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写作文

跟着课文写作文
跟着课文写作文

描写景物,讲究层次

——跟着课文学作文

本文转载自永远的守候《跟着课文学作文-1:描写景物,讲究层次》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文章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都是为抒情达意服务的。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很多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氛围,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跟着课文学作文,学习如何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一、课文示范: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些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请阅读上面的两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对话交流,教师适时归纳小结:朱自清先生以诗的笔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花在争奇斗艳,春风和煦醉人,动静结合,色彩绚丽。老舍先生为读者呈现了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薄雪覆盖下的山,不仅仅描写了雪的光、色、态等这些显性美,而且是使人深切地体悟到雪的情韵和隐性美。

二、写作指津:

阅读上面三段文字,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有情,通过精巧的点染,景物的描写富有层次感,构成立体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一段中,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树上”到“花下”再到“遍地”,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符合读者的观察习惯,很自然地展现生机勃勃的春花图。在色彩的组合和映衬方面,红色、粉色、白色,色彩缤纷,艳丽而淡雅,具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由“花里带着甜味儿”打通了视觉和嗅觉联系,进而联想到果实,虚实结合,富有意蕴。“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动感十足。该段综合运用了通感、虚实、动静、高低结合等手法,层次清晰,辞格多样,富有美感。

春风是无形的,作者从人的感官的角度,分别从触觉、听觉、嗅觉分层次加以拟人描写。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状写春风的温暖;“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从味觉的角度写春风;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这样,多方位描写春风,语言优美,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

第二段中,老舍先生不仅是语言大师,更是一位丹青高手。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冬天济南深深的赞美之情。精心安排景物的层次,井然有序,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轻描淡写,笔下生花。“镶”使用精准,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这样,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是凸显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抒发自己的感情。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有机融合。适当地描写物景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更能够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把握好写景的顺序,理清景物描写的思路,就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文章的主旨。像本单元我们所学的这几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分层写景的手法。本节课我们就跟着课文学习运用分层写景的手法来进行作文。

首先是紧扣中心。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也不能游离于中心。写景应该围绕中心,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这是分层写景的前提,也是归宿。其次是描写有序。同学们在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养成好的习惯。选择

好观察点之后,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描绘了景物的千姿百态。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是感官顺序等等。定点换景法、定景换点法、移步换景法交互使用。再次是讲究文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等等,形象生动地突出景物的鲜明特点。最后是寓情于景。描绘景物时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情感迥异,使得情与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写作现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无论是我们生活繁华的都市里,还是生活在乡村里,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些迷人的牛哞,袅娜的炊烟,质朴的身影……都那么令人向往和留恋,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到乡村去,到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安逸、闲适和宁静,让心灵的栖息地这里。

请以“迷恋乡村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2. 景物描写要有层次

3.不少于6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引路:

(一)迷恋乡村的早晨

喜欢乡村,说是那种自在、悠闲的生活在吸引我,倒不如说是那一片片风景在把我迷恋。一座座俊朗的大山,一排排古老的瓦房,清澈的的小溪,更何况那苍天的古树,芬芳的花香……

乡村的早晨是宁静的。千山初醒,朝云出鲉。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在翩翩起舞,又似乎在追逐嬉戏。捣蛋的太阳像车轱辘那么大,像融化的铁水一样鲜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蹲在东方的岭梢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有云的日子里,炊烟的存在就显得稍有那么点多余和不自信,风轻云淡的仿佛是云的弃浪儿,更似云尾下的小点缀,是云下画蛇添足旁逸斜出多余出来的足,显得有它无它天空都是一样的多姿又多彩。

踏着乡间的青石板路,悠悠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也只有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踩踏着金银剔透似的露珠,浸润在沾湿的栀子花的氤氲香气中,聆听耳畔的鸟语呢喃……抚摸着乡村的一草一木,感受着乡村吹佛下的微风所带来的宁静,恬然,质朴与平凡。好希望时间的指针就此停止转动,让我美美的享受一番,深深去体味,哪怕就这样一直的走着,一直的走着,踏着乡间的青石板路……。

或许是早已疲惫了城市里整日的车水马龙与霓裳高歌,才更加向往着乡村里所特有的安宁。有人曾说过:“在远离熟悉的城市与人群的地

方,灵魂不再受到任何束缚”。一个农家里的孩子,整日地忙碌奔波,穿梭在陌生的闹市街头,凭对冷眼责备,笑对斥骂嘲讽,是疲惫了,更是厌倦了。

时间如流水般转动的飞快,太阳不知不觉中升的老高老高,锐利的光芒照在颤抖着得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如珍珠般泛着光……

思路点拨:

开篇运用排比的列举乡村早晨给读者总的印象,古老的瓦房、清澈的小溪、苍天的古树引人入胜,令人向往。乳白色的云纱、捣蛋的太阳、轻纱似的薄雾、袅袅炊烟,交织成一幅宁静的图画。云雀歌喉、剔透的露珠、栀子花的氤氲香气、鸟语呢喃,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表现了乡村早晨的恬然和质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迷恋乡村的春天

早晨的鸟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我习惯性的踹了踹被子,双手搭在床头上。然后猛一翻身跳下床。真舒服,什么都洗漱完了。

我穿好了鞋子,走出门。“天,这是我眼睛看到的吗?”我索性地摇了摇头。哦。差点忘了,是在爷爷家,在乡村。再仔细一看,每一座山都是绿的,路边都是一些花花草草,我数了数,红的黄的白的粉红的紫色的蓝色的,各有各的姿色,各有各的独特,各有魅力。光是这春天的花花草草,树木就把我吸引得入迷。

“咦,这是什么声音?这么美妙。”而且四面八方都有这声音,我闭上眼睛,欣赏着这美妙的声音。这是鸟的声音,而且有不同的情绪混

杂在里面,我好像听到了有的鸟在欢迎春天说:“春天来了,我要畅游春天”。有的鸟在为春天的到来唱欢迎歌,而有的鸟在跳欢迎舞。我听到还有鸟在为我唱歌,我不得不说,春天真是太神秘了,春天真是太美妙了,春天真是太有趣了。

因为春天的到来,我爷爷家的小狗也变得活泼起来,在冬天时,一天呆在窝里,动都不肯动一下,无论你怎么怎他,他都不会理睬你,如果把它怎得烦了,它就会直接装死来忽悠你,可到了春天,我爷爷家的小狗变得活泼起来了,每天在小路上跑来跑去,根本就跑不烦的,冬天是小狗讨厌我打扰他睡觉,春天是我讨厌小狗整天缠着我。“不,快逃,小狗跑过来了。”

我喜欢春天,我爱春天。要是一年都是春天就好了,每天都可以听到小鸟的美妙歌声,每天都可以闻到清新的空气,每天都可以看都美丽的花草树木。

我爱春天,我爱乡村的春!

思路点拨:

花花草草色彩鲜艳,各有各的姿色,各有各的独特魅力。鸟儿为春天的到来歌唱,爷爷家的小狗也变得活泼起来,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快乐。无论是色彩斑斓的花儿,还是婉转啼叫的鸟儿,甚至是调皮的小狗都留恋迷人的春天。视觉,听觉交叉使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可感,春天永远停驻在人们的心田里。

四、佳作展台:

落叶赞歌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落叶无语,却显露出无私……

度过一星期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星期天的我,生活得似乎惬意了些。我放慢了脚步,停下手中写作业的笔,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双手拖着下巴,朝一旁的窗外看去。转眼,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六月,窗外的那几棵白杨树如今已是绿叶葱茏了。一阵风吹过,把那一片片巴掌大小的树叶吹得“哗哗”作响。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由得回到了去年的秋天。同样是星期天,同样是坐在窗前。那天,我做完作业,便对着窗外发呆。忽然,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真是令人倍感惬意。同时,那几棵大杨树上金黄的叶子被吹得哗哗响,随后,无数片树叶就象下雨似的从那几棵杨树上落下来,它们的姿势是那么的飘逸:旋转着,飞舞着……就仿佛是一个个芭蕾舞演员在空中表演,最后,飘飘悠悠地落到了地上。整个降落过程是如此地协调优美。在那一刹那,我真感觉那是一个美的享受,不由得说了声:“好美!”

但一番欣赏过后,我的心又一下子空了起来,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我陷入了沉思:那些叶子从一开始的萌芽,到成长;从变绿,到变黄,经历了一段美丽充实的生活,最后从树枝上凋落,它们得到了什么呢?是别人的赞赏,还是自身的快乐?后来我知道,这些都不是。虽然它们没有得到什么,但它们的生存却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它们落地后,都会变成养料包围着树根,滋润着大树。当大树长得又高又壮,萌发出又一批新芽时,那些枯树叶们不就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人生,升华了它们

的人生了吗?此时,它们别无所求,落叶归根便是它们唯一要求做的。在它们心中,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而是想着要奉献什么来回报大树。这种情感,又岂是我们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呢?

现在,窗外的白杨树长得如此强壮,我想,应该也有一小部分那落叶的功劳吧。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落叶,从树上走过,留下了丝丝恩情……啊,我们走过15个春秋,又给我们的父母留下了什么呢?我想,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好好地孝顺我们的父母,让他们在有生之年里享受到我们落叶归根的情意吧!

五、拓展延伸:

请以“可爱的校园”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导引】

一、审题

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有风景,我们最有发言权了。一提到校园相关的事,总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尽的故事。题眼是“可爱”,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哪些地方可爱,怎么表现,大家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二、立意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校园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事物本身的特点也不是唯一的。题目已经明确了校园的特点——可爱,我们的立意指向再清楚不过了。你的笔下的校园时什么样子的呢,景色是可爱的,人也是可爱的,我们期待着。

三、选材

校园的景色是迷人的,可爱的。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含情,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描写美丽的景色要讲究方法,首先注意描写的层次感,可以分季节去表现,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其次写出不同的色彩,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角度尽情地描绘。

再次注意用词的准确性,适当地使用动词、形容词等有表现力的词语。同时,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必不可少。最后,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赞美之情,力图彰显校园可爱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