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荧光素_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反应

异硫氰酸荧光素_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反应
异硫氰酸荧光素_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反应

异硫氰酸荧光素2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反应

黄春保

*1 慈云祥2 常文保21(黄冈师范学院化学系,黄州438000) 2(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法,系统地研究了碱性介质中和阳离子在表面活性剂C TM AB 存在下,N aClO 氧化

异硫氰酸荧光素2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行为和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提出了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

光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该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线性范围为0.08~16mg P L;检出限为0.032mg P L 。讨

论了蛋白质标记物化学发光增强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发光反应,流动注射法

2001205217收稿;2001211226接受

1 引 言

蛋白质测定在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常见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报道,其中大多是利用蛋白质与生色探针的结合作用,生成有色复合物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1~3],少数是将蛋白质用卟吩、四环素等荧光探针标记后,用荧光光度法测定

[4,5],也见有蛋白质电分析方法的报道[6]。这些方法在临床检测和生化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选用某些氧化剂氧化异硫氰酸荧光素(FI TC),能产生化学发光,但强度很弱。若在碱性介质中,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到蛋白质分子上,生成的蛋白质标记物则更易于氧化,不仅化学发光能力极大增强,而且发光强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次氯酸钠氧化异硫氰酸荧光素2牛血清白蛋白(B SA)标记物的化学发光行为、反应条件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提出了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体系的发光强度与B SA 的含量在0.08~16mg P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2mg P L 。由于采用反相流动注射进样方式,消除了样品背景干扰,故方法的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GD 21型微光测量仪(西北有色地质研究所);LP 21型蠕动泵(北京东方仪器设备公司);自动平衡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821型pH 计(中山大学)。

BSA(A.R.,Sigma 公司)。FITC 溶液(1g P L):称取50mg FI TC(第三军医大学朝晖制药厂),用5mL 0.5mol P L 碳酸盐缓冲溶液和少量水使其溶解后转入50mL 容量瓶中定容。9.0@10

-2mol P L NaClO 溶液(pH=9.5):移取1.5mol P L NaClO 溶液,适当稀释,用HCl 调节溶液酸度至pH =915(酸度计测量),然后定容,该溶液在使用前配制。8.0@10-4mol P L C TM AB 溶液;0.5mol P L NaHCO 32Na 2CO 3缓冲溶液(pH=

9.5)。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二次蒸馏水配制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FITC 2BSA 标记物的制备与分离 准确称取40mg B SA 置于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5mL 水,0.5mL 碳酸盐缓冲溶液,摇匀后缓慢滴加1mL FI TC 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冰箱(4e )中反应12h 。用G 225色谱柱分离游离的FI TC 。收集FI TC 2BS A 标记物并定容20mL 。该液准确稀释250倍后用于化学发光体系的条件实验。

2.2.2 测定方法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法。测定装置流程和抽取试液速度、试液混合顺序如图1所示。NaClO 溶液通过旋转六通阀注入,每次注射体积为100L L 。试液在流动过程中混合,并立即流进发光仪第30卷

2002年4月 分析化学(FE NXI HUA X UE) 研究简报

Chinese Journal o f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4期

447~449

图1 流动注射体系 Fig.1 Schematic diag ram of the flo w injection system P.蠕动泵(peri staltic pum p);S.注射器(i njec tor);D 1检测体系(de tection s ys te m);R 1记录仪(recorder);W 1废液(w as te);R 1.fluorescein is othioc yanate 2bavine serum albumin (FITC 2B SA);R 2.8.0@10-4m ol P L cetyl trim ethylam monium brom ide ;R 3.9.0@10-2m ol P L NaCl O 。检测化学发光强度,以响应信号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发光性质

在选定的条件下,对FITC 、BS A 和FITC 2BSA 标

记物进行了化学发光实验。结果表明:FITC 能被氧

化而发光,但发光能力不强;BS A 未观察到氧化发光

现象;FIC T 2BS A 标记物却具有很强的氧化发光能力。

向含有标记物的试液中注射NaClO 溶液3s 后即有

光响应信号,10s 时响应信号达最大值,随后迅速消失。由此可见,FI TC 2BS A 2ClO -2C T M AB 化学发光体

系是快速化学发光体系。

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用量的影响

实验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对FI TC 2BS A 2ClO -体系的化学发光有增强作用。在

比较溴化烷基三甲胺类和溴化烷基吡啶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效果时,发现溴化烷基三甲胺类的增敏作用强于溴化烷基吡啶类;而在同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当主碳链上碳原子数n \14时,其增敏作用随主碳氢链的增长而依次增加。由于C T M AB 能使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增大30倍且体系的发光强

度稳定,故C TM AB 被选用。进一步的实验表明,C TM AB 浓度在4.0@10-4~1.0@10-3mol P L 范围内,体

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最大且稳定。实验选用C T M AB 的浓度为8.0@10-4mol P L 。

3.3 酸度的影响

通过调节NaClO 溶液的酸度来控制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酸度。在充分搅拌下,向NaClO 溶液中缓慢加入稀HCl 或NaO H,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酸度,制备不同酸度的NaClO 溶液。实验了酸度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O 溶液的pH 在8.5~10.5范围内,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最大且稳定。当酸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显著降低。实验选用pH=9.5的NaClO 溶液。

3.4 NaClO 浓度的影响

实验了NaClO 溶液的浓度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O 的浓度大于6.0@10

-2mol P L 时,体系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且稳定。为减少调节NaClO 溶液酸度时逸出Cl 2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实验中选用9.0@10-2mol P L NaClO 溶液。

3.5 工作曲线

结果表明:在选定实验条件下,标记物中B SA 含量在0.08~16mg/L 范围内,化学发光强度与BS A 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 C l =- 3.5+21.83C (mg P L),相关系数r =0.999(n =10);方法的检测限为0.032mg P L 。对含0.8mg P L B SA 标记物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8%。由此可见,该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3.6 FITC 2BSA 发光能力增强作用的探讨

FI TC 和FI TC 2BS A 标记物的结构分别如图2和图3(为方便讨论,结构式中苯环上的碳原子以数字标示),它们均属三苯甲烷类酸性染料的衍生物。该类物质被氧化,能生成苯多酚而产生化学发光,其化学发光能力与分子中C 9和C 14间的P 电子密度差(D 值)的大小和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有关。C 9和C 14间的P 电子密度差越大(D 值越大),其发光能力越强;减少激发分子的非辐射能量损失,有利于提高体系的发光强度[7]

。在碱性介质中,用NaClO 氧化FITC 和FI TC 2BS A,均是由于生成苯多酚发光。因此,在标记物中发光母体仍可以认为是FITC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FITC 2B SA 标记物的化学发光能力远远大于游离FI TC 的化学发光能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标记物中发光母体的结构变化所致。由图3可见,在FITC 分子中C 17上连接的是异硫氰基,而在标记物中,FI TC 的异硫氰基与蛋白质的自由氨基经448 分析化学第30卷

碳酰胺化而形成了硫碳氨基键,这种基团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共轭体系中碳原子上的P 电子密度的改变。我们采用半经验法PM 3分别计算了FI TC 和FI TC 2BS A 分子中共轭环上碳原子的P 电荷密度,并由此计算出C 9和C 14之间的D 值分别为D FI TC =0.092和D FI TC 2B SA =0.103。故FI TC 2BSA

标记物的化学发光能力更强。 图2 FITC 的结构式

Fig.The structure o f

FITC 图3 FITC 2B SA 的结构式 Fig.3 The structure o f FITC 2B SA

Refer ences

1 Wei Yongju(魏永巨),Li Kean(李克安),Tong Shenyang(童沈阳).Chem .J .Chinese U niv 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1):1687~1692

2 Hu Qiuluan(胡秋娈),Li Na (李 娜),Zhao Fenglin(赵风林),Li Kean(李克安),To ng Shenyang(童沈阳).Chinese J .Anal .Chem .(分析化学),1999,27(2):166~169

3 Zaia D A M,Verri W A,Z aia C T B V.Talanta ,1999,49(2):373~376

4 Huang Zuy un(黄祖云),Y ue G uihua(岳贵花),Chen Z henhua(陈震华),X u Li(许 莉),Z hang Zong xian(张宗显).Jou r nal o f Analytical Science (分析科学学报),1997,13(3):213~215

5 So ng Go ngw u(宋功武),Feng G uangro ng(冯光荣),Li Ying(李 瑛),W an Liyuan(万里元).Chinese J .A nal .Chem .(分析化学),2000,28(5):659

6 Williams K M,Ekstroem J,Marshall T.Electro pho res is ,1999,20(7):1373~1381

7 Chen G N,Huang C S.Talanta ,1988,35(8):625~631

Study on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of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Protein by Flow Injection Method

Huang Chunbao *1,Ci Y un xiang 2,Chang W enbao 2

1

(D epartment o f Chemistry ,Hua n ggang Teacher c s Co llege ,Huangzhou 438000)2(College o f Chemistry and Mo lecular Enginee ring ,Peking U niv ersity ,Beijin g 100871)

Abstract The che mi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 A )labelled with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has been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B SA 2FI TC 2ClO -2C TM 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hemiluminescent system were optimized.Ba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he mi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protein concentration a flow injection assay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f 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 mina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The linear range for BS A is 0.08~16.0mg P L,the detection limit is 0.032mg P L.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n =11)f or the determination of 0.8mg P L BS A is 1.8%.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che mi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 of protein labelled w ith FI TC is discussed.

Keywor ds Fluorescein isothioc yanate,bovine serum albumin,che miluminescence reaction,flo w injection method

(Received 17May 2001;accepted 26Novem ber 2001)449第4期黄春保等:异硫氰酸荧光素2牛血清白蛋白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反应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演示教学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方法 2.掌握盐析法、透析法及电泳法 二、实验原理 牛血清白蛋白是牛血清中的简单蛋白,是血液的主要成分(38g/100ml),分子量68kD。等电点4.8。应用相同浓度硫酸铵盐析法将血清中白蛋白与其它球蛋白分离,最后用透析法除盐,即可提取白蛋白。再利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与粒子荷电量、电场强度、粒子重量与半径及介质的黏稠度等有关,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与鉴定。 三、操作步骤 (一)盐析取离心管一支加入牛血清2mL、加入等量PBS(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血清,摇匀后,逐滴加入pH7.2饱和硫酸铵溶液2mL,边加边摇,充分混匀,然后静止放臵10分钟,再离心(2000r/min)10min,将上清液倾入试管中。 (二)透析(1 )取干净的比色板,在各孔内滴加一滴纳氏试剂 (2)透析袋未放入水中时,立即取水中液体检查有无NH4+ (3)取玻璃纸一张,折成袋形,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倒入袋内,用线扎紧上口(注意要留有空隙),用玻璃棒悬在盛有半杯蒸馏水的100mL烧杯内,使透析袋下半部侵入水中,对蛋白液进行透析,常用玻璃棒搅拌袋外(烧杯中)液体,以缩短透析时间。 (4)每隔2分钟检查一次,更换蒸馏水多次,用纳氏试剂检查袋外液体的NH4+,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直至袋内盐分透析完毕。 (5)将袋内液体倾入试管,即得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三)电泳(1)点样取一张膜条,将薄膜无光泽面向下,放入培养皿中的巴比妥缓冲液中使膜条充分浸透,取出,用干净滤纸吸去多余的缓冲液,以薄膜的无光泽面距一端1.5㎝处作点样线,将牛血清样品与待测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分别用点样器在同一张薄膜的点样线处不同位置点样。标准液点一次,待测液点三次。 (2)电泳将点样后的膜条臵于电泳槽架上,放臵时膜条无光泽面向下,点样端臵于阴极,待平衡5min后,打开电源,调节电泳仪的电压为160伏,通电60min,关闭电源后用镊子将膜条取出。 (3)染色将膜条直接浸于盛有氨基黑10B的染色液中,染2分钟取出,立即浸于漂洗液中,分别在漂洗液Ⅰ、Ⅱ、Ⅲ中各漂洗5min,直至背景漂洗干净为止,用滤纸吸干薄膜。(4)鉴定比较样品与待测液中白蛋白在薄膜上的电泳结果,看位置是否一致。 四、仪器和试剂 仪器:离心管、离心机、试管、玻璃纸、烧杯、比色板、滴管、玻璃棒、电泳仪、醋酸纤维素薄膜、天平 试剂:牛血清待测液、牛血清样品、PBS(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用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配制的0.9%NaCl溶液)、pH7.2饱和硫酸铵溶液、纳氏试剂、巴比妥缓冲液、氨基黑10B染色液、漂洗液 五、预测结果位置一致,实验成功。若在待测液的电泳结果中出现其他球蛋白的黑带区域,则说明提取不够纯。 六、参考文献[1]陆红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精品资料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WB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基本实验步骤: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和类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和类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标记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两种: (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 (2)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信号试剂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2. 1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 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 ium ester (A E) ,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 3 ] , 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 aOH2H2O 2 ) 作用而发光, 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 为快速的闪烁发光(见图1)。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 其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WB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基本实验步骤: (1) 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PBS离心洗涤(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 (2) 固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固定细胞。固定完毕后的细胞可置于含叠氮纳的PBS中4?保存3个月。PBS洗涤3×5 min. (3) 通透。使用交联剂(如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细胞,一般需要在加入抗体孵育前,对细胞进行通透处理,以保证抗体能够到达抗原部位。选择通透剂应充分考虑抗原蛋白的性质。通透的时间一般在5-15min.通透后用PBS洗涤3×5 min. (4) 封闭。使用封闭液对细胞进行封闭,时间一般为30min. (5) 一抗结合。室温孵育1h或者4?过夜。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 (6) 二抗结合。间接免疫荧光需要使用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h.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 (7) 封片及检测。滴加封片剂一滴,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准备 用于免疫荧光实验的细胞可以是直接生长在盖玻片上的贴壁细胞,也可以是经过离心后涂片的悬浮细胞或者是将取自体内的组织细胞悬液离心后涂片。贴壁良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第八次实验: 牛血清白蛋白的 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名称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二、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提取牛血清白蛋白 2、掌握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鉴定牛血清白蛋白 3、了解用溴甲酚绿鉴定血清蛋白 三、实验原理1,蛋白质是水化作用较强的高分子物质, 向其加入碱土金属的中性盐类可是蛋白质胶粒脱水并失去 电荷,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球蛋白在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 中可析出,而清蛋白则需在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可析出。 可将血清中白蛋白与其它球蛋白分离,最后用透析法除盐, 即可提取白蛋白。2,利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

与粒子荷电量、电场强度、粒子重量与半径及介质的黏稠 度等有关,可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与鉴定。3,血清中 的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的条件下结合生成绿色化合 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而球蛋白基本不与之反应,缩 短反应时间可去除干扰,其颜色的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 比,可用于鉴定牛血清白蛋白。 四、实验步骤 (一)盐析取离心管一支加入牛血清2mL、加入等量PBS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血清,摇匀后,逐滴加入pH7.2饱和硫酸铵溶液2mL,边加边摇,充分混匀,然后静止放臵10分钟,再离心(4000r/min)10min,将上清液倾入试管中。 (二)透析取玻璃纸一张,折成袋形,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倒入袋内,用线扎紧上口(注意要留有空隙),用玻璃棒悬在盛有半杯蒸馏水的100mL烧杯内,使透析袋下半部侵入水中,对蛋白液进行透析,常用玻璃棒搅拌袋外(烧杯中)液体,以缩短透析时间。更换蒸馏水多次,用纳氏试剂检查袋外液体的NH4+,观察颜色变化,直至袋内盐分透析完毕。将袋内液体倾入试管,即得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三)BCG法鉴定 白蛋白+溴甲酚绿ph=4.2 绿色复合物 或(三)电泳鉴定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的区别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 一、两者都是蛋白定位的检测(也就是确定蛋白是表达在细胞核/浆/膜)。 二、区别是: 1、概念和基本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的现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并可在原位显示相应的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现已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亲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金银及铁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是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待测组织、细胞标本中的靶抗原(或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带有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由于受高压汞灯光源的紫外光照射,荧光素发出明亮的荧光,这样就可以分辨出抗原(或抗体)的所在位置及其性质,并可利用荧光定量技术计算抗原的含量。以达到对抗原物质定位、定性、定量测定的目的。 2、标本制作: 免疫荧光一般用冰冻切片,减少杂质干扰;而酶免疫组化一般用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均可以。 3、实验步骤:免疫荧光染色步骤简单,而酶免疫组化方法较为复杂,多了DAB显色过程。 4、染色后的标本保存:免疫荧光染色后的标本一般短时间拍照,时间长了荧光衰退;而酶免疫组化染色标本可以长期保存。 5、免疫组化结果除了知道蛋白是在细胞浆还是细胞膜表达高些,还可以用软件做相对定量分析。 6、免疫荧光得到的图片是彩色的,漂亮些,可以发高档次文章。 免疫学三大工具:免疫组化、Western、ELISA,分别用于定位,定性和定量。

(完整版)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 一、基本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体,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组织或细胞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标记的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外来激发光的照射而发生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橘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组织细胞,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二、应用范围: 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测定内分泌激素、蛋白质、多肽、核酸、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肿瘤标志物、血药浓度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根据诊断类别,又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免疫学、血型鉴定等。 三、基本实验步骤:

1、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PBS离心洗涤(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 2、固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固定细胞。固定完毕后的细胞可置于含叠氮纳的PBS中4℃保存3个月。PBS洗涤3×5min. 3、通透。使用交联剂(如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细胞,一般需要在加入抗体孵育前,对细胞进行通透处理,以保证抗体能够到达抗原部位。选择通透剂应充分考虑抗原蛋白的性质。通透的时间一般在5-15min.通透后用PBS洗涤3×5min. 4、封闭。使用封闭液对细胞进行封闭,时间一般为30min. 5、一抗结合。室温孵育1h或者4℃过夜。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 6、二抗结合。间接免疫荧光需要使用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h.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 7、封片及检测。滴加封片剂一滴,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 四、注意事项: 1、染完之后没有封片前直接照一些,因为有的时候可能封片会出现问题,再想照反而没有了,另外不要拖太长时间,荧光会崔灭的。 2、荧光的片子一定要避光保存,保存的好的话,过一段时间仍然能照出很好的片子。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英音:[,kemi,lju:mi'nes?ns] [,imju:n?u?'sei] 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v)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1.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标记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两种: (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 (2)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信号试剂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1.2.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iumester (AE) ,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aOH-H2O2) 作用而发光, 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 为快速的闪烁发光。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 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 检测小分子抗原采用竞争法, 大分子抗原则采用夹心法, 非特异性结合少, 本底低; 与大分子的结合不会减小所产生的光量, 从而增加灵敏度。 1.2.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从标记免疫分析角度,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 ) , 应属酶免疫分析, 只是酶反应的底物是发光剂, 操作步骤与酶免分析完全相同: 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进行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 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 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和碱性磷酸酶(AL P) , 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 12.2.1HRP 标记的CLEIA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二、适用范围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化学发光物质的类型和发光特点,可分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发光剂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鲁M诺氧途径免疫分析。目前,各类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常见发光剂包括:电化学发光剂为三联吡啶钌[()],直接化学发光剂为吖啶酯(),酶促化学发光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M诺(氨基苯二甲酰肼,)及其衍生物或者碱性磷酸酶催化(′螺旋金刚烷)甲氧基(″磷酰氧基)苯二氧杂环丁烷(),鲁M诺氧途径发光剂为酞箐、二甲基噻吩衍生物及螯合物。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根据反应过程中标记物是否需要分离可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均相反应主要应用于鲁M 诺氧途径免疫分析中,而非均相反应则应用于其他类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通过采用固相分离、过滤分离、珠式分离、顺磁性颗粒分离等方式实现游离标记物和免疫复合物标记物的分离,其中顺磁性颗粒分离较其他分离方式更为常用。目前,基于鲁M诺氧途径免疫分析原理的产品还比较少,临床常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更多地采用非均相反应模式。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采用上述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和反应

牛血清白蛋白

BSA牛血清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BSA),又称第五组分,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球蛋白,包含5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430 kDa,等电点为4.7。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western blot中作为Blocking agent。 CAS号:9048-46-8 英文名称:Bovine albumin 英文同义词:nhsa;BSA-C;AC-BSA;ALBUMIN, PIG;albumenpowder;SERUM ALBUMIN;ACETYLA TED BSA;BSA ACETYLATED;Bovine albumin;BSA, METHYLA TED 中文名称:牛血清白蛋白 中文同义词:蛋白粉;牛白蛋白;卵蛋白粉;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牛血蛋白质;复合氨基酸;牛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牛) CBNumber: CB5107573 分子式:N/A 英文别名:Bovine serum albumin 化学性质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PBS: >40 毫克/毫升 form : lyophilized powder Merck : 13,8542 稳定性: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nd strong acids. Refrigerate. EPA化学物质信息:Albumins, blood serum(9048-46-8) 用途 1、用于生化研究、遗传工程和医药研究 2、用作医药保健食品、调味品 3、维持渗透压、pH缓冲、载体作用 4、在PCR体系中有助于Taq酶的稳定性及活性,可以提高PCR的效率

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3T17:44:19.8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王欣 [导读] 建议可根据实际状况采用RIA或CLIA方式,此两种检测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相似,但CLIA方式安全性、精密度、准确性更高。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方法:此研究共讨论108例血清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用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放射免疫计数GC-911-r测定其血清AFP,并进行精密度实验、对比实验、线性实验、回收实验。结果:R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0.5-108.3%,平均为95.7%,线性实验为5ng/ml-401ng/ml;CL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2.1%-107.5%,平均为97.1%,线性实验为2ng/ml-939ng/ml。CLIA线性关系和回收率明显较好。对比分析实验直线回归 性分析,r=0.994,此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中值、低值的精密度实验表明CLIA有较好重复性。结论:测定AFP指数,建议可根据实际状况采用RIA或CLIA方式,此两种检测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相似,但CLIA方式安全性、精密度、准确性更高。 【关键字】优越性;RIA;CLIA;检测;AFP 血清甲胎蛋白(AFP)指数和机体甲状腺功能有密切关系,已发展为临床检测亚临床异常、甲亢、甲低等甲状腺功能的一项灵敏性指数[1-2],所以AFP指数的准确性对临床判定疾病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均有直接性影响。以往临床在测定AFP指数上多用RIA方式,随着CLIA 方式的问世,因其重现性好、快速、精准等优势快速在医学界获得认可,其发展前景较长。此研究用论著方式,意在分析CLIA较RIA的优越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研究共讨论108例血清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108例患者中58例男性,50例女性,年龄阶段为37.2岁-71.3岁,平均为(51.3±7.2)岁。排除脂血、溶血、黄疸等患者。且患者均知晓此次检测方式,研究方案经医院相关伦理会批准后实施。 1.2方法 用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仪器和配套试剂均由德国公司提供;放射免疫计数GC-911-r测定其血清AFP,仪器和相应设计均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方法:CLIA检测方式发光底物为异鲁米诺,用标本内AFP抗原与固相内单克隆AFP联合的作用,则抗体夹心模式。因AFP试剂含量和仪器所检测的发光单位之间关系为正性,因此AFP指数可计算而出。 1.3 指标判定 实施回收实验,取浓度未35.3ng/ml、26.7ng/ml、18.6ng/ml的混合血清和浓度不同的定值血清进行混合,用CLIA和RIA法测定回收率,并计算平均回收率指数。线性实验标准液为:浓度不同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处理后,给予线性检测。对比分析CLIA和RIA法测定血清结果,并定量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直线回归法进行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 ±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线性实验、回收实验 R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0.5-108.3%,平均为95.7%,线性实验为5ng/ml-401ng/ml;CL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2.1%-107.5%,平均为97.1%,线性实验为2ng/ml-939ng/ml。CLIA线性关系和回收率明显较好。 2.2 对比实验、精密度实验 对比分析实验直线回归性分析,r=0.994,此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中值、低值的精密度实验表明CLIA 有较好重复性。详见下表1: 表1:对比分析CLIA和RIA法检测精密度 3.讨论 CLIA方式具备免疫分析法的特异性和光化学检测的敏感性,所以,和RIA方式比较,前者优势性更大[3-4]。CLIA方式原理为用化学发光激发态分子,让基态状态得到恢复,用光形式进行释放,进而有发光。此方法将抗体和抗原反应指示系统,用化学发光的方式表达出,进而用定量方式测定抗体和抗原则更具有科学性。用发光剂直接性标记抗体,进而让检测更为快捷和便利。异鲁米诺属于有机化合物之一[5],酸性状况下其稳定性较好,且碱性状况下,在不使用催化剂的状况下,也可快速被激发,进而降低研讨过程内非特异性干扰,提升灵敏度,加速反应速度。异鲁米诺所标记过的化学试剂,有效时间可在一年之上。RIA原理则为同时结合未标记抗原和已标记抗原,让其发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题库1-0-8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题库1-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化学发光剂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 A.其物理、化学特性要与被标记或测定的物质相匹配 B.能与抗原或抗体形成稳定的耦联结合物 C.其化学发光常是还原反应的结果 D.在所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生物体没有毒性 E.发光的量子产量高 能作为化学发光剂的有机化合物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发光的量子产量高;它的物理、化学特性要与被标记或测定的物质性匹配;能与抗原或抗体形成稳定的耦联结合物;其化学发光常是氧化反应的结果;在所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生物体没有毒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A.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 B.原料比 C.温度 D.湿度 E.标记率 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史概述…………………………………………………… 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原理………………………………………………………………… (一)直接方法…………………………………………………………………………… 1.检查抗原方法…………………………………………………………………… 2.检查抗体方法…………………………………………………………………… (二)间接方法…………………………………………………………………………… 1.检查抗体(夹心法)方法…………………………………………………………… 2.检查抗体方法…………………………………………………………………… 3.检查抗原法……………………………………………………………………… (三)补体法……………………………………………………………………………… 1.直接检查组织内免疫复合物方法……………………………………………… 2.间接检查组织内抗原方法……………………………………………………… (四)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方法………………………………………………… (五)对照试验…………………………………………………………………………… 1.直接方法………………………………………………………………………… 2.间接方法………………………………………………………………………… 3.补体方法………………………………………………………………………… 三、荧光抗体的制备……………………………………………………………………………… (一)荧光素……………………………………………………………………………… 1.异硫氰酸荧光素…………………………………………………………………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 3.得克萨斯红(Texas red)…………………………………………………………… 4.其它荧光素…………………………………………………………………………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 1.FITC标记抗体的方法……………………………………………………………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标记抗体方法…………………………………………… 3.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方法…………………………………………………………… 4.蓝色荧光素标记抗体方法………………………………………………………… (三)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 1.染色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2.F/P比值的测定方法……………………………………………………………… 3.荧光抗体的保存…………………………………………………………………… 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本文由:华夏学术传媒网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0612845127.html, 摘要:本文根据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所使用标记物质的不同,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对各方法经典标记物质及分析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类;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吖啶酯类化合物能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波长为430 nm 的光子。吖啶酯类化合物量子产率很高,可达0.05。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发光体系简单、快速,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且标记效率高,本底低。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LIA,通常采用HNO3+H2O2和NaOH 作为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100,CTAC,Tween-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HRP 最常用发光底物是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在CLEIA 中,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和H2O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

免疫荧光方法[1]

免疫荧光方法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IF)实验 方法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 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 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 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

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感谢聆听... 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WB 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感谢聆听... 基本实验步骤: (1) 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 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PBS离心洗涤 (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感谢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