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复习要点教案资料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教案资料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教案资料

近几年交大结力真题分析~(个人总结)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经常与桁架一起出题,顺便求其内力

二:已知受力,绘制弯矩剪力图

三:静定结构位移计算,一般加有弹簧或者移动支座四:力法,一般都是对称的图形,让你利用对称性五:位移法,还是对称,一般都有条黑线(EI无限大),难点就在于刚体只能平动和转动,而转动的时候会引起转角……还得靠你自己去练习,掌握了一点都不难。

六:影响线,不多说了,送分题

七:直接画出某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表面上是画图,其实是多次利用力矩分配法,对刚结点的弯矩多次分配,画出简图,看似容易的题,其实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因此,大家必须多练习,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

好多欲考土建的研友都纠结与结构力学该如何复习,下面我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希望对土建人有所帮助,尤其是跨考土建的同学。

一、谈谈跨考土建。

我是跨考土建,而且跨度较大,之前只学过材料力学。我想考的专业要求是结构力学,对于这个没接触过的学科真的有些发憷,但是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各位应该有同样的感觉吧——本科课程都是一周就可以突击考试,上课也不听,所以自学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是付出要多一些。

二、结构力学的学习

接触一门从未有印象的学科,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最重要,当时把指定书目(李廉锟版)结构力学认真学了一遍,发现什么都不会,例题勉强看的懂,课后习题干脆都不会,我也想过是否继续,为了心仪的专业,就豁出去了。第一遍学校课本用了2个月,期间困难很大,到本校的土木学院找老师帮忙,结构力学老师居然退休了。。。我靠,整个学校没有结构力学老师,我日!没办法,硬头皮自学。

6月份时发生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选到了一遍优秀的练习册。我当时想买一本练习册,

看中了当当上一本很厚的练习册(于玲玲版),买回来后直接研究它,课本的课后题不会就不做了。就这样边研究练习册边在书上查找概念就行消化,最痛苦的两个月结束了,我把练习册做了一遍,好多问题没有明白,一本好的练习册可以节省你的时间,为你归纳好了概念等,如力法,它将各种题型分布展开,里面都是各大名校的真题,做到清华、同济、哈工大的真题确实有难度。自学结构力学需要具备归纳方法的能力,当时有一个话剪力图的问题,我做了近10道题后才总结出一种简便方法,后来问了一位某校研友,这个简便方法居然是他们老师讲过的,我就这样走了很多弯路,印象也很深,不见得是坏事。

做完一遍练习册后,我重新回到课本,发现课后题忽然变得很简单了,看来居高临下的复习法虽说有风险,但是效果不错。就这样花了半个月时间把课后习题做了,仍然有一些不会的,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到了10月份,练习册已经做完了3遍,里面的真题差不多可以理解很多了,自己感觉考110+有希望了。11月份时,专业课时间减少,政治时间增多,开始研究真题和继续做练习册。做完这本练习册后,发现真题难度完全可以接受,毕竟与清华、同济差一些。12月末,练习册做了第4遍,彻底搞定了很多问题,自己认为130以上不是问题了,因为结构力学知识点很整,学好后基本不会遇到无法下笔的题。最终的分数还是很满意的,专业课考的比较简单,但是学完这本练习册后,完全可以胜任同济、浙大的考题。最后还是有一道大题还是没会,是从没见过的题型,其他的题基本上都正确,这就是多做题的好处,可以锻炼心境,一次成型。

自学路很痛苦,苦尽甘来的感觉很令人回味。跨考的专业课不是问题,即使本科学过的,也不能轻敌,毕竟考研题与本科期末考试的题差别是相当大的,稳扎稳打,重点打基础,逐个突破知识点,答出高分是很可能的。相信想考土建的同学大部分都有力学基础,一定可以复习得更好。

下面由辉哥(落魄小男孩)进行补充,更具价值

我来补充一点(不喜勿喷),买辅导资料结合自己报考的学校来考虑,一般而言,清华、北航、哈工大、浙大等学校的结构力学题目陷阱多、杆件复杂,复习的时候适合用于玲玲的书,其他学校的比如北交,适合用石志飞老师编写的书。。。

千万别小看课本,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一些方法,其实杆件分析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杆件复杂一些(尤其是超静定结构),学会了方法,一切不在话下。。。

1.杆件的几何组成分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有几个重要原则,不要死记,想清楚每个原则是怎么得出来的,尤其是无穷远虚铰。。。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杆件拆分、杆件等效等等等等。。。

2.静定结构内力图,送分的题目,原则就是截面静力平衡,记住一个弯矩图的斜率(算正的)是剪力的绝对值,再根据顺正逆负判断正负号。。。

3.静定结构的位移,根据单位力法,考察的是内力图的画法和叠加算法。。。

4.力法,关键是判断出是几次超静定。。。有一个要注意的,有二力杆件的,如果把二力杆件截断,假如在二力杆件的两端添加一对力的话,相当于拿掉了二力杆件,那么原二力杆件不算做基本体系的一部分,等号右边不为零(非无穷刚度),如果选一个截面截断,而原二力杆件要算作基本体系的一部分的话(重力忽略),那么等号右边绝对为零。。。

5.位移法,关键是分析出有几个未知量,这个最容易掉进陷阱!不要想当然的看表面,得本着力的作用效果等效的原则,在杆件与地面的连接处也许有陷阱!判断出了未知量的个数,剩下的就好办了。。。有一个弯矩剪力图表要记住,牢牢的记住(其实只需记住弯矩,剪力的可以迅速推导出来)。。。对于有无穷刚的,记住一点,无穷刚杆件的固定端不算做角位移,然后无穷刚固定端有线位移的,另一端非无穷刚杆件一定既有线位移又有角位移(一端固定端,一端无剪力双链杆例外,这时只有角位移)。。。最后叠加画出内力图。。。

6.超静定结构位移,单位力法叠加的时候,单位力只需加在任意一静定结构上,减少计算量。。。

7.力矩分配法,这个不难,根据步骤一步步来即可,计算要仔细。。

8.影响线,可以说白送分的题目,拓展到最不利荷载位置求最值问题,这个课本上说的很明白,大家仔细看看就能看懂。。。

9.不计算直接画内力图的草图,这个一般而言是先大概画出杆件的变形曲线,根据变形曲线判断出哪端受拉哪端受压。。。我当时复习的时候细分了三种情况(但是很遗憾,资料全送人了,回忆的断断续续,等我拿回了资料再一并奉上)。。。

好吧,我承认我是根据北交的题目来说的,其实还有矩阵位移法、动力学等等,但北交不考,所以我不会了,呵呵。。。

回忆版的,肯定有不足之处,大家见谅。。。

我报考结构工程专业,初试成绩352分。说实话复试时我挺担心的,因为我是女生,又是外地外校考生,本科学的专业是工程力学,可以说真的一点优势都没有。当看到复试成绩排名名单的那一刻,我居然觉得自己被拟录取是因为比较幸运,可能是看惯了周围这样那样考研失败的身影吧。虽然名次比较靠后,估计没有奖学金,但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确有些话,经验也好,前车之鉴也罢,想跟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说说。

一、专业课复习

初试结构力学

据我所知,北京交大没有所谓的专业课补习班,我的资料有三个:李廉锟版结构力学课本;石志飞老师写的结构力学考研及真题详解;00-09的结构力学真题。我本科学的是龙驭球版的结构力学,不谈哪个

版本的结构力学更好,我9月买了李廉锟版的结构力学后直接看它,边看课本边做课后习题,开始时没有答案,后来同学从网上找到传给了我。习题好多,我挑着做的,也有好多不会的,当时没有深究,就是大概的过了一下。看完课本我开始做石志飞老师写的结构力学考研及真题详解,这时由于花好多精力复习其他科,到了11月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就直接做考研真题了。做了00-09的真题,我是这样理解北交大的结构力学的,比起其他学校来,北交大不考矩阵位移法和结构动力学,出题的范围还是比较小的,但是范围小不代表难度小,相对其他学校的题目,北交大出题的难度会大一点,比如影响线的题目会考位移影响线,位移法的题目会考到无穷刚,还会考到变形曲线,但是如果把握住了做这些题目的方法的话还是不难的,比如今年,很多人的结构力学的分数还是很高的,我也考了146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认真做真题就好了。以上我说的资料,李廉锟版结构力学课本;石志飞老师写的结构力学考研及真题详解大家都可以从网上买到,李廉锟版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和结构力学历年真题大家也都可以从论坛上找到。

复试钢筋混凝土

我是知道初试成绩以后,又晃荡了几天,才开始复

习的,其实可能还算复习的比较早的,但是也有人寒假就开始复习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初试考的不错,又或者不管考的怎么样都想提前为复试准备,那早点复习肯定是有好处的。资料呢我就看了北交大规定的四校合编的钢筋混凝土(上)课本,做了做课后习题,这个答案我是没找到;还有师兄给我的钢混真题,我会以附件传上来,当时论坛上也有卖钢混试题的,我没买。今年钢混的题目我不太记得了,但是我觉得自己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看的还是不够仔细,导致考试时有的填空选择简答题拿不准答案是什么。

专业课面试

今年专业课面试是抽三个题目,我抽到的还都不太难。力学的是:平截面假定是什么。钢混是: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钢结构的是关于工字钢的焊缝的,记不清了,我没答上来。后面老师看我是力学的,又补充了几个问题,一个是矩阵位移法和有限元的区别,还有一个关于结构动力学的,我都没答上来,悲剧了,呵呵。

二、联系导师

我初试成绩下来就给导师发邮件,还添加了本科成绩单和个人简历的附件,虽然导师不一定看,但是个

人建议成绩下来就联系导师,联系总是比不联系的好。

三、英语

听力

准备复试时我听了几个六级的听力,自认为还可以,可是复试听力时我彻底灰心了,完全听不懂。都是选择题,跟六级形式差不多。首先是语速的确比六级快,基本上反应不过来。其次呢,平时听听力都是戴耳机听,四六级考试也是戴耳机听,复试时的听力是喇叭外放的,感觉不太习惯,抓不住声音似的。不过考完了大家感觉都完全听不懂,所以不用过于担心。面试

老师先让我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又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个是接下来读研时如何学习,一个是读研有哪些缺点,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缺点,就回答说i dont think there are disadvantages ......然后老师就都笑了。其实面试时老师都不怎么抬头看学生,所以不要紧张哦。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笔者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最后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前言 结构力学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不但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而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结构力学的先修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力学等,作为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联系基础力学课程与工程设计课程的纽带,是从力学基本理论过渡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重要桥梁。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抗震结构设计、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在设计或施工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基础。因此,想要学生将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扎实,结构力学这门课程必须学好,这就对我们结构力学的教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将从这些问题着手,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该课程的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结构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少 在教育部大力推行“大土木”专业背景下,学生的课程数量大幅

增加,导致各专业课分配到的课时不可避免的减少,结构力学也不例外。而结构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杆系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具有内容较多,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化等特点。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必须细细讲授,要耗费大量课时,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相当突出。因此,必须增加结构力学课程的学时。 (二)内容繁琐、零乱 在目前的结构力学的培养方案中,有一些内容较为繁琐、零乱。例如在理论力学中,桁架杆的内力计算已经被讲授过,而结构力学又要重新再讲一次,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衔接,导致学生上课一头雾水。而像矩阵位移法这类本科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很少被运用到的内容,大纲却要求重点讲授,不仅浪费课时,也浪费学生学习的精力。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 (三)内容抽象 结构力学研究计算的是结构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内力的计算及位移的计算。由于内力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感性的认识,学生很容易将内力等概念混淆,造成对知识点的模糊。且由于课程的内容抽象,这就造成学生在接触到这门课程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者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怎样去学习”、“知识点该如何运用”、“如何分析力学模型”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自然而然缺乏对结构力学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后不知道学习结构力学对今后工作有何帮助。

结构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 (A )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B )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 (C )几何瞬变体系 (D )几何常变体系 第1题 2.图示外伸梁,跨中截面C 的弯矩为( ) A.7kN m ? B.10kN m ? C .14kN m ? D .17kN m ? 第2题 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三铰拱( ) A.有水平推力 B.无水平推力 C.受力与同跨度、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完全相同 D.截面弯矩比同跨度、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的弯矩要大 4.在线弹性体系的四个互等定理中,最基本的是( ) A.位移互等定理 B.反力互等定理 C.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D.虚功互等定理 5.比较图(a)与图(b)所示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叙述正确的为( ) A.内力相同,变形不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C.内力不相同,变形不相同 D.内力不相同,变形相同

第5题 6.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 A.内力 B.应力 C. 刚体位移 D.变形 。 7.图示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求解时取半刚架为( ) A.图(a ) B.图(b ) C.图(c ) D.图(d ) 题7图 图(a ) 图(b ) 图(c ) 图(d ) 8.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系数k ij =k ji 反映了( ) A.位移互等定理 B.反力互等定理 C.变形协调 D.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9.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目是( ) A .2 B .4 C .6 D .8 第9题 第10题 10.FP=1在图示梁AE 上移动,K 截面弯矩影响线上竖标等于零的部分为( ) A .DE 、AB 段 B .CD 、DE 段 C .AB 、BC 段 D .BC 、CD 段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刚片用一个铰和_________________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FH 等于_______________。 q q (a) (b)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教案资料

近几年交大结力真题分析~(个人总结)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经常与桁架一起出题,顺便求其内力 二:已知受力,绘制弯矩剪力图 三:静定结构位移计算,一般加有弹簧或者移动支座四:力法,一般都是对称的图形,让你利用对称性五:位移法,还是对称,一般都有条黑线(EI无限大),难点就在于刚体只能平动和转动,而转动的时候会引起转角……还得靠你自己去练习,掌握了一点都不难。 六:影响线,不多说了,送分题 七:直接画出某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表面上是画图,其实是多次利用力矩分配法,对刚结点的弯矩多次分配,画出简图,看似容易的题,其实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因此,大家必须多练习,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 好多欲考土建的研友都纠结与结构力学该如何复习,下面我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希望对土建人有所帮助,尤其是跨考土建的同学。 一、谈谈跨考土建。 我是跨考土建,而且跨度较大,之前只学过材料力学。我想考的专业要求是结构力学,对于这个没接触过的学科真的有些发憷,但是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各位应该有同样的感觉吧——本科课程都是一周就可以突击考试,上课也不听,所以自学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是付出要多一些。 二、结构力学的学习 接触一门从未有印象的学科,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最重要,当时把指定书目(李廉锟版)结构力学认真学了一遍,发现什么都不会,例题勉强看的懂,课后习题干脆都不会,我也想过是否继续,为了心仪的专业,就豁出去了。第一遍学校课本用了2个月,期间困难很大,到本校的土木学院找老师帮忙,结构力学老师居然退休了。。。我靠,整个学校没有结构力学老师,我日!没办法,硬头皮自学。 6月份时发生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选到了一遍优秀的练习册。我当时想买一本练习册,

(完整版)结构力学问答题总结

概念题 1.1 结构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表现在:(1) 在动力分析中要计入惯性力,静力分析中无惯性力;(2) 在动力分析中,结构的内力、位移等是时间的函数,静力分析中则是不随时间变化的量;(3) 动力分析方法常与荷载类型有关,而静力分析方法一般与荷载类型无关。 1.2 什么是动力自由度,确定体系动力自由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定体系在振动过程中任一时刻体系全部质量位置或变形形态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个数,称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质点处的基本位移未知量)。确定动力自由度的目的是:(1) 根据自由度的数目确定所需建立的方程个数(运动方程数=自由度数),自由度不同所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2) 因为结构的动力响应(动力内力和动位移)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密切关系,而动力特性又与质量的可能位置有关。 1.3 结构动力自由度与体系几何分析中的自由度有何区别? 答:二者的区别是:几何组成分析中的自由度是确定刚体系位置所需独立参数的数目,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体系能否发生刚体运动。结构动力分析自由度是确定结构上各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数目,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结构振动形状。 1.4 结构的动力特性一般指什么? 答: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指: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动力特性是结构固有的,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体系的基本参数(质量、刚度)

所确定的、表征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量。动力特性不同,在振动中的响应特点亦不同。 1.5 什么是阻尼、阻尼力,产生阻尼的原因一般有哪些?什么是等效粘滞阻尼? 答:振动过程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 产生阻尼的原因主要有:材料的内摩擦、构件间接触面的摩擦、介质的阻力等等。当然,也包括结构中安装的各种阻尼器、耗能器。阻尼力是根据所假设的阻尼理论作用于质量上用于代替能量耗散的一种假想力。粘滞阻尼理论假定阻尼力与质量的速度成比例。粘滞阻尼理论的优点是便于求解,但其缺点是与往往实际不符,为扬长避短,按能量等效原则将实际的阻尼耗能换算成粘滞阻尼理论的相关参数,这种阻尼假设称为等效粘滞阻尼。 1.6 采用集中质量法、广义位移法(坐标法)和有限元法都可使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它们采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答:集中质量法: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质量。质量集中后,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质,称为“无重杆”。 广义坐标法:在数学中常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微分方程,在结构动力分析中,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这就是广义坐标法的理论依据。所假设的形状曲线数目代表在这个理想化形式中所考虑的自由度个数。考虑了质点间均匀分布质量的影响(形状函数),一般来说,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223小题) 1。结构的类型若按几何特征可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A) 2、狭义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板、壳结构(B)。 3 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A) 4、单刚节点相当于三个约束。(A) 5、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A 6、超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B。 7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A 8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可变体系。B 9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10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11链杆相当于两个约束。B 12 平面上的自由点的自由度为2 A 13 平面上的自由刚体的自由度为3 A 14 铰结点的特征是所联结各杆可以绕结点中心自由转动。A 15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A 16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B 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静定结构。B 18刚结点的特征是当结构发生变形时汇交于该点的各杆端间相对转角为零。A 19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瞬变体系。A 20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21 一个刚结点相当于3个约束。 22 一个连接3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A 23 一个铰结三角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4 一个铰结平行四边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B 25 一根曲杆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6 一个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B 27 任意体系加上或减去二元体,改变体系原有几何组成性质。B 28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29 平面几何可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30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1对平行链杆,其他2铰的连线与该对链杆不平行,则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A 31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三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B 32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2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A 33 一个单铰相当于一个约束。B 34 进行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时,若体系通过三根支座链杆与基础相连,可以只分析体系内部。B 35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两个虚铰在无穷远处,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可变。B 36 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为静定结构。B 37 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8 超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9 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静定结构。B 40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超静定结构。B 4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A 42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A 43 力的合成遵循三角形法则。A 44 力偶没有合力。A 45 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A 46 力偶可以和一个力平衡。B 47 力偶对物体既有转动效应,又有移动效应。B 48 固定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B 49 可动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能够转动,但不能沿链杆方向移动。A 50 结点法求解桁架内力应按照结构几何组成相反顺序来求解。A 51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可得到无数解答。A 5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B 5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A 54 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B 55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A 56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A 57 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两个约束。A 58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59 桁架是“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直杆、铰结体系”。A 60桁架结构的内力有轴力。A 61 拱的合理拱轴线均为二次抛物线。B 62无铰拱属于超静定结构。A 63 三铰刚架和三铰拱都属于推力结构。A 64 简支刚架属于推力结构。B 65 三铰拱属于静定结构。A 66 相同竖向载荷作用下,同跨度拱的弯矩比代梁的弯矩大得多。B 67 桁架结构中,杆的内力有轴力和剪力。B 68 竖向载荷作用下,简支梁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A 69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B 70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的水平推力与拱高成正比。B

结构力学教案--力法3

15.3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二) 一次超静定钢架 【例】作图 (a)所示连续梁的内力图。EI 为常数。 【解】(1) 选取基本结构 此结构为一次超静定梁。将B 点截面用铰来代替,以相应的多余未知力X1代替原约束的作用,其基本结构如图 (b)所示。 (2) 建立力法方程 位移条件:铰B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应等于原结构B 点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由于原结构的实际变形是处处连续的,显然同一截面两侧不可能有相对转动或移动,故位移条件为B 点两侧截面相对转角等于零。由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如下 δ11X1+Δ 1P=0 (3)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分别作基本结构的荷载弯矩图MP 图和单位弯矩图M1图,如图19.13(c)、(d)所示。 利用图乘法求得系数和自由项分别为 (4) 求多余未知力 将以上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得 (5) 作内力图 ① 根据叠加原理作弯矩图,如图 (e)所示。 ② 根据弯矩图和荷载作剪力图,如图 (f)所示 11212(11)233l l EI EI δ=???= 2 1(32)48P P ql l EI +?=- 2 112(32)0348(32)32 l P ql l X EI EI P ql l X +-=+=

15.3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三) 铰接排架 【例】计算图 (a) 所示排架柱的内力,并作出弯矩图。 【解】(1) 选取基本结构 此排架是一次超静定结构,切断横梁代之以多余未知力X1得到基本结构如图 (b)所示。 (2) 建立力法方程 δ11X1+Δ 1P=0 (3)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分别作基本结构的荷载弯矩图MP 图和单位弯矩图M1图如图 (c)、(d)所示。 利用图乘法计算系数和自由项分别如下 (4) 计算多余未知力 将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得 解得 X1=-5kN (5) 作弯矩图 按公式M=M1X1+MP 即可作出排架最后弯矩图如图 (e)所示。 13521760 033X EI EI +=

结构力学(上)复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上)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 ) A. 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 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 瞬变; D. 常变。 2. 图示桁架的零杆数目为:( d ) A. 6; B. 7; C. 8; D. 9。 3. 图 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 A.图 b; B.图 c ; C.图 d ; D.都不对。 4、下图所示的体系是( A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几何瞬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但不是几何瞬变体系。 5、如图所示的结构在外力作用下,CD杆D端的剪力(B)

A B. C. D. 6、如下图所示结构,若支座B 产生位移,则该结构将( C ) A 不产生位移; B 产生内力; C 不产生内力; D 产生变形。 7、用力法解图4所示结构的未知量个数为( C ) A 5个; B 6个; C 9个; D 12个; 8、位移法方程的实质是( A ) A 平衡方程; B 位移方程; C 物理方程; D 衡方程与位移方程。 9、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10、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b ) A.ch; B.ci; C.dj; D.cj. 11、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b )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12、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c ) A.FPl 3 /(24EI); B. FPl 3/(!6EI); C. 5FPl 3/(96EI); D. 5FPl 3/(48EI). 二.填空题: 1.图1所示体系是______几何瞬变体系____体系,它有___1__个多余约束。 A l /2 l /2 EI 2EI F P a d c e b f g h i k l F P =1 1 j F p /2 M 2a 2a a a a a A F p /2 F p /2 F p /2 F p F p

结构力学教案-力法1

15.1 力法: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本章主要介绍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力法。介绍如何选择力法的基本结构、建立力法典型方程,以求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重点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的选择方法和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三方面因素。同时对一些特殊结构,如:对称结构、两铰拱等也作了基本的介绍。 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的数目称为超静定次数。判断超静定次数可以用去掉多余约束使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的方法进行。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去掉一根支座链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2) 去掉一个铰支座或拆去联结两刚片的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 (3) 将固定端支座改成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成单铰联结,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4) 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或切开刚性联结等于去掉三个约束。 按所去掉的约束数目可以很简便地算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如从原结构中去掉n 个约束结构就成为静定的,则原结构称为n次超静定结构。 15.2.1 力法的基本原理 图19.7(a)所示为一次超静定梁,EI为常数。图中虚线表示梁在受力后的弹性变形情况。由图中可见梁A端的线位移及角位移为零,B端竖向位移也为零。现拆去多余约束B端的支座链杆并用多余未知力X1代替B端的约束对原结构的作用,得到如图19.7(b)所示静定梁。这种去掉多余约束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原结构的基本结构,待求的多余未知力X1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基本结构在B端不再受约束限制,因此在外力P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向下(图19.7(c)),在X1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向上(图19.7(d))。显然在二者共同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将随X1的大小不同而异,由于X1是取代了被拆去约束对原结构的作用,因此基本结构的变形位移状态应与原结构完全一致,即B点的竖向位移Δ1必须为零,也就是说基本结构在已知荷载 与多余未知力X1共同作用下;在拆除约束处沿多余未知力X1作用方向产生的位移应与原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3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5 学时数:8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3)熟练掌握杆件结构的支座分类和结点分类; (4)理解荷载的分类。 2、教学内容 (1)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Δ结构计算简图 (3)Δ结构分类 (4)荷载分类 第二章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3)应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 (4)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目的 (2)*运动自由度概念 (3)Δ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 (4)Δ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三章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形状特征; (2)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 (3)应用截面法求解静定结构,绘制其内力图; (4)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按几何组成分类。应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会计算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即复杂桁架。 (5)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理解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及其特征; (6)理解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各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 2、教学内容 (1)Δ静定梁 (2)Δ*静定钢架 (3)*三铰拱 (4)Δ静定桁架和静定组合结构 (5)静定结构基本性质和受力特点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3)理解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4)熟练掌握荷载产生的位移计算; (4)应用图乘法求位移。 2、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计算简图:在计算结构之前,往往需要对实际结构加以简化,表现其主要特点,略去其次要因素,用一个简化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杆件的简化:常以其轴线代表 B 、支座和节点简化: ①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 ②铰节点、刚节点、组合节点。 C 、体系简化:常简化为集中荷载及线分布荷载 D 、体系简化:将空间结果简化为平面结构 2、结构分类: A 、按几何特征划分:梁、拱、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悬索结构。 B 、按内力是否静定划分: ①静定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 ②超静定结构:只靠平衡条件还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还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才能确定。 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体系种类 A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形状和位置均能保持不变;通常根据结构有无多余联系,又划分为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和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在很小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机械运动,不能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常具体划分为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 2、自由度:体系运动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方程式数目或者说是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3、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成为联系(或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可因加入的联系而减少,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成为一个联系 ①一个链杆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成为一个联系。②一个单铰为两个联系。 4、计算自由度:)2(3r h m W +-=,m 为刚片数,h 为单铰束,r 为链杆数。 A 、W>0,表明缺少足够联系,结构为几何可变; B 、W=0,没有多余联系; C 、W<0,有多余联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仍不确定。 5、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A 、三刚片规则: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B 、二元体规则:在一个刚片上增加一个二元体,仍未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C 、两刚片原则: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6、虚铰:连接两个刚片的两根链杆的作用相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虚铰在无穷远处的体系分析可见结构力学P20,自行了解。 7、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为特征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三、静定梁与静定钢架 1、内力图绘制: A 、内力图通常是用平行于杆轴线方向的坐标表示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

结构力学(二)教案

第一章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结构的定义:由基本构件(如拉杆、柱、梁、板等)按照合理的方式所组成的构件的体系,用以支承荷载并传递荷载起支撑作用的部分。 注:结构一般由多个构件联结而成,如:桥梁、各种房屋(框架、桁架、单层厂房)等。最简单的结构可以是单个的构件,如单跨梁、独立柱等。 二、结构的分类:由构件的几何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类 1.杆件结构——由杆件组成,构件长度远远大于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如梁、柱、拉压杆。2.薄壁结构——结构的厚度远小于其它两个尺度,平面为板曲面为壳,如楼面、屋面等。3.实体结构——结构的三个尺度为同一量级,如挡土墙、堤坝、大块基础等。 三、课程研究的对象 ?材料力学——以研究单个杆件为主 ?弹性力学——研究杆件(更精确)、板、壳、及块体(挡土墙)等非杆状结构 ?结构力学——研究平面杆件结构 四、课程的任务 1.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以保证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部分不致发生相对运动。探讨结构的合理形式,以便能有效地利用材料,充分发挥其性能。 2.计算由荷载、温度变化、支座沉降等因素在结构各部分所产生的内力,为结构的强度计算提供依据,以保证结构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 3.计算由上述各因素所引起的变形和位移,为结构的刚度计算提供依据,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致发生过大变形,从而保证结构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1-2 结构计算简图 一、计算简图的概念:将一个具体的工程结构用一个简化的受力图形来表示。 选择计算简图时,要它能反映工程结构物的如下特征: 1.受力特性(荷载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 2.几何特性(构件的轴线、形状、长度) 3.支承特性(支座的约束反力性质、杆件连接形式) 二、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原则 1.计算简图要尽可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特点 ..............,使计算结果安全可靠; 2.略去次要因素,便于 ..。 ..分析和 ...计算 三、结构计算简图的几个简化要点 1.实际工程结构的简化:由空间向平面简化 2.杆件的简化:以杆件的轴线代替杆件 3.结点的简化:杆件之间的连接由理想结点来代替 (1)铰结点:铰结点所连各杆端可独自绕铰心自由转动,即各杆端之间的夹角可任意改变。不存在结点对杆的转动约束,即由于转动在杆端不会产生力矩,也不会传递力矩,只能传递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第2题2.图示外伸梁,跨中截面C的弯矩为( ? m D.17kN m

题7图图(a)图(b)图(c)图(d)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系数k ij=k ji反映了() A.位移互等定理 B.反力互等定理 第9题第10题 10.FP=1在图示梁AE上移动,K截面弯矩影响线上竖标等于零的部分为().DE、AB段B.、DE段C.AB、BC段D.BC、CD段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两刚片用一个铰和_________________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第3题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 .静定结构在荷截作用下,当杆件截面增大时,其内力____________。 D处的纵标值y D为_________。 第6题第7题 7.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基本未知量最少是_________个。 8.图示结构用力法计算时,不能选作基本结构的是______。

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D 4m N/m EI 10kN/m A B C D 2EI EI 4m 2m 4m G F EI 10k N /m C F l ql 12 2 G A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D 3. A 4.D 5.A 6.C 7.D 8.B 9.C 10.C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不通过此铰的链杆 2. FP/2(→) 3.l θ(↓) 4. 刚体体系虚功原理 5.不变 6.-1/2 7.6 8.(c ) 9.反对称 10.无侧移的超静定结构 三、问答题:(共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求变截面梁和拱的位移时可否用图乘法? 答.图乘法的应用条件:1)杆轴线为直线,2)杆端的EI 为常数3)MP 和M 图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否。(7分) 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与各杆件的刚度相对值有关,而与它们的刚度绝对值无关,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仅受荷载作用的超静定结构,其内力分布与该结构中的各杆刚度相对值有关;而受非荷载因素作用的超静定结构,其内力则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7分) 四、计算题. (1、2题8分,3题10分,4、5题12分,4题共计50分) 1.图示桁架,求1、2杆的轴力。 解:F N1=75KN ,F N2=2 13 5 KN 2.图示刚架,求支座反力,并绘弯矩图。 解:F Ay =22KN (↓)F Ax =48KN (←)F By =42KN (↑) 最终的弯矩图为: 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为常数。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课程编号:060111 学时数:60 其中实验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6.0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培养结构工程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1章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1.2荷载的分类 了解荷载的分类。 1.3 结构的计算简图 掌握计算简图的绘制原则;掌握简图的简化要点。 1.4 支座和结点的类型

1.5 结构的分类 熟悉杆件结构的分类。 第2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2.1 概述 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分清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 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理解掌握自由度和联系的概念。 2.3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熟练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及其应用;正确、灵活地运 用基本规则对一般体系进行几何构造分析。 2.4 瞬变体系 了解瞬变体系的概念。 2.5 机动分析示例 2.6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理解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重点】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 【难点】运用几何组成规律进行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第3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3.1单跨静定梁 正确运用截面法和内力微分关系求解静定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 和内力。 3.2 多跨静定梁 熟练掌握静定多跨梁的所有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重点】判断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求解内力的顺序。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附件2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D 3. A 4.D 5.A 6.C 7.D 8.B 9.C 10.C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不通过此铰的链杆 2. FP/2(→) 3.l θ(↓) 4. 刚体体系虚功原理 5.不变 6.-1/2 7.6 8.(c ) 9.反对称 10.无侧移的超静定结构 三、问答题:(共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图乘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求变截面梁和拱的位移时可否用图乘法? 答.图乘法的使用条件:1)杆轴线为直线,2)杆端的EI 为常数3)MP 和M 图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否。(7分) 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和各杆件的刚度相对值有关,而和它们的刚度绝对值无关,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仅受荷载作用的超静定结构,其内力分布和该结构中的各杆刚度相对值有关;而受非荷载因 素作用的超静定结构,其内力则和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7分) 四、计算题. (1、2题8分,3题10分,4、5题12分,4题共计50分) 1.图示桁架,求1、2杆的轴力。 解:F N1=75KN ,F N2= 2135-KN 2.图示刚架,求支座反力,并绘弯矩图。 解:F Ay =22KN (↓)F Ax =48KN (←)F By =42KN (↑) 最终的弯矩图为: 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为常数。 一、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图示体系为(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第1题 第2题 2.图示外伸梁,跨中截面C 的弯矩为( ) A.7kN m ? B.10 kN m ? C .14kN m ? D .17kN m ? 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三铰拱( ) A.有水平推力 B.无水平推力 C.受力和同跨度、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完全相同 D.截面弯矩比同跨度、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的弯矩要大 4.在线弹性体系的四个互等定理中,最基本的是( ) A.位移互等定理 B.反力互等定理 C.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D.虚功互等定理 5.比较图(a)和图(b)所示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叙述正确的为( ) A.内力相同,变形不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C.内力不相同,变形不相同 D.内力不相同,变形相同 EI EI EI 22EI q l l l l q (a)(b) 第5题 6.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 A.内力 B.应力 C. 刚体位移 D.变形 。 7.图示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求解时取半刚架为( ) A.图(a ) B.图(b ) C.图(c ) D.图(d ) 题7图 图(a ) 图(b ) 图(c ) 图(d ) 8.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系数k ij =k ji 反映了( ) A.位移互等定理 B.反力互等定理 C.变形协调 D.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9.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目是( ) A .2 B .4 C .6 D .8 第9题 第10题 10.FP=1在图示梁AE 上移动,K 截面弯矩影响线上竖标等于零的部分为( ) A .DE 、AB 段 B .CD 、DE 段 C .AB 、BC 段 D .BC 、CD 段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刚片用一个铰和_________________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FH 等于_______________。 3.图示结构,当支座A 发生转角θ时,引起C 点的竖向位移为_____________。 a a a P F 第2题 第3题 4.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 5.静定结构在荷截作用下,当杆件截面增大时,其内力____________。 6.图示梁截面C 的剪力影响线在杆端D 处的纵标值y D 为_________。 第6题 第7题 7.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基本未知量最少是 _________个。 8.图示结构用力法计算时,不能选作基本结构的是______。 第8题 (a) (b) (c) (d) 9. 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若取对称基本结构并取对称和反对称未知力, 则其中_____________未知力等于零。 10.力矩分配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结构。 三、问答题:(共 2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图乘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求变截面梁和拱的位移时可否用图乘法? 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和各杆件的刚度相对值有关,而和它们的刚度绝对值无关,对吗?为什么? 四、计算题:(1、2题8分,3题10分,4、5题12分,4题共计50分) 1.图示桁架,求1、2杆的轴力。 2.图示刚架,求支座反力,并绘弯矩图。 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为常数。 D 4m N/m EI 10kN/m A B C D 2EI EI 4m 2m 4m G F EI l l A D B C EI EI EI F P l F P (2)(4)10k N /m 4.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弯矩图,EI 为常数。 C F l l /2 G 2B A i i q l 1 Z q i 2i B A G ql 12 2 G A B 2 12ql ql 24236ql 22ql 362ql 36ql 92236ql 2ql 36 2 ql 1818ql 22 ql 1818ql 2A D B E F C 29ql 28ql ())(ql 82 )(ql 8228ql () 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弯矩图,EI 为常数。 =6kN/m q =20kN 4m 3m 3m A B C P F EI EI D

最新南华大学结构力学教案

教案 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开课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开课教研室建筑工程 授课教师彭楚澌 职称助教 授课班级本土木12级5、6、7、8班学生人数 南华大学教务处制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绪论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5日,第7周,星期二第7-8节,第 1次课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 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 1.2 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 1.3 计算简图的简化 重点: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难点:无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 一、前导:概述本学期对本课程的总体安排,导入新课。 二、讲授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方法(8分钟) 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22分钟) 支座的形式与分类;结点的形式与分类(20分钟) 杆件结构的形式与分类(15分钟) 荷载的性质与分类(10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为一体来理解教学内容。板书标题、各 知识点与重点、难点等。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应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本章内容与先修课程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解决先修课程中存在的疑问。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7日,第7周,星期四第5-6节,第2次课授课时数每次2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领会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掌握无多余约 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领会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 2.2 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 重点:自由度的计算 难点:自由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条件(10分钟) 刚片(8分钟) 自由度(15分钟) 平面刚片系的自由度和约束(5分钟) 自由度计算(20分钟) 例题讲解(15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采用现代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结合多媒体课件,互动交流等教学 方法为一体来理解教学内容。板书标题、各知识点与重点、难点等。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习题2-1,2-4,2-9(10/20前完成)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二、判断改错题。 1. 位移法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能用于分析静定结构。( × ) 2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 .3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为超静定结构。( × ) 4. 位移法中角位移未知量的数目恒等于刚结点数。(×) 提示:与刚度无穷大的杆件相连的结点不取为角位移未知量。 1. 瞬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零。 2. 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不一定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不会产生内力。(×) 3、力法的基本体系不一定是静定的。(×)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不一定是二次抛物线。(×) 5、图乘法不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6、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7、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8、功的互等定理成立的条件是小变形和线弹性。(√) 9、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为正,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10.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虚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三、选择题。 1. 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变的 A 条件。 A.必要 B.充分 C.非必要 D. 必要和充分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B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A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d ) A、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弯矩有变化 C、剪力有变化 D、轴力有变化

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b ) A 、DC, EC, DE, DF, EF B 、DE, DF, EF C 、AF, BF, DE, DF, EF D 、DC, EC, AF, BF 4、右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b A 、CH BI DG ,, B 、DG DE ,, C 、AJ BI BG ,, D 、BI BG CF ,, 5、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 b ) A 、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 B 、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 C 、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 D 、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 7、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为( b ) A 、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 、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 、瞬变体系 D 、常变体系

结构力学教案

第1章绪论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课程的性质和讨论的内容。 (2)了解杆件结构分类。 (3)了解选取结构计算的原则;初步了解杆件结构怎样简化为计算简图。 (4)了解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 二、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学时) §1-2 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 §1-3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杆件结构常见支座和结点的基本类型及其计算简图的变形和受力特点。 难点是怎样将实际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适当介绍结构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后继专业课程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和学习兴趣。 五、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典型的房屋和桥梁工程结构,包括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一些伟大建筑物特点。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蒙感和社会责任感。 六、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一)结构力学(Ⅰ)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二)结构力学赵更新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4月 (三)结构力学(上)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四)结构力学(上)吴德伦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 (五)结构力学(上)张来仪景瑞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六)结构力学辅导—概念·方法·题解赵更新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七、各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的具体内容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结构及按几何特征分类 1、杆件结构 2、薄壁结构 3、实体结构 二、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三、结构力学的任务 §1-2 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