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解有机 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壤___、 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质量作 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12.土壤氮素的无效化的过程有:_氮素淋失_、_反硝化作用__、_氨挥发 _和__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3)

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试题大全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2-16、坡积母质: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动沉积在较低处的沉积物。 2-17、河流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 2-18、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 2-19、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 2-20、浅海沉积母质:堆积于海岸边的沉积物。 2-21、湖泊沉积母质:湖水泛滥时产生的沉积物。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土壤学(环境土壤学)试题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退化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3、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但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4、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5、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A大气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 答案要点: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地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矿物: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土壤学重点

1.什么叫土壤/与母质区别 矿物质1:2\2:1异同 2.有机制对土壤贡献,沙质化,腐质化? 3.土壤水的各概念,气、热、量概念,形成五因素及其作用 4.土风化指标Sa,Saf 5土形成与发育,富铝化.......四个过程 6.土壤结构80、颗粒、粒级69 粘|砂土的性质质地类型粘|砂土改良79 团粒结构 7.土壤力学性质,土耕性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8.土壤胶体阳离子吸附CEC等概念164 土壤酸机反应172 9.土壤氮、施肥N P K.......形态及固定机理 10.土壤养分的管理、污染(侵蚀、被污染、自净......) 11.土壤质量体系307.......土壤退化291、砂化297、石漠化(关键是缺水) 12.土壤分类原则、系统机制229 233 富铝化对云南红壤的影响及改变 就这些主要内容 考试时间:周五下午两点到四点 1、什么叫土壤,与母质的区别 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与母质的区别:母质是形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在于肥力,母质没有肥力,只是通气透水,刚刚能释放一些矿物养分,而土壤是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肥气热。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来源于地表岩石风化,按其成因分类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岩石物理风化;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形成的矿物。 1:1、2:1 由于硅片和铝片都嗲有负电荷、不稳定,必须通过重叠花和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根据镜片的配合比例不同,构成1:2型、2:1型和2:1:1型。 1:1型 ①高岭组,又叫1:1型矿物,是硅酸盐粘土矿物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类,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构成。 ②非膨胀性键能较强的氢键产生较强的连接力,晶层距离不变,不易膨胀。 ③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现象极少 ④胶体特性较弱颗粒由于片状结构,其总面积相对较小。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较弱 2:1型 包括蒙蛭组、水化云母组 蒙蛭组:①2:1型晶层结构②胀缩性大③电荷数量大④胶体特性突出 水化云母组:①2:1型晶层结构②非膨胀性③电荷数量较大④胶体特性在蒙蛭组和高岭组之间 2:1:1型 绿泥石组:①2:1:1型晶层结构②同晶替代较普遍③颗粒较小 2、有机制对土壤贡献,沙质化,腐质化? 有机质对对土壤贡献 ①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21、土水势:为了可逆地等温地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指定高度的纯水水体中移动无穷小量的水到土壤水分中去,每单位数量的纯水所需作的功的数量。 22、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时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 } 2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24、滞后现象:对于同一土壤,即使在恒温条件下,土壤脱湿曲线(由湿变干)与吸湿曲线(由干变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25、萎焉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焉时土壤含水量,称为萎焉系数或萎焉点。 26、土壤的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27、土壤的导热率:是指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度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单位为J/ .℃)。 28、土壤的热扩散率: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钟流人1 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29、永久电荷: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晶体形成,它所具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如pH、电解质浓度等)影响,故称之为永久电荷、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