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儿科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市场分析(修改)

目录 一、行业简介 (2) 二、产业链 (3) 三、行业的发展概况 (4) 四、行业的管理体制 (5) 五、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9) 六、行业市场分析及趋势 (9) 七、公司销售情况 (10) 八、同行业竞争态势 (11) 九、未来发展规划 (14)

微生态制剂市场分析 一、行业简介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也叫活菌制剂或生菌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只含有活菌或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目前微生态制剂己被应用于饲料、农业、医药保健和食品等各领域中。它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运用优势菌群,经过鉴定、培养、干燥等系列特殊加工制成的。80年代初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根据对病、健畜禽肠道12种正常微生物群定性、定量和定位测定结果,提出了幼龄畜禽下痢的原因是肠内菌群比例失调的新观点,在此微生态失调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活菌制剂称为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能提供营养、防治疫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畜禽产品的生产性能,使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从而使得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相应降低。可促进肉质改善,减少脂肪沉积。微生态制剂以其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优越性而倍受世人关注。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微生态制剂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公司主营的微生态制剂产品有:1.仔猪宝,主要功能为改善肠道功能,提高仔猪抗病能力,防止腹泻、拉稀。适用于保育猪。规格有500g/袋,20袋/箱和500ml/瓶,20瓶/箱两种;2. 促长灵,其功能主要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尿中的氨氮排放。适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 2.菌根 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4.反硝化作用 5.硫化作用 6.氨化作用 7.共生 8.微生物生态学 9.根际微生物: 10.根圈效应: 11.根土比: 12.氨化作用: 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 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 16.拮抗(antagonism): 17.寄生(parasitism): 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 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21.TOD: 22.DO: 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 二、填空题 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

,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 ,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 B、肠杆菌 C、埃希氏菌 D、芽孢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 B、木质素 C、半纤维素 D、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氨 B、氧 C、N2 D、N2O 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氨 B、氧 C、N2 C、N2O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 A、恒浊连续培养 B、恒化连续培养 C、恒浊分批培养 D、恒化分批培养 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A、假单胞菌 B、根瘤菌 C、蓝细菌 D、自生固氮菌 7、许多霉菌在农副产品上生长时易于产生霉菌毒素,下列中哪些条件最适于产生霉菌毒素?() A、高温高湿 B、高温 C、蓝细菌 D、自生固氮菌 8、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A、嗜热微生物 B、嗜冷微生物 C、嗜酸微生物 D、嗜压微生物 9、超嗜热细菌主要是()。 A、古生菌 B、真细菌 C、真菌 D、霉菌 10、酸矿水的形成是微生物对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转化的结合,下列哪种循环与酸矿水形成有关?() A、S循环 B、N循环 C、磷循环 D、硅循环

(参考资料)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2010年10月 (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王文建程茜整理) 参加制定的专家(以单位名称笔画为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玉君);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邵彩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蒋丽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万朝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儿科(黄志华);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潘家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庆斌);武汉市儿童医院(梅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张琳);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姜秀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马廷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刘作义程茜);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儿童医院(李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黄永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惠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王梅);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王文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钱新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王宝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吴斌) 前 言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环境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方面。人体肠道中定植着400-500种(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有10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一方面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和营养,又不对肠道菌群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人体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拮抗(防御感染)、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等。肠道菌群正常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对保护机体的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出现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和移位),则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疾病和内源性感染。婴幼儿肠道菌群形成过程的障碍与过敏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制备成的制剂,具有维持或调整微

2018年益生菌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2018年益生菌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益生菌的前世今生 ............................................................................................... - 5 -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润滑剂......................................................................... - 5 -国内可食用益生菌名录尚有成长空间 .......................................................... - 7 -研究开发与配套政策:起步晚,奋力追赶................................................... - 9 -行业展望:个体小,价值大 .............................................................................. - 10 -全球益生菌市场:平均增长率约在10-15% .............................................. - 10 -产业链:上游外国垄断,下游多点开花..................................................... - 12 -重点产业介绍之一:酸奶与乳酸菌饮料市场未来空间大........................... - 15 -重点产业介绍之二:看好未来肠胃健康益生菌保健食品........................... - 21 -益生菌市场未来生存指南 .................................................................................. - 25 -差异化与电商化,走在益生菌产业浪潮前端 ............................................. - 25 -投资建议............................................................................................................ - 29 -风险提示............................................................................................................ - 29 - 图表1: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三大类 ..................................... - 5 -图表2:肠道内益生菌群比例决定了人群健康程度............................................. - 6 -图表3:常见益生菌功能特性一览 ...................................................................... - 6 -图表4:益生菌具有四大类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特性......................................... - 7 -图表5:经我国政府准许添加的动物饲料、可食用益生菌名录 .......................... - 8 -图表6:益生菌研究与开发应用史 ...................................................................... - 9 -图表7:各国益生菌管理政策一览 .................................................................... - 10 -图表8:2010-2014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 - 11 -图表9:2016年全球益生菌市场地区结构........................................................ - 11 -图表10:2010-2014年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 ............................................ - 11 -图表11:1985-2004年三种益生菌专利号申请情况......................................... - 12 -图表12:1985-2004年益生菌专利号基本被强国垄断..................................... - 12 -图表13:雪印乳业、生物技术和养乐多在嗜酸乳杆菌的基础专利申请对比.... - 12 -图表14:全球益生菌原料市场CAGR5.6%...................................................... - 13 -图表15:国内益生菌厂商2017年产值对比(万元)...................................... - 13 -图表16:国内益生菌供应商差异化技术解决方案 ............................................ - 13 -图表17:益生菌产业链示意图 ......................................................................... - 14 -图表18:全球益生菌产业链下游三大类产品占比 ............................................ - 15 -图表19:不同国家的传统发酵食品与所用菌种................................................ - 15 -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Microbial Ecology 绪论 1. 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生物+非生物 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 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和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 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 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⑤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 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 5.什么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什么? 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和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 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有三层含义: 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 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格局和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 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加和空缺的反应等。 8.简述物种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物种的增加和去除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内的成员和数量;入侵物种通过资源利用改变生态过程;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8-29T15:04:14.8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杜春雷 [导读] 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作生菌剂或者活菌制剂,主要用于补充畜禽消化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元素,促进动物体内消化道菌群的平衡性与协调性。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升畜禽对饲料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机体的抗病能力,最终满足动物生产需求。现重点从多个层面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张家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作生菌剂或者活菌制剂,主要用于补充畜禽消化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元素,促进动物体内消化道菌群的平衡性与协调性。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升畜禽对饲料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机体的抗病能力,最终满足动物生产需求。现重点从多个层面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动物微生态制剂;畜牧业;应用 前言 饲料中抗生素的泛滥,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益无害。而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安全替代品,无疑为食品安全的进步添了动力。目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鸡、鸭、牛、羊以及水产养殖等各方面,作为一种物质增剂,这完全符合微生物生态原理,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其现状与前景。 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简述 1.1简介 动物微生态制剂也叫活菌制剂,它是一种生物制品,常用于调节宿主的机体微生态平衡。动物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肠道内免疫细胞,以消灭有害微生物来为动物预防疾病,无毒害副作用,通常被当作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中的动物养殖有很大帮助,在畜牧业中也越来越体现出重要的作用。 1.2来源 微生态制剂里的有益菌种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从动物自身提取,如动物的肠壁,第二类途径是动物周围的生存环境,例如土壤和饲料等等。要能在畜牧业中进行作用,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是安全无副作用,具有很好的粘附作用,容易培养,活性较高等等,才能对动物的健康生长或免疫力的提高进行促进。 1.3分类 我国农业部1999年发布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按照菌种分类,可分为乳酸杆菌类(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芽胞杆菌类(包括蜡样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肠球菌类(包括尿链球菌、禽链球菌、乳链球菌、粪链球菌等)、酵母菌类(包括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等)、双歧杆菌和光合细菌等。这些菌种各有所用,例如乳酸菌有10多个属、100多个种。乳酸菌的杀菌能力使得它能够抑制微生物造成的腐烂,为动物补充营养,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增强动物免疫力。芽胞杆菌属性好氧,能消耗肠内的氧气,降低局部氧分子浓度,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繁殖。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2.1防止机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改善肠道内的环境 动物菌群和许多病原菌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如胺、氨和细菌毒素。但是添加了微生态制剂后不仅能促进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质的产生。乳酸菌可产生有机酸和抗菌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肠道pH值,促进宿主生长发育,保持健康。 2.2产生有益物质起补充营养的作用 益生菌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后,体内代谢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有用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以作为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吸收,也可以促进钙向动物体内的增加,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2.3增强动物免疫能力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激活剂,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增强动物的抗病性,能及时杀灭病原菌侵入体内,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畜牧业中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分析 3.1应用到养禽行业上 在集约化养殖家禽中,由于过大的饲养密度、较差的卫生情况和换料情况等会降低家禽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根据相关实验可知,微生态菌群对家禽的肠道具有调节作用,没有饲喂微生态制剂的家禽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喂养组,但是其大肠中菌群数则多于喂养组。微生态制剂能够将雏鸡利用饲料率大大提高,将其成本和鸡的发病率降低,将使用抗生素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家禽产品与绿色安全的要求是符合的。将微生态制剂饲喂给家禽,没有饲喂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法氏囊指数等都低于饲喂组的。另外将益生素添加到蛋鸡的日粮中,可以将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提高,同时还可以将粪中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大大减少。 3.2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上的应用 母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母猪的产奶量,增强免疫力,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大大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育肥猪的饲料里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强食欲,明显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加快了生猪出栏时间,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在公猪饲料中添加微生物益生菌可提高公猪精子活力,提高母猪受精率,能显著提高公猪的生产性能。 3.3应用到反刍动物养殖上 将微生态制剂喂养给奶牛,对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能够将奶牛消化养分的速度加快,使奶牛瘤胃后营养素的流量增加,使其免疫能力加强。(1)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作用。奶牛乳房炎不但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好,同时很好地解决了牛奶中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5-18T15:23:01.3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作者:陈清刘少敏吴香兰 [导读]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采用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制备,可调整微生态的平衡,防治疾病。 (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微生态疗法指的是通过采用微生态制剂,帮助生理性有益菌进行生长发育,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重新建立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微生态制剂的主体主要包括肠道菌群中的生理性细菌,例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用于防治新生儿疾病,例如早产儿喂养困难、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以及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治疗等。 【关键词】医师在线;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采用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制备,可调整微生态的平衡,防治疾病。大量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微生态制剂可治疗多种疾病。目前,我国的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发展迅速较快,菌种和制剂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临床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菌属特异性,国外采用的产品疗效证据和国内应用的微生态制剂不一致,本次研究就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的论述,总结如下: 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概念 微生态制剂指的是人或者动物的正常优势细菌群研制成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和酪酸菌);兼性厌氧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粪链球菌);需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1]。 1.2微生态制剂的自身特点 1.2.1丽珠肠乐 丽珠肠乐是一种单一双歧杆菌成份的活菌制剂。患者口服后,双歧杆菌和肠道厌氧菌占据肠粘膜表面,构成一种生物学屏障,形成一定的定植抗力,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定植入侵。双歧杆菌可通过发酵葡萄糖产生大量的醋酸和乳酸,使患者的肠道PH值和Eh逐渐的降低,抑制患者的比分致病性细菌,另外,还可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患者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复杂多糖,阻止患者的肠道内潜在致病菌和毒素[2]。 1.2.2促菌生 促菌生主要是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因为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在患者的肠内停留时间大约为8d ,口服后患者不容易被胃酸破坏,进入患者的肠道后能够消耗一定量的氧气,造成厌氧的环境,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胃肠内的氧化还原电势,促进患者的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生长,与有害菌争夺一定量的营养,抑制其它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使得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功能能够恢复。缺氧环境不利于自身的生长,不会在患者的肠内长期的停留。 1.2.3妈咪爱 妈咪爱属于复方乳酸菌营养剂,具有活的粪链球菌、枯草杆菌以及Vit C、 Vit B12 、烟酸酰胺、乳酸钙以及氧化锌等,可直接调整菌群的失调,控制患者的病原菌数量,恢复患者的微生态平衡,患者口服妈咪爱之后,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在肠道内可发生定居并且繁殖。枯草杆菌可分泌促进一定量的消化酶,分解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促进患者的消化功能,粪链球菌分泌细菌素以及促肠活动素,抑制患者肠道内有害菌生长和繁殖。另外,活菌制剂中具有大量的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锌、钙, 可产生一定量的β-葡萄糖醛酸酶,使得患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成为尿胆原排出体外。因此,妈咪爱可对母乳性黄疸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有明显的退黄作用[3]。 2.2.4 培菲康和普乐拜尔 培菲康是一种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三种肠道固有菌的复方制剂,患者口服后可重建宿主的肠道菌群间的微生态平衡,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发挥一定的生物屏障作用,清除患者肠内的有毒物质,防止外来菌的不断入侵,可诱导局部肠粘膜和T 淋巴细胞亚群致敏和激活,在患者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抗原后的活化过程起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另外,可分泌的促肠活动素,促进患者的肠道运动,分解转化和吸收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促进患者无机盐、矿物质吸收和利用。普乐拜尔主要是在上述三种活菌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蜡样芽孢杆菌,因为蜡样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菌,进入患者的肠道后可大量的生长和繁殖,和需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等致病菌进行争夺营养,抑制生长和繁殖,消耗患者肠道内的氧气创造厌氧环,促进三种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 进一步的调节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4]。 2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2.1腹泻病的防治 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大多数的腹泻患者存在一定的肠道菌群紊乱,采用益生菌制剂可有效防治各种腹泻病。益生剂,例如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以及博拉德酵母菌可对急性腹泻病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的病程,降低患者的腹泻的严重程度。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目前临床上儿童多发的急性腹泻症,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具有明显减少,数量减少程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多种益生菌可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的水样泻具有明显的效果[5]。 2.2乳糖不耐受 食物中的乳糖不能被有效的分解,会引起患者发生渗透性腹泻以及肠鸣、腹胀以及腹痛等,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含有一定量的β-半乳糖苷酶,可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少乳糖不耐受患者的各种症状。 2.3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 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新生儿及婴儿肠绞痛以及儿童功能性腹痛等,益生菌制剂可补充肠道生理菌、发酵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产生乳酸以及醋酸,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患者的胃肠正常生理功能,显著减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临床症状[6]。 2.4肝脏疾病 大量的临床研究说明,患有肝病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严重肝脏疾病患者,例如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急性肝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研究报告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研究报告 来源:中国数字医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81314.html,浏览次数:36日期:2012-06-08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报告说明(请详细阅读): 一、本报告撰写来源于两套数据库: 一套数据库侧重于零售药店,来源于10个地区、1200多家药店的销售数据。十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福建、新疆、河南、湖北、江苏、重庆。 另一套数据库来源于16个重点地区、500家多抽样医院的销售数据,16个重点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石家庄、沈阳、哈尔滨、济南、南京、杭州、西安。 二、本报告将医院和零售两套数据结合起来对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分析,其中对于产品全国销售额的计算是依靠医院进货价和批发商的批发价格进行计算的; 比如妈咪爱,按照医院和药店的进货价计算,2007年销售额在2.8亿元左右。若按照厂商的出厂价计算,则2007年销售额应该在2.3亿元左右,若按照医院和要点的零售价格计算,则妈咪爱2007年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三、报告中对产品的地区销售分析以原始抽样数据为主(相关的图表下方均有说明),其中零售市场和医院市场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不同渠道,因此两套抽样数据之间的对比没有意义(如妈咪爱在北京医院市场监测数据和零售市场检测数据之间的对比没有意义)。 报告正文: 1 肠道微生态制剂市场概述 1.1 肠道微生态制剂产品介绍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科学,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 modulator)是由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合生素。1989年Fuller把益生菌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1994年在德国召开的会议上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再次修订:“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他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我国1996年公布了6种菌,即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岐杆菌、酵母菌、DM423腊样芽胞杆菌、SA38腊样芽孢杆菌等可用于动物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制剂临床上可用于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止泻和防止便秘)、抑菌或杀菌作用(细菌素)、护肝(内毒素)、降压、调脂(甲羟戊二酸单酰辅酶A)、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 本报告中所述的微生态调节剂重点分析益生菌类,包括下列产品: 复合菌株制剂:贝飞达、金双歧、美常安、妈咪爱; 其它产品为单菌株制剂。 就菌种选择上,主要有: 含双歧杆菌制剂:贝飞达、金双歧、丽珠肠乐、培菲康; 含方乳酸菌制剂:贝飞达、金双歧、乳酸菌素; 含蜡样芽胞杆菌制剂:肠复康 含枯草杆菌制剂:美常安、天悦婷、妈咪爱 含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整肠生 本报告所述微生态调节剂的适应症均为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其中妈咪爱主要用于小儿腹泻的治

9.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

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 一、名词解释: 无菌动物;悉生生物;根际微生物;附生微生物;互生;共生; 寄生;拮抗;捕食;物质循环; 二、填空题 1.从____,____,____,____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____,____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冷微生物;从____,__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酸微生物;从____,__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碱微生物;从____,____和__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__、____、____。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____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____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供基础。 5.微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群:____,____,____, ____和____。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_,____,____和 ____。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____和____。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____,____和____。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__,____和____。 11.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高于/ml,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ml 。 12.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有、、、、。 二、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 (1)克雷伯氏菌 (2)肠杆菌(3)埃希氏菌(4)芽胞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 (1)纤维素 (2)木质素(3)半纤维素(4)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1)氨 (2)氧 (3)N2(4)N2O 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 (1)氨 (2)氧 (3)N2(4)N2O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 ) (1)恒浊连续培养 (2)恒化连续培养 (3)恒浊分批培养 (4)恒化分批培养 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 (1)假单胞菌 (2)根瘤菌 (3)蓝细菌(4)自生固氮菌 7.许多霉菌在农副产品上生长时易于产生霉菌毒素,下列中哪些条件最适于产生霉菌毒素?() (1)高温高湿 (2)高温 (3)高湿(4)低温 8.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 (1)嗜热微生物 (2)嗜冷微生物(3)嗜酸微生物(4)嗜压微生物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1.地西泮耐受特点:抗催眠产生快,焦虑慢。 2.苯巴比妥中毒,加速排泄药:碳酸氢钠 3.巴比妥急性中毒致死原因:深度呼吸抑制 4.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5.偶尔失眠:唑吡坦 6.早醒、夜醒:氟西泮、夸西泮 7.老人,小孩催眠:水合氯醛 8.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失眠:谷维素 9.紧张,恐惧引起的失眠:氯美扎酮 10.对所有癫痫都起效:丙戊酸钠 11.癫痫大发作:苯妥英钠 12.癫痫小发作:乙琥胺 13.精神运动发作,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14.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15.抗癫痫药有肝毒性:丙戊酸钠 16.地西泮不良反应:嗜睡,共济失调,耐药,依赖 17.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头晕,共济失调,血小板,粒细胞减少 18.抗癫痫药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是:地西泮 19.诱发癫痫发作的药:利培酮 20.抑制5-T H的抗抑郁药:舍曲林 21.抑制HE的抗抑郁药:马普替林 22.抑制5-T H及HE的抗抑郁药:度洛西汀 23.抑制5-T H能及HE能的抗抑郁药:米氮平 24.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NE,5H T,DA:吗氯贝胺 25.吗啡急性中毒致死原因:呼吸抑制 26.吗啡镇痛适用于:急性锐痛 27.吗啡适用于各种剧痛,不包括:颅脑外伤剧痛 28.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延迟产程 29.镇痛药可用于剧烈干咳:可待因 30.哌替啶代替吗啡用于剧痛原因:依赖性弱 31.吗啡解救药:纳洛酮 32.吗啡戒毒代替品,成瘾性低:美沙酮 33.镇痛比吗啡强,也成瘾:芬太尼 34.镇痛是吗啡1/10,成瘾弱:哌替啶 35.适用于分娩止痛的药:哌替啶 36.脑功能改善药:×西坦、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利斯的明、胞磷胆碱、艾地苯醌、银杏叶提取物。 37.有心梗,脑梗避免使用:选择性CO X-2抑制剂 38.对CO X-2抑制比CO X-1作用强:美洛昔康 39.儿童感冒发热首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40.儿童病毒发热用药引起肝损伤:阿司匹林 41.禁用于儿童发热的CO X-2的退热药:尼美舒利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益生菌行业分 析报告 2019年6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产业内涵丰富,应用场景广阔 (5) 1、基本概念:性能类别多样,健康功能较优 (5) 2、产业应用:行业历史悠久,应用场景丰富 (8) (1)益生菌发酵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9) (2)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药品 (9) (3)益生菌动物饲料添加剂 (10) (4)益生菌果蔬发酵液 (10) 二、市场分析:市场体量充裕,国内空间较大 (11) 1、消费潜力:潜在需求旺盛,商业化可行度高 (11) (1)国民经济稳健增长,医疗保健需求旺盛 (11) (2)慢性病问题普遍,益生菌提供解决方案 (12) 2、市场现状:行业蓬勃发展,未来空间充足 (13) (1)益生菌市场规模较大,潜力充足 (13) (2)利润空间充足,推动利润增长 (14) (3)益生菌塑造细分龙头,市值空间较大 (15) 三、老牌益生菌企业丹尼斯克的发家之路 (15) 1、一站式食品添加剂供应商 (15) 2、全球益生菌产业领跑者 (16) 四、重点企业:看好益生菌细分龙头成长空间 (17) 1、伊利股份:乳制品龙头企业,酸奶新品增长强劲 (17) 2、江中药业:单品业绩突破,产品前景可期 (19) 3、汤臣倍健:并购强化益生菌模块,补足产品线布局 (21) 4、健合控股:国内早批益生菌企业,双主业驱动发展 (22)

5、安记食品:复合调料研发制造引领者,看好益生菌新生业务 (23)

益生菌产业内涵丰富,应用场景广阔。益生菌是“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其种类丰富,特征差异明显,仅人体内的益生菌就超过400 种,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健康功能较为优异。1935 年,益生菌产业化起步,随后的数十年间,益生菌的行业应用不断繁荣丰富,发展至今,益生菌的应用已经涵盖发酵食品、膳食补充剂、保健品添加剂、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多个方面。从全球范围看,与食品相关的益生菌产品主要包括发酵乳制品、饮料、保健食品、糖果零食四大类。 益生菌市场体量充裕,国内空间较大。我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需求空间仍在扩大。1)2017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达46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896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4%。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大健康产业中属于消费群体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2)鉴于益生菌的优异健康功能定位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双增长,加之益生菌产品品类多,益生菌消费的需求人群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不仅是儿童、老年人,现在年轻人也开始注重补充益生菌。这不仅带动了大健康产业领域消费体量的增长,也标志着益生菌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 老牌益生菌企业丹尼斯克的发展历程。从丹麦企业丹尼斯克的成长历程看,外延式并购是公司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线,成为一站式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的重要推力。公司把技术研发定位为“火车头”,益生菌品牌的积极建设与维护是丹尼斯克成为世界领先的酸奶发酵菌种、益生菌菌种生产商的主要驱动因素。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答案

第八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化为硝酸态氮的过程. 2土壤微生物区系: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物质强度. 3 土著性微生物: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的微生物,如革兰氏阳性球菌,色杆菌,芽孢杆菌,节杆菌,分支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和从霉,他们常年维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等变化而引起数量变化,其数量变化也很少. 4发酵性微生物: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很敏感的微生物,在有新鲜动植物残体存在是可爆发性的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残体消失后又很快消退的微生物,包括各类革兰氏阳性阴性无芽孢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链霉菌和根霉等. 5 生物降解:是指环境微生物被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是彻底分解为CO2和水的过程. 6 BOD5 :表示在20℃下,1L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天所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数。 7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采用强氧化剂将1升污水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8根土比:即根际微生物数量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值来表示。 9根圈:也称根际,指生长中的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二.填空 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偏利共栖,互利共栖,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和捕食等. 2.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有益影响有::改善对植物的营养源,产生生长调节物调节植物生长,分泌抗生素类物质抑制植物潜在病原菌生长和增加矿物质的溶解性. 3.沼气发酵的三个阶段分别由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水解性细菌或发酵性细菌、产酸产乙酸的细菌群、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三种菌群的作用。 4.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1L水中大肠杆菌群数不超过3个 5.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为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 6一种种群因另一种种群的存在或生命活动而得利,而后者没有从前者受益或受害,此两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偏利作用___。 三. 判断 1. 在制作泡菜和青贮饲料过程中存在有拮抗关系。(正确) 2. 反硝化作用只有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正确) 3有机物质是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产甲烷细菌可以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做为碳源。(错误)4协同共栖的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时彼此受益,互相获得利,是一种互生关系。(正确) 四. 单选题 1. 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关系可称为:(A) A 协同共栖 B偏利共栖 C 共生D中立 2.下述那个过程需要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D) A 脱氮作用 B 氨化作用 C固氮作用 D 硝化作用 3. 下述那种方法处理污水可产生甲烷:(C) A 曝气池 B 活性污泥 C 厌氧消化 D 生物转盘法 4.缺钼可能影响那个过程:(D)

微生物生态学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 习题 一、填空题 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 ,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 ,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二、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1)克雷伯氏菌(2)肠杆菌(3)埃希氏菌(4)芽孢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1)纤维素(2)木质素(3)半纤维素(4)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1)氨(2)氧(3)N 2(4)N 2 O 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1)氨(2)氧(3)N 2 (3)N 2 O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1)恒浊连续培养(2)恒化连续培养 (3)恒浊分批培养(4)恒化分批培养 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1)假单胞菌(2)根瘤菌(3)蓝细菌(4)自生固氮菌7、许多霉菌在农副产品上生长时易于产生霉菌毒素,下列中哪些条件最适于产生霉菌毒素?() (1)高温高湿(2)高温(3)蓝细菌(4)自生固氮菌 8、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1)嗜热微生物(2)嗜冷微生物(3)嗜酸微生物(4)嗜压微生物9、超嗜热细菌主要是()。 (1)古生菌(2)真细菌(3)真菌(4)霉菌 10、酸矿水的形成是微生物对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转化的结合,下列哪种循环与酸矿水形成有关?() (1)S循环(2)N循环(3)磷循环(4)硅循环 三、是非题 1、氨化作用只能在好氧环境下才能进行。 2、反硝化作用完全等同于硝化作遥的逆过程。 3、一般情况下土壤表层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土壤下层。 4、嗜冷微生物适应环境生化机制之一是其细胞膜组成中有大量的不饱和、低熔 点脂肪酸。 5、嗜酸微生物之所以具有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的能力是因为其胞内物质及酶是嗜 酸的。 6、嗜碱微生物具有在碱性条件下生长能力的根本原因是其胞内物质及酶也是偏 碱(嗜碱)的。 7、草食动物大部分都能分泌纤维素酶来消化所食用的纤维素。 8、共生固氮和游离固氮都在固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9、大量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要服用维生素,这是为了补充因肠道微生物受抑 制减少维生素的合成。 10、解性质粒携带有编码环境污染物降解酶的全部遗传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