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大卷答案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大卷答案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大卷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5、4、3、2、1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chuòshùn duózhà(4分)

2.(1)哀求(2)挺立(3)高耸

(4)复苏(4分)

3.(1)嶙峋:形容人瘦削。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

敬和钦佩之情。

(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神

往外面的世界,达到痴迷的程度。

(4)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4分)

4.(1)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

碌无为而羞耻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

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

的斗争

(2)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示例: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

然自得(9分)

5.(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

他一样。

(2)(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

树是最后落叶的。

(3)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

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3分)

6.示例:煦暖的阳光下,我望着满园怒放的

鲜花,不由得露出了微笑。(3分,符合要求

即可得分)

7.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或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分)

三、阅读(35分)

(一)

8.原来被赶、驱逐(3分)

9.观草间小虫子争斗,驱赶癞蛤蟆。(2分)

10.恰当。年幼的作者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中,眼前的实物被放大了千万倍,草为

林,虫蚁为兽,而癞蛤蟆于草、虫、蚁

相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意

对即可)(3分)

11.表现了儿童顽皮、天真、可爱的特点。(2分意对即可)

(二)

12.示例: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作用:衬托了当时危

险的情势和人物恐惧的心理。(3分)

13.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2分)

14.战胜困难顺利脱险(2分)

15.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或

走一步再走一步或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

离有多远,也不管路途是多么艰险,只要

想着自己是在走一小步,而且是一步一步

稳稳地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2分)

16.示例:人生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把大困难、大挫折分解成小困

难、小挫折一个一个去战胜,终将战胜所

有的困难和挫折,赢得最终的胜利。(3分) (三)

17.不好。“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l 元,直到硬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钱少,家庭生活拮据,体现了母子经济

状况的困窘,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为儿

子仅有的一只手买羊皮手套,更衬托出母

亲对儿子的爱。改后不能具体生动地表达

这层意思。(3分)

18.母亲为儿子买手套温暖了儿子,文章洋溢着母子间亲情的温暖;女老板赔钱卖手套的

爱心行为温暖了母子俩;女老板虽然赔了

钱但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内心感到温暖。(答

出两点即可)(2分)

19.示例:每个人的人性都有两个层面,如正义与邪恶,无私与自私,高尚与卑劣等,当

正义战胜邪恶,无私战胜自私,高尚战胜

卑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的同情心

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人自身的价值也会

得到充分体现。(2分)

20.她发现少年只有一只手,内心对少年的遭遇产生了同情(2分);因为她做了一件善事,

内心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件善事虽小,但

却体现了深厚的人间真情。(2分)(共4分) 21.示例:真情是清泉,给人带来希望;真情是

火种,温暖人的心扉。(2分)

四、写作(50分)

22.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5、4、3、2、1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杈垠穹擎zhuìwùdǎo

mù(4分)

2.(1)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2)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3)偷偷地笑

(4)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

顿。(4分)

3.A(3分)

4.示例:家就像温暖的港湾,满载着难舍的真情,让我们快乐歇息(4分符合要求、语

言生动即可)

5.(1)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3分,每

空1分)

6.(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

(4分)

7.(1)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或其他(2)《呼兰河传》萧红(3)

冰心谢婉莹《繁星》、《水》、《寄小读者》

(4)印度诺贝尔(8分)

三、阅读(35分)

(一)

8.(1)家庭聚会(2)拉(3)不久,一会儿(4)丢下、舍弃(2分)

9.谢道韫元方(1分)

10.B(1分)

11.(1)“柳絮因风起”更好一是因为它更符合“白雪纷纷”的现实,二是它意境美;

而“撒盐”一喻给人以沉重感,少美感。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

似是基础。(2分)

(2)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

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

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友人都站不

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2

分)(本题共4分)

(二)

12.惩罚是指成年后意识到小时候损毁弟弟的

风筝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心情沉重悲哀。“不

幸”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粗暴的

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2分)

13.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2

分)

14.成年后,我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述儿童的书。懂得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

的天使。”(能同时答出转变的根本原因更好,

即步人中年后真正领悟到生存之艰辛)(2分) 15.对比突出“我”深深的悔意和失落

(2分意对即可)

16.表明弟弟已经全然忘却;小兄弟对过

去的事情全然忘记,连怨恨的理由都

没有,我怎么能得到宽恕呢?也就无

所谓原谅了。(3分)

17.示例:学到了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

的自省精神,凡事一丝不苟,知错必

改,郑重其事,精神可贵。(2分,言

之成理即可)

(三)

18.她一边讲述着这些老东西的来历,一

边指点我将它们搬放到储藏室或者摆放在什

么位置。我打破了她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花瓶,她也没有责怪我。(2分)

19.不能去掉。去掉以后就反映不出这些花瓶的珍贵,就不能显示出汉瑟太太的宽厚和仁慈。(3

分)

20.一定要交代。这样可以为下文写汉瑟

太太分装碎片作铺垫,以我的漠然衬

托汉瑟太太的社会责任感。(3分)

21.她要求我必须把花瓶的碎片重新找出来;拿了一个厚实的袋子,将花瓶碎片一点点拾进袋子

里;在袋口的空白处写上“有锋利的碎片,请

小心,别

伤手”的警示语。(2分)

22.答案开放,言之成理即可。(2分)

23.示例:它是生命的航船,承载人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或者它是生命的阶梯,导引

我们从野蛮的荒漠走向文明的花园。(2分)

四、写作(50分)

24.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5、4、3、2、1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báo qìh?xia(4分)

2.(1)笼(2)镶(3)缀满(4)筛

(4分)

3.(1)神秘莫测:使人捉摸不透令人难以捉

摸。(2)栖息:停留;休息。(3)徘徊:来回

走。(4)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

越来越浓。(4分)

4.(1)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2)风正一帆悬(3)路转溪头忽见(4)乱花渐

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8分)

5.B(2分)

6.略(3分,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7.(1)“卖弄”这个词,本来是贬义词,指有

意显示、炫耀,这里贬词褒用,用拟人化

的手法,写出了鸟儿欢快活泼的特点,使

文章更有人情味。

(2)略(5分) ‘

三、阅读(35分)

(一)

8.反复;突出了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3

分)

9.突出强调小草的嫩和绿。(2分)

10.由上到下;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3分)

11.这里指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2

分)

12.示例:春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分)

(二)

13.秀气(2分)

14.温暖澄清多情(2分答出前两个即可) 15.“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如果换成“没有”就失去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或原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更形象、生动。)(2分)

16.自下而上的整个空间空灵的蓝水晶

示例:这是张小水墨画。或树尖上顶着一髻儿

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3分)

17.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分)

(三) 18.示例:美丽的童趣;可贵的童真;呵护童真(童趣);童真(童趣)(符合文章

主题即可)(2分)

19.①我被一幅儿童画的题字打动。

②母亲因孩子误读广告牌而捂住他的嘴。

③老师带领孩子们为雕像穿棉衣。

(3分)

20.“我”误认为猫看着鱼是想吃鱼,表

现出自己对儿童画的理解太成人化,

“我”为此感到惭愧。(意思对即可)

(2分)

21.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即使在今后的生

活中碰到重重困难,也会成为他们与

困难抗争的勇气和动力。(3分)

22.一切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要呵护孩

子的童真;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人们

不能让他们的希望搁浅。(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50分)

23.评分标准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期中考试A卷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1.2分。书写准确、端正、美观。嶙峋擎撼孤诣皎洁

2.2分。所写句子中心明确,用词恰当,语句流畅;略。‘

3.17分。①~⑦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①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②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③撒

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那满

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⑤能

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

羞耻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⑧前两

空1分。如,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

自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等⑨前两空1分,

冰心《繁星》《春水》后两空各1分。略4.2分。书名或文章名,1分;理由2分;陈述理由或从文章的内容说。或从形式上(语

言上、构思上等等)谈。

5.3分。(1)拟人(2)比喻(3)比喻

三、阅读(39分)

6.2分。(1)C (2)C

7.2分,每个词1分,注音或释义只要错一处,

该词不得分。yua同“悦”愉快xǐng检查、

反省

8.2分。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

理解和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

能和他一样,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反省自

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4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

10.2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披着蓑戴着笠一年之计在于春

11.2分。昏黄不明亮衬托

12.6分。(1)生动地描绘出雨丝在柔和

的春风的吹拂下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

来的样子。(2)“笼”字勾画出了一幅春雨

像薄薄的烟雾笼罩着大地的画面;“一层薄

烟”比喻的是春雨濛濛的景状。(3)不好,“逼”字写出小草青得引人注目;而“刺”

为“晃眼”意,是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不能

换。

13.2分。写雨中的物和人意在使读者

从物和人构成的画面中感受春雨滋

润万物,悄然无声的美好意境,更爱这美好

的春光。(大意对即可)

14.2分。略

15.1分,选错一个扣1分。bac

16.2分。没有办法说出来;过分地消耗(意思对了即可)

17.2分,①②//③④//⑤

18.2分,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19.2分,因为树不分昼夜地飘送种子,

为播撒后代竭尽生命的全力,而并不在乎和

计较能有多少成效。作者震撼于这样“惊

心动魄的壮举”,所以被感动。

20.2分,“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

地”,是说飘散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

作者的心灵之上,而且已“蔚然成

荫”,结出了精神硕果。它使作者懂

得了生命的难能可贵,在心灵深处萌发了对

生命的敬畏。(大意对即可)

21.4分,’

①“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

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

“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将“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后置,以

示强调。若改换,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

③选出比喻句为1分,分析1分。

四、写作(50分)

22.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期中考试B卷

一、卷面(5分)

依据工整、整洁、美观酌情赋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1.3分,qìshùn yìch?ng wàng

chāi

2.3分,骚茵唳恕襟提

3.4分;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形容力量巨大。

4.8分。

①江春人旧年

②明月别枝惊鹊

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

斯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⑥谢婉莹《繁星》《春水》

⑦(自传体)小说《野草》

5.2分,略

6.2分;提示:我们过分追求学习外语,却忘记了继承中国文化。(大意对即可)

7.高洁傲岸、不畏严寒。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4

分)

三、阅读(39分)

8.4分,(1)不久,一会儿迅速

(2)约定丢下、舍弃

9.2分;(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10.6分,(1)《世说新语》刘义庆

(2)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11.4分,种小白菜时,“我”要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结果东一脚西一

脚地瞎闹,把有些菜子都踢飞了;铲地时,

往往把韭菜当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巴

草”当作谷穗留着。“我”天真活泼、顽皮

可爱;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

12.2分,“啸”表示发出声音;“冒烟”表示下雨时,密集的雨点打在大榆树树冠上飞溅

起来,加上大榆树上下雨水迷漫,风一吹,

形成水雾,远望有如“冒烟”。

13.4分;(1)从“金”、“绿”、“嗡嗡地飞”、“满身绒毛”以及“胖圆圆”等词语中可以看

出。(2)不可以,“胖圆圆”与“小毛球”搭

配更能表达出一种喜爱之情。

14.3分,略

15.2分,每词1分;能冲破任何阻挡,狂暴地奔驰。(或:形容力量极大,无所阻挡。)

形容身体极为消瘦(意思对即可)

16.2分;写了企鹅爸爸在整整64天的

光阴中,站立冰面,不进食,不安眠地换来

小企鹅的破壳而出。

17.2分;“圆圆的瞳孔”……“它们头顶上那一抹浅蓝和肚腹上那些个粉嫩,使那寒冷的

画面有了些许鲜亮和温和”爱子如命

为了子女鞠躬尽瘁

18.这是一种爱的信念,这种爱的信念深植于生命中,永远不会消失。(2分)

19.2分;景物描写(1分),极言南极寒冷异常,风力无比,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将如

一座冰雕的企鹅爸爸推出,烘托出了企鹅

爸爸的爱子之情。(1分)

20。2分;如,“他们那永远都在企望和企盼的姿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雍容。”或,

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或,实际上这时它已近乎“蜡炬成灰”、“春

蚕到死”,只剩下游丝一息了。(1分)情感:

喜爱、崇敬、赞叹等(1分)

四、写作(50分)

21.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酌情赋分。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3分)

依据端正、整洁、美观分四等,分别赋0、1、

2、3。

二、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略(评分:每空1分)

2.徙祷匀z hìluán huán(评

分:每两空1分)

3.A(3分)

4.①蓄积并保持。②:(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③清晰地出现在眼前。(评分:每小

题1分)

5.A.√B.√ C.√D.√(评分:每小题1分)

6.排序:含苞欲放争奇斗艳落英缤纷枝枯叶

理由:植物(花)生长的自然规律。(意

对即可)

写话:略(视词语运用是否恰当,语句

是否连贯给分)(评分:排序、理由各1

分,写话2分)

7.①月花好月圆

②玉兔婵娟玉盘嫦娥夜光

广寒宫等(答对一个即可)

③嫦娥奔月抗元起义吴刚伐桂

后羿射日等

④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

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三、阅读(共40分)

(一)

8.(1)D (2)A (3)A (4)C

(5)C (评分:每小题2分)

9.不可以改。因为“始悟”有“恍然之

意。此一“悟”字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

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

见”。如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意

对即可)(2分)

10.略(只要依题答出即可)(2分)

(二)

11.(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2)D

(评分:(1)小题两空1分,(2)小题2

分) .

1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1分)

13。(1)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

云。

共同点:都很美,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2)说明(描写) 分类别打比方

(3)平实说明:(示例)卷云和卷积云

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

雪。

生动说明:(示例)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

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找对即

可)(评分:(1)小题2分,每问1分,(2)小题

一空1分,二、三空1分,(3)小题每空1分) 14.这两个词在句中都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

和“经常”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表

达得很严密、准确。(表达对即可)(2分) 15.略(2分)

(三)

16.一是来自人为爆炸有毒化学废物所

造成的化学污染和物理噪声污染;二是来自

其他洲的污染。

17.不能去掉。因为“一定”表示“相当的”意思,说明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而

不是全部(所有),所以去掉“一定”就表达

不明确了。

18.提示:(1)污染已经给人类的健康和

生物资源造成危害,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

(2)从南极的污染可反映全球的环境水平。

应引起重视。

(3)实施考察对南极环境造成的污

染,应注意。(4)保护环境的进步,

就是南极环境的现状。(只要依题,

不管从哪个角度答出两点即可)

19.略。(只要提出的建议依题、合理即可) 四、写作(50分)

20.参考中考批阅标准,酌情分四等:

45~50分;38~44分;30~37分;29分以下。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3分)

依据端正、整洁、美观分四等。分别赋0、1、

2、3。

二、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略(评分:每空1分)

2.chēng fan chan 蠢

关联词语:不仅而且(评分:每两处1分) 3.和骇禁慕娲采(评分:每两空1分)

4.A.×B.√ C.√ D.√(评分:

每两小题1分)

5. (1)A(3分) (2)A(2分) (3)D(2

分) (4)B(3分)

6.略。(2分)(只要比喻恰当,语意连贯即可)

7.(1)答案:这故事是说自不量力,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去模仿强者,对自己没有好

处。(2)我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体验了

贫困的痛苦和幻想的美好;我从《丑小鸭》

感悟了每个生命都具有的向上飞腾的价

值。(4分)

三、阅读(共40分)

(一)

8.①《韩非予·说难》或《韩非子》战国思想韩非

②《淮南鸿烈集解》或《淮南鸿烈》

西汉刘安(评分:每两空1分)

9.①C ②C ③B ④A(评分:每两

小题1分)

10.①将要②丢失{带领{逃跑

③助词“的”

{代词“他

④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数词“一”

(评分:每两空1分)

11.略。(意对即可)(2分)

12.开放题,只要符合文意。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可。(2分)

(二)

13.《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

鸭》(其他作品也可)(评分:每3空1分) 14.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随员、骑士、街上窗子里的人(答出3个即可)

皇帝:为了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

老大臣、随员、骑士: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

和职务。

市民: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

之祸。(评分:每问1分。分开答,综合在

一起答都可)

15.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不务正业。

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3分)

16.提示:作者对封建统治的态度是:认为社会黑暗、腐朽、不可救药;批判说假话的世

风。(2分)

17.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1分)

18.略。只要谈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即

可。(2分)

19.开放题,想象合理即可。(2分)

20.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

21.忽略个人所受的伤害、委屈、压力,而去关注别人的需求,是乐于帮助别人、懂得珍惜

身边的一切的一类人。(2分)

22.上吊自杀者不能随便放弃生命。人们学会多考虑别人,方能摆脱绝望的纠缠。

用助人快乐的心境去化解所有不开心的事

情。(意对即可)(评分:每空1分)

23.保护小鸟;为了蜜蜂采蜜,保全花朵开花;

为了疲惫的旅行者得到阴凉,保全自己伸到

远远的路上。(2分)

24.因为这三根树枝让他从绝望中走出来,让他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人不能只在意自己,

只为自己而活,还要多考虑别人,为满足别

人的需求而活。

用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在

有益于别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快乐。(每问

1分)

25.此题是开放性主观题,有或没有都

可,理由谈的合理即可。(2分)

四、写作(共50分)

26.参考中考批阅标准,酌情分四等:45~50分;

38~44分;30~37分;29分以下。

期末考试A卷

一、卷面(5分)

意在强化学生的书写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酌情赋分。

二、积累与运用(29分)

1.2分,肥硕宽恕磅礴梦寐

2.2分,qǐtián bìxia

3.2分,啜泣连缀撤职车辙(其他组

词只要恰当即可)

4.3分,猝不及防随声附和销声匿迹5.16分;⑦⑨题每两空1分,余者每空1分;

①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②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

.⑧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脉脉不得语

⑨《爱的教育》泰戈尔

6.(1)释义: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造句:由于环境的恶化,很多珍稀动物已

经销声匿迹了。(2)释义:别人说什么自

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造句: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别人的意见要加以分

析,不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2分)

7.2分,寓言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说明

一个严肃的哲理;寓言运用比喻的手法来

讲述故事,发人深思。(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理解(36分)

8.2分。相比这有的以为……聪明9.2分,经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慰问拉10.2分,C

11.1分,A

12.2分,(他的)家里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非常喜欢骑马,(有一天不小心)从马上摔下

来,跌断了大腿。

13.2分。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事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坏事可以变

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14.2分,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部分是第二层;一层:总写天上

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第二层:具体

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第三层:总结,

云像天气的“招牌”。

15.2分,比喻标志

16.3分,不能,“往往”和“常常”说明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并未排除特殊情况,去掉

后,就变得绝对化了,还能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17.3分,卷层云上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或风或雨雨过天晴彩色圆弧

18.2分,有道理,理由可以引用选文第二段

的内容。

19.2分,略

20.2分,shìqì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惭愧

21.2分,由一开始的“不情愿”捐赠好的玩具到最后非常虔诚地“捐赠”妈妈22.2分,神态、动作(不答动作不扣分);

示例:我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妈妈了,

我要把妈妈捐给了翔子,让失去妈妈的翔

子有了妈妈。而我呢,就再也没有妈妈了。

(言之成理即可)

23.2分,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世界上最宝贝的东西;她骄傲,是因

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意

思对即可)

24.2分,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身作则

25.2分,因为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

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

界。(大意对即可)

四、写作(50分)

26.酌情分四等:44~50分;37~43分;

30~36分;30分以下。

期末考试B卷

一、卷面(5分)

依据卷面情况酌情赋分。,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2分;惩、乘、承、成

2.2分;根据用词准确、表意清楚、表述生动酌情赋分。

3.13分。

①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②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

街灯

③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一山放过一山拦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

4.2分;B

5.3分;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奋斗的辛劳“血雨”(意思对即可)

6.5分;

(1)示例:“人,本能地往外逃出火海”与“我

们的消防官兵,则本能地往里冲进火海”

构成对比,突出了消防官兵忠于职守、舍

生忘死的高尚品质(对比的内容可以是词

语,也可以是句子。)

(2)示例:A像辛勤的黄牛一样耕耘不止,像

秋天的高粱一样淳朴可爱,像广袤的大地

一样宽广坦荡B圣洁的白衣天使。用神奇

的双手,挽救一颗心、一个人、一个家。C

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固定在哪里,

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D街头巷陌,

有你日复一日的巡逻;寒来暑往,每一扇

窗户都记住了你庄重的脚步。E一方净土

育桃李,三尺讲台铸栋梁(合理地使用一种

修辞方法,语句通顺即可。)

三、阅读(38分)

7.2分,《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先生

8.2分,“乌”通“无”没有“裁”通“才”

仅仅

9.3分;(1)高云霄与天河

(2)店铺

10.2分;

(1)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

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2)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各干各的

事情,有靠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

同。

11.2分;子虚乌有历历在目

12.2分;如,奇异、奇特、神秘、瑰丽、变化多端、瞬息万变等。

13.1分;写老大臣看布的经过。

14.2分;第一次是说他很惊讶的样子,因为织布机上根本没有布料,第二次是说他很

认真的样子,竭力想看见布料,老大臣的

内心活动是复杂的。I

15.4分;(1)共有三层意思:一是不承认自己是愚昧的不称职的人;二是他很自信;三

是他不能让别人看出自己不称职;表现了

他的由惊慌转而强作镇定的过程

(2)表现了老大臣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心

不惜代价保住自己官职

的态度,说明了他的虚伪性格。

16.1分;昏庸、虚伪,明明没有东西,偏要装出仔细看的样子。

17.2分;他不敢面对现实,因为他怕丢官职。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统治者,

特别是皇帝的愚蠢、昏庸。

18.1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9.1分;焦虑(焦急、急切)惊喜(喜悦)

20.1分;本文以“我”的变化为叙事线索,或本文以父母的爱为叙事线索。

21.2分;(1)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老师讲

“脚板印”,说明“我”反应迟钝。

(2)摔碎花瓶后搬个小凳坐在旁边,

说明“我”非常诚实。

22.2分;母亲因“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是认真的回答,觉得“我”老

实可爱,自然转怒为喜。

23.2分;一是表现少时的“我”的老实诚朴;

二是与后文坠楼后“摔开了窍、变聪明了”

形成对比,突出父母之爱所产生的巨大力

量。

24.3分,(1)①我的母亲,听到这个消

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后跌

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②而

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

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

往前冲……

(2)生动地表现出父母亲焦急、心急

如焚的心情。(第一问2分,第二问

1分)

25.1分;(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

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

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26.2分,“成长的桥”指的是“父母温厚的爱”。

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母温厚的爱对于孩

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四、写作(50分)

27.酌情分四等。可参考中考作文评分

标准。

期末考试C卷

一、卷面(3分)

依据端正、整洁、美观分四等,分别赋0、1、

2、3。

二、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略。(评分:依据端正、整洁、美观分四等,分别赋0、1、2、3)

2.(1)nan 宛ha嘹

(2)比喻人或事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xia(4)穹shà(5)猝事情突然发生,

来不及防备。(评分:每两空1分) 3.(1)怕会有鲛人在岸(2)问渠那得

清如许(3)小园香径独徘徊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6)只要含有“雨”字即可(7)勿施

于人(评分:每空1分)

4.C(2分)

5.(1) D(2分) (2) A“走进爱的世界”

或“爱的哲学”(1分)B略。(可根据课内的

诗文,也可是课外的)(2分)

6.(1)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学会反省,让我去学会振作(3分) (2)见贤思齐焉,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开轩面场圃沉醉不知归路

断肠人在天涯(3分)

三、阅读(共38分)

(一)

7.(1)yùn 生气,发怒wēn 温习

(2)jǐ自己;yǐ停止。

(3)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

人;nù生气,发怒。(评分:每小题1分) 8.(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评

分:每小题1分)

9.(1)(4)(5)为学习方法,(2)(3)为学习

态度(评分:每两个1分)

10.(1)了解(2)知道(3)记住

(4)通“智”(评分:每两小题1分) 11.(1)C(2分) (2)A(1分) (3)略

(2分)

(二)

12.(1)mái zhuìxǐxi?(评分:每两空1分)

(2)不再发出声音,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1分)

13.C涵养B恬静A动情(评分:每

空1分)

14.莺科学小品描写拟人(评分:

每两空1分)

15.阴霾弥漫,毫无生气,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停止了,终止了,失去了,抛弃流放,

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被囚禁在山洞。(2

分)

16.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

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外一些藏进了芦苇

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到

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女的欢

快身影。(2分)

17.莺的活动范围是花园里、树丛中、菜园里,

在那里栖息、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

到收获季节,它们开始迁徙。

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

(答对两点即可)

(三)

18.家庭经济拮据,父亲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夜以继日的工作。(1分)

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据文

意回答也可)(1分)

19.说明了家庭经济拮据(意对即可)勤

劳、节俭、宽厚、任劳任怨等。(每问1分) 20.与父亲的盒饭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特别关爱,为下文父亲的感动,儿子的发脾气埋下伏笔。(2分)

21.因为经济困难,母亲为在饭菜上只能照顾儿子而无法照顾自己的丈夫感到内疚。(1分) 22.儿子从两种不同的盒饭中感受到了

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

映照出了他的自私和不懂事,因此让他感到

惭愧,学会了感恩。(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

理即可)

(2分)

四、写作(50分)

23.参考中考批阅标准,酌情分四等:

45~50分;38~44分;

30~37分;29分以下。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大卷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5、4、3、2、1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chuòshùn duózhà(4分) 2.(1)哀求(2)挺立(3)高耸 (4)复苏(4分) 3.(1)嶙峋:形容人瘦削。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 敬和钦佩之情。 (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神 往外面的世界,达到痴迷的程度。 (4)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4分) 4.(1)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 碌无为而羞耻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 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 的斗争 (2)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示例: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 然自得(9分) 5.(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 他一样。 (2)(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 树是最后落叶的。 (3)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 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3分) 6.示例:煦暖的阳光下,我望着满园怒放的 鲜花,不由得露出了微笑。(3分,符合要求 即可得分) 7.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或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分) 三、阅读(35分) (一) 8.原来被赶、驱逐(3分) 9.观草间小虫子争斗,驱赶癞蛤蟆。(2分) 10.恰当。年幼的作者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中,眼前的实物被放大了千万倍,草为 林,虫蚁为兽,而癞蛤蟆于草、虫、蚁 相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意 对即可)(3分) 11.表现了儿童顽皮、天真、可爱的特点。(2分意对即可) (二) 12.示例: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作用:衬托了当时危 险的情势和人物恐惧的心理。(3分) 13.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2分) 14.战胜困难顺利脱险(2分) 15.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或 走一步再走一步或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 离有多远,也不管路途是多么艰险,只要 想着自己是在走一小步,而且是一步一步 稳稳地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2分) 16.示例:人生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把大困难、大挫折分解成小困 难、小挫折一个一个去战胜,终将战胜所 有的困难和挫折,赢得最终的胜利。(3分) (三) 17.不好。“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l 元,直到硬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钱少,家庭生活拮据,体现了母子经济 状况的困窘,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为儿 子仅有的一只手买羊皮手套,更衬托出母 亲对儿子的爱。改后不能具体生动地表达 这层意思。(3分) 18.母亲为儿子买手套温暖了儿子,文章洋溢着母子间亲情的温暖;女老板赔钱卖手套的 爱心行为温暖了母子俩;女老板虽然赔了 钱但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内心感到温暖。(答 出两点即可)(2分) 19.示例:每个人的人性都有两个层面,如正义与邪恶,无私与自私,高尚与卑劣等,当 正义战胜邪恶,无私战胜自私,高尚战胜 卑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的同情心 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人自身的价值也会 得到充分体现。(2分) 20.她发现少年只有一只手,内心对少年的遭遇产生了同情(2分);因为她做了一件善事, 内心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件善事虽小,但 却体现了深厚的人间真情。(2分)(共4分) 21.示例:真情是清泉,给人带来希望;真情是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极其特征: 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布不具有的特点。 (三)、说明的方式 平实说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 生动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

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五)、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国石拱桥》)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六)、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整理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 1、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欺侮(wǔ)絮叨(xù dao)嘱咐怠慢(dài)撺掇(cuānduo)凫水(fú)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zǎo)屹立(yì)家眷(juàn)踱来踱去(duó)吁气(xū)旺相(xiàng)楫(jí)橹(lǔ)倘(tǎng)若模 mú样棹(zhào) 2、骤雨(zhòu)旋风(xuàn)瞳仁(tóng)恬静(tián 亢奋(kàng)晦暗(huì)明晰(xī)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g)震撼(hàn)烧灼(zhuó)磅礴(páng bó)淋漓(lín lí)颤栗(zhàn lì)戛然而止(jiá)渺远(miǎo)铿锵(kēng qiāng)恢弘 3、闷热(mēn)惬意(qiè)水门汀(tīng)徘徊(pái huái)口头禅(chán) 参差不齐(cēn cī)蕴(yùn)含 4、阐述(chǎn)发髻(jī)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叱咤风云(chì zhà)细腻妥帖(tuǒ)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蠕动(rú)柔韧(rèn)珠缨(yīng)惆怅(chóu chàng) 翩翩(piān)起舞 5、屏住(bǐng)奸馋(jiān chán)矫健(jiǎo)陡然(dǒu)铿锵(kēng qiāng)一笑一颦(pín)婀娜(ē nuó)鸦雀无声(yā)膨胀(péng zhàng)充沛(pèi)收敛(liǎn)海市蜃楼shèn 收敛(liǎn)金碧辉煌忠心耿耿(gěng) 6、少顷(shào qǐng)呓语(yì)齁(hōu)中间(jiàn)曳屋许许声(yè)(hǔ)几欲先走(jī)咳嗽(sòu) 二、解释成语 1、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2.蓦然:突然,猛然。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5、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6.冗杂:繁杂。 7、浑身解数:形容全身的本领。 8.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9、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10、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1.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12、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12.嗔视:生气地看。 13.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14.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1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11、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三、文学常识 1、《社戏》作者,浙江绍兴人,原名,字豫才,我国现代著名的家、家、家,第一篇白话小说《》。著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 2、《竹影》作者,原名,现代家、家。 3、《观舞记》作者,原名,著有诗集《》、《》。作品歌颂、、。我们以前学过他的诗歌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 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磅礴(p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收敛(lian)屹立(yi)奸馋矫健铿锵(kengqiang)婀娜(e nuo)优雅金碧辉煌忠心耿耿(geng)鸦雀无声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第二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漓(kānɡ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派遣(qian)热忱(chen)鄙薄(bo)以身殉职拈轻怕重(nian)漠不关心(mo)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巴望锁闭磐石(pán)惹人注目杂乱无章喧嚣(xuān xiāo)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白皙(xī)脚踝(huái)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liè)孰(shú)刮目相待(ɡuā) 词语解释: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 大彻大悟——佛教用语,彻底醒悟的意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息息相通——呼吸想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知道死了为止,指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都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拈轻怕重niān: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背诵课文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文学常识 1.《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社戏》)、《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风筝》),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áng shàn wān 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 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 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初一语文全部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初一语文全部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春》导学案 学习重点提示 .掌握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识记字词,整体把握,背诵。 .理清课文写景的组织与安排,欣赏优美精彩语言。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各角度切入的写作方法。 预习﹒积累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应和薄烟酝niàng抖sǒu 黄晕卖弄软绵绵 .了解 朱自清,字,号,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整体感知 .作者按照___春、___春、___春的顺序描绘春天。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通过这篇课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迎接春天的句子: 描绘春天的句子: 歌颂春天的句子: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明确: .质疑: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并试着回答。 质疑: 解答: 文段精选 .阅读课文第3—6小节,回答问题: ①春草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草的特点的?春草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②春花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花的特点的?春花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③春风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风的特点的?春风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④春雨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雨的特点的?春雨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⑤“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

者对春天的. 之情,这就是的表现手法。 ⑥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 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枝红杏出墙 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 探究练习 春 苏雪林 ①记得法国作家曹拉的约翰戈东之四时曾以人之一生比 为年之四季,我觉得很有意味,虽然这个譬喻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说过了。但芳草夕阳,永为新鲜诗料,好譬喻又何嫌于重复呢? ②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习习和风,一会儿是蒙蒙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③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地上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的绿一块,看去很不顺眼,但几天后,便成了一片蓊郁的绿云,一条缀满星星野花的绣毯了。压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气闷;可是他转瞬间会化为如纱的轻烟,如酥的小雨。新婚燕尔,屡次双双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3)炫耀。(卖弄)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练习题(附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社戏》同步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泊位()呼吁()剥豆()豆壳()湖泊()吁气()剥削()地壳() 2.简答。①小说开头说“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后又写“我”受到朋友们的“嘲笑”,这矛盾吗?为什么?②在看社戏的过程中,双喜为什么要向“我”解释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③从文中看,社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可小说最后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为什么? 3.阅读语段,完成下列练习。【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①甲乙两段景物描写,哪段是写夜船去看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的?在文中找出两处依据。②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③解释文中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依稀:________________ 夜渔:__________ ______ 阅读《枯枝与鲜花》,完成练习。(02天津)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

初中语文古诗全(鲁教版)

一.六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瞧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就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就是雄雌?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就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整理2017

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

鲁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2009—2010学年期末素质测评 六年级(上)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一)、积累(共22分)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高垣.( ) 泯.灭 ( ) 枯涸.( ) 档.案( ) 日晕. ( ) 洗zhu ó( ) 蹂l ìn ( ) 梦m èi ( ) 静m ì( ) 滑j ī( ) 2、下面词语中共有5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在后面的括号中。(5分) 不知所措 无精打采 林阴大道 再接再厉 仗义直言 一愁莫展 骇人听闻 迫不急待 按部就班 相题并论 首当其冲 共商国事 ( ) ( ) ( ) ( ) ( ) 3、默写(10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3)《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感慨时间过的很快的诗句是 ,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7)天河何处 。 , 4、中国古代诗人善吟咏月亮,请你写出两句含“月”的诗句。(2分) (1) (2) (二)、语言运用(共6分) 5、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效果。根据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旭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大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中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 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请你替王旭的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他的话。(3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shùn) 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gū) 辜负

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líng dīng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óng 沉浸jìn 2.解词。 (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时代)女作家宗璞。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è癞lài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 (7)方出神方:正。 (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 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训练(一) (时间:90分钟) 又到金秋收获季节,同学们得学习树上镶嵌了多少闪亮得成果呢?这里请大家用丰富得积累、工整得 书写与敏捷得思维将您们得成果展现出来吧。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 列加 点 字加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羁.绊( ) 叱咤.风云( ) 冗.杂( ) 阒. 不见人( ) ji á然而止( ) r ěn 熟( ) 深su ì( ) 警报di é起( ) h āng( )实 博y ì ( )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用横线划出来,并在田字格内写上正确得字(所提供词语供选择重组)。 雅雀无声 拈轻怕重 娇揉造作 顾名思意 一反既往 蓦然回首 妇儒皆知 精彩绝伦 3.根据语境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每一个 舞姿都使人叹为观止。 (2)乔丹在比赛得关键时刻能够遏制消极念头得扩张蔓延。 (3)我在破获秘密得满足中,又很愤怒她得瞒了我得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得玩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理解正确得一项就是( ) A 、“她,就是口得巨人。她,就是行得高标。”就是诗人臧克家对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得高度赞扬与无比敬佩。 B 、《社戏》选自鲁迅得散文集《朝花夕拾》,它描写了作者幼时一段瞧社戏得往事,,表现对童年得回忆与留恋得心情。 C 、《安塞腰鼓》就是沈石溪得散文名篇,它就是一曲高原生命得火烈颂歌,民族魂魄得诗性礼赞。 D 、《福楼拜家得星期天》就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都德得作品。 5、从修辞得角度,赏析语言 淡黑得起伏得连山,仿佛就是踊跃得铁得兽脊似得,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6.请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三个,以“体育”为话题写一个80字左右得语段,并且把选用得词语用下划线标出。 窒息 遏制 嫉妒 迷惘 问鼎 茫然若失 嗜此不疲 才华横溢 精彩绝纶 7、下面各组中划线词词性相同得一项就是(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卷 面 等级 得 分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 古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下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 沙堤。 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o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作文备课五四制教案

作文话题:想象世界 [设计理念]: 想象能力是“文学的翅膀”,前苏联著名诗人别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学生的作文也是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之一。想象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知识融会贯通。想象有极其广阔的空间,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一样。我们要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并用之于作文教学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3、掌握想像的有关知识。 4、根据话题的需要,运用想像来组织材料,拓宽意境。做到想像丰富具体,合情合理,表达有序。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思考、想象、创造。 教学难点: 想象必须合乎情理。 [作文课堂]: 一. 各位同学,咱们已学过一篇丹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你们认为什么情节最让你捧腹大笑?那么,这些使故事发出不平凡的神奇光彩,使人物性格鲜明,讽刺力量和艺术感染力强烈的作品,是借助什么创造出来的呢?[教师板书:想象]

我们知道,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原有感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联想,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比如,古人看到飞鸟,看到游鱼想到了什么?这些,在今天是不是成了现实?对,这些想象促进了人类的发明,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实际上,科学发明离不开想象,文学创作也离不开想象。诗歌、戏剧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这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 二.思路导引:作文想像能力的要求 设计想像作文的命题或话题,目的是测试两方面的能力——想像能力和描述画面(或情景)的能力。根据话题的需要,运用想像来组织材料,拓宽意境。做到想像丰富具体,合情合理,表达有序。测试想像力的有无或强弱,先看合理性,再看独创性。评估合理性又着重在你所写的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条件,有无悖反常理的地方;其次是对内容的评价,如是否有某种情调,是否围绕一个主题,含有某种理性的思考。 三、体验欣赏、思考、表述。 其实,现实生活中,能引起我们想象的内容很多:一首歌、一幅画、一段文字、一个情景,都可以引起我们的美妙想象。现在,我们就扬起我们想象的风帆,来大胆地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欣赏、体会一首歌曲,然后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想象的内容描述出来。 [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优美吧?假想一下,那时、那地、那人、那事、那环境、那心情乃至那细节,如在眼前。来,说一说。 [学生表述,教师随机评价、鼓励]

鲁教版初中语文目录一览表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2*生命,生命(杏林子) 3*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4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 5*童趣(沈复) 6《论语》十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7风筝(鲁迅) 8祖父、后园和我(萧红) 9*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 10散步(莫怀戚) 11*诗两首纸船〃寄母亲(冰心)金色花(泰戈尔)12《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第三单元 13春(朱自清) 14济南的冬天(老舍) 15*海滨仲夏夜(峻青) 16*秋天 17*奔落的雪原(宗璞) 18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9莺(布封) 20看云识天气 21*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22*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3*科学24小时(田志伟) 24 山市(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6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27*女娲造人(袁珂) 28*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29*《伊索寓言》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30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想像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理想(流沙河) 2*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3*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4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5*小溪流的歌 6为学(彭端淑)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二单元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8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9*胆小鬼(三毛) 10*未选择的路 11*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12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三单元 13*黄河颂(光未然) 14最后一课(都德) 1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16*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7失根的兰花(陈之藩) 18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四单元 19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0荒岛余生(笛福) 21*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2*真正的英雄(里根) 23*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李方) 24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五单元 25珍珠鸟(冯骥才) 26鹤群翔空 27*绿色蝈蝈 28*马(布封) 29*森林中的绅士(茅盾) 30狼(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社戏(鲁迅) 2 安塞腰鼓(刘成章) 3*竹影(丰子恺) 4*观舞记 5*看戏(叶君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