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凤凰汇调研报告2019-9-28

北京凤凰汇调研报告2019-9-28
北京凤凰汇调研报告2019-9-28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考 察 报 告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1002020130 考察时间:2013.04.09--2013.04.11 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 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 南方长城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三>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杨文华谢晓曼 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 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

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凤凰古城除了独具风格的古城景观以外,著名的景点有北门城楼、东门城楼、夺翠楼等,古城特色居民住宅精品景点为北边街沿河吊脚楼群。古城历史公共建筑类的精品景点有北门跳岩景观区、虹桥、万寿宫和崇德堂。名人故居类的精品景点有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和陈宝蔵古宅。还有其它各种文庙、祠堂、古民居共同组成了人文景观体系。 二、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问题 2013年4月凤凰古城的门票“风波”让这座古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景区并不需要购票,但4月10日起执行的“一票制”门票方案后,游客只要进入凤凰古城,无论是否游览景点,都必须购买148元的

梵净山凤凰古城旅游实习报告

梵净山凤凰古城旅游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2年5月4日----2012年5月6日 二、实习地点:梵净山景区、凤凰古城景区 三、实习目的:通过对实习地梵净山、凤凰古城的观察和认识了解旅游景区景点的现状;通过实习,学习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提高作为一名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旅游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旅游者的景区产品消费心理,从而达到进一步学会分析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通过实习,将课堂上的理论转为实际的实践经验。 四、实习安排: 5月4日乘车前往同仁,5月5日上午由铜仁乘车去梵净山景区,徒步登山实地调查,下午乘车到凤凰,5月6日考察凤凰古城 五、实习内容 1、景区景点简介: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铜仁地区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78年,梵净山被正式划为贵州省自然保护区, 1982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1986年,升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MAB)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成员。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比如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

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目的地。 梵净山,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 梵净山蘑菇石圈保护区网”成员。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凤凰古城 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中国第101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 沈从文先生《边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凤凰:“若从

古村落调查报告

关于宁国古村落与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摘要: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有必要探讨中国乡村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结合实际才能得出具 有中国特色的古村落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宁国古村落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对其中一 些古村落进行现状调研,解决当宁国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中所遇到的普遍矛盾与村民对于传统 村落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之下的对村落更新的需求,探讨村落的影响因素和在公共空间、 环境、建筑等方面的空间特征,提出宁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保护与更新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宁国古村落徽派建筑古村保护千年古镇 胡乐镇位于宁国市的西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绩溪县相连,西与旌德县接 壤,北与甲路镇毗邻。s215、s323省道和岛鸿公路在境内鸿门村相交,皖赣铁路贯穿全境。 镇所在地胡乐司距宁国市区45公里,距黄山市8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很早以前,江西姓胡名乐一家七口人迁至如今胡乐的黄山脚下。当时这里一片荒芜,他 们以开荒种地为生,在这块土地繁衍后代。后来其他姓氏也相继迁于此地。由于胡氏家庭兴 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氏族,故把当地命名为胡乐。随着胡乐人口集中、商业发展迅猛, 胡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里集市成街,商家店铺一百余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这 里的物资通过水运直通长江、流向海外,是浙皖四县水陆交通发达的商贸重镇,是通往江苏、 湖南、江西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初期,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刘伯 温的建议,在全国36个水陆交通重镇设立了直隶中央巡检司,胡 乐就是其中之一,并有巡检兵率。巡检司的衙门阶不大、官不高,巡检司最高长官相当 八、九品。但它的职责非特殊:一是监察附近府县官员;二是稽征商贸税费;三是维护地方 治安。到了清代巡检司还负有监管盐商乱贩私盐,防止食盐流往外地之责。这就是胡乐司名 称来历之所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针对胡乐村民进行走访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参与调查的男性有68.8%、女性有22,09%、还有9.31%未填写。年龄分布如下10-30: 23.81% 、30-60:44.05% 、60岁以上:28.57% 、未填写:3.57% 文化程度分布如下:未填写:4.19% 、小学及以下:2.11% 初中:23.07% 、高中及以上: 13.96%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可知,有96.7%的人是认为保护古村落的是十分有意义的;有69.6% 的人认为保护古村落对文化的传承有影响;90.59%的人认为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保护古村 落是有意义的;80.4%的人支持在古村落开发旅游;47.6%的人对于文化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 宣传不是很了解;55.81%的人认为当地政府对古村落的保护不是很好;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当地村民对于古村落保护的保护热情高涨,热爱驻扎在童年记忆 的古村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满腔热血,但是无能为力,受自身经济因素的影响,从 自身出资维护古建筑有些不切实际。政府加大对古镇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来 保 护股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古村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明确责任,调动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由有关乡、镇政府切实承担起古村落保护 与开发的相应责任,负责编制出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议书,通过自行组织或招商引资进行保护 与开发。同时,强化群众保护意识。鼓励村民对古村古建筑整体环境,如村前小河、水口山、 水口林和村后的后山上的林木,进行悉心的保护。 第二、多方位筹措资金、重新规划古村落内的新区建房。在每一个古村落的就近范围内 规划一块地,用于农民新村的建设。资金来源可考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村 落或房子仍归政府或村民所有,而将经营权拿出来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建设新村。新村的建 设风貌与传统民居有机协调,使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得以有机维护。同时采取分散成组的布局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 凤凰县名的由来,据《凤凰厅志》记载:"凤凰之名因山受",在《湖南省志》中亦有:"凤凰营,即凤凰山。在县治西里"。从县境现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属楚国疆域。[]()现县城所在地沱江镇则是因其坐落在美丽的沱江河畔而得名的。(见图)沱江镇古称镇竿,自古即为湘西苗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为五寨司城,也是辰沅永靖兵备道和镇竿总兵的衙门驻地,是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遗留的城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年)[],总面积,古城区。凤凰县城沱江镇是于年月日才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它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古镇中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据专家统计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就有栋之多[],其主导建筑年代应为清代至民国时期。[]

关于凤凰古城的建筑人文,并非想象中的苗文化特色,可以从其城镇居民组成窥见一斑。虽然,据年统计:凤凰全县约有万人口,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到以上。[]()但凤凰县城沱江镇的居民过去却是汉人远远多于苗人和土家族人。沈从文在《凤凰》里也写道"(小小山城)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其历史根源在于清代近一二百年内,沱江镇作为镇苗军政重地,都不许苗民在城区居住,凤凰城区存在的意义都在于防苗镇苗,苗民难于在城区立足。[]因此在沈从文儿时凤凰古城的主要居民是汉人和部分满人是可信的。而苗民主要还是居住在深山中,凤凰境内的苗文化主要集中于凤凰西北山区的苗寨里,而在凤凰城中还是汉文化唱主角。当时统治苗疆的当地最高官员有江西籍、贵州籍等外地人,并有许多江西人在此经商致富,凤凰至今还有江西会馆的遗址万寿宫注。凤凰城在军事上易守难攻,自然成为高官眷属居家的大后方。于是沱江镇的民居建筑自然便溶入江西、贵州等当时主流徽派建筑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创造了一定的自己特色的湘西建筑,成为湘西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建筑主导样式。 古城内的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二是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主体以典型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多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 民居脊饰及组成 屋顶及脊饰 在中国的古建筑里,不同的屋顶具有不同的寓意和功能。通常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类:庑殿、歇山、硬山、悬山、卷棚、攒尖等。宫殿及坛庙建筑多庑殿、歇山屋顶,而在民居建筑中以悬山和硬山为主,其中南方多悬山、北方多硬山。悬山和硬山的区别,简单地说,梁出山墙者叫悬山;梁不出山墙者称硬山。悬山防雨,硬山防风火。凤凰古城临沱江虹桥一侧吊脚楼屋顶形式以悬山为主,而文星街、东正街、中营街、十字街等民宅则以硬山封火墙形式居多。

关于传统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所具有的借鉴意义的调查报告以凤凰古城吊脚楼为例-

关于传统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所具有的借 鉴意义的调查报告 —以凤凰古镇吊脚楼为例 摘要: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因其具有生态的功能性、形式的艺术性及文化的多样性的特征,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入手,探究凤凰古镇吊脚楼的特性及其形成,期望对中国现代建筑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凤凰吊脚楼建筑特色影响调查报告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ouses on stilts on the two river banks of the ancient city Fenghuang in western Hunan is well worth academic study because of its ecological function, art form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Based on field trips and data researches, we explore the reason why houses on stilts have such unique features in order that the result may have a good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Key words: Fenghuang County; houses on stilts;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nfluence; survey 前言: 受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明的建筑和建设中,大量可见的是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大量的建筑布局中,充分考虑当地地质、地理、地貌的特点,城墙不一定是方的,轴线不一定是直线,自由的外在形式下面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从唐长安到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都市形制达到了完善的境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新中国建筑发展新篇章开始,到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建筑创作经历了从现代建筑的短暂自发延续到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建筑技术的革新与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探索、改革开放与繁荣建筑创作、空前高速发展与奥运建筑等几个历史阶段。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建造过程中和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但是,中国的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任务书 调研任务描述 本次调研是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这门课的大作业,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调研目的 目的是了解乡土建筑朴素但科学、多样的建筑特征,增加同学们对乡土建筑的深入了解,培养同学们形成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思路及手法。 调研地点 自主选取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进行调研,这些古村落必须总体保存完好,自然环境较少受到破坏,且具有地方特色,并且有人生活其中。(推荐柿林村、李家坑、坪头村、北溪村。见后面参考文献) 调研要求 1.学生在外出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外出,尤其注意防窃、防骗、 使用交通工具防挤、防甩,不去任何被禁止进入的场所。 2.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实地调研。 3.调研完成后,学生应完成调研报告;文字不少于2000,并必须附上手绘图片进行说 明,图片不少于三张。 调研报告封面及装订要求 1.封面 见psd文件 2.装订顺序 封面、调研任务书、调研报告。 3.纸张及装订要求 120克铜版纸,彩色打印。A3纸对折,中缝骑马钉式装订,上针离上边距6厘米,下针离下边距6厘米。

调研报告姓名:叶俊杰 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 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房和清代的冯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是当地民居的代表作,其周围仍保留了完整的传统街区,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生活气息。冯岳彩绘台门是江南彩绘的重要实例,具有宋式彩画的遗风。 慈城是一座古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1954 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 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 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平方公里 的区域内,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33家。慈城的文明足迹可上溯 到河姆渡文化。1987年这里出土的 一双木拖鞋,把中国木屐的历史往 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 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 最早的鞋类实物。 慈城是一座邸城。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宅第群,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房,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在民主路、中华路、中山路。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宅、应宅、向宅,精镂细刻,一派古风。

实地调查报告

实地调查报告 篇一:实地调查报告 澄江县第四中学实地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周啟林 调查时间:20XX年年10月12日到20XX年10月22日 学校联系人:丁光庆 调查对象:澄江县第四中学 一、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1、调查对象所在地基本情况 澄江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南面。地理坐标为北纬24°29′~24°55′、东经102°47′~103°04′。东隔南盘江与宜良、石林县相望,西与晋宁、呈贡县接壤,南跨抚仙湖与江川、华宁两县为邻,北衔阳宗海与宜良毗连。南北长47.6千米,东西宽26千米,总面积773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XX年)。县人民政府驻凤麓镇,海拔1750.5米,距省会昆明市东站52千米,距玉溪市区87千米。 2、学校情况介绍: 学校创建于1975年9月,创办初期是所具有中师培训、职业高中与初级中学功能的综合型学校。1988年,初级中学与职业中学分家,搬迁到右所镇旧城村委会跨马村343号,并正式挂牌成立澄江县第四中学。 澄江四中的特点,它是县办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占地112亩,新建

了教学综合楼1幢、学生宿舍楼3幢、教师宿舍楼3幢、礼堂兼学生食堂1个,总建筑面积达21500平方米。现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余人,住校生10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本科学历21人,专科72人;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44人,中、高职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4%,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8%。教师群体趋向于年轻化,平均年龄36岁,平均教龄11年。学生多数)自制实验设备,能够反应教师对物理实验的创新,也能够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 5、物理实验课时安排情况,如果课时安排的多,则教师安排学生做实验的次数就多,反之则少,直接反应教师与学生利用实验设备的情况。 6、对实验设备的采购清单,直接反应学校物理实验设备的多少,设备的多少,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利用实验设备。 7、各类设备数量情况,数量少的,则多数教师会选择做演示实验,而不安排学生操作,数量多的,教师会选择性的安排学生做实验。8、设备的配置情况,实验设备配置齐全与否,直接影响实验设备的利用情况。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查澄江县四中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保管室,就相关调查内容进行记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四)调查组织实施

我作业 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地形象分析

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地形象的分析 1、湘西凤凰古城资源概况 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古称镇竿,后改称沱江镇。明清时期在此设厅、镇、道、府,是湘西军事、政治中心。 1.1历史渊源流长,文物景点众多 凤凰古城—沱江镇,在宋、元、明至清初时期曾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清朝时设镇竿镇,后置辰沉永靖兵备道于此。成为全国六十二镇、八十九道、八个兵备道之一,大湘西二十余州厅(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现存结构完整。古城五寨司时为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改为砖城,开设四门,并各建有城楼,防御体系完整。现存较完整的历史街区有:以东正街、十字街、中营街、标营街、登碱街、文星街、南边街、北边街所组成的古城核心区;以老营哨街、沙弯、虹桥街、唐家弄、王家弄、史家弄、朝阳巷、安乐巷、老兵房弄子、新兵房弄子、田家弄、沙弯古城民居区、岩脑坡街、兴隆街所组成的古城风貌协调区;一条条红砂石铺就的石板街贯穿城区,独具特色的龙阁与沱江河吊脚楼群,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线。古城文物众多。古城保护范围内,现有县级以上文物4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民居文物有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熊家宅院、陈家宅院等官宅。寺庙文物多建于清代,各类庙祠建筑达58处。同时,古城近郊文物价值重大。古城西郊的原唐渭阳县旧址黄丝桥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城东北的得胜营(含吉信镇)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三潭书院主体犹存;中国南方长城全胜营至拉毫段,气势雄伟。这些郊区文物既是古城的衬托又是古城功能的展衍,关系紧密,互为依存。 1.2楚巫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 凤凰古城处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与东部楚汉文化区域的交汇之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凤凰古城的文化特色,主要是由文脉久远的楚文化中民间的一支,经沉水上溯与当地土著融汇后,又同流官与行商引入的汉文化演变整合而成。虽然历经沧桑,但楚巫文化特征依然明显,集中凸现在古城人日常生活的六个方面:一是方一言土语特色:二是古城服饰特色:三是饮食特色;四是民间工艺特色;五是神抵与信仰;六是戏曲与风俗。千百年来,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都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文化气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落,其民族工艺美术、民族曲艺等方面的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古城独具特色的楚巫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冲击,形成了古城特有的文化景观,使得古城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清光绪元年(1878)短短的38年间,凤凰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期,有中将7人,少将27人。凤凰上空一时群星璀璨,名噪三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着一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军事家,其中有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等。他们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1.3自然景观奇异秀丽 凤凰古城自然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及气候宜人四大特点。有坐落于古城边的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有绕城而过、清澈亮丽的沱江风景带以及腊尔山苗族聚居区的民族风情与高原台地自然风光;有集奇、秀、幽、峻于一身,全长6200多米的奇梁洞;凤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9℃,年均日照差8.3℃,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宜人。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篇一: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考 察 报 告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XX02020XX0 考察时间:20XX.04.09--20XX.04.11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南方长城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

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介绍,并做好记录,扎住机会拍摄重要的文物和古迹。另外,还用以求同存异的方法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个

凤凰古镇案例分析-0104

凤凰古镇开发策划案例分析 1、凤凰古镇开发策划的历程 (1)特许经营权转让 2001年,凤凰县经济支柱-凤凰县烟厂倒闭,县里经济发展陷入萧条,大批工人下岗,经济被迫转型。凤凰县政府主动找到以策划点子著称的叶文智,请他帮忙策划凤凰的发展。 2001年10月14日,湘西自治州凤凰县人民政府将凤凰古城、南方长城等8大景点经营权成功转让50年,受让方(叶文智的黄龙洞公司)将在经营期内向凤凰县支付转让费8.33亿元,首付2850万,尾款50年付清,此外需支付8500万元的古城改造费(实际在两年内付清)。每年只需要不到17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解决了6万多人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直接相关的有2万人。这是全国首例(?)景区特许经营权转让,受到多方关注。 特许经营权转让极大地提升了凤凰县政府的信心,并缓解了财政压力,确立了以旅游开发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2)针对凤凰古镇的文化底蕴所展开的一系列宣传 包括: 1)新闻发布会:2002年初,县政府和凤凰古城公司投资120多万在北京香格里拉国际大酒店举办凤凰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发布会; 2)旅游交易会:2002年4月,县政府筹资400余万元参加了南京第十届国内旅游交易会及11月份的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 3)媒体及老总组团游览:组织和接待千余人来自各国各地新闻政府媒体及旅行社老总来凤凰宣传推广和采风活动。 4)电视媒体宣传:2002年5月份,邀请湖南卫视具有号召力的《新青年》栏目组,2002年7月份,邀请《快乐大本营》到凤凰录制节目,宣传凤凰成功举办第二节长城杯龙舟赛和摄影大赛;在湖南旅游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湘西从文文化节”。 5)大型活动策划:2003年9月,凤凰古城旅游公司成功策划和举办了南方长城国际围棋擂台赛,邀请国内外顶尖棋手参赛,并运作出“棋行大地,天下凤凰”的宣传口号,又通过“围棋邀请赛”等炒作,将凤凰打造成小资的热门旅行地。 不足: (1)利益分配的长期博弈,亟待新的合约法规规范。 50年经营权转让期限太长,几乎没有现成参照的案例,双方无法准确估算凤凰城未来的发展态势,并事先予以规范。 在游客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大量门票收入依然流入私营开发公司手中,超出的利润政府无法分享; 餐饮休闲收入流入个体商贩手中,避税逃税超过8000万元;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xx县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xx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要点》,县人大常委会于10月至11月组织人员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到县住建局、文物局等有关单位,禾亭、冷水、湾井等乡镇的琵琶岗、小桃源、上宜骆家、下灌等传统村落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前往湘西、贵州等地进行了对比性考察。现将调查情况及思考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县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 xx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舜帝藏精之所,光武发祥之基,濂溪汤沐之乡,牌祖生卒之地”之盛誉。境内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不少传统村落,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有禾亭镇的小桃源村、琵琶岗村,湾井镇的下灌村、路亭村、久安背村,冷水镇的骆家村,九嶷山乡的西湾村,天堂镇的大阳洞村,中和镇的岭头村,柏家坪镇的柏家村,清水桥镇的平田村,太平镇的城盘岭村等12个村;拟推荐入选的有柏家坪镇的马头上村、郑古元村、刘均申村、礼仕湾社区,保安镇的保安社区、古溪村,太平镇的紫云村,湾井镇的东江村、东安头村,五龙山乡的石家洞村,中和镇的周家村、麻田村,天堂镇的石海山村,冷水镇的百美村,水市镇的周家村、冬瓜冲村,太平镇的上界头村等17个村。这些村都有着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拥有较为丰厚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

另外还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有待发现、保护和申报。 二、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xx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保护不够,抢救不及时,利用过少,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损毁极为严重。由于数百年来的自然灾害、内外战争、群众运动、房屋拆建或失窃等因素影响,全县的传统村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满载传统文化内涵的古建、古物已韵味全无。如平田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900年历史,曾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青石板巷道、石桥、石刻、牌坊、凉亭、戏台、八角楼、庙宇庵子、雕梁画栋等处处皆是。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石达开过境的焚烧,“文革”时期“破四旧”的冲击以及近三十年来乱拆乱建等方面的原因,至今已损毁得面目全非,连一条完整石板路也找不出了。又如有着1500多年建村历史的下灌村,改革开放初期尚有600多座古民居,而现存只有110多座了,其损毁之严重可以说是不堪回首。 2.保护意识不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农村很少有人意识到老祖宗留下来那些雕龙画凤的老房子其实蕴藏着“金银财宝”;不少家庭建新房时都拆掉了旧房,即使不拆也不修整,任其虫蛀雨淋,墙塌瓦掉。有的政府部门为了上新项目,征地拆迁时,大拆大改,根本不考虑对传

湖南省凤凰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案例分析

湖南省凤凰古城产业案例分析 10文管2班 唐奇 2010620018 相信喜欢旅游的同学和朋友们都知道,在湖南省有这么一个乡村,美丽而宁静,在喧闹的现代,给你以大自然的美丽。 这就是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 凤凰县位于湘西山地,处云贵高原东北缘,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由苗、汉、土家等25个民族组成。自唐置渭阳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凤凰山川秀丽、名人史迹荟萃、民风淳朴、民族风俗风情浓郁,先后被列为全国旅游开放县、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001年12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3月,“凤凰古城”被中国旅游报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该县旅游资源主要有以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沱江河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以凤凰古城南长城和沈丛文旧居为代表的一批历史人文景观,及以苗族为主的浓郁的民族风情。凤凰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有319国道和枝柳铁路穿越县境,东临铜仁机场和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有张家界著名旅游风景区,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 近年来,凤凰县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按照打炼凤凰精神、打牢凤凰基础、打造凤凰品牌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

动战略,以创县域历史文化品牌,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数量的优势,又有品位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凤凰古城争取国家专项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内外商资金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鼓励各部门和县内外优势企业投资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几年来,先后多家公司投资经营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黄龙洞公司投资833亿买断8个景点50年经营权,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 凤凰古城加大宣传推介,强化市场宣传营销。近四年来凤凰县投入宣传营销经费近4000万元,打着“梦里故里,凤凰古城”的统一宣传口号,实行大市场大运作的宣传推介。一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以代表性极强的特色景点“中国南长城”为背景,在湖南卫视播报凤凰天气预报,在怀铁客运列车上宣传介绍凤凰,播放《中国凤凰》、《风雨南长城》等歌曲,在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台、香港卫视中文台等著名媒体上宣传推介凤凰古城,制作发行《古城凤凰》旅游风光片等等;二是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凤凰旅游知名度。该县抓住中国南长城这一亮点,在南长城举办了由中国著名围棋大师常昊、韩国著名围棋大师曹熏铉等棋手参加,有中央电视台、韩国电视台、旅游卫视、湖南卫视、新浪网

湘西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湘西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篇一:湖南湘西写生报告 湘西艺术采风行 回顾为期两周的湖南写生,内心仍充满激情和快乐,这是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二次写生,先后去了凤凰古城、边城、乾州古城、德夯矮寨四个地方,从中我们都获益匪浅。 我们这次写生是平面班和环艺班还有五位老师总计一 百多人一起出发的,在4月7号下午就准备好了行李和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其它一些娱乐用品,虽说我们是去写生,条件比较艰苦,偶尔的时候,也可以放松一下。就这样,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带着几分憧憬,几分幻想,乘上长途旅游巴士,前往遥远的异地之乡-湖南凤凰古城。4月8号我们历经了一天一夜的漫长路程终于赶到了凤凰古城,我们提着重重的旅行包,在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来到我们要住的旅馆。 接下来我首先从凤凰古城说起。 一、凤凰古城(一)古城来历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二)凤凰的夜景 我们最初看到的就是凤凰的夜景,它好美呀,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凤凰古城就会被五彩斑谰的灯火装扮得分外妖娆,分外漂亮。如果白天的凤凰是一位纯朴、美丽的苗家女子,那么,夜间的凤凰就是一个多情、大方的湘西姑娘。站在沱江岸边,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歌的海洋。在各种形状的建筑上,或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彩灯,或闪耀着形状各异的霓虹灯,,或树立着各种华丽的店铺招牌、广告灯。古老的吊脚楼上,悬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闪亮的灯光映照在水中,更给古城增添了几份神秘。 凤凰夜景中另一个有特色的去处,是沱江边的酒吧一条街。这里的房子依江而建,装饰风格形式多样,但都充满着西方典雅和东方传统相结合的现代气息。凤凰夜景永远流连在游人心中的梦乡。我们在这条街上来回走,尽情享受这迷人的夜景。 (三)凤凰服饰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第一批共计646个,第二批共计915个,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但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能够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中国提倡循环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学习,从原始的生态文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特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比如,西湖龙井等成千上万的地方名品,就是中国优质农副产品的代表,而这些优质农副产品都是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国际上

凤凰民居考察报告

民居考察报告 ——关于建筑与环境的几点所见、所思、所得主题词:吊脚楼、干阑建筑、建筑形式 凤凰古城 1.、古城简介: 美丽悠久的凤凰古城坐落于今湖南省凤凰县东南部。先秦时代,凤凰属楚国疆域,所以凤凰仍然遗留了大量的楚巫遗风。正因如此在古城中的建筑也透露着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对于古老的东西,人们总会抱有神秘感,心中会有许多疑问,我在去凤凰之前,也对自己提出了一些问题: 凤凰古城为什么叫“凤凰”?什么样的建筑称之为“干阑建筑”?“吊脚楼”究竟是怎么吊起来的?为什么要“吊起来”? 声誉满载的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给城市原本的风貌和环境的影响是怎样的? 据说“凤凰之名因山受之”。唐武后时期,凤凰旧城址设于距今县城西25公里的凤凰山,凤凰山处于群山之中,形态若鸟,振翅展尾,于是名为凤凰城。

凤凰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2古城建筑分析: 苗族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阑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阑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