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病区常见疾病中医护理

十一病区常见疾病中医护理
十一病区常见疾病中医护理

十一病区常见疾病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参照:

1、中医标准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指南主编戴美娟王朝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实用中医护理学—临床护理篇主编张亚成戴新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中医内科护理学主编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胃痛

一、胃脘疼痛— 1、寒邪范胃 2、饮食停滞,胃热内蕴 3、肝气犯胃 4、瘀血阻滞 5、脾胃虚寒

预期目标

1、病人能说出疼痛的程度及原因,得到正确的辩证护理

2、病人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避免病人因心烦而加重疼痛。

2、观察胃痛部位、性质、时间规律、大便颜色等变化,未明原因前勿随便使用止痛剂

3、胃寒疼痛者注意保暖,饮生姜茶等温中散寒止痛,切勿受凉。局部可热敷或艾灸中脘、内关、足三里10~15分钟,每日1~2次。

4 、胃气郁滞痛者可行胃脘部自上而下或顺时针方向按摩,必要时遵医嘱给服沉香粉、延胡粉、木香粉各1.5克,以理气止痛。

5、肝气犯胃疼痛,嗳气为舒者应保持情绪舒畅。郁怒悲伤时勿进食,并做好疏导工作。

6、胃热阴虚灼痛时针刺内关、合谷等穴。指导病人晨起饮温盐开水一杯以清胃泄热。

7、血淤阻络、胃痛如针刺者可遵医嘱给服三七粉、延胡粉各1.5克或针刺双侧足三里穴,留针15分钟,以理气、活血、止痛。

二、恶心呕吐—胃气上逆、和降失常

预期目标

病人能了解止呕的方法并配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

1、呕吐时取半卧位,指掐内关、神门。吐后温开水漱口,污染衣单及时更换。呕吐物及时处理,以免秽浊之气引起不良刺激。

2、呕恶剧烈暂禁食12~24小时,缓解后给予流质或素半流质饮食。

3、中药汤剂少量多次频服,服药前口含姜片或山楂片以缓解呕吐。

4、可予耳穴埋籽,取神门、胃、交感等穴,呕吐时按揉3~5分钟以行气止呕。

5、注意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气味,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以助诊断。

三、焦虑—-1.病久,求愈心切2.对疾病缺乏认识

预期目标

1、病人能说出焦虑的原因,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2病人焦虑减轻,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

1、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让病人说出产生焦虑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胃痛剧烈时应关心照顾

2、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使病人有亲切感,减轻焦虑

3、向病人宣教胃脘痛的有关知识及发病规律,使病人与家属了解饮食、情绪、劳累与本病的关系,取得病人的配合

4、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呕血、便血的早期症状及体征。如胃痛突然减轻,应警惕大出血的可能

四、饮食调养的需要——1、脾胃运化失司2 、久病体虚

护理目标

1、病人及家属能了解饮食调护的方法

2、病人得到合理的营养,满足机体的需要

护理措施

1、要注意观察疼痛与饮食的关系,告诉病人和家属饮食宜软、烂、热和少量多餐为原则,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并协同营养师根据病情制定摄入计划,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

2、胃病发作期宜食用清淡而富有营养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藕粉、米汤、菜汤、面条、稀饭。蒸鸡蛋、肉末、菜泥等。恢复期逐渐改为软饭或面食。疼痛、呕吐剧烈或呕血、便血量多时应禁食

3、饮食停滞者可多食宽中理气消食之品,如萝卜、金桔、山楂等。肝气犯胃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红薯、南瓜、土豆等

血证

1.常见护理问题/诊断

(1)鼻衄:与热邪犯肺、胃热炽盛、肝炎上炎、气血亏虚有关。

(2)齿衄:与胃热炽盛、阴虚火旺有关。

(3)咯血:与肺络受损,血不循经有关。

(4)吐血:与胃络损伤,血不循经有关。

(5)便血:与肠道湿热、脾胃虚寒有关。

(6)尿血:与下焦湿热、阴虚火旺、脾肾亏虚有关。

(7)肌衄:与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有关。

(8)潜在窒息:与血块堵塞气道有关。

(9)潜在血脱:与出血不止,气随血脱有关。

(10)焦虑:与缺乏疾病有关知识。担心预后有关。

.施护要点

(1)病情观察:

1)观察鼻衄、齿衄、咯血、吐血的色、质、量,注意出血的诱发因素。

2)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及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3)观察小便的色、质、量,有无滴沥不尽或刺痛、小便中段等情况,注意有无砂石排出,以助判断尿血的原因。

4)观察肌肤出血的部位、面积、颜色的深浅,如皮色鲜红为血热妄行;血色青紫暗淡为阴虚火旺或脾虚血溢,应随证施护。

5)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尿量等,如见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等现象,应高度警惕,防止血脱。

6)咯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呼吸、口唇颜色等,如见患者胸闷、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甚或意识模糊,此为窒息先兆,应立即抢救。

(2)生活起居护理:

1)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及时倾倒呕吐物、排泄物,减少不良刺激。

2)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出血量多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防止意外。

3)保持大便通畅,勿努责,便秘者可用大黄5~10g泡服。

4)鼻衄者,应注意保持病室湿度适宜,不宜太干,指导患者平时不要抠挖鼻孔。

5)注意口腔卫生,平时可经常以银花甘草液漱口,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

6)齿衄患者牙刷宜软、细、密、刷牙方法正确不宜过分用力,防止损伤牙龈。

7)肌衄患者,活动时注意自我保护,防止皮肤受到磕、碰、压、撞等外力损伤;保持内衣裤清洁柔软,以棉质或丝质布料为佳;尽量避免使用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护士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止血带结扎不宜过紧,不宜使用粘性过大的胶布,防止撕胶布时损伤皮肤;拔针后适当增加按压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但避免用力按压加重出血。

8)咯血或吐血者,应置患者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鼓励患者将血块咳出,切不可屏气止咳或下咽。大出血时可取头低脚高位,迅速挖出或吸出患者口腔、咽喉中血块,同时拍打患者胸背部,以利血块排出。血块清除后,及时给患者氧气吸入。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粗粝、煎炸油腻、海腥发物等,劝患者戒烟酒。

2)鼻衄患者多食性味偏苦凉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菊花脑汤、菠菜、空心菜、雪梨、绿豆粥、鲜藕汁等。气血亏虚、反复出血者平时应加强营养,可常服参汤,以益气摄血,或以人参、黄芪、桂圆等煎汤或加粳米为粥食用。

3)齿衄患者可多食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食品,如鲜藕、芹菜、苦瓜等;咳血患者平时可多食梨、柑橘、藕、百合等润肺生津之品;尿血患者平时可食黄芪粥等。

4)肌衄患者可给予红枣花生汤、猪肝红枣汤以健脾养血,羊肾粥以健脾益肾,桂肉红枣汤滋阴补血等。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食海鱼、虾、蟹等,如明确发斑与某些特殊食物有关,应绝对禁止食用。

5)大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减少或停止后可给予温软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为软食、普通软食,食物宜温、软、烂、熟,忌辛辣、生冷、坚硬、粗糙之品。恢复期应加强营养,可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的摄入,以补益气血,增强体质。

(4)用药护理

1)鼻衄时可用棉球蘸焦山栀粉、炒蒲黄粉、炒槐药粉、云南白药、三七粉等塞鼻,或用湿棉条蘸塞鼻散塞鼻,亦可用马勃揉团塞鼻等;反复出血者可以黄苓5g侵入50ml温水中,用此液调白及粉涂于鼻根处。

2)齿衄者可用大黄、生地切片,贴于牙龈出血处,平时可经常以西洋参切片含于口内,或用地骨皮15~30g煎水代茶饮。

3)吐血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凉血止血药物,如可予三七粉、白及粉各1.5g,以藕汁调服,以收敛止血,或给予大黄粉3g,分两次服下,鲜生地250g打烂取汁煎沸后调生大黄粉3g分两次服下,鲜大蓟500g 捣烂取汁,加白糖少许蒸热后,冷开水冲服,以凉止血;也可予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冷盐水中分次服用,以收缩血管止血,必要时可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4)床边备好抢救药物及设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情况适当调节输液速度,大出血时补液速度可稍快,以尽快补充血容量。

5)出现不止,出现血脱者,可遵医嘱给服独参汤,或艾灸关元、百会、神阙等穴,以回阳救逆。

(5)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恐惧心理;医护人员从容镇定,减少各种不良刺激。

(6)临症(证)施护

鼻出现时,可用冰块冷敷前额或颈后部,亦可用食指、拇指用力按压鼻根。切不可将头后仰,以防离经之血倒入口咽,引起窒息。出现不止者,可用大蒜泥服予涌泉穴,以引血下行。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出现发生的可能诱因,做好预防。

2、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注意精神调摄,消除不良情绪,避免情绪过急。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刺激、油腻之品,戒除烟酒。加强饮食营养,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

5、积极治疗引起出血的原发疾病。

吐血

护理问题

1.吐血便血与食管胃部的病变有关。

2.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3.疲劳乏力与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有关。

4.恐惧与消化道出血对健康的威胁有关。

5.潜在并发症休克窒息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室光线宜稍暗,保持病室安静,以便患者安静休息。室内保持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

2、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抬高下肢。

3、出血期患者应禁食,血止后给予全流质和无渣流质饮食如牛乳,藕粉,鸡蛋汤,稀粥等,不宜饱食,可少吃多餐,以防伤络岀血。

4、大出血时每15~30分钟测量脉搏,血压1次,以后每1~2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结果。

5、记录岀血,便血的量和颜色。

6、对大出血者应迅速建立通畅的输血静脉通道,为抢救做充分准备。

7、应安慰体贴患者,稳定其情绪,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以便配合治疗。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切忌暴怒动火。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愉快。

8、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漱口,刷牙。

9、被污染的床单需及时更换,保持床铺的干燥,平整。

10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吐血的时间,次数,量,颜色及诱因。

2、观察胃痛或胁痛的程度,性质及其吐血的关系。

3、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面色,肢体温度,舌苔等情况。

4、观察患者大便,小便的色,质和量。

5、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烦躁等症。

(三)辩证施护

1、胃热壅盛

(1)主要症状: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施护措施

1.饮食调护:大量吐血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可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可饮用鲜藕汁,马齿苋汁等,忌辛辣,肥甘之品及粗糙饮食,勿暴饮暴食。

2.药物内治:治以清胃泻火,化瘀止血为法,方选泻心汤合石灰散加减。

3.其他疗法:胃痛者,可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若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不止时,应立即配合医生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溃疡病出血者,可在上腹部放置冰袋或用冰冻盐水洗胃,同时需注意保暖。尿少或无尿者,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做好输血,输液的准备工作。

4.药后观察:观察患者吐血的时间,次数,量,颜色及诱因,胃痛程度,性质及其与吐血的关系,血压,呼吸,脉搏,面色,肢体温度,舌苔等情况,有无心慌,气短,烦躁等症,大便,小便的色,质和量。若大便色黑稀薄,提示在继续岀血,应加强护理。

5.康复指导:绝对卧床休息,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足告慰,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吐后给予淡盐水或银黄液漱口,以防口腔炎的发生。

2.肝火犯胃

(1)主要症状:吐血鲜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2)施护措施

1.饮食调护:大量吐血者应禁食,岀血停止后可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可饮用鲜藕汁,马齿苋汁等,忌辛辣,肥甘之品及粗糙饮食,勿暴饮暴食。

2.药物内治:治以泻肝清胃,凉血止血为法。

3.其他疗法:吐血不止者,可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4.药后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吐血前是否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或持续胃痛者突然痛减而头晕全身无力的吐血征象。注意观察吐血时间、次数、颜色及诱因,胃痛及胁痛程度、性质及其与呕吐关系,血压、呼吸、面色、肢体温度、舌苔等情况,有无心慌、气短、烦躁等症状,大便、小便的色、质和量,若大便黑稀薄,提示在继续岀血应加强护理。

5.康复指导:吐血暴如涌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

3.气虚血溢

(1)主要症状: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黯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大便色黑,舌质淡,脉细弱

(2)施护措施

1.饮食调护:大吐血者应禁食。出现停止后,饮食富营养、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忌烟酒,可常食藕、红枣、莲子等,饮食不宜过凉,以防伤脾。

2.药物内治:治以健脾益气摄血为法,方选归脾汤加减。常用药有黄芪、白术、当归等。

3.其他治疗:口唇或指甲发绀者,给氧。

4药后观察:四肢阙冷,表示休克严重应在抢救同时注意保暖。若血压下降,心率增加,心悸明显,烦躁不安,应做好输血补液等抢救准备。

5康复指导:注意休息,不宜过劳,以免加重吐血。量多时绝对卧床,二便在床上进行或由专人陪送。出血

停止后,加强营养,多食红枣、猪肝等。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者,要多休息不能过于劳累。(四)健康指导

1、调摄生活起居,避免情志激动和过度劳累。

2、防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或过度饮酒,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3、加强锻炼,增加体质,防止外邪侵袭人体,尤其在寒热交替季节,更加注意避免感寒诱发疾病。

4、积极治疗原发病。

咳嗽

(一)咳嗽、咳痰

护理问题——1、外感时邪,肺失宣肃

2、脏腑功能失调,痰贮于肺

预期目标:1、病人了解有效咳嗽、咯痰的方法

2、病人咳嗽、咯痰的症状缓解至消失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刺激性气味,严禁吸烟,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湿度为50%~60%

2、观察、记录咳嗽的声音、节律、时间、性质及痰的色、质、量、气味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3、轻度咳嗽应注意修习,不可劳累。重者宜卧床休息,必要时取半卧位,以利咯痰

4、外感咳嗽,避免感寒吹风,注意保暖。中药热服,取微汗,以助邪随汗而解

5、指导病人取正确的咳嗽方法,做到有效咳嗽,用腹式呼吸或深吸气后用力重咳排痰

6、痰稠不宜咯出者,轻叩背部或饮少量温开水润喉,痰稠难咯者亦可行雾化吸入,以利痰液稀释排出

7、饮食宜清淡素食,忌辛辣、烈性酒、油腻肥甘之品。咳嗽痰黄肺热盛者选食水果,如萝卜、梨子、枇杷

等清热化痰;痰白清稀,肺寒者禁食生冷瓜果;病久可以适当进食瘦肉、鸡蛋等营养品;肺阴虚者选用因而、百合、甲鱼等滋阴补肺

(二)发热

护理问题——1、外邪入侵,肺卫失和

2、内伤久咳,阴虚火旺

预期目标:1、病人能配合降温护理,使体温有所下降

2、避免病人因高热所致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的变化,每四小时测一次。如体温超过39摄氏度以上,可针刺曲池、合谷等穴,留针20分

钟。无表征者可用50%酒精或温水擦浴性物理降温。如体温持续不退,应报告医师予以药物降温

2、病室宜通风、凉爽、清洁安静,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3、发热伴恶寒怕风者宜多饮热开水,汗出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切勿受凉,注意保暖。

4、饮食宜素半流,多饮水或果汁,忌肥甘油腻之品。

(三)胸闷——1、痰阻气道2、久咳肺虚

预期目标:

1、病人能了解和配合缓解胸闷及预防的方法

2、病人自觉胸闷减轻,能平卧

护理措施

1、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观察其胸闷发作的诱因、时间、程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并向病人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针刺间使、尺泽等穴,留针20分钟。

5、痰多粘稠时,予扣背、雾化吸入以助排痰。

(四)胸痛——邪阻肺络,络脉不和

预期目标:病人能说出疼痛的程度并了解配合减轻疼痛的方法,使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

1、保持舒适的卧位,以减轻疼痛。

2、多与病人交谈,鼓励其说出疼痛的程度,给予心理疏导,分散其注意力。

3、咳剧时,可嘱病人用手按压胸胁,减轻疼痛。

4、痛甚时遵医嘱给延胡、郁金粉,温开水调服,亦可耳穴埋籽,取神门、交感、阿是穴,按揉3~5分钟。(五)潜在咳血——1、肝火犯肺,肺络受损2、久咳,肺络受损

护理目标:病人得到防护措施,不发生意外

护理措施

1、尽量控制用力咳嗽,恢复期亦不宜剧烈活动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加强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做好健康保健宣教

4、饮食忌辛辣刺激之品。

(六)潜在外感——病后体虚,外邪乘袭

护理目标:1、病人能讲出防外感的方法,达到有效预防

2、病人得到防护措施,住院期间不发生外源性感染

护理措施1、每日室内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至1小时,防止交叉感染。

2、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冬令注意保暖,外出戴口罩、帽子

3、减少探陪人员,指导病人少外出,少到公共场所。

4、给予饮食调养,多食莲子、银耳等补养肺气之品。

5、加强体质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

健康教育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温湿度适宜。

2、了解发病原因

(1)外感风寒暑热之邪。

(2)异味、灰尘刺激。

(3)饮食不当,如过食肥甘辛辣之品。

(4)情志刺激,如忧思、恼怒等。

(5)嗜食烟酒。

3、减轻咳嗽的方法

(1)少量饮水润喉

(2)舌尖顶上腭。

4、有以下症状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1)痰中带血。

(2)咯吐黄绿腥臭脓痰。

(3)胸痛气促。

5、食疗方法

(1)风寒咳嗽可服姜茶、橘等。

(2)痰湿咳嗽服陈皮茶。

(3)阴虚燥咳可用雪梨、川贝和冰糖蒸服,亦可食枇粑、萝卜、荸荠等。

肺胀

一、发热

相关因素1、外邪侵袭,肺气失宣。2、热毒内蕴,肺卫失和。3、阴虚肺燥,虚热内灼。4、风火痰热,内闭经络。5、元气损伤,瘀血生热。

预期目标1、病人体温下降。2、有舒适感.3、无并发症。

二、咳嗽

相关因素1、外感时邪,肺气失宣。2、痰热郁肺,肺失清肃。3、痰湿内生,蕴遏肺气。

4、肺阴亏虚,肺失润降。

5、肝火犯肺,肺失肃降。

预期目标1无刺激2痰液稀释,症状缓解。

三、胸痛

相关因素1、外邪入侵,肺失肃降。2、饮停气滞,脉络受阻。

3、邪居胸胁,络气不和。

4、久病阴耗,肺络不利。

预期目标1、能及时获得病人胸痛的性质,程度等信息。2、体位舒适。

3、疼痛程度减轻。

4、病人能了解缓解胸痛的基本方法。

四、鼻塞流涕

相关因素1、外感风热,邪毒留置鼻窍。2、外感风寒,邪毒留滞鼻窍。

3、肺卫不固,风邪侵袭鼻窍。

预期目标1、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2、病人能掌握缓解鼻塞流涕的基本方法。

五、鼻衄

相关因素1、阴虚肺热,虚火上炎。2、胃热炽盛,热迫血行。3、肝肾阴亏,虚火迫血妄行。4、气阴两亏,气不摄血。5、热邪犯肺,血热上循清窍。6、肝火上炎,迫血上溢清窍。

预期目标1、得到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止血方法,保持鼻腔清洁。2、病人能配合治疗,达到出血减少或止血。3、病人情绪稳定。

六、胸憋喘促

相关因素1、寒邪伤肺,肺气失宣。2、邪热袭肺,肺失宣降。3、痰饮停肺,肺气上逆。

4、肺肾两虚,主纳无权。

5、肝气横逆,肺气郁痹。

6、痰阻气道。

7、外邪所致。

预期目标1、病人了解过度换气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呼气与吸气的方法。2、呼吸道通畅,缺氧状况改善。

3、体位舒适。

4、病人能够了解诱因。

七、咳血八、咯血

相关因素1、热燥风邪,灼伤肺络。2、肝火犯肺,肺络受损。3、阴虚肺热,灼伤肺络。

预期目标1、病人能接受护理指导,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病人得到严密监护,不发生意外。

九、紫绀

相关因素1、血瘀气滞,气机不畅2、外感寒邪,卫阳被遏3、阴寒内盛,缺乏温煦4、缺氧。

预期目标1、血氧饱和度基本正常。2、紫绀改善或消失。

十、对氧疗缺乏认识。

相关因素1、误认吸氧是病危的预兆。2、鼻咽部不适。3、担心停氧后不安全。

预期目标病人能理解氧疗的作用并配合。

十一、呼吸模式改变

相关因素1、气管插管。2、气管切开。3、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预期目标1、病人能了解改善呼吸模式的意义。2、病人能配合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并发症。

十二、痰阻气道的可能

相关因素1、外邪上犯,肺失肃降。2、痰热壅肺,阻塞气道。

3、寒饮伏肺,阻塞气道。

4、肺气虚弱,咳痰无力。

预期目标1、病人能得到严密的监护及有效的排痰措施。2、呼吸道保持通畅。

十三、潜在喘脱

相关因素肺肾气衰,阴阳离决。

预期目标1、病人能得到严密监护和及时抢救。2、病人能接受护理指导,正确换气。

十四、潜在外感

相关因素1、正气不足,外邪易侵。2、久病体虚,卫外不固。

预期目标1、病人能得到有效的防护措施。2、不发生外感。3、体质增强。

施护要点

一、观察要点:神志、体温、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痰液(量、色)、舌质、脉象。

二、辩证施护

1.痰浊壅肺

1)饮食调护:忌生冷水果、油腻煎炒

2)药物内治:治宜化痰降气健脾益肺,方选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3)药后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咳嗽、痰量、喘息等症状的改变情况。

4)康复指导:注意保暖,不能受凉;给药宜热服,有呕吐者,给药徐徐服之;本病多呈慢性过程,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痰热郁肺

1)饮食调护:口渴,舌红津伤着,可多予以梨汁、荠汁、莱菔汁等。

2)药物内治:治宜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选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3)药后观察::观察咳逆喘息、胸部胀满,以及痰色、质、量、味的变化。

4)康复指导:应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严重患者需要实施家庭氧疗。

3.痰蒙神窍

1饮食调护:患者神志清后要质疑饮食护理,忌食肥甘、油腻、生冷之物,忌烟酒,宜食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

2)药物内治:治宜涤、开窍、息风,方选涤痰汤加减。

3)药后观察:注意神志情况,用脱水剂时应注意给药速度,药后小便改善情况。

4)康复指导: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

4.肺肾气虚

1)饮食调护:缓解期,可食用补益肺肾的食物,如人参、蛤蚧、紫河车粉等。

2)药物内治:治宜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方选补肺汤加减。

3)药后观察:观察呼吸深浅、频率、节律,心率,血压的变化。

4)康复指导: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多做呼吸保健操、健身气功锻炼,并积极的预防感冒,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5.阳虚水泛

1)饮食调护:可用鲤鱼赤豆炖汤以利水湿,或食用赤小豆粥、薏苡仁粥、大枣粥等;或用鲫鱼去肠杂,用大蒜、椒目塞入鱼腹同煮,不加盐,吃鱼汤;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4克。限制饮水量,以避免胃的过度充盈而加重腹胀、呼吸困难,可少量频饮。

2)药物内治:治宜温肾健脾、化饮利水,方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3)药后观察:观察浮肿、心悸、喘咳、面唇紫绀的变化,若用利尿剂时应记录尿的出入量。

4)康复指导:汤剂宜温服。皮肤如出现水肿,很易擦伤和出现褥疮,要按“水肿”、“褥疮护理”进行护理。肿消退后,经过一个时期休养,每日可定时下床活动,锻炼体力,如参加打太极拳、下棋、打扑克等文娱活动,但不宜过度疲劳。

喘证

(一)胸憋喘促:

1.水饮射肺

2.痰阻气道

3.气血瘀滞

预期目标:

1.病人了解改善咳喘、排痰的方法及用氧注意事项

2.病人得到有效监护、治疗,症状减轻

(二)心悸:

1.水饮凌心

2.心阳虚衰

预期目标:1.病人料及用药及饮食注意事项 2.病人得到减轻症状的防护措施,使心悸缓解

(三)发热:

1.复感外邪,肺卫失和

2.痰热壅肺

预期目标:1.病人能配合降温护理 2.避免高热所致的并发症

(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

1.呼吸困难,喘息不得卧

2.年老体弱,无力施为

3.水肿所致

预期目标:

1.病人在住院期间能满足生活所需

2.在护士协助下,病人能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五)焦虑:

.对疾病认识不足,求愈心切 2.病久反复,失去信心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预期目标:1.病人有宣泄的机会,并能正确认识疾病 2.病人减轻焦虑,主动配合治疗

(六)饮食调养的需要:

1.与饮食禁忌有关

2.病久,脾运失健

预期目标:

病人能了解食疗调护的方法,达到计划标准的摄入量,满足机体需要

(七)便秘:

1.肺津不足,肠腑失调

2.肺热炽盛,下移大肠

预期目标:1.病人能掌握预防便秘的方法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八)潜在褥疮

1.久病卧床

2.二便失禁,刺激皮肤

3.气虚水泛,浸渍肌肤

预期目标:

1.病人及家属能掌握预防褥疮的方法

2.病人住院期间不发生褥疮

(九)潜在窒息:

1.痰阻气道

2.呼吸机管道扭曲或移位、脱落

预期目标:

病人得到防护措施,不发生意外窒息

(十)潜在昏迷喘脱:

1.痰蒙心窍

2.肺肾衰败,阴竭阳亡

预期目标

1.病人得到严密监护

2.病人或家属理解抢救措施

(十一)呼吸模式的改变:

1、与使用呼吸机有关 2.与气管切开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状况,面色、唇甲发绀的程度、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了解发作的时间和诱因,识别需喘和实喘。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需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空中。

2)观察神志及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生喘脱时应予床边监护,专人护理,加强巡视,准确记录患者心率、呼吸、面色、瞳孔、尿量等变化。

3)如出现喘逆剧甚,鼻翼煽动,心慌动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等喘脱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2)生活起居

1)环境清洁,空气新鲜,严禁吸烟及其他各种刺激性异味,远离花卉,保持安静,减少人员探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

3)躁动者应加床栏,取出义齿,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等意外。

(3)饮食

1)饮食宜清淡软食或半流质,少量多餐,忌过食油腻肥甘生冷之品,以防损伤脾胃,适当增加维生素和

微量元素的摄入,注意辨证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选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给予营养配置合理的要素饮食。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以持续低流量为宜,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

2)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遵医嘱准确发药,发作时切勿随意使用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4)发生喘脱时可喂服独参汤以回阳救逆,对痰热郁肺之呼吸急促喘咳气涌,不能平卧者,可给服地龙粉2g以平喘清热。

5)情志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各种不良情志刺激,医护人员应耐心、体贴,动作从容镇定,及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5)健康教育

1)劝导患者戒烟,平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灰尘、花粉。

2)慎起居,适寒温,注意四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以防外邪从毛口鼻侵入。

3)合理膳食,增加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注意休息,防止过劳,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因情志所致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

6)如有慢性缺氧状况,应坚持长期氧疗,提高生活质量。

7)发作时遵医嘱正确使用急救气雾剂。

哮证

护理问题

1、乏力与哮喘发作期机体缺氧有关

2、低效型呼吸状态与哮喘张口呼吸有关

3、气体交换障碍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伴发肺部感染有关

4、焦虑与呼吸困难、缺氧,尤其时症状一时不能缓解。

5、语言交流障碍与严重呼吸困难而不能讲话或只能发单音节词。

6、潜在并发症喘脱。

一、辩证施护

1、寒哮:

(1)病室环境:病室温度要略高,阳光充足。

(2)饮食调护:忌食海星、油腻的食物,如黄鱼、带鱼、海虾、蟹、肥肉等。

(3)情志护理:避免不良情志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4)药物内治: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5)药后观察:注意哮喘发作频次、程度的改善情况。

(6)康复指导:汤药宜热服,忌生冷;遇寒发作或加重者,应注意保暖防寒,特别是背部保暖,以免风寒之邪从肺俞穴而入,加重病情。

2、热孝:

(1)病室环境:病室要保持通风换气,温度宜偏低,防止闷热。

(2)饮食调护:可饮用清凉饮料,如梨汁等。

(3)情志护理:及时给与患者心理疏导,使其克服恐惧心理。

(4)药物内治:治宜清肺泄热、化痰平喘,方选定喘汤。对呼吸急促,喘不得平卧者,可冲服地龙粉平喘清热。

(5)药后观察:注意哮喘发作程度和痰色的改善情况。

(6)康复指导:汤药宜温服,发热者,按时测量体温,观察变化;汗多者用毛巾擦拭汗液,及时更换湿衣物,勿使患者受凉。。

3、虚哮

(1)饮食调护:缓解期可食用补益肺、脾、肾的食物,如选服人参,蛤蚧、紫河车粉、沙参百合粥、黄氏党参粥等。

(2)情志调护:要交导患者保养精神;力戒疲劳,节制性欲,避免各种情绪刺激。

(3)药物内治:治宜补肺益肾,降气化痰,方选平喘固本汤加减。

(4)药后观察:哮喘持续时间,气促,咳痰等变化。

(5)康复指导:加强锻炼,多做呼吸保健操,并积极预防感冒,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二、健康教育

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外邪诱发喘证。

2、忌食烟和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饮食忌生冷、肥腻、辛辣、海鲜等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

影响,以冀减少各种诱发的机会。

胁痛

护理问题

一、胁痛——1、肝气郁结2、肝胆湿热3、肝阴不足

预期目标

1.病人能说出疼痛的程度并了解其原因

2.病人能得到缓解疼痛的有效监护及措施。

护理措施

1.取患侧卧位,使病人感到舒适。

2.予针刺支沟、阳陵泉、胆俞等穴,留针15~20分钟,或耳穴埋籽,取但、肝、神马、交感等穴,按揉3~5分钟。

3.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若疼痛加剧,高热恶寒,出现黄疸、腹肌紧张,可能为胆囊穿孔或急性化脓性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考虑外科手术。

二、发热——1、肝胆湿热,少阳不和2、湿热积滞,熏蒸阳明。

预期目标1.病人配合降温措施2.避免因发热引起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体温,4小时测量1次,并准确记录。

2.绝对卧床休息,予以针刺曲池、合谷等穴,留针15~20分钟,或用温水,50%酒精擦浴以物理降温,1小时后观察体温。

3.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2000ML。

4.保持皮肤清洁,汗后及时擦干,更换湿衣。

三、便秘——1、湿热蕴结,腑气不通。

预期目标1.病人了解解除便秘的方法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护理措施

1.告知病人便秘与疾病的关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日晨醒自行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促进肠蠕动。

2.每日清晨空腹饮淡盐水1杯或蜂蜜1匙冲水服。

3.耳穴埋籽,取大肠、直肠下段、便秘、交感穴,每日按揉2次,每次3~5分钟。

4.指导病人饮食结构,多食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及瓜果,如芹菜、青菜、空心菜、丝瓜等。

四、呕吐——1、肝气湿热,阻胃,胃失和降。

预期目标1.病人了解止吐的方法并配合有效的止吐措施,使症状缓解、消失。

护理措施

1.观察记录呕吐的程度及呕吐物的色、质、量,若呕吐剧烈者应暂时禁食

2.呕吐时,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留针15~20分钟或耳穴埋籽,取肝、胃、交感穴,每日按揉2次,每次3~5分钟。

3.保持良好情绪,督促家属多与病人交流,防止恼怒。

五、生活自理能力下降——1、胁痛剧烈2、久病体弱

预期目标1.病人在护士协助下能完成生活所需逐渐达到自理。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坏境及床单元清洁、整齐。

2.协助做好生活照料满足病人所需。

3.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并适当的活动,如散步、做操、大太极拳等。

六、易怒——1、肝失疏泄,条达不畅。

预期目标1.病人能接受帮助,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护理措施

1.体贴安慰病人,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协同家属给予心理疏导。避免恼怒加重胁痛,帮助病人转移注意力,排解不愉快的情绪。

2.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其转归,使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安心调养。

七、饮食调护的需要——1、肝胆气滞,脾胃失健2、摄入量不足,正气虚弱

预期目标1.病人及家属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能掌握调护的方法,达到计划标准的摄入量。

护理措施

1.急性发作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症状缓解后合理调整膳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忌辛辣煎炸、油腻、生冷的食物。

2.疾病恢复期,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加营养,多食新鲜蔬菜,以及瘦肉、猪肝、牛奶、百合、银耳等。

3.指导病人和家属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病人爱吃的食物。

八、潜在黄疸——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护理措施 1.出现黄疸,按“黄疸”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优雅

2.情志护理:护士以良好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病人进行开导

3.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宜操劳宜养精神,情绪乐观,精神愉快,避免劳倦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可进食瓜萎、丝瓜、菠菜、茄子等疏肝解郁、行气止

痛之品,以及柑橘、佛手、萝卜、山药、扁豆等理气健脾食物。忌寒凉、油腻、发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牛奶及胆固醇高的食物。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血压、舌苔,脉象的变化,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局部压痛、肌

紧张度、是否有黄疸。

6.服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以助药力。服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的反应及病情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