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导语:其实,每个音乐教师也有自己的“开学第一课”,尽管我们无法像收看电视那样观看,但通过已发表的文章还是能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听《口哨与小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表演《拉勾勾》

第一课时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学会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2、聆听《口哨与小狗》,感受轻松活泼的曲风和逼真可爱的形象;

3、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活动现场,为小朋友的表现与欣赏提供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听与表现《口哨与小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歌曲、乐曲的感受与表现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能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感受音乐在我们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 律动进教室

随着《你的名字叫什么》的伴奏音乐律动进教室。(引导小朋友和着音乐节拍做自己想要做的动作。熟悉新歌旋律,为歌曲的表演作准备。)

二、 学习与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 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坐在一起非常开心,老师很想知道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能告诉我吗?

师: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叫Ⅹ Ⅹ(ⅩⅩ Ⅹ)(提问,学生回答,在他们回答时老师击拍节奏Ⅹ Ⅹ或ⅩⅩ Ⅹ进行引导)

2、 初步感受

师:现在我要唱着歌来提问,你能用歌声来回答我吗?(提问,回答数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哼唱)录音范唱,完整感受歌曲。学生听音乐作简单律动:在回答自己名字时击拍相应节奏型。

3、 师生表演唱。

三、 聆听与表现《口哨与小狗》

1、 完整的聆听音乐,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音乐中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小朋友和你说、和他说、和大家说)

2、 复听,感受音乐形象,并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也可以在插图上画上自己想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3、 分角色表演(设计简单的形体律动)

(1) 师:男孩与小狗在愉快的散步,这时有一个小朋友笑眯眯地走过来问好: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歌曲)(老师扮演另一个小朋友和男孩与小狗表演,其他小朋友分别掺进这个集体,最后变成了“大家与小狗”愉快的散步游玩。)

(2) 师:老

师要在这幅画上添上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

生:小狗会把它吃掉的……

师:所以我们就要保护小鸟,治好它的伤,也要帮助小狗和小鸟成为好朋友,就象我们大家一样快乐的在一起玩耍。

(分别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鸟的角色,教师加以引导,其他同学扮演路边各种东西,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四、 尾声

师:男孩与小狗散步时会有很多奇遇,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去设想一下,并把你们的音乐小故事排演出来,有机会和其他小组来一个比拼好吗?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到教室外去玩一玩!(和着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旋律跑跳出教室,课件引导歌词: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跳跳跳,我们唱唱唱,我们玩得多愉快!

第一、新课标核心成员吴斌于2014年文章认为,“(新课标中)首次使用这样一个价值概念,把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核心价值提出来只有我们这次的‘新课标’。《好朋友》(包括《你》)这个课的设计就是要‘解决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学习音乐的问题”。

首先,我在新旧版课标中均未查到“社会交往能力”这个词。旧版中倒是有专门的“社会交往价值”的表述,但新版已取消,只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句话来替代。我认为,用“促进”一词来描述音乐课程的社会价值是合适的,但把这说成能“解决社会交往能力”有点夸大了。这“能力”恐怕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共同努力后能否完成都值得怀疑的任务,把《你》课拔高到这样的高度不合适。

其次,把这“价值”说成是新课标中“首次使用”以及马达评价的“将社会交往价值纳入音乐课程价值的范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都欠妥。这“价值”的内涵金亚文在《音乐周报》上的文章概括为“集体主义精神”;旧课标是指“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依此审视,我认为我国以往音乐教育强调的正是这样的“社会本位论”观点。此外,如要强调《你》的“社会交往价值”,用老的“五讲四美”中的“讲礼貌”都比上述要具体点。作为刚升入小学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群,如何“融入”群体得了解一些基本礼仪包括课堂教学常规。我们不能一提“人文性”就搞得虚头巴脑、无限拔高,那样也无法评价该课教学是否成功。

再次,新课标强调的“核心”只有一个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把“解决社会交往能力”也说成是“核心价值”与课标不符。事实上,“修订版”的重要取向正是改

变以往过于“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倾向。此外,《你》中的“你”不只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可惜,很难在校园中看到教师主动向学生问好了。

第二,与吴斌从教材的人文主题设计出发强调“社会价值”不同的是,基层教师大多强调音乐本体教学。如注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X”和“XX”节奏的学习。但声称进行“两声部训练”“旋律重复”创作方法学习也太超前了。

教师杨瑜认为,该课“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懂得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能愉快而整齐地演唱歌曲《你》”。其实,新课标对小学一二年级的规定是:“能够用正确姿态……唱”。显然“懂得”跟“能够用”是不一样的,别看一词之差,其中隐含的评价观念差别很大。“懂得”是以往教学大纲常用评价词,指向的是“认知”,这在新课标中只出现过两次,即在关于学生应知道“嗓音保护”知识和方法时出现。而“能够”一词出现一百多次,几乎遍及所有内容要求,强调的是学生对某些东西已经掌握并能运用,指向的是“实践能力”。另外,“整齐地演唱歌曲”也显不恰当,这样的一首主要是礼貌性功能的歌曲,一个接着一个或分小组进行多样化的带有游戏式(幼儿园的特点)、“对歌”式的表演唱比较好,因为实现“幼小衔接教学”是《你》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让刚入学的小学生能短时间内用音乐的方式相互认识,进而建立“友爱”关系,并对小学音乐课先来一个整体性感知也是《你》课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些仅仅局限于“音乐”的学习是不恰当的。

除了音乐学习外,教师罗红梅认为,《你》“让他们在歌曲演唱方面培养自信心”。其实“能够自信地歌唱”是课标规定的7至9年级的任务。之前是否要培养这素质是可以探讨的,但对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这个陌生环境的学生的第一课便提出这个任务,这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刚到一个新环境,能学会放松,能尽快地融入群体就不错了。

教师叶梅认为:“可以通过创设‘问’的环境……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种子……如: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看到你们可爱的笑脸,我很想认识你们(走到一名学生面前唱着问‘你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的吗?学生回答说,‘老师,我想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用这简单的礼貌性询问来培养有点天方夜谭。

音乐教研员徐沛然在谈到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问题时举《你》课教学可“从语言说名字入手”。我认为

,按“奥”用“XX、X”来说人名是正宗运用,反过来组合节奏进行练习更符合中国人“姓+名”的文化结构特点。真要想“奥”本土化,不能仅直接“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