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征文6篇

家风征文6篇

家风征文6篇

【篇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而一个好的家风不光有利于家族子孙的良好成长,更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文明建设;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如沐三月春风,时刻

有一个好心情、好心态,会让人充满责任感、幸福感。同时,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且不论哪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尚,也不谈哪家的家风如何伟大,在这里我谈谈我的

家风。

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没有多么的高大上,但它让人很舒心,它就是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和睦相处。

家风一尊老爱幼

记得刚结婚那会,奶奶已经90岁高龄,意识不清、行动不便,那时公公已56岁了,他带奶奶就像照顾小孩一样,为她吃饭,抱她上厕所,还给她讲笑话(因为

当时奶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为此我还开玩笑问公公:奶奶能听懂吗?),当时

被公公的孝顺所感动,正如书上所说,很多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岂不知父母才是

真正的佛,在儿子两个月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公公哭的很伤心,在现在人的眼

里会认为那么大年龄了,至于吗?可在公公的眼里,那是他的至亲至爱。后来公

公又开始了照顾孙子的征程(唅唅)。说实在的,从来没见过一个男同志把孩子

照顾的那么好,他不烦不燥,也不溺爱孩子,对孩子很有耐心,他常说:‘‘带

孩子不光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而他确实做到了,他不光对自己家人如此,对外人亦是如此,也因为他的善良而有很好的人缘。这一点,老公也得到了很好

的遗传。

家风二乐于助人

去年,我们小区最后一期工程开始了,大路被堵了,只留出一条过人的小道,因

为有个高台,自行车、摩托车上下很不方便,公公找了一些水泥、沙子,给修出

一条坡道,邻居们都很感谢他。有时候谁家水龙头坏了,他也会帮忙修,谁家孩

子没人接了,他也会帮忙,等等。搬过来才两年,他就迎得了楼上邻居们的爱戴。

家风三和睦相处

结婚十六年,一直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是个精致的女人,她爱干净,也很

勤劳、善良,与她相处,让人很舒服,她没有电视剧里演得那种婆婆的霸道,不

待见媳妇,恰恰相反,她为我做了好多好多,说起来让我很感动、很知足。记得

刚生完孩子那会,她啥也不让我干,说累着了会落下病根,洗脚水都会帮我打好,衣服、床单、被褥都不让我洗,整整十年,都没让我洗过,她说;‘‘你们工作

那么累,有时间就歇歇’’。多么朴实的妈妈,她是真心待我如闺女。2012年,

婆婆腿做手术,换膝关节,我在医院照顾了一个月,病房里的人都羡慕婆婆有一

个好儿媳,可他们并不知道儿媳为什么会这么好?嘿嘿,这些都是受婆婆感染的,被婆婆的日常所做所感动、所熏陶。以至于出院后的半年,我为婆婆洗澡、洗脚、洗衣服,照顾她锻炼、康复。

虽然我的家风没有多么的标新立异,但我喜欢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家风让我心态

平和,让我一心向善,让我宽于待人,也让家庭充满快乐、充满爱、充满阳光!

那些永恒的记忆

宝鸡机床乌诗宇

从团支部的邀请,到看到共青团的征文文件,“家风”!多么感动的字眼!瞬间

让我穿梭到小时候那些难忘、感动、拼搏的那些日子!当初的那些事,今天再回味。我长大了,我懂了……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这是从小家人挂在嘴边的话。家

风是什么,从字面意思分解,家庭之作风!没错,一个人从小到大,良好的家风

家训,与未来以后的你,有着很大关系!包括现在,跟朋友聊起天来,家庭环境(家风)很大程度决定孩子的未来!我想,每个家庭,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家风,家训!都是希望下一代能茁壮成长,家,更温暖,爱,更多…不说那么多宏观的,一件件小事情,反映我的家风,简单,朴素的话语,不失我对家的爱……

小时候,从记事开始,陪在身边的、最熟悉的就是爷爷奶奶,父母为了家庭,不

得已想办法生活……为了养我长大,那时,家里条件艰苦,爷爷专门买了头羊。

天亮了,我还没起床,爷爷端来羊奶,热腾腾的冒着气,奶奶呢,煮了两个鸡蛋,连忙递给我!吃饱喝足后,给我穿好衣服,鞋子,送我去学校。因为生活在农村,家离幼儿园得3里路。每天,爷爷按时送我上下学,无论风吹雨打!每天到学校

门口,爷爷会说,今天要多学点,不仅要学会老师教的,更要学其他同学会的,

而你不会的!晚上回来我要考你呦!就这样,风吹雨打就是一年,我那时没有小

班中班,幼儿园上一年,接下来就是学前班,跟小学在一起!转学后,离父母小

卖部不远,父母就留我在小卖部住下,虽然小。但是,就是为了让我早上多睡会!

上学近!虽然留在父母处,但是爷爷依旧时常来看我!经常教我写字,因为小时

候字写得太难看,经常手把手教,我就是不愿意学…小学五年级,为了买一本辅

导书(那时候,都是抄题做,老师找一本辅导书,黑板抄点题,晚上回去做。买书,那时候只是为了不抄题),父母为了家,在外为商店订货……早上走的时候,给爷爷说,我要买本书,爷爷说,只要对你学习有用的,我都赞成!下午回来书

就在我面前,我心里那个高兴,终于不用抄题了。那时候,根本不懂大人的良苦

用心……最后才知道,就那本书是爷爷骑自行车先去镇上(约7公里)没有,然

后去县城(约10公里)新华书店买到的…用了整整将近一天时间……

有一年国庆节间,漫长的七天,农村的父老乡亲无凝就是秋种。帮忙跟父亲一起

送肥料。(十多年,从小卖部到商店,再到附带农业施肥,直到现在,父母奉献

着自己的青春,为了家庭,我都看在眼里)我问父亲,今年肥料每袋能挣多少,

父亲说,今年形式不好,咱们这,从开始我们一家,到现在四五家,都在打价格战,每袋最多1块钱。我说,那也太少了,父亲说,没办法,叹了口气!说罢,

我爸说咱们给邻村的送上20袋,你帮父亲把这个抬到车上!(为了送肥料跟秋

收父亲专门用积蓄买了农用车)每袋约100斤,我刚开始就抬不动,父亲说你给

我扶到肩上,我扛着就行…没想到,送到邻村家以后,居然是个奶奶在家,其他

人都没在,我正好在,给父亲帮忙,扶到肩上,一袋袋整齐放到顾客家里……我想,这次我在给父亲帮忙,那没有我,家里也没年轻人的话。父亲会怎么办……

回到家里,父亲脱下那穿了几年的短袖,肩上满是血迹,那年,我15岁,我深

深的哭了…很痛心!现在想起来,每袋1元,20袋20元,车的油费等,下来能

有多少,现在在外一顿饭就得10余元……就这样,父母能省就省,能赚就赚,

一做就是20年,直到现在,撑起这个家,供我跟弟弟上学……

2009年开始,爷爷虽是64余岁,但性格总是闲不下来!总喜欢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们那一带好多人地里种的树,恰巧遇上那些年轻人,就这样爷爷加入到挖

树的行列,奶奶在家顾家!爷爷这一做就是5余年(直到2014年,身体的缘故),知道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他很高兴!因为每天能有80块钱的收入!对于

爷爷来说,对家庭也是一种减负…爷爷,热情、质朴、善良,有些村里人卖树,

比如挖一棵5元,爷爷宁愿少要些,只愿把村邻的书卖出去,他就很高兴。种树,养树,到收购,只要客商过来,他就很开心…爷爷觉得,村里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他也心里倍感欣慰,至于村邻给多少报酬,他也不多说!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直

到现在,值得学习,我佩服爷爷……父母的商店,也渐渐有了起色。从开始小卖

部到2009年,母亲打算附带衣服,到后来的农用物资…弟弟也越长越懂事,都

能感受到家里人的努力与艰辛。虽然忙,但是父母不忘教导我跟弟弟,做人要厚

道谦虚,踏踏实实,不可投机取巧,就像他们做生意一样,万不可缺斤少两,这

样打的是自己的脸!有时候,讲讲身边的哥哥姐姐的事情,用例子告诉教导我跟

弟弟,脚踏实地,稳步前进!这句话到现在,依旧真理!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免费为老人体检,奶奶被查出血糖高,凝似为糖

尿病,听到这个消息,奶奶觉得不可能,笑着说,我又没乱吃啥,怎么会呢,奶

奶很乐观,很勤快,做的饭我最爱吃。家人知道后,立刻带奶奶去医院检查,结

果可想而知!奶奶说,没事,我年纪这么大了,该吃吃改喝喝,没啥的!说出这话,我心里难受但也为奶奶乐观的心态感到欣慰!因为我知道糖尿病根本治不好,只能通过药物控制!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佩服……住院期间,爷爷一直照料,我

放学后就跟父母过来探望!爷爷跟奶奶一辈子了,很少做饭,慢慢的,竟然也学

会了炒菜做饭,而且味道也不错……到如今,爷爷奶奶一起顾家,相互照顾,合

理饮食,生活规律,直至相守终老!

…………

其实,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无法用语言来具体阐述。总之,家的温暖,爱的

永恒,子女的幸福,就是良好的家风!儿孙满堂,就是老人的幸福;工作稳定,

就是年轻人的暖心;和和睦睦大家庭,就是下一代的幸福……

【篇二】

母亲或女性在家风的培育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母教一

直是儒家文化伦理传统中的一个信条,刘向《列女传》就列举了大量模范母亲的

事迹。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母亲在家风培育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默默的践

行者。《新唐书?元稹传》中称:“稹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稹与白居易齐名,诗作天下传诵,号“元和体”。苏东坡八岁到十岁时,父亲进京赶考,落榜后四处游历,由母亲在

家教他读书。有一件事,在东坡的传记中很有名,就是母亲教他读《后汉书?范

滂传》,范滂为大义从容赴死,母亲与他相互鼓励,情形感人,少年东坡对母亲说:母亲,如果我长大后成为范滂,你答应吗?苏母说:你若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他母亲那样的母亲吗?

于右任不足两岁时母亲病逝,由大伯母房氏倾力抚养,房氏是一位有主见的女性,对侄儿的学习督促甚严,于右任每日下学后,房氏都要仔细检查他的学业,每晚

都要陪伴于右任读书。于右任后来回忆说:“伯母督课每夜至三鼓,我偶有过失,或听到我在塾中嬉戏,常数日不欢。”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名字是祖母给起的,母

亲俞明诗是浙江山阴人,知书达理,教子有方,《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记载陈

寅恪十一岁时,“春,仍寓南昌。正月元夕,母教以姜白石鹧鸪天‘柳悭梅小未

教知’词”。

中国于明末清初出现了以女性教育为主的“闺塾师”。高彦颐称:“来自于女性

教育的不断增长和被接受程度,至明末清初时,已出现了一个清晰可见的拥有文

学和传统教育的闺秀群体。”知识女性群体的壮大,使女性在家风培育中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袁枚《随园诗话》中记载,一次他在杭州置酒,招女眷游西湖,有才女名瑶英写诗辞谢云:“呼女窗前看刺凤,课儿灯下学涂鸦。韶光一刻难虚掷,那有闲看湖上花。”王次山《题钱修亭夜纺授经图》一诗云:“辛勤篝火夜

灯明,绕膝书声和纺声。手执女工听句读,须知慈母是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

幅十分温馨的“慈母课儿图”。

【篇三】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重视教育孩子,这种家风对我

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亲说的不多,但身体力行。他总在勤勤恳恳地劳动,总有做不完的活。以前,

我们家三个孩子都上学,大姐读中专,二姐读高中,我读初中。他自己跑运输,

为赶趟数,白天拉回货物来,晚上出发,十一二点才能回来,有时太累,就把车

停在路边安全地方,趴在方向盘上睡一会儿再出发。快过年了也顾不上休息。他

的手很粗糙,有厚厚的老茧,一到冬天,去山上运煤,那里风大,手指头上经常

皮肉裂缝,裹满胶布。跑运输时,把厂家带的汽车修理说明书通读了一遍,对于

一些小的故障,耳朵就能听出来,也能修得住,避免了一部分的开销。

生意淡季时,父亲在家里也闲不住,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个遍,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他对物品都很珍惜,从来舍不得轻易扔掉,自己保管的东西往往比较耐用。

买房子前,我们租房居住,搬家时一针一线也要拿上。住进新房子后,家里有空

余的屋子可供租住,一些年轻人租住期满搬家时,尚能使用的东西,嫌累赘,都

不要了,爸爸看着可惜就留了下来,浆洗浆洗又能用了。

父亲做营生也颇有工匠精神,很细,也很用心,做出来的活儿比较美观。爷爷家

里的电线是爸爸拉的,电工看了以后居然喝彩。院子里的台阶有磨损,他也要用

水泥抹的有棱有角。做营生从不将就,总要干到自己满意为止,从没有过得去就

行了这种想法。他会自己套炉子,做得一手好菜,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他对爷爷奶奶也颇为孝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孝易顺难。奶奶脾气大,父亲也

从不顶撞。爷爷岁数大了,有时提一些不中意的要求,父亲也总是委婉地解释。

父亲参加工作后,把单位少有的一次所发的20个锅魁、10个扭丝饼用木箱子装

好,全部捎回去给老人。他那时每月工资是42.5元,有一次把25块钱和6尺布

票全部给爷爷买了年货。为了老人晚年有娱乐节目,还和大伯等几个兄弟凑钱给

爷爷买了电视机。老人大便不通,爸爸用开塞露帮助通便。爸爸兄弟4个,爷爷

奶奶更愿意在我家长住。

父亲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一定要供孩子读书。他小学毕业就参加劳动了,经

常说自己就是吃没文化的亏,所以尽管家庭负担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让我们读

书的机会。他65岁还在辛勤劳动,供三个孩子读书。我们当中,以二姐学历最高,硕士研究生毕业。

父亲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是舍得进行投资。小的时候,

父亲用裁成1寸见方的小卡片工整地写上“人”“口”“手”等字,教我学习。

我稍大点,他去天津跑运输的时候,还给捎回来一套《故事大王》连环画,那个

年代算是精美的图书了,有中国古代英雄人物故事、国外儿童故事,绘画逼真,

富有教育意义。上小学时,父亲买了《唐诗一百首》,金盾出版社的,图画唯美,将诗中的意境很好的展现出来。他叮嘱我暑假每天背一首,于是上午背诗,下午

考试。他看到我纸上为加强记忆而抄写的诗句,就竖起大拇指,说肯下辛苦。

他还教我写作文,由他定题目,我写,他再进行修改。为了节省纸张,用卷烟盒

纸翻过来用,经过他修改后的文稿往往符号众多,有需要删的,有需要调换位置的,有提出疑问需要思考的。一开始文稿被他修改得密密麻麻,随着功夫的加深,后来慢慢就修改得少了。

他是一名党员,喜欢读报看书。那年家里订了《山西晚报》,跑车休息,就拿起

来看,还和我交流,国内外发生了什么大事,有什么政策出台。退休后这个习惯

也没改,我每个月回家,有时他正好出去了,看到床上放着打开的报纸和一副折

叠眼镜。家里有一本《毛泽东传》,封皮题目是繁体字的,看了不止一遍。他坚

持每天看新闻联播,每当看到我党取得的巨大成就,欣喜不已。此外爱看纪录片,尤其是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读报看书遇到生僻字,他总是拿出现代汉

语词典来查一查,把字音、解释义、例句、同义词抄到本子上。

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很好,带领我国从贫穷的年代走过来,使国家日益富强,变化日新月异。毛主席时代,爷爷分到了地,新社会他赶上了好政策,凭着勤劳

就可以致富。他小的时候缺衣少食,现在白面大米,想吃啥都有,穿戴样式也多。自古以来老百姓种田都得纳粮交税,如今不用了,国家还给予补贴。社会治安安

全有序,大家都能安居乐业。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终于光荣

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想起来,不知不觉中,父亲给我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为人要忠厚老实,做事要踏踏实实,勤俭持家,艰苦奋斗,教育好孩子,努

力做出最好的自己。

【篇四】

味道,是酸涩的橘子,是香甜的蛋糕,是浓苦的咖啡,是辛辣的芥末。每一件东

西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那么“家风”是什么味道呢?

家风是爷爷手指间缠绕的书香味,清高、纯净。从我记事起,爷爷总是一手抱着我,一手翻阅书籍,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颜氏家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到曾国潘要求子弟“勿忘耕读

之家风”,一个个家教故事、一句句家训箴言,承载着爷爷对我的期望与嘱托,

也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幸福,是释放,是激

烈的舞动,是内心的沉淀。正所谓物质粮食暖胃,精神粮食慰心,读书不仅仅是

学习,是一种修身,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明礼知义的民族精神文脉传承。

家风是父亲袖口处遗留的墨汁味,正直、平和。过年的时候,家里和亲戚邻里的

春联都是父亲一手操办,提笔落下,满屋的墨香;字里行间,火红的纸上,墨的

味道永远留存。一只毛笔,一瓶墨汁,一沓生宣纸,一张砚台,这文房四宝,陪

伴了父亲几十年交替的四季,也充实了我的每个春夏秋冬。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父亲总会告诫我们:身正则心正,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把每一个中国

汉字练好、练活,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可不能丢。父亲的一字一句伴随着我

的学生时代以及工作生涯,每每困惑之余,我总会一个人静静待在书房里,一撇

一捺书写心中所思,在墨香中,我闻到父亲的味道,踏实又温暖,一切阴霾一扫

而空。

家风是母亲围裙上沾染的饭菜味,勤劳、朴实。家是《望月怀远》中那不可企及

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灞上秋居》里的雁群南去。每

年大年初一,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和面、揉面、醒面、擀面皮、剁馅,放配料、包饺子,父亲则坐在灶台劈柴烧水,父母亲分工协作,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

碗碗晶莹剔透的饺子新鲜出锅,一家人围桌而坐,笑声不断。母亲是个讲究人,

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饭菜做得香甜可口,她常挂嘴边的话是:“人这一生,要

懂得知足常乐,无愧于心。”我们从心底敬佩母亲,敬佩她对民俗传统文化的坚

守和传承,更是敬佩她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

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

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同理,家风的味道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细细品味慢慢感悟,爷爷的“不可一日不读书”,父亲的“墨味人生观”以及母亲的“知足常乐论”,都将使我受用一生。

【篇五】

在唯物辩证法中提出这么一个观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就国

家而言,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汇聚而成,要想一个国家形成良好的风气,就离不开一个个家庭中良好家风家训的形成。荀子的《劝学》中有云,“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总是能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良好的家风家训可以帮助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受益终生。从小到大,奶奶最常在我耳边说的一句话就是“守规矩”。小时候我一直不理解,只把它当作耳边风,直到所接触的人和事越

来越多,渐渐有了更深的体会。

“守规矩”是一种对规矩的敬畏,对自我的保护。小时候在过马路的时候,看着

没车,心里就想不管红绿灯、斑马线,直接穿过去。奶奶把我拉住了,教导我说

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我不解,问奶奶现在又没有车,为什么还要去等红灯,走斑马线。奶奶回答我说,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走

斑马线是交通规则,要遵守。在一次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播放了一部交通安全的

教育宣传片,我才了解了奶奶的用心。遵守交通规则,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宣传片中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发生原因十有八九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导致,要么自己抱憾终生,要么连后悔都没有机会。当我们遵守

交通规则过马路时,机动车主就会有意识的注意和避让,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安全

系数。

长大后发现,“守规矩”更是为做人做事的法则。上学担任学生干部的时候,有

一次老师下发贫困生认定的任务给我,让我负责完成班级贫困生认定的事情。按

照文件的指示,要求成立一个贫困生认定小组,且贫困生申请本人不能在内。我

贪图方便,没认真按照文件要求,导致结果有名贫困生在认定小组内,并认定为

了特困生,这就导致了实际情况比他还困难的同学只能认定为普困。发现问题后,我马上重新组建了贫困生认定小组,重新进行了贫困生认定工作,并郑重地在班

会上向同学们做出自我批评。回头想,如果我能够“守规矩”,那么就能更高效

地完成工作,这也成了刻在我心头的一个教训。

现如今,“守规矩”的家风家训,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骨髓,是长辈留给我宝贵

的财富。我将珍惜这份珍宝,并为之不断贯彻落实,将这份珍宝不断传承下去。

【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义方既训,家道

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的“知礼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仓廪实”,家风是如此的让人珍视。

“不学礼无以立”,家风是立身做人的准则。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家风总是

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和成就着每一位伟人。“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庭对

知识的尊重,于是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他提出的“仁爱”思想至今都是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母刺字”是一个家庭对精忠报国的敬畏,

于是培养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飞,他保家卫国,守护了一方安宁。94岁老革命周智

夫“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的纯正家风令世人称赞。正如《礼记?

大学》所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

风铸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成为历史英雄人物“兼济天下”

的内生动力。

“小家紧系大家”,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中国呼唤文明家庭,家风同样

为实现幸福美丽“中国梦”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雷国平夫妇携手馈桑梓的教育

实践就是从对自己孩子开始,然后扩及到家族的孩子,再到家乡的孩子们,从而

在整个村形成崇尚教育、发展教育的风气。龚全珍家庭建好“小家”,服务好

“大家”的服务奉献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街坊邻居,让琴亭镇这片红

土地充满着和谐的气息。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

族才能好。”家庭应当成为也必然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千万个家庭的

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基础,社会发展才有推动者。

“一家仁,一国典仁”,家风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家风建设关系党风和政风。习

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

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

边工作人员。”作为引领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少数”,家风建设既是提升个

人政治能力的必然,也是秉承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的关键所在。纵观已

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都有“家族腐败”因素。党的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有能力有素养的干部,需要能治国能兴邦的干部,这

些干部最典型的就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有良好

的道德修养的焦裕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爱家爱国,如此才是“修身

齐家”以“治国平天下”。

鲁迅曾讲: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民魂便千千万万家魂做支撑,凝小家之风,才能成中华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