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5.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土地:土地参与经济活动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与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从利用方式看:作为劳动对象,土地的自然特性起决定作用,如农业,但经济区位也起重要作用。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农业受自然产出力和经济区位双重影响。工业主要受经济区位影响。钢铁石化的郊区区位,印刷出版处于城市区位。

(2)原材料:原材料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能源:

大量消耗能源的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需要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态度。

能源(尤其是电力)供给保证程度是制造业企业选择区位的主要标准之一。

(4)资本: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固定资本具有地理惯性,固定资产的沉淀区对企业有吸引力。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新兴高科技技术企业更关注风险投资,地区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区位的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5)劳动力: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劳动力素质:1.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2.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劳动力成本:1.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 2.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移动: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6)技术与知识: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5.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例如一些对空气质量比较高的经济活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就会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例如,化学、石油和造纸等排放较多废水且其污染物质含量较高,相比之下,轻纺与服装工业等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市场环境: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合理性。由于不同经济活动的需求门槛存在差异,因而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影响力低于范围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商业经营类型与规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习惯可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技术水平、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企业产生激励,市场竞争不足会出现垄断,限制市场活力。要保持良好的市场秩、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活动环境,政府管理调控的作用不可忽视,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政府服务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3)产业环境: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它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及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相对于集聚产业来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第四,相关企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4)政策环境:

政策反应当地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并采取率先投入、提高当地期待收入等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经济特区等)

政府关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政府制定控制经济的发展速度或限制某种经济活动类型在一地区的发展。(河北的钢铁企业,首钢的搬迁)政策环境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引导性因素。

6.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远途运输。

运费也会由于定价制度的不同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

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等。(就远距离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

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网的便捷程度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

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网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地理可进入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德国农业经济地理学家约翰·冯·杜能)

(1)理论前提:均质平原、唯一市场、唯一运输方式、经济人。“孤立国”

经济人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杜能圈)

圈层名称位置概况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近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

第二圈林业圈城市近处第二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重量

和体积较大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第三圈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和饲料作物的轮

作为主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第四圈没有休闲地,是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距城市最远、也

是最粗放的谷作

农业圈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分为三区,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方式,远离农家的则作为永久牧场

第六圈畜牧业圈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只用于自给,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

畜产品等供应城市市场,此圈之外,地租为零,是

无人利用的荒地

2.逆杜能圈:同杜能圈正好相反的地理格局。(在孤立国中,杜能只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其他地区的其他利用方式。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地区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3.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德国经济学家)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

第二阶段: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和为最小时的区位,实现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虑它们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格局的影响,实现第二次偏移。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核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即为中心地为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3.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1)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

(2)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3)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1)能够提供高级商品或服务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只能提供低级商品或服务的为低级中心地。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上限越大,有高级职能(包括低级职能);反之亦然。

乡镇--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

油条早点摊-----一般餐馆---高级饭店

5.中心地三原则

(1)市场原则:

各等级中心地市场区域比例关系:即1-3-9-27···K=3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即1-2-6-18···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中心地的3倍。

(2)交通原则: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即1-4-6···K=4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3)行政原则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即1-7-49-343···K=7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6.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消费市场状况:

第一,市场区域的大小,主要由人口密度体现,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零售业的数量和规模显然不同。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从而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的要求不同。

第三,消费者的构成。如年龄,性别。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第一,空间距离,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

第二,交通条件,交通便捷地区,消费者时间、空间费用减小,零售商业商品的销售范围会扩大,商业的规模等级也可能扩大。

(3)零售业间的竞争:

第一,区域选择与其在同一区域经营同种类型零售业数量和竞争力有密切关系。霍特林认为,当需求无限且非弹性情况下,在直线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时,这两个企业应倾向于在直线市场的中点布局;当需求有弹性时,两者将在距离直线市场的端点四分之一处分散布局。

第二,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特性有关,斯考特认为,宝石点的布局趋势分散大于集中,但饮食店趋向于集中c同业种间竞争,可能会排斥或联合,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作用,后

者较多;不同业种之间,由于存在互补的关系,多集聚。

(4)地价的作用: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不同类型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第七章区位的结构与组织

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即进行资源配置。

2.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产业分类

3.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

(1)第一次产业: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

(2)第二次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3)第三次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4.产业功能分类:

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可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

(1)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可分为:前向、后向、侧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

(3)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4)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5)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5.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6.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或发满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工业化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为2.5,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雁行形态说:具体表现为“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7.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8.基本要素:点、线、网络、域面

点: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

线: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

网络: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

9.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2)点轴式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我国学者陆大道的贡献

(1)拓展了点轴的内涵,点的内涵拓展为居民点、运输枢纽、商贸场所等,轴线的内涵拓展到社会经济密集带、开发轴线、发展轴等。

(2)对点轴进行了等级的划分

(3)提出了我国国土开发的“T”型发展战略

10.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弗里德曼理论:

(1)前工业阶段,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区域内部缺乏联系

(2)工业化初期,单个相对强大的中心与其落后的外围地区形成极核式空间结构

(3)工业化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形成点轴式空间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走向空间一体化,形成了网络式空间结构

11.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1)区位指向:所谓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2)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机制: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扩散机制: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避免集聚不经济,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政府的政策作用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多个惯性,但是也是有限度的

(3)空间近邻效应:

定义: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产生的影响。

产生原因:无论哪种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带

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12.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能发现新的原材料,从而形成新产品,并且在功能上超过原来的产品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新产品能够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够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发生变化(4)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即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

2.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1)资源禀赋:区域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数量,质量,组合经济活动类型,规模,效益

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数量的要求减少,对质量的要求增大,且劳动力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

生产属性:人口劳动力数量

人口的二重性

消费属性:人口市场容量,潜力

(2)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体制: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

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引导、规范、约束经济行为,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组织水平: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经济结构:合理性和先进性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区位条件:它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大体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4)外部环境: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区域经济关系影响区域在区际交往中的发展机遇和优势;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的区域影响不

同,主要取决于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

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数原理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4.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效果被人口增长所抵消;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

(3)起飞阶段:经济增长发生质变,持续、高速的增长,开始起飞;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的部门间转移加快,大量的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称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将逐渐趋缓,进入成熟阶段;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称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转移,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耶继续向城市集中。

(5)高额消费阶段: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经济水平有了更大提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经济生活中出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物质生活需求得到高层次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5.产业集群:

(1)定义: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2)特征: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相关的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企业组成上,主体是中小企业;在内部联系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具有明显专业化特征;植根性,建立在地方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6.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

(1)供给条件:产品的技术可分性,存在差异性机会,利于专业化分工。企业竞争环境具

有多边性

(2)需求条件:产品具有流行性与艺术性,消费行为表现为易变性和上瘾性

(3)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本地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建立联系

7.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1)集聚经济原理解释:(2)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植根社会网络,易建立互信机制(3)创新理论的解释:众多企业与创新机构的集聚有利于创新;集聚内的企业间的竞争提供了外在动力(4)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本地的劳动力、中介、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8.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9.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社会治理方式。

10.区域管制的特点:

(1)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政府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的促进区域发展。(2)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3)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2.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基本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梯度推移学说——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3)中心-外围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基本观点——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4)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布鲁克菲尔德——基本观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

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

3.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3)干扰机会

4.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贸易,形成了产业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了产业内分工。

5.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2)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5)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起着关键性作用。(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随着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

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发言权,只有团结起来,其利益需求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4)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1、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分散生产,在特定区域内的分散

第二阶段: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 出现了汽车生产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3)第三阶段:“核心——边缘”式分散,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分厂成为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商扩张的主要策略。

第四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零部件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化。(5)第五阶段:网络化集聚阶段,运输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零散化也使整车组装有重新集中的趋势。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解析

人文地理学考研配套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 解析 一、真题 一、名词解释 《货殖列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真题] 答:《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二、论述题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如下: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①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就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③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 ②一些学者根据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①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思维方式。 ②20世纪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为学派的冲击。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③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第1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名词解释 通达指数[中科院2012年研]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点的通达性越差。 交通网的连接度[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经济活动区位[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2017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测试考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区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50分;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 内容: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要求: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 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特性、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 4.了解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与研究进展。 (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内容: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条件等 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及人力资源、市场条件、区位、交通、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基础、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条件等 3.技术条件:包括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 4.政策与制度环境:包括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 5.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要求: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2000-2017年安师大考研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30分) 1.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 3.区域规划 4.“T”形结构 5.梯度推移 6.城市化 二、简答题 1.论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模式。(20分) 2.简述长江经济地带地理特点及其建设构想。(20分) 3.论述经济区的内涵(概念、构成要素)。(20分) 4.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20分) 1.马歇尔产业区 2.经济当地化 3.企业横向一体化 4.区域产业结构 5.集聚机制 二、论述题(每题20分,80分) 1.试述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和热点。 2.试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要点及其科学意义。 3.试述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 4.从微观层面上阐述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原则。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30分) 1.经济地理学 2.区位 3.交通网连接度 4.经济全球化 5.汽车工业 6.经济区 二、简答题(每题8分,64分) 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你对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3.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4.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5.区域增长极理论。 6.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7.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 8.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 2.试用区域合作理论,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的认识。(36分)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区位 3.交通网连接度 4.经济全球化 5.汽车工业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简述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3.简述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4.简述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多极化趋势。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情况,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的认识。 2.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认识。 3.举例论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完整

经济地理学 一、填空 1、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2、企业增长的动因包括: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 3、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有趋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边界地区、社会经济联系 密切地区的显著特征。 4、企业增长战略有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 5、在非农产品周期理论中,非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6、区域性的含义是:可度量性、系统性、不重复性。 7、胡佛经济区位论的运输费用是:线路运行费、站场装卸费,并提出两个著名论点:端点区位优于中间 区位、中间转运点最优区位原理。 8、主导产业有如下特点: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 9、尽管公司结构是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但是人们可以将公司归纳一下几类: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 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10、1977年英国著名跨国公司邓宁提出一个折衷理论,将三种优势相结合用于解释跨国投资,这三种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11、一般来说,经济轴主要有一下类型: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沿大江分布的经济轴线、海岸经济 轴线、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12、一般而言,扩散机制有四种表现形式:就近扩散、跳跃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 13、区位论研究抽象的世界,最基本的假设是“均质平原”和理性决策;核心思想是生产成本和运费的最 低化,或者利润最大化。 14、二战前经济地理中人地关系研究主要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缘政治学、人地相关论。 1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国 际经济协调。 16、文化与制度转向的形成背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社会科学相关学派的影响、经济地理学 本身的变化。 17、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全球经济形成多级格 局。 18、区域主义的特点:重视野外调研、重视地方的综合(描述)研究、划分区域的拓扑学方法。 19、行为与感应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决策者行为、被雇佣者行为、消费者行为。 20、社会分工的前提: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交换的发展。 21、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并且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业贸易的存 在是发展的前提。 2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有: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 23、区域划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均值区域、功能区域、行政区域。 24、经济区的组成要素:经济中心、腹地范围、经济联系、产业结构。 25、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 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26、区域产业按产业功能分类可分为:新兴产业(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按要素 集约度产业分类可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7、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点、线、网络、域面。 28、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结点。 29、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的要素取向)是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公司战略取 向。 30、企业增长的战略有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包括接触扩张和等级扩张。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李小建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