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对两个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比较时,应比较它们的:( )

A.判定系数

B.调整后判定系数

C.标准误差

D.估计标准误差

2.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的?( )

A.C i (消费)=500-0.8I i (收入)

B.Q Di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P i (价格)

C.Q si (商品供给)=20+0.75P i (价格)

D.Y i (产出量)=0.65K 0.6i (资本)L 0.4i (劳动)

3.线性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不满足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

A.Cov(μi ,μj )=0

B.Var(μi )=σ2

C.Cov(X i ,μi )=0

D.Cov(X 1i ,X 2i )=0

4.用一组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

β1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β1显著地不等于0的条件是统计量t 大于等于:( )

A.t 0.1(20)

B.t 0.05(18)

C.t 0.05(17)

D.F 0.1(2,17)

5.由回归直线10i ??Y

?β+β=X i 所估计出来的Y ?值满足:( ) A.Σ(Y i -i Y

?)=1 B.Σ(Y i -i Y ?)2=1 C.Σ(Y i -i Y

?)最小 D.Σ(Y i -i Y ?)2最小 6.判定系数r 2=0.8,说明回归直线能解释被解释变量总变差的:( )

A.80%

B.64%

C.20%

D.89%

7.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越近,预测误差:(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与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的距离无关

8.当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为:( )

A.0

B.1

C.∞

D.最小

9.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误差的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以提高估计精度,即:( )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C.重视小误差的作用,更重视大误差的作用

D.轻视大误差的作用,更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10.DW 的取值范围是:( )

A.-1≤DW ≤0

B.-1≤DW ≤1

C.-2≤DW ≤2

D.0≤DW ≤4

11.根据20个观测值估计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2.6,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

得样本容量n=20,解释变量k=1个时,d L =1.20,d U =1.41,则可以判断:( )

A.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B.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

C.存在负的一阶自相关

D.无法确定

12.模型Y i =α0+α1D+βX i +μi ,其中D=?

??01为虚拟变量,模型中的差别截距系数是指:( ) A.α0 B.α1 C.α0+α1 D.α0-α1

13.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t C

? =100.50+0.45Xt+55.35D ,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D=?

??农村城市01,所有参数均检查显著,则城市的消费函数为:( ) A.t C

?=155.85+0.45X t B.t C ?=100.50+0.45X t C.t C

?=100.50+55.35D D.t C ?=100.95+55.35D 14.对于系统变参数模型Y t =β1t +β2X t +μt ,β1t =α0+α1Z t ,如果Z t 为虚拟变量,则上述系统变

参数模型就是一个:( )

A.常数参数模型

B.截距与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C.截距变动模型

D.分段线性回归模型

15.在几何分布滞后模型中,滞后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一般随滞后期的延长而:( )

A.逐渐减弱

B.逐渐增强

C.先减弱再增强

D.先增强再减弱

16.在滞后分布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2X t-2+…+βk X t-k +μt 中,延期过渡性乘数是指:

( )

A.β0

B.βi (i=1,2,…,k)

C.∑=β

k 1j i D.∑=βk 0i i

17.对于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2X t-2+…+βi X t-i +μt ,如果有βi =β0λi ,0<λ<1,则称原

模型为:( )

A.变参数模型

B.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C.有限多项式滞后模型

D.几何分布滞后模型

18.联立方程模型中的非随机方程是:( )

A.行为方程

B.技术方程

C.制度方程

D.平衡方程

19.简化式参数反映对应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 )

A.直接影响

B.间接影响

C.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之和

D.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之差

20.考察下述联立方程模型:

?

??μ++=μ+++=23311212211211Z C Y b Y Z C Z C Y b Y 第一个结构方程中的Y 2是:( )

A.前定变量

B.外生变量

C.解释变量

D.被解释变量

21.如果适当提高售价,导致销售量一定程度下降,但总收益并不减少反而增加,则这种商品

的需求弹性绝对值:( )

A.等于1

B.等于0

C.大于1

D.小于1

22.以W i 表示i 商品(正常商品)的预算份额,ηij 为其需求的互价格弹性,ηi 为其收入弹性,则需求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

A.

0P X i i

ji =W j 23.联合国确认的各国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 )

A.资金流量体系

B.国民帐户体系

C.投入产出体系

D.国际收支体系

24.作为中长期模型的样本数据一般为:( )

A.月度数据

B.季度数据

C.年度数据

D.五年规划数据

25.确定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导向的依据是:( )

A.国民收入漏出量

B.国民收入注入量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特征

D.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

26.t 检验是根据t 分布理论所作的假设检验,下列哪项可作t 检验?( )

A.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B.线性关系的总体显著性检验

C.一阶线性自相关的显著性检验

D.多个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7.运用计量模型作经济预测,目的在于获得:( )

A.返回预测值

B.事后模拟值

C.事后预测值

D.事前预测值

28.设时间序列Y t ~I(2),X t ~I(2),如果Z t =ay t +bx t ,是平稳时间序列,其中a 、b 为常数,则

X t 与Y t 之间的关系是( )

A.不协整

B.协整

C.1阶协整

D.2阶协整

29.共5年、40户居民,这样观察形成的容量为n=40×5个观测数据建立的模型是:( )

A.序列模型

B.截面模型

C.TS/CS 模型

D.协整模型

30.非均衡经济计量分析的四种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反映了不同的:( )

A.模型导向

B.供求关系

C.时间特征

D.价格决定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弗里希的观点,经济计量学是哪三者的统一?( )

A.经济理论

B.宏观管理

C.统计学

D.数学

E.微观管理

2.小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μ+β+β+β=μ+α+α=-t t t t t 21t 2t 10t t 1t 10t G I C Y Y Y I Y C 中,内生变量是:( ) A.C t B.Y t C.I t

D.Y t-1

E.G t

3.当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Y i 与回归值i Y

?完全一致时:( ) A.判定系数r 2等于1 B.判定系数r 2等于0 C.估计标准误差s 等于1

D.估计标准误差s 等于0

E.相关系数等于0

4.下列哪些模型估计中很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 )

A.“资本投入”、“劳动收入”两个变量同时作为生产函数的解释变量

B.消费作被解释变量,收入作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C.“本期收入”和“前期收入”同时作为“消费”的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D.“商品价格”、“地区”、“消费风俗”同时作为解释变量的需求函数

E.作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的变换形式的自回归模型

5.X 表示商品消费量,P 表示商品价格,I 表示消费者收入,下列表示价格弹性的有:

( )

A.i i i P I P X ???

B.i

i i i X P P X ??? C.i i i j X P P X ??? D.i

j j i X P P X ??? E.j j j j

X P P X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滞后变量

2.工具变量

3.超参数

4.自回归模型

5.系统估计法

6.需求导向

7.平稳时间序列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斯—马尔柯夫定理。

2.直接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分布滞后模型会遇到哪些问题?

3.TS/CS 模型的主要优点。

4.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与发展中国家模型的差异。

5.引起模型预测误差的两类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根据对某商品的需求量(Y ,吨)和价格(X ,元/吨)的20组观测资料,计算得如下资料: ΣXi=57,ΣX 2i =268,Σ(Y i -Y )2=238,r xy =-0.95,回归直线的截距顶α=13.5611,回归直线的

估计标准误差s=1.1354

要求:(1)写出样本回归方程

(2)95%的概率(t=2.101)估计,当X=6元/吨时,需求量的置信区间

2.已知某地区某行业1991~2000年的生产函数为:

Y=0.6245e 0.25t L 0.5956K 0.4044

且该时期该行业从业人数总共增长22%,资本投入总共增长62.89%,总产出年平均增长 7%,要求计算1990~2000年该行业的:

(1)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2)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3)资本投入的贡献率

六、分析题(10分)

考察以下需求供给模型:

?

?? Q t =α0+α1P t +α2I t +α3R t +μ1t Q t =β0+β1P t +β2P t-1+μ2t

其中:Q 为需求量或供给量,P 为价格,I 为居民收入,R 为居民财产。

要求:确定该模型各方程的合适的估计方法(单方程估计法)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C

5.D

6.A

7.A

8.C

9.B 10.D

11.D 12.B 13.A 14.C 15.A

16.B 17.D 18.D 19.C 20.C

21.D 22.A 23.B 24.C 25.C

26.A 27.D 28.B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CD

2.ABC

3.AD

4.AC

5.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用来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的前期值称为滞后内生变量,简称为滞后变量。

2.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的变

量,称为工具变量。

3.系统变参数模型的辅助关系式中的参数称为超参数。

4.包含有被解释变量滞后值的模型,称为自回归模型。

5.对整个模型系统中的所有方程同时进行估计,从而同时决定所有结构参数的估计量。

6.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导向表现为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供给这样一种供需矛盾关系;从

模型结构看,需求导向表现为总产出或国民收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所决定这样一种单向决定机制。

7.均值和方差固定不变,自协方差只与所考察的两期间隔长度有关,而与时间的变化无

关的时间序列。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斯—马尔柯夫定理是指:对于满足经典假设的线性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

最佳线性无偏特性。即在所有的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最小方差性。

2.直接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分布滞后模型会遇到四方面问题:

①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中,由于模型中包括无限多个参数,显然是无法直接用最小二乘

法估计的。②有限分布滞后模型中,最大滞后长度k难以正确决定。③有限分布滞后模型中,如果滞后期较长而样本较小,就没有足够的自由度进行统计推断。④有限分布后滞后模型中,由于各期滞后变量X t-1,X t-2……之间通常存在高度序列相关问题,这在滞后模型估计中就表现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TS/CS模型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三方面:

(1)可以解决样本容量不足的问题。使用TS/CS数据可以成倍成倍地增加观测点,有

效地解决样本容量不足问题,给模型估计带来较大的自由度。(2)可以估计某些难以度量的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如“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仅用时间序列资料或仅用截面数据时都无法估计。但用TS/CS数据建立模型时,由于资料中既有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包含个体特征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从而这种影响就可以被估计。(3)有助于更确切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能有效地分区“规模”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各自对产出的影响。

4.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与发展中国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建模型任务不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主要研究怎样通过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作用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家模型主要研究经济增长和各类支付平衡问题。二是应用领域不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主要用于短期预测(因而季度模型占

有较大比重);发展中国家模型主要用于中长期决策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三是模型导向不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多以需求为导向;发展中国家模型多以供给导向为主,生产模块占据重要核心位置。

5.引起模型预测误差的两类原因是:(1)随机因素导致误差。(2)系统因素导致误差。系统

误差包括模型的整体功能不好,现实经济关系中结构参数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直接原因导致的误差。

一般地,随机因素影响导致的误差比较小,对模型预测影响不大。系统因素导致的误差可能很大,甚至有可能大到模型不能用于预期应用的程度。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1)斜率项:β=∑∑-?-=σσn

/)X (X 23895.0r 2i 2i X Y =-1.5016 故回归直线:i Y

? =13.5611-1.5016X i (2)当X=6元/吨时,Y X=6=13.5611-1.5016×4=7.5547(吨)

(3)σY =22i 2i 2i 0s n /)X (X )n /X X (n 11???? ??--++∑∑

∑ =1.1704(吨) t σY =2.101×1.1704=2.4589

(4)95%置信区间为:[7.5547±2.4589],即:[5.0958,10.0136]

2.根据资料,1990—2000年间该行业从业人数平均年增长(1022.1-1)×100%=2% 1990—200年间该行业资本投入平均年增长(106289.1-1)×100%=5%

则按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式计算:

平均技术进步速度m=7%-0.5956×2%-0.4044×5%=3.7868%;

(1)技术进步贡献率E A =(3.7868÷7)×100%=54.0971%

(2)劳动投入贡献率E L =(0.5956×2÷7)×100%=17.0171%

(3)资本投入贡献率E K =(0.4044×5÷7)×100%=28.8857%

六、分析题(10分)

首先判断模型各方程的识别性:

依据“统计形式的唯一性”原则,模型中的两个方程均是可识别的

依据判断识别性的“阶条件”:M=5,K=2,故:

第一个方程H 1=4,(M-H 1=1)=(K-1=1),因而恰好识别

第二个方程H 2=3,(M-H 2=2)>(K-1=1),因而过渡识别

其次确定各方程的估计写法:

因为第一个方程为恰好识别,一般用间接最小二乘法或工具变量法估计

因为第二个方程为过渡识别,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

(判断模型识别性时,也可以用其它判断准则)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含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判定系数2R 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2、所谓异方差是指( A ) 3、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汇总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1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的数据: 表 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h 波动范围不超过l~C。 2、医院感染:又叫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4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灭细菌芽孢的过程。 5、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6、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感染的技术 7、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8、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波动大,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 最低仍高于正常,体温在39C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肺结核)。 9、要素饮食:又叫元素饮食,一中=钟化学精久制食品,含有全

部人体所需的易吸收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维生素无机盐类,微量元素、主要特点无需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肠道吸收。 10、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者。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为,中暑时为。 2、口腔护理时如为真菌感染,应用溶液,如为厌氧菌感染,应用 溶液。 3、250ml溶液需在30分钟输注完毕,其滴速为。(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4、测量血压时,需做到“四定”,分别是、、、、。 5、压疮按其皮肤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和 三期。 6、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7、每次鼻饲时鼻饲量不应超过 ml,间隔时间不少于,鼻饲液温度为。 8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 9、每分钟呼吸少于次为呼吸过缓、超过次为呼吸过快。 10、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部位。 11、给氧时,应注意“四防”, 即、、、。 12、感染链包括、和。 13、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计量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代码:070403014) 1.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2.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无偏性,有效性统计性质。 3.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在计量经济建模时,对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线性化,模型β α+= X X Y 线性 化的变量变换形式为Y *=1/Y X *=1/X ,变换后的模型形式为Y *=α+βX *。 5.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在完成估计后,还需要进行检验,包括单方程检验和方程系统检验。 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2.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4.回归分析中定义的(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5.最常用的统计检验准则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A )。 A.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B.多重共线性检验 C.异方差性检验 D.预测检验 6.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B )。 A.RSS=TSS+ESS B.TSS=RSS+ESS C.ESS=RSS-TSS D.ESS=TSS+RSS 7.下面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C )。 A. i i X Y 2.030?+= 8.0=XY r B. i i X Y 5.175? +-= 91.0=XY r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详解

计量经济学题库 计算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 1 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 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其中X 129.3=,Y 554.2=,2X X 4432.1∑(-)=,2Y Y 68113.6∑ (-)=,()()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81.72 3.65Y X =+ 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 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标准差 (45.2) (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i i i C =Y u αβ++得 i i ?C =150.81Y + t 值 (13.1)(18.7) n=19 R 2=0.81 其中,C :消费(元) Y :收入(元) 已知0.025(19) 2.0930t =,0.05(19) 1.729t =,0.025(17) 2.1098t =,0.05(17) 1.7396t =。 问:(1)利用t 值检验参数β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β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 i i ?Y =81.7230 3.6541X + 且2X X 4432.1∑ (-)=,2Y Y 68113.6∑(-)=,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5.有如下表数据

护理学导论试题以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2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处方对服务对象实施的护理,属于 D 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指导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2.在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中最难贯彻的原则是 C A.持续性 B.可近性 C.自我决策性 D.文化感受性 3.某患者为舞蹈演员,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出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 此种情绪属于 C 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压力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 C.压力与多种疾病都有关系,我们应积极避免一切压力 D.压力是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6.艾瑞克森在1950年提出的解释生命发展过程的著名理论是 B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7.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 A A.社会认知 B.社会推断 C.社会评价 D.人际判断 8.人际关系双方相互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 B A.相近吸引 B.相悦吸引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

计量经济学 模拟考试题(第1套)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 A. Y 关于X 的增长率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D. Y 关于X 的弹性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 )1() (--k RSS k n ESS B .) ()1()1(2 2k n R k R --- C .) 1()1()(2 2---k R k n R D .)()1/(k n TSS k ESS -- 3、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 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m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4、 对于一个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某定性因素有m 个互斥的类型, 为将其引入模型中,则需要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m B. m+1 C. m-1 D. m-k 5、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6、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i t t X Y E Y μ+=)/( C.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7、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 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 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 量?? ?=年以前 , 年以后 , 1991019911t D ,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 消费部分下降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则城镇居民线性消费函数的理论方程可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详细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 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 =,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174± 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至厘米之间。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原假设 120:0=μH 备择假设 120:1≠μH 检验统计量 () 10/2510/25 X X μσ-Z == ==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 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某月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食品店的月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一个月份中,取出16个这种食品店的一个样本,其月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假设 : 2500:0=μH 备择假设 : 2500:1≠μH ()100/1200.83?480/16 X X t μσ-= === 查表得 131.2)116(025.0=-t 因为t = < 131.2=c t , 故接受原假 设,即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没有发生变化。

护理学导论试题与答案(总)

护理学导论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道德发展学说的学者是(A )。A、佛洛伊德B、科尔伯特C、艾瑞克森D、皮亚杰 2、对临终病人亲属的心理支持不正确的是(:B)A、听取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B、讲述有关卫生知识C、共同讨论护理计划D、避免亲属单独接触病人,以免悲伤过度 3、由医生的诊断书来宣告的死亡是(:C)。A、临床死亡B、社会性死亡C、法律死亡D、脑死亡 4、不属于预防性服务的内容是(A )。A、计划生育B、保持饮水卫生C、妇幼保健D、计划免疫 5、一级预防的措施不包括(C)。A、提供安全的环境B、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C、指导妇女自我检 查乳房以早期发现乳癌D、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6、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士负责护理一个病人的工作方法为(:A)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7、当一个病人角色转向常态角色时,仍然"安于”病人角色,产生退缩及依赖心理,此种现象称为(标准答案:B)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8、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病人的主观资料只能来自于病人本身 B、指病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C、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D、指护士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有关病人健康状态的资料 9、下列哪项不属于认知评价的方式(C)。A、原发性评价B、继发性评价C、综合性评价D、重新评价 10、在护理诊断陈述时常用的字母E表示(A): A、相关因素B、诊断名称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 11、书写病室报告时,首先报告的是( A )。 A、出院病人 B、大手术后病人 C、危重病人 D、新入院病人 E、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 12、病房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 C, 15%-25% B、10-17C, 30%-40% C、20-22C, 40%-50% D、18-22 C, 50%-60% E、15-16C, 60%-70% 13、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 B )。A、在护士交接班中B、与病人日常接触中C、护士在阅读病历时 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 E、经常察看护理记录 14、护理诊断具有的显著特点是(C)。A、病人的病理变B、从生物学观点考虑问题C、通过护理措施能解决 的问题D、对疾病本质的判断E、类似医疗诊断 15以下属于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的是(B)。A、适当保证B、主观判断C、及时作出反应D、鼓励病人发泄16护患双方在治疗性会谈时的空间距离属于(A)。A、亲昵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7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称之为(D)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的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E、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18、当一个人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时,表明他已进入 (C)。A、意识期B、接受期C、转变期D、兴奋期 19、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E)。A、双眼注视对方B、全神贯注倾听C、倾 听中特别注意对方的弦外音D、言语简单明确E、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0、护士对患者说:“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改天再谈其他情况。”该沟通属于哪个层次(B)。 A、一般性沟通 B、陈述事实的沟通 C、交流看法的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21、适用于对急性病病人护理时的护患关系是B A、A.共同参与型 B、B.指导-合作型 C、C.主动-被动型 D、?统一型 22、以下哪项是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的特点( D )。 A、微弱单向性的关系 B、心理方位为差位 C、护士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 D、以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 E、护士的权威在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23 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疗后已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然中风,他毅然离开医院照顾母亲,此病人出现了病人角色适应的哪个问题(C)。A、角色行为缺如B、角色行为冲突C、角色行为强化D、角色行为消退E、角色行为矛盾 24处于护理历史上黑暗时期的护士形象( D )。

计量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外生经济_变量、_外生条件_变量、_外生政策_变量和_滞后被解释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经济行为理论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时间序列_数据、_截

面_数据和_虚变量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完整性_、_可比性_、_准确性_、_一致性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对模型进行识别_、_估计方法的选择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经济意义_检验、_统计_检验、_计量经济学_检验和_预测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异方差_检验、_序列相关_检验、解释变量的_多重共线性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结构分析_、_经济预测_、_政策评价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弹性分析_、_乘数分析_和_比较静力分析_。 二、单选题: 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B)学科。 A.数学 B.经济 C.统计 D.测量 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C)。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l~C。 2、医院感染:又叫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4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灭细菌芽孢的过程。 5、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6、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感染的技术 7、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8、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波动大,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 最低仍高于正常,体温在39C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肺结核)。 9、要素饮食:又叫元素饮食,一中=钟化学精久制食品,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易吸收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维生素

无机盐类,微量元素、主要特点无需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肠道吸收。 10、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者。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为,中暑时为。 2、口腔护理时如为真菌感染,应用溶液,如为厌氧菌感染,应用溶液。 3、250ml溶液需在30分钟输注完毕,其滴速为。(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4、测量血压时,需做到“四定”,分别是、、、、。 5、压疮按其皮肤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和三期。 6、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7、每次鼻饲时鼻饲量不应超过 ml,间隔时间不少于,鼻饲液温度为。 8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 9、每分钟呼吸少于次为呼吸过缓、超过次为呼吸过快。 10、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部位。 11、给氧时,应注意“四防”, 即、、、。 12、感染链包括、和。 13、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汇总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 一、判断题(20分) 1.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F) 2.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著是指模型中每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F) 3.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F) 4.总体回归线是当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的轨迹。(Y) (F)5.线性回归是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2R(F)6.判定系数的大小不受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7.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F) (F)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2R变大。(估计量误差放大的原因是从属回归的F)9.在异方差的情况下,OLS 2R都是可以比较的。(F10.任何两个计量经济模型的) 二.简答题(10) 1.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步骤。(4分) 答: 1)经济理论或假说的陈述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理经济学模型 4)建立经济计量模型 5)模型系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6)模型的选择 7)理论假说的选择 8)经济学应用 2.举例说明如何引进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建立虚拟变量模型。(6分) 表示可支配收入,定义X为个人消费支出;Y答案:设季季季其其其如果设定模型此时模型仅影响截距项,差异表现为截距项的和,因此也称为加法模型 如果设定模型 此时模型不仅影响截距项,而且还影响斜率项。差异表现为截距和斜率的双重变化,因 也称为乘法模型 三.下面是我1990-200GDM间归结果分 lnGD1.30.7ln1s(0.150.039.12

自由度10.051.78 求出空白处的数值,填在括号内分分系数是否显著,给出理由都大9.125的临界值,因此系数都是统计显著的答:根统计量 分试述异方差的后果及其补救措施1四 答案分布后果OL估计量是线性无偏的,不是有效的,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有偏。建立 分布之上的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是不可靠的 补救措施:加权最小二乘法WL 已知,则对模型进行如下变换.假 .如未i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 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 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计量经济学习题解析

计量经济学习题解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一章 1、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 (1)t S =+t R ,其中t S 为第t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单位:亿元),t R 为第t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单位:亿元)。 (2)1t S -=+t R ,其中1t S -为第t-1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单位:亿元),t R 为第t 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单位:亿元)。 2、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其中,t RS 为第t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t RI 为第t 年居民收入总额(单位:亿元)(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t IV 为第t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亿元)。 3、下列设定的精良经济模型是否合理为什么 4、 (1)3 01i i i GDP GDP ββμ==+?+∑ 其中,i GDP (i=1,2,3)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μ为随机干扰项。 (2)财政收入=f (财政支出)+ μ,μ为随机干扰项。 答案1、(1)不是。因为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应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有关,而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没有因果关系。 (2)不是。第t 年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对当年及以后年份的农村居民储蓄有影响,但并不对第t-1的储蓄产生影响。 2、一是居民收入总额RI t 前参数符号有误,应是正号;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V t 这一解释变量的选择有误,它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该没有直接的影响。 3、(1)不合理,因为作为解释变量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GDP 的构成部分,三部分之和正为GDP 的值,因此三变量与GDP 之间的关系并非随机关系,也非因果关系。 (2)不合理,一般来说财政支出影响财政收入,而非相反,因此若建立两者之间的模型,解释变量应该为财政收入,被解释变量应为财政支出;另外,模型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学形式,是不完整的。 第二章五、计算分析题 1、令kids 表示一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educ 表示该妇女接受过教育的年数。生育率对受教育年数的简单回归模型为 (1)随机扰动项μ包含什么样的因素它们可能与受教育水平相关吗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71408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 A .统计学 B .数学 C .经济学 D .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 A .控制变量 B .解释变量 C .被解释变量 D .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 A .时期数据 B .混合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滞后变量 D .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 .控制变量 B .政策变量 C .内生变量 D .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 .外生变量 B .内生变量 C .前定变量 D .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