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2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2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2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 ( 共35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CH 3

C 2H 5

CH 3CH 3

CH 3

CH 3(2)(3)

(4)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 29 (2) m /z 为 93 和 15

(3) m /z 为 29 和 95 (4) m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CH 2CH 2COOCH 3 (2) (CH 3)2CHCOOCH 3

(3) CH 3CH 2COOCH 2CH 3 (4) (1)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其M =129, 其强度大的m /z 58(100%), m /z 100(40%), 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 )

(1) 4-氨基辛烷 (2) 3-氨基辛烷

(3) 4-氨基-3-甲基庚烷 (4) (2)或(3)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M+=87, m/z30为基峰, 则它最可能是 ( )

(1) (CH3)2CHCH2CH2NH2

CH3

?

(2) CH3CH2-C-NH2

?

CH3

CH3

?

(3) CH3CH2CH2CHNH2

(4) (1)或(3)

10. 2 分

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1)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2)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3)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4)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11. 2 分

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

(1) 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 (2) 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

(3) 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 (4) 芳香族及共轭烯烃

12. 2 分

在C2H5Br中, Br原子对下述同位素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1 (3) M+2 (4) M和M+2

13. 2 分

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42, 其质谱图如下左, 则该化合物为 ( )

(1) 正癸烷 (2) 2,6-二甲基辛烷 (3) 4,4-二甲基辛烷 (4)3-甲基壬烷14. 2 分

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

(1) 醚 (2) 醇 (3) 胺 (4) 醚或醇

15. 2 分

在化合物3,3-二甲基己烷的质谱图中, 下列离子峰强度最弱者为 ( )

(1) m/z29 (2) m/z57 (3) m/z71 (4) m/z85

16. 2 分

3,3-二甲基戊烷:CH 3CH 2C CH 2CH 3CH 3CH 3123456

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

的键位是: ( )

(1) 1和4 (2) 2和3 (3) 5和6 (4) (2)和(3)

17. 2 分

R ─X·+ ──→ R + + X· 的断裂方式为: ( )

(1) 均裂 (2) 异裂 (3) 半异裂 (4) 异裂或半异裂

18. 2 分

今要测定14N 和15N 的天然强度, 宜采用下述哪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 )

(1) 原子发射光谱 (2) 气相色谱

(3) 质谱 (4) 色谱-质谱联用

19. 2 分

溴己烷经β均裂后, 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

(1) m /z 93 (2) m /z 93和m /z 95 (3) m /z 71 (4) m /z 71和m /z 73

20. 2 分

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 /z 57(100%), m /z 29(27%)及m /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1) (CH 3)2CHCOOC 2H 5 (2) CH 3CH 2COOCH 2CH 2CH 3

(3) CH 3(CH 2)3COOCH 3 (4) CH 3COO(CH 2)3CH 3

21. 5 分

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 的系列峰, 在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

收峰: >3000c M -1 ;1460c M -1 ,1380c M -1 ,1720c M -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1)烷烃 (2) 醛 (3)酮 (4)醛或酮

22. 2 分

某化合物的M S 图上出现m /e 74的强峰.I R 光谱在3400~3200c M -1有一宽峰.1700~

1750c M -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1)R 1-(CH 2)3-COOCH 3

(2)R 1-(CH 2)4-COOH

(3)R 1-(CH 2)2-CH -COOH

|

CH 3

(4)(2)或(3)

23. 5 分

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M r =10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是一种酯。质谱图上m/z 74处出现一强峰。则该化合物为 ( )

(1)CH 3CH 2COOC 2H 5 (2)(CH 3)2CHCOOCH 3

(3)CH 3(CH 2)2COOCH 3 (4)CH 3COOC 3H 7

24. 5 分

某一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羰基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

(1)C 4H 8O (2)C 3H 4O 2 (3)C 3H 6NO (4)(1)或(2)

25. 2 分

化合物CH 3 C C 3H 7O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

(1) m/z 15 (2)m/z 29 (3)m/z 43 (4)m/z 71

26. 1 分

在某化合物的质谱上.M 和(M +2)峰的相对强度约为3:1.由此.大致可以推断该化合物存在 ( )

(1)氧的同位素 (2)硫的同位素 (3)溴的同位素 (4)氯的同位素

27. 1 分

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 对(M +1)的比例是 ( )

(1)100:1.1 (2)100:2.2 (3)100:3.3 (4)100:4.4

28. 1 分

在一张质谱图中.M :(M +1)为100:24.可能存在的碳原子数约为 ( )

(1)2 (2)11 (3)22 (4)24

二、填空题 ( 共20题 )

1. 2 分

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 =142, 质谱图上测得M +1/M =1.1%(以轻质同位素为100时, 某

些重质同位素的天然强度是: 13C: 1.08; 2H: 0.016; 15N: 0.38), 则该化合物的经验式是:

( )

(1) C 8H 4N 3 (2) C 4H 2N 2O 4 (3) CH 3I (4) C 11H 10

2. 2 分

CO 2经过质谱离子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有 CO 2+、CO +、C +、CO 22+等.它们经加速后进入磁偏

转质量分析器.它们的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由小到大的次序为 _______ 。

3. 2 分 (2108)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是指的能力.

4. 2 分

质谱图中出现的信号应符合氮规则.它是指

5. 2 分

在电离室生成的碎片离子比在飞行过程中生成相同碎片离子的动能_____________, 偏转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的m /z 值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5 分

丁苯质谱图上m /z 134, m /z 91和m /z 92的峰分别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峰.

7. 5 分

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上, 常见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 其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飞行过程中断裂产生的.

8. 5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4H 8O 2, M =88, 质谱图上出现m /z 60的基峰.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 分

CH 3CH 2COCH 3和CH 3(CH 2)3CH 3应用低分辨率质谱仪,所作的质谱图有一个较为明显 的差别, 在m/z 为______时,前者显________峰,后者显___________峰。

10. 2 分

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分子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___________区,它是由分子失去________

生成的, 故其质荷比值是该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

11. 2 分

同位素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最高质量区, 计算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强度比, 根

据________表确定化合物的可能分子式。

12. 2 分

因亚稳态离子峰是亚稳离子在离开_________后碎裂产生的, 故在质谱图上____于其真

实质荷比的位置出现.它的出现可以为分子的断裂提供断裂途径的信息和相应的____离

子和_____离子。

13. 2 分

m/e142的烃的可能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M和M+1的比例是_______。

14. 5 分

对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可能有的同位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5 分

考虑到12C和13C的分布,乙烷可能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同位素分子的分子离子值m/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 分

在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 检出其分子离子峰的m/e为265, 从这里可提供关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

三、计算题 ( 共17题 )

1. 2 分

下述电离源中分子离子峰最弱的是 ( )

(1) 电子轰击源 (2) 化学电离源

(3) 场电离源 (4) 电子轰击源或场电离源

2. 5 分

某有机物的质谱峰有以下数据:m/z = 73 为分子离子峰

m/e 58 73 74

相对强度(基峰%) 100 23 1.1

试在以下三种化合物范围内指出最可能的分子式。已知各元素同位素强度比为:

13C 1.11 , 17O 0.04

15N 0.37 , 2H 0.015

三种化合物是 C2H7N3、C3H7NO、C4H11N

3. 5 分

在某烃的质谱图中m/z57 处有峰.m/z32.5 处有一较弱的扩散峰。则m/z 57的碎片离

子在离开电离室后进一步裂解.生成的另一离子的质荷比应是多少?

4. 5 分

在化合物 CHCl3的质谱图中.分子离子峰和同位素峰的相对强度比为多少?

5. 5 分

在一可能含C、H、N的化合物的质谱图上.M : M + 1 峰为 100 : 24 .试计算该化合物

的碳原子数。

6. 5 分

在C100H202中, (M+1)/M为多少? 已知13C强度为1.08; 2H为0.02.

7. 5 分

试计算CH3SH中(M+2)/M的值. 已知13C、2H和34S的强度分别为1.08,0.02和4.40。

8. 5 分

试计算下列分子的(M +2)/M 的值:

(1) 溴乙烷 C 2H 5Br

(2) 氯苯 C 6H 5Cl

(3) 二甲亚砜 C 2H 6SO 2

9. 5 分

已知亚稳离子峰的m /e 为158.2, 其离子的m /e 为187, 试问在正常情况下裂解.m /e158.2峰的真实质量为多少?

10. 2 分

将C 10H 5N +.(142.06567)和C 10 CH 91213+.

(142.07378)离子分开.质谱计应具有多高的

分辨率?

11. 3 分

甲醇在M /e =15、28、29、30、31和32处有质谱峰。在M /e =27.13处存在一条 宽而强度低的亚稳离子峰。试确定子离子和母离子。

12. 5 分

以最大强度同位素为100.13C 的天然强度是1.11.37Cl 的天然强度为32.5.试计算含有一

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的M 、(M +1)、(M +2)、(M +3)峰的相对强度。

13. 2 分

试计算当加速电压为6000V 时.质量为100的一价正离子在1.2T 的磁场中运行轨迹

的半径。(1单位正电荷=1.6×10-19C )

四、问答题 ( 共48题 )

1.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在 95% 乙醇中测其紫外光谱得 M ax 为290n M , 它的质谱、红外(液膜)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如下图。试推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各谱数据作合理解释。

2.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的 205n M以上没有吸收.它的质谱、红外(纯液膜)和

氢核磁共振谱如下图。试推定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各谱数据作合理的解释。

3. 5 分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 A 或 B.它的质谱中出现m/z29和m/z57 峰.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A 还是 B?用符号表示生产m/z 57 峰的裂解方式。

(A) CH3- CH2- C - CH2- CH3

(B) CH3- CH2- CH2 - C - CH3

4. 5 分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 A 或 B.它的质谱中出现m/z29和m/z57 峰.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A 还是 B?用符号表示生产m/z 57 峰的裂解方式。

(A) CH3- CH2- C - CH2- CH3

(B) CH3- CH2- CH2 - C - CH3

5. 5 分

说明指导含 C、H 和 N 化合物的分子离子的m/z的规则。若化合物中氧的存在是否会使上述规则无效?

7. 5 分

在低分辨质谱中, m/z为 28 的离子可能是 CO、N2、CH2N、C2H4中的某一个。高分辨率质谱仪测定值为 28.0227;试问上述四种离子中哪一个最符合该数据?

已知:各个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C: 12.0000;H: 1.0080;N: 14.0067;O: 15.9994。

8. 5 分

有一束含有各种不同m/z值的离子在一个具有固定狭缝位置和恒定电压V的质谱仪中产生.磁场强度B慢慢地增加.首先通过狭缝的是最低还是最高m/z值的离子?为什么?

9. 5 分)

一台普通的色谱仪和一台普通的质谱计要联结起来进行色质联用测定.在联结两种仪器时最主要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0. 5 分

写出乙烷分子中C-C 键均裂、异裂、半异裂的反应式.

11. 5 分

考虑12C和13C的分布, 写出乙烷可能的分子式?

12. 5 分

试说明庚烯-3(M=98)质谱中, m/e70碎片离子产生的过程, 写出相关裂解方程式. 13. 5 分

丁酸甲酯(M=102),在m/e71(55%), m/e59(25%), m/e43(100%)及m/e31(43%)处均出现离子峰, 试解释其来历.

14. 5 分

如何获得不稳定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15. 5 分

某化合物在最高质量区有如下三个峰: m/e225, m/e211, m/e197.试判断哪一个可能为分子离子峰.

16. 5 分

试判断化合物CH3-CO-C3H7在质谱图上的主要强峰, 并作简明解释.

17. 5 分

某化合物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簇为: M(89)17.12%; M+1(90)0.54%; M+2(91)5.36%. 试判断其可能的分子式.

18. 5 分

某化合物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簇为: M(140)14.8%; M+1(141)1.4%; M+2(142)0.85%. 试

质谱习题74847

质谱分析习题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 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 是()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 6H 6 B C 6H 5NO 2 C C 4H 2N 6O D C 9H 10O 2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 源 ( )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 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 /z 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 为 ( )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 =116),质谱图上在m /z 57(100%),m /z 29(27%)及 m /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 结构为 ( ) A (CH 3)2CHCOOC 2H 5 B CH 3CH 2COOCH 2CH 2CH 3 C CH 3(CH 2)3COOCH 3 D CH 3COO(CH 2)3CH 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 为 (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 为: ( )

质谱分析习题Word版

质谱分析习题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 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 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 是() A 100:1.1 B 100:2.2 C 100:3.3 100:4.4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 答:没有γH的化合物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 源? ()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A 醚 B 醇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 为 ( )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A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 为: ( )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A M B M+1 C M+2 D M及M+2 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R光谱在3400~ 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 是() A R1-(CH2)3-COOCH3 ??? B R1-(CH2)4-COOH C R1-CH(CH3)-CH2-CH2-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A)。 A.国内运输权 B.飞行专属权 C.机场的建造权 D.航行资料专有权 2.英国的(B)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格老秀斯 B.赛尔登 C.宾刻舒克 D.真蒂利斯 3.我国采取(B)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自然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4.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地球表面 C.月球表面 D.公海 5.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A)。 A.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A )。 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D)。 A.营救协定 B.赔偿责任公约 C.东京协定 D.外层空间条约

9.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A.登临权 B.紧追权 C.执法权 D.攻击权 10.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B)。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1.xx是(A)。 A.领峡 B.公海海峡 C.内海峡 D.自由海域 12.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C)。 A.内陆水 B.领海 C.内水 D.毗连区 13.()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折线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14.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D)。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巴黎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一 B.二 C.三 D.四 16.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A.通过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自由航行制度 D.条约规定的制度 17.国际海底区域是(B) A.公海海底 B.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大陆架 D.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质谱练习题

例1:未知物1的质谱图。 解:从图谱上看,该化合物的裂解碎片极少,说明应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结构的化合物,不易进一步被裂解。 例2、未知物2的质谱图。 解:该化合物为具有两个稳定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易失去一个苯基形成m/z105的高度稳定的碎片。分子离子与m/z105碎片离子之间由较弱的键连接。例3、未知物3的质谱图。 解:该化合物的质谱峰很孤单,同位素峰丰度非常小,低质量端的峰没有伴随峰。示该化合物含有单同位素元素,分子中的氢很少。 例4:未知物4的质谱图。 解:髙质量端的质谱峰很弱,低质量端的质谱峰多而强。示为脂肪族化合物。 例5、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8H16O,其质谱数据如下表,试确定其结构式

解:⑴ 不饱和度Ω=1+8+(-16/2)=1,即有一个双键(或一个饱和环); ⑵ 不存在烯烃特有的m/z41及41+14n系列峰(烯丙基的α断裂所得),因此双键可能为羰基所提供,而且没有m/z29(HC O+)的醛特征峰,所以可能是一个酮; ⑶ 根据碎片离子表,m/z为43、57、71、85的系列是C n H2n+1及C n H2n+1CO 离子,分别是C3H7+、CH3CO+,C4H9+、C2H5CO+,C5H11+、C3H7CO+及C6H13+、C4H9CO+离子; ⑷ 化学式中N原子数为0(偶数),所以m/z为偶数者为奇电子离子,即m/z86和58的离子一定是重排或消去反应所得,且消去反应不可能,所以是发生麦氏重排,羰基的γ位置上有H,而且有两个γ-H。m/z86来源于M-42(C3H6、丙稀),表明m/z86的离子是分子离子重排丢失丙稀所得; m/z58的重排离子是m/z86的离子经麦氏重排丢失质量为26的中性碎片(C2H4、乙烯)所产生,从以上信息及分析,可推断该化合物可能为: 由碎片裂解的一般规律加以证实: 例6、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质谱图如下图,测得强度比M :(M+1):(M+2)=100 :8.9 :0.79 试确定其结构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际公法》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答 题纸上) 1. 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 A.格老秀斯 B.边沁 C.奥本海 D.卢梭 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不应视为国家行为的是( )。 A.国家机关的行为 B.军队的行为 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 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 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 A.《大陆架公约》 B.马耳他外长帕多 C.美国总统杜鲁门 D.《海洋法公约》 4.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各国所享受的权利的是( )。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经济 B.战争 C.政治 D.宗教 6.一个有效的条约由于出现了法定的原因而结束其法律效力被称为( )。 A.条约的中止 B.条约的终止

有机质谱解析

有机质谱解析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言 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了可进一步断裂。如用电子轰击有机化合物(M),使其产生离 子的过程如下: 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中常用术语和缩写式如下: 游离基阳离子,奇电子离子(例如CH4) (全箭头) 电子对转移 钩)单个电子转移 α断裂αY ;与奇电子原子邻接原子的键断裂(不是它们间 的键断裂) “A”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的元素(氢也归入“A”元素)。 “A+1”元素某种元素,它只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1amu 的同位素。 “A+2”元素某种元素,它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2 amu的同位素。 A峰元素组成只含有最高丰度同位素的质谱峰。 A+1峰比A峰高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分子离子(M)失去一个电荷形成的离子,其质荷比相当于该分子的分子量。 碎片离子:分子或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离子。包括正离子(A+)及游离基离子(A+.)。 同位素离子:元素组成中含有非最高天然丰度同位素的离子。 亚稳离子(m*)离子在质谱仪的无场漂移区中分解而形成的较低质量的离子。 质谱图上反应各离子的质荷比及丰度的峰被称为某离子峰。 基峰:谱图中丰度最高离子的峰 绝对丰度:每一离子的丰度占所有离子丰度总和的百分比,记作%∑。 相对丰度:每一离子与丰度最高离子的丰度百分比。

第二章谱图中的离子 第一节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M+)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分子离子的形成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分子离子。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失去电子的难易顺序为: 杂原子> C = C > C —C > C —H 易难 分子离子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其稳定性和分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易失去电子的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双键化合物等,其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较强;而长碳链烷烃,支链烷烃等正与此相反。有机化合物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稳定度有如下次序:芳香环> 共轭烯> 烯>环状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 醚>酯> 胺> 酸> 醇>高度分支的烃类。

质谱复习题

第五章质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有机物,使它失去电子成为分子离子,最容易失去的电子是:A:电离电位小的电子 B:杂原子上的n电子 C:双键上的Л电子 σ电子 D:C-C键上的 σ电子。 E:C-H键上的 2.在质谱仪中,质量分析作用原理是: A:离子的质荷比(m / e),与轨迹曲线半径(R),磁场强度(H)和加速度电压(V)有定量的关系 B:固定H和V,(m / e)与R2成正比 C:固定R和V,m / e与H成正比 D:固定R和V,m / e与H2成正比 E:固定R和H,m / e与V成反比 3 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 A: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B:质荷比最大的峰 C:一定是奇电子离子峰 D:强度最小的离子峰 E:强度最大的离子 4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结构有关,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离子的分解活化能越高,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B:分子离子热稳定性好,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C:芳香烃及含双键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越强 D:同系化合物碳链越长,支链越多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E:饱和醇类及胺分子离子峰弱 5下面五种化合物,分子离子峰最强的是: A:芳香烃B:共轭烯C:酰胺D:酯E:醇 6辨认分子离子峰,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是质量最大的峰 B:是丰度最大的峰 C:有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不出现 D:分子离子峰现相邻离子峰质量≥14质量单位 E:不含氮或偶数氮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必为偶数 7 对烷的开裂规律,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一系列相差14质量单位的奇质量数的离子 B:直链烷烃质谱图上m / e 43或m / e 57峰的相对丰度最大 C:支链烷烃易发生β开裂 D: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是

2016质谱习题标准答案

质谱分析习题解答 一、简答题 .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地作用及原理 答:()真空系统,质谱仪地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进样系统,将样品气化为蒸气送入质谱仪离子源中.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适当加热后转化为即转化为气体.()离子源,被分析地气体或蒸气进入离子源后通过电子轰击(电子轰击离子源)、化学电离(化学电离源)、场致电离(场致电离源)、场解析电离(场解吸电离源)或快离子轰击电离(快离子轰击电离源)等转化为碎片离子,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自离子源产生地离子束在加速电极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一定地动能,再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地均匀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场力地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作圆周运动,使不同质荷比地离子顺序到达检测器产生检测信号而得到质谱图.()离子检测器,通常以电子倍增管检测离子流. .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地离子?从这些离子地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答:()分子离子.从分子离子峰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同位素离子峰.当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等元素时,在质谱图中会出现含有这些同位素地离子峰,同位素峰地强度比与同位素地丰度比相当,因而可以也来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某些元素(通常采用强度比).()碎片离子峰.根据碎片离子峰可以和阐明分子地结构.另外尚有重排离子峰、两价离子峰、亚稳离子峰等都可以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得到应用. .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地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答:利用分子离峰可以准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高分辨质谱仪可以准确测定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地质荷比,故可利用元素地精确质量及丰度比计算元素组成. 二、选择题 :、、、、、:、、、、、 :、、、、、:、、、、 三、填空题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开裂和麦氏重排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名词解释: 1引渡:指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请求国进行审判或处罚 2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遭到追诉或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予以保护 3紧追权:指沿海国主管当局再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主权范围内以及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设施周围的安全地带内,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紧追的权利 (指沿海国对违反其国家法律的外国船舶进行紧追,这种紧追必须在沿海国的内水、领海或毗连区之内开始) 4登临权:指军舰在公海上享有完全豁免权的船舶以外的外国船舶,除条约授权的干涉行为外,非有合理根据认为有嫌疑,不得登临该船或在必要时进行检查 (指各国的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根据被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商船,有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5无害通过权:指通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且在通过时不得在领海内有从事公约所列举的任何一种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而在领海内继续不停并迅通过的权利。 6国籍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一个以上国家的国籍或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积极上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一个以上的国籍即一个以上国家的法律承认某人为其国民或具有其国籍。消极上指一个人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即任何国家根据它的法律不承认某人为其国民或有其国籍) 7白板规则:新独立国家不承担前殖民国家的任何条约义务 8软法:指由于一时难以制定出明确具体的且为多数国家接受的规定,因而国际社会制定一些灵活性较大、约束力不强的可以为各国共同接受的原则 9外交特权:本国为他过的外交代表因其履行职务而给予其本人的享有的特权。 10国民待遇:指国家在形态条件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大题: 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A《国际法原则宣言》:1禁止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不干涉内政原则4国际合作原则5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6各国主权平等原则7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 二、国际环境法的原则: 答:1资源开发的主权原则和不损坏国家管辖外的环境原则。2国际合作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4预防原则。5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 三、比较传统国际法和现代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3 3 3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共35题)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 HNO (3) C 4 H 2N 6O ⑷ C 9H 0O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1) C 6H 6 (2) C 6 H 5NO (3) C 6 H oQ S (4) C 6H N 2Q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29 (2) m /z 为93 和15 (3) m /z 为 29 和95 (4) m /z 为95 和93 5. 2 分 在 C 2H5F 中,F 对下述离子峰 摩有贝献的是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 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 m /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1) CH 3CHCHCOOCH (2) (CH 3) 2CHCOOCH (3) CH 3CHCOOCCH (4) (1) 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GHuO,质谱图上出现 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其 M =129,其强度大的m /z 58(100%), m /z 100(40%),贝U 该化 (2) CH 3CH-C-NH 2 CH 合物可能为 (1) 4-氨基辛烷 (3) 4-氨基-3-甲基庚烷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 (1) (CH 3 )2CHCHCHNH CH ( ⑵3- (4) (2) 氨基辛烷 或⑶ M +=87, m /z 30为基峰,则它最可能是 (

质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 ( 共35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CH 3 C 2H 5 CH 3CH 3 CH 3 CH 3(2)(3) (4) 2. 2 分 !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 29 (2) m /z 为 93 和 15 : (3) m /z 为 29 和 95 (4) m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CH 2CH 2COOCH 3 (2) (CH 3)2CHCOOCH 3 。 (3) CH 3CH 2COOCH 2CH 3 (4) (1)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 简答题题库 (2015年1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31.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 参考答案: (1)航空登记国的管辖权;(1分) (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该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1分) (3)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1分) (4)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 国或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2分) (5)罪犯发现地国有管辖权;(2分) (6)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1分)32.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参考答案: (1)约文的议定。条约约文的议定通常是通过缔约方派代表进行谈判。对国家来说,它可以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进行议定约文的谈判;但通常都是由国家的主管当局委派全权代表参加谈判。(2分) (2)约文的认证。缔约各方代表议定条约约文之后就进入第二个程序,即认证约文的阶段。谈判国可以在条约中规定认证的程序,或由参加起草约文的国家约定程序。若没有规定或约定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签署、待核准的签署和草签。(2分) (3)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条约约文经过认证后,进入一个国家最终接受条约拘束的阶段。只有国家作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它才是条约的缔约国并能成为当事国,从而受条约拘束。国家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签署、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或任何其他表示同意之方式。(2分) (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国家以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的方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须履行交换或交存其批准书、接受书、赞同书或加入书的程序。因为这样的文书是缔约国最终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证明。(2分) 33.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参考答案: 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2分) (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4)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 答:国际习惯是指被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或惯例。(2分)国际习惯形成须具备两个要素: (1)-般的实践或通例。一般的实践或通例是指各国普遍一致的,并且是恒久的为。它首先要求有国家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存在,例如各国从事国际关系职责的国家机关的行为或表示,国内的涉及国际法的立法和司法判决,以及对某一国际行为的沉默、弃权或容忍等。此外,还要求国家的行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一致的和恒久实行,从而形成一般的实践或通例。(4分) (2)法律确信。法律确信是指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一般承认一种实践或通例为法律,对其具有法律拘束力。(2分) 32.简述沿海国对领海的所有权和管辖权。 答: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3分)主要表现在: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1分) 2)沿海航运权;(1分) 3)领空权;(1分) 4)立法管辖权;(1分) 5)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1分) 33.简述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答:国家间通过谈判达成建交和互设使馆的协议后,即可建馆并派遣使馆人员,但使馆馆长和使馆中的武官的派遣和接受要遵守一定的程序。(2分)具体如下: 1)派遣国向接受过止式派遣使馆馆长和使馆的陆海空武官之前,必须先将其拟派的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方能正式任命派遣。(3分) 2)使馆的武官和其他人员得到认命后即可赴任,但使馆馆长还须履行递交国书的程序。国书是

质谱介绍及质谱图的解析(来源小木虫)

质谱介绍及质谱图的解析(来源:小木虫)质谱法是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分子质量和相关结构信息);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质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进样系统——按电离方式的需要,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的适当部位;离子源——用来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离子,并使生成的离子会聚成有一定能量和几何形状的离子束;质量分析器——利用电磁场(包括磁场、磁场和电场的组合、高频电场、和高频脉冲电场等)的作用将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运动轨道稳定与否等形式进行分离;检测器——用来接受、检测和记录被分离后的离子信号。一般情况下,进样系统将待测物在不破坏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导入离子源(10-6~10-8mmHg),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再检测;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进行控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将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较。 一、进样系统和接口技术 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可分为直接进样和通过接口两种方式实现。 1. 直接进样 在室温和常压下,气态或液态样品可通过一个可调喷口装置以中性流的形式导入离子源。吸附在固体上或溶解在液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顶空分析器进行富集,利用吸附柱捕集,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使之解吸,经毛细管导入质谱仪。 对于固体样品,常用进样杆直接导入。将样品置于进样杆顶部的小坩埚中,通过在离子源附近的真空环境中加热的方式导入样品,或者可通过在离子化室中将样品从一可迅速加热的金属丝上解吸或者使用激光辅助解吸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可与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以及场电离结合,适用于热稳定性差或者难挥发物的分析。 目前质谱进样系统发展较快的是多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用以将色谱流出物导入质谱,经离子化后供质谱分析。主要技术包括各种喷雾技术(电喷雾,热喷雾和离子喷雾);传送装置(粒子束)和粒子诱导解吸(快原子轰击)等。

质谱法习题集包括答案解析 .docx

第四章、质谱法( 122 题) 一、选择题 ( 共 35 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 ,在质谱图上出现 m / z 91 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 H 或 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 (1) C 6 H (2) C H NO (3) C H NO (4) C 9 H O 6 6 5 2 4 2 6 10 2 3. 2 分 )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 H (2) C H NO (3) C H OS (4) C 6 H N O 6 6 5 2 6 10 2 4 2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 (1) / 为 15 和 29 (2) / 为 93 和 15 m z m z (3) m / z 为 29 和 95 (4) m /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 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 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 m / z 74(70%) 的强离子峰 , 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 CHCHCOOCH (2) (CH ) CHCOOCH 2 2 3 3 2 3 (3) CH 3 CH 2COOCH 2CH 3 (4) (1) 或 (3) 7. 2 分 )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 m / z 59( 基峰 ) m / z 31 以及其它 弱峰 m / z 73, m / z 87 和 m /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 -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 分子离子峰其 =129, 其强度大的 / 58(100%), / 100(40%), 则该化 M m z m z 合物可能为 ( ) (1) 4- 氨基辛烷 (2) 3- 氨基辛烷 (3) 4- 氨基 -3- 甲基庚烷 (4) (2) 或(3)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 分子离子峰 + =87, / 30 为基峰 , 则它最可能是 ( ) M m z (1) (CH 3) 2CHCH 2CH 2NH 2 CH 3 (2) CH 3CH 2-C-NH 2 CH CH 3 3

国际法试题与答案

导读: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C],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12.国际法效力的根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3、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庇护权属于( ) A.请求庇护的个人 B.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 C.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2.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宪章》 C.《国际法院规约》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原则源于( ) A.国际道义 B.善良原则 C.主权自限 D.条约必须遵守 4.航空器的国籍是( )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 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 D.机长的国籍 5.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国籍行使的刑事管辖原则称作( )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 6.引申出国家司法豁免权的法律原则是( ) A.一国不得干涉他国事务 B.国家间应互相尊重 C.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 D.国家司法独立 7.《联合国宪章》规定负责条约登记的机关是( ) A.秘书处 B.安理会 C.经社理事会 D.国际法院 8.国际环境保护实行的原则是( ) A.差别待遇 B.优惠待遇 C.特殊待遇 D.公平待遇 9.《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 ) A.为全人类的福利和利益 B.为航天技术所有国的利益 C.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为发展外空技术 10.根据《条约法公约》第51条的规定,使条约无效的情况有( ) A.条约未经批准 B.条约规定与缔约国国内法冲突 C.条约规定涉及第三国利益 D.条约是在对缔约代表实施强迫的情况下缔结的 11.采取防止陆源污染的措施者主要是( ) A.联合国 B.沿海国 C.可能被污染的受害国 D.渔业大国 12.《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自然资源的权利性质是( ) A.管辖权 B.占有权 C.管制权 D.主权权利 13.《联合国宪章》关于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原则规定在其( ) A.序言 B.第1条 C.第2条 D.第7章各条 14.《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领海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 A.6海里 B.12海里 C.24海里 D.200海里 15.通航边界河流,若无边界条约规定,其界线一航应划在( ) A.河床中心线 B.航道中心线 C.对方河岸 D.本国河岸 1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我国缔结的条约与我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时,应适用( ) A.我国法律 B.该项条约 C.我国法律或该项条约,视情况而定 D.有关民事政策

质谱习题

一、选择题 1. 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为()A.苯> 共轭烯烃> 酮> 醇 B. 苯> 酮> 醇> 共轭烯烃 C.酮> 共轭烯烃> 醇> 苯 D. 酮> 醇> 共轭烯烃> 苯 2. 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的情况是()A.m/z 93 B. m/z 93和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3. 在C2H5F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A.M B. M+1 C. M+2 D. M及M+2 4. 下列化合物含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A.C6H6 B. C6H5O2 C. C4H2N6O D. C9H10O2 5. 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A.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D. B或C 6. 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 3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A.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 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m/z 57(100%), 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A.(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 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的比利是()A.100:1.1 B. 100:2.2 C. 100:3.3 D. 100:4.4 9. 在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有机物,使它失去电子成为分子离子,最容易失去的电子是()A.杂原子上的n电子 B.双键上的π电子 C.C-C键上的σ电子 D.C-H键上的σ电子10. 在质谱仪中,质谱分析作用原理是()A.离子的质荷比(m/e),与轨迹曲线半径(R),磁场强度(H)和加速度电压(V)有定量关系; B.固定H和V,(m/e)与R2成正比; C.固定R和V,(m/e)与H成正比; D.固定R和V,(m/e)与H2成正比 11. 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 A.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B.质荷比最大的峰 C.一定是奇电子离子峰 D.强度最大的离子 1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结构有关,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离子的分解活化能越高,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B.分子离子的热稳定性越好,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C. 芳香烃及含双键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越强 D. 同系化合物碳链越长,支链越多,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13. 下面五种化合物,分子离子峰最强的是( ) A. 芳香烃 B. 共轭烯 C. 酰胺 D. 酯 14.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A.C6H6 B. C6H5NO2 C. C6H10O2S D. C6H4N2O4 15. 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其M=129,其强度大的m/z 58(100%),m/z 100(40%),则该化合物可能为()A.4-氨基辛烷 B. 3-氨基辛烷 C. 4-氨基-3-甲基庚烷 D. B或C 二、填空题 1.对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氯原子的化合物,可能有的同位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 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 A. 国内运输权 B. 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 航行资料专有权 2. 英国的( B )在 1618 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 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 格老秀斯 B. 赛尔登 C. 宾刻舒克 D. 真蒂利斯 3. 我国采取( B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自然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4. 根据 1971 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 ( B )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 赔偿的绝对责任。 B. 地球表面 C. 月球表面 D. 公海 A )。 B.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 A )。 “无主物 ” C.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权利的海域 7.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 A. 1903 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D )。 A. 营救协定 B. 赔偿责任公约 C. 东京协定 D. 外层空间条约 9. 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 B ) A. 登临权 B. 紧追权 C. 执法权 D. 攻击权 10. 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 B )。 A. 内水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11. 马六甲海峡是( A )。 A. 领峡 B. 公海海峡 C. 内海峡 D. 自由海域 12. 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C )。 A. 内陆水 B. 领海 C. 内水 D. 毗连区 13. (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折线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14. 将“飞行中 ”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 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 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 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D )。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巴黎公约 D. 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 1982 年第 ( ) 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6. 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A )。 A. 通过制度 B. 无害通过制度 C. 自由航行制度 D. 条约规定的制度 17. 国际海底区域是( B ) A. 公海海底 B.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 海洋及其底土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的 海床和底土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C ) A. 24 海里 B. 30 海里 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 24海里 D. 6 海里 19.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 C )。 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5.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 是( A.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C.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6.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 D. 国家享有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