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线施工技术交底

污水管线施工技术交底
污水管线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1工程概况

本排水工程为新建工程,污水管采用HDPE钢带缠绕B型管,以为DN300和DN400两种口径,其中DN300环刚度≥8KN/m2,DN400环刚度≥8KN/m2 ,污水管采用电热熔接口连接。

1.2.1主要机具

1、吊车、热熔焊机、手拉葫芦、经纬仪、水准仪等。

2、一般机具有:吊绳、小白线和钢卷尺等。

1.2.2 作业准备

1、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严禁超挖。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原状土要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并在下管前要复测基底高程。

2、在管道铺设前,先放出井位,确定管口位置,并根据管口位置进行排管及人工挖接口坑,使接口坑呈弧形承托面并根据砂基的下沉量复核好高程。

3、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时,并作好安全警示牌。

4、熟悉图纸及相应技术规范、规程,做好班前技术交底。

二、质量要求

2.1质量要求

1、HDPE缠绕管其技术性能要求:

①管道抗渗性能检验压力试验合格,抗裂性能脱皮现象,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超过止胶台高度。

②承口和插口工作面光洁平整,局部凹凸度用尺量不超过2mm,不应有刻痕和脱落。

③管体外表面应有标记,应有出厂合格证,注明管材型号,出厂水压试验的结果,制造及出厂日期,厂质检部门鉴章。

④检查承口、插口尺寸。用专用量径尺量需记录每根管的承口内径,插口外径及其椭圆度,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

2、管道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原状地基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地基处理强度或承载力检验报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

验报告。

2、砂石基础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或本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砂石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压实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3、原状地基、砂石基础与管道外壁间接触均匀,无空隙;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

3、管道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管道埋设深度、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压力管道严禁倒坡;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2、柔性管道的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3、管道铺设安装必须稳固,管道安装后应线形平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测量记录。

一般项目

4、管道内应光洁平整,无杂物、油污;管道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渗漏水程度检查按相应规范条文执行。

5、管道与井室洞口之间无渗漏水;

检查方法:逐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6、管道内外防腐层完整,无破损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管道铺设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铺设的允许偏差(mm)

三、施工工艺流程

管道敷设→管道连接→管道与井室间密封→部分回填→闭水试验→隐蔽验收

四、主要施工操作工艺

4.1管道敷设

4.1.1管道检查

敷设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管材及管套类型、规格、数量进行验证,并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管道进场检验: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体外观及管体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用专用量径尺测量并记录每根管的承口内径、插口外径及其椭圆度,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

4.1.2吊装下管

机械下管需采用专用高强尼龙带,以免伤及管身混凝土。吊装时应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

4.1.3稳管

管道按照测量工程师在垫层上弹出的管道中心线就位后,为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或石块)。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

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每节管应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稳管时,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0mm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

4.1.4管道接口

污水管道采用电热熔接口连接,在安装前将管道连接部位擦除干净,将电热熔带围在管道连接部位上,有连接线的一端在里面,带的中心线与管道的中心线相垂直,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设置加热的时间并将通电机通电加热,焊接完毕切断电源,摘下输出夹子检查带周围边与管子的间隙然后在夹紧四分之一圈,焊接完成后约10~15小时,焊接部位完全冷却固化,可移动管道,在焊接过程中或完全冷却之前移动管道将会影响焊接质量。

4.2管道与井室间密封

4.2.1与检查井相接的PE管段施工前应先用毛刷或棉纱清理干净。在其管段

外侧均匀涂刷胶粘剂(涂胶宽带不得小于检查井井壁厚度),随即撒干燥

的黄沙于胶粘剂上,固结成具有一定结合强度的中介层。

4.2.2待井室砌筑至管井衔接部位时,用C25砼灌下座浆并嵌实管周。同时在

井外壁沿管壁周围抹成三角形止水圈。

4.3部分回填

4.3.1在管道安装后尽快回填压腰,在连接前后在管道上搭草帘子避免日光直

晒,白天浇水降温,以减少管道长度变化。管道压腰的另一个作用是因

为该排水管相对重量较轻,抗浮性能差,要避免地下水位上升太高时漂

管。按施工要求检查管道连接及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外观质量,将土回

填至管道外径的2/3高处,回填土按设计图纸进行。

4.4闭水试验

4.4.1污水管道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的闭水性检验。

4.4.2闭水试验水头应满足下列要求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作为标准试验水头。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

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但不得小于0.5m。

4.4.3试验管段灌满水后的浸泡时间不应小于24h。

4.4.4管道密闭性检验时,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4.5隐蔽验收

4.5.1 闭水试验合格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管道隐蔽工程验收。

4.5.2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沟槽立即回填至管顶以上1倍管径高度处。

五、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5.1夏季高温作业建立降温防暑制度。

5.2雨季施工注意边坡稳定,防止滑坡坍塌伤人。

5.3管道进入沟槽时指派专人指挥机械,以防误伤槽内作业人员。

5.4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5.5电热熔管道连接时,注意佩戴劳保用品,防止触电。

六、其他措施及注意事项

6.1成品保护措施

6.1.1下管过程中,严禁将管道从上往下自由滚放,应防止块石重物撞击管体。

6.1.2电熔连接完成后让管子连接处自然冷却,不得移动管道。

6.1.3管道与混凝土检查井连接处一定要密封密实,防止漏水。

6.1.4闭水试验前,先回填部分砂,将管道稳住,防止管道发生位移和漂管。

6.1.5缠绕管使用中应尽量避免阳光长期照射。施工过程中没有下槽的管材应

避免在阳光下直接照射,以防发生热变形。

6.1.6管材存放、搬运和运输时,应采用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吊装时

应至少有两个节点,严禁穿管吊。

6.1.7管材、管件存放搬运时,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不得抛摔和沿地拖拽。

6.2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6.2.1施工车辆进入社会道路时应冲洗。

6.2.2 对施工机械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

免噪声扰民和遗洒污染周围环境。

6.2.3 对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6.2.4现场立标识牌,写明各段施工负责人的姓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