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种

林  种
林  种

林种

5.3.1分类系统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经营目标不同,分为五个林种、二十三个亚林种,分类系统见表5。

表5林种分类系统表

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

一、生态公益林(地)(一)防护林 1.水源涵养林

2.水土保持林

3.防风固沙林

4.农田防护林

5.护岸林

6.护路林

7.其它防护林

(二)特种用途林 1.国防林

2.实验林

3.母树林

4.环境保护林

5.风景林

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7.自然保护区林

二、商品林(地)(三)用材林 1.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2.速生丰产用材林

3.一般用材林

(四)薪炭林 1.薪炭林

(五)经济林 1.果树林

2.食用原料林

3.林化工业原料林

4.药用林

5.其他经济林

主要树种

林种结构及分布

据1984年调查,全县有林地 (不含大桂山林场) 为302.66万亩,其林种结构为:用材林

224.81万亩,占74.28%;防护林46.26万亩,占15.28%;薪炭林1.05万亩,占0.35%;特

用林0.06万亩,占0.02%;经济林24.45万亩,占8.08%;竹林6.03万亩,占1.99%。森林

各龄组林分结构为:幼龄林面积占24.85%,蓄积占2.41%;中龄林面积占58.52%,蓄积占

70.55%;近熟林面积占13.62%,蓄积占20.73%;成熟林面积占2.99%,蓄积占6.26%;

过熟林面积0 .02%,蓄积占0.05%。在林分面积中,马尾松占61.28%,杉木占11.96%,

阔叶林占26.76%;针叶与阔叶林的面积比例是73.24︰26.76。1992年调查,全县各林种面

积共365.05万亩。其中:用材林247.44万亩,占67.78%;防护林71.55万亩,占19.6%;薪

炭林2.51万亩,占0.69%;特用林0.10万亩,占0.03%;经济林27.94万亩,占7.65%;竹

林15.51万亩,占4.25%。从林种和树种结构看。用材林多,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少;幼、

中龄林多,成熟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其结构不合理,有待调整。

林种分布大致为:北部桂岭盆地。用材林面积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

4.14%,经济林占

3.40%,防护林占3.39%。

东北部山地。用材林面积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33.83%,经济林占

36.75%,防护林占

71.77%,特用林占100%。

西部八步盆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5.39%,经济林占15.84%,防护林占0.24%。

中部山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45.74%,经济林占41.25%,防护林占24.60%,

薪炭林占100%。

东南部信都盆地。用材林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10.89%,经济林占2.76%。

主要树种

马尾松是县内蓄积量最大的树种。遍布全县各地,活立木蓄积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有

步头、南乡、大宁3个镇,其中步头镇超过150万立方米。据1984年调查,马尾松不含疏林地

面积为166.8万亩,蓄积量844.6万立方米。若含疏林地和散生木,蓄积为893.3万立方米,

占活立木蓄积总量的65.8%;在用材林蓄积量中,马尾松为844.4万立方米,占用材林蓄积

量的76.9%。解放后,由于坚持人工造林和实行大面积飞机播种造林,马尾松活立木蓄积量

不断增长,解放前155万立方米,1956年188.8万立方米,1972年230万立方米,1984年上升

到893.3万立方米,若含大桂山林场,1984年蓄积量达到911.4万立方米。1992年马尾松活立

木蓄积量为549.76万立方米。

杉木是县内传统优势树种。历史上素来作为商品材销往穗、港,尤以大宁公保的大

横枝杉木因干粗质优而颇负盛名,县内有适合杉木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1973年被自治区

列为杉木商品材基地县。杉木主要分布在黄洞、姑婆山、大平、步头、大宁、南乡、桂岭、

公会、贺城、鹅塘等乡镇。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杉木基地有公会的清水村林场、步头镇林场

和桂岭镇草寺林场。1984年调查,全县杉木蓄积量为94.9万立方米,比解放前减少24.51%,

主要原因是超计划砍伐和砍大留小、砍壮留弱的不科学砍伐以及一段时间内重砍轻造所致。

从解放之始至1960年,是杉木下降阶段,比解放前下降41.8%;1961年以后逐步走向恢复,

但因超计划砍伐等问题未彻底解决,恢复速度不快。1992年活立木蓄积量上升到147.11万立

方米。

油茶贺县历史上盛产油茶。民国29年(1940)出版的《广西统计季报》第13期记载:

广西茶子产量多为贺县、荔浦。民国时期《广西年鉴》第三回记:贺县、信都两县产茶油最

高年份为民国26年,达38952市担。解放后油茶籽产量最高年份1977年为5723吨,折油

114.46万公斤,最低1969年,只产油茶籽525吨,折油10.5万公斤。茶油年产量不及解放前,

其主要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搞单一粮食生产和“一大二公”,取消了个体经营茶林,致油茶

发展受到压抑;且集体经营茶林粗放,甚至连解放前年年“铲茶山”和“打寄生”的简单抚

林也给丢了。在粗放经营下,油茶产量大小年之分明显。1977年平均亩产茶果183.5公斤,

折油36.7公斤; 1976年平均亩产茶果25.5公斤,折油只有5.1公斤。与全国最高亩产茶油50

公斤相比,差距很大。油茶种植,遍及全县各乡镇,其分布多在县的东北至县的西南一带,

和森林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大桂山以北山地的油茶林占全县的油茶林总面积的80%以上。

据1984年调查,全县油茶种植面积为228679亩。其中大宁50754亩,公会36591亩,莲塘

27772亩,桂岭19301亩,贺城16074亩,鹅塘14289亩,步头13624亩,沙田12932亩,黄洞

10354亩,除此,大平、南乡、黄田、开山、仁义、里松种植面积亦在千亩以上。常年栽培

的是中果油茶霜降籽品种类型群,分桃、球、柑、桐、桅5形17类。以球型果居多,占70.6

%;从颜色分以黄果类居多,占52.4%。产果以红桃形为高,最高年株产3.5公斤。油茶质

量以公会忠坪油茶场种植的油茶最好,为广西油质较好的品种之一。1974年,贺县被列为自

治区油茶基地县。1994年全县油茶籽产量4049吨。

油桐在贺县历史上曾有大量种植。据民国《广西年鉴》第三回记:贺县桐油最高年

产为民国26年(1937) ,产桐油52609市担。解放后,桐油销路不佳,种植和产量逐年减少。

1952年产桐籽1265吨, 1957年1000吨, 1978年209吨,1980年163吨,1985年66吨,1989年

45.8吨。1984年调查,全县油桐种植面积仅有1784亩。主要分布在桂岭、步头、开山、信都、

南乡、莲塘、大宁等乡镇。其中桂岭镇种植最多,有603亩。1994年油桐籽产量上升到1050

吨。

竹贺县竹类品种多,民国23年(1933)版《贺县志》记载,有各类自具特点、名称不一

的竹近20种。据1984年调查,全县有竹林面积60288亩。其中鹅塘镇22520亩,大平乡10577

亩;除此,水口、贺城、步头、开山、仁义、黄洞竹林面积均在千亩以上。品种以毛竹、楠

竹、厘竹、篙竹为主。厘竹为县内名竹,其特点是实心、坚硬,年产4000吨左右,远销西欧

市场。 1952年,国家收购毛竹、篙竹4.25万根,此后收购量逐年上升,1955年32.78万根,

1960年52.64万根;之后有下降,1965年22.95万根,1970年20.63万根,1978年21.50万根。

1980年大幅度上升,当年国家收购毛竹49万根,篙竹75万根。1989年出口毛竹16万根,篙竹

183万根。1994年毛竹采伐192.54万根,篙竹采伐量210.14万根。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经济枃栽培孥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枃: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癿癿枃木。木材不是经济枃癿主产品。 2、经济枃栽培:一般是挃从经济枃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枃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枃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秳。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亝换必经癿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癿芽萌収枝条癿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癿芽萌収成为长枝,>15Cm,癿能力。 6、芽癿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癿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癿质量、生长势、饱满秳度等差别,称为芽癿异质性。 7、芽癿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卲萌収癿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癿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癿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癿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癿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戒下垂癿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癿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癿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枃木叶面积总和不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癿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癿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叐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癿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挃不叐精也収生収芽力癿胚癿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戒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癿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癿寿命不从授粉至叐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癿败育:花粉戒胚囊在収育过秳中由于某些因素癿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収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枃宜枃地癿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枃生长収育癿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挃栽植树种癿生物孥特性和栽植地癿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収挥双方癿収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刾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癿最佳产量水平。 28、立地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幵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癿形式表示立地癿特 征。 29、经济枃癿栽植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癿株数。 30、水土流失:由陈水引起癿地表徂流所造成癿土壤侵蚀。 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是挃组成枃分癿树种、作物癿种类搭配科孥,表现出结极优化、规范,幵有不其相适应癿栽培管理、经营癿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癿目癿,在一定癿范围乀内具有普遍癿推广应用价值。 32、嫁接繁殖: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癿癿一种癿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癿枝段戒芽等器官戒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癿枝、干戒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乀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癿植株。 33、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癿枝戒芽体。 34、砧木:带原根承叐接穗戒接芽癿植株。 35、芽接:在枝条上剥叏带少量木质部癿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癿嫁接方法。

保康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428171.html, 保康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分析 作者:王代全王其竹李孝鑫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6年第04期 摘要:为找出适宜湖北省鄂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作者调研分析目前襄阳市保康县林农的种植习惯和核桃林下种植主要模式、经济效益及各种植模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全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主要有核桃+药材、核桃+蔬菜、核桃+茶叶、核桃+苗木4种 套种模式,其垂直分布范围分别为900 m左右、600~1 000 m、600 m左右和400 m左右区域,各模式各有优缺点,适宜在不同海拔区域推广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核桃;林下套种;保康县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4-0059-02 为更好地发展本地经济,2007年保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 意见》等文件,积极鼓励林农发展核桃产业[1]。新造林由于土地平整导致大量林地裸露导致 水土流失严重[2],同时新建的核桃园由于收益慢、周期长的问题,无法满足广大林农对核桃 产业收益期望[3]。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立体种植思路,保康县委、县政府在鼓励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也在大力鼓励发展核桃林业经济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因此,调研分析目前全县林农的种植习惯和核桃林下种植主要模式、经济效益及各种植模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对指导全县精准扶贫和县委县政府制定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保康县是湖北省襄阳地区的唯一一个山区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多为中性土壤,全年平均气温低山15.1 ℃(800 m以下),中山12 ℃(800~1 200 m),高山7 ℃(1 200 m以上),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0 ℃,极端最低温- 16.5 ℃,极端最高温42 ℃,≥10 ℃活动积温4 300~5 600 ℃,无霜期237 d,年降雨量平均为921 mm,年均日照时数1 801 h,相对湿度75%,适宜核桃生长。 2 调研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保康县4个乡镇4个核桃园业主,调查核桃园均为2007年冬和2009年冬营建,记录核桃地理位置、海拔、建园情况、种植品种、种植密度、套种模式、经济效益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康县主要核桃林下套种模式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令 第 1 号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已于2000年11月2日国家林业局第3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以下简称林权)登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权登记职责。 林权登记包括初始、变更和注销登记。 第三条林权权利人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拥有者。 第四条林权权利人为个人的,由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林权权利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委托的代理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 第五条林权权利人应当根据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以下文件: (一)林权登记申请表;

(二)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载明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的委托书; (三)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证明文件;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有关文件。 第六条林权发生变更的,林权权利人应当到初始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七条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林地灭失的,原林权权利人应当到初始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第八条林权权利人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林权登记申请表; (二)林权证; (三)林权依法变更或者灭失的有关证明文件。 第九条登记机关应当对林权权利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登记机关认为林权权利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说明不受理的理由或者要求林权权利人补充材料。 第十条登记机关对已经受理的登记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进行公告。公告期为30天。 第十一条对经审查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予以登记: (一)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位置、四至界限、林种、面积或者株数等数据准确; (二)林权证明材料合法有效; (三)无权属争议; (四)附图中标明的界桩、明显地物标志与实地相符合。

沉砂池防护林栽植技术标准

沉砂池防护林栽植技术标准 一、树种和株行距沙棘、沙枣、杨树、刺槐株行距:株距均为1米,行距均为3米;柳树株行距:株距为2米,行距为3米。风景树:紧靠并平行公路的一条沟和与垂直公路的各沟排头树均栽植风景树,风景树有倒冠榆和馒头柳,交错种植,靠公路的边的一个树沟必需整沟栽植风景树,株距2、0米,靠公路的各沟排头树以各树沟的实际行距确定。 二、田埂整修标准 1、外围田埂:高1~1、2米,埂面(上口)口宽0、8米,埂基(下口)宽 2、0米;埂子三个面平直硬实,人可平稳行走。 2、田间横埂:高1~1、2米,埂面(上口)口宽0、6米,埂基(下口)宽1、5米,埂字三个面平直硬实。 三、渠道和灌水口整理标准 1、渠道整理:渠道埂子上口宽1、2~1、5米,下口宽 2、0米;渠道口宽1、8米,底宽0、6米;坡面光滑紧实,无明显的凹凸;渠底平,无灌水阻碍物。 2、灌水口整理:开挖田间进水口,宽度1、0米,进水口底与渠道底面齐平,将开挖进水口的沙土装入完好的普通尿素包装袋中;将装满沙土的编织袋并排直立埋入进水口两侧的渠埂内(4~6个沙土袋/边),在进水口底平放埋入2~3个沙土袋;在进水口下游约1米处的渠道内,紧贴渠道两侧的坡面各直立埋入1

个沙土袋,渠底埋入1个沙土袋,沙土袋入土二分之一;准备两个沙土袋放置于进水口边的渠埂上。 3、田间灌水渠田间灌水区沿着各行树沟的开头处修建,灌水渠深0、2米,基本与栽植苗木后的树沟底面相齐平;修建田间灌水区时必需将树沟开口处封堵,封堵标准为在树沟开头处修筑阻水埂一道,高0、4米,上口0、3米,下口0、5米;田间灌水渠道修建必需防线施工,确保渠道笔直贯通。。 四、栽植沟标准栽植沟上口宽0、7米,下口宽0、6米,总深度0、6米(此工程由机械完成)。 五、定植标准 1、定栽植点:按照各树种设计的株距在栽植沟内确定栽树的位置,并作记号;各树沟排头树按如下方法确定:一号工段排头树距离靠公路一边的外围田埂中心 2、0米;二号工段排头树距离公路中心5、5米;三号工段距离公路中心8、5米。 2、栽植点回填沙土:待栽植点确定后,在栽植点处回填沙土0、2米,使栽植点处深度达到0、4米(回填后沟底面距原始地面处)。 3、定植苗木:按照确定的栽植点栽植树苗,待一行树苗栽植完毕后,将整个栽植沟回填,留沟约0、2米深,沟底面宽度0、8米,沟底和沟背要平、直、齐,栽植点处填土要紧实;苗木定植后,地块内前、后、左、右和对角均成直线。

核桃园林下套种模式举例

浅析核桃园林下套种 何娜姚琼开 本次设计实施林瓜、林药、林菜、林粮、林苗五种套种类型,23 个模式. 1、林瓜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三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郁闭的 1- 5年生核桃园地实施。 2、林药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五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在没有郁闭的1- 5 年生核桃园地种植喜光药材品种丹参、柴胡。在已郁闭的 6 年生以上核桃园地种植耐荫药材品种太子参、西洋参、山药。 3、林菜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移苗等形式套种连花白、菜花、白菜、大蒜、萝卜、冬瓜、红薯、马铃薯、南瓜,形成核桃树+连花白、核桃树+菜花、核桃树+大蒜、核桃树+萝卜等九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沙壤地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4、林粮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四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城北、城西壤地据多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5、林苗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育苗,育苗以核桃、板栗为主,形成核桃树+核桃、核桃树+板栗二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城南、城北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核桃园地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

XX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X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方便利用,根据《中华人民XX国档案法》、《XX自治区档案条例》及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结合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以下简称林权改革档案)是指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历史真实记录。 第三条林权改革档案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当将档案部门纳入集体林权改革领导小组。各级林业部门要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林权改革工作议事日程和林改成果检查验收项目之中,并作为林权改革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林权改革档案工作与林权改革工作同步进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林权改革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分

管领导和责任部门,配备能力强、素质高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形成网络,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五条林权改革档案是各级林业部门档案全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保管的原则,保证林改档案完整、准确与系统。 第六条自治区林业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区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盟市、旗(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做好本级林权改革档案工作的同时,与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对所辖区域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做好林权改革档案的移交、接收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林权改革档案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负责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制度与工作标准的起草。 (三)负责林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工作。 (四)依法对所辖区域林权改革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三章整理归档 第八条盟市、旗(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苏木(乡、镇)林工站、农经站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要将林改文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纳入林改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林权改革实施过程中,及时将所形成的各

防护林分类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因此,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防护意义而划定的森林才叫做“防护林”。比如在大江大河的上游集水区的森林叫“水源涵养林”,在表土疏松土壤易于被水冲走的山区陡坡上的森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在平原农区所营造的农田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这些都是“防护林”。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大气和水质的污染,森林的不断减少和由之而来的环境沙漠化和各种灾害性气候等,经常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损失。因此,人们逐渐把对森林的注意力从生产木材转向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例如,中国自70年代末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全长约7000km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就属此目的。根据发挥的主要防护作用不同,防护林又分为若干具体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 一、水源涵养林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以涵养水源为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且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茂盛。这样的林子,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为什么能够涵养水源呢?在森林覆盖下,每当降雨,会有10%~30%的雨水阻滞在林冠枝叶上。其中林木本身吸收一些,雨停后蒸发一些,其余的雨水顺枝干流下,或辗转周折通过林冠层滴落到林地上。在这种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多,长期堆积在地表,构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叫做“死地被物”。一部分枯枝落叶经真菌、细菌分解成一层厚厚的碎屑和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非毛细管孔隙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壤贮存雨水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林冠下还聚生了厚厚的一层植物,叫做“活地被物”。它和“死地被物”一起统称“地被物”。滴落在林地的雨水,由于受到林冠的阻隔,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且很快被地被物所吸收,然后慢慢渗入到土壤和基岩,被“贮存”起来。这就是森林涵养水源的物理机制。水源涵养林就是在需要的地方专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森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三部分组成的。一片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这三部分的条件。通常林冠层次越多、越浓密、地被物和土层越厚、基岩空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似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林地坡面平缓、土层深厚、林木郁闭好的针阔叶混交的复层异龄林贮水能力最大;基岩坚硬和空隙度小,土层浅薄,林木郁闭差且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贮水能力最小。不同的林子贮水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十分悬殊。没有森林覆盖的光山秃岭,涵养水源的能力就大不一样。雨水因无林冠阻拦,直接冲击地表。地表又缺少地被物覆盖,雨水直接冲击地面泥沙,来不及渗入土壤,就汇成径流,顺着倾斜的坡面,挟带泥沙,迅速流走。无数径流又汇成大股洪流,激浪翻石,汹涌奔腾,形成山洪暴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都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现在全世界都提倡在河流两岸和河源区以及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强山坡蓄水、保土的能力,力求在雨季能够大量贮存雨水,暴雨不成灾;在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又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下游的径流量。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docx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1概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均山、均股或均利的形式,将其林权分给农户,调动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我国目前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普遍采用以1:1万地形图野外勾绘进行宗地勘测成图的传统技术方法,具有效率低、工作量大、林权证打印及查询统计不方便、更新困难等缺陷,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势在必行。在林权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在20XX年首次开发了基于VisualFoxpro的DBF数据库单机版林权证管理软件,实现了林权证信息的录入、审批、发证和简单的查询统计,缺点是只能分乡镇汇总林权证办理情况,而且数据库不稳定[1]。李宏[2]采用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采用.NET技术及SQLServer 数据库技术设计与实现了林权信息的高效管理。黄金生等[3]根据林权管理和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需要,采用ArcGIS平台,探讨了GIS 技术在林权管理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刘永川等[4]利用WebGIS技术构建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为资源调查、造林、采伐等工作的开展及构建和谐、公平的林权交易环境提供了保障。 张春霞等[5]利用分布式WebGIS技术实现了林权信息的在线发布、查询,但对网络中空间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时延问题考虑不足。林显志[1]结合WebGIS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428171.html,技术、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和缓存技术,利用AspMap软件为平台,完成了林权抵押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龙植豪[6]从林权信息管理和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出发,结合

协同理论,以GIS、组件技术、WebService和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为手段,以SmartClient架构为支撑研究了基于SmartClient的林权信息管理协同系统。刘鹏举等[7]通过研究数据缓存、离在线编辑、数据同步与系统在线更新等应用技术,构建了基于智能客户端技术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县级部门林权证的实时处理与省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的协同。以往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以后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存在技术限制,林权管理系统多集中在林权管理的某一方面,比如林权证管理系统、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系统等。以往系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与当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待进一步更新和重建。本文利用GIS技术、流行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考虑了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林权管理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开发了林权宗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编辑、数据应用、林权登记及林权抵押贷款备案登记等功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林权信息化处理平台,对提高XXX市林权管理水平、加强林权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发挥了作用。 2系统的技术架构 C/S模式与B/S模式是目前流行的两种信息体系结构,其中前者具有速度快,利于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及安全性好的特点,后者具有开放性好、跨平台性好及易于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8]。因此,本系统采用B/S架构与C/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在B/S情况下客户端只需InternetExplorer6/7/8/9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部分功能需要使用Flash插件,在C/S情况下客户端需要安装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428171.html,

经济林栽培

经济林栽培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林(economic forest): 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栽培理论及技术的综合性科学。它要研究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同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林栽培的制约,运用综合栽培技术,解决经济林生产上的问题,达到经济林木与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状态的统一,从而实现经济林生产的早期丰产、优质、高效和低耗。 3.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含)以上的郁闭林(一般以为中度郁闭,以上为密郁闭),(不含)以下为疏林。 4.生长(growth):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主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 5.发育(development):指经过一定时期营养生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完成生殖生长的准备后,进入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是细胞机能的转化 6.生命周期(life cycle):经济林木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

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因此,称之为生命周期。也叫年龄时期。 7.有性繁殖的经济林木:是指由胚珠受精产生种子萌发而长成的个体。 8.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林木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物候出现的时期) 9. 物候:经济林在一年中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10. 物候相:物候表现出的外貌特征。 11.生长期:生长期是指经济林木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 同一经济林木年生长周期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各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则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化,尤以温度影响最大。 12.(2)休眠期:是指经济林木的芽、种子或其他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主要是种子和芽 13.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或茎尖常抑制其下部侧芽的发育,表现上部芽萌发早且生长势强,向下依次减弱的现象; 14.垂直优势(vertical dominance):由于枝条和芽的着生方位不同而出现的生长势差异。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斜生、平生枝生长势弱,下垂生长的枝条更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背上芽,枝条长势强

核桃栽培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

核桃栽培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4-03T16:25:30.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杨静 [导读] 摘要:林下经济是积极利用森林下各种资源,助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模式。 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摘要:林下经济是积极利用森林下各种资源,助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模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下经济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核桃栽培与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核桃的产量以及林下经济水平。本文对核桃栽培和林下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核桃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种植模式 引言:林下经济发展成为提高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核桃产业培植力度,积极解决核桃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林下经济模式对核桃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对于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提高林下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核桃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多元立体化发展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南充九县,市,区的核桃已经有12万亩。在发展核桃的同时,还加强了各种药材的种植,进行林下套种、林下间种等模式,加强了对林下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发展了三七、刺五加、金银花、魔芋等药材及保健食品,对于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林业功能以及内涵不断丰富,林业已经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林业多元立体化发展就是兼顾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效益之后形成的一种综合发展模式。对林业资源进行利用,需要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对林下的空间层次进行充分规划和利用,从而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对林业系统中的有形资源以及无形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当前很多地区都在林业多元立体化发展方面加强研究,实现了林业经济从单层次向多层次拓展的目标,从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变成为多元化的产业模式,对林业发展的空间、广度以及深度进行拓展。林业多元立体化开发指的是在立体林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有2个关键点,即生态、立体,不仅要在空间上进行多层次的开发,还要在生态保护方面加强力度。从广度上讲,林业多元立体化经济发展主要是从有形的林产品向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各种无形资源开发的方向发展,从深度上讲,林业多元立体化开发强调了林业经济要从山上逐渐向山下延伸,使得林业经济开发系统变得更加全面。 二、发展核桃林下种植的意义 栽植核桃树要有6~7年时间才能见到效益。那么,在这6~7年的幼龄期内,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呢?可以发展合理的林下经济,让种植户在没有挂果前,就先尝到林下经济的甜头。例如,核桃林下种植菌类、豆类、薯类等作物,都有比较可观的收益。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和养殖。开展林下产品加工,林、农、牧立体开发,上、中、下综合利用,长、中、短有机结合,复合经营,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绿色、环保、健康、安全、节约、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三、核桃栽培与林下经济发展策略 核桃栽培是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积极利用林下资源,对于核桃栽培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核桃栽培的质量以及产量。核桃林下经济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探索。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发展自身的药材产业,药材种植过程中一般采用林下套种的模式比较多,林下套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常见的有林药、林花、林草等,森林中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一些药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繁育种植基地。在林下套种中药材,可以形成一种立体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对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还能对森林药材资源进行保护,增大森林药材的蕴藏量。林下套种是当前很多地区使用的一种林下经济模式,比如在林下种植三七、刺五家、重楼、马尾根等药用植物,可以利用其它森林树种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使得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为药用植物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比如可以利用竹林的荫蔽性以及竹林中的自然湿度较高的特点,在林下种植竹荪,为农民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作为和平镇一种优势经济林木,近年来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和平镇的实际,加强核桃栽培管理与林下经济合理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四、发展核桃林下种植的几种模式 1、林禽模式 林下养鸡的主要优势。(1)鸡的粪便与鸡吃剩的草渣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树根吸收,起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2)林地可以营造出空气清新的环境,适宜鸡生长,增强肌体免疫力。同时,鸡可吃到林下的一些“活食”和新鲜的野草。因此,生产出更加绿色、健康、环保的禽产品,也符合绿色消费市场的需要。林下养殖作为一种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内部循环的生物链,实现生态保护。(3)林下牧草可提供鸡群生长所需的80%~90%饲料。利用鸡来除草,每667m2林地可节约100元的养护费。家禽产生的粪便等又是有机肥,可促进林木和林下作物生长。林下养鸡,可实现林木和鸡的“共生双赢”。 2、林药模式 林下中药材种植是一种复合经营模式,既增加了林下植被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又增强了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逆性。同时,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因此,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林下种植药材与大田种药有较大差别,与常规种粮差异则更大。要提高林下种药效益,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药材品种。 3、林蜂模式 养蜂是不占天、不占地、不争肥、不争水、不争劳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林下产业的同时,养蜂项目可以促进农业和林业的高效发展。蜜蜂是最理想、最优秀的植物授粉昆虫。据统计,蜜蜂授粉效益是直接收入的100多倍。 结束语 核桃林下种植成为当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市、县对林下经济开发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加强核桃林下经济种植水平的提升,加强核桃栽培技术推广,是当前核桃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途径。 参考文献 [1]韦时.核桃高产高效技术及核桃林林下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211-212.

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

001林权抵押登记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林权抵押登记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国担保法》及国家林业局2004年《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林权抵押是指森林资源资产权利人不转移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占有,将该资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 第三条在001行政区域具有林权证的法人和公民和其他组织以林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适用本细则。 第四条从事林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抵押人)以其所有或者依法有权处分的林权作抵押物申请借款的,应以书面形式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担保合同。 第五条林权抵押担保的围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根据抵押目的商定,并在抵押担保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六条林权抵押担保的期限,根据抵押贷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周期、信用状况、贷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由抵押双方协商确定。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最长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已承包、出让年限的剩余年限。001林权抵押贷款期限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5年。

第二章抵押登记 第七条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林权抵押登记工作,林权抵押登记办理后,应在林权证上予以标注。 第八条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在抵押期间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非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抵押时,其非林地无权抵押,但在抵押期间,不得改变非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第九条下列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一)生态公益林; (二)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未取得林权证的; (四)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 (五)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第十条办理林权抵押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抵押事项的申请与受理; (二)抵押物的审核、权属认定; (三)抵押物价值评估及评估项目的核准、备案; (四)签订抵押合同; (五)申请抵押登记;

论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意义及造林方法

摘要:生态防护林,是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它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在我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防护林,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重视。为此,本文以防护林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规划方案、苗木处理、后期管理等环节论证了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一、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战略意义 生态防护林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体健康等多种功能。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 当今社会,人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极为严重,已经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巩固国防,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生态防护林建设主要包括三北、长江、沿海、珠江、太行山、平原绿化等防护林工程。这些地区战略地位突出,有我国重要的国防基地。由于生态条件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加强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不仅对增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防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等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对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向往也越来越迫切。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些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具体方法 1、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 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时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是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基础,一般树种须根较多,失水较快,特别是针叶树失水更快。据我们测定,侧柏苗在日晒3h 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茎杆降低14.10%,叶子降低5.20%。因此,保护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春季是多数树种造林的最好季节。但由于气温差异,各树种生物特性的差异,各树种本身所需最适温、湿度的差异,因而各树种在造林时间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异,对于发芽早的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沙棘、侧柏等树种宜早栽,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据调查,3月下旬栽植的油松、侧柏、沙棘等比4月中旬后栽植的成活率分别高出12.80%、21.00%和50.70%,泡桐、河北杨、新疆杨等树种适4月上旬栽植,此时成活率分别为90.40%、

核桃树林下养殖鹅可行性报告

核桃树林下养殖鹅可行性 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核桃树林下养殖鹅可行性报告 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育和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我国养鹅历史悠久,迄今为止是养殖数量和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加上其他家禽品种的饲养量相对过剩,致使人们纷纷转向养鹅生产。养鹅是节粮型畜牧业。鹅以草食为主,发展养鹅不会与人畜争粮。鹅全身是宝,价值高,不但鹅肉、鹅蛋、鹅肝等食品营养丰富,味道

鲜美;且鹅羽绒及内脏都可作为工业的优良原料,加工价值很高,在市场上甚为畅销。 在千阳发展养鹅业的优势及前景: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鹅是一种以草食为主的水禽,凡有草地和水源的地方都可以饲养,鹅的觅食能力很强,可以充分利用盐碱荒地、沟渠河滩、荒山坡地以及收获后的田间进行放牧。中国素以南方人喜食鹅为甚。烧鹅是中国四个着名的鹅产品之一,在南方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农牧业为主的千阳牧草丰富,水源充足发展养鹅产业有无比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而且该地区的薄脑壳核桃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牧草丰富,场地充足且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千阳在历史上从未爆发过禽流感及其他传染疾病,所以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四川白天鹅肥肝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赖氨酸增加2-6倍,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5-85%(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抑制超量脂肪的吸收,可有效的保护心脏,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衰老)。卵磷脂(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酶(可激活细胞,促进新陈代谢)的活性物质增加16倍,甘油三脂增加70余倍,还含有较高的组成人体的生命蓝图因子DNA,(提取DNA以其为核,人造人体器官将在近几年实现)。此外,四川白天鹅肉质中富含人体所需的铁、磷、钙、锌等微量元素及十七种氨基酸,皮下脂肪极少,营养丰富。最主要特点四川白鹅对水的要求不高,只要供给充足的饮用水和定期游泳的水即可。

湖南省林权登记管理办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湘政办发〔2011〕86号 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权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林权登记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湖南省林权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林权登记管理,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权登记是指将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由此派生的他项权利记载于林权登记簿的行为。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林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林权登记发证机关,林权登记发证的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办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承办林权登记具体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依法确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登记管辖范围。林权登记发证的管辖权限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各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国有、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单位、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该县市区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 (二)跨行政区域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 (三)跨行政区域的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单位、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林权权利人应当以宗地为单位申请林权登记,但非林地上具有独立利用价值并能特定化的树木除外。 宗地是指林地权属界限封闭的地块。 两个以上林权权利人共同使用一宗地的,由共有林权权利人共同申请登记,分别发放林权证。林权证应当注明各林权权利人所占林权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林权权利人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林权登记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公证、认证。 第七条申请林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林权登记申请表; (二)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三)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申请变更、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以下简称“林权证”)。 第八条使用集体所有林地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林权登记,需要征求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的,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应当签注意见;拒绝签注意见的,申请人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其依法取得申请登记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不影响申请林权登记。 第九条林业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所提供的申请材料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对不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登记的事项,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申请材料中存在可以当场更正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一)申请登记的林权不在登记范围内的; (二)林权登记申请人没有合法身份证明的; (三)有权属争议的; (四)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能登记的。

防护林树种选择

防护林树种选择 防护林和其它林种的树种无明显区别,这是因为用材林和经济 林也同样有防护作用。有的树种是多用途的,作防护林的树种, 一般也可以作用材林和经济林培育。只是用材林树种,要考虑培育大宗的木材产品和高的木材生长量,经济林树种要考虑较大量林副产品生产,要求副产品高产。而防护林培育木材和副产品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生态环境上的效益。 有些造林则有具体的目标。防护林中有农田防护林、护岸护路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都要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性的树种。比如,适于营造纤维林的有桉树、杨树、松树、日本落叶松、相思树等;适于营造胶合板材的有泡桐、杨树、枫香等;适于用作农田防护林的有泡桐、杨树、池杉等;适于水土保持林的有松树、刺槐、栎类、桤木、紫穗槐等。 西南地区用作防护林树种的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柏木、巴山松、云杉、高山松、红杉、车桑子、余甘子等。西南地区经济林树种有:油桐、油茶、漆树、盐肤木、黄檀、黑荆树、杜仲、黄檗、乌桕、白蜡、八角、厚朴、茶树、棕榈及竹类。近十多年来,以上树种已在遗传改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选出了一批优良种源、家系及无性系,可以选择适合于各地的良种进行造林。例如这个地区目前用于发展用材林的树种就有:杉木、马尾松、云南松、柏木、火炬松、桉树等。 为了发展多树种造林,避免造林树种的单一化,开发优良造林树种,还要推荐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树种作造林试验或推广培育的造林树种。比如,鹅掌楸、光皮桦、西南桦、麻栎等;木荷、木莲、含笑属树木。云杉属树木,目前用作造林的很少,主要是粗枝云杉、红杉、桤木、榉树等。一些珍贵用材树种,如桢楠、栲类(如红椎)、麦吊杉、黄杉等,通过试验研究,将发展造林,或作四旁植树。 表一 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的各类树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