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的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一)

广汉的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一)
广汉的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一)

广汉的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一)

古蜀国——秦——汉时期

广汉位于“天府之国”四川腹心,南临省会成都市区25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境内有神秘的三星堆古遗址,是古蜀国都城之一。

古蜀国自蚕丛(传说是黄帝和嫘祖的后代)建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为了达到开拓疆土、富国强兵的战略目的,秦惠文王听从司马错的意见,遣张仪、司马错出兵伐蜀。开明末王十二世在葭萌(今四川剑阁县)战败后,率部逃至武阳(今四川彭山县)被秦军所杀,其太子及相、傅等战死于彭州白鹿山,古蜀国灭亡。

幸免于难的王子制(安治王)率部分贵族及残兵,从武阳辗转南下至云贵地区,后来在今越南北部盘踞下来,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安治王之子泮收服吞并了周边部族,建立瓯雒国,定都封溪并修建古螺城(今越南东英县),自号安阳王。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将赵佗(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帝)灭瓯雒国,安阳王遁于海外。

------------------------------------------------------------ 秦灭蜀之初,仍以其地为蜀国,司马错为国守,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蜀王后裔公子通为蜀侯,为加强对蜀地的统制,迁秦人数万入蜀,并推行郡县制,将蜀地改置为蜀郡,张若为郡守。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为治理蜀乱,秦王令张仪、

张若创筑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郫(今四川郫县)、临邛(今四川邛崃市)三城,设成都、郫、临邛三县,以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后李冰为郡守,并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雒县时属蜀郡,因雒水流经县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广汉市北外乡五里巷,于隋代迁至现雒城镇(清末称城会,民国时称城厢公所、城守镇。1950年称城关区公所,1956年称城关镇,1980年正式称为雒城镇)。雒水是石亭江还是湔江,没有统一的说法。

综合资料查证,石亭江发源九顶山东侧,沿蓥华山脉而下,经什邡红白、蓥华、洛水进入广汉,汇入湔江;《前汉·地理志》注: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章山,即今什邡蓥华山,属岷山山系龙门山脉茶坪山段莹华山支脉。

发源光光山红龙池的金河,沿玉垒山脉而下,与发源太子庙的五道河在海汇桥汇合后称湔江,经彭州龙门山、小鱼洞、通济、丹景山、葛仙山、什邡马井进入广汉;《前汉·地理志》注: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今四川泸州市)入江。玉垒山,即今彭州九峰山,属岷山山系龙门山脉茶坪山段玉垒山支脉。

由此可见,雒水系石亭江无疑。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反秦。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克咸阳,项羽杀秦王子婴,秦朝灭亡。

------------------------------------------------------------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为扼制刘邦,封其为汉王,分封偏远的巴、

蜀、汉中三郡,汉承秦郡县制。随后楚汉争霸,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蜀郡东部和巴郡数县再置郡,因其地域广袤,故名广汉郡,辖十县三道,以梓潼县为郡治。以下资料参考《前汉·地理志》,对当时属于广汉郡的县、道、属国等的地名和现在的行政区划做个简单比对。

广汉郡新都县:今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都区

广汉郡雒县:今广汉市,成都市金堂县

广汉郡什方县:今什邡市

广汉郡绵竹县:今绵竹市,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

广汉郡郪县:今绵阳市三台县

广汉郡梓潼县:今绵阳市梓潼县

广汉郡涪县;今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盐亭县,安县,北川

县,江油市

广汉郡葭明县:今广元市市中区,元坝区,朝天区,剑阁县

广汉郡白水县:今广元市青川县,陕西省宁强县

广汉郡广汉县:今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重

庆潼南县

广汉郡刚氐道:今绵阳市平武县东(广汉属国)

广汉郡甸氐道:今绵阳市平武县西,甘肃省文县西(广汉属国)广汉郡阴平道:今阿坝州九寨沟县,甘肃省文县东(广汉属国)西汉孝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

部(称十三州),行监察各郡国之职,改蜀地为益州,领八郡五十六县。广汉郡属益州,刚氐、甸氐、阴平三道划出,增置德阳县,辖十一县。由益州刺史治雒,雒县即为州治。

西汉孝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西汉外戚王莽摄政称假皇帝,将西汉十三州改为十二州。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立新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又改行了九州之制,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郡,部牧仍驻雒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占据蜀地建大成国,改就都郡为子同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遣吴汉伐蜀,公孙述被杀,大成国败亡。东汉恢复西汉旧制,复置益州和广汉郡,雒县仍为广汉郡属县,益州刺史仍治雒。

东汉孝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因羌人起义,威胁梓潼,广汉郡遂移治涪县。东汉孝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益州刺史张乔奉诏带兵,击退羌人,广汉郡移治雒县,雒县即为广汉郡治,又为益州治。

东汉孝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管,镇压各地叛乱,汉灵帝采纳宗室刘焉建议,赋予各州刺史兼地方军政权,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益州刺史郄俭赋敛烦扰激发民变,刘焉被封为益州牧,其间马相起义攻破雒县杀郄俭,后被贾龙所灭,刘焉即移治绵竹。朝廷内乱董卓专权后,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刘焉亦割据巴蜀,不再受朝廷节制。东汉孝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天降大火,

绵竹城毁,刘焉即移治成都,雒县仍为广汉郡治。

以上可以看出:

1、广汉郡始于公元前201年,雒县始于秦时立郡县;

2、公元117年,雒县即为广汉郡郡治,其间曾为益州州治之处;

3、雒县与广汉县在同一行政区划和同一级别,此广汉县的实际

地理位置在今四川遂宁和重庆一带。

英语中十二个月份名称的来 历

英语中十二个月份名称的来历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12 个月的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January——1月 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先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要眺望未来。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英语January,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 每年2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 3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 月,新年的开始。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 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ne——6月 罗马神话中的裘诺,是众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古罗马对她十分崇敬,便把6月奉献给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来命名6月。英语6月June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也有学者认为,Junius可能是个代拉丁家族中一个显赫贵族的姓氏。 July——7月 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 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语8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9月 老历法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拉丁文Septem 是“7”月的意思。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袭用旧名称来称呼9月。英语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10月 英语10月,来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历法改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古今名人名字的由来含义

古今名人名字的由来含义 姓名是中华文化的脉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历史上名字起得好的名人,人也惊艳,名也惊艳。下面让我们一起品味中国的名字艺术。 1、子,神国公嘉的后代,公嘉字文。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公子牙字叔,他的子就叫叔得臣。子也是近这种式为姓的。故姓。 为什么人们叫子为“老二”呢?原来,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国的一个将军,他原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仅有的一个儿子是个瘸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叔梁纥当然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又生下了子,叙梁纥以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因为子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所以人们又叫子为“老二”。 2、白,相传白到七岁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抓”时,抓了《诗经》这本书,这不但喜坏了他父亲,而且也难坏了他父亲。他想:如果儿子长大成了诗人,若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好名字岂不遗憾?于是,越往诗人的名声面想,越发对儿子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了,故此一拖多年没有定名。这年春天,白一家在家院中游玩,他父亲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绝诗,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他咏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就说:“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由你们母子二人续上吧。”白的母亲想了一会道:“火烧杏林红霞

落”,她的话音刚落,白就用手指树,脱白说道:“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听后,连声叫好,忽然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花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当即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白。 3、,1896年9月,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经过多曲折,在日本横滨中国革命志士少白的寓所,见到了文。文谈及革命时,其慷慨激昂之情,犹如深山虎啸。他俩被文的革命热情、见识和抱负深深感动,决心帮助文,并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忧,劝他暂时留驻日本。 文同意后,宫崎和平山就陪同文找旅馆。他们绕过日比谷公园,路过候爵府邸,来到“对鹤馆”旅馆,并由平山替文代笔登记。当时,文处于流亡之中,不便公开姓名身份。填写什么好呢?平山执笔踌躇一番,忽然想起刚才走过候爵府时看见的那块牌匾,于是就在旅馆簿上写下了“”两字。但按日本习俗,只是个姓,还得有一个适当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踌躇起来了。正在这时,文接过登记簿,在“”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樵”字,笑着对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这就是名字的由来。 4、迅,著名史学家候外庐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对迅之所以取名迅,作了如下解释:一般人把迅字解释为“快迅”,是不确切的。迅字《尔雅?释兽》云:“牝狼,其子激,绝有力,迅。”注云:“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缴”即激,从犬言兽性,从水言水性。都是激烈的意思。迅的,取自迅的母亲的姓。迅,古义的狼子。迅的字义可理解为牝狼一个有勇力的儿子。迅为什么要以狼子自居?他曾说过自己甘做封建制

中国省会和简称汇总

记忆各省简称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鲁晋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记忆我国的行政区域省份名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内台北上重天 香港澳门和台湾爱我祖国好河山 第1句: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2句:新疆,黑龙江,江西,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3句: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第4句:海南,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23个省份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和历史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和历史!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

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继续阅读全文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各个省(直辖市)名称和别称的由来源远流长,各具特色,读来使人对祖国的秀丽山川倍感亲切。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当时的“北平”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我国各个城市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公元5世纪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夏后氏后裔,故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宋代,党项族拓拔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创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这里设宁夏行省,始有宁夏之名。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宁”字作为简称。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保山市介绍导游词

云南保山市介绍导游词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而在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即由此通过。如果有兴趣于文化考察旅游,可以循着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去探寻古丝道马帮的足迹;您还可以从那被岁月磨蚀的车辙感受到抗战的惨烈。 从秦汉起,这里就居住着哀牢夷诸部族。在这儿你可以领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14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日暮西山之时,有深山村寨的袅袅炊烟引路,你徐徐迈入哀牢山寨,又能感受到另一番韵致。 走出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你会发现脚下延伸的是四通八达车流滚滚的现代化坦途,而当年悠然传响的马帮驮铃,也早被波音737啸遨蓝天的轰鸣惊得悄无声息;——穿行于楼林竞高的座座新城,你会发现曾被史家们称作西南一大都会的保山,其实高楼早已漫过了城垣,而腾冲这个集丝路商城、书香名里、著名侨乡、旅游胜地、翡翠超市于一体的极边第一城,更是路通财通,百兴无废,处处展露出开放城市的迷人风采;——检阅一个个珠玉般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高原坝子,你会惊喜地看到许多高规格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茶叶基地、咖啡基地、水果基地......异彩纷呈,赏心悦目,现代科学技术使永昌故地的五谷桑麻更加茁壮;——领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14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会得知傈僳汉子曾经用来狩猎谋生的强弓硬弩,早已变成了娱乐竞技的体育器材,而他们竖起的刀杆依然豪迈,爱水的傣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德昂的水鼓、彝家的大钹、苗家的芦笙敲的打的吹的全是心中的快乐......这就是保山,历史与现实往往貌离神合,难解难分。 有时,它们似乎相距很远很远,有时,它们又仿佛挨得很近很近。循着马可波罗、杨升庵、徐霞客等千古名士当年留连于斯的屐痕,人们不能不惊叹保山风物的精彩纷呈、瑰丽神奇:千年古道,拾不尽历史的遗珠;高山深菁,掩不住迷人的风景;陋室荒庙,曾隐高人俊士......这里不仅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世界级杰作——气象万千的高黎贡山、纵贯千里的怒江大峡谷、含浆入眠的腾冲火山、激情澎湃的热海奇观,还有悠悠历史熔铸的璀璨夺目的边地文化之链——从成批的古猿、古人类化石和数百处古文化遗址到九隆神话、哀牢遗迹;从汉唐的路渡堰营、古寺高塔到明清的索桥烽燧、亭台楼阁;从历史文化名城保山、腾冲的悠悠古韵到诸多历史文化名乡名村的质朴雅俗;从蜀汉名臣吕凯的《答雍书》、抗战县长张问德的《答田岛书》到明朝侍郎张南园的《漫录》、民国元老李印泉的《文征》;从杨升庵的状元楼到艾思奇的纪念馆......文物、古迹俯拾即是,名人、奇书代不断线...... 保山风物,蕴古国故郡数千年岁月之精华,聚怒水沧江数百里腴壤之孕育,历古而弥鲜,洋洋而为大观,不愧此地占九隆风景,其中萃三属人文.篇二:云南保山市导游词云南保山市导游词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而在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即由此通过。如果有兴趣于文化考察旅游,可以循着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去探寻古丝道马帮的足迹;您还可以从那被岁月磨蚀的车辙感受到抗战的惨烈。 从秦汉起,这里就居住着哀牢夷诸部族。在这儿你可以领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14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日暮西山之时,有深山村寨的袅袅炊烟引路,你徐徐迈入哀牢山寨,又能感受到另一番韵致。 走出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你会发现脚下延伸的是四通八达车流滚滚的现代化坦途,而当年悠然传响的马帮驮铃,也早被“波音737”啸遨蓝天的轰鸣惊得悄无声息;——穿行于楼林竞高的座座新城,你会发现曾被史家们称作“西南一大都会”的保山,其实高楼早已漫过了城垣,而腾冲这个集丝路商城、书香名里、著名侨乡、旅游胜地、翡翠“超市”于一体的“极边第一城”,更是路通财通,百兴无废,处处展露出开放城市的迷人风采;——检阅

英语中十二月份的由来

January——1月 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先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要眺望未来。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英语January,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 每年2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这 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 3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月,新年的开始。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

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ly——7月 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乊。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 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语8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名字的由来(作文16篇)(精美篇)

《名字的由来》 名字的由来作文(一): 名字的由来350字 中国的孩子习惯跟父同姓,我父亲姓滕,所以我也姓滕。我的名字是我在妈妈肚子里5个月的时候就取好了,是爸爸给我取的。远航是在2000年冬天那时正下着茫茫的大雪,我父母在温暖的小屋里看电视,他们看见广阔的大海上有一艘轮船,轮船上正飘着鲜红的中国五星红旗,站着威武的中国海军。这时爸爸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说不管我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远航。妈妈也觉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有好处,从此我就叫了滕远航。 我的爸爸妈妈期望我驾驶大轮船向大海前进。我期望我是一名海上特站队的队长,能够保卫国家,我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不论怎样我必须会努力去大海完成父母的心愿。 你此刻明白我的名字有什么秘密了吧,你们也说说你们的名字有什么秘密吧。 名字的由来作文(二): 名字的由来300字 我叫郑逸豪。郑是姓爸爸的姓,逸是飘逸的逸,英俊潇洒的意思。豪是英雄豪杰的豪,又勇敢又机智的意思。 我的名字还有其他三个。一是小马虎,因为我做事、写字、考试等都很马虎,十分容易犯大大小小的错误,所以爸爸常常严厉地批评我是个小马虎。 二是小憨憨,因为我的脸蛋胖乎乎的,说话的样貌憨憨的,做事情也懒洋洋的,所以妈妈常常摸着我的脸蛋,亲昵地叫我小憨憨。 三是旺崽小毛头,这是我姐姐给我起的名字,因为我小时候头上的头发可稀少啦,姐姐就把我的头发比喻成几根毛,所以我就有了这个小毛头这个绰号。 我的秘密已经告诉你们了,你们可千万别拿我的三个名字来开我的玩笑哦。 名字的由来作文(三): 名字的来历350字 小名字大好处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名字,每个名字都代表不一样的好处,都有一个动人的故

云南咖啡历史

云南咖啡历史 一千五百年前,咖啡的香味首先由非洲氤氲而起,一路飘向世界。几个世纪间,它以其独特的气质确立了至高的地位,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中国的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朱苦拉、弄贤寨、保山、滇越铁路等地理名词应该是云南咖啡起源的历史节点和关键词。它们记录了云南咖啡行走的每一个脚印。 1892 大理宾川朱苦拉(朱苦拉种植咖啡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892年,但有人认为是1902年,在关于云南咖啡的可考文献中,比较偏向1902年的说法) 第一粒咖啡种子在云南生根,应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来到大理宾川朱苦拉村进行传教活动,并入乡随俗地修建了一座当地建筑风格的教堂,这座教堂至今仍矗立在村子中心,成为地标性建筑。为了满足自己对咖啡的需求,田教父在教堂外种下第一粒咖啡豆。被种下的咖啡种子第一次在中国云南孕育出咖啡的生命。田教父教会当地村民种咖啡、喝咖啡、出售咖啡。从此,当地的村民开始有了自种、自磨、自饮咖啡的习惯,并延续到了今天。田教父也许不会想到,百年后他在传教事业中为了满足喝咖啡的欲望而播下的咖啡种子,它的影响力远胜天主教在的传播,这粒种子成为了云南咖啡历史之芽,开辟了云南咖啡种植的先河。 朱苦拉犹如世外桃源一般,避免了历史上各种纷争波及到这里,使得这些咖啡树得以保留下来。朱苦拉的村民们对咖啡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那个时期,村民们也没有砍过一棵咖啡树。 令人惋惜的是,田教父种植的这株咖啡树在1997年(一说是1984年)死于一场大雪中,但从这棵咖啡树上掉下来的种子仍生长在教堂外和村子附近,而现在由这株“老祖宗”繁衍的咖啡树已遍布朱苦拉村。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德宏弄贤寨 相比朱苦拉的咖啡传奇,关于云南景颇弄贤寨咖啡历史则很少有人提及,引种时间也众说纷纭。 《瑞丽市志》和《云南省志》是关于景颇弄贤寨咖啡引种历史可考的文献,两篇文献都指向弄贤寨最早引种咖啡的时间是1914年。在云南农业科院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黄俊雄、张星灿的《云南咖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也说明,1914年景颇族边民引入种植在瑞丽县弄贤寨,当时引进的目的是作为庭院栽培以供观赏。 但也有学者认为弄贤寨最早的咖啡引种时间是1893年。有史料记载,外国传教士欧文·汉森1890年到达中缅边境木巴坝传教,1890~1893年之间汉森在深入瑞丽景颇族地区交流时,把圣经译成克钦文(即景颇语),咖啡便是随基督教文化和教规与景颇文字的创立和传播而引入了瑞丽景颇族地区的。 或以引进观赏的名义、或与朱苦拉的咖啡种子命运类似,咖啡的种子在这片土地悄悄生长,虽然关于弄贤寨的咖啡历史经常被隐匿在大流中,但弄贤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云南咖啡

英语12个月份名称的由来

英语12个月份名称的由来 来源:日期:2008-02-29阅读2646 次作者:24EN_WORD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12 个月的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 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 , January €€1月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先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要眺望未来。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英语January,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 , February €€2月每年2 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 , March€€3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 月,新年的开始。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 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 , April €€4月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 ,

全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

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之意而得名 温州:以温峤岭为名,以其地自温峤以南恒温少寒,故名 舟山:因舟山群岛的主岛舟山得名,舟山本岛其“形如舟揖”,故名舟山 湖州:因地滨太湖得名 嘉兴:三国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野稻自生”以为祥兆,改名禾兴县。赤乌五年(公元242年)避太子和讳,更名嘉兴县,嘉兴之名由此始。据《水经·沔水注》:“吴黄龙三年,有嘉禾生卷县,改曰禾兴。后太子讳和,改为嘉兴。”此即嘉兴之名的由来。 绍兴: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以年号绍祚中兴之意得名。绍兴一名自此始 衢州:《元和郡县志》卷26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 丽水:丽水本名恶溪(今名好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皇朝因之,以为县名。 台州:唐武德五年置海州,次年改称台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盖因天台山为名”)为台州一名之始。 金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另一说境内有金华山(今长山)得名 福建省 福州:因州西北福山(今董峰山)为名 厦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在岛上建筑城堡,号厦门城,寓意大厦之门 泉州:“命名取州北主山清源山有孔泉,一名泉山也。”以山命名 漳州:处漳江之畔,因漳水得名 龙岩:以境内有龙岩山而得名 莆田:统名胜志·福建兴化府志胜》卷4:“旧说邑田多生蒲,故谓之蒲田。其后以邑时有水患,因去水从莆。” 三明:1956年由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三明县,取二县首字为名,今市命从县名 南平:民国《福建通志》卷2《沿革中》载:“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晋析为延平、宛平,殆取山川袤延,宛转中有平原之意。” 宁德: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城为县,从宁川、感德各取一字定名为宁德 江西省 南昌:《郡县释名》江西卷上:南昌府“府有南昌山。寓“昌大南疆”之意 九江:九江之名始见于《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 景德镇:以年号命名 萍乡:《元和郡县志》记载:以地多生萍草,因而得名 新余:《元和郡县志》卷28袁州新喻县;因渝水为名。1957年改为新余,取“余”与“喻”同音。 鹰潭:市内龙头山下有潭,潭深水急,相传常有老鹰在盘旋,故名鹰潭。镇因鹰潭而得名。市因镇为名。赣州:一因州治赣县而得名;另一说章、贡2江在州治合流之故。 吉安:吉安之名,源自元置吉安路,寓祥瑞之意,取吉州、安福首字得名 宜春: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以“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 抚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原辖区并为临川、南城、崇仁、邵武4县。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抚州从此定名 上饶:《郡县释名》江西卷上:“孙吴置上饶县,以其在饶州之上也,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广东省 广州:清同治《广东通志·舆地略》云:“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

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纲 1.1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保山市行政区域所辖的范围,包括隆阳区及腾冲、龙陵、施甸、昌宁四县,总面积19637平方公里。 1.2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有效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分近、中、远三期进行规划,其中近期为2004——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1.3 规划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18971-2003); 3、《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2001年4月);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8日); 6、《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建设部,GB50298—1999); 1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年); 11、《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0年2月); 12、《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1994年1月); 13、《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及云南省旅游局,2001年);

14、《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15、其它相关法律及规范标准。 1.4 规划原则 1、地域特色原则 突出其地方特色,尤其是异于云南省其它地区的地域特色,通过塑造特色旅游产品而后来居上。 2、市场导向原则 从分析市场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筛选、加工、设计、制作,规划、开发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3、可持续利用原则 规划既要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做到开发与保护的一致,现状与未来的一致,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12个月份的起源中英对照

在以往新概念三册的教学过程中,每每讲到octopus一词时,总不忘提一嘴其词根octo-表示“8”的含义,每次也都有好奇的声音会问:同样是octo-,为什么October就是“十月”,而非“八月”呢。借此机会,给感兴趣的童鞋们科普下1-12月英语单词的来历。 古罗马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也是爱折腾),成为1月和2月,而原来的1月和2月就成了3月和4月。以此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January---一月 来源于古罗马门神杰纳斯Janus。该神生两张脸,一张回顾过去,一张眺望未来。人们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 Januarywas named after the goal Janus. Janus was a strange god with two faces thatcould look in two directions. He could look forward and back at the same time, sohe was the god of beginnings and endings. January,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is a time at which one looks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and back to the old year. February——二月 每年2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Februarius菲勃卢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 The nameFebruary comes from a Roman celebration called Februarius and Februa is a kindof whip used on that occasion to 'punish' those females who are supposed to beinfertile. Toward the end of February, after the long winter months, peoplebegin to think of spring cleaning. This probably was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the month. March——三月 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古罗马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Mars,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据传玛尔斯是一位强壮的神,罗马人把它与雷鸣电闪联系在一起,因此玛尔斯的像头部总是被画上闪电。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省会及其简称的由来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省会及其简称的由来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北京 北京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

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或蒙)——呼和浩特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河南省各地市名称的由来

河南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河南现有127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可以看出,河南省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秦汉,二是隋唐,三是近现代。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一、与水有关的命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命名的规律如下: 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宜阳,在宜水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汝阳,在北汝河之北。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为阴”,故名。汝南县,得名于县城在汝水(今汝河)之南。还有内黄县,汉高帝九年(前198年)置县时,因当时习惯上以黄河以南为外,以北为内,黄河以南有外黄县,此地遂取名内黄县。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洛宁县,隋称永宁县,1914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淮滨县,1952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如: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范县境内古有范水,睢县境内有睢水,漯河市境内有漯河(沙、澧二河在此汇流形成河湾,内多螺坑,清代称漯河),淅川境内有淅水,唐河县境内唐河纵贯,扶沟县境内有洧水沟,潢川县境内有小潢河。 二、与山有关的命名 河南因山得名的县市有11个。其命名: 1.名称直接使用辖区内的山名。如:平顶山市内有平顶山,鲁山县内有鲁山,确山县内有确山,桐柏县内有桐柏山,方城县内有方城山。 2.取境内山名的一部分。罗山县名出自境内的小罗山,光山县名出自境内的浮光山,中牟县名来自境内的牟山(今已无存)。新密市,西汉置密县,因县境西南有密岵山,县名源此。1995年县改市时,因城区东移取名新密。 3.因山在县市的相对位置。南阳,因在“南山之南”得名。嵩县因地处嵩山之西,境内外方山传为嵩山起点,故名。 三、与地形、位置、交通有关的命名 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多样,位置重要,交通便利。这种地理形势在一些县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中也有所反映。因地形、位置得名的有:巩义市,原秦置巩县,因南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山河四塞,巩固不拔,故以巩名县,1991年改市。陕县,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 古典

高三2015届一轮复习测试卷十 古典诗词鉴赏(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蘩① 《诗经》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②,夙夜在公③。被之祁祁④,薄言还归⑤。 [注]①蘩:白蒿,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②被: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僮僮:形容首饰盛貌。③公:公庙。④祁祁:形容首饰舒散。⑤归:归寝。 (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诗歌最后四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繁忙劳作、无暇自顾的宫女形象。她或终日在池沼、山涧为公侯采蘩,或终日在公庙伺候,十分辛苦。 (2)对比手法。通过表现采蘩宫女发饰的变化,表现她们的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采蘩宫女的深切同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歌行 [汉]班婕妤[注]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班婕妤:西汉扶风人。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妃嫔的称号)。后来遭到赵飞燕的诽谤,从此失宠。此诗作于失宠之后。 (1)诗歌中“扇”这一意象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诗歌中的女诗人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1)①“扇”是诗歌的线索,使诗歌内容紧凑。②女诗人以扇喻己,借物抒情,使诗歌含蓄蕴藉。通过表现“扇”的命运,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由受宠到失宠的遭遇。 (2)相同点:都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最终都被遗弃。不同点:①身份地位不同。女 诗人贵为妃嫔,深居宫中,追求的是皇上的爱情;而《氓》中女主人公只是普通百姓。②被遗弃后的表现不同。女诗人被遗弃后,只是怨恨;而《氓》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表现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青草湖① [南朝]阴铿② 洞庭春溜③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④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⑤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⑥能航? [注]①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是洞庭湖南部水域的一部分,湘江、汨罗江水由此汇入洞庭湖。②阴铿:南朝诗人。曾仕梁、陈两朝,经历了政权迭变。③溜: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涨水。④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⑤迥:远。⑥讵:岂,怎。 (1)“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中“逗”“息”二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逗”是停止、逗留的意思。行舟好像停在水天之际的树梢上,形象地表现出舟行水面的情态。“息”是休息的意思。飞鸟没有足够的力量飞过湖面,不得不在高高的桅杆顶休息。这两个字的使用,突出了湖面之浩瀚无际。 (2)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瑰丽景色的喜爱和赞叹,对前途艰险的感慨。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1)刘诗是怎样突出牡丹的特点的?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