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2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2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26

串联与并联教案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3、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 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联、并联电路,体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 响 教学重点: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及连接实物图 ●会识别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难点: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联电路的连接以及分析归纳并联电路在结 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演示实验1: 展示如

图所示的实物图 提出问题: (1)一个简单电路至少有哪几部分组成? (2)闭合开关后,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演示实验2:展示节日里装饰用的小彩灯 展示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通常不是一个用电器而是多个。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吗?——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电路:两个用电器的连接来研究。 二、进行新课: 合作探究(1):利用下列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请连接实物图让两盏灯同时发光。 学生展示(1):学生展示(2): 教师根据学生连接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课题及内容:板书: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连接方式逐个首尾相连两端分别相接 请根据你连接的实物图画电路图。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两生板演,其它学生在学案中完成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的电流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预习指导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I= = = =…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 U=…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 R=… ④电压分配:R1/R2= U1/U2= 。 ⑤功率分配:P1/P2=。 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 ==…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 I= …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之。 1/R=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 R= 。 ④电流分配:I1/I2= I1/I= 。 ⑤功率分配:P1/P2= 。 3.无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都有总功率等于各个导体的功率。 4.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需要联一个(填“大”或“小”)电阻,改装成电流表需要联一个(填“大”或“小”)电阻。 课堂笔记及反思栏 一、串联电路 例1.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 5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照明线路上才能正常工 作? 练习1.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0Ω、4w”和“12.5Ω、8w”,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A.30V B.90V C.22.5V D.25V 二、并联电路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 D.并联电路增加一电阻很大的支路(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 小 例3.如图所示电路,R 1=2Ω,R2=3Ω,R3=4Ω. (1)如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A,则干路电流多 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A,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多大? 三、电压表、电流表改装 例4.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30Ω,满偏电流I 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例5.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30Ω,满偏电流I 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练习2:若上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读数偏大,该如何修正?若上改装后的电流 表测量读数偏大,该如何修正? 练习3:如图是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1A,当 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A。已知表头的内阻R g为200Ω,满偏电流 I g为2mA,求电阻R1、R2的值。 G R1 b R2 1A 0.1A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doc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 v干电池 80节,2.5 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连 接 串 并 联 电 路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5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探 究 串 并 联 电 路 的 特 点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串联和并联教(学)案

串联和并联教案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素养。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②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④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生会画串并联电路并会连接串并联电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2.5V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优教提示: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电灯,老师示其开关的作用;再播放视频进一步观察教室的电灯及开关的作用。 设问:教室里的电灯是怎样连接的? 播放精美的节日小彩灯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设问:这些彩灯又是怎样连接的? 引入新课: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二、进行新课 1、串联和并联 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开关、一个电源,当开关闭合时,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简单电路设计) (1)串联 演示一:如图把L 1和L 2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 并画出电路图。 得出结论:把两只小灯泡依次首尾相连,然后接在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2)并联 演示一:如图把L 1和L 2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 并画出电路图。指出各灯泡所在的支路。 得出结论: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里,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019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电路及其应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一、物理概念和科学思维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科学探究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应用意识,引导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重点】 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 表头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学习过程】 一、新课学习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串联电路 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1.串联电路 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 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1.串联电路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 tion"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 v干电池 80节,2.5 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参赛一等奖

15.3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知道用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用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用实物投影出来,学生边讲解,边操作强调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元件一套,1.5V干电池40节,2.5V 的小灯泡(灯座)4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思路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案教案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 电流(学案) 作者: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贾雪梅统稿:姬爱平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 2 ?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电流和怎样使用电流表,第二学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导体中的____________ 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上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流从电源的 _______________ 流出, 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_____________ 。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一、电流 活动1阅读教材第53页“电流”中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填 空: 1、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 2、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 ,简称—用符号表示。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A= _______ mA; 1mA= _____________ u A。

合作探究 3、___________ 叫做电荷量,用符号 _________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_ 。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活动2:阅读课本54页“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完成下列任务: 1、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 A。 2、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A。 3、按下图所示连接电路,再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S

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 趣 引 入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增强动手实验的能力,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电流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技能训练上,在初中电学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电路和电流,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电流表使用的巩固,同时也是对不同电路中电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前面的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测出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此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必备知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除了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这一知识有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获取这个知识的科学探究过程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验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既要能熟练使用电流表,还要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所以能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难点: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三、教学策略 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把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并且电流表分别接在用电器的两侧测出的电流是相等的。根据此现象提出问题,如果把两只灯泡串联,把电流表分别接在某一用电器的两侧,电流相等,如果把电流表接到另一用电器两侧,其大小是否相等呢?学生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演示和学生分组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灯泡4个(规格不同)、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 惯.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并联电路,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件、一组二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三个开头,导线若干(20组)、教师示教板二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定标自学 [师]:同学们,在我县有一个美丽的中心广场,你们去过吗?下面我们就共同的去欣赏它那美丽的夜景。教师用课件展示带有音乐配音的录象。而且最后定格在“万和宾馆”的灯有不亮的那一幕。 [生]:欣赏、倾听,并思考。.

[师] :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有信心吗?(学生肯定回答有)VERY GOOD 老师就喜欢你们这样。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串联和并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要共同认识串并联电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小灯泡是如何连入电路的,那么如果两个小灯泡呢?在课下的时候老师已经布置了任务,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内容是:交流课前研究成果: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电路图的知识,充分利用给出的器材,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导线若干,设计电路图,要使两个灯泡能够同时发光。现在把你们的设计成果拿出来,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二、亲历实验,探究达标 《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同学们首先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总到组长那里,各位组长进行分类并互相交流,最后把所有不同的方案拿到老师这里。 [生] :学生开始活动。 [师] :(把学生汇总的结果拿到展台上展示)同学们请看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得出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可以有两处连接方式,像这一类这样的我们叫做串联,另一类那样的我们叫做并联。老师并贴图。那么哪位同学根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市级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2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生活、生产中的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难点:如何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过程】 问题一: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呢? 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L 1和L 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有两种: 串联:把电路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 并联:把电路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 问题二: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有哪些特点?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电路图,请同学们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交流讨论】(1)观察实验现象,开关断开时,两灯 ;开关闭合时,两灯 。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 。 (2)改变开关的位置,将开关接在两灯之间或电源负极和灯泡L 2之间,断开开关,两灯 ;闭合开关,两灯 。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 。 (3)闭合开关,两灯都亮,这时拧下任何一个灯泡,发现 。说明 在串联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开,也就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式吗? 问题三: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有哪些特点?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电路图,请同学们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列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交流讨论】(1)闭合开关S 1、S 2,再断开和闭合开关S ,观察两灯泡的情况,可得出结论: ;闭合开关S 、S 1、S 2,然后分别断开S 1和S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2)若将其中的一个灯泡拧下来后,观察另一个灯泡,可发现 。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L 1 S L 2 L 1 L 2 L 1 S 1 L 2 S 2 S L 1 L 2 S 1 S 2 S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2011-02-20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仪器】

(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 "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让学生学习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连接,为后面连接串并联电路做准备。 二、初识串并联(8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师提问,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2.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请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 3.请学生讨论,对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 4.小结: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1.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画在白纸上。 2.反思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出电路图。 3.小组讨论,交流,区分串并联电路。 4.自己总结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的区别。画在白纸上便于展示,而且不需要切换投影,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实际效率。 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 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基。 三、探究串并联特点(2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案教案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 路的电流学案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 电流(学案) 作者: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贾雪梅统稿:姬爱平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 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电流和怎样使用电流表,第二学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导体中的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上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流从电源的流出, 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说明 一、电流 活动1:阅读教材第53页“电流”中的内容,然后完 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学中用来 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 2、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 表示。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它们之间 的换算关系是:1A= mA;1mA= uA。

3、 叫做电荷量,用符号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活动2:阅读课本54页“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完成下列任务: 1、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A 。 图1 2、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A 。 3、按下图所示连接电路,再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1)电流表进行“校零”,再闭合开关。这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2)换用0-0.6A 量程,重新对电流表进行“校零”,再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思考:比较两次的测量结果,说明合理选择量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选择多大的量程比较合理为什么 活动3:就课本第55页的【实验探究】中的问题进行展示 说 明 S A L

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串联和并联 科目物理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使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经历根据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并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观点的完整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和影响。 3、感知复杂源于简单。 教学重难点重点1、常见电路符号的学习,以及电路图的绘画要求 2、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与联系 3、电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1、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与联系 2、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相互转换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讲课的PPT电子课件,相关资料的视频、图片等,若干实验器材,以及黑板、粉笔、课本等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导入(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映2008年第七届中国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以及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包括图片、视频等,以此为引导型材料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教学活动2探究新知 学习新课一、连接串、并联电路 1、强调电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让学生认识各种常见的电学元件。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设计出解决方案,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4、问题: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图。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 5、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活动2 探究新知学习新课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提出若干问题。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汇总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应用意识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自主学习 1.把几个导体依次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2.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3.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4.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与各支路电压。 5.电流表: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满偏电流为I g,则满偏电压U g=。

同步导学 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如图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n I I I I I ===== 321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n U U U U U + +++=321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n R R R R R + +++=321 (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I R U R U R U R U n n ===== 2211 2. 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如图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n U U U U U ===== 321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n I I I I I ++++= 321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 n R R R R R 11111321+ +++= (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n n R I R I R I R I IR ++++= 332211 例1 有三个电阻,其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在总电路上可获得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多少? 解析: 设电源电压为U . 根据I = R U ∝R 1,当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且最大值为R max =R 1+R 2+R 3=60 Ω,当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且最小值为R min =12030103030++ Ω=1160 Ω.所以,最大电流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解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及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电表的改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学案导学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与学生小组合作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 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3分钟6分钟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 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 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师:(课件)教材图2.4-1和图2.4-2(如 图所示)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规律。 引入新课时,让学生 回忆初中串联电路 和并联电路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 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 流的电路中各出电 荷的分布是稳定的, 因此,在相等时间 内,通过串联电路各 部分的电荷量必须 相等,故有串联电路 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3 2 1 I I I I= = = (2)在并联电 路中,要保持电路各 处电荷量分布稳定 学生 思考 并设 计电 路图 回顾 初中 电路 知识 根据 初中 学过 的结 论结 合高 中知 识,

5分钟8分钟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教师:在图2.4-1中,用 ?、 1 ?、 2 ?、 3 ? 分别表示电路中1、2、3各点的电势,用 01 U、 12 U、 23 U、 03 U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 3的电势差。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路的电压规律。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师活动:(课件)教材图2.4-3和图2.4-4(如图所 示) 不变,相同时间内流 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 必须等于各支路1、 2、3各点的电荷量之 和。因此,串联电路 的总电流等于各支 路电流之和。即 3 2 1 I I I I+ + = 学生阅读教材, 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 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路电压之 和。即 01 U+ 12 U+ 23 U= 03 U (2)并联电路 的总电压与各支路 电压相等。用U1、U2、 U 3 代表图2.4-2中三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即有 1 U= 2 U= 3 U=U 学生阅读教材,进 行推导: (1)串联电路的总 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 阻之和。即 2 1 R R R+ = 在教 师引 导下 分析 电路 中电 流规 律 分析 串 联、 并联 电路 电压 关系 的实 质。 总结 规 律。

电流和电路【学案一】第3节 串联和并联(2021年-2022年)

第3节串联和并联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工作特点。 2)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路连接情况,会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导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电路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__________(能否)有多种接法。 2、__________ 相连叫串联, 并联指__________ 相连。 二、课堂导学: 1.情景导入: 节日的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把夜幕下的城市装扮的美轮美奂,你是否仔细观察过节日装饰的小彩灯?只要有一盏灯不亮,则多盏灯同时不亮。而在街道旁的路灯,有一盏灯不亮,其他的灯还在正常发光,这是什么原因?在实际生活中,用电器不止一个,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 2.出示目标: 1) 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实验探究:每个学生给两个灯泡、一个电源、若干导线和多个开关,

看要使两个灯泡都发光,能有几种接法,找出这两种接法的特点,做好如下归纳: 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表: 串联并联 连接方式 电路图 电流路径 开关的作用 用电器之间的联 系 三、展示反馈 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 五、达标检测: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饰天安门等高大建筑上成千上万只灯泡是串联的 B、街道的照明灯同时亮,同时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C、教室内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四盏灯,这些灯是并联的 D、电风扇上,用来控制风量大小的三档按钮开关,它们是串联的 2、请你指出下图1所示的各个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写在括号里 ()()()() 3、节日的夜晚,路边映衬小树的一串串小彩灯是联的;而将高大的建筑物点缀的宏伟、壮观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联的。 4、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1、L2都不发光B.L1、L2都发光C.只有L1发光D.只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学习目标】: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接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走进课堂】: 一、串联和并联 1、试试看:给你两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个组电池组,要把他们连接起来有多少种方法。 要是把这些方法分成两类,你以什么为标准分成几类? 2、通过电路图的分析可知,把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把元件的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3、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图连接起来。想想看:哪部分电路是干路?哪部分电路是支路? 4.同学们一起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分别有什么特点,并记录在下表中: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电路图 电流路径电流有条路径电流有条路径 开关的作用 用电器之间的联系

(相互影响还是独立 工作) 1、节日小彩灯是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2、教室里的电灯和电扇是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3、某建筑物周围的装饰灯是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课后巩固】 1、下列图中是串联电路的是,是并联电路的是。(填序号) 2、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联的,它们工作时互相。 3、.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那么这两盏灯() A.一定是串联的; B.一定是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有电源、一个开关、三盏电灯导线若干,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每盏电灯坏后都不影响别的电灯,它们之间应该()联。(画出电路图) 5、街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吗?试说明理由。 【中考再现】

第3 题 第5题 第7题 1.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家里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等用电器是以方式连接的. 2、马路两旁路灯,其中一盏灯坏了不亮,其他路灯亮,说明马路上所有路灯是联的.节目里许多的彩灯连在一起,其中一盏坏了,则全部不亮,说明这些彩灯是联的. 3.下图甲图中两灯是联,乙图中两灯是联. 4.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与灭,则这两盏灯() 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 C.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电路中,A、B、C、D是四个连接线,开关是闭合的. ①用导线将A、B连接,再将C、D连接,则灯L1和L2是联. ②用导线将A、D连接,则灯L1和L2是联. 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S1、S3断开时,S2闭合时,L1与L2是联;若同时闭合S1、S2、S3则会造成电路. 7.如图所示,若只需灯L1发光,则用导线连接接线柱;若连接,A、D接线柱,则灯L1、L2联;若使L1、L2并联,则接线柱A与B连接,接线柱C与连接. 8、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 第6题

《串联和并联》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人教版 (4)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15.3 串联和并联 专题一标题课型新授教案序号13 教学环境和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电池组、干电池、开关、导线、灯泡、小电动机等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试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 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 活动一:观看图片(或实物),思考问题: 90个小灯泡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活动二:动手实验 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活动三:动手实验: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作用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用电器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L S L L L L L S L S L

提出问题: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呢?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对各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四: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活动五:分析生活中的电路 活动六:小结 连接方式电流 路径 工作 特点 开关 控制 活动七:反馈检测实验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在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提示: 连接电路后,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方可闭合开关。) 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用来装饰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有些就是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的。 [ 评价要点1、上课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听讲。 2、能用较为准确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 3、能积极的参与小组的讨论和合作。 4、后面的练习题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 教学反思 L2 L1 S1 S2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