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修订稿

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修订稿
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修订稿

H D P E双壁波纹管施工

安装作业指导书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H D P 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本单位的HDPE双壁波纹管的施工作业,统一技术要求,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特制定本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2.1

本指导书的作业对象指的是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及配套管件(简称HDPE双壁波纹管)的地下隐蔽工程明开挖施工作业。

2.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管径HDPE管道新建和改建工作。

2.3引用文件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4、一般规定

4.1

沟槽支护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沟槽断面、荷载条件进行设计;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

4.2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间应自下游开始,承口应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4.3

式中B—管道底部开挖宽度(mm)

D

—管道外径(mm)

b1—有支护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00—150mm

b2—现场浇筑混凝土一侧模板的厚度(mm)

6.1.4 施工前应准备好作业所需的机具设备及材料。

6.2 沟槽开挖及支护

6.2.1?沟槽开挖时,应保证沟槽宽度要求的同时,还应保证两侧土体稳定沟槽较深或土质较差的情况,沟槽开挖时必须做钢板桩支护措施

6.2.2?钢板桩支护可采用槽钢、工字钢或定型钢板桩,钢板桩支护按具体条件可采用多层横撑的钢板支撑,并应控制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和横撑的位置及断面。每隔2~5米做支撑,采用横钢做横梁时,并应将横梁和横撑与钢板桩连接牢固,支撑应该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6.2.3 沟槽支护用的板桩必须紧贴坑壁排插,坑壁必须平整,并应保证板桩下端稳定埋入坑底土中。如因装管或砌筑的需要需将横撑转换,则必须按照先撑后拆的原则逐步转换,并要在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进行。

6.2.4沟槽开挖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严禁超挖,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米的原装土上,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粒径10mm~15mm天然级配砂石或中、粗砂并夯实,沟底如有易滑除的块石、碎石、砖等坚硬物体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2m,然后铺上天然级配砂石料,面层铺上砂土并整平夯实。

6.2.5 沟槽开挖时,堆土距沟边缘不小于0.8m,且高度不应超过1.5m。

6.2.6 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不小于2m。人工开挖多层沟槽时,层间留台应保留足够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小于

0.8m。直槽不应小于0.5m。

6.2.7 在回填达到规定要求高度后,方可拔除钢板桩,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回填桩孔时要填实,当采用沙或石屑灌填时,可冲水助沉。

6.3 管基处理

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其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应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

6.3.1 一般土质较好的地段,槽底只需铺一层砂垫层,其厚度为100mm;对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采用150mm厚、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其上用50mm厚砂垫层整平,基础宽度于槽底同宽。

6.3.2 凹槽长度接管径大小采用,宜为0.4~0.6m,深度0.05~0.1m,宽度未管径的1.1倍。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的材料填筑密实。

6.4 管道安装

6.4.1 管道安装时,槽深大于3m或管径大于公称直径De400mm时,应采用非金属绳索溜管或起重机吊装入槽,依次平稳的放在砂砾基础上管位上。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采用承插口连接时,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

6.4.2管道接头采用弹性密封圈柔性接头时,应按设计图施工。当采用承插管件与检查井井壁连接时,承插管件应由生产厂配套提供。

6.4.3管道与砖砌或混凝土浇制的检查井连接,可采用中介层做法。即在管材或管件与井壁相接部位的外表面预先用聚氯乙烯粘接剂、粗砂做成中介层,再抹一层素灰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的井壁内(见图示1)。当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时,可用预制混凝土套环和橡胶密封圈接头。(见图示2)

混凝土外套环应在管道安装前预制好,套环的内径按相应管径的承接口内径尺寸确定。

1)接缝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热熔对接后应形成凸缘,且凸缘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无气泡、鼓泡和裂缝;对接缝错边量不大于管材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2)接缝力学性能试验每200个接口不少于1组,现场破坏性检验每50个接头不少于1个,现场翻边切除检验每50个接头不少于3各,单位工程中接头数量不足50个时,仅做力学性能试验,不做现场检验。

6.5闭水试验

1)上下游管道封堵不渗水,灌满水浸泡24h以上。

2)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观测时应不断补水使得管段上下游始终保持2m水头,渗水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min。

3)如闭水试验不合格,不得回填。应返工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直至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

Q=W/(T*L)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官段长度(m)。

6.6沟槽回填

管道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回填时,应先在管道两侧均衡用砂或石屑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夯实后再分层对上部进行回填。

6.7拆除支护

沟槽后,可按序拆除支护。拆除支护时应注意不能破坏管基或造成管道移位。

6.8退场

施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后方可退场。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沟槽坍塌事故。安全措施:施工中应根据沟槽深度及宽度严格按照设计中边坡及支护要求。堆土距离沟槽要不小于0.8m,且高度不超过

1.5m,沟槽边堆置土方不得超过设计堆置高度。在遇软土或其它不良土质时,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支护方案,并监控支护偏移状况。

7.2起重机、挖掘机作业时,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且机械作业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人工作业。

7.3施工现场占用道路时,应做好交通伤害防止措施,具体见《占道施工交通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