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则从口头和书面上承载了文化。每种语言都是该民族长期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一片天地。方言虽然只是语言的分支,但是方言的文化蕴涵、文化价值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本文就通过将四川方言中的各种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及语义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四川方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展示出四川方言的生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将这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关键词:四川方言词语比较地域文化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简称“川”,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而得名。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首都今直辖市重庆)、蜀国(首都今四川成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今又以成渝为主体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产生与四川地区的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四川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末年,杨雄《方言》记述“梁益之间”或“西南蜀汉”之类的方言词汇就说明当时的四川地区已经有方言的出现,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李实的方言著作《蜀语》算是四川方言的第一本专著吧。到了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大量外来人口迁移到四川。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四川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语言上来说,这次移民使得四川本土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于四川这片土地上,并且经过时间的交融,外来方言早已影响了原有的四川方言,逐渐形成了今天“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且杂有客家话、湘语等的“新”的四川方言。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方言,在声韵调系统上,与成都话相同或者相近的方言点最多,在全省居首。其次,成都话具有权威性,四川境内的方言广播、方言话剧、方言电影电视、方言小品等一般都采用成都话。成都话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权威行事历史必然的产物,因此现在四川方言中诸多的方言词语也是从成都话中产生出来并流传开来。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方言词语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在四川重庆地区多山、多沟、多坎,平地较少,就算有也是面积较小的。因

此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词语,比如“坝坝”、“场坝”等,指的都是比较开阔的地方,也指自己家中比较宽敞的庭院。再比如“拿不过沟、翻不过坳”、“爬坡”、“上坎”等方言词汇。四川地区河流较多,不少地区都在沿江沿河地带,因此也出现了较多与江、河、水有关的词语,比如“踩假水”,指的就是弄虚作假;“某某人水的很”、“事情水了”指的分别是某人办事不靠谱,不可信和某件事没有办成;找错人也叫做“找错码头了”。这些都是因四川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产生的。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有一些词语也深刻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

比如四川人称内裤为“窑裤”,这一说法与古时农耕有关。最初,“裤”是指旧时流行于四川民间的一种长度在膝盖上下的便裤,当时,这种裤子只被富裕人家当作贴身内裤穿,但因为这种便裤既省布料,又不影响美观,因此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经常直接外穿,尤其对于农耕人民来说十分方便。后来在剪裁布料时,为了节省,腰部多用土白布缝制,然后再用一根带子将其固定在腰部,因此便被称作“腰裤”,久而久之,“腰裤”读音变调为“窑裤”,成为今天所说的内裤俗称。

再有四川方言中有“打牙祭”的说法,这一俗语也与古时军旅文化有关。“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将帅的营帐前往往立有一根装饰着象牙的大旗,这就叫做“牙旗”,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宰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因此后来四川人就俗称吃肉为“打牙祭”。在民国二十七年的《泸县志风俗》中有这么一段话:“肉食则不常御,寻常人家半月或十日食豚肉一次,谓之打牙祭。每食必肉或间以其他肉类者(鸡、鸭、鱼类)绝少。”在李劫人《大波》第三卷中也有相关记录:“隔几天,还是搞些鸡、鸭、鱼、肉回来,让我们再打一次牙祭好喽。’自注:‘打牙祭是四川人用来代替吃肉的一个名词。”’

“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此词有安闲舒适”义。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今四川方言中保留此义。如李劼人《死水微澜》:“她更知道当太太的、奶奶的、少奶奶的、小姐的、姑娘的、姨太太的,是多么舒服安逸。” “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义,用得十分广泛。

再有,“摆龙门阵”,龙门阵(名词)就是聊天的意思,摆龙门阵(短语)就是进行聊天的意思。龙门阵就是成都市民的“赋”。据说,它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某人的这一故事,而且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同样的,形容人能说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冲壳子”,不同的是“冲壳子”

具有贬义,他指的是一个人吹牛,说大话。“黄”这个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指一种颜色,但是在四川方言里“黄”指的是门外汉的意思,是当时成都的市井语言。在清代,“黄”和“荒”音韵相同,只是声调不同,“黄乃荒字所讹”,在京剧演出中,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不和板眼,叫“荒腔走板”;因此在川剧中,演员音调不准叫“黄腔”。因此“荒腔”即“黄腔”。在现在的生活中,已很少有人去考证“黄腔”的由来,人们运用它来指对方说的东西不对,不明真相胡乱说。

在四川方言中,对小孩子的称呼叫“娃”,娃儿、男娃儿、女娃子、弟娃儿等等,以此类推。在二十年以前,“娃儿”这个词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甚至有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嘛。”由此衍生出了许多俗语,比如“你娃”,意思就是你小子。前面加上一个四川地区最常用的骂人的字“瓜”,就构成了四川地区标志性的语言之一:“瓜娃子”。“瓜”就是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就叫“瓜婆娘”,这个叫法大概从文革时期开始用。

在四川地区,还有一个词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那就是“雄起”。“雄起”可以说是四川人民的招牌口号!它的实质是指男性生殖器官的勃起,现已演化为精神上甚至武力上不输给对方。关于这个词的起源有这样的说法:原来巴山地区地处旷野,空地较多,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昆虫生长,巴山人便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发展养鸡业。公鸡性格倔强,不肯示弱服输,两只公鸡斗架时毛翎倒竖,鸡冠直立,哪怕斗得羽毛散落,鸡冠流血,遍体鳞伤也不肯罢休,总想雄起斗倒对方。巴山人从公鸡斗架中受到启发,于是便把公鸡斗架现象浓缩为“雄起”这个词语,以激励人们去征服困难,争取胜利。

扎(za)起,即撑腰、做后台、给人帮忙的意思,过去属于袍哥话。袍哥是发源于四川的一种帮会组织,它既是反清的秘密结社,又是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政治、经济互助团体。由于它是非法的民间组织,因此一出现就受到清政府的严厉追查与禁止,故袍哥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有一套专用的隐语——袍哥话,作为秘密联络的暗号。而“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指的就是在帮助别人是绝不犹豫,讲义气,常用于朋友兄弟之间。

从四川方言中的方言词汇也可以看出四川地区的饮食文化。

“九碗儿”本来是指筵席上的九道主菜,“斗”字在成都地区的方言中又有“大”的意思,所以成都人又将赴宴称为“吃九碗儿”或者“吃九斗碗儿”。“破费一席酒,可解九世冤;吝啬九斗碗,结下终身怨”。在成都地区流行的这一民谣形象的道出了筵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之所以将赴宴称为“吃九碗儿”也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为大吉之数,且在四川方言中“十”与“石”同音,只有牲畜类才“吃石碗”;而叫花子、乞丐来祝贺时,主人都会热情的招待他们,多为八人一桌,桌上八碗菜。八碗席被称为“叫花子席”,

十碗席被称为“猪狗席”,因此赴大吉大喜之筵席称为“吃九碗儿”再合适不过了。大家都知道四川泡菜是出了名的,在四川有一种“洗澡泡菜”,做法很简单,就是将新鲜的蔬菜洗干净后切片或者切块放入坛中泡制半天或一天之后即可食用,因其和一般泡菜相比,浸渍泡制时间较短,类似人在水中洗澡,故名“洗澡泡菜”。

在今天,四川人仍然将吃中午饭称为“吃赏午”,这个方言词语的由来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川西坝子的农民们边插秧边唱山歌,知府大人不让大家唱,农民就戏说:“吼山歌会把田里的杂草吼掉。”知府大人说:“如果真能吼掉就赏大家一顿午饭。”后来田里的杂草果然就没了。知府又提出农民说过唱山歌田里的秧苗要长高,想以此赖掉这顿午饭。当晚,农民把田里的水偷偷排掉一些出去,外行看起来秧苗确实长高了一截。于是知府只好认输,给插秧的农民每人赏了一顿午饭,从此人们便把吃午饭叫做“吃赏午”。同样的,老一辈四川人说吃饭说的是“整(zen)饭”,“整饭”不是做饭的意思,而是指吃饭。

四川地区的经济方式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独有的方言词语。

在四川方言中,“舌”与“折”和“佘”同音,所以凡是在四川做肉铺生意的人一般都避讳提到“佘(舌)财”。因此,在四川买卖猪、牛舌一般都不直呼其名,都说成“猪招财”、“牛招财”。这种类似的做法在四川其他地方也有存在,在这些地方如果有人姓“佘”,那么都读作“梭”,这也是为了避讳“折(佘)财”这一说法。再比如在四川方言里,便宜叫做“相因”。在《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李劼人《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但是这里的“相因”只是指买家占到便宜。另外一个形容名词的便宜的方言词语:“欺头”。四川人将“占便宜”称之为“捡欺头”、“吃欺头”,跟丧俗有关系。“欺头”是古时候打鬼时拌神的人戴的面具,古人出丧时,用米麦粉做成一些鬼头模样的东西,叫“欺头”,撒在路上,使人捡食,用以辟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捡欺头不仅能辟邪还能填饱肚子,因此很多人会去做。后来出丧时已经没有欺头这种习俗,但是“欺头”这个词却流传下来与“便宜”相当。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人参与批斗的口号就是“有仇报仇,没仇打欺头”。

同样的,一个地方的婚嫁习俗也会产生很对与之相对应的方言词语,四川也不例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看人户”。“看人户”又称“看人”、“看门户”、“上门”,是四川农村由人介绍而婚娶时的礼俗之一。在初次见面后,如果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双方互相都比较满意后,下一步就要去“看人户”。看人户就是由女方父母、亲戚挑选时日去男方家,着重考察未来女婿的为人处世能力以及家庭状况。在此之后,也有男方母亲以及亲戚带上礼品去女方家看人的,通过与女方家

人和当事人的交谈来暗中考察女子的面貌、品行。还有就是通过找人暗中打听对方家教,人品,有无不良嗜好等情况。按照民间习俗,凡是遇到“暗访”的,只能“打圆凿”(说好的),不能“打破锣”(说坏的)。在相互“看人户”之后,如果没有不妥,婚姻基本上就会确定下来了。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在2004年7月25日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推广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四川话经过数百年的融合与传承,早已成为四川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磁场一样的话语环境,使人们获得一种认同感,亲切感。语言反映文化,文化促进语言发展,这种良性的互促发展将推动我国语言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再添光彩。

参考文献:

1、朱建颂?方言与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邓英树、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5、孙和平?四川地域文化的方言语境——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1世界母语日” [J] ?成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1期

6、黄尚军?四川民俗与四川方言[J]?文史杂志 1994 (2)

地域文化作业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汉明帝时期的明德马皇后著有《显宗起居注》,开创了(起居注) 2.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对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3.唐代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繁盛时期,陕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 马而著称于世,( 阎立本)创作了许多与政治事件有关的作品,( 张萱)善绘仕女宫苑鞍马,就 是仕女画的先导者。 4.王昌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诗,她的诗以三类题材 居多,分别就是( 《闺怨》)、( 《采莲曲》)与( 《西宫春怨》)。 5.最能代表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作品就是( 《多宝塔碑》)、( 《东方朔画赞碑》)与( 《颜家 庙碑》)。 6.杂剧《中山狼》的创作者就是( 周昉)。 7.主持建设泾、渭、洛、梅四大惠渠的水利学家就是( 李仪祉)。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就是( 汉书)。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诗的作者就是( 王昌龄)。 10.《阿房宫赋》的作者就是有“小杜”之称的( 杜牧)。 11.我国现存的最长的七言唐诗就是韦庄的( 《秦妇吟》)。 12.陕北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 “信天游”),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内蒙中则称为“爬山调”。 13.紫阳民歌类型多样,包括( 号子)、( 山歌)与( 小调)。 14.韩城( 四合院)民居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二、名词解释 1.长安古乐 :即就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 乐活化石”。 2.民俗文化 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 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就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 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与变异性。 3.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 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 丰富;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

地域文化-说说西安的方言土语

地域文化---说说西安的方言土语 【摘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补祖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贪略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本文通过西安方言土语的一些用法来谈谈西安的地域文化; 【关键字】西安方言地域文化 一、导语 这几年,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陕西方言,让各地人民群众领略“汉唐普通话”的魅力。从《美丽的大脚》里面的赵面粉到《天下无贼》中的二当家的,从各个电视台轮流放映不清场的《12·1大案》到前些日子热播的《武林外传》,陕西方言好像无处不在。于是呢,我们就通过西安的方言土语来看看西安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西安方言土语的一些用法 听过《武林外传》中佟掌柜说西安话的人都觉得西安话不十分好听。确切说,佟掌柜的陕西话是比较柔的西安话,语音语调听起来还蛮舒服的。真正的陕西话土的掉渣,“天(读淺)地(读鸡)钉(读京)子铁(读且)”,估计只有真正的西安人才能读出原味儿来。感谢我们陕西的导演张艺谋在他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中又让陕西话

火了一把:“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喊起来像秦腔,听起来荡气回肠。下面来看看西安话的一些分类用法:1、形容类: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1)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究叫害红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2)手:熟练叫老物,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物,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3)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力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4)气: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小孩聪明叫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2、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贼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3、用地理名词形容: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地域的多个文化特征,来揭示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让我们感受地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 【关键词】方言地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习俗 前言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正文 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视角?应该着重发掘哪些方面的语言事实,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我们都知道,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比如闽语区大家都知道的“妈祖”、“天妃”,也进入了方言口语:泉州人把面目威严的女人喻为“天妃妈”。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当地的深远影响,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后,外省各种移民民系在四川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形式,各从其俗,各得其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例如“打帮帮腔”本指川戏高腔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后台专人紧接台前人物的唱腔或道白,以传达烘托句中人物的复杂感情活动和心理活动。“打吆喝”打招呼:是人们相遇时即兴的问话。在四川传统教育中特别包含了“要喊人”,开县人打招呼,开口闭口都是“你俩儿”,显得十分亲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则从口头和书面上承载了文化。每种语言都是该民族长期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一片天地。方言虽然只是语言的分支,但是方言的文化蕴涵、文化价值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本文就通过将四川方言中的各种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及语义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四川方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展示出四川方言的生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将这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关键词:四川方言词语比较地域文化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简称“川”,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而得名。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首都今直辖市重庆)、蜀国(首都今四川成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今又以成渝为主体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产生与四川地区的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四川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末年,杨雄《方言》记述“梁益之间”或“西南蜀汉”之类的方言词汇就说明当时的四川地区已经有方言的出现,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李实的方言著作《蜀语》算是四川方言的第一本专著吧。到了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大量外来人口迁移到四川。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四川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语言上来说,这次移民使得四川本土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于四川这片土地上,并且经过时间的交融,外来方言早已影响了原有的四川方言,逐渐形成了今天“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且杂有客家话、湘语等的“新”的四川方言。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方言,在声韵调系统上,与成都话相同或者相近的方言点最多,在全省居首。其次,成都话具有权威性,四川境内的方言广播、方言话剧、方言电影电视、方言小品等一般都采用成都话。成都话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权威行事历史必然的产物,因此现在四川方言中诸多的方言词语也是从成都话中产生出来并流传开来。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方言词语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在四川重庆地区多山、多沟、多坎,平地较少,就算有也是面积较小的。因

桂林方言与地域文化

xx 方言与地域文化 桂林方言属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广西的所有方言里面桂林话算是最温柔的,它不同于桂南地区难懂的北话,几乎和普通话的发音相近,基本上各族人民都能听懂,所以它历来是南方科场、官场的通用语言,故有“南方官话”之称。 而导致桂林方言与广西其他地区方言的差距巨大的原因,还得从历史上桂林地区的居民情况说起。历史上桂林外来移民不断,这对桂林的方言影响很大。特别是清末至抗战时,由于战乱频繁,大量湖南、广东的移民进入,使得现在的桂林人中湖南和广东人的后代分别占到以上。所以桂林方言中带有大量的湖南和广东味。比如: 把“ke na kai (去哪里)的去”读成“ke(克)”这像湖南话,而把咸”字读“ han:这像广东话。此外,由于解放前桂林一直是广西的省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很多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进入广西定居在桂林附近。加上历史上桂林的驻军、大小官员及其家属和仆从也不少,从而导致桂林地区(包括很近的柳州)原住民比例较小,这些移民对桂林方言的形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桂南桂北的方言差别较大的现状。 虽然说桂林话和四川话、云南话一样同属于北方语系,但是它又有不同于云南话、四川音的特别韵味。如把鞋(xie)子叫做“ha子,把一直”说成麻直”,叫小孩为“把爷”,实在是别具一格。究其原因,是与桂林地区特有的地域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 xx 方言所蕴含的地域和历史文化 要说起桂林方言中最经典的词汇典故,那就非“狗肉”莫数了。“狗肉”二字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狗肉朋友就是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却唯有桂林方言中它不是贬义的,桂林人通常把好朋友叫做“狗肉”。这又是为什么呢?相传,桂林人是好吃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是无所不吃。比广东人也不逊色。同时也爱好吃狗肉。冬日里,三两好友,一瓶三花,围坐于香气四溢的狗肉火锅傍,谈板路,品小酒,其乐溶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此时不熟悉之人或者道不同之人的介入都会影响了这份意境。所以有好朋友才在吃狗肉一起的说法。 而桂林灵川当时有三位秀才是好友,上京赶考。十年寒窗,倍是艰苦。就相约,考完后一起去吃狗肉,改善生活,兼庆贺。三位秀才就进入考场,甲乙两秀才天资聪颖,

安徽地域文化3

1、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另外,安徽的巢湖地区还诞生了中唐著名诗人张籍。 2、在安徽贵池秋浦县,李白居住了数年之久,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著名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除了李白外,唐代还有多位名诗人在安徽进行过文学创作,例如曾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滁州西涧》、《游西山》等;白居易曾在宣州写下《窗中列远岫》、《送侯权秀才序》等作品;曾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陋室铭》、《和州刺史厅壁记》等。 3、北宋安徽文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梅尧臣、郭祥正、杨杰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源于生活,风格上多承古体,反对西昆体浮靡的词风,艺术成就较高;另一派是以吕公著、吕希哲等人为代表的“教化”派。他们重道轻文,提倡以理入诗但缺乏现实生活内容。这两派各有特点,共同构成北宋安徽诗坛的风貌,也是整个北宋诗歌创作的缩影。 4、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目连救母》,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6、汪道昆在杂剧创作上享有盛名,今存《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四种,都是一折短剧,合称《大雅堂乐府》。内容都借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高唐梦》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五湖游》述范蠡同西施归隐太湖之事;《远山戏》取汉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故事;《洛水悲》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与曹植的奇遇。 7、阮大铖,明末著名诗人、戏曲家。其人品行恶劣,在青史上素有骂名,但在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方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方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一方面,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人之间通过方言的交流也同时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方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通用的,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华。在一般情况下,方言形成的同时也在这个地域内形成了文化。方言和这个地域内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的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总体上来说语言反映着民族文化,而方言则反映着地域文化。由此可见,方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使用相同或者相似方言的人们,往往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风俗习惯,在心理、情感、思维、气质、行为等方面也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说明他们的文化环境上的某种差异。从各地方言中同名异物或者同物异名的现象,我们能体会到方言上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各地民俗文化风貌的差异。 方言词汇的差异有时候能体现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汉语方言的读音,也会影响到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

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也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 由现实生活的例子和语言文化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方言离不开文化,方言和同一地域内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在长期的共存中共同发展,相互影响。透过方言可以研究一地域的文化,通过文化也可以更好的研究本地的方言。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试卷代号:1 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概观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思想的法则)代替(历史的法则),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 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最高权力 )的掌握者,而不是(所有权力)的把持者。 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户籍)和(什伍连坐)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 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两税法)、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摊丁人亩) 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 6.国人答案要点: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 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7.八股文 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 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答案要点: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 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

中国地域文化一

百家讲坛:地域文化的形成 葛剑雄教授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葛剑雄教授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它的特点,要求它跟周围、跟其它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 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会传得非常远的,也不会过一百里地,在过去这个流行就流行不出去了。但是俗就不同,俗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讲风俗风俗,其实这个风和俗是两个含义,那个俗的我的理解就是习惯。就是风流行,它流行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就慢慢慢慢形成习惯了,那就保存下来了,有的流行流行一阵子就变了,新的流行又来了,新的风又来了。所以一个地方流行什么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它的地方的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等它慢慢慢慢成为俗了,成为人,一批人的习惯,它就逐渐逐渐保存下来了。地域文化构成的范围很广,但是往往有几种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方言、饮食、民间信仰、民居等。全文: (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根溯源,揭示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我们领略地域文化的魅力,感受沉淀五千年的文明记忆。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您走遍中国疆域,为您讲述中国的地域文化。)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将的是关于地域文化。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一个地方有它的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这就是地域文化。比方说咱们北京,可能就说北京文化,你到天津,人家就说是天津文化。所以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所谓它的特点,就要求它跟周围,跟其他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 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他那个时候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他讲的谚语就是他那个时候已经是老话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

方言与文化

方言的形成以甘肃方言的特点 我国众多的方言的形成,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这样说: 第一,古代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国家不是十分统一的,因而随着疆域的日益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国家经常有封建割据等等原因,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中的语言,也就各自相对独立地演变着,不易获得变化的一致性。于是,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使得各个地区的语言逐渐产生了差异,逐渐减少了共同性的因素,形成了各地区各有特点的方言。我国北方方言系统的各地方言,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的一部分,大致就是这样造成的。 第二,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所迫而造成过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也是方言形成的一个原因。例如东晋至隋唐、唐宋至宋、宋末至明初,我国中原一带的居民曾有三次向南大迁移,结果形成为现在分布于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方言。“因为客家先民南迁后,定居在闭塞的山地,一方面保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而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抗;客家住地不但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第三,在人口大迁移的情况下,如果迁入外族居住区域,则必然发生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相互影响,以至同化,这也是造成方言特点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例如两广地区是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但自从周秦以来,大批汉族人由北南下,逐渐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状况,在数量上超过了土著民族的人口,加上汉族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又比土著民族日益发达,历代统治者又实行了民族同化政策,结果使土著民族日益汉化。当然,在民族同化和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人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外族语言的影响。因而,“粤方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非汉语的因素,从而构成它的方言特征。” 甘肃方言从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在生产生活中,各地又分化产生出了各自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言区,分别是甘南地区方

《安徽地域文化》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具体内容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重庆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阐释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381-38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55999451.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55999451.html,/10.12677/ml.2020.83052 Regional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ongqing Dialect Vocabulary Weiyan Tao, Youkui Xia*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School of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Apr. 24th, 2020; accepted: Jun. 3rd, 2020; published: Jun. 10th, 2020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s the saying goes, “ten li is different from one day”. “The name of the five sides, the different voice of speech”, has been since ancient times. Chongqing dialect (Chongq-ing dialect) belongs to the southwest mandarin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area. Although it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other branches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area, it also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It integrates itself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other aspects, especially vo-cabular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four aspects of Chongqing dialect characteristic nouns, dialect characteristic words, slang, Xiehouyu, trying to reflec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se words of different semantic fields. Keywords Chongqing Dialect, Vocabulary, Region, Culture 重庆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阐释 陶苇燕,夏友奎*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4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10日 摘要 中国地域辽阔,俗话说“十里不同天”。“五方之名,言语异声”,自古已然。重庆方言(重庆话)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他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通讯作者。

浅谈甘肃方言与甘肃文化

《语言文化漫谈》课程论文 班级:电气1151班 学号:201588888808 姓名:雷锋

浅谈甘肃方言与甘肃文化 班级:电气1151班姓名:雷锋学号:201588888808 摘要:不同地方方言,体现出当地的地方特色。方言是活着的上古语言化石,在岁月的沧桑变迁中,能在当下依然生生不息流传着。方言不仅是区分每个地区的一种标志,更是作为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甘肃方言是甘肃文化的载体,甘肃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甘肃方言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可以传达出有关甘肃文化的丰富的信息。甘肃方言文化,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耕传统型,二是民族混合型,三是走廊过渡型。 关键词:甘肃方言,民俗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方言是某个地域生活的社会集团对共同语使用的变体,是逐渐形成的,记载了这个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出现、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甘肃方言是生活在陇原大地的人们使用共同语的变体,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甘肃文化。身为一名兰州人,我就来浅谈一下甘肃的方言和民俗文化。 甘肃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内部又主要分属于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有几个点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这是目前语言学界的权威分类。如果从甘肃内部的地理角度来看,甘肃方言可以分为陇东方言、陇中方言、陇南方言、洮岷方言、河州方言、兰州方言、河西方言七个小片。兰州片包括兰州市三县五区及周边的一些方言,河西片包括整个河西走廊的方言。 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4种音调,并且有自己的发音规律。和汉语普通话比较而言,兰州话发音规律如下: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例如,“五泉山”,用兰州话将被读做“无劝山”,“山”读去声。 兰州话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歇后语。论及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虽不及北京话之贫,天津话之油,上海话之快,也是自成一统,趣味无穷。 兰州话形容人有很多不同之语,比如说小孩子可爱是“心疼”,说小伙子精

地域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文化源地是文化事务、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主要由习俗、服饰、(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等文化要素组成。 2.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周代的(夏历)。 3.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三秦文化指的是附加在三秦大地上自然景观上的秦人的活动形态、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等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3.关中因四大关隘(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而得名。 4.有“中华第一陵”之称的陵墓是(轩辕黄帝陵墓)。 5.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幸的温泉胜地是(华清池)。 6.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地区是(关中平原)。 7.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名为(陕甘宁边区)。 8.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文化遗址。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反映的是秦末项羽焚毁(阿房宫)的史实。 二、名词解释 1.地域文化 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 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 “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 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 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 (1)、战国时期郑国渠。 (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 (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 (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 (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 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 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 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 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 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 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 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 两帝合陵——乾陵(乾县); 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 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 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 1、沉香劈山救母; 2、金庸华山论剑; 3、巨灵劈山; 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域文化信息

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域文化信息 一、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 穗“穗”是广州的别称,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驾着五只口衔谷穗的山羊来到楚亭(当时的广州),并将谷物赠给州人,祝州人永无饥荒。为了纪念仙人的馈赠,楚亭故名“穗”。从地理位置上看,广州位于广东三江(东江、西江、北江)出海口地带,今广州南郊七星岗的古海蚀崖遗址证明,大约在7千到1万年以前,广州以南的大片土地都是浅海,海岸就在今七星岗一线。这更使我们相信远古时代的广州人应是一个以渔牧为主的民系,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扩大,为谷耕经济提供了条件。如果仙人馈穗的传说反映了一定历史的事实,那么“穗”城的得名应该是远古的广州人从渔牧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的见证。 拍髀唱歌粤方言区至今有一首传唱民歌叫做“拍大髀唱山歌……”,意思是用拍大腿打节奏的方法来唱山歌。这一民俗应相当久远,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中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意思是说,敲击瓦器、弹筝、拍大腿唱歌乃是真正的秦国音乐。历史文献也证实先秦时期确有北人大规模南下的史实,《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至今,“缶”(广东俗写作“煲”,一种陡壁的瓦锅,最早为陶制品)仍为岭南地带的常用炊具。拍髀节歌是否是广东独有的风俗不得而知,但历史上北人南下,将当时北方的风俗带到南粤是完全可能的。 执笠“执笠”一词粤语今指商铺收摊,引申为倒闭。“笠”在粤语中指疏眼的竹篓,普遍用以盛装物品,此与广东盛产竹器的地域特点不无关系;“执”是收拾的意思。今天对城市中有固定铺面的新型商店来说,“执笠”一词已不好解释,可是追溯历史就不难理解了:广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贸易多为集散型的散摊集市,本地人谓之“虚”,所谓“趁虚”即是赶集。传统的虚市上,商者多以竹篓盛物展销,日终“虚”散,商者自然要收拾盛货的竹篓准备回家,可见“执笠”一词反映了历史上广东鲜明的地域商贸特征。 咸水话“咸水话”原指疍家人所说的带有疍家口音的广州话,后来用以泛指夹杂外地口音、不纯正的广州话。很明显,“咸水”指的就是海水,“咸水话”应该就是指海边渔民所操的语言。这里道出了两个信息:1. 历史上的疍家人所说的话与广州话确有明显的区别,这可以从近年有关学者对澳门等地疍家话的调查整理资料中得到证实;2. 广东历来就是一个双语(双方言)运用较为普遍的地区,该地区的外地人在本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进入广州一般都能使用广州话,即使语音不纯正,也要趋近于权威方言。“咸水话”不但道出了疍家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也说明作为广东地区权威方言的广州话,其通行权威已非一日。 酾酒“酾酒”(又作“筛酒”)一词原为滤酒,《说文》酉部:“酾,下酒也”;《汉语大字典》酉部:“酾,滤酒”。古代的农家酒因酿造技术的限制,成酒往往混杂着很多渣滓,故又称“浮蚁”。斟酒时先要将酒面上的浮渣滤去,然后再斟,这一过程为“酾”。今天因为酿酒技术的提高,即使像客家人自酿的娘酒,斟饮时也不再需要过滤,可“酾酒”一词今天仍在客家话等很多方言中继续沿用,“酾酒”一词无疑沉淀了一层中国地域酒文化的历史内涵。今天我们从广东方言入手发掘广东的地域文化内涵,可以为广东的民俗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地名蕃坊、雅瑶 “蕃坊”是广州越秀区的地名,“蕃”亦作“番”。“番”过去是对外国、外族的通称,广东沿海自唐代就有了外向性的市舶贸易,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广州蕃坊一带过去应该是外国人聚居或做生意的地方。据广东省《地名词典》记载:蕃坊“因唐、宋为外国商人居留地得名,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多聚居于此。”该处今仍存怀圣寺和光塔等伊斯兰教建筑可以证明这一史实。

固原方言词汇的文化特色

固原方言词汇的文化特色 徐亚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的各个组成成分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个性特征的是该民族语言的词汇,同时,一民族的文化心理又制约和影响着该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在固原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活动里,皆蕴含着人们将思想转化为语言符号时所进发出的理性与智蔽的光辉.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也是方言的本质属性.固原方言中有大量的词语在理性义之外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要想深刻理解固原方言词汇只是了解其理性义还很不够,还需进一步洞彻其所组含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以固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和地貌特征为依据,结合固原方言中丰富鲜活的词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固原方言词汇中范含的文化意义.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状况对固原方言词汇的影响 固原处于黄土高原地带,风沙较大,民间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冬季常常是风雪交加,异常寒冷,因而固原方言四字格俗语的形成,意义的构成有很多与固原区域环境有关。例如“张风冷气”形容把冷气吸到肚子里;“走风漏气”形容房屋或灶具不严实;“黄风土雾”形容风很大,将地上的土都卷起来了。固原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现为沟壑纵横,男梁相接的特点。因此,四字格俗语中也较多地使用了这些表地形的语素,以增加其形象性。如“边头沿畔”指田地的边缘部分;“野山没梁”形容人野蛮;“急崖上树”形容不听别人的劝阻,急于干某事;“立崖刀砍”本指地势陡峭不好攀援,后引申为人性格怪异,很不好相处尸屹梁弯正”形容地面不平整,也可用来形容人性格古怪厂爬沟溜渠”形容人想尽各种办法用不光彩的手段达到目的。以上词语中的“畔”、“野山”、“梁”、“崖”、“吃梁”、“沟”、“峡”、“岔”、“崖”、“畔”等都反映了固原沟壑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例如: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固原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宋家沟、曹家沟、三道沟、水泉沟、秦家沟、怀沟、深沟等

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文学院汉语言(应用语言方向)李梦鸽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时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由此可见,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视角?应该着重发掘哪些方面的语言事实,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我们都知道,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市十万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这说明早期的京畿一带曾经是森林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闽语区大家都知道的“妈祖”、“天妃”,也进入了方言口语:泉州人把面目威严的女人喻为“天妃妈”。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当地的深远影响,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后,外省各种移民民系在四川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形式,各从其俗,各得其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例如“打帮帮腔”本指川戏高腔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后台专人紧接台前人物的唱腔或道白,以传达烘托句中人物的复杂感情活动和心理活动。“打吆喝”打招呼:是人们相遇时即兴的问话。在四川传统教育中特别包含了“要喊人”,开县人打招呼,开口闭口都是“你俩儿”,显得十分亲热。这些方言以其多样性、地域性、原生性、世俗性和生动性的特色,反映了地方的特有风貌和四川人的天性机智和幽默,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生活情趣和哲理,闪烁着瑰丽的地域色彩,是一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宝贵。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经常都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的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部分 二、名词解释: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江文化圈: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现在皖江地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具有水文化的特点,开放创新意识浓。 徽州文化圈: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其中徽州的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

元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鼎盛。新安理学一以贯之的学说宗旨、一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包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并从而达到对于天地万物之理的认识。 皖派经学:清朝乾隆年间,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经学,兴起于新安理学之乡,又宣告了绵延600余年的新安理学的终结。戴震提出了人性的社会道德属性,并认为欲、情、知三者皆性的思想。将欲、情、知看作人性的基本内容,这是戴震在人性论方面的一大贡献。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戴震提出了具有新的内涵的“人性善”说。在道德论和理欲观方面,戴震否定了朱子之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相斥观,肯定了人性自然和人情自然的存在。戴震提倡从音韵训诂、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典大义,这与新安理学家空谈义理的学风大相径庭。这种批判精神也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批判传统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1915-1923年),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针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发起的以反对封建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