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物流:“西部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青白江物流:“西部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青白江物流:“西部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物流兴区”·青白江区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纪实(上篇)

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充满感奋与憧憬的一年。

对于成都北部工业重镇青白江区来说,是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发展战略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合力攻坚的一年。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确立了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为青白江区加快成都物流中心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四川、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物流版图上最重要的一个“焦点”,青白江物流发展的一举一动始终备受世人瞩目。

围绕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全面加快了建设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步伐:春节上班后第二个工作日,在青白江区委、区政府“两站两园区”建设专题会议上,区委书记孙建成要求,把以加快推进“两站两园区”建设为全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3日,离地震灾后不到2个月,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顺利开工,掀开亚洲最大“内陆港”全面建设序幕。10月10日,在市委加快“中心枢纽”建设的“大会战”号角声中,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建设更是加足马力,全力推进: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中国远洋、美国总统轮船、中铁集装箱等70余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前来洽谈,表达投资意向;11月12日“2008中国国际物流节”上两大物流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青白江物流正向着规划中以“两站两园区一中心”为发展框架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如火如荼加速挺进!

抢项目

[项目介绍]亚洲最大集装箱中心站锁定青白江

“再过两年不到的时间,整个西部地区的集装箱货物从这里发出,到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宁波等地的集装箱码头,只需要48个小时,比现在动辄8天10天快好几倍,同时由于实现了站与站之间对发专列,运输成本将比目前降低30%以上;更重要的是,以后我们还会与沿海口岸城市合作,把所有需要在沿海港口出关的货物全部‘转移’到这儿来报关,货物从中心运抵港口后直接就可以装船出关,那就更是大大缩短时间成本了。”2008年11月20日,站在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建工地旁,青白江物流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对笔者说道。

该负责人所提及的这个足以改变整个西部地区物流现状的重大项目——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于今年7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是铁道路部规划建设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中心站,占地2140亩,总投资近10亿元。该站主要工程内容为城厢车站改扩建、大弯至城厢联络线工程、货物运输设施三大部分,工程包括新建中桥22.357公里、铺道岔56组,总铺轨长度30.127公里,新建房屋总面积约为5500平方米,集装箱铺

面约为15万平方米,集装箱道路约为9.7万平方米。

该中心站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20万到250万标箱,形成近期1367万吨、远期2626万吨运力,每日开行的集装箱班列从近期的12.5对到远期的33对以上,规模为亚洲第一。届时,不仅成德绵区域内的集装箱将全部到这里进行发送,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集装箱也将纷纷前往青白江搭乘这趟通往沿海口岸城市耗时最短的“快车”。

[背后故事]一次“团队合作”的胜利

“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最终落户青白江,并在今年顺利开工建设,这是一次‘团队合作’的胜利,”几天前,从项目开初就一直在负责青白江区物流工作的一位负责人反复向笔者提及,中心站落户青白江并顺利开工,靠的是省、市主要领导的关心,靠的是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大力配合,“仅仅靠青白江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交委、市环保局、市物流办、市交投集团……”采访中,他扳着指头向笔者列举对这一项目倾注过心血,给予过支持的相关部门。他说,已经数不清,为了这个项目,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到总共开了多少次协调会,看了多少次现场,跑了多少次北京,但他清楚地记得,“项目从初始设计、可行性研究、上报审批,这个项目的每一次‘动作’,都会有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物流办领导和专家的出面协调和直接参与,为我们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位负责人说,直到今天,每当在打造“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这一进程中遇到各种任何挫折、面对各种困难时,他和他的同事们都会告诉自己:这个项目是所有关心四川物流、成都物流建设的人共同关心、支持、帮助的重大项目,是对四川、对成都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项目,只有敢于迎难而上,敢于主动介入,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为在他们的背后,始终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他们相信:正是在强大的“团队合作”之下,中国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才能抢先崛起在成都,崛起在青白江。

一条快速通道的抢通

不管是铁路物流、航空物流还是水运物流,都只是物流链条中的一部分,任何货物的最终配送,都需要公路来进行承载,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物流园区来说,对外联系的通道建设尤为重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园区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成华区、新都区、金堂县等兄弟区县紧密配合,青白江区更是把打通成青快速通道——这一联系中心站与成都中心城区最快捷的一条免费快速通道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当时我们的第一大工作重点就是:千方百计都要在中心站动工之前把这条路抢通,”青白江区交通局专门负责这一项目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从这条路确定开始修建到建设过程,他几乎每天都在跑施工现场,隔三岔五到成都找相关部门协调,“闭上眼睛,脑袋里面都全是这条路的影子。”

这条路到底有多重要?该负责人说,没有成青快速通道,青白江联系成都要么走大件路,不仅时间慢而且路况又差,要么走成绵高速,快倒是快了,但是要收费,小车单边就要13

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骤减,而成青快速通道通车后,驱车从中心站所在的位置经这条时速8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的免费快速通道一路前往成都,只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绝对是质的变化!”

2007年底,青白江区与兄弟区县克服了建设时间短、任务重、投资大等重重困难,实现了成青快速通道全面形成通车能力。成青快速通道的建成,在成都北部主城区与二、三圈层之间形成了一条快速连接通道,增强了青白江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能力,缩小了与中心城之间时空距离,全面融入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了区内工业园区及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的对外经济联系、交流和发展,对推动青白江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域成都,打造四川乃至西部物流中心、物流高地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青白江区政府将成青快速通道青白江段命名为青白江大道。

今年,为进一步强化青白江两大物流园区的枢纽地位,青白江区又与兄弟区县一道全面推进了全长16.875公里的川陕路复线(货运大道)的建设,该大道起于绕城高速公路宝成铁路东面紧靠宝成铁路,与绕城高速公路立体交叉,经过新都物流中心西侧向北前行,沿宝成铁路东侧及新都城区西侧通过,跨越独桥河后向东偏移,与川陕大件路立交,继续向东前进,紧靠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南侧通过,止于成青快速通道。目前,川陕复线建设项目已完成可研、项目立项、设计文件审查等前期工作,进入招投标阶段,征地拆迁工作正积极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启动工程建设,明年底建成通车。该道路是连接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以及新都物流中心与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物流通道,对解决成都市城北交通拥挤问题,促进城北物流园区物流通道建设,完善区域道路网络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配套

[项目介绍]两大物流园区撑起西部铁路物流中心

“依托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我们同步规划了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同时,依托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我们又同步规划了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在那间堆满各种图纸和资料的办公室内,青白江物管委相关负责人指着一张“西部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图”向笔者不断比划着,他说,这个铁路物流中心总规模达到了10300亩,建成后将成为整个西部铁路货运的枢纽。

他告诉笔者,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指的是以“两站两园区一中心”为框架的各大重点项目,除前面提到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一站”外,还包括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以及一个集行政管理中心、商贸会务中心和交易展示中心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中心。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概况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总投资27.68亿元。园区由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规划设计,以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集装箱增值服务为基础,以工业配送、商业配送、国际物流、国际

采购与展示为重点,建设国际性、枢纽型西部内陆港,为集装箱货物提供多式联运、仓储配送、中转分拨、拆箱拼箱、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

●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

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及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由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铁二院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设计,其中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占地1000亩,由铁路散货货场和铁路专用线组成,站场设计年处理能力1500万吨。

●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

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以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为依托,规划占地4600亩,预计总投资37.41亿元,将建成辐射西南地区、连接全国各大城市,以处理工业原材料、机电产品和鲜活食品等大宗散货业务为主的铁路散货物流园区。目前已经完成规划,已展开入驻项目的征地拆迁,土建工程将在2009年全面展开。

[必然选择]优势明显中心站落户青白江实属必然选择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选择青白江,自有它的缘由。青白江物管委相关负责人向笔者转述了当年铁道部专家们一致认定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就应该锁定在青白江的理由,“专家们认为,青白江区物流具有政策、区位、产业、资源、市场布局、生态环境六大优势,再加上一流的投资软环境,中心站最终落户青白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政策优势

根据《四川省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和《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将重点建设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成都航空港物流园区、成都新津铁路散货物流园区四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

根据2008年海关总署和四川省签订的署省纪要精神,海关总署支持在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内建设保税物流项目,该项目初期以保税仓和监管仓的模式运行,条件成熟后,将升级为保税物流中心(B型)。

●区位优势

西部铁路物流中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它位于宝成铁路、沪汉蓉大通道(达成铁路)、即将动工的成兰铁路、成渝铁路、成都北编组站交汇处,东距重庆中心站333公里,南距昆明中心站1100公里,北距西安中心站846公里,在我国集装箱运输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经成青快速通道至成都中心城区仅18公里;可通过货运大道实现与其他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有效连接;横贯境内的成绵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分别连接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成德绵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经济辐射范围非常宽广。

●产业优势

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处于四川省经济最活跃的成德绵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汇合处。该区域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城市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按2007年统计数据,四川省GDP 为10505亿元,成德绵地区的GDP就占其中的60%。除此之外,2007年成都、德阳、绵阳三个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19.2亿美元,占四川省全年进出口总额的83%。截止目前,在成都市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32家。因此,位于该区域内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资源优势

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为青白江工业提供了可靠的用水保障,专用工业渠进水流量常年保持在18立方米/秒。青白江区是西南地区输变电主枢纽之一,境内拥有500KV、220KV、110KV 变电站7座,变电容量200万KVA,形成了强大、安全、稳定的环状供电网络。天然气输配能力为全川之最,川南、川东南、川西北三条天然气主干管在区内汇合,日供气能力800万立方米。

●市场布局优势

成都市规划的3.9平方公里的大型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落户青白江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建材(钢材、石材、木材、陶瓷等)、载货汽车和机电市场集群。该项目的建设,将产地变为商品集散地,不仅可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做粗拉长产业链条,更将集聚人气,拉动消费。

●生态环境

青白江重视加强环境保护,致力构建“成都生态工业高地”,提出“森林长在城市中,城市建在森林里”,启动了总投资3亿元的环保五年行动计划、绿肺行动计划,实施森林城市工程、主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达89.4%,2007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3天;城市水质功能区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级标准;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6%。2007年底被评为首批“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区”。随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运动休闲中心、高档国际社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未来青白江的人居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背后故事]从中心站到西部铁路物流中心

事实上,“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概念。该负责人坦诚,当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确定落户青白江之前,青白江的物流规划虽然谈不上是一片空白,但是确实还比较模糊,当时规划了一个“青白江物流园区”,但是具体内容、发展方向、目标定位等都没有得到最终的明确。

“是中心站的落户大力推动了青白江区物流的发展,首先就体现在规划上,”他说,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确定落户青白江后,青白江方面便立即提出,必须要抓住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机遇,在中心站的旁边建设成为以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集装箱增值服务为基础的国际性枢

纽型物流园区,这也正是“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前身。不久,市物流办正式出台“成都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以“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四园区四中心(四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五十个物流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新规划对成都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等几个成都即将重点建设的物流园区都进行了新的定位,其中,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将建设成为辐射西部、联接港口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将建设成为辐射西南地区、联接全国各大城市,以处理铁路散堆装货物业务为主的枢纽型物流园区。一个地处西部、联系全国的铁路物流中心雏形初现。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的整体设计,包括基础设施,甚至具体到每幢房子,都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为确保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青白江还不惜代价专门聘请了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这样的国际一流物流机构参与规划设计,由于引入了国际先进理念,最终的规划成果堪称世界一流,受到了业内物流专家的一致好评。

“规划永远不是教条,规划永远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尽管物流园区各方面进展工作一直比较顺利,但是深知这一道理的青白江人并没有停止思考的步伐。既然两大园区都在青白江境内,而且首尾相连,又都是依托铁路货运站建设的物流园区,为什么不把他们整合在一起进行规划与建设,打造一个更全面、更强大的枢纽型物流园区呢?巧妙的思维,带来全新的变化,于是,“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在千呼万唤中“闪亮登场”,将对区域物流资源进行整体包装和开发建设,加强项目统筹和资源整合,青白江物流发展的步子也必将越迈越宽!

2008年7月3日,青白江区城厢镇,我市灾后第一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破土动工,“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此时,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51天。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个给广大市民带来无限憧憬、给青白江全区上下带来巨大鼓舞、对成都市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能够做到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如期顺利开工,青白江区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机遇和困难同时摆在面前时,是选择更稳妥地暂时退缩,还是选择克服困难直面挑战?青白江人用实际行动回答:当机遇来临时,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勇敢者乘风破浪的决心。青白江将举全区之力,打造一个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海铁联运、通达全球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为成都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促开工坚持“两手抓”确保“两不误”

中国西部物流中心,是四川省50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全省30个重点支持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81.62亿元,规划用地10300亩,远期预留用地5000亩。

一个如此巨大的省级重点项目,能够在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将其影响降至最低,并在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实现开工建设,成为成都灾后实施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我们不得不佩服青白江人抢抓机遇的决心和能力。

“这个项目能够在灾后顺利实现如期开工,首先应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青白江物管委相关负责人说,自从项目选址锁定青白江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就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物流兴区”战略,为中心站和大弯货站业主提供了“一站式”落地服务,全程代理了项目的可研、环评、土地预审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克服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坚持“两手抓”,确保“两不误”,使项目建设按计划要求有序推进。

[背后故事]

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

“实在不好意思,我又迟到了,没有办法,这个项目涉及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几天前,当笔者终于见到青白江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欧泽春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原本约好的采访因为他必须要接待南方物流公司前来考察物流园区的投资者而不得不再次推迟。

“你也看到了,为了项目的如期开工,我们可以说是每一天都是在跟时间赛跑,”一落座,他就对笔者说道。在他办公桌上的一堆材料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张时间表:2008年3月6日,取得铁道部下达的中心站初设正式批复;3月14日,中铁二院提供了正式的中心站初设平面布置图,当日,将初设正式批复和中心站建设用地两个报告的批复送达国土部门;3月21日,土地组卷报征资料已报至省国土资源厅;4月1日,省国土资源厅经审核后将组卷报征资料上报国土资源部……

“从今年春节结束开始上班后,我们基本上就没休息过,每天的工作就是抓这些项目,做梦都希望能够早日实现顺利开工,这个项目对青白江实在是太重要了,”他说,直到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都还在陪铁路部门的专家正在中心站现场进行开工前的最后视察。

地震灾后,仍然无休。

在抗震救灾工作第一阶段救援工作刚刚告一段落,这群跟时间“赛跑”了很久的人又开始“跑”了起来,像原来一样跑项目,促开工。“我们要把因为地震而损失掉的时间‘抢’回来,”他说,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他们很快便将中心站和物流园区全面开工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时间表上写着:6月初,到北京见到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并取得支持,各相关司局很快会审通过中心站土地批复,7月初拿到批文;震灾后第52天,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顺利实现开工!

一项让铁路部门“从没见到过”的工作

作为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重大铁路项目,中心站的各项相关工作完全称得上是千头万绪,出现一些小问题原本是在所难免。然而,青白江区在为中心站开工建设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中,不仅没有让铁路部门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反而是他们出色的工作和完美的服务让铁路部门的负责人彻底折服,甚至连连对他们表示感谢。

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一直不好处理,整个中心站区域用地总面积2140亩,涉及拆迁农户上千户,青白江区的整个拆迁过程却完成得很顺利,为中心站的顺利

开工创造了条件。中心站安置房建设工作,同步推进,进展顺利,将在今年底开工,明年底入住。

更让铁路部门感动的是,青白江在施工条件保障方面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完美,早早制定完善了水、电、气、路等施工条件保障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开工和又好又快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甚至连开工奠基仪式的筹备方案,青白江都准备了两套,让人挑不出半条毛病。成都铁路局一位负责该项目的处长在看了青白江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后,感慨不已,连连说道:“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充分的,你们的工作确实是做得太到位了!”

全动员举全区之力确保物流中心进展顺利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枢纽型内陆港,与之配套的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其规模在西部也是最大,其建设,对拉动青白江区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至关重要,也必将对整个成都,乃至四川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落户青白江以来,青白江便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举全区之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区委书记孙建成高度重视中心站建设的每一步进展,专门组织召开协调会、专题会,研究、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率领相关部门前往调研、到现场办公;从区长到分管项目的副区长,从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到物流园区的每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也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反复多次开会协调,奔走现场,解决问题,直至到中央部委请求支持、请求协调,完全成为了他们工作的“主旋律”,“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园区管委会这帮人都变成了‘空中飞人’。”

正是有了这样全区动员的力量,青白江区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克服人员不足、资金短缺等系列困难,加班加点地配合规划设计单位和项目业主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并高起点、高标准同步启动了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赢得了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和业界专家的好评和支持,为争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创造了条件。

今年年初,青白江区又专门对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的分工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专门人员负责“两站两园区”建设工作,加大了推进力度。为了抓好这个项目,青白江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并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万仲全挂帅。

与此同时,青白江区还同步做好物流招商工作。面向全球知名的顶级物流企业和大型船运公司加强招商工作,着力储备一批项目,为下一步园区形成承载能力后入驻打下了基础。先后与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中国远洋、美国总统轮船、中铁集装箱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洽谈,为下一步优选知名物流公司入驻园区提供保障。

[背后故事]

一次“高规格”的专题会议

今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八,春节大假后上班的第二天,青白江区就召开了推进“两站两园区”建设专题会议,专题听取物流中心工作进展情况,明确主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

加大工作力度。

成都国际物流集装箱物流园区管委会一名参加了该专题会议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次会议毫无疑问是一次规格非常高的专题会议,区委常委和副区长全部出席,而且会议选择的时间也是春节上班后的第二天,明显地透露出今年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方向。

这位工作人员清楚地记得,区委书记孙建成在会上用“青白江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形容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工作,并在会上反复强调要有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迎难而上,主动介入,提前做好相关工作;要加强协调配合,要全方位做好中央、省、市、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我记得他还说,只要指挥部一声令下,就要集中精力,全力配合和支持,按要求办事。要确定专人搞好对上衔接和协调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盯死看牢,协调不好就不要回来!”

专题会上,还确定了全区上下都要全力支持物管委班子建设和人员配备,要求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乡镇,必须全力以赴配合“两站两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不能互相扯皮、互相推诿,更不能互相掣肘,互拖后腿。

“可以说,这次会议为全区物流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年能够在面临这么多困难,能够在地震灾害袭来的不利条件下,还是顺利实现了中心站和园区的开工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原因吧,”最后,这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齐发展

[最新进展]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2008年将完成投资3亿元

来自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管委会的消息显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至2008年7月3日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预计有望一年后正式投入营运。截至11月19日,已完成场平填方30多万立方米和部分涵洞工程,预计2008年将完成投资3亿元。

在稳步推进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同时,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也在加紧进行着相关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方面,已完成了规划、可研、环评和部分基础设施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启动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水、排污、燃气管网等工程的施工设计正在进行;完成了园区内主要通道——2号集疏运道路建设;另外,认真落实部省纪要精神,积极争取海关、口岸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保税区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拟定并上报了关于在集装箱物流园区开展保税物流业务试点的系列文件,并按程序报批,拟在先开展“两仓”(出口监管仓、保税仓)试点,后适时升级为保税物流中心(B型)。

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方面,在成都市的支持下,将散货物流园区占地面积由原2500亩调增为现在的4600亩。同时,配合成都铁路局加快了大弯货站扩能改造,预计年底可完成

大弯货站扩能改造的初步设计。散货物流园区已完成了控制性规划,已签约入驻物流企业两家,目前正展开入驻项目的拆迁工作。

[下步思路]

抢占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制高点

发展是第一要务。尽管今年以来,青白江区物流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成绩喜人,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超前的思维,不做好提前的准备,就算现在冲在前面一点,也会很快被别人追上,很快被别人超越,”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说道。

他告诉笔者,根据目前的形势,青白江区又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力争率先建成西部最大的区域物流中心,力争率先建成国际性枢纽型西部内陆港,抢占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并以现代物流的优势条件,促进全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重点是五方面的工作,”他说,一是要加快推进载体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建设并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力求中心站和两大物流园区早投运,力争尽快形成承载能力。二是要做好项目融资工作,以成都现代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手段,创新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破解资金瓶颈。三是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做好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上市物流公司、知名大型船运公司引进入园工作,力争年内再引入1—3家顶级物流企业入驻。四是要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广泛争取支持,力争尽快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五是要发挥物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促进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引擎。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将推动青白江区现代物流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大幅度缩短作为内陆腹心区的成都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降低物流成本,将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优越的物流条件。项目建成后,青白江的物流优势凸显,除了物流业本身将成为三产业新的亮点外,更将辐射和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物流园区和中心站将形成西部最大的内陆港,可以实现进出口产品快速、高效地流转,促进农业、工业和商业物资在西部地区与全国和世界各地便捷、通畅地集散,从而驱动临港经济区的形成,因此,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

(一)中心站和两大物流园区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凸显,将有利于实现产业招商,以物流产业助推工业招商,带动更多的优势工业企业入驻青白江区,进一步助推青白江区新跨越。

(二)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物流和市场的有利条件,将有利于发展农业物流供应链,引导并适度扩大对物流条件要求较高、适销对路、经济价值较高的鲜活类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

(三)有利于依托两大物流园区的物流优势,合理规划、集中建设汽车、建材、钢铁、机械、机电产品、鲜活农产品等市场,以发展中心站和园区自身配套服务业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实力型服务业入驻青白江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争创青白江区服务业新优势。

[未来蓝图]

中心站建成集装箱成都到上海只要48小时

“随着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建成,成都铁路枢纽内的集装箱都将全部集中到这里来发送,”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成都的集装箱货运仅占货运市场总量的3%,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数据是70%至80%,“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内陆港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成都的经济活力,加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他说,园区建成后,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条件将得到巨大的改善。届时,中心站将开行直达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连云港、天津等港口城市的五定班列,从而大大缩短成都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比如,目前成都货运至上海,走铁路一般需要5至6天的时间,走水运则需要8至10天;而随着内陆港的建成,今后,我市的集装箱发送货物到上海、北京等城市,只需要48小时就可以到达,运输成本也将同时降低。

一站式服务港口从沿海“搬”到成都

“园区和中心建成后,口岸部门将入驻,实行一站式办公,形成便捷的通关能力,”他告诉笔者,我市将在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设立口岸联检单位“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的公共口岸服务中心,并借鉴上海大通关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最终实现“异地报关、口岸放行”,也就是与沿海口岸城市合作,将所有需要在沿海港口出关的货物全部“转移”到成都报关,货物从成都运抵港口后直接装船出关即可,大大提高效率,“这就相当于将港口从沿海搬到了内陆的成都,这也是我们把园区和中心称之为‘内陆港’的缘由。我们的想法就是今后要让中西部地区的所有货物全部在成都报关。”

“内陆港”建成后,还将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今后,海关、税务、检验检疫部门和物流园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外地的中心站会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共用彼此的货物运输和待运资讯,同时货代、船代公司也可加入,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西部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再过几年你到这里来看,绝对是这样的场景:源源不断的汽车拉着集装箱送到这里,装上专列被迅速送往全国各地,然后再装满刚刚从列车上卸下来的各种货物,运往成都以及周边各大城市。它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成都造”乃至整个“西部造”产品送往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时间迅速缩短;成都和西部地区需要的各种产品被转运进来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三天前,当笔者再次来到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建设工地现场时,物管委负责人向笔者描述了未来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美好蓝图。

建成后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两站”、“两园”将实现“分工合作”:“两站”承担运输功能,“两园”则主要提供集装箱增值服务,形成以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集装箱增值服务为基础,以工业配送、商业配送、国际物流、物流装备制造、国际采购与展示、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集装箱物流基地,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海铁联运、通达全球的“内陆港”。依托“两站两园一中心”,青白江还将积极整合区域性物流资源,辅以发展区域性冶金、建材等大型专

业批发市场,积极与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中心、沿海港口集团共同建设成都国际港务区,实现铁路—公路—航空—水路—海运联运的有效对接。

后记

在区域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的今天,物流产业早已日渐成为撬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杠杆,甚至被比喻为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青白江区作为成都的北部工业重镇,必须要构建起一个与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相匹配的物流系统,方能在充分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价值。

今年以来,青白江区按照省委、市委全面建设西部区域物流中心的统一部署,举全区之力,向着规划中以“两站两园区一中心”为框架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加速迈进,成绩斐然。

锦绣成都,物流天下。

在“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加快推进的进程中,我们相信,随着包括两大物流园区和两大铁路枢纽货运站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的建立,青白江必将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物流城”,为成都巩固中西部地区物流中心地位,为成都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乃至整个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留下属于青白江的灿烂篇章!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 展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先一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发展战略部署,为加快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际国内物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物流业是支撑现代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全球物流业保持持续增长,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全球物流总费用达8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0%左右。当前,日本、德国、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新加坡、香港成为以物流为支柱产业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中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占GDP的6.6%,同比增长15.4%,而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同比下降0.1%。国家将重点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华北、西南等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上海、广州、天津等区

域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其它区域物流中心地位的竞争愈加激烈。 (一)运输业。 1.航空运输。,全球航空货运营业收入600亿美元,未来20年内将以年均5.8%的速度持续增长。当前,已发展形成美国芝加哥和孟菲斯、德国法兰克福、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性航空货运枢纽,以及以汉莎货运航空、新加坡货运航空、英航货运航空、日本货运航空等为代表的专业航空货运公司。 航空运输是中国运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运输方式,自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14%。中国已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国际航空巨头纷纷入驻。全国航空货邮吞吐量达883万吨,未来中国航空运输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当前,上海、北京、广州已成为中国三大航空货运枢纽,货邮吞吐量占全国的50%以上。 2.铁路运输。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因素,在幅员辽阔或不具备水运条件的国家,铁路运输以其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重新受到重视,成为中长距离陆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当前,汉堡、芝加哥、巴黎、莫斯科等内陆城市已发展成为大型铁路货运枢纽。世界各国纷纷组建和改制成立铁路物流公司,提供货运延伸服务,使其适应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加快,客货运分线运行逐步实现,铁路货运能力快速增长。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33亿吨,占货运总量的13%,同比增长4.6%。随着成都、上海、昆明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以 3 2020年4月19日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大力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比2010年增长 2.13倍,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比201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成都已通航城市198个,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8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41条),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24万人次和55.7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地位。“蓉欧+”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启动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加密开行,班列干线逐步向欧洲腹地延伸,库特诺海外办事处挂牌成立;中亚班列和成都至国内枢纽城市互联互通班列稳定开行;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累计开通3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快速公路货运班车网络。 3.口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双流机场口岸吞吐量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7×24小时通关,青白江铁路口岸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为国际货运量大幅度增长奠定基础,龙泉公路口岸完成搬迁,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发展,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包括高新、双流园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名前列,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投入运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并正在加快建设,为沿海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双流空港已具备进口药品、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资格,正在加快建设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国际铁路港

青白江集装箱基地资料

青白江集装箱基地 近日,四川物流集装箱有限公司四川物流集装箱物流基地项目通过了青白江环保局的环评审查。该项目拟选址青白江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内,总投资7500万元,环保投资53万元。施工期间拟采取的“三废”及噪声污染治理措施有效,对外环境影响小。建成后,对于提高青白江区就业率拉动我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悉,该工程是铁道部规划的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中的最大工程,目前已进入评审可研阶段。为此,青白江在该区城厢镇建设与之配套的“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同时还将依托成都铁路枢纽散货站建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作为中心站的重要进出口通道成青快速通道也将于3月启动。力争今年开工的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控制规划面积3700亩,建成后集装箱年处理能力将达100万标准集装箱,成为辐射西部、连接港口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枢纽。 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青白江城厢开建 (2008年07月04日09:3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3日上午,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工仪式在青白江城厢镇隆重举行,这是我省灾后开工的首个铁路新建项目,标志着打造西部物流枢纽的战略构想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项目前期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完成,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铁道部规划的全部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占地2140亩,主要工程内容为城厢车站改扩建、大弯至城厢联络线工程、货物运输设施三大部分,工程总投资约为7.5857亿元。该中心站建成后,预计总运量初期为840万吨,近期1367万吨,远期枢纽总量为2626万吨。而相邻的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也将同步开建,从该中心站通往成南高速公路的大石路、城太路都将按城市快速通道标准进行改扩建。 填土石方要挖平一座大山 建成后的中心站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物流集散地,因此对施工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项目建设总工程师袁坤说,为了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中铁八局出动了20多名技术人员,400多名施工人员,目前最主要的工

浙江省内主要物流园区简介及重点物流园区调研情况

浙江省内主要物流园区简介及重点物流园区调研情况浙江省内主要物流园区:

重点园区调研: 传化物流(萧山) 一、物流基地发展 传化物流(萧山)基地成立于2002年,2003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占地400亩,投资3亿,目前约有480家物流企业入驻传化物流基地,约60%企业为本地企业; 成都物流基地2009年开业,占地1150亩,投资10亿,约800家企业入驻; 2010年苏州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占地约600亩,政府另送100亩商住用地。 在扩展传化物流基地时,传化为何会选择成都以及苏州这两个城市,一是这两个城市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基于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公路港上的意识比较鲜明,也比较赞同传化的发展模式,因此传化选择了这两个城市。二、公路港模式 公路运输作为承担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任务的最重要板块,长期以来表现出松散、低效、高资源浪费率的状态,严重制约着中国物流的整体效率的提升,妨碍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推动效应的发挥。 针对这一行业现状,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创造性地扮演“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角色的实践,搭建了高效的物流运营平台,建立了物流企业资源聚集区,赋予了公路运输板块高效低耗、集成化、信息化管理的时代特征,从而在海港、航空港之后,以全新的“公路港”物流模式,拉伸了公路物流短板。 传化浙江物流基地按照“物流平台运营商”的定位,基地通过信息交易、运输、仓储、配送、零担快运、管理服务“六大中心”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模块,快速形成了物流服务、物流载体、物流需求三大资源的集聚。目前,已有480多家来自省内外的专业运输、仓储、零担、货代等物流企业入驻;整合了40多万辆的社会车源运输网络,日整合车辆达4-5千辆,日承运货物量达4-5万吨。通过各种集聚资源的协调运作,服务杭州市及周边地区具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达20000多家,为其降低物流成本近40%。辐射范围已达杭州、嘉兴、绍兴、金华、宁波、湖州等周边地区。 三、基地内的服务及收入

21个最新航空产业园区汇总

近日,通航政策不断开放,通航产业不断发展,促使了我国建立起了好多的航空产业园,据统计目前我们航空产业园已在50家之上,天天飞小编近日统计了一下各个省份的部分航空名产业园。(注:天天飞由天天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携手阿里巴巴资深技术团队斥巨资倾情打造,致力于全球最大最专业的通航产业垂直交易平台。) 北京密云通用航空产业园: 密云通航产业园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离北京城区50公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约35 公里,毗邻风景秀丽的密云水库,整体产业园占地面积约5000亩。该地区风向恒定,飞行区域开阔。园区距京承高速公路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产业园共分南北两区,北区为密云机场,以起降直升机及小型固定翼飞机为主;南区为公务机机场;并建设通用航空产业链配套设施。 天津航空城: 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是天津临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滨海新区重要的功能区之一。天津航天城总占地102平方公里,配套的既有航空物流区,机场营运区,航空维修区,也有以民航大学为主体的教学研发区和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航天城不仅设施完善,而且还拥有航空制造业区,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的建成,使天津成为继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之后的第四个拥有大飞机组装线的城市。而今,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直升机生产研发基地、无人驾驶飞机等一系列航空航天产业重大项目纷纷在天津落户,国际航空航天贸易展洽会也永久落户津门,天津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新“福地”。 河北航空城: 河北航空城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内,处于友谊大街以东,石津灌区以北,泰华街延伸线以西,规划路以南。总投资约120亿元。河北航空城的建设标志着继组建河北航空集团、河北航空公司之后,我省民航产业发展再次迈出重大步伐。 河北航空城投资主体是冀中能源集团。目前该集团已拥有10个子公司,其中包括冀中能源、华北制药、金牛化工3家上市公司,成为以煤炭为主业,医药、航空、电力、化工、机械等多个产业板块综合发展的特大型企业。 青云航空产业园: 山西青云集团成立于2002年,其航空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通用飞机研发与制造基地、产品支援基地、销售与服务基地、通用航空飞行体验与培训、娱乐基地和国展中心五个板块,总投资159.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66.3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已批准我集团旗下“山西青云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筹建申请。 包头众翔通用航空产业园:

重庆航空物流园区

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 重庆机场提供的好处 便捷的交通体系 完善的基础设施 丰富的保障经验 健全的航线网络 迅猛增长的运输量 园区概况: ·园区简介: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是国家级航空枢纽,总体规划占地9000亩以上,分为物流园A、B、C、D、E区五个区域,将分期实施规划建设。截至2012年底,园区拥有物流仓储设施12万平方米,其中货站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具体物流仓储设施包括:国际货运站、国内货运站、物流分拨中心、航空货运街、快件中心、联检报关中心、海关监管中心、公共保税仓库、水产中心、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等,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80万吨。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数量约60家。按照规划,至2015年,园区物流仓储设施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200万吨。至2040年,园区物流仓储面积将突破80万平方米,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

物流园区优势: 地理优势:7000万人共用一个机场(重庆):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具有“水、陆、空、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交通枢纽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客源汇集地。地面辐射人口7000万,空中辐射人口3亿。 政治优势(重庆): ①重庆直辖奠定西部龙头地位 1997年3月,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直辖十余年来,重庆GDP平均增长率超过10%。2012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经济总量达到11459亿元。 ②“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导航,国务院2009年3号文将重庆及重庆机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主席对重庆发展提出“314”总体部署:总体部署首先明确了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总体部署还提出了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③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立 2007年6月,重庆成都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挂牌成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是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综合性最强的保税港区。 ④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2010年2月,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是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青白江城市数据资料

中国﹒成都﹒青白江 生态青白江 物流青白江 工业青白江 商贸青白江 2011年成都(青白江)第二届樱花旅游文化节胜利闭幕。展示并显著提升了青白江生态优美形象。节会开幕以来,共吸引国内外游客400余万人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签订各种投资协议20个,协议投资额达238亿元。青白江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出以汉唐文化为基调、樱花大道为环线、两片水体为脉络、连绵山丘为风貌、八园十六景为特色,面积1300亩的凤凰湖二期项目区。将青白江凤凰湖打造建设成“中国最大赏樱之都、世人首选赏樱胜地”。 成都市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东连四川省金堂县,南邻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接成都市新都区,北靠四川省广汉市。区境地形呈现西北平坝向东南丘陵山区的走势,东西间距31.6公里,南北跨距28.4公里;最高海拔916米,最低海拔451米。全区幅员面积为378.94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总人口408594万人。青白江区40万人口中,现有26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弥牟镇、城厢镇、红阳街道和大弯街道,其中常驻少数民族2900余人,主要以回族为主,有2118人,是川西最大的回族群众聚居地,另有土家族176人,彝族116人,藏族104人,满族94人,苗族83人,壮族45人,蒙古族23人,白族、土族、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100余人,呈散居形态分布。区属乡镇个,主城区由大弯和红阳街道办事处所辖,建成区面积28.57平方公里,距成都市主城区25公里。 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中,首次跻身四川“十强县”行列。 一、区位优势 青白江区地处中心城上游,是成都市北大门,是成都市通往绵阳、南充的门户,位于四川省最具经济最发达、城市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产业带和成渝经济区的汇合处,东临金堂县,西接新都区、南依龙泉驿区、北靠广汉市。区内在建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由“两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两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一中心(集行政管理中心、商贸会务中心和交易展示中心于一体的配套心)组成,建成成都地区重要的化工、冶金、建材和物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 二、交通网络发展情况(规划) 与“西部第一、全国一流”推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相适应,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骨架网络,完成两条高速公路建设(成德巴、第二绕城)、二条铁路建设(成兰、宝成铁路下行线改造),配套建设集装箱物流园区和公路物流中心,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通道。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 一、物流园区 (一)定义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在国内,第一个物流园区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第一次提出物流基地这个概念,叫做“建设物流事业基础的一个特定区域”,它的特征有三:一是综合集约性;二是独立专业性;三是公共公益性。物流基地即从事专业物流产业、具有公共公益特性的相对集中的独立区域。 (二)物流园区包括的要素 结合国内外的物流园区情况,可得出物流园区的定义应当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土地规模。物流园区是大概念,而一般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小概念,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明确的。因此,要求物流园区有一定的规模。因为规模大小将决定物流园区所能够承载的设施、功能与服务。 2.物流设施。物流园区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设施,这些设施包括基础设施(用于仓储运输服务的设施)、公共设施(用于工商、税务、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服务的设施)以及相关设施(用于办公、住宿、饮食等服务的设施)。 3.进入企业及标准。物流园区必须制订明确的进入企业标准,并以市场竞争的规则决定企业进出或去留。那种没有标准或在标准问题上先松后紧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4.物流功能和服务。物流服务包括基本服务和附加服务(或增值服务),既包括对进入企业的服务也包括对终端客户的服务。物流园区在规划与设计中不能只停留在功能上,必须定义所提供的的服务,依据“链”条(需求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服务链等等)设计物流园区的服务(建议在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中引进业务模式)。 5.运营主体。物流需要集约化,土地开发需要集约化,城市需要经营,等等,如果物流园区没有一个明确的运营主体,那么,土地以及各种投资的回报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避免表面上一个运营主体而实际上是各自为政或者只有管理主体而没有运营主体的局面。 6.投资主体。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物流园区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的物流园区都是从生地开始的,其主要情形是:物流园区都是政府主管部门或直属企业以土地形式投资控股并在此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 一.成都国际铁路港 二.北京空港物流园区 三.上海洋山港 四.天津港物流园区 五.珠三角物流园区 六.成都物流传化基地 七.秀山物流园区 八.浦东空港物流园区 九.新津物流园区 十.沙良物流园 查询了一些数据,比较分析了以上几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陆港的物流园区、海港物流园区以及空港物流园区。下面是国内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概述。 物流园区概述 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1998 年出现在深圳。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 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 项重点工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 号)提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

成都物流园区简单版

一、物流产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分布及现状 一网二平台,四园区四中心,五十个物流配送站 四园区分别为:

四中心分别为: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物流配送站:依托成都市大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商品交易市场、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在 全市范围内建设50 个物流配送站,发展制造业配送和商业配送。 二、具体介绍: 1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及双流物流中心: 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航空物流相关服务 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机场国际国内货运站附近,建设辐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连接国际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发展航空运输及相关仓储、配送、快递业,为高附加值、时效性货物提供航空物流服务。规划面积4800 亩。 双流物流中心:设辐射乐山、雅安、攀西经济区域和西藏、云南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承担城际配送和南部市域配送。 物流地产开发商及第三方物流企业 2成都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及物流园区: 成都国际集装箱中心站: 该中心站占地2140亩,总投资近10亿元,是铁道部规划建设的全国18个中心站之一,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250万标箱,每日开行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集装箱班列33对以上,其规模为亚洲第一。 成都国际集装箱中心物流园区:

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集装箱货物提供物流服务,在中心站附近建设辐射西部、联结港口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仓储、配送业。规划面积3509 亩,设计年货物15处理能力1600 万吨。 项目建成后,将与园区内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其他各中心站之间建立起统一的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彼此的货物运输、待运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3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 该园区以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总投资25亿元,有六大功能板块:集装箱物流区、保税物流区、工贸配送物流区、增值加工区、物流装备区、国际展示区。 4成都新津物流园区:粮油 规模3600亩(不含新津铁路货运中心),重点开发中转联运区、以中央粮库为核心的粮油物流区、现代仓储区、城市配送区和配套服务区;年物流处理量达2000万吨。 5新都物流中心: 依托普兴铁路货运中心,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区域性枢纽型物流园区。重点为

成都航空物流园国际快件中心与口岸联检楼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成都航空物流园国际快件中心及口岸联检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空港物流投资有限公司 目录 一、总论 二、项目实施及承办企业基本情况 三、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重要性 四、项目功能及建设规模 五、建设场地简况 六、建设方案 七、环境影响评价 八、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九、项目能耗与节能措施 十、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 十二、投资估算 十三、财务评价 十四、项目风险分析 一、总论 1、项目名称、地址: ?项目名称:成都航空物流园国际快件中心及口岸联检大楼项目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镇航空物流园内 2、编制单位 成都空港物流投资有限公司 3、编制依据: ?成都空港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对于物流园区的开发经验; ?成都航空物流园管委会与成都空港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 ?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要求等; 本报告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功能、建设目的和拟建规模、初步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 4、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空港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的经营模式以物业出租、物业服务为主,同时提供一定的物流服务。根据项目运营经济效益测算,预计项目投资回收周期约为9年。 本项目建设期约为6个月: ?2007年4月-5月:项目立项及勘查、设计、招标工作,完成项目报批报建; ?2007年6月中旬:进场施工; ?2007年6月-10月:完成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装修、设备安装; ?2007年10月:完成厂区内道路、绿化及管线施工;

?2007年11月中旬:项目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1)拟建主要建筑物 建设项目净总用地面积约78亩,拟建建筑物建筑面积约25400平方米,容积率为0.49,绿化率为15%。 2)项目投资总额及投资强度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8000万元,超出注册资本部分,由投资方自筹建设资金。项目投资强度约为 80万元/亩,符合政府要求。 3)主要财务评价数据及指标: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物流发展区位优势明显 从国家区域定位来看,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从国家区域物流发展定位来看,成都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3个西南物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29个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是“3纵5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中西线呼昆流通大通道的4个支点城市之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打造成都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从四川区域物流发展定位来看,根据《四川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0)》和《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成都是四川省唯一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全省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和物流空间布局中的“一核”,是全省物流主枢纽和核心增长极。这为成都更好发挥物流枢纽节点作用、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物流区域合作、提升物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区域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成都物流业市场直接辐射西南6省市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加强与沿海沿边城市开展物流区域合作:通过与上海、宁波合作联通日本、韩国市场,通过与厦门合作联通台湾市场,通过与深圳合作联通香港、澳门市场,通过与昆明、南宁合作联通东南亚市场,通过打造蓉欧快铁等五定班列联通中亚和欧洲市场,成都枢纽中转集散功能不断提升、枢纽地位不断巩固。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物流需求来看,成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群集聚发展、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国际化步伐,这就要求成都物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型物流业态、提升现代物流国际化水平。 三、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之一,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达768.93亿元,比2009年增长2.51倍,年均增长25.9%,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9 年的6.8%提高到2014年的7.65%。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6907亿元,比2009年增长2.33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3.5%。物流集中发展区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对全市物流业发展贡献率较大,物流领域投资效益边际

成都物流园区

一)建设区域物流中心。 依托交通枢纽和特大城市的经济功能,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区域物流中心,重点建设4 大物流园区和4大物流中心。 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建设服务四川、辐射西部、连接世界的枢纽型西部航空物流港。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服务四川、辐射西部、通达全球的枢纽型集装箱内陆港。 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枢纽大弯货站,建设服务四川、辐射西部、通达全国的枢纽型铁路散货集散地。 成都新津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枢纽新津货站,建设服务川南、辐射西南、通达全国的枢纽型铁路散货集散地。 成都新都物流中心。依托城市北向公路主通道,建设服务于成都北部、辐射成德绵经济带、通达全国的公路物流港。 成都龙泉物流中心。依托城市东向公路主通道,建设服务成都东部、辐射成渝经济带、连接长江港口的公水联运货物集散中心。 成都双流物流中心。依托城市南向公路主通道,建设服务于成都南部、辐射西南的公路货物集散中心。 成都保税物流中心。依托成都出口加工区,建设服务于成都、辐射四川的保税物流中心。(二)建设次区域物流中心。 根据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进出川通道和各地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等因素,建设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 攀枝花物流中心。以矿产资源、钢材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特色,辐射川、滇、黔交界区域。重点建设攀枝花市倮果散装货物(矿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 自贡—泸州—宜宾物流中心。以酒业、化工、机械、盐化工物流为特色,辐射川、滇、黔、渝交界区域。重点建设自贡板仓加工制造业物流园区、宜宾港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泸州高坝集装箱物流中心等项目。 达州物流中心。以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和再生资源物流为特色,辐射川、渝、陕、鄂交界区域。重点建设达州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 绵阳—广元物流中心。以电子产品、农产品物流为特色,辐射川、陕、甘交界区域。重点建设长虹信息化现代物流园区、广元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 南充—广安物流中心。以商业零售、农产品、建材物流为特色,辐射川、渝交界区域。重点建设南充小龙物流园区、广安新桥能源化工园区物流中心等项目。 遂宁—内江物流中心。以建设仓储配送设施为重点,形成为全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川渝合作物流园区、遂宁中国西部国际工业物流港等项目。 乐山物流中心。以大件运输为特点,形成水路联运的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乐山棉竹物流园区等项目。 雅安物流中心。以水电、矿业、机械加工、农产品物流为特点,形成辐射川西北、攀西地区的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华峰物流园区、雅惠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 (三)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 依托四川产业特色和物流需求,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配合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依托省内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园区,构建四川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

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 青白江西部物流枢纽项目 一、项目概况 西部物流枢纽项目是“两站两园一中心” 的总称(“两站两园”: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弯货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一中心”:集行政管理、商贸会务、交易展示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中心)。该项目是全省50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全省30个重点支持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约55亿元,规划用地12300亩,商业配套用地占其中的30%,远期预留用地5000亩。 图1:西部物流枢纽规划区位图 二、项目内容 (一)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该中心站占地2140亩,总投资近10亿元,是铁道部规划建设的全国18个中心站之一,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250万标箱,每日开行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集装箱班列33对以上,其规模为亚洲第一。项目投资主体是中铁联集。 (二)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

该园区以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总投资25亿元,有六大功能板块:集装箱物流区、保税物流区、工贸配送物流区、增值加工区、物流装备区、国际展示区。 项目建成后,将与园区内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其他各中心站之间建立起统一的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彼此的货物运输、待运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该项目的投资主体为成都现代物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目前,集装箱物流园区已完成了可研、基础设施立项、环评、规划等工作,园区内主要通道2号集疏运道路等部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竣工投运。 (三)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 该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建设内容为社会性的散货货场和物流企业使用的铁路专用线,站场设计年处理能力2900万吨。目前已经完成初步设计。该项目的投资主体为成都铁路局。 (四)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大宗散货物流园区) 该园区以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为依托,规划占地4600亩,预计总投资20亿元,设计年处理能力2500万吨,以处理大宗散货业务为主。计划2008年完成规划设计,2009年,2010年完成建设。目前,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已完成可研与立项,并启动规划,该项目的投资 主体为成都现代物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五)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保税仓储设施项目 项目总投资8亿元,地块面积897亩。兴建保税、监管仓储设施,含保税集装箱堆场、保税集装箱掏装箱作业区、通用保税仓库等。预计年均经营收入14980万元,投资回收期9.5年,内部收益率19.0% (六)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集装箱堆场项目

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满足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建设的需要,保证科学、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更好地发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经济效能、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特制定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1)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8)等相关规范 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8.《青白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暨青白江区卫星城总体规划)》 9.《》青白江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 10相关资料: (1)交通、市政、环卫等有关专业部门建设资料 (2)成都市青白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局提供的地籍资料 (3)1:1000电子地形图 第三条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 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开发建设要与青白江旧城区、青白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相协调,符合区域总体建设发展的要求;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用地布局从区域整体出发,突出区域整体功能的复合与协调。强调基础设施的统筹配套,突出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配套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2、集约性原则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和规模,确保集约化利用土地;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杜绝圈地、占地不投产不使用等浪费土地现象。 3、可操作性原则 加强规划弹性控制体系与市场配置资源形式的衔接,强调对不同产业门类企业用地需求的兼容性,便于规划管理部门操作。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两个片区,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6.56平方公里。 其中,片区一的规划范围东至同心大道,西、南至青白江区界,北至货运大道,用地规模5.31平方公里;片区二的范围东至智慧大道,南至青白江区界,西至西部旗舰物流用地边界,北至成达铁路防护绿带,用地规模1.25平方公里。 第五条文本条款中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条文,规划文本条款中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对规划内容的调整,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成都市城乡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一.成都国际铁路港 二.北京空港物流园区 三.上海洋山港 四.天津港物流园区 五.珠三角物流园区 六.成都物流传化基地 七.秀山物流园区 八.浦东空港物流园区 九.新津物流园区 十.沙良物流园 查询了一些数据,比较分析了以上几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陆港的物流园区、海港物流园区以及空港物流园区。下面是国内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概述。 物流园区概述 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 1998 年出现在深圳。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 号),把“物流

园区工程”列为 9 项重点工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 号)提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企业运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发物流园区它的功能定位 (一)解决城市交通压力 车辆线路规划合理,大型车辆进入城市道路会有合理路线,道路的拥堵会明显的改善(二)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空间的重新布局和功能的重新组合,减少了交通线路、货站以及相关物流设施在城市市区的占地,通过联合运输,减少车辆出行次数,提高装载率,集中进行车辆清洁、维修和处理,从而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三)发挥集聚功能 物流园区的建立将过去分散各处的货站、货场以及货物集聚一处,采用规范化流程、现代化技术手段、规模化设施设备以及综合化信息平台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集聚功能,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物流园区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和规模化运作,保证满足区域物流需求。同时,运作效率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也减少对企业成本的压力,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五)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多式联运。 通常,物流园区的建设依托城市交通枢纽或港口,可以实现公路、铁路、港口等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多种运输形式的联运。同时,不同物流节点的运输形式不同,通过物流园区进行联合运输和有效衔接,可以将以往散杂、分散形式的货物纳入联

港口物流园区介绍

港口物流园区简介1.上海临港物流园区 ⊙园区概况: 上海临港产业区又称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由重装备产业区、国际物流园区、综合产业区、三新园区以及四个与产业区配套的生活镇构成。重装备产业区有六大制造基地;临港物流园区由保税港、国际物流园区组成;综合产业区有五大产业集群;三新园区有知识、技术、产业三大创新园组成。 临港新城总面积为二百九十六平方公里,由近一百平方公里的海港新城和近二百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组成。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功能成就了海港新城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紧临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五龙汇聚的优势,成就了临港产业区发展成为国际装备制造业和物流综合基地的先天条件。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便捷的轻轨、磁悬浮等城市快速交通网使临港新城与上海各区之间,仅咫尺之遥。这里将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人文和科技交相辉映的完美结合。 ⊙相关产业及其分布: 上海临港产业区由重装备产业区、国际物流园区、综合产业区、三新园区构成。*重装备产业区产业导向:“重、大、超”装备基地;船用关键配套件制造基地;汽车整车基地;物流装备基地;轨道交通制造及维修基地;航空零部件产业。*物流园区及洋山保税港区产业导向:集装箱装卸运输、集装箱口岸增值业务、采购和配送、仓储和商业性加工、贸易、展示交易、加工制造、金融、研发创新、航运物流服务。

*综合产业区:光仪电产业;IT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通用机械装备产业。 *三新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产业。 ⊙发展规划思路: *集装箱堆存、清洗和修理、拆拼箱、危险品仓储等港口配套物流服务业; *以保税和非保税仓储、装卸、分拨、配送、简单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 *在国际物流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国际采购、国际展览、国际金融、物流信息软硬件服务等高增值的现代服务业; *以再制造业务为核心、与保税业务紧密结合的绿色物流产业,建立加工制造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重点建设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中心、非保税物流中心、自营物流中心。 2.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园区概况: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实施“区港联动”的项目载体,经过夜已继日的紧张建设,已经崛起一个集保税物流功能和港口优势的一体化国际综合物流处理中心,实现供应链的陆上延伸,体现了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完整内涵。 ⊙发展规划思路: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高端、立体仓库40余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4万平方米;现有1号仓库87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40000平方米,2号仓库12300平方米,3号双层立体库51000平方米,4号仓库13000平方米。整个园区计划

青白江产业园规划

一.功能区规划——青白江区规划 ?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该产业功能区由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和新津铁路物流园区两部分组成。 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定位是以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铁路散货物流中心和大宗物资中转中心为主的国际铁路枢纽功能区。规划围包括青白江大弯和城厢部分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发展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二.青白江区七大产业区 (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宗散货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物流园区,清白江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省(青白江)现代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工业集中发展区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青白江-新都被确定为市六个城市组团之一,将构筑的北部新城。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成立青白江-新都工业连片发展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域”发展理念和“一区一主业”规划要求,“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一区一主业”为冶金建材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为:金属压延加工;玻纤及玻纤制品制造;新型复合材料制造;机电设备及载货汽车零部件制造。 主导产业:冶金建材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非主导产业:化工立足于技改升级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机械:发展铁路、风电和汽车轴承,水电成套设备、环保和石油行业重装设备制造。 同时,以建设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并形成“两站两园区”为契机,带动集装箱、汽车及其零配件生产、维修,以及货物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到2017年,形成主营业收入超1000亿的产业园区。

?工业集中发展区(北) ●工业集中发展区介绍 建成区11平方公里,在建区8平方公里,青新工业连片发展区8平方公里,南连新都工业东区;中远期规划将跨毗河、上丘陵10平方公里,形成40余平方公里的北部的工业新城。 ●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3月,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7亿元进行工业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路灯、绿化、光纤、通讯、视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区8平方公里围,已建成道路34.5公里;110KV主干电路3.6公里、35KV主干电路16公里、10KV主干电路22公里,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3座;自来水干管40公里、燃气主干管30公里、光纤线路42公里、通讯线路45公里;市级“工业区森林公园”和道路等绿化123万平方米,工业排水渠3条7.3公里。 ●工业园区现有产业集群 现已聚集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建成区有攀成钢、川化集团、玻璃、王牌汽车、玉龙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新建区有巨石玻纤、天马轴承、艾切斯钢管、三洲特精核管、天保重装、米高集团、和乐门业、中讯集团、中远特钢等新入驻项目106个,总投资215亿元。上亿元的项目40个,其中: 1-5亿元32个,5-10亿元5个,10-60亿元3个,已投产项目52个,正在建项目3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