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2099747.html,

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作者:王欢

来源:《大观》2018年第05期

著名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在2009年出版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发出“设计是什么”的提问,回答道:“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感到喜悦和骄傲。”本题我选择了无印良品这一品牌进行分析论述其展示设计,原因在于三点:一、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之适度原则,这对于我们学设计的来说是必修的一门功课,在设计中学会把握度从而引导的一系列设计行为;二、反设计思维之无中生有,去繁从简,在设计中做减法比加法要难,而无印良品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让我们学习其中的设计思想;三、如何将好的产品、好的推广和好的展卖三者恰到好处契合,这也是无印良品给我们的一份答卷。

一、对设计风潮的反思

无印良品诞生于1980年,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初时以简约的想法确立开发品牌。而“无标签”品牌的诞生是因为在弥漫重视品牌和修饰性的环境下引起了反品牌的设计思想。起初的想法是基于国有名牌相同的位置,但却以不同于这些名牌的表情出现。但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关键时刻改变思路,提出“只用单色的朴素包装难道不行吗?”,于是“无品牌no brand”商品开始进入大家视线,而“不同于其他品牌的无品牌商品”概念也就产生了,最后确定“无印良品”四个汉字作为品牌名称。确立了品牌的名字后要开始对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大受欢迎的鲑鱼的头肉,破损的蘑菇等,而这些产品也无不体现了设计视角、思维的转换带来的巨大商机。

二、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

“材料的选择”“工序的检查”和“包装的简化”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印良品也增加了新的内涵,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用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追求“合理而且便宜”,在对传统商品的改良中,遵守自然的风格、简谱的设计、实用的功能。在世界品牌竞争中,各类丰富物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时,它以一种稳定的姿态不但没有被埋没,反而日益壮大。这也说明了追求价廉物美、简洁环保、品质至上的无印良品的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无印良品产品向消费者推广其“平实好用”的产品特征。为了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了解产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出现了一种不曾有过的设计:将商品特点的介绍直接印刷在所有商品包装上。这种方式不但得到了大众的推崇,并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得到了顾客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这种真诚直接的设计也成为大家亲近无印良品的理由。在市场竞争中,有两点因素一直是大家不会忽略的:一是价格是否合适;二是物品是否实用。

无印良品设计管理

无印良品设计管理 无印良品设计管理分析 姓名: 学号: 1、品牌释义:“没有标签的优质商品” 【无印】没有商标的品牌 【良品】优质的商品 无标签、注重价值和无修饰的理念,诠释了时代精神。 MUJI是一个life style store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商店。MUJI这个来自日本的品牌,本身却是以“无品牌”这一独创性概念营销全世界,MUJI起源于日文“Mujirushi Ryohin”,其含意为无品牌的商品。希望淡化商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希望以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让现代的民众有另一种生活选择。 2、品牌历史 早晨,你可以穿着“无印良品”的睡袍,在“无印良品”的床上醒来,然后用“无印良品”的牙刷刷牙,喝“无印良品”咖啡机煮出来的咖啡,坐在“无印良品”的沙发上,听“无印良品”的音响送出音乐……所有的一切,简简单单,不矫揉,不造作,却又认真贴切地照顾到我们的生活需要。 无印良品1980年打着「有道理的便宜」的口号发迹,草创初期,仅拥有31种食品、9种杂货共40品项。1983年于「青山」开出第一家独立旗舰店,受到消费者支持于肯定后,于1990年才正式成立良品计划株式會社。位于东京池袋的「良品计划株式會社」,就是无印良品整個事业进行的本部。从40项自有商品开始,如今已增加超过近8,000种品项。至2007年2月,日本国内直营店数172家,加盟及其它店数146店,海外市场更跨足全球15個国家设立76家店铺,结算包含2007年11月于美国纽约苏活区设立第1家门市,台湾无印良品自2004年4月成立第1家微风门市以來,自2008年1月全台已有11家门市。

无印良品从当初的几十种商品发展到今日约5000种商品,从牙刷到汽车(是的,汽车,与日产合作的Muji March),食物到电器,从眼镜铺到Meal Muji餐厅,从实品商店到网络世界中的https://www.360docs.net/doc/0612099747.html,,成为完整的生活提案店,从早到晚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无印良品。 MUJI即无印良品,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PB品牌, 1983年于东京流行发讯地的“青山”开出第一家独立旗舰店,于1990年正式成立良品计划株式会社。 1991首家海外店铺「MUJI」1号店在伦敦开业。 1999为了迎接青年群体的结婚适龄期,产生了孕妇以及婴儿服饰、儿童用家具等。用相同的理念开发的产品,扩大了消费群的年龄层。 2000无印良品迎接诞生20周年。接着,日本最大最新的店铺「无印良品 Platz近铁」正式开业。 2005年七月,中国上海专卖店正式开业,随后陆续进驻国内其他城市 、公司精神 3 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我们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和朴素。 无印良品所追求的并非极致的简约,而是将设计的原理隐含在看不见的商品背后,把使用权回归生活使用者本身,让无印良品的商品能够自然而然的存在於您的日常生活中。这也就是无印良品的概念精神,「原来如此」。无印良品向来倾听顾客的声音,站在使用者的观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发现来开发商品。并且重视材质与製造过程的环保,希望对地球表逹共存的善意。所以今年无印良品的「原来如此」强调在解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环保;例如:从今年起在棉凹凸织寝具系列,MUJI以持续使用5%,10%的有机棉的行动,让有机栽种的棉田能永续经营下去。另外,最受欢迎的文具系列也推出植木林系列,

文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综述

文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综述产品设计师通过以用户为主体的设计方法,归纳出产品设计的几大重要因素组成的体系(产品—人—环境)。其细分为:(1)用户相关的使用、心理等用户(人)核心体系;(2)产品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品质等产品体系;(3)产品外环境所承载的品牌、潮流等因素的环境体系。层次化结构则将该体系由表至里进行了区分与归纳。 层次化结构的构成 产品设计中,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主要特征代表的形态设计派的设计宗旨是从外观造型的线条、曲面、空间体上打造设计哲学理念,或是简洁、或是优雅、或是灵动、或是强悍,这些风格一旦被塑造定型并确定了它的文化性质,即成为了某个品牌某个风格的一种文化语言,有时,这些风格与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具有相同之处或者如出一辄,此时,设计便可相通。有时,设计师试图通过在产品表面贴纹样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产品设计的一个最简单的途径,也仅仅是文化传承的最浅层次,容易被认为是“俗套的设计”,因此其层次关系有待深入挖掘。层次化知识结构,将其解析为:基于层次构架与互通性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产品设计的知识结构。层次上的构架包括:表层、中层、内层、核层。表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纹样符号,而产品设计的表现为图形美化装饰;中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风格样式,而产品设计表现为形态样式;内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行为习惯,产品设计表现为方式、功能;核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精神与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表现为品牌形象、理念、品质内涵。朴素简洁

的无印良品CD播放器无印良品CD播放器产品设计,通过一根拉绳操作音乐播放与停止,裸露的旋转CD盘面给人简单而美妙的观感。此设计无疑是对产品与文化深层次的挖掘与表现的设计构思。如此设计需要大胆与锐利的目光,传统文化中没有CD播放器,而CD播放器的操作一直都被认定为有几个按钮的操作方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并非仅仅对风格的追求,并非因为风格的框架所决定的,而是对文化与产品层次挖掘的成果。无印良品的产品包装以简单朴素为特色风格,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作为商品袋,给人以新鲜、纯粹的感觉[3]。从表1可知,该产品的设计是通过对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了文化的对等性,而将两者融合,最终在产品的外观中体现出融合的结果,这是文化在现代化产品设计上应用的典型例子。装饰华丽的诺基亚“回纹”手机曾盛极一时的诺基亚回纹系列手机,可谓文化(符号)与产品结合的经典,无论是纹样还是材质,无论是触感还是交互,这款手机的设计都给人强烈的文化刺激。虽然曾有人质疑其过于花哨的外表,但没有人怀疑它的商业成功。多少年后的今天,从另外一个新的视角去看,这款产品的设计,在设计手法上表达了“文化”的哪个方面、层面?用户体验设计的经典——iPhone手机目前依然风靡全球的苹果iPhone手机以独特的操作体验、简练的形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使用过的人无不被这种技术和设计带来的操作体验而折服。iPhone手机的成功更多的是对产品的理解,同时在工业设计上对用户为中心的PHE设计体系的客观分析。 基于文化应用层次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

解读“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

55 Contemporary Art 当代艺术 文/ 齐江华 简洁质朴返璞归真 ——解读“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 [摘要]无印良品是在日本独创的一个概念性商品品牌,其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他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中提炼而成。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无印良品在简化造型的同时,也进一步简化生产过程,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且价格适中的商品群。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做商品袋。这些明确的概念,让无印良品的商品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而且纯粹的感觉。这与当时过分讲究包装的商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历史性而言,无印良品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它作为一个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提案,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无印良品;极简主义;禅的美学;留空的哲学 最近在读原研哉的一本书——《设计中的设计》,书中谈及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感触颇深,回想起在英国读书时,就无端地倾心于无印良品的设计,质朴而不失优雅。无印良品是一个简单而又极富内涵的品牌。简单,是因为它倡导简单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返璞归真,甚至连品牌、LOGO 都省略了。极富内涵,是因为它蕴含着“禅”的简约之美,品牌价值甚至高于乔治?阿玛尼、圣罗兰、纪梵希等世界知名品牌。 无印良品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私有品牌,最初旨在向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日用品、食品和服装,考虑到采用英文品牌名称在当时优势已经不明显,公司采用了“无印良品”这个日文名称,“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引申为无品牌,“无印良品”的意思就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为了赋予产品差异化的定位,无印良品的创意就是“便宜有理”。由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一批低价品牌大行其道,无印良品就是其中之一。 无印良品由最初提供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逐渐升华为通过设计理念、美学主张、素材的选择、流程的设计、简洁包装、形象宣传等方式,来创造和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今,无印良品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具“禅的美学”的品牌。作为将“禅”作为核心理念的品牌,无印良品之所以在日本乃至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大行其道,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禅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传入日本后得以发扬光大。禅学目前在日本广受欢迎,研究者众多。而当代西方人,对禅也兴趣浓厚,把它作为人生与科学的哲学,认为禅悟真正代表了东方关于精神自由的智慧。这也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基础。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无印”即拒绝贴上一切标签,提倡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良品”则凸显出这种生活方式内在的高品质特性——简单并不等于无要求,朴素也可以很优雅。 无印良品的最初构想是以“素材的选择”、“工序的检讨”及“包装的简略化”为主题,来制造各种家庭用品,追求自然的风格、简朴的设计,并结合生活的实用性。所采取的做法则是“回到商品的起点”,先考虑它的机能,制造出最简单的商品;同时,相比较产品的规格或者外观而言,更注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希望能够提供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真正有意义的产品。几年之后,无印良品又在“朴实无华”的基础上拓展出了“自然”的概念,即活用素材本身的优良性来制作各种产品,以素材天然的颜色、不经漂染的程序,制作出了本色系列的“自然色系”。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生活的态度:简单、朴实、自然,并且富有质感。因此在它的理念中从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感,所有产品的款式和设计都不会随着潮流而走。与此同时,也不赞同标榜自我文化的优越性,不强调个性的凸显,所展示出来的永远是一种低调的自我品质,以及更接近于自然的存在姿态。

浅析无印良品的经典案例

「無印」,就是指「沒有商標」 「良品」,則是「好東西」 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我们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和朴素

目录 无印良品经营特色介绍 (3) 1 品牌释义 (3) 2 公司历史与发展 (3) 3 公司精神 (6) ☆品牌理念 (8) 4 公司管理 (8) 4.1 员工管理 (8) 4.2 营销策略 (8) 4.3 产品研发(“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8) 4.4 产品管理 (10) 4.5 两大悖论 (10) 5 公司文化 (12) 5.1 MUJI的企业文化 (12) 5.2 MUJI的企业文化延伸---禅的美学 (13) 6 经营理念 (13) 6.1 无印良品理念 (13) 6.2 材料的选择 (13) 6.3 工艺的检测 (14) 6.4 包装的简洁 (14) 7 品牌特色 (14) 8 商品特色 (15) 8.1 素雅色彩的应用 (15) 8.2 天然材料的使用 (15) 8.3 简约洗练的形态 (15) 8.4 绿色的包装理念 (16) 9 公司的视觉化设计 (16) 9.1 品牌标志 (16)

9.2 公司海报 (17) 9.3 公司网页 (18) 10 个人体会 (18) 无印良品经营特色介绍 1 品牌释义 无印良品MUJI是当今日本以至世 界都相当知名的品牌,主要从事商品 的企业、制造、销售。它的设计理 念、美学主张,素材的选择,流程的 检点,简洁包装、形象宣传等,已经 不只是创造一种商品品牌,而是推广 一种生活方式,无印良品致力于提倡 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提供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不浪费制作材料并注重商品环保问题,已持续不断提供消费者具有生活质感及丰富的产品选择为职志。 无印良品是MUJI的中文翻译。MUJI是一个life style store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商店。MUJI这个来自日本的品牌,本身却是以“无品牌”这一独创性概念营销全世界,MUJI起源于日文“Mujirushi Ryohin”,其含意为无品牌的商品。希望淡化商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希望以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让现代的民众有另一种生活选择。 2 公司历史与发展 早晨,你可以穿着“无印良品”的睡袍,在“无印良品”的床上醒来,然后用“无印良品”的牙刷刷牙,喝“无印良品”咖啡机煮出来的咖啡,坐在

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2099747.html, 无印良品的展示设计 作者:王欢 来源:《大观》2018年第05期 著名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在2009年出版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发出“设计是什么”的提问,回答道:“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感到喜悦和骄傲。”本题我选择了无印良品这一品牌进行分析论述其展示设计,原因在于三点:一、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之适度原则,这对于我们学设计的来说是必修的一门功课,在设计中学会把握度从而引导的一系列设计行为;二、反设计思维之无中生有,去繁从简,在设计中做减法比加法要难,而无印良品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让我们学习其中的设计思想;三、如何将好的产品、好的推广和好的展卖三者恰到好处契合,这也是无印良品给我们的一份答卷。 一、对设计风潮的反思 无印良品诞生于1980年,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初时以简约的想法确立开发品牌。而“无标签”品牌的诞生是因为在弥漫重视品牌和修饰性的环境下引起了反品牌的设计思想。起初的想法是基于国有名牌相同的位置,但却以不同于这些名牌的表情出现。但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关键时刻改变思路,提出“只用单色的朴素包装难道不行吗?”,于是“无品牌no brand”商品开始进入大家视线,而“不同于其他品牌的无品牌商品”概念也就产生了,最后确定“无印良品”四个汉字作为品牌名称。确立了品牌的名字后要开始对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大受欢迎的鲑鱼的头肉,破损的蘑菇等,而这些产品也无不体现了设计视角、思维的转换带来的巨大商机。 二、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 “材料的选择”“工序的检查”和“包装的简化”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印良品也增加了新的内涵,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用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追求“合理而且便宜”,在对传统商品的改良中,遵守自然的风格、简谱的设计、实用的功能。在世界品牌竞争中,各类丰富物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时,它以一种稳定的姿态不但没有被埋没,反而日益壮大。这也说明了追求价廉物美、简洁环保、品质至上的无印良品的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无印良品产品向消费者推广其“平实好用”的产品特征。为了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了解产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出现了一种不曾有过的设计:将商品特点的介绍直接印刷在所有商品包装上。这种方式不但得到了大众的推崇,并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得到了顾客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这种真诚直接的设计也成为大家亲近无印良品的理由。在市场竞争中,有两点因素一直是大家不会忽略的:一是价格是否合适;二是物品是否实用。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中的设计(全本)》则是原研哉对他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他的代表作也当之无愧是关于日本设计的最经典代表作。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设计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工具,并不是浮夸的表现而是实用的生活化的大众化的。“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式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站在所处的历史交集点上,努力不在某一个局部中迷失、失去看到整体的机会,从而抓住它的本质。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着无数设计的可能。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而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或许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能够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 设计是自然的,概念的实现,设计其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你需要解决某件事情的时候设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并且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从发现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收获着巨大的充实感成就感。有时候我们很费力的去改变很多东

无印良品艺术设计分析

无印良品艺术设计分析 130115118 袁梅 【内容摘要】无印良品是日本著名的百货品牌,其在成立之初,就对和品牌发展相关的各类艺术设计十分重视。在艺术设计的帮助下,不但实现了品牌的成功塑造,也使艺术设计本身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成为了众多艺术设计者研究和效仿的对象。文章从无印良品的发展谈起,就该品牌艺术设计作品所体现出的简约性、生态性、民族性和创意性等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分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关键词】无印良品艺术设计特征分析 一、日本无印良品简介 无印良品是日本著名的百货品牌,成立于1980年。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所倡导的物美价廉的经营理念却得到了日本民众的普遍认可,很快便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发展到今天,无印良品已经有了300多家专卖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其他百货品牌或企业不同的是,无印良品在成立之初,就坚持独立的艺术设计。其组建了专门的艺术设计团队,全面负责和企业发展相关的产品设计、海报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原研哉、深泽直人、杉本贵志等多位艺术设计大师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该品牌所特有的设计风格和特征,不但彰显了其特有的经营理念,还逐渐形成了一种品牌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其各类艺术设计作品,也成为了很多艺术设计者纷纷研究和效仿的对象,这无疑是其品牌发展成功的又一种体现。 二、无印良品艺术设计的特征分析 1.简约性 一方面,无印良品秉承的是物美价廉的营销理念,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理念与产品营销理念相一致。如果卖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商品的宣传、包装等环节却是繁琐奢华的,无疑是一种自相矛盾。另一方面,无印良品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日本视觉艺术设计大发展的时代,整个日本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被各类铺天盖地的视觉图像所包围,让人们不禁产生了一种视觉审美疲劳。所以说,无印

无印良品发展最全的总结

第一部无印良品的发展 没有哪一只胸怀壮志的鸟愿意在离地面100米以内的范围匍匐一生;也没有哪只志存高远的鸟愿意在外力的庇佑下存活,真正的雄鹰有着击破长空的力量和梦想。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被流传千古的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历史很多时候总是惊人的相似,有理想,有抱负的雄鹰,总是会怀揣着梦想让自己不断努力,等待合适的时机振臂一呼。无印良品就是这样的一“雄鹰”。 80年代走出西友,走向独立 西友是日本最大零售业集团,从50年代的商店发展成为70年代世界第二大零售业集团。作为MUJI的创造者,也只有它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实力,支持MUJI高定位的开始。70年代,日本的工业化体制完成革新,品牌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西友也开始走上了自创品牌的道路。 无印良品是西友对于自建产品品牌的一种尝试。“无印良品”在日本是“没有品牌的高质量”的含义。这仅仅是创建人堤清二和设计师田中一光的一种宏伟的产品目标。正如他们的装潢设计师杉本贯志称述的那样:“看到这几个字的第一眼,你会感觉到有点尴尬”。确实,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品牌该有的名字。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它比现在任何华丽的品牌名称,都值得让人仰视。 无印良品的产品最初只是在西友的商场的货架上出现,这些没有商标,因为产品的便宜、有质量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年后他们开始向外界零售他们的产品,三年的发展,他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品

牌店,从这个品牌店开始,无印良品渐渐脱离西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直到1990年,无印良品创建的10年,出于成本的考虑,西友将无印良品的经营权转让给了“良品计划”公司,无印良品,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走向了其漫长的发展道路。但在这10年时间里,无印良品用自己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005年,西友集团正式被沃尔玛收购,但是这个西友一手培养出来的无印品牌却以全新的势头向前发展着。无印良品从百货生活的时代成功的走向了设计生活,发现生活的时代。无印良品的发展离不开西友的支持,西友很多的高管都直接在无印良品的发展中都积极的参与,献言献策。这是无印良品一路健康发展的重大保障。 90年代,黄金时代 木内政雄将无印良品从西友百货独立出来以后,便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管理调整,让无印良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达到了美妙的平衡。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加工的环节,再到品牌店的开发,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可以说90年代是无印良品成长的黄金年代:扩充门店、海外发展和股市融资,无印良品一步一步的由一个日本的品牌开始走向世界。 这一阶段无印良品始终保持精于设计,精于品牌的传统,在此基础之上,开创了“设计——试用——改进——再试用”的产品开发模式,不停接触消费者,让消费者的意见成为无印良品不断发展的动力。一直以来,其产品风格继续延续之前的简单、平凡、自然、以地球为本。将无印的精神融入到设计中去诠释,进一步深化到全人类的生存

无印良品企业分析大纲

无印良品企业分析大纲 小组成员:孙温珊、王亚婕、徐全杰 目录: 一、企业介绍 1.发展历程 2.发展理念及特色 3.现状和远景 二、外界环境分析 1.经济分析 2.企业文化分析 三、品牌战略构架 1.swot分析 2.价格及消费者分析 3.竞争对手分析 四、企业识别系统 1.包装 2.服务 五、传播及推广 1.现有的口碑、标志和海报宣传 六、总结 一、企业介绍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

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1.发展历程“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 1983年,无印良品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由于大受消费者的肯定,几年内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专卖店。 1991年,无印良品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此后陆续进入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 2005年7月,其上海专卖店正式开业。 2.发展理念及特色 理念:“无品牌”概念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

无印良品的设计及其哲学

无印良品的设计及其哲学 奖项名称:设计领袖大奖 设奖目的:发挖并奖励把商业与计设完美结合的企业,推广它们的经验,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充满人性设计的产品 获奖者: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忠三 无印良品的商品研发及设计不为潮流所限,价格定位也不受商标名气所影响,不追求商品能得到顾客“这是最好”的赞赏,只希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借着研发各式各样切合生活需要的商品,带来“这已足够”那份由满足而来的幸福。 无印良品的简约商品设计,并非纯粹以此为时尚,凭着仔细选材和简化制造程序及包装,才达到简约的风格。它犹如一个空心容器,简约空白的概念延伸出无限可能。 松井忠表示,一直以来,外界对无印良品有不同见解,环境、便宜、简单、无特色、自然,对我们而言,任何个别见解都不足以形容无印良品,全部特点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无印良品。他们从日常生活每处细节中,找出各样可行的方案和方法为我们的地球尽一分力,这种想法现在正开始在全球各地的人们心中萌发。 自1980年创立以来,无印良品一直面对很多挑战,不过,经过20多年的坚持,迎来了今天的胜利。今天,市场上的商品大概可分作两个主流,品牌商品和廉价商品。 松井忠三介绍,除了结集世界各地设计师的意见,无印良品在2006年举办了首次的“MUJIAW ARD”。这个每年一度的设计比赛邀请了来自不同背景和界别的专业和非专业设计师和学生,就无印良品订下的不同主题与全世界分享他们的创新意念和设计。未来,他们会从整个层面上提升产品的开发,跨越国界,通过汇集各国设计师和理念和生活智慧,研发适用于不同国度的生活商品。 评委点评 数十年来,无印良品在推广品牌产品方面总是领先他人,尤其在今天,环保正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而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总是历久弥新又非常耐用。近年,它广邀著名设计师匿名设计产品,反映出品牌“设计为先,名气为后”的理念。 ——ANNESTENROS(现任通力集团设计总监) 不论是产品、表达和环境,无印良品的概念就是简约和实用。它的成就令人绝倒,然而又带点讽刺:以传统的角度而言,它并没有品牌形象,却又成为举世瞩目的品牌。公司的持续成功之道,在于推出了林林总总的家用和个人产品,坚持质量第一,价钱合理。 ——JOHNHESKETT(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首席教授)

无印良品(MUJI)的企业文化分析

无印良品(MUJI)的企业文化分析 “不管在这中间的哪一个城市,无印良品已经如水一般随隙而入在那个城市年轻人的生活中,缘起于亚洲东边的日本审美,以这样的方式和世界交流沟通。”——原研哉 无印良品是一个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杂货品牌。在当时社会一片繁荣浮夸之际,以朴素之美闯入生活和市场,犹如一股清流流淌于浮世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至今,无印良品成绩傲人,其成功背后所蕴含的品牌价值和处世之道为人津津乐道,下面,本文将从其企业文化的7个维度着手,去分析、思考和学习。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实践而逐渐形成,继而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并会影响他们如何看待、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其方法论的基础是企业哲学,它的外在形式是企业精神、企业管理之道和企业形象。在MUJI的发展历程中,其关注细节的维度相较其他维度常常被强调得更多,而与其他六个维度不同程度的交织,形成了MUJI——一个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的企业文化。 一、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其定性在于期望雇员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在此方面,MUJI 将其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2003年,MUJI实施名为观察的开发计划,要求开发团队直接拜访消费者观察其日常生活,并对房间内每一个角落,乃至每件商品一一拍照,照片随后被提交讨论分析,以此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例如开发人员在受访者家中发现圆型换装瓶很难与浴室的墙壁、浴缸贴合,最终推出方形浴室换装瓶,结果大受欢迎,这对员工观察细节的能力与敏感度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也同时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植入有关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的理念,将日本文化传统中的严谨特性贯彻落实。在企业中上层的管理团队和设计团队水平上,就商品整体而言,在MUJI官网的“生活良品研究所栏目”中设有意见箱,旨在存放「有“它”就好了」的商品提案及生活良品研究所相关的改进意见,而投稿的内容将会作为MUJI今后商品开发的参考。分栏目IDEA PARK里面则更呈现出一种对商品局部细节关注的倾向性,例如“就单触式马克杯杯盖连接件易损坏问题”的研讨,或“最新款的拖鞋‘头太小’问题”的改进等。每个顾客的反馈意见均会直达企业核心员工的邮箱,并被即时采纳,在日常工作中处理有关商品细节的提案,使员工对工作质量要求精益

无印良品成功靠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要点 第1章先有「标準」,才能「改善」 回到所有工作的原点 各种工作都可以标準化 第2根据顾客意见打造畅销商品 小心虚有其表的突破点 找不到优秀人才,就自己打造培育将才制度 人要失败两次才会学到教训 边跑边思考

第3章排除经验与直觉,精準执行 手册编製完成只是工作的起点 制度一旦建立,就会有执行力 不放过每年440种的第一线智慧 让新进员工也能理解才是好手册 第4 彻底做好问候,就能减少不良品 以先生、小姐称呼主管 提案书最多盖三个章 师法其他公司的智慧 和其他公司彻底交流

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影响反对者 干部三年内不调职 提升部属工作动机 企管顾问无法让组织改头换面 迷惘时就选择难走的那条道 第6章培养简单但精準的思考力 工作动机可以被激发 製作自己的MUJIGRAM 高超的沟通技巧也能够手册化 家事如同工作,也能藉由手册化提高效率

让手册成為持续创造出利润的原动力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无印良品,1980年代创立的日本国民品牌,在整体低迷的日本经济大环境中,表现一枝独秀,目前已在

如今,无印良品已由第四任社长金井政明接手。他之前在担任良品计划常务董事,是松井忠三的得力左右手。金井政明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他从松井忠三学到了许多经营之道,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根据简单的规则,推动组织运作”。 因此,在无印良品,不会有徒具形式的会议、没有效率的加班、冗长的提案报告,一切都求精准、效率、标准化,这套制度不断传承,迄今仍是制胜核心。松井忠三曾经说过:“只要打造出好的制度,我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培养出奇制胜的组织文化!”这个法则,不仅是无印良品的经验,也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总之,制度对了,只靠一本手册,人人都能是干劲充沛、效率十足、创意不断的将才!

无印良品的思想

无印良品的思想 1、挖用户痛点。2003年,MUJI(专题阅读)实施名为“观察”的开发计划,开发团队会直接拜访消费者,观察其日常生活,并对房间内每一个角落,乃至每件商品一一拍照,照片随后被提交讨论分析,以此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2、让产品尖叫的原点是“使用便利性”。MUJI现今电子产品销量冠军、深泽直人所设计的壁挂式CD机,早年即由金井发掘。不同于一般CD机永远“平躺”的设计,深泽直人所设计的CD机如同方形换气扇置于墙上,开关亦非是惯常的按钮,而是垂下的绳子。 3、强大的细节,通过强大的店面陈列来说服用户。标准化陈列不仅要求整齐、饱满、富有冲击力,还要求考虑顾客购物习惯。例如文具区所有笔盖都必须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容护肤品类的各类瓶子的瓶盖和标签也必须朝向统一,被挂在高处的搓澡棉、浴花必需由店员用纸板作为尺子规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设计总监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曾这样描述:“追求的不是‘这样好’,而是‘这样就好’。它将价值赋予可接受的质量:节制、让步以及超然的理性,可称之为‘全球理性价值’,一种倡导以极端理性的视角使用资源和物体的哲学。MUJI理念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和‘普遍性’。” 企业宗旨,原则,思想,核心业务或其他 无印良品|品牌理念 “合理就便宜”——一直以来,正是由于遵守了“合理就便宜”这一理念,使得无印良品开始了对传统商品进行改良计划,其产品追求自然的风格﹑简朴的设计并结合了生活的实用性。创业25年以来,“合理就便宜”这一理念已被证实符合时代发展,这种价廉物美﹑高品质﹑不化哨的产品及其倡导的生活方式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支持。 材料的选择 “无印良品”皆在开发好吃又利于健康的食品﹑穿着舒适的服装﹑以及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小物件,将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经改良后成为实用而独特的优质产品,并且采用大量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的方式使得商品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保证能生产出高质低价的优良产品。 工艺的检测 无印良品对每件有关产品本质的商品都有相当严格的检测的程序,通过多重检测的产品才能得以销售,但同时为保证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不产生浪费,经过科学鉴定,对不影响商品本质的多余检测程序予以省略,力求消减成本﹑真正做到产品的品质才是根本所在。 包装的简洁 无印良品不讲究外包装,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多采用有统一性的,简洁的打包出售方式,既简洁商品又节省地球资源,真正做到价廉物美﹑简洁环保﹑品质至上。 其他说明: 无印良品 (Muji)进入了中国内地28个城市,2012年底门店总数达到65家。随着快时尚的持续升温,MUJI也开始加速扩张,计划2013年底中国门店能突破100家。 1.“简化”与“克制”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已有超过七千种产品,但是,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言。其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空”(“EMPTINESS”)。 .禅学与美学的结合。作为一代设计大师,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原研哉追求设计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无印良品被日本乃至全世界设计界认为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体现,带着一股禅意的美感,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精神,接近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境界。 2.3.贩卖生活哲学。无印良品也被称为“生活形态提案店(Life Style Store)”,提倡简约、朴素、舒适的生活,拒

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于品牌管理

无印良品 品牌理念 无印良品希望透过材料的筛选,简化制造过程包装来突显他们“良品”的特质,在产品朴素的外表和实用的考量下,广受日本消费者喜爱,素有“杂货中的名牌”之称。 无印良品产品一般本身使用原素材,不加特别染料、印刷等,而货品的价钱、条码与品牌名称只会以一简单、容易拆除的标签显示;而在商品售出时,也依然会给顾客带有品牌名称的包装纸袋。不过大部分产品在拆去品牌标签后就看不到品牌的名字,恢复原来的特色。 另一方面,无印良品的广告及宣传上花了不少的心思,任何宣传品一贯纯朴、简洁的特色,与其他五花八门广告相比之下,无印良品的广告明显突出,因此无印良品的广告经常获奖。 公司管理 员工管理 “我对设计师的惟一要求是—恢复事物最简单的样子,同时好用。”谈起自己的管理秘诀,金井政明显得轻描淡写,但他所言正是无印良品精髓所在。 营销策略 品牌这根“橡皮筋”到了无印良品这里,成了弹性无穷大。对于一个提倡“无”的品牌,反倒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是化繁为简的营销策略。 产品研发(“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1.网友的集思广益 从2001年起,无印良品开始透过网络与消费者沟通,共同激发创意。企画人员首先订出一个主题,如“床边照明”,接着在无印良品网站的社群中,公开募集意见,以了解网友们心中最理想的商品为何。然后,负责人员将得到的点子统整,并挑出几个方案让网友投票选出最想要的商品。接下来,负责人员会根据得票数最高的点子画出设计蓝图,再次举行投票,做出样品,并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询问:“觉得满意吗?”“有没有觉得需要改进之处?”进一步修正结

果。等到决定好规格与价格后,便开始接受顾客的预订。一旦订单达到最小生产量,便开始正式进行商品化。 无印良品透过这种手法,开发出为数不少热门商品。例如以此研发的“懒骨头沙发”就造成一股抢购热潮,在2006年2月,光沙发本体就卖出8万个,创下10亿日圆的业绩。 2.彻底观察日常生活 在2003年开始,无印良品开始实施另一项方法:“观察”。由负责人员直接登门拜访消费者,观察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情形,并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来思考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是由一名美术大学的学生到友人家访问,将其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皮包里的东西,全都拍照下来。之后改成除了在网络上募集自愿受访者外,还加入一名无印良品的员工于访问行列。访问结束后,那些照片便被分送到各企画设计室,让相关人员由各种角度进行讨论,从中挖掘出新的需求,进行企画、设计。例如,浴室里的洗发精、润丝精等用品容器的大小都不同,而且多为圆筒型,很难放置于浴室的墙上或浴缸边缘,倘若有方形容器,就能整理得有条不紊,于是无印良品便赶紧推出这项商品,满足顾客需求。 3.与知名设计师合作 除了“观察”,无印良品在2003年另外实行名为“World MUJI”的全新商品开发法——请到多位世界各地知名设计师,以大师的眼光,帮忙改造商品,将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根深柢固的东西重新编辑,替换成符合无印良品形象的商品。4.发掘世界各地的好东西 另一个于2003年推出的计划是“Found MUJI”——集合了世界各地经过长时间发展出来的“生活必备品”,从全球实用的日常用品中学习,将其特性与功能做最有效的利用,并依照无印良品的基本概念制成商品。每个国家都一定有经过历史与经验洗礼、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像法国的耐热餐具、中国的平底锅等居家用品,还有以印度棉制成的抱枕、座垫套等纺织品。无印良品透过向世界收集材料与元素,融合本地需求进行产品改造,突破一般厂商只“增加设计”与“换新材质”的创新瓶颈,以世界性的视野,将产品开发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案例分析:无印良品经营战略

案例分析:无印良品 引入:无印良品上海旗舰店开业,顾客排队进店&广告视频 公司简介: 无印良品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私有品牌,最初向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日用品、食品和服装。1983年在东京流行发源地的“青山”开出第一家独立旗舰店后,受到了消费者支持与肯定,并于1990年加入良品计划株式会社,目前在日本国内共有325个销售网点,是日本最大的LifeStyleStore(生活形态提案店)。 SWOT分析法分析: 优势 提供一种简约、自然、基本的生活形态;没有Logo,造型独特;高品质和实用性;循环型材料,环保;高端市场定制,消费群体级别高。 劣势 简单,颜色过素;部分商品定价过高;东西方文化差异 机会 种类丰富,8100种;可以推广无印良品的精神;高品质反映了高产品要求。品质不输名牌,物美价廉。产品获国际化设计大奖。 威胁 激烈的竞争,有对手如宜家之类抢占先机,率先入驻中国市场;在中国并不流行这种产品风格;中日文化差异较大。 SO 无印良品采用了“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企划人员首先定出一个主题,接着在无印良品网站的社群中,公布几个方案让网友投票选出最想要的。接下来,负责人员会根据得票数最高的方案画出设计蓝图,做出样品,并利用网络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征询,进一步修正结果。决定规格与价格后,便开始接受顾客的预订。 ST 无印良品的普遍性不高,只能适合消费能力高的国家或城市。另一方面以家居用品会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宜家,它的价格是要比无印良品要低,而且服务也周到,因此价格比相同类型产品要高也是无印良品一个无法普遍的因由。WO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品牌商品上,大多还处于价格型品牌认知和粗放式品牌消费。经典台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捕捉到了这个消费特征给以影射和嘲讽无印良品倡导的合理设计恐怕会遭遇到具备高消费人士的质疑,其洗练的形态表征又有可能受到普通民众的误读(如对IKEA 的误读) WT 目前市场上存在优衣库、江南布衣等类似风格点,因此无印良品店受到很大冲击。

设计中的设计——摘录

摘录: 一、设计到底是什么? 1.时代向前发展,并不一定就代表文明的进步。我们立足之处,是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或许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 2.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能够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 3.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 4.设计概念是怎么产生的?《现代设计的先驱》指出,源流可以追溯到社会思想家约翰.拉斯金或同样是思想家也是艺术运动家的威廉.莫里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形成的“设计”的思想,这可以被视作现代设计的原点。 5.相比较机械化生产,手工制品所独有的纤细美感更加得到了体现。即便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感的践踏,也是人们所不能忍受的。人们的审美意识对工业机制产生反弹,现代设计的概念由此诞生。 6.那些经过历时积淀留存下来的造型语言、造型形式与造型趣味,都被激进的艺术家们列为革命的对象。(立体派、直线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造型主义、绝对主义、现代主义,等等)这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解体作业。其结果是使得造型与艺术领域成为一片瓦砾场。但这片瓦砾场充满了营养。 7.是社会主义风潮带动了包豪斯思想的形成。带有一些理想主义成分的社会伦理关系是设计概念得以生成的一个前提。这种思想概念越纯粹,在以经济发展为圭臬的土地上的实施难度就越大。 8.技术的进步固然能为设计带来新的天地,但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藏着无数设计的可能。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9.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它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创造。我们的脚下埋藏着巨大的矿脉。我们需要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10.新技术的出现并非是为了取代那些“旧”的,而是“旧”的要容纳“新”的,这样一来,我们做出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大了。 11.信息传达的目的并不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是要慢慢地渗透到五官中去。在人们还没注意到其存在时,成熟、隐秘、精密、有力的传达已经悄然完成了。 12.设计绝不仅仅是制造技术。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我们的环境是由具体生活着的人构成的,它所走向的前方,就是技术与设计的未来。 二、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1.“RE-DESIGN”简单来说就是再次设计。……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2.所谓设计,就是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予以解释。所谓造型,就是有效地利用感官去捕捉对象。 3.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艺术是艺术家在面对社会时的意志表达,其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因此,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够掌握其艺术发生的根源。而

《美学CEO》读书札记

许多设计美学企业成功的关键,其实在于文化的技术与活动,而非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意大利精品Alessi ,丹麦高级音响Bang&Olufsen Roberto Verganti ,米兰工业科技大学,教授创新管理 Alessi (Tea and Coffee Piazza ),Artemide ,Flos ,Kartell Michael Porter 《态度、信仰与价值观》(收录于《为什么文化很重要》)《国家竞争优势》 维珍航空,ZARA H&M Target , IKEA,无印良品:设计民主化 Cooper-Hewitt 2007 展览[design for the other 90%] 金字塔底层社会,其实 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危机,而是大商机:C.K.Prahalad 《金字塔底层大商机》 与Gary Hamel 合著的《竞争大未来》《企业的核心能力》《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 乐高(LEGO) Victor Papanek 《为真实世界设计》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Continuum IDEO《设计改变社会的行动指南》(Desig n for social impact how-to guide)Continuum《用设计改变社会》 《The MFA is the New MBA》Daniel H. Pink 《A Whole New Mind》 Standford d.school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整合思考设计创新研究室Roger Martin 《相对思维》,《商业设计》 IIT Institute of Design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与美国帕沙帝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交换学生课程 Don aid Norma n:消费电子产品设计最难的部分,就是拿掉功能。科技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减法设计,而不是加法设计。 Ipod 的成功也给了科技界新的启示,也就是产品的创新不需要多先进的科技,反而是整合现有的资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简单不只是口号与行销,但要让消费者觉得简单,才会是竞争优势。 Frog Design 创办人Hartmut Esslinger :Form Follows Emotion 的设计哲学,认为消费者追求的不只是功能,而是深层的意义。而好设计的定义,则要让消费者有归属感。 Apple ,Olivetti 不同时代的美学企业经典 Richard Sapper 15 件设计被纽约现代美术馆收藏:Artemide Tizio 桌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