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我们知道,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好的打光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捕捉物体特征,提高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那么本章,维视图像为您分享一下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及应用特点。

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在一定工作距离下,光束集中、亮度高、均匀性好、照射面积相对较小。常用于液晶校正、塑胶容器检查、工件螺孔定位、标签检查、管脚检查、集成电路印字检查等。适用光源:30、45、60、75等角度环光。

垂直照明

特点及应用:照射面积大、光照均匀性好、适用于较大面积照明。可用于基底和线路板定位、晶片部件检查等。

适用光源:0角度环光、条型光源、面光源。

低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对表面凹凸表现力强。适用于晶片或玻璃基片上的伤痕检查。

适用光源:90度环光。

背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发光面是一个漫射面,均匀性好。可用于镜面反射材料,如晶片或玻璃基底上的伤痕检测;LCD检测;微小电子元件尺寸、形状,靶标测试。

适用光源:背光源、平行背光源。

多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RGB三种不同颜色不同角度光照,可以实现焊点的三维信息的提取。适用于组装机板的焊锡部份、球形或半圆形物体、其它奇怪形状物体、接脚头。

适用光源:AOI光源。

碗状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360度底部发光,通过碗状内壁发射,形成球形均匀光照。用于检测曲面的金属表面文字和缺陷。

适用光源:球积分光源,通常也叫圆顶光、漫反射光源。

同轴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类似于平行光的应用,光源前面带漫反射板,形成二次光源,光线主要趋于平行。用于半导体、PCB板、以及金属零件的表面成像检测,微小元件的外形、尺寸测量。

适用光源:同轴光源,平行同轴光源。

以上是常用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照明方式或组合的用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有相关需求和问题,欢迎与维视图像取得联系,我们拥有AFT全系列视觉光源,可为您提供最合适的照明方案。

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例举 我们知道,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好的打光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捕捉物体特征,提高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那么本章,维视图像为您分享一下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及应用特点。 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在一定工作距离下,光束集中、亮度高、均匀性好、照射面积相对较小。常用于液晶校正、塑胶容器检查、工件螺孔定位、标签检查、管脚检查、集成电路印字检查等。适用光源:30、45、60、75等角度环光。 垂直照明

特点及应用:照射面积大、光照均匀性好、适用于较大面积照明。可用于基底和线路板定位、晶片部件检查等。 适用光源:0角度环光、条型光源、面光源。 低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对表面凹凸表现力强。适用于晶片或玻璃基片上的伤痕检查。 适用光源:90度环光。

背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发光面是一个漫射面,均匀性好。可用于镜面反射材料,如晶片或玻璃基底上的伤痕检测;LCD检测;微小电子元件尺寸、形状,靶标测试。 适用光源:背光源、平行背光源。 多角度照明 特点及应用:RGB三种不同颜色不同角度光照,可以实现焊点的三维信息的提取。适用于组装机板的焊锡部份、球形或半圆形物体、其它奇怪形状物体、接脚头。

适用光源:AOI光源。 碗状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360度底部发光,通过碗状内壁发射,形成球形均匀光照。用于检测曲面的金属表面文字和缺陷。 适用光源:球积分光源,通常也叫圆顶光、漫反射光源。 同轴光照明

特点及应用:类似于平行光的应用,光源前面带漫反射板,形成二次光源,光线主要趋于平行。用于半导体、PCB板、以及金属零件的表面成像检测,微小元件的外形、尺寸测量。 适用光源:同轴光源,平行同轴光源。 以上是常用机器视觉光源的照明方式,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照明方式或组合的用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有相关需求和问题,欢迎与维视图像取得联系,我们拥有AFT全系列视觉光源,可为您提供最合适的照明方案。

机器视觉光源的选择

机器视觉光源选择 一、机器视觉光源分类 OPT机器视觉光源共有25大系列 1、环形光源(OPT-RI系列) 特点:环形光源提供不同角度照射,能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有效解决对角照射阴影问题。高密度LED阵列,高亮度;多种紧凑设计,节省安装空间;可选配漫射板导光,光线均匀扩散。 使用:PCB基板检测;IC元件检测;显微镜照明;液晶校正;塑胶容器检测;集成电路印字检测;通用外观检测。 2、条形光源(OPT-LI系列) 特点:条形光源是较大方形结构被测物的首选光源;颜色可根据需求搭配,自由组合;照射角度和安装随意可调。 使用:金属、玻璃等表面检查;表面裂缝检测;LCD面板检测;线阵相机照明;图像扫描。 3、高均匀条形光源(OPT-LIT系列) 特点:高密度贴片LED,高亮度,高散射漫射板,均匀性好;良好的散热设计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寿命;安装简单、角度随意可调;尺寸设计灵活;颜色多样可选,可定制多色混合、多类型排布非标产品。 使用: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服装纺织;印刷品质量检测;家用电器外壳检测;圆柱体表面缺陷检测;食品包装检测;灯箱照明;替代荧光灯。 4、条形组合光源(OPT-LIM系列) 特点:四边配置条形光,每边照明独立可控;可根据被测物要求调整所需照明角度,适用性广。 使用:PCB基板检测,IC元件检测;显微镜照明,包装条码照明;二次元影像测量。 5、同轴光源(OPT-CO系列) 特点:高密度排列LED,亮度大幅提高;独特的散热结构,延长寿命,提高稳定性;高级镀膜分光镜,减少光损失;成像清晰,亮度均匀。 使用:此系列光源最适宜用于反射度极高的物体,如金属、玻璃、胶片、晶片等表面的划伤检测;芯片和硅晶片的破损检测,Mark点定位;包装条码识别。 6、底部背光源(OPT-FL系列) 特点:用高密度LED阵列面提供高强度背光照明,能突出物体的外形轮廓特征,尤其适合作为显微镜的载物台;红白两用背光源、红蓝多用背光源,能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满足不同被测物多色要求。 使用:机械零件尺寸的测量;电子元件、IC的引脚、端子连接器检测;胶片污点检测;透明物体划痕检测等。

通用照明光源的发展趋势

通用照明市场常用的光源包括白炽灯、紧凑型荧光灯(CFL)、线性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以及新兴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 LED)等。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通用照明市场也成为业界致力提高能效的重要目标。 就能效(总输出流明与输入功率比,lm/W)而言,不同的通用照明光源中,白炽灯的能效相对较低,标准60 W白炽灯能效范围介于10至13 lm/W之间(总输出为600至800 lm),而CFL的典型能效达55至60 lm/W(由于光损耗,55 lm/W 的CFL灯具的净能效仅在28至50 lm/W之间)。其它的光源,如金属卤素HID 灯能效约在80 lm/W,但在灯光投射路径上会有大量的损耗。 图1:通用照明光源的发展趋势 相比较而言,LED拥有着越来越高的能效,业界近期宣称的最强的白光LED 研发能力达到了132至136 lm/W,色温达(4,500-6,000K)。实际上,LED的低压、小体积、定向光、固态器件、长工作寿命等优势,对于通用照明特别具有吸引力。 LED通用照明系统面临的要求及挑战 对于LED在通用照明中的应用,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其要求。总的来看,LED通用照明系统涉及到LED光源(紧凑高效,提供宽广范围的色彩和输出功率)、电源转换(将交流墙式插座、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电源高效地转换至安全的低压直流电源)、控制和驱动(采用电子电路对LED进行稳压和控制)、热管理(结点温度控制非常重要,需要分析散热,从而实现更长的工作寿命)及光学器件等。 要开发高能效的LED通用照明解决方案,这几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重要。其中,本文主要讨论LED的控制和驱动,同时也会在下文的太阳能供电街灯照明示例中结合讨论高效的电源转换问题。 对于LED驱动而言,它面临的主要挑战就在于LED的非线性。这主要体现在LED的正向电压会随着电流和温度而变化,不同LED器件的正向电压会有差异,LED“色点”会随着电流和温度而漂移,而且LED必须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工作从而实现可靠工作。而LED驱动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工作条件范围内限制电流,而无论输入条件和正向电压如何变化。 对于LED驱动电路而言,除了进行恒流稳流,还面临着其它一些关键要求。例如,如果需要LED调光,通常采用的是脉宽调制(PWM)调光技术;而用于LED

人类照明发展史

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等,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可是人类并没有满足,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照明方法。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作成了蜡烛。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在室内用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只当做路灯用。后来经过改进,它才走进千家万户。 火把、蜡烛、油灯、煤油灯、煤气灯这些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那么有没有不用火也能照明的方法呢?有人曾经捉来大批的萤火虫,利用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来照明。这种方法虽然不实用,不过在人类的照明史上也算是最奇特的一种方法了。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 电灯泡(白炽灯):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程度会发光,这是最早的电灯,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 日光灯: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以电流而发光的。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也能省电。蒸汽灯有水银蒸汽灯、钠蒸汽灯。 下一代的新型照明光源,是LED灯,即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做的照明灯。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

机器视觉中的光源照明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944338.html, 机器视觉中的光源照明设计 作者:杨薇宋林潞李思琦刘诗琨 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5期 摘要:介绍了光源照明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光源照明设计中光源种类和基础照明及影响因素等诸多技术的理论分析,探究了设计光源照明系统时方法。 关键词:机器视觉;光源照明 引言 机器视觉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做各种测量和判断。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运动控制部分等。图像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将被测物的可视化图像和特征转化为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图像采集部分由光源、光学照明系统、被测物、镜头、摄像机构成,采集过程可描述为:在光源提供照明的条件下,被测物的图像经过镜头在摄像机传感器上得到清晰的图像,传感器将图像转换为模拟或数字视频信号,最后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输给图像处理部分。 因此,进行合理的光源照明设计,使被测物中的目标信息与背景信息得到最佳分离,可以大幅降低图像处理算法分割和识别的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定位、测量精度,使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得到提高。反之,如果光源照明设计不当,会导致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和成像系统设计中事倍功半。光源照明设计是决定系统成败的首要因素。光源照明设计要考虑多方面问题,主要是光源的种类和特性、基础照明技术、目标及其背景的光反射和传送特性。 1 光源照明技术 1.1光源种类和特性 理想的光源应该是明亮、均匀、稳定的。光源种类较多,根据发光器件本身可以分为卤素灯、荧光灯、LED灯、氙灯等,目前的发展趋势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LED光源的最大优点是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发光稳定、 寿命长、易于组成不同形状的光源等。 1.2基础照明技术 机器视觉照明设计的任务就是使被测物的特征与背景图像特征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从而易于特征区分。通常涉及以下照明技术:(1)明/暗场照明。暗场照明是相对于物体表面提供低角度照明,使用摄像机拍摄物体,如果镜头处在反射光线的视野内,属于明场照明,否则

机器视觉光源主要种类有哪些

机器视觉光源主要种类有哪些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上海选择机器视觉光源哪家好?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视觉光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工业检测、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主要研发及经营方向。 环形光源 最常见的LED光源之一,提供基本的照明作用。 随着光源距离产品的工作距离LWD变化而产生的亮度分布,如下图暖色表示亮;冷色表示暗。 条形光源 最常见的LED光源之一,可对长尺区域进行均匀照射,同时通过角度改变可以完成多种照明效果。 比如安装为斜向照射,以漫反射光进行拍摄、辨别,从而避免产生引起光晕的镜面反射光。此外,还可将CCD 与照明呈相同角度倾斜,以获取镜面反射光,从而突显出刻印等的边缘成分。

碗形光源 常见的LED光源,可以实现照明效果是均匀的无影光。 同轴光源 常见的LED光源,其突出特点是具备高对比度,在检测镜面、光泽面或希望以光泽差异进行辨别时非常有效。 低角度光源 和同轴光源的平行照射的理念正好相反,通过从小角度或几乎平行的角度照射LED,可仅突出边缘,轮廓或者表面的缺陷划伤。 点光源 最大特点是节省空间,同时可以实现小范围高亮度照明。 多角度光源 更加柔和的照明,以及放在不同高度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背光光源 以上介绍的所有通用照明的相同点是:光源位于相机和工件之间,使用正面打光,通过获取工件表面的反光而获得工件的表面信息。

以上介绍的即为常用的LED光源标准品类型。当然对于特殊的应用,也有很多种尺寸和形状的定制光源,有配合线扫描相机的线性光源,配合2.5D相机的多方向发光光源,配合贴片检测的多色AOI光源等等。 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视觉光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工业检测、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主要研发及经营方向。此外,公司还代理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和各类视觉附件。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坚持“用心,创造未来”的企业经营理念,并持续不断地把最优秀、性价比最高的视觉产品提供给广大用户,以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要求。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人类照明的发展历史 人类用同位素测定:地球的年龄是45.6亿年。当然,太阳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因此,阳光是一直围绕地球的。不过,月球作为太阳行星的年龄,月球对日的年龄为60亿年;月球成为地球卫星的年龄,月球对地的年龄为1.738亿年。因此,月光是很晚才照耀地球的。当然,即使是1.738亿年的月光,也足够了,因为人类的历史不足1000万年。 人类仅仅靠自然光照明是不够的,黑夜和冬季是漫长的。现代人推测:在某场雷电劈中森林后,浑身长毛的祖先们偶然学会了用火,火不仅带来了烤熟的食物,更可以照亮夜晚,进而驱逐野兽,带来温暖。从自然光到“热辐射光源”的跨越,就这样完成了。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 以篝火、火堆形式存在的“热辐射光源”不便于移动,于是人们拿起一根燃烧的树枝,在树枝另一段绑上更多的可燃物,蘸上油脂――火把就这样诞生了。早期的油脂,主要是动物脂肪,又肥又不好吃,就用来照明;其次就是松树油脂。火把的历史,可能有上百万年。 从1954年至1998年陆续发掘的位于福建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西北侧的“昙石山文化遗址”,距今4500-5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陶瓷做的油灯,有多个防风孔,比外国的同类灯早了1000多年,这是我国最早的油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油灯,被誉为“中华神灯”。 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20世纪)又被煤油取代。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中国最早的太阳能利用,其历史可追溯到2700年前。远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就已有了“阳燧取火”技术的记载,所谓“阳隧”,就是形似凹面镜的金属圆盘,对着太阳聚光,在聚光点点燃艾绒等易燃物,取得火种。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太阳能聚光器。沈括《梦溪笔谈》中对阳燧的原理作了科学的论述。 国外认为阿基米德是利用太阳能最早的人之一。约在公元前215-210年间,古罗马帝国的舰队侵占了西西里岛,派了一支舰队攻打希库扎港,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为了保卫家乡,他让每个士兵用擦亮的铜盾,排列在城堡上,把太阳光聚集反射到入侵的罗马舰船上,结果使舰船起火,敌人仓惶逃跑。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公元3000年前(据今5000年),埃及和希腊就有蜡烛的相关纪录,古代的蜡烛皆以动物脂肪制造。1358年,在英国伦敦,人

机器视觉中三种主要光源的分析报告

机器视觉中三种主要光源的分析报告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09级测控专业卫瑷宇 前言:此篇分析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前三部分分别分析了机器视觉中所使用的到的三种主要光源,第四部分对这三种光源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机器视觉中基于此类光源,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优化的方案。 一、LED同轴光源 基本特性:LED灯具有体积小、能耗小、热量低、亮度高、寿命长、环保及坚固耐用等多种优越性能,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光源选择,LED同轴光源基于LED灯的基本性质,经加工设计后,发出的光线平行垂直照射,均匀,适用于反射度极高的金属表面以及玻璃等,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凹凸物体的表面图像。 照明原理:在同轴灯里面安装一块45度半透半反玻璃。将高亮度,高密度的LED阵列排列在线路板上,形成一个面光源,面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之后,照射到半透半反玻璃上,光线先通过全反射垂直照到被测物体上,从被测物体上反射的光线垂直向上穿过半透半反玻璃,进入摄像头。这样就既消除了反光,又避免了图像中产生摄像头的倒影。物体所呈现出清晰的图像,并被相机捕获,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配备材料:

若干小型LED 光源,一个LED 线路板,一个半透半反射镜片,一个凸透镜,一个CCD 相机,相机和光源托架,各种连接电缆。 注意事项: 1. 因为处理的图像为边缘极细微破损的部位,分辨率要求较高,因此可选用线性CCD 相机。相机的具体性能要求还要再看对精度的要求。 2. 安装时,图2中A 透镜的位置必须经过多次调试才能确定,因为A 透镜的位置对光的路径影响很大,必须经过反复的调整直至达到图3黄色区域的效果时才能进行固定。 3. 同轴灯只能接收和物体垂直,也就是和镜头同轴光线,因此不能用来检测有弧度的物体。 适用场合:由于明亮均匀的照明光源能够覆盖整个视场,因此这套照明光源系统可以成为镜面加工过程中检测刮痕的理想光源。在工业中,可以用标准的同轴照明光源,检测轴承的边缘及其破损情况。 另外,同轴灯还有一种,就是点光源。因为点光源是和同轴镜头配合使用。事实上,只是把上面同轴灯45度半透半反的玻璃,移植到镜头里面去了,所以这时选的是同轴镜头。

照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照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照明大事记 1879 爱迪生发明电灯,当时他用的灯丝是炭精丝,第二年他又采用了碳化竹丝 1938 GE的研究人员伊曼发明了荧光灯,即俗称的灯管。其可见光比白炽灯更亮,由于是电能激发气体发光,不经过热能的转化,光电转化效率远高于白炽灯 1969 第一盏LED灯(红色)问世 1980 飞利浦公司发明紧凑型荧光灯,即俗称的节能灯,人类自此进入节能灯时代 1998 发白光的LED灯开发成功,为LED灯用作照明奠定基础 2000 LED等应用于室内照明,但因成本过于高昂,现尚未普及应用 2010各国开始淘汰白炽灯 2、全球范围内 *照明行业已朝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现全球范围内,较为知名的品牌仅有这几个:飞利浦、欧思朗、GE、松下、索恩、奇胜、库柏等,近几年这些企业的销售份额共占全球的60-80%以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电光源和灯具生产大国 电光源总量占全球产量的80%左右,其中约80%出口;灯具出口比重47.05%. *市场格局: 国外企业盘踞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厮杀于中低端市场! 3、我国电光源宏观形势:产值和销售额(2图片) 注释:工业总产值达600亿,2008年前年均增长在20%以上,其中2007产值和销售额增长达40%;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额出现回落,出现短期负增长! 4、我国电光源宏观形势:产量和产品类型 注释:2008年产量突破150亿只,2009年突破160亿只; *2008年出现CFL:白炽灯=1.2:1; *产品结构中白炽灯43亿只,2020年前将被大幅替换;、 *中国白炽灯年用量14亿只,2008、2009年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节能灯 2.1亿只。 5、我国电光源的利润 *前期行业利润维持20%以上,高于白炽灯利润率; *2008年后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有所下降! 次贷危机导致2008年后外销萎缩,国内行业竞争环境恶化,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有所下降! 注释:我国每年节能灯90%的产品用于出口,一方面是国内应用比率有限;另一方面是各种价格低廉的品质低劣的照明产品混于市场之中,消费者不容易分辨,反而在一些地区市场形成“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 6、现状总结 *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差。 “照明企业林林总总,诸多企业却大而不强”,至2009年2月底,中国照明灯具行业已有2963家企业,其中小型企业占据近90%的比例,大型企业只有15家。企业数量虽多

边干边学_机器视觉_第一章 选择光源

目录 第1章搭建机器视觉处理平台 (1) 1.1 选择光源 (1) 1.1.1 常见的光源类型 (1) 1.1.2 照明效果的优化 (5) 1.1.3 光源评估服务 (7)

第1章搭建机器视觉处理平台 通常,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 作为机器视觉系统开发工程师,我们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下面本文将依次介绍如何选择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并介绍一种对初学者来说性价比非常高的学习方案。 1.1 选择光源 刚接触机器视觉系统时可能无法意识到光源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成败。例如,把10斤红豆(待观察的对象特征)、10斤绿豆(不需要关注的物体)和10斤沙子(噪声)混合在一起让你在三分钟内把10斤红豆筛选出来和把10斤红豆、1斤绿豆、1斤沙子混合在一起让你在三分钟内把10斤红豆筛选出来,谁更容易些?显然干扰少(绿豆),噪声低(沙子)的工作才能干的又快又好! 选择光源的目标就是:1、增强待处理的物体特征; 2、减弱不需要关注的物体和噪声的干扰; 3、不会引入额外的干扰。 以获取高品质、高对比度的图像。 按照明方式的不同,光源可以分为:直接照明光源、散射照明光源、背光照明光源、同轴照明光源和特殊照明光源。下面,本文将依次介绍各种不同的光源。 1.1.1常见的光源类型 1.直接照明光源 直接照明光源就是光源直接照射到被检测物体上,它的特点是照射局域集中、亮度高和安装方便,可以得到清楚的影像。常见的直接照明方式有沐光方式、低角度方式、条形方式和聚光方式。 沐光方式 沐光方式常用的是LED环形光源,如图2.1所示。高密度的LED阵列排列在伞状结构中,可以在照明区域产生集中的强光。 图2.1的右方部分是LED环形光源的安装部分,其中被检测的物体应该在图中的Work 区域。

机器视觉光源照明设计基本要素分析

判断机器视觉的照明的好坏,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光源需要做到的!显然光源应该不仅仅是使检测部件能够被摄像头“看见”。有时候,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系统无法支持工作,但是仅仅优化一下光源就可以使系统正常工作。照明的目的是增强对比度。在一幅机器视觉的图像中,对比度代表着图像信号的质量,它反应了两个区域间的差别,比如物体和背景的差别。因此,设计光源照明的第一步是确定区域间的不同,然后用光源来突出这些不同之处。 对比度:对比度对机器视觉来说非常重要。机器视觉应用的照明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需要被观察的特征与需要被忽略的图像特征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从而易于特征的区分。对比度定义为在特征与其周围的区域之间有足够的灰度量区别。好的照明应该能够保证需要检测的特征突出于其他背景。 亮度:当选择两种光源的时候,最佳的选择是选择更亮的那个。当光源不够亮时,可能有三种不好的情况会出现。第一,相机的信噪比不够;由于光源的亮度不够,图像的对比度必然不够,在图像上出现噪声的可能性也随即增大。其次,光源的亮度不够,必然要加大光圈,从而减小了景深。另外,当光源的亮度不够的时候,自然光等随机光对系统的影响会最大。 鲁棒性:另一个测试好光源的方法是看光源是否对部件的位置敏感度最小。当光源放置在摄像头视野的不同区域或不同角度时,结果图像应该不会随之变化。方向性很强的光源,增大了对高亮区域的镜面反射发生的可能性,这不利于后面的特征提取。在很多情况下,好的光源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与其在实验室中的有相同的效果。好的光源需要能够使你需要寻找的特征非常明显,除了是摄像头能够拍摄到部件外,好的光源应该能够产生最大的对比度、亮度足够且对部件的位置变化不敏感。光源选择好了,剩下来的工作就容易多了!机器视觉应用关心的是反射光(除非使用背光)。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光泽及颜色决定了光在物体表面如何反射。机器视觉应用的光源控制的诀窍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控制光源反射。如何能够控制好光源的反射,那么获得的图像就可以控制了。因此,在机器视觉应用中,当光源入射到给定物体表面的时候,明白光源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控制好光源及其反映。 光源可预测:当光源入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光源的反映是可以预测的。光源可能被吸收或被反射。光可能被完全吸收(黑金属材料,表面难以照亮)或者被部分吸收(造成了颜色的变化及亮度的不同)。不被吸收的光就会被反射,入射光的角度等于反射光的角度,这个科学的定律大大简化了机器视觉光源,因为理想的想定的效果可以通过控制光源而实现。 物体表面:如果光源按照可预测的方式传播,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机器视觉的光源设计如此的棘手呢?使机器视觉照明复杂化的是物体表面的变化造成的。如果所有物体表面是相同的,在解决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没有必要采用不同的光源技术了。但由于物体表面的不同,因此需要观察视野中的物体表面,并分析光源入射的反映。 控制反射:本文前面提到了,如果反射光可以控制,图像就可以控制了。这点再怎么强度也不为过。因此在涉及机器视觉应用的光源设计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控制好哪里的光源反射到透镜及反射的程度。机器视觉的光源设计就是对反射的研究。在视觉应用中,当观测一个物体以决定需要什么样的光源的时候,首先需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如何才能让物体显现?”“我如何才能应用光源使必须的光反射到镜头中以获得物体外表?” 影响反射效果的因素有:光源的位置,物体表面的纹理,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及光源的均匀性。

机器视觉光源选型

机器视觉光源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获得一张高质量的可处理的图像是至关 重要。系统之所以成功,首先要保证图像质量好,特征明显。一个机器视觉项目之所以失败,大部分情况是由于图像质量。? 目的:将被测物体与背景尽量明显分别,获得高品质、高对比度的图?地位 :机器视觉三大技术(采像技术,处理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之一 · 重要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成败,处理精度和速度 透明矿泉水瓶表面日期检测,通过打光使得原本不易区分的字符与背景区分开来,取得图像对比度。

色温波长照度灰度值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绝对黑体的辐射和光源在可见区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来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 内传播的距离。也就 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 差2π的点之间的距 离。波长λ等于波速V 和周期T的乘积,即λ =VT。同一频率的波 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 速度传播,所以波长 也不同。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 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 能量,简称照度[1] , 单位勒克斯(Lux或 Lx)。为物理术语, 用于指示光照的强弱 和物体表面积被照明 程度的量。 指黑白图像中点的颜 色深度,范围一般从 0到255,白色为255, 黑色为0,故黑白图 片也称灰度图像,在 医学、图像识别领域 有很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波长 VLight光源标准波长为: 红光:625nm 绿光:525nm 蓝光:425nm 紫外:375nm 红外:850nm/940nm

机器视觉照明光源技术要点分析

机器视觉照明光源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照明光源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原始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处理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视觉照明光源系统的发展现状,接着介绍了其照明光源,然后研究了机器视觉照明技术,最后展望了LED照明光源技术。 关键词:机器视觉;照明;光源;要点 机器视觉系统通过相机及摄像机等进行目标图像信号的采集,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目标图像信号,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目标的跟踪、检测、识别及判断,最终检测出产品缺陷。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程序算法和图像质量会影响其质量和处理速度,其中图像质量主要由摆放物体的位置、目标表面情况及光源来决定。优质的光源可以将目标突出,有助于计算机对高质量图像的分析和处理。所以,照明光源技术直接影响着机器视觉系统的正常运行。 1介绍机器视觉光源技术的发展 自上世纪中期,人们提出了机器视觉概念,但是直至1985年,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各种设备及生产线中的广泛应用,一些厂商才逐渐意识到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机器视觉技术开始迅速发展。当下,中国的机器视觉企业已达到300多家,机器视觉系统的专业集成商有60多家,涵盖了各种机器视觉相关产品。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照明光源的重要性,国内外已经涌现了一些专门进行机器视觉照明光源开发的企业。相较于我国,国外已经具有成熟的机器视觉照明光源技术,比如日本的CCS企业制作的LED光源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美国的AI企业应用其先进的机器视觉照明光源技术,已经实现了对机器视觉系统的完善。他们的光源各有所长,日本的精致小巧,而美国的结实耐用。现在,我国的机器视觉光源代表制造商有上海纬朗与东莞康视达及OPT等,它们主要引入国外产品类型,并结合用户要求,开发部分专用产品。总之,目前机器视觉光源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 机器视觉照明光源 理想的光源应具有稳定、均匀、明亮的特点。但是光源种类繁多,可根据发光器件将其划分为LED灯、卤素灯、氙灯及荧光灯等。目前LED光源是发展导向。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发光效率高、发光稳定、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及易形成各种形状的光源等优点。 LED光源是本世纪的第四代光源,逐渐替代了白炽灯和荧光灯等传统光源。LED借助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景观照明、信号灯、显示屏及指示灯等各个领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通过发光装置、硅和摄像机的光谱响应,获得的光谱范围中,红外区域是其最有效的能量转换区域,故大部分固态相机都选择响应光谱中的近红外区域,所以,红外LED光源能用作其照明光源。最近,人们正在深入研究半导体发光材料,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材料,及完善LED制造工艺,研发出了颜色种类繁多、超亮的LED光源,其发光效果增强了约一千多倍,而且能显示出所有的颜色种类,而最关键的是这种超亮的白光LED,使LED应用领域有可能跨越到高效照明光源行业。 3 研究机器视觉照明光源技术 机器视觉照明旨在利用合适的光源,将光线射向被测物体,使背景和被测部分的对比突显出来。通过优质的照明,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分辨率,精简软件运算,使系统稳定性和精度得以提高;照明不适合时,则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曝光过度、花点及眩光等,进而会造成许多重要信息被隐藏;阴影会导致边缘误检;均匀性不好、信噪比不高则会给图像阈值选择带来困难,降低系统稳定性等。

机器视觉光源打光技术

CCS打光培训 概念: 1、直射光:直接照射物体的光。直射光的特点是被照物体后面会产生影子。晴天太阳光为 直射光。 2、扩散光:各种角度的光混合在一起的光。扩散光照射被照物体不会产生阴影,如无影灯 灯光就为扩散光,阴天的太阳光经过云层反射也是扩散光。 3、平行光:光的照射方向一致,光线平行的光。 4、偏振光:所有的光的振幅平面皆为同一平面的光,叫做偏振光。 5、直反射(镜面反射): 6、漫反射: 7、明视场:直接反射光进镜头。并不是说视野里物体亮就是明视场,物体亮度都是相对的, 光源亮度高也会使暗视场的物理比较明亮。 8、暗视场:散射光进镜头。 光的穿透性和反射性:波长长的光(红外光)穿透性好;波长短的光反射性好。穿透塑料薄膜检查物体首选红外;观测玻璃上灰尘划痕首选紫外。 扩散比率:反射能力。扩散比率高的光穿透性差。 人眼看不到红外光和紫外光,但是相机能够测到红外和紫外;相机对红外和紫外的感光也是有限的,要参照相机的感光特性曲线;紫外照射有些物体可以发出荧光。 常用照明方式:明视场、暗视场、背光照明。 一般相机都是装在被测物正上方,所以当使用同轴光的时候,是明视场;使用低角度光的是暗视场。 测试物体轮廓尺寸多选背光照明方式。 光源颜色的选择: 1、用光的穿透性或扩散特性。 2、被测物是彩色: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相机观察就是亮色(白色);吸收 其他颜色的光,相机观察就是暗色(黑色)。波长接近,吸收的少;波长相差大,吸收的多。 3、即使相同颜色的物体,由于材质不同,对光的反射特性也不同。短波长光照射不同材质 物体,反光率差异大;长波长光照射,反光率差异相对小。 偏光板和偏光滤镜: 作用:1、消除反光干扰: 利用原理:镜面反射中入射光为偏振光,反射光也是偏振光;漫反射中入射光是偏振光,反射光非偏振光。 例子:取玻璃窗中玩具的图像,视野里会有玻璃反射的光源影像,造成干扰。光源上装偏光板,镜头上装偏光滤镜。偏振光经玻璃反射仍为偏振光,利用偏光滤镜过滤掉这些偏振光即可消除光源影像干扰;玩具上为漫反射,总有一部分漫反射光到镜头里,即可成像。 缺点:亮度会被削减。 2、辨别材质:同一束偏振光经过不同材质折射,振幅面角度改变大小不同。这样再经过偏光板的过滤得到的图像亮度就不同(体现在相机上就是颜色不同),即可区分不同材

照明行业的发展

照明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节能照明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低碳经济推动节能灯的发展 随着生产、生活、城市街道等照明的持续增长,照明用电在电力消耗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目前,发达国家照明用电消耗的比重已经占到25%。与之相比,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照明用电已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12%以上,并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以2007年国内城市道路照明为例,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光源的1/3更换为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其节约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因此,国家发改委已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共同开展“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作为白炽灯替代品的节能照明产品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尤其是作为革命性新型光源--LED在“低碳”、“节能”的大势之下,更是插上了腾飞的契机。 (二)国家宏观调控带动基础建设 目前全球都在提倡使用节能环保产

品,国家实行政府节能补贴,这对生产大功率节能灯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以前许多企业车间照明都用高压汞泡或钠灯、金卤灯,耗电量大,而现在有些企业用了大功率节能灯以后,对比以前用电量省了很多,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开始使用大功率节能灯。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内需,大量的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建设工程即将上马,给大功率节能灯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就以上工程项目而言,对大功率节能灯来说商机很大。目前全球能源紧张,提倡节能环保,这给大功率节能灯带来机遇,可以将大功率节能灯代替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建设工程使用的汞泡、钠灯、金卤灯等耗电量大的光源,且寿命也长。 (三)节能灯普及程度有限,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节能灯受到价格因素、市场推广、购买习惯等因素影响,普及程度并不高,即便在一线城市,使用率也较低,因此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推广节能灯

机器视觉光源的选择

机器视觉光源的选择 机器视觉光源选择 一、机器视觉光源分类 OPT机器视觉光源共有25大系列 1、环形光源(OPT-RI系列) 特点:环形光源提供不同角度照射,能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有效解决对角照射阴影问题。高密度LED阵列,高亮度;多种紧凑设计,节省安装空间;可选配漫射板导光,光线均匀扩散。 应用:PCB基板检测;IC元件检测;显微镜照明;液晶校正;塑胶容器检测;集成电路印字检测;通用外观检测。 2、条形光源(OPT-LI系列) 特点:条形光源是较大方形结构被测物的首选光源;颜色可根据需求搭配,自由组合;照射角度与安装随意可调。 应用:金属、玻璃等表面检查;表面裂缝检测;LCD面板检测;线阵相机照明; 图像扫描。 3、高均匀条形光源(OPT-LIT系列) 特点:高密度贴片LED高亮度,高散射漫射板,均匀性好;良好的散热设计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寿命;安装简单、角度随意可调;尺寸设计灵活;颜色多样可选,可定制多色混合、多类型排布非标产品。 应用: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服装纺织;印刷品质量检测;家用电器外壳检测;圆柱体表面缺陷检测;食品包装检测;灯箱照明;替代荧光灯。 4、条形组合光源(OPT-LIM系列) 特点:四边配置条形光,每边照明独立可控;可根据被测物要求调整所需照明角度,适用性广。

应用:PCB基板检测,IC元件检测;显微镜照明,包装条码照明;二次元影像测量。 5、同轴光源(OPT-CO系列) 特点:高密度排列LED亮度大幅提高;独特的散热结构,延长寿命,提高稳定性;高级镀膜分光镜,减少光损失;成像清晰,亮度均匀。 应用:此系列光源最适宜用于反射度极高的物体,如金属、玻璃、胶片、晶片等表面的划伤检测;芯片和硅晶片的破损检测,Mark点定位;包装条码识别。 6 底部背光源(OPT-FL系列) 特点:用高密度LED阵列面提供高强度背光照明,能突出物体的外形轮廓特征,尤其适合作为显微镜的载物台;红白两用背光源、红蓝多用背光源,能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满足不同被测物多色要求。 应用:机械零件尺寸的测量;电子元件、IC的引脚、端子连接器检测;胶片污点检测;透明物体划痕检测等。 7、侧部背光源(OPT-FLC系列) 特点:多次散射发光,局部和整体均匀性都很好;尺寸定制灵活,可以做到较大面积;超薄设计,最薄产品可做到6mm 应用:大面积电路板电子器件检测与识别;透视尺寸测量;LCD坏点检测。 8、平行背光源(OPT-FP系列) 特点:采用精确光路设计,出射光接近理想平行光,整体结构紧凑。 应用:可以作为背光源用于高精度尺寸测量,也可配合同轴光学系统,用于检测光滑平整表面的细小划伤、碰伤等缺陷。 9、线形光源(OPT-LS系列) 特点:超高亮度;采用柱面透镜聚光;适用于各种流水连续检测场合。 应用:线阵相机照明专用;AOI检测;镀膜、玻璃表面破损、内部杂质检则。 10、线形同轴光源(OPT-LSC系列) 特点:大功率LED,高亮度,保证高度检测的需要;独特分光镜结构,减少光损失;适用于各种流水线连续检测场合。 应用:线阵相机照明专用;薄膜、玻璃表面破损、内部杂质检测;高速印刷质量检测。 11、点光源(OPT-PI系列) 特点:大功率LED体积小,发光强度高;光纤卤素灯的替代品,尤其适合作为镜头的同轴光源等;高效散热装置,大大提高光源的使用寿命。 应用:配合远心镜头使用;用于芯片检测,Mark点定位;晶片及液晶玻璃底基 校正。 12、球积分光源(OPT-RID系列) 特点:具有球积分效果的半球面内壁,均匀反射从底部360度发射出的光线, 使整个图象的照度十分均匀;红、白、蓝、绿、黄等多种颜色可选;可调制出任何颜色。 应用:适合于曲面,表面凹凸不平的工件检测;适合于表面反光较强的物体表面检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大体上经过如下四个阶段:汽车灯具的演变随着汽车光源的更迭而发生。 第一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由燃料(蜡烛、煤油或乙炔)直接燃烧发光。但存在发光效率很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等明显缺点。能满足早期车灯的要求。 第二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白炽灯。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汽车灯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前照灯上。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接着,先后出现汽车反光镜、启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新技术,1925年开始汽车真正进入白炽灯汽车灯具时代。20世纪50 年代又出现卤钨灯,很快成为汽车强光源的主要灯泡。将替代白炽灯、卤钨灯成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的光源。 第三代汽车照明系统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第四代汽车照明系统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ED半导体PN结二极管。使PN结系统受到激发,当一个正向偏压施加于PN结两端时。载流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当处于高能态的不稳定载流子回到低能态复合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多余的能量将以光子形式释放,就是LED电致发光原理。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蜡烛灯。 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HID灯以及LED灯。自从奥迪家族第一款加装LED前灯的车型R8曝光以来,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国际上高档轿车生产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纷纷推出配有五彩缤纷的LED灯具的新款式轿车以吸引顾客,尤其是日本汽车对LED应用已相当广泛。被称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国际上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汽车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慢慢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除了基础的照明之外,装饰成为其另外一个功能,当然,汽车照明灯发展史万变不离其宗,汽车大灯最根本的还是照明,从先前的卤素大灯到后来的氙气大灯,再到现在的LED灯,照明效果和配套的装饰效果越来越突出。现在汽车灯种类较多,作为汽车外装照明灯,有夜行照明灯、雾灯、转弯时用于弧线照明的曲线灯以及方向指示灯;汽车后部有刹车灯、方向指示灯、与前照灯同时燃点的尾灯、在停车场易于找到的有溯源反射特性的反光镜、倒车灯以及车牌照明灯等。夜行照明灯俗称“大灯”,合理使用大灯应做到会车时变成近光,会车后及时变回远光,以放远视线,弥补会车时造成的视线不清。

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2019年2月第30卷一第1期 照明工程学报 ZHAOMINGGONGCHENGXUEBAO Feb.一2019 Vol 30一No 1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陈大华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上海一200433) 摘一要:当前全球已进入半导体照明新时代?LED光源日趋成熟?OLED和激光光源曙光初现?智能跨界照明和以人为本的健康照明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程?并对照明光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火光?传统光源?LED?OLED?激光?跨界 中图分类号:TM923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DOI:10 3969∕j issn 1004 ̄440X 2019 01 002 TheDevelopmentHistoryandFutureProspectsofLightSourcesinChina CHENDahua (InstituteforElectricLightSources?FudanUniversity?Shanghai一200433?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worldhasenteredaneweraofsemiconductorlighting.LEDlightsourceshavematured?OLEDandlaserlightsourceshavedawned?andtheintelligentcross ̄borderlightingandpeople ̄orientedhealthylightingconceptsareconstantlytakingroot.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historyoflightsourcesinChinawasanalyzedanddiscussed?andthefuturedevelopmentoflightsourceswaspresented. Keywords:firelight?traditionallightsource?LED?OLED?laser?cross ̄border 1一人造光源的演变过程 光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作用非凡?它与空气和水一起?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三要素?人工照明的最初形式是用火发光?这个阶段一直延伸了几千年?西方国家这个阶段的人工照明主要是应用燃烧浸润在动物脂肪中纤维制成蜡烛?而我国则采用的是植物油脂代替动物脂肪制成了油灯?在漫长的人类照明发展史中?光源就是蜡烛和油灯?19世纪初人们有了煤气灯?但直到1879年爱迪生成功发明和推广应用了白炽灯?人类才开创了电光源照明的新时代?1959年?研究人员根据卤钨循环原理制成卤钨灯?由于其显色性好二光色宜人二体积小和寿命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广泛使用?气体放电灯最早灯内充氖气?发出桔红色光?充氩气?发出蓝紫色光?充二氧化碳?发出白色光?1911年?美国发明家PeterCooperHewitt申请了低压汞灯的专利?该灯是荧光灯的雏形?之后?美国通用电气 (GE)的GeorgeInman改进了设计?制成第一个实用的荧光灯?并于1939年在纽约和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荧光灯的光效和显色指数的优势?让它一度占据了室内照明光源应用80%的市场?1923年?康普顿和范沃希斯点燃了第一只低压钠灯?光效达每瓦200多流明?但直到1932年以后?低压钠灯才真正进入市场?1927年?德国科学家EdmundGermer申请了高压汞灯的专利发明?1932年?第一支高压汞灯的进入市场销售?标志着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时代正式开始?1961年?GE的GilbertReiling申请了第一个金属卤化物灯的专利?并在1964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1965年?GE公司发明的高压钠灯问世?目前高压钠灯和金卤灯仍然是照明市场所需的产品?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LED)在百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