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检测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0.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3.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主谓倒置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2、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3、舍

(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4、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

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检测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0.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学习知识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齊桓晉文之事章 1993. 四. (1) 「孟子:齊宣晉文之事章」一文所用「以羊易牛」、「為長者折枝」、「刑於 寡妻,至於兄弟,以御于家邦」三例,分冸屬於論說文上的哪種例證?(3%)又三者分冸說明什麼道理?(6%) 答: (1) 1995. 三. (1) 文中「伓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這句話表明孟子的立場是怎樣的?「我 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這句話可見齊宣王的想法是怎樣的?(3%) (2) 孟子游說齊宣王行仁政,他捕排了什麼論點?(4%)他認為怎樣做才可以達 到目標?(4%) (3) 孟子游說時用了什麼技巧?詴舉出三項,引例說明。(6%) 答: (1) 孟子的立場: 他表明自己主張以仁義治天下/行仁政/推崇王道/保民而王,反對霸政/不談霸業。 齊宣王的想法: 他承認自己不是吝嗇,因有不忍之弖/惻隱之弖/仁弖,所以才用羊把牛換去。 (2) 孟子所捕排的論點: 1/ 指出行仁政可以王天下; 2/ 指出齊宣王有行政[的條伔; 3/ 說明行仁政的具體方法。 他認為行仁政的做法: 1/ 推廣恩德(推己及人)/把好弖好意施於他人身上。(舉斯弖加諸彼) 2/ 善待老帅/尊敬老人,愛護帅小,都由親及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帅吾帅以及人之帅) 3/ 依序推行/以身作則,先做妻子的榜樣,然後到兄弟,再到全國老百姓。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 孟子的游說技巧: 1/ 措辭委婉(因勢冺導):孟子明白齊宣王的弖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據

對方的經歷(掌握已知事伔)來設問,引導其思考,然後說明事理。 2/ 層層推進(論點明確):孟子逐步解說,由淺入深,使齊宣王明白「德」、「保民」、「不忍」、推恩」的意思,逐層深入,最後解釋「王天下」的 道理。 3/ 善用比喻(具體生動):孟子運用比喻把哲理要點具體化、形象化,如用「舉百鈞」、「舉一羽」來說明用力的大小/用「察秋毫」、「見輿薪」 來說明視力的效果/用「挾太山」與「折枝」比喻「不能」與「不為」。 4/ 類比推理(用近義事例來推論):以「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推斷出「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的結論, 使齊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沒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5/ 對比(用正反兩面):運用對比的手法指出推恩與不推恩的結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此外,又以「恩足以及禽獸,而 功不至於百姓」作對比,以見齊宣王不行仁政,實不合理/「挾太山」 與「折枝」作對比,說明「不能」與「不為」的分冸,從而指出齊宣 王不行仁政,實「不為」而非「不能」。 6/ 善用例證:孟子運用不同方式的例證以加強說服力,如事例「以羊易牛」/ 語例:詵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設例:挾太 山以超匇海,為長者折枝等。 1998. 七. (1) 詴說明本篇的論述目的。(1.5%) (2) 孟子運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不為」和「不能」?(4%) (3) 作者運用了下列哪些說理手法?詴分冸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4%) 甲層層遞進 乙下筆立論 丙運用對比 答: 七. (1) 論述目的: 孟子游說齊王施行仁政/推行「王道」。 (2) (3) 運用的說理手法: 甲. 層層遞進: 孟子先提出「保民而王」,然後逐步解說,借齊宣王「以羊易牛」一 事肯定其「不忍之心」;再從「恩及禽獸」推論至「恩及百姓」,只 是「為」與「不為」之分別;最後解說「王天下」的道理。層次分明, 由淺入深。 丙. 運用對比: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 2、以小易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牲畜,大牲畜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权,然后知轻重权,名词作动词,称一称 1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二、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何 4、牛何之(牛之何)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之 6、舆薪之不见不见舆薪 7、何以异以何异 8、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主谓倒装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四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 主旨:通過孟子和齊桓王關於「王道」的對話闡明孟子提倡以仁道統一天下的政治主張。國君只要具有不忍之心,然後推廣惠及百姓,天下事便可運 於掌上。文中亦充份表現出孟子說服齊桓王的論辯論技巧。 段落大意: 一、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孟子借齊桓王的詢問,引入施行仁政治民,無人能擋。二、「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的仁術,有「保民而王」的基礎。 三、「王說曰」至最後「王請度之」。 孟子設喻說明「不為」及「不能」的分別,進而鼓勵宣王推恩及百姓,行仁政。 內容分析 本文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由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孟子一向主張行仁政,反對以武力服人的霸政,但宣王對霸政卻極有興趣,一開始就向孟子請教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蹟。 由於孟子不同意霸道,因此他避開了齊桓王的問題,轉移話題,使宣王難以拒絕,只好抱姑且聽之的態度,提「德如何,則可以王矣?」這種空泛的問題。孟子趁此機會,立刻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禦」這個中心論點。由此可見,談話一開始,孟子已掌握了主動權。 孟子引入「王道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次:由「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在文中肯定齊桓王可以「保民」,他舉出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推論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有實行仁政的基礎。接著又以「百姓皆以為愛也」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對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取宣王的信任。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àng]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zhū]?”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húsù],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ū]]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páo chú]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duó]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yú]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xié]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齐桓晋文之事

18、《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 原文欣赏《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

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

【K12学习】《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四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 6、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何 4、牛何之(牛之何)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之 6、舆薪之不见舆薪见 7、何以异 以何 8、未之有也之 状语后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

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到这里,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如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若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此处一连

(完整版)齐桓晋文之事字词整理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2、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5、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8《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 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回答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 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题日是编者加的:齐恒,即齐恒公(?一前643),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前697—前628),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君。齐公、晋文公均在春秋五霸之列。 二、字词梳理 (1)齐宣王(?一前301):名辟疆,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2)无以,则王乎: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无以,不得已。以,同“已”,停止。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保民:安民,养民。 (4)胡龁:人名,齐宜王的近臣。 (5)何之:到哪里?之,往。 (6)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7)舍之:放了它。舍,释放。 (8)觳觫:恐惧战栗的样子。 (9)就:走向。 (10)以羊易之:用羊米替换它(指牛)。古人以牛为牲之最大者,羊的地位低于牛。 (11)诸:“之乎”的合音词。 (12)爱:吝惜。舍不得。 (13)诚有百姓者:的确这样(对我有误解)的百姓。 (14)褊小:狭小。 (15)异:对……感到奇怪。 (16)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17)隐:痛惜,哀怜。

译文:齐桓晋文之事章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我是孔子的学生,从来不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传下来。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大王一定要我谈,不得已,那我就谈谈用道德的力量征服天下吧?” 齐宣王问:“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只要你爱民,这样就能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问:“从哪知道我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大王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宰了它来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一样。’那人问道:‘那么,是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的。” 孟子说:“凭这样的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当然知道大王您是于心不忍啊。”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啊。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所以就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怪罪老百姓以为大王吝啬。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大王如果真的怜悯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宰一头牛和一只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啊!我真的不是吝啬钱财小气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的这种不忍心正是仁爱的开始,因为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啥心思,我能揣磨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只是这样做了,回头再来问问自己,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的心就豁然开朗了,但我这种心情与王道相符合,又有什么道理呢?”

2019-2020学年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知识模块梳理训练(二)齐桓晋文之事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知识模块梳理训练(二) 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褊小(biǎn)庖厨(páo) 侃大山(kǎn)陈词滥调(làn) B.忖度(dù)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沐猴而冠(guàn) C.商贾(gǔ)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卓有成效(zhuó) D.浸渍(zì)赡养(shàn) 孺子牛(rú)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为长者折枝 B.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盖亦反箕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罔民而可为也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夺:夺取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说明 D.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臣未之闻也 B.莫之能御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臣闻之胡龁曰 6、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 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桌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真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手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太王去邠。此包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圆凿,其能入乎?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闲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駢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务:致力,专力从事 B.以鼓琴干威王干:冒犯 C.身亲往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D.亡国乱君相属属:接连

齐桓晋文之事写作特点

二、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到这里,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