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 1 -

二、路基开挖、填筑作业指导书................ - 25 -

三、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4 -

四、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

五、挂网喷混植生施工作业指导书 .............. - 45 -

六、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 50 -

七、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 57 -

八、骨架护坡作业指导书...................... - 65 -

九、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68 -

十、综合接地安装作业指导书.................. - 74 - 十一、CFG桩试桩成果报告 .................... - 79 - 十二、钢筋砼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 83 -

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路基设计图》(杭长客专施图(路)-HCJX2-28~38)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 285-2004)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6)、《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项目二分部管段DK388+550~DK415+097.9,全长25.827km(已扣短链720.79m,DK389+479.206=DK390+200.000),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途经弋阳县、贵溪市等主要县市。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总长为6.42Km,占正线总长的24.9%;桥梁12座,全长19.408Km,占正线总长的75.1%,其中特大桥7座,大桥4座。框架涵洞23座,其中框架立交桥1座。公跨铁改移立交1座。

本项目路基段落及长度

三、试验段选择

客运专线铁路与过去的铁路相比,压实标准更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为了确保路基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需在路基正式填筑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通过现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参数,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开展施工,以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我部将试验段选定在DK412+890~DK413+050,全长160m(本试验段前后均为松土地基需进行CFG桩加固处理),该段原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区,为路堑换填地段,施工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路堑开挖、换填A、B组填料填筑施工连续、完整的优势。

四、路基试验段设计概况及工程措施

1、地形地貌:

岗丘及坳谷。岗地低缓,植被稀疏,多生长为灌木,自然高程60~72m,相对高差3~10m,自然坡度15~25°;坳谷狭小,近南北向,辟为水山、水塘。

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砂岩、含砾砂岩。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1-3:粉质黏土(Q4al+pl),可塑,Ⅱ类,σ0=150KPa;褐黄色、红褐色,主要成份为粘粉颗粒及少量砾石,砾石粒径为2-50mm,约占质量的20%,厚0~5.0m。

(7)2-1:下伏基岩为 K2h砂岩、含砾砂岩、W4,Ⅲ,σ0=180KPa;含砾砂岩,紫红色、褐黄色、黄褐色,砂质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全风化层厚0.9~13.8m,强风化厚0.9~6.8m,下为弱风化。

(7)2-2:K2h砂岩、含砾砂岩、W3,Ⅳ,σ0=300KPa。

3、水文地质条件:

岗丘地下水不发育,谷地地下水主要第四系孔隙水,较发育,埋深1~3m;地表水有酸性和CO2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下水有酸性, 环境作用等级为H1。碳化环境为T2。

4、工程措施: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厚不小于0.4m。基床底层挖除换填A、B组填料,换

填厚度不小于2.3m,换填底部铺设0.2m厚中粗砂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路堑边坡坡率为1:1.5。

本试验段路堑开挖至换填底标高后,按设计对换填基底进行冲击碾压。

路堑边坡除采用C25混凝土拱型截水骨架内客体植草、种植灌木防护外,均采用立体植被网内植草、种植灌木防护。灌木窝距0.6m×0.6m,每窝2株。

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0.8m,顶面留截水槽。

换填的路堤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客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沿路堤两侧坡面纵向每10m左右设置一条横向排水槽。

五、试验原则、试验目的

进行A、B填料和级配碎石施工前填筑工艺性试验,以及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的试验,重点研究好A、B填料和级配碎石的颗粒粒径控制方法及合理的级配范围等试验,确保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确保路基在长期运营以及各种不良环境下,路基的强度与变形不变,并满足无砟轨道的要求以及客运专线安全、舒适、平稳运营的要求。

规范要求:基床底层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每层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基于此原则,我分部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进行施工。基床底层按最大松铺厚度(40cm)进行,基床表层按松铺厚度(35cm)进行,根据试验情况按5cm递减,分别进行40cm,35cm,30cm三组填筑试验。

1、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A、B填料施工参数和压实的各种指标:

(1)、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

(2)、摊铺、平整、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

2、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级配碎石施工参数

表层级配碎石在大面积填筑前:集料配合比应经过现场填筑碾压试验确定,通过现场压实工艺验证,确定填料级配、松铺厚度、施工含水率、级配料配合比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以指导大面积的填筑施工。

3、通过试验段获得基床底部冲击碾压施工参数

对冲击压实地基处理措施在施工前后进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据检测;基床底部原地面冲击碾压碾压遍数的确定。

4、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施工填筑有效的检测方法

考核K30荷载板、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等仪器设备的可靠程度,为大面积施工确立有效的检测手段,选定经济、合理、准确检测手段。

六、试验计划

1、施工时间安排

试验路段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月6日,完工日期2011年3月30日。

2、主要人员安排

根据工程特点,我分部选派胡华文任试验段负责人,冯静收任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欧阳静。下设测量组、试验组和一个作业队。

3、主要机械设备和仪器

七、施工组织方案

本试验段为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厚不小于0.4m。路堑基床:基床底层挖除换填A、B填料,换填厚度不小于2.3m,换填底部铺设0.2m厚中粗砂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分层压实标准应执行基床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在进行复合土工膜铺设前,根据施工设计图要求,本试验段无沉降观测标,为了试验段数据的观测,我部在DK412+960断面增设路基面沉降监测,施工注意埋设沉降观测标,埋设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按设计范围将路堑软土全部清除,整平底部,对于路基基床换填处理的情况采用机械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部分土层,直至高于设计标高10~30cm处;再由人工清除剩余软土层,达到设计标高;采用自卸汽车将挖除的土壤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对路堑换填地基承载力进行核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者,报监理单位确认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本试验段路堑开挖至换填底标高后,按设计对换填基底进行冲击碾压。

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进场,后倾法卸料,推土机进行初摊铺,平地机整

平,压路机碾压。避免自卸汽车直接驶上原位土层,对其造成扰动。

根据换填层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1、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2 填料设计

1)、路基填料设计:基床底层范围内的A、B填料来自信江河滩砂砾石,经试验检测为粗圆粒土;经我方人员及监理单位试验的结果来看,该处料的各项试验数据完全满足A、B组填料要求。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填料来自级配碎石拌合站。

2)、A、B组填料技术参数及检测标准要求

A、B组料由信江河滩砂砾土筛除超粒径要求的颗粒, 通过筛网的混合料即为要使用的A、B组填料。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规定,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7.5cm,基床底层填料粒径不应大于6cm。为控制填料粒径在施工中均需增加过筛工序。

结合料场料取样试验结果和相关规范要求,A、B组填料选用技术参数:最大粒径控制在60㎜以内,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组成,大于 20㎜的颗粒含量控制在25~45%,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控制在15%以内。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并满足高路堤的设计要求。

填筑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填料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A、B组填料检验数量按10000m3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0m3时也按一检验批计,材料最大粒径不超过60mm。基床底层采用A、B填料填筑,其压实质量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表

注:1.压实系数K 为重型击实标准;

2.当采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碎、块石之A 、B 组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

3. 无砟轨道可采用K 30或E v2。当采用E v2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80 MPa 且 E v2/E v1

≤2.5。

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 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约0.9m 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二次变形模量Ev2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3)级配碎石技术参数及验收标准

在砂石场买用合格级配碎石,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或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厂拌施工。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压实试验进行级配碎石级配试验,级配曲线接近圆顺,某种尺寸的颗粒不应过多或过少。同时应控制混合料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粒径小于0.5mm 的细集料的液限应小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表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

检验数量:每2000m 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有杂物含量;大于22.4mm 的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等项目作1次检测。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次。

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5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二次变形模量Ev2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3、路基施工

3.1地质核对

先进行静力触探对设计地质进行核对,核查设计换填深度是否符合,并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核对情况。

地质钻探及静力触探,按纵向每100m检测2点,检测深度达到地基承载符合设计要求。

3.2 土石方开挖

本试验段路堑中心高度挖深为2.2~4.5m,开挖土方作为弃方,运至弃土场。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辅助作业。本试验段为较平缓短浅路堑,采用不分层的全断面开挖方式。

3.3、A、B组填料施工

A、B组填料施工,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三阶段”是指准备、施工、检修验收三个阶段;“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修验收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分明,流程合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填筑时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3.3.1、地基处理

开工前进行现场核对,在复核设计及路基放样无误后,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土石方开挖。

检测原地面承载力。项目部组织试验、技术人员采用静力触探法,进行原地面承载力检测。按要求本试验段检测2处,测出承载力Ps值大于等于设计值的原地面以下深度。原地面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对于浅层软土根据软土深度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挖除换填合格料和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基底处理:先对本试验段路堑的土石方进行开挖,并将弃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用挖机对需挖除换填土时,预留10~3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对基底土进行晾晒,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时,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碾压,按设

计对基底进行冲击碾压

3.3.2、冲击碾压施工

冲击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再继续冲碾。若冲击碾压过程中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每冲击碾压5遍进行地面标高值的测定及其他相关设计要求的检测项目;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碾路段,用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把冲击碾压后的路基底面碾压至平整。

(1)、施工工艺及方法

①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测量出路基中线,并准确定位路基基底处理范围,并用白灰洒出基底处理范围边线。

②碾压方法,根据设计基底面宽度,确定循环冲击碾压的轮迹走向,洒出灰线,之后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本次试验段选用自行式冲击式压路机,暂定冲碾15遍(要根据测定试验数据确定具体的冲击遍数)。压路机的行进速度12km/h,冲压时自坡脚一侧开始,顺时针行驶,以冲击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碾、全幅冲碾后,再自外向内冲碾。冲碾顺序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以轮迹搭接但不重叠铺盖整个路基底面为冲碾一遍。

(2)质量控制及措施

①冲击碾压前做好清表工作。

②冲击碾压后若地面呈波浪状,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处理。

③严格控制冲碾路段的含水量。冲击碾压前,首先检测该段路基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应控制在Wopt%±2%),进行冲击碾压。

④冲击碾压时必须保证机械配套,平地机、洒水车配合到位。冲击碾压完成后,再用光轮压路机再次碾压整平,以提高土层表面的压实度。

⑤每冲击碾压5遍测量一次沉降量,检验方法采用水准仪观测。

搭接长度不小于15m,检验方法采用尺量。

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方法:对重型碾压、冲击碾压地基处理措施在施工前后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或静力触探、载荷试验(K30)、压实系数、地面下沉量等指标测试。冲击碾压3遍后开始检测,后每冲击一遍碾压检测1次,直至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检测标准达到基床底层相应的压实标准。

3.3.3、填筑施工

基床底层按最大松铺厚度(40cm)进行,基床表层按松铺厚度(35cm)进行,根据试验情况按5cm递减,分别进行40cm,35cm,30cm三组填筑试验。

本试验段A、B组填料填筑高度为2.40m,每层的压实后填筑厚度为0.35m~

0.30m,本试验段按8层进行填筑控制,松铺厚度按40cm计划填筑3层,松铺厚度按35cm计划填筑3层,松铺厚度按30cm计划填筑2层。

①测量放线。在线路中线位置和填筑边线位置,每隔20米钉出边线。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宽50㎝。

②填料含水量控制

测定土样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试验人员分别对试验段的基底土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压实度。

施工时,填料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误差应控制在±2%范围内。填料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洒水措施;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

③、松铺厚度控制

路基试验段先后以40cm、35cm、30cm松铺厚度进行试验。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填料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杆,在竹杆上用红布条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为保证压实质量,松铺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要求,我单位路基填筑施工采用的自卸汽车斗容量均为25m3,在施工中松铺厚度40cm按照10m×6.4m网格用白石灰撒线(松铺厚度35cm按照10m×7m网格),并于每个网格线重合点插钢筋,经过高程测量后,在钢筋上画红油漆线。红油漆线为松铺A、B组料顶面线。现场施工员根据网格按照顺序指挥卸料,每一网格卸一车填料。

④、摊铺

摊铺时,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进行平地机精平并辅以一定的人工对局部有凹凸处进行找平和补料,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保证填筑面的平整度和压实的均匀密实。

⑤、碾压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采用重型碾压,碾压方式为一静压一弱振四强振一静压。

路基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25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碾压时,行与行轮迹重叠40~5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40c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A、碾压顺序:沿线路纵向进行压实,在直线段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按先内侧,后外侧),并遵循“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原则。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的操作程序进行压实。第一遍采用静压,第二遍采用弱振碾压。

B、搭接要求:各区段交接处,压路机纵向行驶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重叠压实不小于0.4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相邻两碾压轮痕迹搭接不得小于轮迹宽度的1/2。

C、碾压速度及遍数:在路基边坡部位,填料摊铺时先用推土机稳压1~2遍,再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地方再用冲击夯夯实。

根据经验,碾压遍数确定为7遍,两次碾压搭接50cm,碾压顺序按碾压方式为一静压一弱振四强振一静压方式进行,碾压速度为3~4km/h。

⑥、压实检测。

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检测采用K30指标。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K30。

续压检测。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和检测值等相关数据。沉降观测点周围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打夯机夯实。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

每碾压一次,技术上测量其标高差异,并做好记录,当标高无明显差异变化时,

停止碾压并记录该层的最终标高。

压实合格后,对填层顶面的标高和平整度进行检测,计算横坡。根据填筑前后的标高差异计算出压实厚度,并推算松铺系数。

基床以下路堤A、B组料填筑压实标准采用K30、Evd、Ev2四项指标控制。压实标准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规定。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路基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见下表。

2.当采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碎、块石之A、B组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3. 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 v2。当采用E v2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80 MPa且 E v2/E v1≤2.5。

3.4、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全部利用机械施工。碎石由石场运至级配碎石拌合站,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级配,拌合后,运至工地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

(1)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分别堆放。

(2)级配碎石必须采用厂拌。

(3)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级配碎石施工采用在级配碎石拌合站集中拌合,1台平地机摊铺,YZ20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施工的主要工序为:准备土基层→施工测量→碎石、石屑和水泥加水集中拌合→摊铺→整型→碾压成型。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在平地机摊铺后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4.1、施工工艺流程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

3.4.2 准备工作

a、准备下承层

对底基层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

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b、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 设一桩。中心桩、边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3.4.3 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a、拌合

厂拌施工前,先调试设备,找出各料斗闸门的开启刻度,以确保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按得出的刻度试拌两次。拌合生产中,含水量须略大于最佳值。

拌合的混合料要求非常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灰及土的粗细“窝”,且水分合适均匀。注意将拌合机中的“死区”,即材料不产生运动而得不到充分拌合的地方予以排除。

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

拌合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以补偿施工过程中水分蒸发损失。

b、运输

拌合完成后,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现场,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在距离铺装地点较远时,用塑料布覆盖,防止水分丢失。

3.4.4 混合料的摊铺、整形和碾压

a、摊铺、整形

分层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分层厚度和层数根据填筑试验进行确定,分层填筑时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b、碾压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

根据经验,碾压遍数确定为8遍,碾压时,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小于40cm。路面两侧,多碾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须及时翻开重新拌合,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出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平,留待铺筑面层时处理。压实后,及时取样试验。对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终了控制在2个小时之内,并不能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3.4.5 施工质量控制

基层的质量控制分为材料标准试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外形尺寸管理三大部分。

所有材料在进购到现场发送至工地前均要做标准试验,随机采样在试验室室内进行。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控制采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指标控制。

(1)试验人员在拌和厂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检验控制,合格混合料允许运往施工现场;在现场对混合料进行含水量及质量控制,不合格混合料应清除出场。

(2)随分层填筑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质量、几何尺寸检验,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不合格的地方。

(3)对级配碎石采用洒水养生或覆盖草袋、麻袋保温养生。养生期间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养生期间,禁止通车。在养生期结束后进行地基系数K30的检测。

八、沉降观测

本试验段按设计不设监测断面。为了试验段数据的观测,我部在DK412+960断面增设路基面沉降监测:在路基表层对路基面进行沉降监测,一个监测断面共设3个监测点,分别在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桩,于路基成形后设置。对地基沉降或隆起进行监测,于线路中心换填底面埋设单点沉降计和沉降板进行基底沉降监测。单点沉降计锚固至基岩无压缩层。

1、沉降观测的目的

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2、沉降观测的内容

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基底面沉降观测为主,具体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观测方案。

3 监测方法及要求

1)观测频度要求

所有元件埋设后,必须测试初始读数,在路堤正式填筑前,必须对所有元件进行复测,作为正式试初始读数。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

海口市新埠岛14~24号(不含16号路)市政道路工 程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作业现场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技术(方案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机械设备、机具料具、测量仪器等(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人员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作业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各工序作业过程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质量检验、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通病的预防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质量控制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施工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安全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基换填试验段作业指导书

X X道路建设工程 软基换填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36-2011;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XX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调查情况。 二、适用范围 试验段选取K0+720~K0+800段。 三、工程概况 (一)路基设计概况 本工程地下土质为软弱淤泥,且地下回填生活垃圾多,地下水丰富,短时间内沟槽内浸出大量地下水,试验表明地基承载力低,土质为高液限土。 对软基采取毛石换填的处理办法,对道路8m宽车行道路基进行软基换填,换填采用40cm厚片石+20cm厚碎石嵌缝。 四、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①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 ②劳动力配置见下表 2、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试验段软基换填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软基土方,自卸车装运土方,装载机、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设备见下表: 投入试验段施工机械表

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表 4、材料准备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换填的质量,换填材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次坚石回填。清淤换填前,试验室做好换填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施工队储备足够材料,以利于清淤后能及时连续地进行回填,确保施工工期。 使用的材料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凡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至工地使用。 5、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YLCS—ZW—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3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 、 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 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 车站、 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

作业指导书(路基土石方)

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SL03标段 路基土石方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被交底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少洛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一章概述 由于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工期紧,部分高填深挖地段施工难度大,而且路基施工受结构物施工进度的制约,所以本标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任务相当繁重。 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完成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望各路基施工队在施工中切实落实,严格执行。 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 一、总体方案 根据本标段挖方量大于填方量的特点,施工中充分利用移挖作填,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路基填筑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挖掘机修整边坡的“挖、装、运、平、压、检修”一条龙作业,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进行施工。挖方地段采用推土机近距离推土,远距离运土采取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推土、刮平机刮土;软石采用机械开挖,坚石、次坚石采用爆破开挖。 填方高度≥8米的路堤基底和填石路基必须用击振力不小于60T的压实机械碾压。 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要求用Φ150mm灌砂桶)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利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进行路基横纵断面尺寸及标高的量测。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交接线路控制桩。施工前测量人员要对水准点进行增设(至少每200m一点),同时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取弃土位置,并且每100米标注路基填挖高度。 2、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使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留积水。路堑施工前做好截水,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保证排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也不能引起淤积、阻塞、冲刷。 3、清理场地与填前夯(压)实 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砍伐和移植,将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清除,树根全部挖除,对墓穴等挖除后进行局部夯实处理,场地清理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组建专业测量组,负责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支柱整正已符合技术标准; (3)附加线架设完成; (4)承力索高度测量应在承力索安装固定到位,接触线架设后进行。 3 技术要求 (1)支柱装配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按照支柱装配测量数据表所列项目逐一测量:①支柱倾斜度宜采用经纬仪测量;②现场实测线路曲线外轨超高应精确到mm; (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已有孔位不能满足要求,需在预定支柱时,单独确定支柱孔位及柱高。对于侧面限界偏小支柱及正线曲内正定位支柱,需通过软件验证调整底座安装位置(考虑下底座上移100 mm),保证定位环安装位置。为保证定位器的安装和受力符合要求,套管座偏离承力索座的距离通常为300mm,转换柱非支最大可调整到500mm(以安装图为准); (3)支柱装配各部件尺寸应采用支柱装配软件计算,计算值精确到mm; (4)定位装置计算时,需注意侧面限界小于3.1m时曲内正定位、锚段关节转换柱、倒立柱、道岔柱等支柱装配零件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若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型号,应取得设计同意; (5)所有装配在计算时应验证动态包络线的符合性。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测量工具准备→现场测量→内业整理→输入计算→加工数据→结束 5 工艺流程 6 施工要求 6.1 施工准备 组建专业测量计算组,对专业组成员进行测量方法及计算软件应用的培训。 (1)测量 限界测量 限界值为近轨轨面处支柱前沿至轨道中心的距离。对于有防撞墙影响的高架桥上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及线坠配合测量支柱限界(如图1所示),限界值等于A+B+C(防撞墙的厚度应实测)。

现场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

现场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 总经理: 审核人: 编制人: 2016年07月24日

一、图纸确认,设计交底,图纸变更。 1、公司与业主签订项目装饰合同。设计师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现场布局和规划建议,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设计图纸的确认,成品图纸须由业主本人签字确认。项目经理按照确认好的图纸施工,设计师和工程部经理,再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项目经理进行交底,旨在让项目经理知道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对施工将预见的问题做好提前准备。同时项目经理根据交底的内容合理调配施工班组,做到人力、物力合理安排。 2、如果业主要求变更,可根据实际情况跟业主商谈图纸变更所产生的问题,如会增加施工工期,增加费用等。如因业主要求必须变更的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现场未施工或还未施工到要变更部位的工序,可以进行设计变更。业主要对变更的图纸签字确认。第二种,现场已经施工或要变更部位已施工完成,业主提出变更(有的业主在工程施工期间会提出多次变更),项目经理要跟业主及时沟通,告知对方,此变更会耽误整体的施工工期和进度安排,且会增加相关的人工费和材料费。业主若同意增加费用和施工工期,项目经理及时通知设计师进行图纸修改,待业主在变更的图纸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施工。 二、进场施工前的准备。 1、项目经理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必须在项目开工前,签订项目施工合同,按照公司规章制度缴纳相关比例的工程质保金。确认工程量清单内容,有异议及时提出。确认相关工种的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班组进场施工。按照公司要求,领取成品保护膜,张贴宣传标语等材料。相关工程材料在使用前采购到位,保证现场按时开工,材料供应及时。采购材料要符合合同套餐及工程量清单规定的材料品牌、尺寸、规格及颜色。 2、建立微信交流群,实时互动。 3、有的项目存在要先拆除的部位,如厨房间移门,塑钢窗等。拆除后不要随意堆放阻碍现场工作面,可以临时堆放在指定区域。此过程中,项目经理及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篇回填砂砾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2 - 第二篇抛石挤淤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 - 第三篇挤密砂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9 - 第四篇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13 - 第五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7 - 第六篇塑料排水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 25 - 第七篇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1 - 第八篇强夯法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39 - 第九篇红黏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 第十篇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9 - 第十一篇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58 - 第十二篇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5 - 第十三篇土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73 - 第十四篇石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82 - 第十五篇挖方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91 - 第十六篇粉煤灰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0 - 第十七篇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7 -

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 1 - 二、路基开挖、填筑作业指导书................ - 25 - 三、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4 - 四、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 五、挂网喷混植生施工作业指导书 .............. - 45 - 六、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 50 - 七、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 57 - 八、骨架护坡作业指导书...................... - 65 - 九、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68 - 十、综合接地安装作业指导书.................. - 74 - 十一、CFG桩试桩成果报告 .................... - 79 - 十二、钢筋砼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 83 -

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路基设计图》(杭长客专施图(路)-HCJX2-28~38)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 285-2004)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6)、《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项目二分部管段DK388+550~DK415+097.9,全长25.827km(已扣短链720.79m,DK389+479.206=DK390+200.000),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途经弋阳县、贵溪市等主要县市。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总长为6.42Km,占正线总长的24.9%;桥梁12座,全长19.408Km,占正线总长的75.1%,其中特大桥7座,大桥4座。框架涵洞23座,其中框架立交桥1座。公跨铁改移立交1座。 本项目路基段落及长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随着我国项目建设的周期逐步加快, 新开工项目标准高、任务重、工期紧、资金到位率低、利润空间狭小的特点明显,无论铁路、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方面,都要求项目管理要程序化、专业化、细致化。为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变化, 推动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特制定本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以便各单位全面、有序、及时、经济的进行项目管理。二、本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分为工前、工 中、工后三个阶段,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做到三个阶段的有效衔接。 第二章工前阶段 三、项目投标过程中, 计划参与项目管理的主要人员要对投标全过程进行跟踪, 不但要了解业主的相关信息及其对项目建设管理要求, 必要时还要与初步设计设计咨询单位进行接洽, 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议书进行分析研究, 收集工 程相关资料, 熟悉图纸, 详细了解主要工程量、项目概算、资金来源、管理风险、 技术风险、外部影响、价格水平、 材料市场波动等情况, 并组织项目主要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 做到对项目风险 有预判、有准备, 从而在投标报价中将风险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并能在中标后实际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预案。 四、施工准备阶段 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书后, 项目经理要带领第一批人员在第一时间进驻工地。第一批人员应包括技术、安质、物资、计划、财务、后勤等方面业务水平过硬的 人员。进场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 收集招投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资料。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规模特点, 提出用人计划, 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及领导 , 批复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工地。 安排初期人员生活办公地点, 根据项目条件, 可以短时间租住宾馆或民房等,为其它人员进驻创造条件。 第一时间向建设单位报到, 与业主初步沟通, 树立施工单位快速反应的形象。了解业主对于项目的工期、资金、安全质量、环保目标等安排, 尤其是对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变更的更要注意, 以便在施工安排中提前布局。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人员要与业主方相对口管理人员取得联系, 做到业主的通知能直接到个人。 待监理单位进入工地后及时取得联系, 并对工程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进行沟通,了解监理规划。 五、在其他人员进场的同时要组织前期进场的人员成立后勤协调、技 术、物资设备、测量、实验、计划、安质七个小组,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分工准备。 1、后勤协调组负责的工作有征地拆迁、项目部驻地建设、建家建线、文明施工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项目部前期人员的生活、办公等保障工作, 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 及时与建设单位、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其他各相关部门联系, 对征地拆迁工作做出初步计划, 并提出现场征地拆迁、临时供电供水报装、临时征地、建家等的时间表,并与其他组联系,确保其他组工作同步进行。现场讲行调查, 确定适合租住或新建项目营区的地点, 并向项目经理提出建议。 做好前期人员的生活、工作等保障工作。 在技术组和测量组的配合下,完成征地界的划线、地籍归属调查、征地的量测、管线迁改、新征临时用地、临时用电用水等工作。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工作: 复测:对所交付的公路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及其复测资料进行检查核对;根据下发的施工图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中心桩、边线桩及边沟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二、场地清理: 1、将路堤范围内的树木、表层土、草皮等按设计要求深度清除至路基填筑范围外堆放好。 2、对于低洼处按设计要求进行局部加固处理,不得随意填土。 3、在公路有地范围内及其附近,详细调查出所有管系及周边的地下地面设施,针对具体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原有管系及设施不受破坏。 4、对于面积较大的松散土层要经翻压、换填、强夯等加固处理,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继续下步填土作业。 5、公路地范围内的树墩、树根、竹根应挖至原地面30cm以下深度,在路基范围内,对于路床面标高高出地面1m以上的区域,树墩等应清除至原地面。 6、公路有地范围内所有的地下结构物、墙基以及其它障碍物的基础,均应掘除到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浓度。 三、基底处理: 1、清除表层土并晾晒后进行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下步填土作业。 2、表土清除后,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

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应将原地表土翻松,再进行填筑。在横坡大于1:5时,做宽度不小于1m、内向坡度2%~4%的台阶后,由低处向高处填筑。 3、做好路堤排水,在基底边线范围外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周围排水系统,确保基底无积水。 4、基底处理完毕,及时上报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且签证后可进行分层填筑。 四、路堤填筑施工 1、路基填料: ⑴基底处理完后,即可进行下步填土作业,在填土作业前试验室人员到取土场取样送业主中心试验室,做好密实度试验,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度,经试验后的取土地点,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时遇有土质发生变化或取土数量不足时应及时通知试验人员重新取样送检,确定最佳含水量。 ⑵路基填筑分层铺填,由中央向路边填筑压实,每层填筑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内,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使作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⑶压实遍数现场试验确定,合格后继续进行下层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继续进行下层填土。如检验发现压实度不够时,继续进行辗压或翻晒后重新压实,至达到设计密实度。 ⑷路堤施工本段采用常规填土作业方法,即采用装载机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土,使用推土机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流水作业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全文档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1) ................................1 1.1一般规定................................1 1.2平面控制测量................................5 1.3导线点的高程测量................................13 1-4检查验收................................17 二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2) ................................17 2.1 资料收集................................17 2.2现场踏勘................................18 2.3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8 2.4业务准备................................19 2.5现场施测................................20 2.6编写技术报告................................25 2.7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26 三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3) ................................27 3.1收集资料...............................27 3.2现场踏勘...............................28 3.3技术设计编写...............................28 3.4人员培训...............................29 3.5外业实施...............................29 3-6图形编辑...............................31 3.7面积量算...............................3l 3.8成果资料输出及检查验收...............................32 3.9技术报告的编写...............................32 3.10成果验收...............................33 四地下管线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4) ...............................34 4.1资料的收集...............................34 4.2现场踏勘...............................35 4.3编写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35 4.4技术培训...............................36 4。5外业实施........................................37 4。6技术报告书的编写..............................47 4.7检查,验收..............................48 五、浅层地震作业指导书(SDZY/ZY—05)...............................54 六、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SDZY/Z~—06) ...............................55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施工队施工前应配合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对设计文 件,调查高填、深挖和站场的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土、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和运土条件等。 2、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并对线路的中线、 水平进行复核,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资料〉〉进行填土施工。 3、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健全工地试验、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专人 负责。 二、一般规定 1、施工前,应输通临时道路,机械设备等应满足开工需要。路基填 挖范围内的树木应予以砍伐或移植,挖方地段应拔除树墩及主 根,填方地段应清除树墩、杂草、乱石等杂物,并用推土机推平碾压成单侧或双侧排水坡。 2、路堤各部分应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下一 层填筑。填层的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填筑厚度压实后不应超过30cm。基底、坡脚填层面不得积水,并随时排 除其中的局部积水。 3、厂内线路堤施工,路堤高度在8m以内时,路基边坡按1:1.5 收坡,大于8m时,从路肩往下大于8m的部分路堤边坡按1: 1.75收坡。坡脚以外2m范围内应压实并做成2%的流水坡。 4、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复查处理,发现异常及时与项目部技术进 行联系,不得私自处理,台阶应自下而上进行,并随开挖随填筑,

分层碾压。 5、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填 料。应纵向分层填筑压实,填层应整平,厚度均匀,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每一层表面应做成2%的横向排水坡两段路堤的接头处,每一层端头应预留2-3m长的搭接台阶。 6、在完工的路堤顶面,除施工机械外,不得行驶其他大型机械和车 辆。 三、基床 1、基床填料应与试验用土一致,满足〈〈规范〉〉要求。 2、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原则 上,上下层不得使用不同种填料,若由于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应与项目部技术进行联系,另外组织方案。 3、基床应达到压实度,底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经检查、核对其 高、宽、压实度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具体可按填土、整平、压实、检测四个区段进行流水作业。 4、路基面应按设计测量放样,与基床表层一并填筑压实,作到肩棱 明显,路拱符合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 ①线路中线至两侧路肩边缘的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②预留沉降量后的路肩高度允许偏差±3cm。 ③在每100m长度内,用2.5米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问题大 致均匀的抽测10次,其最大凹差不应大于15mm。 当表面整平,补填厚度小于10cm时,应将原压实层数翻挖至 少10cm深,再补填压实。

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1.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4.新建厦深铁路工程路基施工图设计图纸及文件 2、工程概况 为提高铁路建设水平,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对路基提出了新标准,新建厦深铁路站前工程联络线L1DK0+000~L1DK3+003.639;L2DK0+000~L2DK2+529.065;PNLDK0+000~+PNLDK0+831.47;JDK0+000~JDK0+530;广深四线拨移段及军货线GDK3+275~GDK4+015路基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筑合格的C组填料,为了提高路基C组填料填筑的工程质量,拟选广深四线拨移段及军货线GDK3+400~GDK3+700段路基作C组填料的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合适的填筑层厚,最大填料粒径,碾压遍数等参数,为以后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3、施工前期准备 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的的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3.1.C组填料填筑施工劳动力与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个大的部 分即C组填料土源点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人员名单见下附表。 (1)、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见附表。 (2)、劳动力配备情况:见附表。 3.2.人员到位情况:为完成本工程配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现 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均已到位,具备开工条件。 3.3.路堤填筑区施工单元的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 机械设备进场情况:见附表。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Y LCS —ZW —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控制网点)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测区范围内)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其测角任务重,量距工作量较小,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即勘设测定的基线)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

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系列转折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见下图)。 闭合导线: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些转折点,最后又回到 这一高级导线,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 地区的测量,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见下图)。 支导线: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求 时,作为辅助导线。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按照集团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要求各项目部仔细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的详细的、可操作的作业文件。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指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其设置要求视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控制的难度而定。 选择质量控制点至少应包括: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群桩土体开挖、深基坑降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湿接头浇筑、混凝土地下结构防水、坡屋顶屋面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粗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后浇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特殊钢结构焊接等。 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方案确认,在其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其编制应以操作要点和工艺为核心内容。现对其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做如下规定: 1、编制内容 1.1、适用范围,明确编制目的,列出编制依据。 1.2、施工准备 1.2.1材料:所用材料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需经过试验合格,符合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材料还应要求有当地准用证明文件,如外加剂的使用。 1.2.2人员条件:各岗位人员上岗均需满足公司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尤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上岗条件应与工程特点相适应。 1.2.3施工机具:需经校验合格,并按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维修保养,其性能、参数、数量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 1.2.4作业条件:上道工序已施工完毕,能充分满足下道工序的作业要求。 1.3、施工工艺 1.3.1施工工艺流程:强调工序操作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者明白

施工作业程序。 1.3.2操作要点:根据工程特点逐条详细说明,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防止空洞、无针对性及重复罗列。 1.4、施工措施的编制内容 1.4.1技术措施:从技术角度应充分考虑工序间歇和“四新”技术应用。 1.4.2质量通病防治: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出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功能的部位进行预控。 1.4.3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1.4.4成品防护:采取封、盖、护等措施,保护作业环境,以及保证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内容。 2、编制、审批管理 2.1、编制、审批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初审,填写《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初审记录表》,初审完毕后交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将初审表报送质量管理中心备案。 2.2、发放 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发放,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其发放范围为各单位、项目部、质量管理中心,项目部保留一份指导施工,并列入文件清单。其他需要增加份数的情况经批准后,再进行加印。 3、管理办法 经上述程序完成后的作业指导书,如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换版,履行审批手续。 1)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设计封皮设计参见附表1 2)《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参见附表2 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封皮、《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编号说明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

目录

一、路基排水作业指导书 (一)路基地表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条件及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路基地表排水工程施工作业,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照执行。 2、施工准备 (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及技术室绘制的施工图纸,审核有无不当之处,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如有不相符应立即与技术主管或相关的技术人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标注明确。 (2)现场放样及复核:对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放出路基的中线和两侧的开挖边线,确定路基排水构筑物的具体位置,并作好相应的施工调查工作。 (3)根椐现场放样及复核,复核新建排水系统与原灌排系统的连接是否顺畅,不顺畅及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要及时向技术室反映,以便技术人员对排水系统的进一步调整。 (4)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外业及内业资料编制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表格格式(可带附件),技术交底应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 3 施工方法 3.1 路基地表排水措施 路基地表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及路基所处地理位置、地质情况、地下水发育情况、路基周边原有排水系统等可采取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改河(沟)排水措施,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情况采取一种相应有效的排水措施。 3.1.1 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

(1)路基在施工前,应根据路基所在段的具体地理情况综合考虑,在路基开挖线以外及填土范围以外的地方做好排水边沟或天沟,以防止路基施工过程中地表水对路基施工范围的影响。 (2)在选择路基边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位置时,应充分考虑该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衔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 (3)路基排水工程应及时实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 3.1.2 改河(沟)排水措施 路基工程在施工前,对于路基周边的河(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改移,若设计没有要求的,可根据实际调查,对路基以后存在安全、质量影响的,应及时提出变更设计。在河(沟)的改移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河(沟)工程应在枯水期施工。旱季不能完成时,应妥善做好渡洪措施。 (2)河道(沟)开挖应先挖中段,再挖末段。必须经检查确认新河(沟)床已符合要求后,方可挖通其上游河段。 (3)利用开挖新河道(沟)的土石填平旧河道(沟)时,在新河道(沟)未通流,不得堵断旧河道(沟)。 (4)通流时,改河(沟)上游进口河(沟)段的河(沟)床纵坡应稍大于设计坡度。 3.1.3 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 (1)路基横向排水沟应与路基两测排水沟相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水路畅通无隐患。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样本

填土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样本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基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地基和原地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技术要求 3.1 路堤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2 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 3.3 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路基填筑严格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实行程序化、标准化施工,施工工艺流程。 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每区段长度视现场情况和机械设备施工能力按50~100m划分。 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各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基底处理→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4.2 工艺流程见下图:

5.施工要求 前期中心试验室对各分部试验人员选送的土样进行土壤分析实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监理工

程师审查签认后方可投入试验段的施工。 土质试验结果为A、B类的填料可以作为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填料,挖方段和半填半挖段采用改良土,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从选定的采石场获得。故按试验段路堤的三个部位选取相应的填料,再分别进行各个工艺的填筑试验,以满足整体路堤填筑的要求。 5.1 清表及填前碾压 试验段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耕地地段,清表前放出清表线,然后由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清表,对基底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小于30cm时应碾压密实,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大于30cm时,应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原地面压实度满足路堤相应部位设计及规范要求。 5.2 试验段的施工注意事项 5.2.1 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中桩、边桩,确定好填筑边界,在界外打好控制桩,作好标识,用石灰划出中线及左、右边线(两边各加0.5 米),并测量好各断面的标高(左、左中、中、右中、右)计为Hi。 5.2.2 上料 根据松铺厚度和自卸车容量,估算出多大面积卸料一车,然后沿路基纵横轴线方向用石灰线格来控制卸料车数及位置。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只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5.2.3 测定填料含水量 上料前测定填料含水量,若填料含水量偏低,应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在路堤内洒水搅拌;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的方法,测定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方可进入整平碾压工序。 5.2.4 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大致整平,用人工检查松铺厚度,推土机整平两遍后,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整平,形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同时表层无明显的局部凹凸。 5.2.5 压实 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压实遍数、行走速度、强弱振控制等;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顺序进行碾压。各区段的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