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平行线的条件(1)

探索平行线的条件(1)
探索平行线的条件(1)

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操作---观察---探索

如图: 3根木条(或硬纸条)相交成∠1、∠2,固定木条b、

c ,转动木条a,

问:1、在木条a的转动过程中,木条a、b的位置关系发生了

什么变化?∠2与∠1的大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变图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试一试,当∠2与∠1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

(二)问题探索:

活动一:利用平移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图中,当∠1与∠2相等,所画的直线a、b就;当∠1与∠2不相等时,直线a、b 平行吗?

活动二: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同位角”,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而成的8个角中,像∠1与∠2这样的一对角称为。

请问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同位角?

归纳:相等,两直线。

活动三:例题讲解

例:如图,∠1=∠C,∠2=∠C,请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三)练习反馈:

1、图中的∠1与∠C、∠2与∠B、∠3与∠C,各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成的同位角?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3,直线a与直线b平行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1、如图,∠1与∠B是直线和被直线所截构成的同位角;∠2与∠A直线和被直线所截构成的同位角。

2、如图,∠1、∠2、∠3中,和是同位角。

3、如图,如果∠B=∠1,根据,那么可得DE//BC;如果∠B=∠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那么可得 // 。

七年级数学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作业

七年级数学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作业 1.如图,AB//CD.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1=∠CDE ;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1=∠BDF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______=180°. (第4题) 2.如图,如果∠BAC=∠ACD ,那么_____//_____,∠BCD+∠_____=180°. 3.如图,直线a//b ,∠1=45°,则∠2=_____,∠3=_____. 4.如图,EG//AB ,FG//DC ,∠B=100°,∠C=120°,则∠EGF=_____. 5.如图,AB 、CD 被EF 所截,AB//CD ,∠1=∠BEG ,∠2=∠DFH.试判断EG 与FH 的位置关系. 解 EG//FH 因为∠1=∠BEG ,∠2=∠DFH ( ), 所以,∠1= 12 _________,∠2= 12 _________. 又因为AB//CD ( ), 所以∠BEF=∠DFM ( ). 所以∠1=∠2( ), 所以EG//FH ( ). 6.如图,AB//FD,ED//AC,D 是BC 上一点,∠A+∠B+∠C 等于180°吗? 解 等于180°.因为ED//AC ( ), 所以∠A=_________( ), ∠C=_________( ). 因为AB//FD ( ), 所以∠B=_________( ). ∠4=∠2( ), 所以∠A=∠2( ). 因为D 是BC 上一点( ), 所以∠1+∠2+∠3=180°( ), 所以∠A+∠B+∠C=180°( ). 7.如图,点A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EA ⊥AD ,FB ⊥AD ,垂足分别为A 、B ,∠E=∠F.CE 与DF 是否平行?为什么? 8.已知,如图所示,点E 在DF 上,点B 在AC 上,BD//CE ,∠C=∠D. ∠A 和∠F 相等吗?为什么? 9.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5°,求∠2的度数. 10.如图,E 是AB 上一点,DC//AB ,AD//CE ,∠A=70°,∠1=40°.求∠BCD 的度数. 11.如图,∠ABC=∠ADC ,AD//BC. 试说明∠A 与∠C 的关系.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导学案:§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学导单班级______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旧知回顾】: 1、(A)如图,若∠A=∠3,则∥,若∠2=∠E,则∥, 若∠+∠= 180°,则∥. 2、(A)如图,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l1∥l2的条件:. (第1题)(第2题) 【导读指南】: 1.师生共同推导平行线的性质1 2.归纳三种语言 3.说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成立的理由。 已知a∥b,说明∠2=∠3(提示: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推理说明)

4.学生证明:“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课堂研讨】: 例1.如图(1)AB ∥CD ,已知∠1=35°则∠2= 如图(2)AB ∥CD ,BC ∥DE,则∠B+∠D= 练、1. 根据右图将下列几何语言补充完整 (1)∵AD ∥ BC (已知) ∴∠A+∠ABC=180°( ) (2)∵AB ∥CD(已知) ∴∠4=∠ ( ) ∠ABC=∠ ( ) 2 1 (1) A B (2) B C D E A C 1 2 3 4 5 B A D

例2、(B)如图3,AB∥CD,∠D=80°,∠CAD:∠BAC=3:2,求∠CAD,∠ACD. 练习:(B)如右图,BD平分∠ABC,ED∥BC,∠1=25°。求∠2、∠3的度数。 例3、已知∠ADE=60 °∠B=60 °∠C =40°求∠DEC的度数

平行线的性质2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如图所示,打台球时,用白球沿图示方向去 打黑球,要使黑球经过一次反弹后直接撞入袋 中,已知入射角/ 4等于反射角/ 5,且/ 1 = Z 2,若/ 3= 30°,那么去打白球时必须保持/ 1 等于什么样的度数? 2. 揭示课题,板书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比较。 二、 检查预习情况:明确检查方法 学生口答后论证。 三、 布置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探究题: (1)①已知如图, AB // CD, AC 丄BC ,图 中与/ CAB 互余的角有几个? ②已知如图, AC 丄BC ,若/ 1 = 70° / 3 = 20°,贝U AB 与CD 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方法〗这道题目学生直 接找 很容易缺漏,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先由平行线的性质找出 与/ CAB 相等的角,再分别找 出这些相等的角的余角,然后 进行归纳。有了第一问的基 础,学生求解第二问就不难 了,教师可引导学生逆向思 考:若要判断AB 与CD 平行, 有哪些方法?并且要想 学生强 调此问运用的是判定。 教学 过程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 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 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 这一现实的 问题情境较生动活 泼,来源于学 生的生活,学生 有深切的体会, 能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对 提高学生的 数学素养和数学意 识也是十分 有意义的,还让学生 体会到了 数学学习对实际生活 的意义。 (2)宁波到台州的高速公路需开挖山洞,为节 约开挖时 间,需在山的两面 A 、B 同时开 工,在A 处测得洞的走向是北偏东 75°, 那么在 B 处应按 ____________ 方向开工,才能

平行线的判定(一)

10.2 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事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平行线定义,了解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挖掘学生数学潜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及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平行线的位置关系与生活中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定义及基本事实 难点:平行线的基本事实以及会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思考:如图,分别将木条a 、b 与木条c 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 ,直线a 从在c 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 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呢? a b 二、新知探究 探究点一:(1)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表示方法以及读法: A B AB ∥ CD 读作:“AB 平行于 CD ” C D 注: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与相交两种.

(2)平行线的画法、平行公理及推论: 画法:一放 二靠 三推 四画 (PPT 动画演示) 合作探究: 思考1:经过直线外一点,你能作出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 A B (学生尝试归纳总结教师给与补充)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 思考: (1)经过点A 画出直线m 的平行线,你能画出几条? (2)过点B 画一条直线与m 平行,它与(1)中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总结: 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果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表达: ∵a//m , m//b(已知) a//b(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当堂练习 (1)如图所示,因为AB // CD ,CD // EF (已知),所以________ // _________. a m b C A B D E F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教案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 一些问题。 情感与态度: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图利、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 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使学生 在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难点:选择各种角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的其他条件,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合作探究. 学法:通过复习回顾,利用类比方法,动手实践、观察、发现由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和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学会思考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四、教学过程 1.立足基础,温故知新 1.1通过以下问题带领学生在复习“三线八角”基本图形和同位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 c a b 问题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什么样的角是同位角? 引导学生从角与截线与被截线的位置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同位角。问题3:它们具备什么关系能够判断直线a∥b?你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4:图中∠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有什么特点?∠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呢?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得出内错角与同旁内角的概念。 1.2.巩固练习1:课本随堂练习1: 观察右图并填空:(1)∠1与 是同位角; (2)∠5与 是同旁内角; (3)∠2与 是内错角。 练习2: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你能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1给出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 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 (如图所示)。小明只有 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2.2 画板上下边缘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请你先自主探索,再与同伴交流。 3.大胆探究,各抒己见 依次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1课本议一议:(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a n m b 3 4 5 2 1 4 1 2 3 5 6 7 8 D C B E A F

平行线的判定(复习讲义)01(教师版)

平行线的判定(复习讲义)01 【知识点讲解】 一、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1、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1=∠2,那么AB∥CD。 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2=∠3,那么AB∥CD。 3、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 平行,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2+∠4=180°,那么AB∥CD。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b、c为同一平面内三 条直线,且a⊥b,a⊥c,则b∥c。 例: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1)若∠1=80°,∠2=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说明理由; 2)若∠2=100°,∠3=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说明理由。 解: 1)可以; 2)可以。

【知识点复习】 一、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1、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1l ∥2l 的是( C ) A. ∠1=∠2 B. ∠1=∠5 C. ∠1+∠3=180° D. ∠3=∠5 2、如图,已知直线c 与a 、b 分别交于点A 、B ,且∠1=120°,则当∠2= 时,直线a ∥b( B ) A. 60° B. 120° C. 30° D. 150° 3、如图所示,直线a 与直线b 被直线c 所截,b ⊥c ,垂足为点A ,∠1=70°。若使 直线b 与直线a 平行,则可将直线b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 D ) A. 70° B. 50° C. 30° D. 20° 4、如图,小明在两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边缘画直线AB 和CD ,得到AB ∥CD ,这是根据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三、题型分析 题型一: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1:如图所示,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 A. ∠3=∠4 B. ∠1=∠2 C. ∠B =∠DCE D. ∠D +∠DAB =180°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7.2 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使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猜测、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感性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平行线三个性质的理解; (2)熟练使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能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熟练使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能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测一测: (1)∵∠1=∠3 ∴C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2=∠3 ∴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3 =180° ∴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情境导入 一辆汽车在路上直线向东行驶,第一次向右前方45°拐弯,十分钟后,想回到原来的方向,应该向哪个方向拐弯?拐弯多少度? (二)预习交流 1.说一说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_______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_______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______ 2.想一想: 讨论一:如下图,已知直线a∥b,那么∠1与∠2是否相等?可以用什么方法?

方法:(1)量角器测量;(2)重叠法。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几何语言:∵a∥b,∴∠1=∠2。 讨论二:如下图,已知直线a∥b,那么∠2与∠3是否相等?除了使用量角器和重叠法,如何证明? 方法:根据性质一,等量代换。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几何语言:∵a∥b,∴∠2=∠3。 讨论三:如下图,已知直线a∥b,那么∠2与∠4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试证明。 方法:利用性质一,等量代换;或利用性质二,等量代换。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语言:∵a∥b,∴∠2+∠4=180°。 (三)课堂巩固 1.做一做: (1)如图,已知AB∥CD,且∠1=60°,则∠2=(B)。 A.120°B.60°C.90°D.45° (2)如图,已知AB∥CD,∠1=58°,FG平分∠EFD,则∠EFG的度数等于( C )A.122°B.58°C.29°D.32° (3)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D,DE平分∠CDB,试判断∠1与∠2之间的数量关系,

平行线的判定1教案

平行线的判定(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的形成。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1. (3)会用判定1进行进行推理证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判定公理的得出,培养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总结规律,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方法1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判定1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启发示引导发现法 四、教具 平行演示器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让学生对下列语句做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做平行线;(错) 2、平行线有哪些性质? 接着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定义能否作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呢?如果能的话,我们用平行线的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要满足什么条件?(①、在同一个平面内;②、不相交) 给出下面两种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当我们不能用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时,就要寻找另外一些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由此引出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下面我们将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为基础研究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平行线判定方法1 (1)演示(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先画两条相交的直线,再在一直线上取一点贴上一条尺子,进行转动):教师给出下图那样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转动b,让学生观察,b转动到不同位置时,角a的大小有无变化,再让角a从小变大,说出直线b与a的位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学习目标: 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同旁内角。 2.掌握利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解决判定直线平行问题。第二环节自学指导: 看书P47-P48,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应用它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 第三环节:先学 1.课本议一议:(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观察课件中的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得出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你能结合图形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以上两个结论成立的理由吗?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当(1)∠1=∠2,(2)∠1+∠ 3=180°时,说明a∥b的理由。

第四环节:后教 1、做一做: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接成一个图形, 请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2.图中各角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吗? (1)∠1=∠4;(2)∠2=∠4;(3)∠1+∠3=180° 第五环节当堂训练: 看图填空: (1)如右图,∵∠1=∠2 ∴∥,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AC∥FG, (2)如右图,∵∠2= ,∴DE∥BC ∵∠B+=180°,∴DB∥EF ∵∠B+∠5=180°∴∥,。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1、我们共学习了几种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2、让学生熟记: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 第1页 共2页 过程就是结果 用心做用成绩回报父母 姓名___ ____ ____ _ __ _考试时间_ __ __ __ __ _ __ 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数学练习二 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朱保舟 审题:朱保舟 2013-2-20 1. 如图,如果AB//CD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1=∠CDE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1=∠BDF ;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________=180°. 2.如图,如果∠BAC=∠ACD ,那么_______//_______,∠BCD+∠________=180°. 3.如图,直线a//b ,∠1=45°,则∠2=________°,∠3=________°. 4.如图,∠1=∠2,∠3=100°,则∠4=__________°. 5.如图,EG//AB ,FG//DC ,∠B=100°,∠C=120°,则∠EGF=___________°. 6.如图,已知a//b ,且∠2是∠1的2倍,那么∠2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 7.如图,小明从点A 向北偏东75°方向走到B 点,又从B 点向南偏西30°方向走到点C ,则∠ABC 的度数为( ) A .60° B .50 ° C .45° D .15° 8.如图,A 、B 、C 、D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EA ⊥AD ,FB ⊥AD ,垂足分别为A 、B ,∠E=∠F 。CE 与DF 平行吗?为什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七下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课案分析)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学生自身状况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通过七年的上学期《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个章的学习学生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这个理解,是很简单的仅仅处于对生活中存有的平行线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悟性高,对新事物容易发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虽数学活动经验较少,但动手探索水平较强,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但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二)学生面临教学状况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老师已经转变观点,我们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成为一位交换意见,激励思考的参与者,更多注重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率,更多注重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发展性,为他们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呵护他们创新的灵性…… 法,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二、教学任务分析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两直线关系。 平行和相交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三个阶段螺旋上升的表现。第一阶段七年级上学期,初步理解平行线;第二阶段七年级下学期,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研究平行线的特征;第三阶段八年级下学期,研究平行线性质,判定的形式化表述。本节课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第一课时,上承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内容并为下一课乃至后继的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起,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水平的同时,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水平和逻辑推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注重学生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了解表达,推理,证明的过程。 ⑵通过“转化”及“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水平。 ⑶使学生在探索直线平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实践中总结规律,理解事物的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说理、计算; 2.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过程,提高对图形的认识、分析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通过简单说理或推理,得出欲求结果. 教 学 重 点: 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教 学 难 点: 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教学过程(教师) 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引入新课: 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左拐30°,那么第二个弯朝哪个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提问: 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探究新知实验猜想: 作出两条平行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标出∠1、∠2,能借助你所画的图想办法解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实践探索: 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当a 与b 不平行时,∠1与∠2的度数是否相等.引导学生当条件“两直线不平行”时,结论“同位角相等”不成立. 例题1: 如图,已知AB ∥EF ,DE ∥BC .那么图中∠ADE 与∠EFC 相等吗?为什么? 例题2: 如图,∠1与∠2互为补角,∠3=117o .求∠4的度数. 练习: 如图,B 、C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 =75°,∠1=55°,∠2=75°,求∠B 的度数. H G F E D C B A 5432 1

能力检测: 运用本节课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前面提及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左拐30°,那么第二个弯朝哪个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小结: 1.知道两直线平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平行线的性质与识别之间有何关系? 3.在运用性质和判定回答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困惑? 课后作业: 1.课本P15练一练第1、2题; 2.思考题(选做): 已知:如图,AB∥CD,∠1=∠2,则GP与QH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2) 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运算和证明,能 够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掌握相关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其互换;3.在定理的探索中锻炼观察能力,并尝试与他人合作开展讨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课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 2.会用三角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习惯.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一)教学重点 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 点(二)教学难点同位角的概念. 前置作业学生课前准备直尺,一副三角板,三根小木条,两颗钉子。 引入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平行线,那什么是平行线呢? [生]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好,在上册书中,我们简单了解了平行线,下面我们来复习回顾一下.(展示课件——实物展示平行)判断正误: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平行 线.( ) 2.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 ) 3.如果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

那么a、b就互相平行.( ) [生甲]第1句话是错的.只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是平行线. (也可举例:如异面直线.学生只要说清即可). [生乙]第2句话是错的.因为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只有经过直线外一点,才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生丙]第3句是对的,它是平行线的一个性质.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如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探索平行的条件(一)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 课时安排说明: 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角、平行与垂直,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事实。教材通过设置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按照“先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再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顺序呈现有关内容,在带领学生探索性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直观认识为基础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理,以加深对平行的理解,并学会借助平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本章及本节内容无论是在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并初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第二课时在进一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同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三。本单元教学设计时将遵循教科书编写思路,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中自然引入“三线八角”,使该知识的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不是孤立地处理这些内容。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章中,已经结合丰富的现实情景,直观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了解了平行线的定义,会借助方格纸、利用直尺、三角板用多种方法画平行线,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为本章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章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模型操作、拼摆、图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探索平行的性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继平行线的判定之后,是学生今后学习与平行线有关的几何 知识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在初中数学知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条件解决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平行 线的三条性质,并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通过尝试数学语言的表达体验,数学语言的优美与经验,培养数学的学习兴 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条性质的推导,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条件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条件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说明直线a//b? b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平行线的判定,强调条件是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和同旁内角互补,结论是两条直线平行,通过研究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为新知的探索做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情景导入 如右图,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建于公元1173年,为8层圆柱形建 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 目前,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小的角为 85o,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大的角是多少度? 先分析问题较小的角即角1=85o,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如 何求角3,想到角3=180-85,那如何说明角1=角2呢?生 4 3 2 1 a

回答同位角,那么同位角一定相等吗?前提条件是什么?生:平行。那是否结论 是正确的呢?接下来一起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二、性质探究 猜测估计: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以上的生活情景的引入,学生不难猜测出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实践探究:任意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检验你得出的结论。 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认真思考后,回答。 生1:通过量角器量的方式发现同位角相等。这种方法的学生很多,他们都 能得出这个结论。 生2:通过圆规也可以得出同位角相等。 生3:通过剪拼的方式也可以得出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亲手操作,用实践去检验自己得到的结论,培养学生用数 学语言归纳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尝试说理:结合图形,你能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说明“两直 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吗? (1)已知a ∥b ,试说明∠2=∠3。 (2)已知a ∥b ,试说明 ∠2+∠3=180°。 根据刚刚得出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结论来论证其两 个性质,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对顶角相等和平角的相关概念,能够证出。从而归 纳出三条性质。 结论: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c b a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内容: 一、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2节内容——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 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二、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四、案例教学用具 预览: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五、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2、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3、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 a ∥ b),画一条截线c 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教师提出 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练习题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培优 一、填空题: 1、如图1,∠1和∠2是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得的同位角,∠2和∠3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___角。 (1) (3) (4) 3、如图3所示,是同位角是的_________________,是内错角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是同旁内角关系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4,∠B=∠D=∠E,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③∵∠1=∠2,∴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6.如图④∵∠1=∠2,∴_______∥________ ()。 ∵∠3=∠4∴_______∥________ ()。 7.如图⑤∠B=∠D=∠E,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⑥∵AB⊥BD,CD⊥BD(已知) ∴AB∥CD ( ) 又∵∠1+∠2 = 180(已知) ∴AB∥EF ( ) ∴CD∥EF ( ) 二.选择题: 1.如图⑦,∠D=∠EFC,那么() A.AD∥BC B.AB∥CD C.EF∥BC D.AD∥EF 2.如图⑧,判定AB∥CE的理由是()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3.如图⑨,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1=∠3,∴a∥b B.∵∠1=∠2,∴a∥b C.∵∠1=∠2,∴c∥d D.∵∠1=∠2,∴c∥d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平行线的判定(1)

5.2.2平行线的判定(二) 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准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 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过哪些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例题 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解:这两条直线平行。 ∵b⊥ac⊥a(已知) ∴∠1=∠2=90°(垂直的定义)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说明b∥c 吗? 方法一:如图(1),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方法二:如图(2),利用“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 c b a 21 c b a 21 (1)(2) 注意:本例也是一个有用的结论。 例2如图,点B 在DC 上,BE 平分∠ABD,∠DBE=∠A,则BE ∥AC,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E 平分∠ABD 我们能够知道什么?联系∠DBE=∠A ,我们又能够知道什么?由此能得出BE ∥AC 吗?为什么? 解:∵BE 平分∠ABD ∴∠ABE=∠DBE (角平分线的定义) 又∠DBE=∠A ∴∠ABE=∠A (等量代换) ∴BE ∥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C D E c b a 21

平行线的性质2【公开课教案】(含反思)

7.4 平行线的性质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 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 拐的角∠B是13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 说明: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出∠C的度数,需要我们研究与判定相反的问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出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熟悉,因此,在学生回忆起这些知识后,能很快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环节:探索与应用 活动内容: ①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CD,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平行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a∥b(已知), ∴∠1=∠2(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师:由此我们又得到了平行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给出板书: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同旁内角是互补的.并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第三

条性质.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订正推导过程并写出第三条性质,形成正确板书.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180°(邻补角定义) ∴∠2+∠4=180°(等量代换) 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在今后我们经常要用到它们去解决、论述一些问题,所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符号语言分别为: ∵a∥b,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已知), ∴∠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板书在三条性质对应位置上) 活动目的: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使学生对证明的步骤、格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认识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效果: 在前面复习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此时学生已能够进行推理,在这里教师不必包办代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平行条件试题北师大版

精品 平行线平行条件 【知识要点】 一、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垂直于两平行线之一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直线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1=50°,∠2=130°,求证:AB ∥CD 。 如图所示,∠ABC=∠ADC ,BF 、DE 是∠ABC.∠ADC 的角平分线,∠1=∠2, 求证:DC ∥AB 。 如图所示,已知AB ∥EF ,求证:∠BCF=∠B+∠F 。 已知∠ABC 和∠A ′B ′C ′的两边AB.A ′B ′,BC.B ′C ′满足条件,AB ∥A ′B ′,BC ∥B ′C ′,求证:∠ABC=∠A ′ A B C D E F 1 2 A B C D E F 1 2 3 4 5 A A ′ A A ′

精品 B ′ C ′或∠ABC+∠A ′B ′C ′=180° 如图,已知AB ∥CD ,∠B=140°,∠D=150°,求∠E 的度数。 【变式训练】 填空题 1.如图1所示,已知∠1=∠2,∠3=∠4,由∠1=∠2,可判定_______∥_______;由∠3=∠4,可判定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填空: ①∵∠1=∠2,(已知)∴_____∥_____.( ) ②∵∠2=∠3,(已知)∴_____∥_____.( ) ③∵∠4=∠7,(已知)∴_______∥________.( ) ④由②③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3=∠BOC ,∠6=∠FOE ,(已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⑥∵∠4+∠ABC=180°,(已知)∴_______∥_______.( ) 3.如图,填空: ①∵∠1=∠C ,(已知)∴ED ∥______.( ) A B C D E F 图1 A B C D 1 2 4 3 A B E F 1 2 3 D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