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引言

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具有

巨大潜力。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印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本文将分

析当前中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

1.规模

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相互之间的重要贸易伙伴。根据世界贸

易组织的数据,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

印度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2.问题

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印之间的贸易体量

还远远没有达到双方潜力的最大发挥,而且中印之间的贸易比例也不平衡,中国对印度的

农产品贸易顺差较大。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往受到各种政策、法规和市场壁垒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贸易的便利性不高,成本较高。中印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不透明、质

量安全和检验、检疫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二、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的对策分析

1.推动贸易便利化

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各种壁垒和不便,需要通过推动贸易便利化来改善贸

易环境。一方面,中印双方应加强协商,建立更加便捷的贸易通道和服务体系,降低贸易

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中印应加强政策沟通,共同制定贸易政策,消除农产品贸易中的各

种障碍,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2.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作与监管。一方面,中印应加

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交换与沟通,提高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规范农产品生产和

流通环节。中印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

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3.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除了直接进行双边农产品贸易外,中印还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一方面,中印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空间。中印合作

开发第三方市场,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增加双方的贸

易收益。

4.加强合作与互信

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双方应加强合作与互信,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贸易环境。一方面,中印可以通过签订更多的贸易协定、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贸易

关系。中印还可以通过加强政治、文化、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消除贸易中的

不确定因素,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

中印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其农产品贸易关系对全球农产品市场格

局具有重要影响。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双方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和发展潜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协商,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中的问题和障碍,有望实现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利共赢,促进两国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的框架下,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现状问题 1. 贸易规模缩小:中印农产品贸易规模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据统计,2019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为9.98亿美元,同比下降28.94%。这主要是受中印两国之间的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2. 贸易结构不平衡:中印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以印度出口为主。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大量的粮食、果蔬等农产品,而中国对印度主要进口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口量较少。 3. 质量问题:印度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不少质量问题。有些印度农产品的化学残留物超标,对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4. 贸易障碍:中印两国之间存在一些贸易障碍,如海关检验、认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难度和成本。 二、对策建议 1. 拓宽贸易渠道:中印两国应该共同协作,拓宽贸易渠道,通过增加货运航线、磋商贸易协定等方式扩大贸易规模和贸易对象,增加农产品贸易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2. 开展贸易平衡: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应该保持平衡,实现贸易量、质量的双赢。中国应该对印度进口的农产品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在维护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给予更多的监管和管理。 3. 加强质量把控:中印两国应该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共同加强质量把控,避免出现贸易障碍和质量问题,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保障健康权益。 4. 加强政策沟通:中印两国应该加强政策沟通,将对农产品贸易的支持和保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以促进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总之,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开展有效的合作,才能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而印度也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19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相互贸易额达到了约750亿美元,占到了双边贸易总额的近20%。 在具体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印两国的主要贸易产品包括稻谷、小麦、棉花、水果、蔬菜等。中国向印度主要出口稻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而印度则向中国出口小麦、棉花等产品。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都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但在实际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壁垒加剧。 由于中印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实际贸易中经常出现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印度对中国的一些农产品进行了限制性的贸易措施,影响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中印在农产品贸易中也存在着贸易补贴、反倾销等问题,这些都加剧了双方贸易摩擦。 2. 品质标准不一。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在生产、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体系不统一,这一方面加剧了贸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限制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 3. 物流配送不畅。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比较依赖于物流配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导致物流配送上存在一定的不畅,增加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成本。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及政策建议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柱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产品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市场需求缺口 随着国内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导致 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国外市场对一些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也很大,但由于种植技术、品质、规格、保鲜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出口农产品受到限制,这也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 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支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产品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种稳定性。 二、价格不稳定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交易存在时间差,因此价格的波动性相对较大。农产 品供应过剩、天气异常等都会造成价格波动。这种情况下,农民往往会面临收益不稳定的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加强农业市场的监管和维护,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控制农产品供给数量、稳定农产品出口价格,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压力,并对农民进行必要的农业补贴和生产补偿,确保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物流和贸易环节流程

物流和贸易环节流程也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之一。由于我国农产 品生产地区与出口口岸之间的距离较大,物流配送能力相对落后,加上包装、标志、检验等流程繁琐,使得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仅耗时又费力,还容易导致质量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物流和贸易环节中的信息化建设及配套技术装 备的支持,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线路,提高交通运输、仓储保管、快递配送等各方面的效率和规范性。此外,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出口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其整体营销和竞争能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四、文化差异和市场营销 文化差异和市场营销是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策略和方式也必须根据当地的文化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政府应该加强对出口农产品市场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需求和文化背景,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方案。同时,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和经验,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要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产业、市场等多方面 的合作,推进技术、政策、市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支持和力度,积极开展相应研究和工作,推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壮大。

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试论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对策分析 论文报告 一、引言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五、结论 一、引言 中印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然而,近年来中印之间出现了不少贸易摩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药品、钢铁、太阳能电池等,互相对抗的形式日益加强。这些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两国合作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新特点并提出对策分析,以促进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1、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 自2018年以来,中印贸易总量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根 据印度贸易部的数据,2019年度中印贸易总额为872亿美元,同比下降4.05%。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额为570亿美元,同 比下降4.4%。 2、贸易逆差对印度经济造成影响 中印贸易逆差一直是印方最大的诉求之一。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为742亿美元,进口总

额为13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611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极度严重,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3、困扰双方的贸易限制措施 为了防止廉价中国货涌入本土市场,印度自2014年开始,加 强了对中国货物的进口限制,发放核准进口的许可证控制数量。同期,中国更新了进口产品清单,一些重要的进口产品开始施行安全检测、验货、品质检测等标准限制。此外,中印之间还涉及很多反倾销、反倾销措施争端。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高技术产品贸易遭受质量检验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对于高技术产品的依赖度较高。然而,中印之间在很多高技术领域,如电子、通信等领域,出现了质量检验的限制。 2、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增加 双方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方面的斗争逐渐升级。中国产品的赴印出口在短时间内复苏的可能性很小,而印度的保护主义倾向加剧。 3、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贸易摩擦持续一段时间,双方的贸易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双方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印度要求中国停止在印度边界的活动、中国禁止印度出口药品等。 四、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引言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经济潜力。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印经贸合作面临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双方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目前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贸易不平衡 中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这一不 平衡的贸易关系对印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印度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种不平衡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紧张。 解决对策: - 加强贸易合作,促进双向贸易平衡。中印可以加强沟通,共同探 讨如何减少贸易不平衡。双方可以加强市场准入的对话,为对方开放更多的市场,促进贸易平衡。 - 推动区域合作,深化贸易联系。中印可以通过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问题二:贸易壁垒 中印之间存在着一些贸易壁垒,限制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一方面,中印在 某些领域存在争议,存在一些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两国的贸易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异,增加了贸易壁垒。 解决对策:- 深化贸易合作,建立双边贸易协议。中印可以通过双边贸易协议,明确双方的贸易规则和标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 加强政府间的沟通, 解决贸易争端。中印可以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和协商,积极寻找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 问题三:投资环境不稳定 中印之间的投资环境不稳定,这对两国的投资合作构成了一定的困扰。一方面,中印之间存在着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风险。另一方面,两国的法律制度和行政规定存在差异,给企业的投资活动带来不确定性。 解决对策: - 加强政策对话,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中印可以加强政策 对话,共同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投资的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 加强法律合作,促进法律制度的互通。中印可以加强双边间 的法律合作,加强法律制度的互通,为企业投资提供更有保障的法律环境。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近年来,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其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问题 1.贸易平衡度不高,中方出口稳定 在农产品贸易中,印度对中国呈现出一定的贸易逆差。2019年,中印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2.6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19.3亿美元,进口3.38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85%以上,从出口数量和价值角度来看,中方在贸易中占据了较为稳定的地位。 2.品质问题仍有待解决 印度的农产品在品质方面尚有提升空间。比如,印度的稻谷水分过高,不易储存,并且容易受到霉菌的影响;印度大蒜的品质存在不稳定性等问题。 3.配套服务相对不足 相对于中国,印度的农业配套服务仍面临挑战,如农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配套服务尚未完善。 4.生产能力问题影响供需 印度的农业生产能力相对低下,尤其是在高科技农业方面,产能跟不上需求,容易出现农产品供需矛盾,进而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库存过高问题。 二、对策分析 1.加强建设农业配套服务 中印两国应加强在农业配套服务方面的合作。中国的农业配套服务在包装、运输、质量检测等方面较完善,可以向印度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从而推动印度农产品的高质量输出。 2.推广农业科技 印度可以向中国学习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其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中国也可以到印度引进有价值的农业科技,提升印度自身技术水平及农业生产水平。 3.加强品质管理

双方可以在品质管理方面加强合作,培训和提高印度农产品的生产和品质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品控,增强印度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增加贸易透明度 中印两国应加强农产品贸易的透明度,遵循国际商业规则,采取合理途径解决贸易争端,推进友好合作。 5.促进区域贸易合作 两国可以通过促进区域贸易合作,推动本地区的农业共同发展。例如,建设中印农业贸易电子平台,共同推进区域内农产品贸易。 总之,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双方都有机会在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实现农产品贸易乃至经济的共同发展。

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进出口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进出口分析及对策研究 金砖国家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五个经济实力较强、拥有巨大市 场潜力的新兴国家。其中巴西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和印度则是最大 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南非则是非洲的农产品大国之一。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应对。 一、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情况 1. 中巴农产品进出口 中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存在着互补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之一,巴西 则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中巴两国在棉花贸易上存在着较大的合作潜力。此外,中巴 两国在豆类、糖等农产品贸易上也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中南非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合作潜力。南非是非洲最重要的农产品生 产和出口国之一,主要出口糖、谷物、水果、蔬菜和肉制品等农产品。中国则是非洲最重 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主要进口棉花、橡胶、糖和木材等农产品。中南非两国在农产品 贸易上存在着互补性。 1. 贸易摩擦 中巴、中俄、中印、中南非等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着贸易摩擦的问题。例如,巴西曾经对中国以玉米为主的多种农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俄罗斯也曾对中国的豆类等农 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此外,中印两国在大米和砂糖等农产品上也存在着贸易争端。贸易 摩擦对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 养殖业和渔业的竞争 中国的养殖业和渔业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这对金砖国家的相关企业形 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例如,中巴两国在虾及其加工品等产品上存在竞争。中俄两国在肉 制品和水产品等产品上也存在竞争。这也是中国在进口农产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3. 疫情和贸易壁垒 疫情和贸易壁垒对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例如,新冠病 毒疫情对巴西和南非等国的生产和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则出台了一 些贸易保护措施,对进口农产品进行了限制。 1. 增加市场透明度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作者:刘艺卓封岩 来源:《南方农村》2020年第02期

摘要:金磚国家合作机制是推动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经贸合作机制。本文基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视角,阐述合作机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在合作机制下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路径,提出利用和完善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农业贸易投资促进活动、通过投资合作来促进农产品贸易平衡发展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印农产品贸易;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0)02-0027-04

中国和印度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七大经济体,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业是金砖五国的重要产业,为推动各国农业发展,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不断促进农业贸易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2020年是《计划》执行期的最后一年,评估合作机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下一步推动金砖体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砖国家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 近年来,在金砖国家等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基本可以实现《计划》提出的贸易预期目标。 (一)中印双边贸易规模迅速增长 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在农业资源、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方面互补性明显,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频繁。尤其是自2001年首个《金砖国家农业合作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两国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中国已经成为印度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2019年,中印农产品贸易额达33.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3.1%。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5亿美元,基本与2015年持平;进口额28.5美元,是2015年的2.3倍。 (二)中国在中印双边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地位 长期以来,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对印度出口农产品的增长速度大幅度落后于自印度进口的增速,导致中国对印度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逐步扩大。2019年,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为28.5亿美元,是2015年12.6亿美元的2.3倍。 (三)双边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从贸易结构来看,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基于各自的要素禀赋,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其中,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农产品结构相对分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自印度进口的农产品比较集中,主要以棉花、油籽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2019年,中国向印度出口排名前五位的产品是棉麻丝、干豆、水果、蔬菜和精油,分别占中国对印农产品出口额的22.2%、10.5%、6.5%、4.8%%和4.2%,五者合计占比不足50%。同年,中国自印进口排名前五位的农产品是水产品、棉麻丝、植物油、蔬菜和调味香料,分别占中国自印农产品进口额的43.7%、16.6%、14.1%、10.8%和3.6%,五者合计占比近90%。 二、金砖国家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其中中印两国的贸易关系也 越来越紧密。然而,受到市场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也逐渐显现。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反倾销是指通过国家进口限制、征收关税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短期性甚至长期性 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于印度尼西亚而言,采取对华反倾销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贸易逆差加大 印度尼西亚无论是在农产品、矿产等板块都受到中国的压制,中国产品价格优势的存 在导致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逆差加大。为避免这种逆差增加,在国产产品价格不优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选择了通过反倾销手段实现对进口产品的限制。 2、国内产业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印度尼西亚数个行业内的国内产业竞争与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 加剧,造成了相关产业的胜负难定,为了保障相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印度尼西亚通过反 倾销来保护本国相关行业的利益。 3、国内政治因素 印度尼西亚的国内政治因素也是印度尼西亚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之一。两国 的历史和地缘关系较为复杂,印度尼西亚采取反倾销措施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背景有关。采取反倾销措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产业的需求,也可以在政治层面上维护自身的利 益。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于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和中方企业的经济 利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这种情况,中方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 出口商品的质量。 1、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进行反倾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在产品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让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更加信任中国产 品。 2、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既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减少质量问题,也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现代农业正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也是我国加入WT O十周年。入世后,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扶持和鼓励。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必然也要不断融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整体发展中。“打铁还得自己硬”,我国农业要提升综合生产力,才能拥有国际化的一片蓝海。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0世纪7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一直很小,而且发展缓慢。以农业为开端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的农业贸易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中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1.农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慢。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产量第一大国,但农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缓慢。 2.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自加入WTO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产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迅速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将会成为拉动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 3.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远高于深加工产品,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强,初级产品比重达到80%.深加工产品仅有2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中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其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此外,中国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问题,增加了中国农产品的成本,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4.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出现逆差。中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起连续5年出现逆差,200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