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科普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科普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科普知识

究竟什么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情绪激动、疲劳、体力劳动或其他容易引起血压剧烈升高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因是?

高血压脑出血有哪些症状?

高血压是怎么导致脑出血的?

看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和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性,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要立即停止活动,赶紧到医院就诊,我院将会为您开启绿色通道,抓住时机,及时救治。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调控,摘录(精)

调控血压对于ICH急性期的血压管理目前尚存争议。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指南重申了基于患者的基线血压情况、出血病因、年龄及颅内压情况等个体化降压的理念,降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再次出血,但在大血管病变不太明确的原发性ICH,血压处于中度升高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且血肿周围水肿区域理论上缺血的风险得到平衡[4,5] ,然而,开始降压及血压控制的具体水平尚不确定。2007年AHA对自发性ICH血压升高时的治疗建议[6] :如果收缩压(SBP)>20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50mm2Hg,应考虑持续静脉输注积极降压,并每5分钟监测1次血压; 如果SBP>180mmHg或MAP>130mmHg,且有颅内压升高的证据或怀疑颅内压升高,应考虑监测颅内压,可间断或持续静脉给药降压,维持脑灌注压>60~80; 如果SBP>180或MAP>130,且没有颅内压升高的证据,可间断或持续静脉给药适度降压(MAP=110mmHg或目标血压为160/90mmHg),并每隔15分钟重复查体1次,使SBP维持在180mmHg以下,MAP维持在130mmHg以下。 该意见有以下支持点[6]:①单纯的收缩压≤210mmHg与血肿扩大或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不明显;②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监测研究,当动脉压下降15%时并没有使脑血流量显著下降;③前瞻性研究表明,ICH患者发病6小时内使血压降至160/90mmHg以下时,7%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9%的患者发生血肿扩大;④前瞻性血肿扩大研究及重组活化VII因子(rFⅦa)治疗ICH试验[7,8]均证明基线血压与血肿扩大无明显关系;⑤收缩压升高的患者更易发生血肿扩大,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了;⑥回顾性研究表明入院时的急性期快速降压与死亡率升高相关;⑦外伤后与自发性ICH患者的临床研究均支持脑灌注压应维持在60mmHg以上。推荐的静脉用药[6]见表1。 表1 AHA指南推荐的ICH患者控制血压静脉用药 药物静脉推注剂量持续输注剂量 拉贝洛尔 5~20mg/15min 2mg/min(最大300mg/d) 尼卡地平不适用 5~15mg/h 艾司洛尔静脉推注负荷量250μg/kg 25~300μg/(kgmin) 依那普利每6小时1125~5mg3 不适用 肼屈嗪每30分钟5~20mg 1.5~5μg/(kgmin) 硝普钠不适用 0.1~10μg/(kg min) 硝酸甘油不适用 20~400μg/in 因有致血压骤降的危险,依那普利的首次剂量应为0.625mg 欧洲指南(EUSI)[9]的意见有所不同,除了指明对合并急性心衰、肾衰、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夹层等其它降压治疗适应证的ICH患者应予以降压治疗外,不推荐常规降压治疗。因考虑到高血压有慢性适应的过程,该指南将有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区别对待: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或慢性高血压的体征(ECG、视网膜),SBP>180mmHg 和(或)舒张压>105mmHg时开始治疗,目标血压为170/100mmHg(或MAP为

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规范

高血压性脑出血 【病史采集】 1. 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多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起病。 2. 常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与脑梗塞相似,重者全脑症状显著,其轻重取决于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及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的情况。 【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钾、钠、氯离子、BUN、CO CP、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 2 2. 神经系统检查 (1) 全脑症状 1) 大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少数清醒,重则昏迷。 2) 生命体征:早期血压多有显著升高,轻症脉搏、呼吸无明显改变。重症呼吸深缓,呈鼾声呼吸。病情恶化时呈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中枢性高热。 3) 可有去大脑强直发作。 4) 瞳孔改变:形状不规则,双侧缩小,双侧大小不等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干受损或脑疝形成。 5) 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出血,偶有视乳头水肿。 6) 脑—内脏综合征:如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肺水肿等。 7)脑膜刺激征阳性。 (2) 局灶症状 1)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最多见,分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三偏症状明显,早期常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大脑半球病变可有失语。重症者多属内侧型和混合型,起病急、昏迷深、频繁呕吐或有脑疝形成。 2) 脑叶出血:意识障碍较轻,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或有抽搐发作,局灶症状因受损脑叶不同而异。 3) 桥脑出血:重型者昏迷深、瞳孔缩小、高热、呈去脑强直或四肢瘫;轻型者有出血侧面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头和双眼转向瘫痪侧。 4)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重症大量出血者很快昏迷或因枕大孔疝死亡。 5) 脑室出血:深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和去大脑强直。 【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血性。如有CT检查,可不作腰穿,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形成。 2. 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出现高密度影,确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扩展方向。 3. 脑血管造影:显示占位病变征象。有助于鉴别其它脑血管病所致的脑出血。 【诊断要点】 1.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 2. 对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出血扩展方向、血肿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作出诊断或估计。 3. 与其它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相鉴别: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脑动脉炎、口服抗凝剂等所引起的脑出血。 【鉴别诊断】 1.昏迷病人 应与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等引起的意识障碍相鉴别。

高血压的科普文章

警惕!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高血压” 某上市公司的小王,今年刚刚过了37岁的生日就好事连连:因小王工作努力,为公司争取到了梦寐以求一桩大生意;同时公司也顺利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除了奖励小王一笔不菲的红包,还派他去香港任办事处主任。这不这几天小王春风得意、红光满面的吃请和请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昨天夜里他却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作为他的朋友和医生,我立即去医院看他。 他的主管医生告诉我们,小王的病情经过抢救,目前已得到控制,但很可能会有后遗症,会出现肢体偏瘫。望着哭成泪人的小王妻子,我第一个反应是:小王根本没有听我这个医生朋友的忠告。 在4年前一次朋友聚会上,小王告诉我,他经常出现眼球发涨、头晕目眩,去医院做了检查,我告诉他血压156/98mmHg,要注意监测,根据检查结果我会制定出适合他的治疗方案。但小王认为他的父母血压都不高,加上自己经常加班,应酬也多,但自己年轻抗一抗也就会好的;又听说吃了降压药会影响某些功能,而且会“终身依赖”,所以并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偷偷的跑了,加之他要“奋斗”和“进步”,再也没有去医院看病。4年没见他,正为他的成功高兴,谁知“乐极生悲”,却发生了悲剧。

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 18.8%;而近10年, 超过3亿,而且这一趋势仍会继续延续,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在今后的15年中将增长50%。 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尽管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它却并不因此减少对机体的伤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从血压110/75毫米汞柱起,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高。此外,血压长期过高,还会带来诸如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失明及慢性肾病等恶果,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更不用谈他们的生命质量会如何了。 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高血压的知识:首先什么是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是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数值。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的数值。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都高于正常、或是其中一种高于正常,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那么高血压又是如何定义的? (1)正常血压的定义:凡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mmHg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6.7.18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组长:游 潮 成员: 刘 鸣 凌 锋 张建宁 王茂德 王运杰 孙晓川 武 剑 冯加纯 李 浩 冯 华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陇德 委 员:按笔划顺序 于生元 马长生 王文志 王永炎 王伊龙 王拥军 王茂斌 王金环 牛小媛 毛 颖 冯晓源 冯晓源 母义明 吉训明 华 扬 刘 鸣 刘建民 刘新峰 许予明 孙立忠 孙宁玲 纪立农 杜怡峰 李 玲 李天晓 李秀华 李坤成 李坤成 杨 莘 杨 弋 杨文英 励建安 佟小光 余 波 宋 彬 张 运 张 素 张 通 张 澍 张允岭 张世明 张苏明 张伯礼 张建宁 张鸿祺 张微微 陈 方 陈 忠 陈生弟 武 剑 苑 纯 范一木 罗柏宁 金征宇 周良辅 周定标 单春雷 赵 冬 赵 钢 赵继宗 胡大一 胡盛寿 姜卫剑 贾建平 徐 克 徐如祥 凌 锋 高 颖 高润霖 高培毅 高培毅 郭晓蕙 黄 燕 黄东锋 崔丽英 彭 斌 葛均波 董 强 韩雅玲 程敬亮 焦力群 曾进胜 游 潮 谢 鹏 蒲传强 蔡定芳 缪中荣 樊东升 霍 勇

一、概述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 C H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ICH1个月死亡率高达35~52%[1-8],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I C H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分为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CH)、继发性脑出血(Secondary ICH)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9];美国有学者将I C H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A V M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Moyamoya 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引起[9,10],占ICH的15%~20%。 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高血压。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11],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ICH的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血压科普知识

第二部分:血压科普知识 血压的概念 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1.血管主要分为动脉和静脉,血压也就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分。我们常说的血压,都是指动脉血压。 2.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emic blood 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差,简称脉压(DP):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4.心搏周期全过程中心脏对动脉血的平均推动力为平均动脉压(MAP)。由于心搏周期中舒张期长﹐所以平均动脉压不等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实际更接近舒张压数值。MAP=舒张压+1/3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或=(收缩压+2×舒张压)/3 血压的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收缩压(SBP):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的程度。 正常范围:成人(90—130mmHg)小儿(年龄×2﹢80mmHg) 舒张压(DBP):主要和冠状动脉的血流有关。 正常范围:成人(60—90mmHg)小儿收缩压的1/2—1/3 脉压差(DP):代表每搏量和血容量。正常范围:30-40 mmHg 。 大于60 mmHg 称为脉压增大,小于20 mmHg 称为脉压减小。 平均动脉压(MAP)成年人正常范围为70~105mmHg。 高血压: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并且有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人体的血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常常随着人们的各种活动变化而自我调节。1、年龄和性别;2、昼夜和睡眠;3、身体不同部位;4、环境和体位;5、情绪;6、其他。 影响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SV) ;心率(HR);外周阻力(TSVR);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_《科学诊治高血压》单元测试题(卷)

《科学诊治高血压》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血压的基础知识 第 1 题:以下关于收缩压的概念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收缩压是血液通过血管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第 2 题: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大 第 3 题:一位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200/120mmHg,是否可以舌下含服心痛定 正确答案: 不可以,即使血压很高也要平稳降压 第 4 题:关于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年测量血压1次 第 5 题:对于初次血压升高患者的处理,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若为重度升高(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无需复测,可立即诊断为高血压 第 6 题:心脏射血时,弹性贮器血管可贮存射血量的2/3,待射血后再释放,故即使心脏射血是间断的,血流仍能在血管内持续流动,这种弹性贮器血管指的是 正确答案: 大动脉 第7 题:以下关于高血压的检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对 第8 题:年轻人高血压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 第二章高血压的诊断 第 1 题:一位高血压患者的最高血压值为165/85mmHg,其高血压分级为 正确答案: 2级高血压 第 2 题:首诊高血压患者应做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3 题:首诊高血压时,必须完成心电图检查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4 题:首诊高血压若选择利尿剂降压,应参考的检查项目是 正确答案: 肾功能及电解质 第 5 题:首诊高血压时,除了降压之外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综合考虑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6 题:首诊高血压时,必须查尿常规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7 题:某患者54岁,体检时首次发现血压升高,为185/110mmHg,对于该患者的处理,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可直接诊断为高血压,开始药物治疗 第8 题:某患者,48岁,体检时第一次发现血压升高,血压值为160/90mmHg,关于该患者的处理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对 第9 题:以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的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三章高血压的治疗

脑出血微创手术临床路径

脑出血微创外科干预临床路径研究 一 .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 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 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既往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 或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4.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5.幕上血肿≧30ml,>25ml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受压明显。 6.幕下血肿≥10ml。 7.基本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 瘤卒中等非高血压脑出血因素。 二. 每位进入并完成路径病人补助科研费用元。 三.微创外科干预方法:1.硬通道微创血中穿刺。 2.软通道微创血中穿刺。 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 四.进入路径病人均采用表格统计管理。 五.选择治疗方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出版社)及《成人自发脑出血治疗指南》AHA/ASA2007版。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 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防止应激性溃疡 7.微创手术。 8.每日尿激酶冲洗2-4次,共3-5天。 9.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10.改善脑循环功能 11.早期康复治疗。 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七.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等);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 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八.选择用药。

科普一下高血压的护理小常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5343423.html, 科普一下高血压的护理小常识! 作者:杨秀华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19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5-01 想要保证自己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状态良好,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而健康的身体就需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也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是现阶段的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引起高血压疾病的诱因相对较多,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在家中发病的,因此,就需要我们了解更多关于高血压的知识。 1 在记录血压值时最主要的方法以及要点是什么? 如果要在家中测量血压,那么就必须要准备好固定的本子以及电子血压计,每天都要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血压测量,或者如果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就要进行血压测量,并且要对此做好记录。如果要到医院复诊,也应当随身携带着血压测量本进行接受诊断。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四定”,所谓“四定”主要指的就是定体位、定时间、定部位以及定血压计。在对血压测定结果进行记录的时候,还应当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对血压数值进行准确的记录; 第二,对血压测量当时的脉搏次数进行记录; 第三,对测量血压的具体日期以及具体的测量时间进行记录; 第四,记录测量血压的胳膊是左臂还是右臂; 第五,要对患者有无服药进行记录,并且如果患者有服药,也应当将药物名称及剂量进 行记录。 2 高血压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第一,高血压Ⅱ级,也就是血压值大于等于160/100mmHg,针对这一类患者,必须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高血压危象患者,也就是血压大于等于180/120mmHg的患者,并且患者还存在十分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不全症状,患者应当及时就诊接受治疗; 第三,患者有高血压并且同时伴随有糖尿病、冠心病、肾病以及血脂异常的现象,患者应当及时接受治疗;

2020全国高血压日活动总结(6篇)

2020全国高血压日活动总结(6篇) :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治疗2020全国高血压日活动总结第一篇: 2020年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健康心率,健康血压”。望花区疾控中心依据国卫办疾控函〔2021〕203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慢性病系列宣传日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街道、社区与辖区医疗单位相配合,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 10月10日光明街道与光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门前联合开展了高血压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共有100余人参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免费量血压40余人,通过此次活动,向居民宣传了高血压的相关常识,对居民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10月11日两家单位又联合举办了高血压病知识讲座,张宝龙主任向社区居民讲解了高血压常识、高血压的危害、药物治疗、日常饮食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10张、现场健康知识咨询、手把手教居民如何正确测量血压。42名居民参加了学习,通过讲座使居民了解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食盐摄入,对控制高血压,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10月8日创业园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千台社区举行了宣传义诊活动,邀请了石主任为居民讲解了关于高血压病的一些知识,以及怎样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现场提问踊跃,受教育人数36人,发放传单80份,为居民量血压30次,回答居民提问10余次。 10月8日演武街道举办了高血压讲座,使居民直观地了解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常见的高血压防治误区,以及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场专家还教会社区居民每日饮食中如何控制油盐的摄入量,在家里如何自测血压的生活技能等。10月9日演武热电社区服务站以”健康心率,健康血压”为宣传主题在社区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设咨询台一处、悬挂条幅一个,黑板报一块、发放宣传资料200份,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了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能够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 工农街道东丰社区卫生服务站于10月8日在门前进行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

健康新理念科普知识讲座稿

科普知识讲座稿 六3班 上个世纪末,世界上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一堂讨论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他们讨论了几天之后,一致认为,二十—世纪追求健康是大趋势。 健康也许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的话题,眼下,二十一世纪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用知识生活,不应该用习惯生活。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时间学些健康知识,将来一定有时间生病,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不如早预防”。从这句话,我们深刻感悟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轻松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呢? 要健康,就必须把握身体健康的四大要素: 1、乐观的心态 2、充足的睡眠 3、适当的运动 4、均衡的营养 一、乐观的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项忠告: l、爱别人,先给别人以快乐。 2、不生闷气,不斤斤计较。 3、多交知心朋友,常谈心。 4、搞好夫妻和家庭关系 5、搞好同事、邻居和上下级关系。 6、努力学习,精通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7、期望值不要太高。 8、坚持锻炼身体,做好自我保健。 9、加强自我修养,宽厚待人。 10、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心理健康还有许多方面要做,要注意。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的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的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充分休息,一夜酣睡醒来后,可以精神抖擞的投入工作,可以对身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好的,很重要的“营养方式”之一。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养容觉”(美皮肤)的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养肝的。3点到5点是养肺的。5点到7点是养大肠的时间(排便最好的时间)。因此,睡眠能促使身体各部分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三、适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早在十八世纪提出了这句名言,到目前为已经得到证实,其实每一项体能锻炼,像跑步、走路、做操、游泳、打太极拳等等,只要您做的科学合理,对我们人体都有帮助。 l、必须选择一个空气新鲜的场地,如果空气不新鲜,对呼吸道、肺部都能带来一定的损伤。 2、循序渐进,在做体能锻炼的时候,速度应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做到循序渐进。 3、形势多样,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练习要穿插安排。 4、衣着舒适,穿的太少,不利于防寒保暖,太多不利体能锻炼。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要点

1.接诊后尽早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HICH诊断(Ⅰ级推荐,A级证据)。 2. CTA、MRI、MRA、MRV及DSA可用于诊断或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烟雾病及颅内静脉血栓等引发的继发性脑出血(Ⅰ级推荐,B级证据)。 3.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常规行CTA检查,在排除继发性脑出血的同时,其显示的“斑点征”可用以预测血肿扩大的风险(Ⅱa级推荐,A级证据)。 4.平扫CT上显示的“黑洞征”“混杂征”及“鸟征”可能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的风险(Ⅱb级推荐,B级证据)。 5.评估血肿扩大风险应综合考虑基线血肿体积、口服抗凝药史、发病至首次行头颅CT检查时间等因素(Ⅰ级推荐,A级证据)。 3 HIC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推荐意见】:HICH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依靠排除性诊断。确诊HICH需要行全面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各种继发性脑出血疾病(Ⅰ级推荐,C级证据)。 4 HICH的专科非手术治疗 4.1 ICP的监测与治疗 【推荐意见】: 1.对所有HICH患者度应该进行ICP的评估和判断,及时对颅内高压进行处理,防止发生严重高颅压甚至脑疝(Ⅰ级推荐,B级证据)。

2.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对GCS3~8分HICH患者进行有创行ICP监测(Ⅱb级推荐,B级证据)。 3.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等药物可减轻脑水肿,降低ICP,减少脑疝发生风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治疗剂量及给药次数(Ⅰ级推荐,C级证据)。 4.2 镇静镇痛治疗 【推荐意见】:建议对重症HICH患者,特别是伴躁动者,行镇静镇痛治疗(Ⅰ级推荐,C级证据)。 4.3 HICH后的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1.收缩压在150~220mmHg且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的HICH患者,急性期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是安全的(Ⅰ级推荐,A级证据),降至130mmHg以下会增加额外缺血风险(Ⅲ级推荐,A级证据)。 2.收缩压>220mmHg的HICH患者,连续静脉用药强化降低血压和持续血压监测是合理的,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长短、基础血压值、ICP情况及入院时的血压情况个体化决定降压目标(Ⅱa级推荐,C级证据)。 3.收缩压150~220mmHg的HICH患者且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 的HICH患者,围手术期收缩压降至120~140mmHg可能是安全的(Ⅱb级推荐,B级证据)。 4.4 防止血肿扩大的药物治疗

2020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完整版)

2020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完整版)一、概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hy per te n siv e i ntr ace re br al h e m or rh age,HIC H)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患者突然发生基底核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HIC H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HI C H的防治需要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合作。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自发性脑出血(s po nt ane o us i nt r ac er e br al h emo rr h ag e,SIC H)的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五年来,随着大量多学科研究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发表,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将共识升级为指南将有助于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制定决策。本指南主要针对我国SIC H中最常见、诊治争议较多的H IC H进行介绍,并参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 HA/AS A) S IC H指南的证据级别予以推荐:推荐级别为Ⅰ级

(应当实施)、Ⅱa及(实施是适当的)、Ⅱb级(可以考虑)和Ⅲ级(无益或有害),证据级别为A级(多中心或多项随机对照试验)、B级(单中心单项随机对照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和C级(专家意见,病例研究)。 二、急救处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 1院前急救 HIC H早期进展迅速,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规范的院前急救对于预后至关重要。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判断疑似H IC H的患者,急救人员应首先获取患者的主要病史信息,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既往史、药物史及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若患者有突发头痛、呕吐、意识状态下降、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表现,特别是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时,应高度怀疑卒中。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及瞳孔变化,如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如呼吸道不通畅,应立即清理气道分泌物;如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可现场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如循环系统不稳定,心跳、血压出现异常,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和用药,纠正循环系统的异常。在因地制宜进行初步的诊断、心肺复苏、气道处理和循环支持后,需快速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急救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科有疑似卒中患者即将到来,以便启

高血压知识宣教

内二 一、高血压知识健康宣教 1、什么是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 2、什么是高血压 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 即称为高血压 3、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环境、超重、膳食中高盐,中度以上饮酒,其他:吸烟、年龄、紧张、血液粘稠度、高脂血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4、高血压有何症状 大多数无明显症状,为“无形杀手”,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后颈部疼痛、头部血管搏动感、失眠、健忘、耳鸣、易怒、神经质等。 5、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并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室温20℃左右,安静,休息5-15分钟后测量。 6、血压与血管疾病危险 血压大于115/75~185/115mmHg的时候,收缩压每增加20mmHg 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就增加一倍。 7、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一般病人:<140/90mmHg 糖尿病病人:<130/80mmHg 老年病人:<140/90mmHg 二、高血压治疗 1、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2、高血压药物治疗 小剂量开始,合理联合,避免频繁换药,24小时平稳降压,个体化治疗 3、血压降下来可以停药吗? 除某些轻度高血压停药后仍可维持正常血压外,均不宜停药,应长期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如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及种类。 三、高血压的饮食宣教 1、饮食原则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少吃盐,口味要淡,增加含钾和钙丰富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不饮酒,不吸烟,不用有刺激性调味品,不喝浓茶和浓咖啡。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晚餐要少而精,清淡易消化,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食 2、饮食应注意

高血压的科普文章

某上市公司的小王,今年刚刚过了37岁的生日就好事连连:因小王工作努力,为公司争取到了梦寐以求一桩大生意;同时公司也顺利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除了奖励小王一笔不菲的红包,还派他去香港任办事处主任。这不这几天小王春风得意、红光满面的吃请和请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昨天夜里他却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作为他的朋友和医生,我立即去医院看他。 他的主管医生告诉我们,小王的病情经过抢救,目前已得到控制,但很可能会有后遗症,会出现肢体偏瘫。望着哭成泪人的小王妻子,我第一个反应是:小王根本没有听我这个医生朋友的忠告。 在4年前一次朋友聚会上,小王告诉我,他经常出现眼球发涨、头晕目眩,去医院做了检查,我告诉他血压156/98mmHg,要注意监测,根据检查结果我会制定出适合他的治疗方案。但小王认为他的父母血压都不高,加上自己经常加班,应酬也多,但自己年轻抗一抗也就会好的;又听说吃了降压药会影响某些功能,而且会“终身依赖”,所以并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偷偷的跑了,加之他要“奋斗”和“进步”,再也没有去医院看病。4年没见他,正为他的成功高兴,谁知“乐极生悲”,却发生了悲剧。 现有的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血压发病率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 18.8%;而近10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估计已超过3亿,而且这一趋势仍会继续延续,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在今后的15年中将增长50%。

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尽管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 它却并不因此减少对机体的伤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从血压110/75毫米汞柱起, 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高。此外,血压长期过高,还会带来诸如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失明及慢性肾病等恶果,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更不用谈他们的生命质量会如何了。 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高血压的知识:首先什么是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是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数值。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的数值。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都高于正常、或是其中一种高于正常,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那么高血压又是如何定义的?(1)正常血压的定义:凡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mmHg (2)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3)正常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这个高值范围,虽然还不属于高血压水平,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正常人高。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90mmHg ;(2)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不管现在的血压 水平多少,仍属于高血压范畴。 诊断高血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医院医生会建议您做一些相应的检查,比如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等,做这些检查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版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一、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 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2)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3)神经系统症状: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部位的对应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 ①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

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②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 ③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 ④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流利和听力障碍。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 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 (2)头颅MRI 扫描:不做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 (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5mm,侧脑

高血压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讲座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0 活动地点:东风村支部 讲座主题: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主持或主讲人:熊先祥听众人数:50 听众类别:□妇女儿童□老年□青少年□患者□√全民 宣传材料发放种类及数量: 1 种 50 张 活动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二、高血压的危害 三、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四、高血压的治疗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居民希望通过我们的讲座,对广大居民有所帮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减少伤残和死亡率。 注:活动图片材料、签到表附后 填表人(签字):李玮 填表时间: 2014 年 10月20日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讲座 主讲人:熊先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全国有高血压1.6亿,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24.7%和6.1%,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不仅是独立的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常常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患。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不同日相对固定时间连续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高或血压升高之程度与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平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危害的严重性,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脂血症、家族有高血压史)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你的一不留意,血压升高,就可能引起其他病症。高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就加重心脏负荷,早期发生代偿性左心室肥厚;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长期血压偏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最后发展成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病人可能会出现心绞痛,严重的会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死亡;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血管意外,导致脑出血、脑血栓的形成;还可以引起肾小动脉的硬化,引发肾脏间质病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对视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导致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会使视网膜动脉发生病变。 高血压病的治疗

2016脑出血指南

一、概述及分类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 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ICH1个月死亡率高达35?52%[1-8], 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ICH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 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二、脑出血的分类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 giopathy, 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分为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CH、继发性脑出血(Seco ndary ICH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9];美国有学者将ICH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AVM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Moyamoya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引起[9,10],占ICH的15%?20%。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高血压。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咼血压者可咼达70%?80% [11],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ICH 的80% ?85%。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 发表时间:2019-08-20T10:45:36.4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作者:张权 [导读] 高血压也通常被叫做血压升高,也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 简阳市云龙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 641408 高血压也通常被叫做血压升高,也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目前许多人都患有高血压这种病症,而这种病症也经常被人们称作“无声的杀手”,大部分患者能够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如果人体的血管壁持续承受着较高的压力,就会可能会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较为严重病症,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高血压较为普遍,在成人范围内的患病率更是相对较高,大约每3位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病症,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总体趋势上还处于不断上升的一个状态。与汉族相比,藏族、满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就高血压来说,其患病的人群主要具有如下几类特征:第一,拥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第二,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激动的人群,由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使得肾上腺素的水平增长,从而引发血压的升高;第三,“重口味”的人群,这也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盐量摄入较多的人群;第四,嗜酒人群,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爱喝酒或经常饮酒的人群;第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拥有较大压力的人群。 就高血压来说,根据血压升高的实际状态和水平,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也就是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当前阶段部分人认为高血压仅在老年人群中有,但这种想法存在一定误区,高血压并不只是在老年人群中存在,这种病症所涉及的群体较为广泛,按照患病群体还可以将高血压划分为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中青年高血压以及老年高血压。 就高血压来说,通常在发病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部分人自身的血压升高,但自己却并不知情,如果出现了视物模糊、意识丧失等一系列症状时,就说明器官遭受到了损害,也就是说心、脑、肾、眼底等部位产生了病变,因此这种病症也通常被叫做“无声的杀手”,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必须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压值,如果血压出现异常,要采取及时、妥善的处理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部分时候,高血压如果处于初始阶段也会伴随有相应的不太典型的症状,比如病人会存在头部胀痛、偶尔眩晕、胸闷、四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如果病人存在此类症状应该要提高对自身血压值的重视程度,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高血压,或者存在早期高血压的情况。 目前有许多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也就是说高血压能够治好吗?然而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明确的方法能够对高血压进行治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主要目就是为了对病情进行控制,通过药物来控制高血压,使血压值能够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或者引发其他种类的并发症,通过科学的控制,患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通过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能够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主要包括运动、制定压力管理策略、健康生活习惯等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治疗才能更加有效。就降压药物来说,当前通常见到和经常被使用的主要有五种类型,也就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糖控制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高血压进行控制也成为了当前阶段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高血压病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注意自身的饮食、运动以及心情等三个方面。下面就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病情进行介绍: 首先,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素食,高血压病人在平常要多摄入以下类型的食物: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要尽量或者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等方面的食物。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粗粮、杂粮、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可以在饮食方面尽量多挑豆制品、瘦肉、鱼、鸡等进行使用,在油的选择和食用方面,要尽量使用植物油,少吃或者不吃猪油,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还要控制油腻、糖分较高、辛辣等饮食,尽量不要和浓茶以及咖啡等等。 其次,对食盐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就高血压来说,钠盐的摄入量过多作为其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就能够实现降低和稳定血压的良好效果。通过相关的临床试验我们可以看出,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降低自身的食盐量,就可以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此外,戒烟、戒酒。众所周知,烟酒对于人身的伤害十分明显,同样烟酒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就会使得高血压病情的加重,还极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病等方面的并发症。同时,酒还会对降压药的实际作用产生影响,减少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实际反应性。所以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戒烟、戒酒。如果家族中存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那其他人就更要注意日常饮食的合理性。如果发现自身存在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高血压就要及时接受治疗。 目前如果一个人患有高血压,长期以来也会伴随有糖尿病、肾功能存在问题等病症,大部分人都是相对较为肥胖。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合理的运动,能够提升基础代谢率,使得代谢速度增加,因此可以实现适当减肥的效果,对于控制血压、血糖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常而言,在经过慢跑30分钟以上,才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对血压进行控制,首先在确保自身饮食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对自身体重进行控制,并适当、科学的增加运动。 肥胖作为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内脏脂肪含量的不断升高,血压就会随着上升。通常而言,每减重10公斤能够让病人血压下降5-20mmHg。因此,就高血压病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自己的体重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减肥主要依靠的就是饮食和运动等两个方面。人体具备相应的自我调节功能,如果只在日常生活少吃饭,就会使得基础代谢率降低,无法充分实现减肥的良好效果。如果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加上合适的运动,血压就会得到有效控制。此外,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使得高血压体内紧张的情绪和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使得病人自身存在的焦虑和抑郁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如果病人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法治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长期慢跑的形式来进行运动,同时使得身心得到放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